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普高標準實驗教科書歷史必修3教師用書 第二單元
第二單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發展
單元引言分析
本單元集中闡釋了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發展。引言首先概述了本單元的內容,向我們展示了人文精神演進中的漫長而清晰的歷程及其產生的巨大意義。可注意三個問題:第一,人文精神在演進歷程上,由崇敬「神」到早期人文精神的萌芽,再到近代以來系統論證「人」的價值和力量,即「從古代的朦朧稚嫩發展到明確而成熟」;第二,以「神」為中心和以「人」為中心的思想產生的歷史條件分別是什麼?第三,西方人文思想的巨大作用——反封建的思想武器。
其次,引言指出了學習要點。即本單元的三節內容:西方奴隸制時代人文精神萌芽——希臘思想家們(智者學派、蘇格拉底等)的思想;14至17世紀人文主義的興起和發展——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所體現的思想;17至18世紀人文主義思想的進一步弘揚——啟蒙運動。
學習建議部分,強調發揮學生的探究精神,明確了重點,並指出了方法。即結合古代神主宰世界的歷史背景,理解人文精神的萌芽;以人文精神的發展與弘揚為中心把握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關注三大運動的內在聯繫與嬗變;結合典型事件和人物,概括出人文主義的思想內涵,理解其是如何推動人類歷史前進的。第5課 西方人文主義思想的起源一、教學目標
二、教材分析和教學建議
2.教材分析與建議
重點
智者學派蘇格拉底。
難點
哲學觀點比較抽象、難懂。
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
本課教材從兩個方面介紹了西方人文主義的起源:公元前5世紀中葉以後古代希臘產生的智者學派,提出了「人是萬物的尺度」這一觀點,這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義精神的最初體現。與智者學派同時代的蘇格拉底更重視人的倫理道德,追求人生真諦。這些思想對後來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產生有著重要的影響。
建議先通過師生間的討論,搞清楚人文主義的含義。在西文中,「人文精神」一詞應該是humanism,通常譯作人文主義、人本主義、人道主義。狹義是指文藝復興時期的一種思潮,其核心思想為:一,關心人,以人為本,重視人的價值,反對神學對人性的壓抑;二,張揚人的理性,反對神學對理性的貶低;三,主張靈肉和諧、立足於塵世生活的超越性精神追求,反對神學的靈肉對立、用天國生活否定塵世生活。廣義則指歐洲始於古希臘的一種文化傳統。簡單地說,就是關心人,尤其是關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價值,尤其是尊重人作為精神存在的價值。
本課的引言介紹了由神學向人學的過渡,為本課內容的展開做一個鋪墊。關於「萬物都是由水形成的」,即水是萬物的本原這個命題無疑是錯誤的,但它畢竟說明人類已經在思考世界萬物的起源,不再盲目地用神創說解釋一切,表明人們開始從對神的敬畏和崇拜中掙脫出來,開始關注人和人周圍的世界。在此基礎上,導出古代希臘——歐洲文明的中心,西方人文主義思想的發源地這一結論,引入本課的學習。
第一目「人是萬物的尺度」
教材介紹了智者學派的出現和他們的觀點、主張,以此說明公元前5世紀古希臘的哲學家們已經把「人」作為研究的核心問題,最早體現了西方人文主義精神。
(1)智者學派的出現
本目的講述可適當介紹公元前6~公元前5世紀希臘的發展狀況,引導學生分析智者學派出現的背景。古代希臘是由幾百個大小城邦組成的奴隸制國家,在廣大奴隸辛勤勞動的基礎上,希臘文化迅速地發展起來。希臘文化是歐洲文化的源泉。古希臘人信奉多神教,他們為諸神編製了豐富多彩的神話。相信神能主宰人間禍福,為了討好神、祭奠神而舉行各種慶節。於是這些神話也成了文藝作品取之不盡的題材。公元前6世紀,人們不再滿足於神話世界觀對世界的解釋,開始尋求新的關於自然和人類自身的觀念。產生了眾多哲學家。希臘人把哲學稱為「愛智慧之學」,賦予它循理論智、探究天地社會人間萬象演變因由的任務。最早的希臘哲學家都力求在宗教神話之外憑觀察思考探討世界萬物的本原以及運動發展的規律,因而稱為自然哲學家。他們主要研究自然界的各種現象,排除了當時神造世界萬物的迷信,激起了人們探索世界本原的強烈興趣。但他們忽略了人類的活動和創造性。
公元前5世紀中葉以後,隨著希波戰爭中希臘獲得的決定性勝利,希臘奴隸制經濟進一步繁榮,雅典的奴隸制的民主政治發展起來,達到高峰期。希臘開始了一場智力革命。由於平民地位的提高和個人主義的成長及解決實際問題的需要,產生了反對舊思想方法的運動。結果智者們開始放棄了對物質世界的窮理析微,轉而關心與人類自身更密切相關的題目。代表這種新知識傾向的是「智者」,他們的出現標誌著希臘人的思想已從對神秘浩渺的宇宙探索轉向喧囂的人類社會。
本部分重點介紹智者學派的概念和他們的主張。公元前5世紀,雅典成為人文薈萃的中心,人們崇尚公開的精神。在公開的討論或辯論中,必須具有雄辯、修辭、哲學及數學等知識,於是「智人學派」應運而生。他們以教授文法、邏輯、數學、天文、修辭、雄辯等科目為業,是一些在哲學、邏輯學、認識論、倫理學、政治學、講演術和其他一系列知識領域內深刻而大膽的改革家。他們並不構成一個固定的學派,也沒有統一的學說,只是在思想傾向上有共同之處,遂被稱為一派。由於智者的觀點與蘇格拉底、柏拉圖相對立,被後者貶稱為詭辯家。智者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普羅泰戈拉和安提豐等人。
普羅泰戈拉大約於公元前450年來到雅典,積极參与奴隸主民主派的活動。在奴隸主民主派勢力衰落後以不敬神明罪被放逐到西西里,途中遇難。
(2)智者學派的觀點
普羅泰戈拉提出「人是萬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後被稱為「普羅泰戈拉命題」。這一命題以承認事物的客觀存在與運動發展為基礎,認為判斷是非善惡的標準,只能是個人的感覺和利害,把社會或國家理解為個人的集合,強調個人選擇。為當時的民主制提供了理論根據。對當時流行的「神意」說加以懷疑。因為人是具體的各個人,如果每個人都有其判斷事物的標準,就等於否認了真理的客觀性。它的價值在於肯定人的感覺是判定一切的準繩,否定了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從而樹立了人的尊嚴和權威。在智者學派那裡,人的自由是必須的,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為的產物,其約束力都是相對的,它的興廢自然要以人為尺度。特別是在社會道德方面,他們也認為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道德判斷,不應該強求一律。
(3)智者學派的影響
智者學派是希臘社會發展,特別是民主政治發展的產物,哲人們很少有系統著作傳世,但他們在當時和對後世(尤其是西方)仍有相當影響。智者開始了用人的眼光去觀察世界的有益嘗試,並從自己的新方法中得出了與以往不同的結論。智者的啟蒙作用在於對自然、社會、國家、政治、法律、道德、人類社會的形式和規則,以及人在世界中的地位與作用的認識明顯合理化了。一些智者同奴隸主民主派有聯繫,具有進步的傾向,有的懷疑諸神的存在,有的認為政治制度由人們協約公議而產生,非神所規定,有的則反對奴隸制本身,認為奴隸制度不符合人性的觀點,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是難能可貴的。他們的一些話語現在聽起來絕不像遠古的隔世音,而更像近現代的觀點。
教學建議:本目內容可提出問題,由學生閱讀,問題:1什麼是智者學派?代表人物是誰?2為什麼在公元前5世紀的希臘會出現智者學派?有何主張?3什麼是人文主義?意義何在?引導學生掌握基本概念。
第二目「美德即知識」
教材重點介紹了與智者學派同時代的古希臘大哲學家蘇格拉底的思想主張:發出了「認識你自己」的吶喊,提出「美德即是知識」的觀點。本目可以引導學生學習蘇格拉底的意志品質,注重素質的培養。
