三嬸你好,我學的是神經科學,這是為什麼我還沒對象

【春節篇】感情真的不能強求

趙思家,UCL神經科學本科、計算機碩士、博士在讀

大家小年夜好。我今天也趕了盤春運,回到了江蘇老家。為了幫助各位做好除夕夜面對三姑六婆的慰問,今晚我們來聊一聊我們的感情問題。

三姑六婆們老是覺得她們比我們更懂我們應該喜歡怎樣的人。

雖然科學本身就是一個「去」浪漫的過程,但當看到某些打著心理的旗號,非要歸納幾條法則、科學剖析愛情的文章,我看就煩。

可能是因為我從一開始就是學的神經科學,有先入為主的觀念,但隨著對心理學的了解增多,我越來越覺得,壓根沒有吸引力法則,心理學不會幫助你在相親中百戰百勝,也沒有什麼必勝法則能幫助蘿蔔白菜立馬墜入愛河。

人類心理真的太複雜了,即使簡化到幾條法則,也會因為過於抽象而無法維持可靠性。不可否認的是,「吸引力」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作為一個研究大腦的人,我也相信科學會比「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的男男女女,或是所謂的泡學專家,或是從 18 歲就擔心我們找不到對象的三姑六婆,更好地幫助我們了解「吸引力」。

那麼,關於「吸引力」我們已經了解到了些什麼呢?

首先,是距離。影響「兩人是否能發展一段感情」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兩人之間的物理距離。1932 年,James Bossard 說近一半的戀人本身就住得很近,而且兩人之間地理距離越遠,能在一起的可能性越少。但畢竟 1932 年的人不像現在 2017 年的人能夠使用網路——網路已經讓我們能夠跨越物理距離來遇見,也讓我們的「遇見」變得快捷和便宜。但不可否認的是,即使有了網路,物理距離也還是一個問題。畢竟我們都需要真實溫暖的擁抱:這個擁抱不能來自他或他,必須是你。所以無論線上如何打得火熱,都得轉到線下才能有實質性的進展。

其次,是外表。看臉什麼的,去找 @華沙。

但當出現更多的人際交流時,外貌的影響會大大削弱,取而代之的是「心地善良」「暖男」「有趣」等等,甚至是氣質。而且人格魅力,譬如我們常說的氣質,也會讓人變得「很耐看」,其實說到底就是內在特性給外表的加成。

雖然我們都知道這一點,但仔細想想,氣質真的是個很奇妙的東西——難以名狀,且極其細微。至今為止我也沒有看到過相關的研究,如果你看過相關文獻,請務必告訴我。

短時間提供吸引力加成的道具

酒。之前在專欄里我就寫過這個了:喝了酒之後,所有人,即使是路邊的歐巴桑,都會變得更有吸引力。

還有研究發現恐怖電影也對感情升溫有幫助。

你可以去試試,先跟喜歡的人喝一小杯,微醺,然後去看恐怖電影。親測有效,要是沒效果也別找我,肯定是你不夠遊刃有餘。

除了這些物理道具,還有比較抽象的。

1.

時間,我們常說情人眼裡出西施,這一般是在感情剛剛開始的時候最明顯。你看我就做的特別不好。剛談戀愛的時候,特別積極地投其所好地化妝打扮,現在嘛,早就頹廢了。說實話,有時候看著自己都覺得挺抱歉的... 扯遠了。

2.

雖然不太明顯,但我們似乎更喜歡喜歡我們的人。最酸澀的感覺就是,喜歡我的我不喜歡,我喜歡的卻不喜歡我。但如果不是因為我有喜歡的人,說不定是有可能喜歡上喜歡我的人的。(媽呀好繞)(啊,這裡的我並不是真的我)(… 真心太繞)

這是我在寫這篇文章時,瀏覽到 Viren Swami 教授的一個觀點:

... 所有的戀人關係都建立在互惠的自我披露 ( reciprocal self-disclosure)——即,與戀人相互交換某些親密信息——之上。到底何時、何地並且如何展現這些親密的信息給新的戀人,是每一段親密關係中的重要環節。

他總結這個特性為「互惠」。

另外,Swami 教授還提出,做出一副高冷傲嬌「我不會喜歡你」的樣子,基本上是從來不會吸引到對方的。因為,他認為,給別人一種「我不喜歡你」是與「互惠」這條特性相斥的。這個看法,怎麼說呢,我覺得是局限的。至少 Swami 教授絕對沒有看過霸道總裁文。估計他是無法理解「這個女孩居然不喜歡我!她好特別,好單純好不做作,和那些妖艷賤貨好不一樣!」這個概念的。從理論上來講,我也不太同意他的觀點:即使「互惠」確實存在,但你喜歡我,我還是不一定會喜歡你;反之,「反互惠」也不一定不能夠引起吸引力(在女追男場景下,還有什麼招數比欲情故縱更有名?)。這裡也呼應了本文開頭我的觀點:沒有什麼絕對的吸引力法則。

3.