蘇格拉底與中國的孔子生活的年代差不多,他們之間有很多相似之處。中國的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當時社會秩序混亂,孔子提出「仁」,要求人要愛人,希望恢復社會秩序。而蘇格拉底的古代希臘城邦,智者學派的思想比較興盛,人們都貪圖無節制的個人自由和個人享受,造成社會公德缺失,世羅日下,道德淪喪。於是,蘇格拉底開始對這種現象提出批評,希望重建城邦公德,挽救日益衰頹的城邦制度。針對智者學派的「人是萬物的尺度」,他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萬物的尺度」這一命題。倡導人應該具備美好的道德,而美德來自於知識,於是他進一步提出「美德即知識」。蘇格拉底沒有著作,他的言行和思想是靠他的弟子柏拉圖和色諾芬替他記述流傳下來的。蘇格拉底從「認識你自己」的啟蒙原則出發,將人從主客體的混沌狀態中分化出來,把人從客體的神、自然框架中整治出來,對人的本質,開始從與自然相對的「彼岸」——靈魂、自我或理性中去尋找。在他看來,人對外在世界的認識必須與先天神創的高於一切的道德原則和理性標準「相會合」。於是把人的本質歸結為靈魂或理性,把人理解為有理性的動物,即「有思考力的人是萬物的尺度」,從而確立了人的理性主體的地位。而且只有確立理性主體的地位,才能認識自己,激發起對自身德行的意識,否則絕不會有完善自身的自覺性。因而他提出「人的靈魂(理性)是至善」,強調「智德合一」,「德行即智慧」(色諾芬《回憶錄》)。在蘇格拉底看來,理想的為人必具的成人之德有五德——智慧、自製、審慎、公正、勇敢。蘇格拉底把智慧看作一切美德的共性,並把智慧置於首位。而且蘇格拉底甚至把自製看作一切德行的基礎。自製就是理性的自我主宰,自我制約,是成熟的自我意識的表現。自製是對作為道德基礎的理性主體地位的進一步肯定,在蘇格拉底看來,主體性就是道德的本質。正因為如此,西方哲學史書上有人把蘇格拉底稱為古希臘道德哲學的創始人、最大的智者。羅馬時代的一位著作家西塞羅說,蘇格拉底把哲學從天上拉回了人間,講的也正是這個意思。
蘇格拉底在人的自我發現、尋找人的價值方面付出了艱辛的努力,他向世人詳細地、不厭其煩地分析了人的各種品質和品德,尋找到了人類的善、公正、節制、勇敢,並試圖給它們予以規定。他認為追求知識有著極大的意義,他堅持說:「無人有意作惡」,一切罪惡都來源於人的愚昧無知。即使像勇敢、節制和敏悟這些優良品性,如果沒有一個正確的、理性的心靈來指導,它們不僅不能使人為善,相反會給人帶來害處。因此使一切人德行完善的只有知識。蘇格拉底進一步提出了「道德即知識」、「知識即美德」的思想。他所謂的幸福即至善,並不是物質生活的快樂,而是特彆強調驅除心靈中的憂慮和致力於知識的獲得。他喜歡強調人之求知首先需承認自己的無知,「我知道自己一無所知」便是他的名言。因此他堅持以破求立,讓人通過辨析認識到原以為正確合理的各種傳統觀念的謬誤,進而樹立新的思想。我們從蘇格拉底處獲得了對於「人」是什麼這一問題的新的答案。至今蘇格拉底的「知識即美德」的名言也並非已經失效,道德領域的問題仍需要知識的明晰性,不通過相應的理性的知識來劃定道德的真實的有效性,我們始終不敢肯定能排除道德的虛妄成分。
蘇格拉底是西方智慧的代表,終生為維護真理而奮鬥,為教育青年而努力,和邪惡對抗。他以身作則,對認識到的實事堅守不渝,至死不悔。由於他性格倔犟、言辭激烈,雅典公民法庭以瀆職罪判他死刑,他卻毫無悔意坦然飲下行刑的毒液,從容就義。
蘇格拉底的歸納法、知識的來源是理性等觀點近則影響柏拉圖、亞里士多德;遠則對笛卡爾、培根有重大的啟導作用。他的智慧,照亮了學生的心靈;他的勇敢殉道精神,為青年們樹立了守正不阿的楷模,為西方哲學界樹立了榜樣。
第三目「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
柏拉圖出身雅典顯貴,是歐洲哲學史上第一個建立唯心論體系的哲學家。他早年追隨蘇格拉底,早期著作的觀點是蘇格拉底式的理性主義,蘇格拉底的死,使他受刺激很大,因此他蔑視雅典的民主,憎恨無知的群眾,增強其對實現貴族政治的決心。於是產生了著名的理念論思想。教材的【歷史縱橫】對柏拉圖的理念新論作了簡單介紹,其主要特點是不相信客觀存在的世界萬物,認為在世界萬物之外有一個「理念」世界,理念看不見摸不著,但它存在於人的頭腦中,人類的目標就是發現自己靈魂深處的理念。他把理念的想法貫注於他的社會理想,完成了他的名著《理想國》。他認為一個城邦的正義在於根據每個人的先天身心素質和後天的教育訓練安排其相應的工作或職責,而不是根據其出身。柏拉圖把蘇格拉底對真、善、美的認識,發展為對真、善、美的追求,集中體現在他的「理想國」中,這是他描述頭等好的完善無缺的國家之作,是他用以改造現實社會的一種理想模式,這個「理想國」有三個等級:第一等級是哲學家,他們有「智慧」的天性,應該成為國家的統治者;第二等級是武士,他們有「勇敢」的天性,應該保衛國家;第三等級是農民和手工業者,他們有「節制」的天性,應專門供養以上兩個等級。每個人應該安於自己的職位,恪盡職守,別不它鶩。「每個人只有從事一種適合自己天性的職業才能做得最好」。在這個體系中,權利是存在的,但他不屬於個人,而是天生存在於個人所履行的勞務或職責中,它體現了「給每個人以公平對待」的原則;它也存在著不平等,然而這種不平等是依據人的素質的不平等。當代西方保守主義的公式「公正但不平等」與柏拉圖的思想是相同的。柏拉圖認為,教育和培養是當政者應注意的一件大事。理想國的建立和保持,端賴於教育,一個人得到的培養如果不合適,那麼最好的天賦所得到的結果甚至會比差的天賦還要壞。對於奴隸,柏拉圖隻字未提。對於婦女,他有著驚人的開明觀點:婦女的天賦與男子平等,經適當教育訓練同樣可以成為一位哲學家,這幾乎是古代的女權宣言。他的很多想法儘管有錯誤,但是他鼓勵人們獨立思考,實際上也為理性主義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蘇格拉底死後,他曾赴西西里和義大利講學,但主要是在雅典辦學授業。他在雅典開辦的學院位於北郊的阿卡德美,教研成績皆臻上乘,日後西方即以阿卡德美作為高等研究機構或科學院之名。柏拉圖的著作主要有《蘇格拉底的申辯》《理想國》《普羅泰戈拉篇》等。這一時期的智者雖然談論自然,但是重心已轉向人的自然,即人的本性。柏拉圖根據人的特徵來確立正義的原則。他的名著《理想國》的另一題目是「論正義」。柏拉圖對於歐洲的哲學乃至整個文化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在古希臘的社會條件下,對於科學的形成和數學的發展起了不可磨滅的推進作用。
作為柏拉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更以學識淵博著稱。他不僅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處處皆有超過老師的成就,還對柏拉圖的唯心論進行了批判,「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便是他的名言。他強調理性,但也承認感覺是認識的起源,認為如果沒有感覺,人們就不能理解任何東西。他以科學調查的方式研究自然界,創建了嚴密的邏輯論證系統,充分體現了人類不斷追求真理、了解未知的人文精神。亞里士多德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許多領域展開深入研究,據說他一生著述達400甚至1000卷之多,現存亦有47部。包括邏輯、倫理、政治、經濟、文藝理論和自然科學中的動物學、植物學、生理學、物理學等方面,長期被西方學術界奉為各學科的經典之作。在教育方面,他認為理性的發展是教育的最終目的,主張國家應對奴隸主子弟進行公共教育。使他們的身體、德行和智慧得以和諧地發展。比其他任何一個具體的學說都更為重要的是他研究問題的理性主義方法。亞里士多德的作品包含有他的態度、觀念、信仰和信心。他的態度是人類生活和社會的每個方面都可以是思維和分析的合適對象:他的觀念是宇宙並不是受純粹的機會、魔力或任何神的荒誕不經的念頭所支配,宇宙的運動是受理性定理所支配;他的信仰是人類應該對自然世界的每個方面都進行系統的研究;他的信心是我們在得出結論的過程中既要利用實驗觀察又要利用邏輯推理。這一套方法與傳統主義、迷信主義和神秘主義相對立,對西方文明有著深刻的影響。但是,用今天的標準來看,亞里士多德的思想有些是極其反動的。例如,他支持奴隸制度,認為它符合自然規律,像所有希臘文化名人那樣,亞里士多德也是奴隸主階級的哲學家,他對奴隸制是極力擁護的,認為奴隸是會說話的工具,完全是主人的私有財產,而文明的希臘人奴役蠻族也合乎正義,甚至說人生而有主奴之分,主奴的不平等亦即真正的平等;他相信婦女生來就低賤(當然這兩種思想都反映了他所在時代的流行觀點)。看到這位如此博學的大師竟為奴隸製作這樣無理的辯護,也就可知古典文化打上的奴隸制烙印之深。但是亞里士多德的觀點有許多顯然非常摩登,例如「貧窮是革命和罪惡的根源」,「所有冥想過治人藝術的人都認為皇帝的命運取決於對青年的教育」。
亞里士多德和柏拉圖都主張平民政治,他們認為自由是平民政體的精神特徵,它使每一個具有自由身份的人,享有同等的政治權利,同等的參政機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事實上當時希臘的自由人享受的自由是有等差的,只有全權公民才享受充分的自由。自由也是作為一種特權存在的,一部分人享受自由以排斥其他人的自由為前提,甚至以對他人的奴役為前提。只是經過了二千多年歷史的洗鍊之後,到了17世紀自由、平等才演變為所有人都應享有的一種權利,成為普遍的「人權」。
教學建議:本目多聯繫現實生活的例子,讓學生身臨其境,暢談自己的感受和認識。同時注意為後面的教學設下伏筆。充分利用課後《本課要旨》,讓學生理解、歸納本課的核心內容。三、教學設計與案例
1.教學設計
本課的導入。大屏幕背景播放希臘文化的資料片,由學生講述所熟悉的希臘神話故事,通過故事中諸神的人格化,導出希臘是歐洲文化中心,人文精神的發源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關於「人是萬物的尺度」一目的教學,用資料片介紹古希臘的政治、經濟發展,讓學生帶著問題「為什麼公元前5世紀希臘會產生智者學派」去觀看,然後師生共同討論,總結歸納智者學派產生的背景及條件。教師指出普羅泰戈拉觀點的進步性。
關於「美德即知識」一目的教學,可以先布置學生搜集資料、分配角色,課堂上演出課本劇,內容可涉及蘇格拉底的生活態度、思想主張及教育方法;也可一人扮演蘇格拉底,另一人扮演差不多同時代的中國哲人孔子,讓學生分析、比較中西文化,形成感性認識,繼而歸納上升為理性認識。
關於「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一目的教學,重點是在《理想國》中根據人自身智慧的條件而不是出身劃分社會等級,體現了人文主義的精神。
2.教學案例
案例一在導入新課時,播放希臘文化的資料片,展示古希臘文化成就。
提到古希臘就不能提到它為後世留下的無窮無盡的具有永久魅力的話題。古希臘文化的貫穿古今的現代性特徵最為人所熟知的例子莫過於奧林匹克競技和「奧林匹克精神」了。當今世界唯一能把不同膚色、不同種族,甚至敵對衝突、利益根本不同的國家和民族聯繫在一起、並能激起人們高漲熱情的就是四年一次的奧運會。當奧運聖火點燃,當體現奧運精神的「更高、更快、更強」的口號響徹雲霄,各國運動員在比賽場上龍騰虎躍之時,凡有學識之人,誰能不對古希臘人油然而生敬意?誰能不想到這是古希臘人為我們留下的寶貴文化遺產和精神財富?奧林匹克精神是一種競爭的精神、團結精神、創新精神。奧運把競爭和友誼、衝突與和平完美地結合在一起。這是古希臘人的傑作。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進希臘,去感受一下古希臘文化的人本主義特徵。
案例二在講授「美德即知識」一目時,安排學生可以表演的小劇目:
(1)求知:
一個青年問蘇格拉底:「怎樣才能獲得知識?」蘇格拉底將這個青年帶到海里,海水淹沒了年輕人,他奮力掙扎才將頭探出水面。蘇格拉底問道:「你在水裡最大的願望是什麼?」「空氣,當然是呼吸新鮮空氣!」「對!學習就得使上這股子勁兒。」
(2)精神助產術
蘇格拉底習慣到熱鬧的雅典市場上去發表演說和與人辯論問題。他同別人談話、討論問題時,往往採取一種與眾不同的形式。這一天,蘇格拉底像平常一樣,來到市場上。他一把拉住一個過路人說道:「對不起!我有一個問題弄不明白,向您請教。怎樣才是一個有道德的人?」人人都回答說:「忠誠老實,不欺騙別人,才是有道德的。」蘇格拉底裝作不懂的樣子又問:「但為什麼和敵人作戰時,我軍將領卻千方百計地去欺騙敵人呢?」「欺騙敵人是符合道德的,但欺騙自己就不道德了。」蘇格拉底反駁道:「當我軍被敵軍包圍時,為了鼓舞士氣,將領就欺騙士兵說,我們的援軍已經到了,大家奮力突圍出去。結果突圍果然成功了。這種欺騙也不道德嗎?」那人說:「那是戰爭中出於無奈才這樣做的,日常生活中這樣做是不道德的。」蘇格拉底又追問起來:「假如你的兒子生病了,又不肯吃藥,作為父親,你欺騙他說,這不是葯,而是一種很好吃的東西,這也不道德嗎?」那人只好承認:「這種欺騙也是符合道德的。」蘇格拉底並不滿足,又問道:「不騙人是道德的,騙人也可以說是道德的。那就是說,道德不能用騙不騙人來說明。究竟用什麼來說明它呢?還是請你告訴我吧!」那人想了想,說:「不知道道德就不能做到道德,知道了道德才能做到道德。」蘇格拉底這才滿意地笑起來,拉著那個人的手說:「您真是一個偉大的哲學家,您告訴了我關於道德的知識,使我弄明白一個長期困惑不解的問題,我衷心地感謝您!」蘇格拉底把這種通過不斷發問,從辯論中弄清問題的方法稱作「精神助產術」。
四、問題解答
【學思之窗】
資料略
這句話在當時有什麼積極意義?它的局限性是什麼?
解題關鍵:人的需求。
思路引領:人的需求是衡量事物的標準。
答案提示:積極意義是肯定人的價值,樹立人的權威,否定神的意志的衡量一切的標準,體現了西方人文主義的本質。局限性是否定了制度、法律和道德對人行為的約束力,不利於建立正常的社會秩序和社會公德。
【探究學習總結】
一、本課測評
智者學派和蘇格拉底的思想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解題關鍵:人的作用。
思路引領:智者學派和蘇格拉底對於人作用和行為的不同觀點。
答案提示:相同點:以人為研究對象,肯定人的價值。不同點:智者學派否定一切對人的約束,認為人個人所有的需要都是正確的;強調個人自由,忽視社會道德。蘇格拉底強調個人的要求必須滿足一定的道德規範,也就是「有思想力的人是萬物的尺度」,強調美德對人的重要性。
二、學習延伸
材料略
閱讀材料,想一想,孟子的思想與古代希臘哪位思想家有何相似之處?
解題關鍵:了解我國古代傳統的道德教育。
思路引領:同時代中西文化的對比。
答案提示:孟子強調人要愛人,要有羞恥心,實際上是強調人要有美德,這與蘇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識」有異曲同工之處。
五、資料與注釋
1.原始資料
智者學派的論述
「因為法律的規定是任意的(人為的),而自然的指示則是必然的。此外,法律的規定是人們約定的結果,並非產生於自身(自然的產物);而自然的指示則與生俱來(源於自身),並非人們之間約定的產物。」
……
「根據自然,我們大家在各方面都是平等的,並且無論是蠻族人,還是希臘人,都是如此。在這裡, 應當適時地注意,所有人的自然需求都是一樣的。」
——安提豐
「人是萬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要想成為有教養的人,就應當應用自然的秉賦和實踐;此外還宜於從少年時就開始學習。」
「至於神,我既不知道他們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們像什麼東西。有許多東西是我們認識不了的;問題是晦澀的,人生是短促的。」
——普羅泰戈拉
2.課文注釋
古代雅典
雅典位於希臘中部的阿提卡半島,是古代希臘最重要的城邦之一。在邁錫尼文明時代,雅典就有人居住,這裡原來是古代伊奧尼亞人的故鄉,公元前12世紀時,多利安人侵入這裡。公元前700年左右,阿提卡形成了以雅典城為中心的奴隸制國家。公元前8世紀,王權衰落,氏族貴族開始執掌政權。公元前7世紀時,雅典的執政官有9名,分別執掌國家最高行政、軍事、司法和宗教事務。當權的貴族非常富有,欺壓、剝削貧窮的平民,平民非常不滿,經過多年的鬥爭,公元前594年,貴族和平民雙方選出的仲裁人梭倫推行改革,廢除了債務奴役,提高了公民大會的權力,調整了公民集體內不同階層之間的利益關係,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礎。此後,又經過了多次改革,氏族貴族的勢力不斷被削弱,改善了作為公民主體的小農的經濟地位,促進了雅典經濟、文化的發展,雅典民主政治逐漸發展起來。公元前5世紀上半葉,波斯侵略希臘,雅典和希臘其他城邦一道英勇抗擊波斯侵略,經過幾十年的堅決鬥爭,打敗了波斯侵略軍。雅典也成為希臘各城邦的首領。公元前5世紀中葉,伯利克里進行了改革,剝奪了貴族議會的權力,把權力移交給公民大會、民眾法庭和五百人議事會,促進民主政治發展到一個新階段,此後,雅典的經濟、政治和文化各方面都發展到極盛,成為左右希臘世界局勢的霸主和主要文化中心。公元前431年,雅典及其同盟者和以斯巴達為首的一些城邦發生了戰爭,雅典戰敗,屈從於斯巴達。公元前4世紀上半期,雅典的勢力一度恢復,國內政局比較穩定,經濟和文化都有發展。公元前323—前322年,雅典與新興的馬其頓爆發戰爭,雅典戰敗,成為馬其頓的屬國。羅馬興起後,雅典於公元前2世紀中期併入羅馬的版圖。雅典創造了輝煌的古代文化,對希臘城邦和羅馬以及後世的西歐世界都有著重要影響。
希臘神話
希臘神話在希臘原始社會時期就已產生,它反映了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和征服自然的願望。這些神話長期口頭流傳,內容不斷充實豐富,形成一整套神話故事。眾神各有分工,宙斯是最高天神,海神、冥神、農神都是他的兄弟姊妹,太陽神、智慧女神、愛情女神、文藝女神、命運女神、戰神、火神、酒神都是他的子女;各地還有自己的神。這些神都具有人的形象和思想感情,許多神話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現實生活的反映。英雄傳說以智勇雙全的英雄人物為中心,他們往往是神和人所生的後代,為了造福人類,見義勇為,敢於同惡勢力搏鬥。希臘神話為希臘文學藝術提供了豐富的題材,也是歐洲文藝創作的重要源泉。