常說「異性相吸」。稍微了解我和我先生的人都會覺得我們倆很不同,進而下了「兩者不同所以相互吸引」的結論。我以前也是這麼以為的,新鮮感、神秘感在產生吸引力中有重要地位,但如果仔細觀察、細細思考,就會發現有這個結論也是因為我們常忽視「相同性」,而對「反差」更加敏感罷了。過去幾十年的研究也都發現,大多數的配偶往往有相似的 「社會人口特徵」(sociodemographics),即兩者往往在年齡、社會地位、工作學習背景上類似,才會有長期、穩定的吸引力。

但相比於這些外界的標籤,最重要的還是兩者擁有相似的三觀。這三觀從日常的品味到敏感的政治傾向。畢竟我們都認為自己才是對的,對於和自己觀念不同的人,難以避免地會感覺不爽(即使我們不願意承認)。

這也完全符合我的情況:我們,首先是相似,其次才是互補。沒有共同語言,第二次的談話難以開始。

這也是第三點:互知——我們更喜歡我們了解的熟悉的。

但注意,這也不是絕對的。太過相似或熟悉也不會產生吸引力。雖然畫柯南的漫畫家青山 X 對青梅竹馬這個 setting 情有獨鍾,但研究也發現如果 5 歲起就天天一起長大的,也很難產生吸引力。(為了避免德國骨科,大自然也是儘力了)

總而言之

說了這麼多,如果我們能夠量化上面所有的特性,我們會不會有機會準確預測兩個人是否看對眼呢?還是不行的。

感情這麼複雜,往往在感情的萌芽階段,我們會焦慮。而過慮會讓我們表現得奇怪,這相信大家都有過體會。而且現在在面對感情時,我們往往也身負各種負擔,生活、家庭、工作、社會,家人的期待、鄰居老王的介入、同事的看法、甚至自己對自己的期待,啊,還有各種奇葩前任給我們帶來的心理陰影。

所以感情什麼的,真的不能強求。即使滿足了所有人的所有要求,也不一定會相互吸引。

不知看完這篇,你到底是感覺更淡定了呢,還是更憂慮了?

... 那就不關我事兒了。

參考文獻

Bossard, J.H.S., 1932. Residential Propinquity as a Factor in Marriage Selec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38, 219–224.

Brody, S., Weiss, P., 2013. Slimmer Women』s Waist is Associated with Better Erectile Function in Men Independent of Age. Arch Sex Behav 42, 1191–1198. doi:10.1007/s10508-012-0058-9

Byrne, D., 1997. An Overview (and Underview) of Research and Theory within the Attraction Paradigm.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14, 417–431. doi:10.1177/0265407597143008

Byrne, D., 1961.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and attitude similarity. The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62, 713–715. doi:10.1037/h0044721

Kaufman, S.B., n.d. Is Kindness Physically Attractive? [WWW Document]. Scientific American Blog Network. URL Is Kindness Physically Attractive? (accessed 1.25.17).

Lehr, A.T., Geher, G., 2006.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Reciprocity and Attitude Similarity Across Long- Versus Short-Term Mating Contexts.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46, 423–439. doi:10.3200/SOCP.146.4.423-439

Lyvers, M., Cholakians, E., Puorro, M., Sundram, S., 2011. Beer Goggles: Blood Alcohol Concentration in Relation to Attractiveness Ratings for Unfamiliar Opposite Sex Faces in Naturalistic Settings.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51, 105–112. doi:10.1080/00224540903366776

Newcomb, T.M., 1961. The acquaintance process.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Rosenfeld, M.J., Thomas, R.J., 2012. Searching for a Mate: The Rise of the Internet as a Social Intermediary.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77, 523–547. doi:10.1177/0003122412448050

Swami, V., 2016. Attraction Explained. Routledge, Abingdon, Oxon?; New York, NY.

Swami, V., n.d. Psychologist on dating: there are no rules of attraction when it comes to meeting your match [WWW Document]. The Conversation. URL Psychologist on dating: there are no rules of attraction when it comes to meeting your match (accessed 1.25.17).

Swami, V., Furnham, A., 2008. Is love really so blind? The Psychologist 21, 108–111.

Walster, E., William, G., Piliavin, J., Schmidt, L., 1973. 「Playing hard to get」: Understanding an elusive phenomen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6, 113–121. doi:10.1037/h0034234

無論怎樣,祝大家春節快樂!讓我們在新的一年裡笑迎人生,正確地使用大腦吧。

微笑。

查看知乎原文
推薦閱讀:

人體「九大」系統之五——神經系統(總論)
卧手抓腳趾展式——可以緩解坐骨神經痛和髖關節僵硬
中藥單體及有效部位的神經保護作用機制研究進展
植物神經失調症

TAG:科學 | 神經科學 | 神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