泰勒斯
泰勒斯(前624—前547),古希臘學者,出生在小亞細亞的米利都城的一個奴隸主貴族家庭。他是古希臘第一個自然科學家和哲學家,又是希臘最早的哲學學派——愛奧尼亞學派的創始人。愛奧尼亞包括小亞細亞西岸中部和愛琴海中部諸島,公元前1200年到公元前1000年間,希臘部落愛奧尼亞人遷移到此,因此而得名。在那裡,商人的統治代替了氏族貴族政治。而商人所具有的強烈活動性,為思想的自由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希臘既沒有特殊的祭司階層,也沒有必須遵循的教條,這非常有助於科學和哲學與宗教分離開來。米利都是地中海東岸小亞細亞地區的希臘城邦,位於門德雷斯河口,地居東西方往來的交通要衝,是手工業、航海業和文化的中心。家庭政治地位的顯貴、經濟生活的富足,泰勒斯均不屑一顧,而是傾注全部精力從事哲學與科學的鑽研。泰勒斯早年是一個商人,曾到過不少東方國家,學習了古巴比倫觀測日食月食和測算海上船隻距離等知識,了解到腓尼基人英赫·希敦斯基探討萬物組成的原始思想,知道了埃及土地丈量的方法和規則等。他還到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在那裡學習了數學和天文學知識。以後,他從事政治和工程活動,並研究數學和天文學,晚年轉向哲學,創立了愛奧學派,後成為古希臘著名的七大學派之首。他幾乎涉獵了當時人類的全部思想和活動領域,獲得崇高的聲譽,被尊為「希臘七賢之首」。
泰勒斯在數學方面劃時代的貢獻是引入了命題證明的思想。它標誌著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從經驗上升到理論,這在數學史上是一次不尋常的飛躍。在數學中引入邏輯證明,它的重要意義在於:保證了命題的正確性;揭示各定理之間的內在聯繫,使數學構成一個嚴密的體系,為進一步發展打下基礎;使數學命題具有充分的說服力,令人深信不疑。他曾發現了不少平面幾何學的定理,諸如:「直徑平分圓周」、「三角形兩等邊對等角」、「兩條直線相交、對頂角相等」、「三角形兩角及其夾邊已知,此三角形完全確定」、「半圓所對的圓周角是直角」等,這些定理雖然簡單,而且古埃及、古巴比倫人也許早已知道,但是,泰勒斯把它們整理成一般性的命題,論證了它們的嚴格性,並在實踐中廣泛應用。據說他可以利用一根標杆,測量、推算出金字塔的高度。據說,一年春天,泰勒斯來到埃及,人們想試探一下他的能力,就問他是否能解決這個難題。泰勒斯很有把握地說可以,但有一個條件——法老必須在場。第二天,法老如約而至,金字塔周圍也聚集了不少圍觀的老百姓。泰勒斯來到金字塔前,陽光把他的影子投在地面上。每過一會兒,他就讓別人測量他影子的長度,當測量值與他的身高完全吻合時,他立刻將大金字塔在地面的投影處作一記號,然後在丈量金字塔底到投影尖頂的距離。這樣,他就報出了金字塔確切的高度。在法老的請求下,他向大家講解了如何從「影長等於身長」推到「塔影等於塔高」的原理。也就是今天所說的相似三角形定理。在科學上,他倡導理性,不滿足於直觀的感性的特殊的認識,崇尚抽象的理性的一般的知識。譬如,等腰三角形的兩底角相等,並不是指我們所能畫出的、個別的等腰三角形,而應該是指「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這就需要論證、推理,才能確保數學命題的正確性,才能使數學具有理論上的嚴密性和應用上的廣泛性。泰勒斯的積極倡導,為畢達哥拉斯創立理性的數學奠定了基礎。
泰勒斯在天文學方面也曾有不同凡響的工作,他對太陽的直徑進行了測量和計算,結果他宣布太陽的直徑約為日道的七百二十分之一。這個數字與現在所測得的太陽直徑相差很小。他在計算後得知,按照小熊星航行比按大熊星航行要準確得多,他把這一發現告訴了那些航海的人。通過對日月星辰的觀察和研究,他確定了三百六十五天為一年,在當時沒有任何天文觀察設備的情況下,做出這樣的發現是很了不起的。在天文學領域,他更為人們所津津樂道的就是正確地解釋了日食的原因,並曾預測了一次日食,制止了一場戰爭。據說他曾測知公元前585年5月28日的一次日全食。當時正值戰爭之際,泰勒斯向世人宣告,若不停戰,到時天神震怒!到了那天下午,兩派將士仍激戰不已,霎時間,太陽在天空中消失,星辰閃爍,大地一片漆黑。雙方將士見此景象,以為太陽神真的發怒了,要降罪於人類,於是立即罷兵休戰,從此鑄劍為犁,和睦相處。
泰勒斯的名言是:「水是萬物之本源,萬物終歸於水。」他否定了神創造一切的觀點,開創了從世界本身來認識世界的正確道路。泰勒斯向埃及人學習觀察洪水,很有心得。他仔細閱讀了尼羅河每年漲退的記錄,還親自查看水退後的現象。他發現每次洪水退後,不但留下肥沃的淤泥,還在淤泥里留下無數微小的胚芽和幼蟲。他把這一現象與埃及人原有的關於神造宇宙的神話結合起來,便得出萬物由水生成的結論。對泰勒斯來說,水是世界初始的基本元素。埃及的祭司宣稱大地是從海底升上來的,泰勒斯則認為地球就漂在水上。泰勒斯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觀點就是「萬物有靈」。泰勒斯說:整個宇宙都是有生命的,而又正是靈魂才使一切生機盎然。這一說法在當時非常流行。他曾用磁石和琥珀做實驗,發現這兩種物體對其他物體有吸引力,便認為它們內部有生命力,只是這生命是肉眼看不見的。由此,泰勒斯得出結論:任何一塊石頭,看上去冰冷堅硬、毫無生氣,卻也有靈魂蘊涵其中。泰勒斯被西方世界譽為「科學之父」。
奴隸制民主政治
在古代希臘的許多城邦國家中,奴隸制民主政治廣泛存在。在這種制度下,公民享有比較廣泛的權利,他們享受國家的津貼,有權選舉和被選舉國家管理人員直至最高長官,可以廣泛地參與國家大事,同時,他們也有義務為國家走上戰場。但是,享有公民權的只有占統治地位族群的成年男子。外來移民或奴隸以及婦女是沒有公民權的,他們不能享受公民的種種權利。當然,在奴隸制民主政治制度下,真正掌權的仍然是那些上層分子。
伯利克里
伯利克里(前495—前429),出身貴族,擁有大量地產,並同工商業有密切利益關係,成為工商業奴隸主的代表人物。當時,雅典的領導機構是十將軍委員會。公元前443年起,伯利克里連任十將軍委員會的首席將軍15年,成為雅典的最高統治者。執政期間,主張擴大雅典海上勢力和平民的權利;大興土木,修建雅典衛城和比雷埃夫斯港;加強海軍,擴建三層槳座艦達400艘;獎勵學術,提倡文藝,一時雅典人才輩出,文化昌盛。同時,他進一步改革政治制度,規定一切官職向所有等級的公民開放,執政官用抽籤法產生;公民大會成為最高的權力機構,十天召開一次會,決定內政、外交、戰爭、和平等重大問題,凡年滿20歲的男性公民都能參加;陪審法庭由每個部落在30歲以上公民中用抽籤方式各選出60人,共600人組成,是最高的司法機關;十將軍由公民大會舉手選出,是最高的政府官員,統率軍隊,掌握實權。為了使貧窮公民出任官職,他規定「公職津貼」制度,並給一般公民「觀劇津貼」,以吸引公民參加社會活動。他把雅典的奴隸主民主政治推進到高度發展階段,但占人口多數的奴隸、外邦人和婦女都被剝奪了政治權利。公元前431年,伯羅奔尼撒戰爭爆發後,他採用陸地退守、海上進攻的策略,把雅典所在的阿提卡半島的居民移至雅典城內避難,以致城裡人口過度集中,發生瘟疫,居民大量死亡,公元前429年,伯利克里也死於瘟疫。本課中選用的插圖《伯利克里》是一座古希臘時期的雕塑作品,伯利克裡頭上戴的是頭盔,頭盔上有兩隻望孔,作戰時,頭盔拉下,既可以保護頭部,又不妨礙視線。
智者學派
公元前5世紀是希臘奴隸主民主制繁榮的時代。奴隸主民主制雖然有很多局限,但它和僭主政治與貴族奴隸主專制比較,畢竟要優越一些,它吸引了更多的公民(奴隸主)參加到政治生活中來。在奴隸主民主制下,例如在雅典,當時作為國家最高權力機關的是每月舉行兩至四次的公民大會,凡享有公民權的人都應參加大會,大會負責決定國家一切重大事情,選舉或罷免政府官吏。除此以外,雅典還有由六千人組成的「陪審法庭」,處理公民的訴訟案件。在公民會議和陪審法庭上,人們常常要發表意見,要和自己的對手辯論,雅典法庭並規定每個公民須替自己辯護,不許旁人代辯。由於社會的需要,出現了一批「教授智慧的教師」、即「智者」。他們向人傳授說話的藝術——修辭學,爭辯的藝術——雄辯術,據理論證的藝術——辯證法(辯證法一詞是就它的古代意義說的,是從對立意見中發現真理的方法)。
智者們是古希臘最早的一批職業教育家和哲學家,他們周遊希臘各城邦,招收學生傳播知識,同時接受他們的報酬。他們不像伊奧尼亞哲學家和德謨克里特那樣重視自然界,重視萬物從何開始的問題,他們的哲學研究的中心是人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問題,換句話說,他們注意的是社會政治和倫理方面的問題。他們之所以注意社會政治和倫理方面的問題,是和他們本身出現的社會背景分不開的。
嚴格地說,智者派並不是一個以一定的學說為基礎的統一的哲學學派,他們只不過是應同樣的社會要求產生出來做著類似活動的一批人而已。因為他們自命為能夠使人智慧的智慧教師,因此獲得了「智者」的名稱。但是到了後期,由於某些智者不顧事實地玩弄概念,把哲學蛻化為概念遊戲、顛倒是非的「方術」,於是,「智者」這個詞又獲得了一種貶義,即「詭辯者」的意思,所以,也有人把智者派稱為詭辯派。
智者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普羅泰戈拉、高吉亞和安提豐等。
普羅泰戈拉
普羅泰戈拉(約前480—前408)原來是一個木材搬運工。有一次,德謨克利特遇見他,交談之後,對他的智力感到驚訝。由於德謨克利特的鼓勵和幫助,他開始學習哲學。他是第一個收費的教師。學生入學時,約定先付一半學費,待學成並打贏第一場官司後再付另一半學費。有一次,他向一個叫優安塞隆的學生收另一半學費,這個學生說:「我還沒有打贏一場官司。」普羅泰戈拉馬上說:「不行,如果我跟你打官司,我贏了,你必須付給我錢,因為我贏了;你贏了,你也必須付給我錢,因為你贏了。」
普羅泰戈拉的著作有《論神》《論真理》和《論相反論證》等。《論神》開頭第一句是:「關於神,我既不知道他們存在,也不知道他們不存在。有許多東西阻礙著我們的認識,如問題晦澀、人生短促等。」他的這些話觸怒了雅典人。他的著作從抄錄收藏的人那裡收集起來,在廣場上當眾燒毀。他自己也被驅逐出城邦。他在去西西里時,由於乘船沉沒而身亡。
普羅泰戈拉留傳下來的最主要的哲學名言就是在《論真理》中說的:「人是萬物的尺度,存在時萬物存在,不存在時萬物不存在。」他這裡說的人就是指人的感覺。事物是什麼,要以人的感覺為標準。一個事物對你來說就是它呈現在你的感官面前的樣子,對我來說,它就是呈現在我的感官面前的樣子。一陣風吹來,你覺得冷,它就是冷的;我覺得熱,它就是熱的。風本身無所謂冷熱。同樣地,一個人的行為是好的還是壞的,也是以人的感覺為標準。你覺得好,它就是好的;我覺得壞,它就是壞的。行為本身無所謂好壞。
普羅泰戈拉的這句哲學名言在當時具有反傳統的意義。在當時的希臘,傳統觀念是以神為萬物的尺度;事物存在還是不存在,是好還是壞都是由神決定的。普羅泰戈拉在懷疑神的存在以後,讓人取代神的地位,這在希臘哲學史上無疑具有重大的意義。但是,在我們今天看來,這句話是不正確的,因為客觀事物的存在和性質並不以人是否感覺它們和感覺它們怎樣而發生什麼變化。他把事物的性質,如冷熱,看成是主觀感覺的產物,否定了事物性質的客觀性,這就很容易陷入主觀唯心主義之中。
辯護的悖論
這是一個有關辯護的古老故事:
有一次,古希臘智者派訴訟師普羅泰戈拉招收了一個叫歐提勒士的學生,教他學習法庭辯論之術。師徒事先簽訂有合同,規定歐提勒士先付給普羅泰戈拉一半學費,剩下一半,等歐提勒士以後打贏了第一場官司再付,如果第一場官司打輸了,則證明普羅泰戈拉教學效果不佳,那麼歐提勒士剩下的另一半學費就可以免去不交。
歐提勒士畢業後並不出庭打官司,也不去交剩下的另一半學費。普羅泰戈拉等得不耐煩了,就向法院提出了訴訟。
在法庭上,普羅泰戈拉的理由是:
「如果你歐提勒士這次官司打贏了,那麼按照合同,你應付我另一半的費用;如果你輸了,那麼按照法庭的裁決,你也應該付給我另一半學費。這次官司或者打贏,或者打輸,你都得付我另一半學費。」
誰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歐提勒士也有自己的一套理論:
「如果我打贏了這場官司,那麼按照法庭裁決,我不必付給你另一半學費;如果我打輸了,那麼按照合同規定,我也不必付給你另一半學費,不管是贏還是輸,我都不必付給你學費。」
面對這個「半費之訟」,法官真不知所措。
這確實很難裁決。姑且不論其中是非,它所提出的問題是:在人類莊嚴的法庭上,誰是真正的強者?
有人設想,只要願意,雙方會永遠平衡地對峙下去。然而,爭訟雙方在事理上從來不曾同時有過真正的平衡——論辯使之失衡。雙方不斷地向自己一邊的天平上增加砝碼,這種競賽的結果最終會區分出「勝訴」與「敗訴」。
蘇格拉底
蘇格拉底(前469—前399)古希臘哲學家。生於雅典。其父是雕刻匠,母親是助產婦。曾從女智者狄俄蒂瑪受業。自稱有「靈跡」伴隨,預示以何事不當為,終身信奉。亦受奧爾斐秘教及畢達哥拉斯派的影響。早年學過雕刻手藝,後棄而從事探索倫理哲學,堅持「認識自己」是人類的第一要務。關於他的前半生,人們所知不多。伯羅奔尼撒戰爭期間,阿里斯托芬的《雲》上演(前423),劇中將蘇格拉底描寫為開「思想店」的詭辯家,據此可知當時他已有名。傳說特爾斐阿波羅神托所有言:世間不再有比蘇格拉底更聰明的人。他自奉儉約,招收弟子,但不收學費。常在雅典街頭與人辯論諸如正義、勇敢、德性、節制、真善美等課題,旨在尋求和確定其一般的概念。反對智者派的唯我主義和懷疑主義,認為真理應有其客觀標準。每以揭露矛盾、詰問對方將論辯引至他所要達到的結果;這種方法便得名為蘇格拉底的諷刺或反詰法。他主張德性就是知識,所謂「知道合一」。蘇格拉底還鼓吹靈魂不死或靈魂輪迴。他所說的概念在本質上並非來自具體事物,勿寧說是具體事物來自概念(靈魂中所固有的東西);人的認識即知識的獲得,只不過是對此概念的回憶,這是西方早期的一種唯心論先驗論。蘇格拉底主張有知識、有德性的少數人治國,對民主政體特別是雅典後期的激進民主派,不遺餘力地加以攻擊。被以安尼托為首的民主派控告,罪名有二:一是不信官方宗教、企圖另立新神(他的「靈跡」),二是敗壞青年。在法庭上雖否認他犯有任何罪行,但終被判處死刑(飲鴆)。他在邏輯學方面的貢獻是:首次提出歸納和定義的方法。蘇格拉底本人無著作,其事迹主要見於柏拉圖、色諾芬等弟子的記述;也是柏拉圖大部分「對話」的中心人物。他的思想言行深深地影響了柏拉圖等,並在西方哲學史上佔有一定的地位。
關於蘇格拉底的趣聞軼事
「蘇格拉底的妻子」是悍婦、壞老婆的代名詞。她是個心胸狹窄,性格冥頑不化,喜歡嘮叨不休,動輒破口大罵的女人,常使蘇格拉底困窘不堪。一次,別人問蘇格拉底「為什麼要娶這麼個夫人」時,他回答說:「擅長馬術的人總要挑烈馬騎,騎慣了烈馬,駕馭其他的馬就不在話下。我如果能忍受得了這樣女人的話。恐怕天下就再也沒有難於相處的人了。」據說蘇格拉底就是為了在他妻子煩死人的嘮叨申訴聲中凈化自己的精神才與她結婚的。
有一次,蘇格拉底正在和學生們討論學術問題,互相爭論的時候,他的妻子氣沖沖地跑進來,把蘇格拉底大罵了一頓之後,又出外提來一桶水,猛地潑到蘇格拉底身上。在場的學生們都以為蘇格拉底會怒斥妻子一頓,哪知蘇格拉底摸了摸渾身濕透的衣服,風趣地說:「我知道,打雷以後,必定會下大雨的。」
孔子與蘇格拉底
有人說,蘇格拉底和我國的孔子有若干相似的地方,甚至有人將他比作希臘的孔子,將他的學生柏拉圖比作希臘的孟子。因為從若干的事實對照起來看,蘇氏和孔子確有多少類似之處。第一,他們倆出生的時代很接近。蘇格拉底生於公元前469年(我國周元王七年),正是中國孔子死後十年的光景,兩人活的歲數幾乎相同,孔子享年七十三歲,死於周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79年);蘇格拉底於公元前399年(周安王三年),七十歲的時候被迫服毒而死。第二,他們的容貌都談不上好看。據說孔子名丘,因為他生來就有一個高聳突出的前額而得名,這一個不大相稱的面龐,談不上英俊和瀟洒;至於蘇格拉底的相貌,據威爾杜蘭在其所著《西洋哲學史話》里的記載,說他有光禿禿的頭,大大的圓臉,深陷的眼眶,寬闊而朝天的鼻子,活像一個挑夫。有的書上更說他有一個便便的大腹,如此這般的一幅古怪相,再配上蹣跚的腳步,自然是夠難看的了。第三,他們生的時代也很相似。孔子適在周室衰微的春秋時代,五霸跋扈,諸侯兼并,動亂頻仍,民不聊生,他寢不安席,棲棲遑遑,周遊列國,思索以行其道。蘇格拉底出生在雅典,當時的希臘半島,也是城邦紛立的時代,較強的是雅典和斯巴達,如果沒有外侮的入侵,各城邦間的紛爭總是接連不斷。第四,他們都是偉大教師的典型。孔子那種憂道不憂貧的精神,和正人心辟邪說的毅力,深印在每個中國人的心中。蘇格拉底在世時,經常批評政治,攻擊詭辯學派,那種至死不屈的精神,同樣深為世人所景仰。孔子的「學不厭,教不倦」的精神,蘇格拉底終日苦口婆心教導雅典青年的熱忱,都不愧是古今教師的楷模!第五,他們本身都未曾留下著作,其理論皆散見於學生的著作中。
「美德即知識」
蘇格拉底提出一個重要的命題即「美德即知識」。他認為一切美德都離不開知識,知識是美德的基礎,知識貫穿於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觀念和準則,任何美德都須具備相應的知識,無知的人不會真正有美德。為了論證自己的觀點,他對當時流行的四種美德即:智慧、正義、勇敢、節制都進行了論述,並認為每一種美德都離不開知識,知識是美德的本質。他認為,智慧是一種美德,但有智慧的人必須善於思考,而思考離不開知識,這種知識就是辨別是非、真假、善惡的能力。正義也是美德,而這種美德的基礎是能正確處理人與人之間關係、處理他人與我之間關係的知識。勇敢也是美德,而理性的知識貫穿於勇敢之中,沒有理性的知識勇敢是無益的。節制也是美德,而節制離不開克制慾望、了解需求、嚴於律己的知識。因此,他認為知識是美德的共性,是所有美德中共有的東西,任何一種美德都不能離開知識而存在,故得出結論「美德即知識」。
知識是什麼?蘇格拉底對智者派的「人是萬物的尺度」的說法進行了修改,他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萬物尺度」。人之可貴在於人有理性、有智慧,可以思考,所以那些經過感性得來的經驗或對事物個別的、特殊的認識不是完全的認識。蘇格拉底所追求的是一種永恆不變的、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知識,所以從教育而言,知識就是哲學和道德哲學。哲學是對宇宙的理解,道德哲學是對人生的理解,人只有理解了宇宙和人生的知識,才能懂得為人和做人的道理。
蘇格拉底「美德即知識」的命題,雖然現在看來,其知識的內涵是片面的、狹窄的,然而,這一命題的哲學價值和教育價值,對我們進行素質教育卻有重要的啟示。在進行素質教育過程中,我們必須對以下兩種關係進行認真思考:其一,美德與知識的關係。人的美德和人所具有的知識是什麼關係,二者是否能成正比,人的知識越多其美德就會越好,換句話說,在今天學歷社會中,人的學歷越高,其道德水平就越高;而沒受過教育的人,或者說沒有知識的人就沒有美德,這些問題當然都不能肯定回答。但長期形成的錯覺,有時卻使我們不能全面地、認真地處理好這種關係,以至於在教育實踐中出現了一些「高分低德」、「高分無德」和「高德低分」的現象。其二,美德與教育的關係。教育傳授美德,美德由教育而來,這已經形成共識。然而為什麼在教育實踐中會出現有人受了很高的教育道德卻敗壞,而很少受過教育的人有的卻很有美德。所以說,美德與教育的關係不是簡單地成正比,美德是教育的目的,不一定是結果;教育是美德的來源,卻不是唯一的來源。
蘇格拉底所以主張「美德即知識」,這和他的政治、哲學觀有很大關係。在政治立場上,蘇格拉底傾向於奴隸主貴族統治,他認為治理國家只有極少數優秀人物才能勝任,而只有這些少數優秀人物才具有「思想力」,因而才能具有美德。他不相信大眾的政治理解力和能力,認為大眾缺乏理智,只能衝動和盲從。所以,在社會動蕩時期,只有少數奴隸主貴族才具有「思想力」才有知識。出於這種政治觀點,蘇格拉底在哲學思想上的名言就是「要認識你自己」,他把這句話當成自己的座右銘,無論談話還是演講都以此立論。在他看來,神創造了人,而人的靈魂是人的最高品質,靈魂指導著人的身體和行為,因此,一切美德都必須以此為基礎和出發點。他說:「神在人的身體中安排了能思考的靈魂,人有了靈魂就知道靠鍛煉來獲得力量,靠勞動來獲得知識。」所以,所謂認識自己在他看來,就要是提高自己的自我意識,認識到自己是一個有靈魂、有理性的人,人應該覺悟到人所具有的尊嚴,應該能夠運用思考,對事物做出獨立的判斷。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論,蘇格拉底確定教育目的在於通過認識自己達到獲得知識,最終成為有智慧、有完善美德的人。
由此看來,「要認識你自己」是蘇格拉底主張「美德即知識」的主要哲學依據,他所提倡的通過認識自己去獲得知識,完善道德的教育模式,在今天素質教育中,對於提高自我教育能力,增加自我理性認識以及自我個性和人格的養成,都具有積極的意義。也正是把美德看成是知識,以及知識是美德本質的思想成為西方教育思想中人性自然、和諧發展、個性解放、人權天賦教育軌跡的理論源頭之一。
美德既然是知識,那麼美德和知識從哪裡來?蘇格拉底有一句名言,認為:「美德由教育而來。」美德不是天生的,知識也不是與生俱來的,所以,實現人的美德,必須使人接受知識、理解知識和掌握知識,而人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又離不開教育。這樣,蘇格拉底就把教育看成了美德的來源,從而也就突出了教育對於人發展的重要性。但是,蘇格拉底強調教育的重要,不是指社會、哲學家和教育者對大眾的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他認為哲學家和教育者的任務不是臆造和傳授知識真理,而應當做一個新生思想的「產婆」去接生新的思想,哲學家和教師的任務是幫助人們發現自己內心的知識真理以達到認識自己實現美德的目的。因此,他在講學和辯論時經常採用談話、問答、討論或提問等方式來揭露對方的矛盾、諷刺對方的錯誤,他並不直接告訴對方自己的觀點。在爭辯中,使對方不得不承認自己觀點的錯誤,從而接受蘇格拉底的觀點。他的這種方法後來被人稱為「產婆術」或「精神助產術」,正是運用這種方法,蘇格拉底在辯論中又進一步論證了自己的「美德即知識」、「要認識你自己」和「美德從教育中來」的命題。他的「美德從教育中來」的認識,對於後世人們重視教育的作用,以及重視教育對於美德的培養,都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蘇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識」的命題,有其階級的局限性,方法上有一些片面性,在哲學依據上有一些主觀色彩,但作為教育思想的起步時期無疑是後來西方哲學教育和科學教育的重要源頭。也正是基於這些萌芽時期的認識,後來教育家們都從哲學和科學的角度來認識道德和知識,以至於「文藝復興」時期人們扛起複興古希臘人文主義的大旗,倡導自然人性觀、和諧發展觀和個性解放的理論,喊出了「知識就是力量」的口號。我們探討蘇格拉底的教育命題,就是要使我們正確地認識教育思想中美德與知識的關係,科學地分析美德和知識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使人在求知的過程中形成美德,使任何一種美德都具備科學知識的基礎。
3.參考書目
《世界文化史》古代卷,張廣智主編,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古希臘哲學》,苗田力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
《希臘羅馬名人傳》,普魯塔克著,商務印書館1995年版
《世界文明史》,李世安、孟廣林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西方哲學史》,[英]羅素著,商務印書館1998年版第6課 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一、教學目標
二、教材分析和教學建議
2.教材分析與建議
重點
義大利的文藝復興、德意志的宗教改革。
難點
文藝復興的實質、認識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時期的人文主義。
教材內容分析與建議
教材圍繞14~16世紀歐洲人文精神的發展這個主題,重點向學生介紹了當時歐洲的兩大運動──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引言反映的中世紀基督教神學的精神獨裁和第一目講述的義大利資本主義萌芽可視為這兩大運動興起的背景。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使人文精神在歷經數百年的壓抑後,得以大力弘揚,並賦予了新的精神內涵。建議教學時注意前後聯繫,引導學生從人文精神發展的宏觀歷程中對這兩大運動準確定位。同時,兩大運動影響深遠,有大量的古迹、資料流傳至今,並在相當程度上影響了當今歐美的政治、文化生活,建議教學時充分運用。
引言是由圖片和文字組成的。文字重點說明了歐洲中世紀基督教勢力的精神獨裁和14世紀以來人們對復興古希臘、羅馬文化的渴求,時間跨度非常大。建議對古希臘人文思想萌芽後的歷史做簡要說明。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歐洲進入中世紀──封建時代。進入9世紀後,在封建主的支持下,基督教會勢力膨脹。中世紀是宗教信仰的世紀,這裡可以對基督教的精神統治簡要介紹,其他方面留到講宗教改革時進一步說明。在基督教的精神統治下,歐洲幾乎成了文化的沙漠。「中世紀只知道一種意識形態,即宗教和神學」(恩格斯)。圖片《雅典學園》是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美術家拉斐爾創作的油畫(現藏梵蒂岡博物館),反映了當時的人們對與古希臘先賢們對話而復興文化的渴求,可由此畫展開導入新課。
第一目「義大利的資本主義萌芽」
14、15世紀資本主義萌芽首先在義大利出現,成為歐洲資產階級思想解放運動的必要前提。教材首先分析了義大利繁榮的工商業城市推動了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並以當時最具代表性的佛羅倫薩為例加以說明,其次,進一步說明了資本主義萌芽所引起的階級關係和思想觀念的變化,思想觀念的變化又與當時的教會精神統治產生了深刻的矛盾,進而引發了一場巨大的思想變革。
(1)14、15世紀,義大利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
本目的講述可以從資本主義萌芽的概念入手,引導學生回顧前面講到的資本主義萌芽的典型特徵及產生的條件。然後共同討論義大利為什麼能夠開世界之先河?
教材重點指出了義大利各城市國家為了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得優勢,採取了一些重商政策,商品經濟的發展,正是催生資本主義的必要因素。以佛羅倫薩的繁榮為例進一步說明:在政治上,工商業主、銀行家等資產階級控制著城市的政權;在經濟上,手工業、商業和金融業非常發達,是義大利最大的銀行業和手工業的中心。建議讓學生閱讀教材提供的數字和圖片。此外,可以指出義大利地處地中海貿易的樞紐地位,也是其商業繁榮的重要因素。最後,從政策、政治環境、地理位置等方面簡要總結。
(2)資本主義萌芽帶來的變化
這部分在教學時注意理清思路即可。經濟的發展,引起了階級關係的變化,手工工場主、商人和金融家成了新興的資產階級,他們追求財富和現世的享樂,關注人的本身的發展,這就與當時基督教宣揚的以「神」為中心、祈求來世幸福的意旨產生了深刻的矛盾,因此,他們要實現自己的理想,必須首先在思想領域來一次大的解放運動。
此外,建議指出,繼義大利的佛羅倫薩、威尼斯之後,西北歐、德意志的一些城市也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使學生對歐洲資本主義萌芽有一個總的認識,並為由德意志開始的歐洲宗教改革的講述做好鋪墊。
第二目「文藝復興」
文藝復興是14~17世紀初反映歐洲新興資產階級要求的思想解放運動。教材從興起的原因、性質、指導思想、在文學藝術方面的主要成就、擴展及積極意義等幾個方面講述了這場運動。
(1)義大利文藝復興產生的背景及實質
教材敘述較簡略,可結合第一目並適當補充。文藝復興源於義大利的佛羅倫薩等地,這絕非偶然,因為資本主義萌芽首先出現於此,併產生了最初的資產階級,新生資產階級為了求得自身的發展,必須首先在思想上從中世紀的宗教神學的桎梏下解放出來,先進知識分子順應資產階級的要求,進而提出一系列符合其利益和要求的思想主張。這是其前提條件。不僅如此,義大利還有很多得天獨厚的條件。首先,14、15世紀的義大利處在西方貿易的中心地位,經濟上呈現出繁榮景象,這為文化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物質環境。其次,義大利具有不可多得的人才優勢。各城市共和國的統治者和富商巨賈競相延攬才智之士,彙集了眾多的博學才子。可引用佛羅倫薩的美第奇的話:「應該把這些有特殊天才的人們作為天上的神仙對待,而不應該把他們看成是馱畜。」另外,義大利豐厚的文化遺產是文藝復興產生的重要條件。義大利是古代羅馬的故鄉,境內保留許多古羅馬的建築遺址和典籍。各城市與拜占廷帝國(東羅馬帝國)和阿拉伯帝國有著長期的經濟和文化聯繫,拜占廷帝國滅亡後,深通古希臘文化的學者和大量典籍流入義大利,研究和鑒賞古代希臘、羅馬文化,在義大利蔚然成風。
「文藝復興」從表面上看是歐洲先進知識分子復興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的運動,當時人們認為,文藝在希臘、羅馬古典時代曾高度繁榮,但在中世紀「黑暗時代」卻衰敗湮沒,直到14世紀以後才獲得「再生」與「復興」。這表明了文藝復興的新文化以古典為師的一面,但它不是單純的古典復興,而是反封建的新文化的創造,它表現在科學、文學和藝術的普遍高漲和創新,具有鮮明的時代精神。建議教學時針對「復興」一詞展開討論。並明確指出其實質:文藝復興是反映歐洲新興資產階級要求的思想解放運動。在下面的教學中,還可以就古希臘的人文思想與人文主義加以對比。
(2)文藝復興的核心是人文主義
「人文主義」是本課的重要概念,建議先學習文藝復興在文學藝術方面的成就,引導學生關注其注重人性的特點,增強感性認識,然後歸納其概念。根據學生的特點,也可以先明確概念,再由學生閱讀教材,結合史實討論說明。還可以與基督教神學加以對比分析,加深認識。人文主義是資產階級的世界觀,是文藝復興的指導思想,支配了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學、藝術、哲學和科學的發展。人文主義思想的核心就是肯定人的價值和尊嚴,要求以「人」為中心而非以「神」為中心,以此出發,人文主義重視現世生活,因而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質享受,反對基督教的來世觀念和禁欲主義。主張發揮人們的創造力,文藝復興時期的一位作家亞而伯蒂說:「人是能夠從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人文主義重視科學實驗,鼓勵冒險和發財致富,認為事業的成功及發財致富是一種道德的行為。總之,人文主義就是一種為創造現世的幸福而奮鬥的樂觀進取的精神。
(3)義大利文藝復興在文學藝術方面的成就
該部分可由學生閱讀,教師提出幾個問題,如:①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在文學藝術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你能說出其中一部作品的大致內容嗎?②這些文學藝術作品是如何體現「人文主義」這一思想的?③文藝復興時期思想家對宗教持什麼態度?
14世紀文藝復興發源於義大利,16世紀進入全盛時期。教材從文學和藝術兩方面展開敘述,建議重點分析其人文內涵。「文學三傑」往往利用古代文學藝術中的現實主義成分與中世紀的來世觀念作鬥爭。薄伽丘在其名著《十日談》中,揭露教會的黑暗和腐敗,諷刺教士的奸詐和偽善,讚揚手工業者、商人的智慧和才幹,歌頌真摯的愛情和高尚的情操。體現了作者反對教會禁慾、高揚人性的思想。但丁的《神曲》充滿著對教會和封建貴族的譴責,對自由、理性和求知精神的歌頌,帶有鮮明的人文主義色彩,恩格斯稱他為「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彼特拉克在《歌集》中表現了人文主義者以個人幸福為中心的愛情觀,他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學問」代替「神的學問」,被稱為「人文主義之父」。在藝術領域,達·芬奇、米開朗琪羅和拉斐爾並稱為文藝復興的「美術三傑」。藝術大師們改變了中世紀繪畫簡單呆板的宗教風格,創造出具有現實感的人物形象和生動活潑的生活畫面,把人文主義思想和現實主義方法結合起來。對繪畫作品注意結合圖片進行說明,並討論人文主義者對宗教的態度。
(4)文藝復興的傳播及意義
15世紀後期,新航路的發現刺激了西歐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文藝復興運動由義大利擴展到西歐廣大地區。可簡要指出其成就:莎士比亞、塞萬提斯、拉伯雷等藝術大師的成就;「日心說」等自然科學成就。
文藝復興的意義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在思想方面,文藝復興衝破了基督教神學桎梏,喚醒了人的自我意識,高揚了為創造現世幸福而奮鬥的精神,為後來啟蒙思想的出現打下了基礎,在精神方面為資本主義制度的勝利和發展開闢了道路。在文學藝術方面,文藝復興時期眾多的精湛藝術成為人類藝術史上的絢爛篇章,永放光芒。在自然科學方面,人文主義提倡科學實驗、注重實踐,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學。教學中,可結合前面內容引導學生分析得出,注意史論結合,如可以聯繫新航路的開闢、宗教改革、啟蒙運動等事件認識其思想解放的作用。
第三目「宗教改革」
西歐資本主義萌芽出現後,資產階級在思想上的反封建鬥爭,一種形式是文藝復興,另一種形式是宗教改革。教材闡釋了德意志宗教改革的背景、馬丁·路德的宗教觀點、宗教改革的擴展及影響。
(1)宗教改革的背景
宗教改革是發生在16世紀的一場爆發於德意志,並迅速席捲西歐的社會思想政治運動,實質上是早期資產階級的反封建鬥爭,人文主義思想得以進一步弘揚。教材從兩個方面分析了宗教改革發軔於德意志的背景。首先,文藝復興的影響。文藝復興中,人文主義學者儘管對宗教保持較為溫和的態度,但其以人為中心的思想極大地衝擊了天主教的精神獨裁,天主教的權威日益受到人們的懷疑。
其次,天主教會對歐洲尤其是德意志的壓榨。這一部分可以適當補充,以使學生對下面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加深了解。中世紀的天主教會對人民進行嚴密的精神統治,基督教信仰的核心是「原罪」和「靈魂救贖」,即人生下來就有罪,只有信仰上帝,跟隨耶穌才能得救。就「靈魂救贖」而言,最初強調的是個人信仰的作用,後來,神學家們又加上了種種繁雜的宗教禮儀,而且必須得到神職人員的幫助,靈魂才能得救。在經濟上,天主教會還是最大的封建主,佔有大量的土地,並徵收什一稅,對各國人民大肆搜刮。在政治上,教皇不僅掌握著天主教的最高行政權和司法權,直接支配各國天主教會,甚至還可以干涉各國的內政,可以解除一國臣民對該國君主的效忠誓約。隨著14、15世紀西歐民族國家的逐漸形成,西歐各國要求擺脫羅馬教廷的控制,實現教會的民族化。
16世紀,天主教會與人們矛盾的加深,一方面反映了教會的日趨腐敗,更重要的是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資產階級反封建鬥爭進一步高漲。但資產階級力量弱小,而天主教勢力強大,根深蒂固,這就決定了早期資產階級的反封建鬥爭往往採取藉助宗教反對天主教神學的方式來進行。
明確總體背景後,突出德意志的分裂狀態即可。16世紀的德意志在名義上是「神聖羅馬帝國」,但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成為受羅馬天主教會壓榨最嚴重的地區,被視為「教皇的奶牛」,因此,民族壓迫、階級壓迫與宗教壓迫交織在一起的德意志,便成了宗教改革的發源地。
(2)馬丁·路德及宗教改革的興起
本段教材主要指出了德意志宗教改革的興起及馬丁·路德在宗教改革中的突出表現。教學中可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資料回放】中關於「九十五條論綱」的內容,從內容、提出的原因和影響三個方面提出問題讓學生討論。1517年10月,「馬丁·路德」在教堂門口貼出了著名的「九十五條論綱」,揭示教皇兜售贖罪券的種種荒謬,標誌著德意志宗教改革的開始。同時,對馬丁·路德同羅馬教皇堅持鬥爭的圖片加以渲染,歌頌捍衛自己信仰的堅強意志,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
本部分的重點是讓學生歸納並理解馬丁·路德的主張。第一,他認為信仰耶穌就可得救。這可以結合馬丁·路德的個人經歷和基督教的神學體系作必要的解釋。馬丁·路德曾經在奧古斯丁修道院進行學習,是一名虔誠的修道士,面對教會的腐敗,他在研讀《聖經》中,提出了關於靈魂得救及救贖的新觀點:人的靈魂只要依靠個人虔誠的信仰就可得救,不需要教會神職人員的干預;信仰的唯一依據就是《聖經》,而不是天主教制定的神學。「很顯然,當錢幣扔在錢櫃中叮噹作響的時候,增加的只是利得心和貪慾心。」這實際上否認了教皇的權威。第二,簡化宗教儀式,僧侶可婚配和還俗。第三,堅持《聖經》高於教皇和教會,並依據希臘文原本把《聖經》翻譯成德文。第四,君主的權利高於教士甚至教皇,激發德意志的民族意識,得到了很多封建諸侯的支持。最後可以總結馬丁·路德觀點的核心是「信仰耶穌就可得救」,其觀點為什麼得到很多人的支持?與人文主義思想有什麼關係?路德新教容許個人在教義解釋上有更大的自由,蘊含著自由主義和個人主義因素,帶有資產階級傾向。
(3)宗教改革的擴展及意義
馬丁·路德的教義在德國北部和中部迅速傳播,形成了路德教派,受其影響,瑞士、法國、英國等國紛紛進行宗教改革,出現了加爾文派和英國國教等新教。應指出新教反映的是新興資產階級或民族國家的利益。可以聯繫現實,讓學生解釋當今西方各國的宗教信仰狀況。
宗教改革是一場在宗教外衣掩飾下發動的反對封建統治和羅馬神權統治的政治運動。宗教改革運動繼承並發展了文藝復興精神,如果說文藝復興啟迪了知識階層的人文精神,那麼宗教改革則直接激發了普通大眾的人文思想,意義更加深遠。其具體影響表現在以下這三個方面:首先,因而打擊了西歐的封建勢力,摧毀了天主教的精神獨裁,新教成為早期資產階級革命的旗幟,並對後來資產階級革命產生了重大影響。其次,促進了西歐各國民族文化和教育事業的發展。另外,在政治上、經濟上加強了君主專制制度,加強了新興的民族國家。
三、教學設計與案例
1.教學設計
本課的導入。師生共同賞析圖片《雅典學園》。《雅典學園》又譯《雅典學院》,為古希臘著名哲學家柏拉圖所創建,此畫以柏拉圖及其弟子亞里士多德為中心,描寫了古希臘以來50多個各方面的著名學者,位居畫面中心的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一個以指頭指著上天,另一個則伸出右指指著他前面的世界,以此表示他們不同的哲學觀點。以他們為中心,兩側分別畫出的一些著名學者,有一些還是當時的人物,他們各自的動態,都統一在為探求真理而自由爭辯的崇高主題之中,以此歌頌人類對智慧和真理的追求,讚美人的創造力,同時反映了人們與古希臘先賢們對話而復興文化的渴求。在此基礎上,提出幾個問題:(1)古希臘人文精神的代表人物及主張有哪些?(2)時人和先賢們共論一堂的情況說明了什麼?(3)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4)當時人物為此開展了什麼運動?
播放有關義大利文化的影像資料,從對義大利悠久歷史的渲染入手,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關於「義大利的資本主義萌芽」一目的教學,為幫助學生理解義大利出現資本主義萌芽的原因,可以從資本主義萌芽的概念入手,引導學生回顧明清時期,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產生的條件及表現。然後提出「義大利又具備了哪些有利的條件呢?」,讓學生帶著問題看書分析,教師同時提供中世紀歐洲貿易路線圖供學生參考。在學生討論過程中,教師可以提示學生從政治環境、地理位置和統治者的政策幾個方面思考。然後指出,有一個城市是義大利資本主義萌芽的典型體現。你從義大利早期銀行圖和美第奇家族住宅圖中獲取了哪些信息?有人說,美第奇家族是文藝復興的「幕後導演」,你是怎樣認識的?以便加深學生對義大利經濟繁榮和弘揚文化的社會環境的認識。最後,從經濟發展對階級關係和意識形態的影響這一唯物主義觀點出發,讓學生認識文藝復興的影響。資產階級的理想面對著怎樣的現實?如何解決這一矛盾?自然導入下一目的學習。
關於第二目「文藝復興」的教學。與資本主義最早萌芽於義大利類似,義大利成為文藝復興運動的搖籃,她具備了哪些得天獨厚的條件?讓帶著問題學生閱讀教材,教師對其物質環境和人才環境作簡要的補充說明。進一步討論文藝復興真的是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再生」嗎?讓學生從背景、內容和性質等方面對比,得出文藝復興實質的結論。文藝復興是對古希臘、羅馬文化中人文主義精神的繼承和發展,是反映新興資產階級利益的思想解放運動。接下來對人文主義這一核心思想的分析,進一步說明了這個問題。可由學生與宗教神學的觀點對比分析。教師進行總結:以神為中心──以人為中心;禁慾和來世──現世的享受;等級觀念──自由平等;蒙昧主義──理性和科學。最好列表由學生填寫。也可以由學生先閱讀文學藝術方面的成就,然後歸納出「人文主義」的基本含義。在這個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比如,讓他們講一個《十日談》的故事並談談感想,或者分析一下拉斐爾的《花園中的聖母》是怎樣關注人性的?彼特拉克為什麼被稱為「人文主義之父」?等等。
結合教材提供的修士修女縱情聲色圖和拉斐爾的聖母和聖子的畫像,讓學生談談文藝復興時期的思想家對待宗教的態度是不是非常矛盾?共同解決【學思之窗】的思考題。
文藝復興的擴展情況可以讓學生說一說自己了解到的其他國家的文學藝術作品。教師提示學生在閱讀欣賞這些作品時應該注意把握其思想內涵和時代背景。關於文藝復興的影響,應提示學生結合前面背景、核心思想和內容進行分析。就科學方面稍加提醒。
關於第三目「宗教改革」的教學。由文藝復興的影響導入,引導學生從思想、政治、經濟三個方面了解宗教改革的大背景,進一步分析這場運動的性質:是在宗教外衣掩飾下發動的反對封建統治和羅馬神權統治的政治運動。然後由學生回答宗教改革為什麼首先出現於德意志而非一路領先的義大利?明確德意志的國情。關於其過程,可以採取「撰寫馬丁·路德小傳」或者分組扮演路德派和教皇派展開大討論的課堂活動方式,以人物的生活經歷、思想觀念和道德品質帶動對宗教改革過程的講述。教師要當好導演,並對「信仰耶穌就可得救」這一觀點做出明確的解釋。可分層次提出問題供學生思考,如:教會為什麼要規定複雜的宗教儀式?這一觀點的實質是什麼?與人文主義有什麼關係?
關於宗教改革的擴展和影響,可以讓學生結合當今西方的宗教信仰狀況加強認識。你知道當今世界並存的三大宗教嗎?基督教是天主教嗎?新教有哪三大派別?能否舉出你熟悉的例子?架起歷史與現實的橋樑。
關於本課的小結,可以結合【本課要旨】講述。除了理清三目之間的關係外,可重點對比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的異同點,由學生回顧本節課內容,討論解決。(1)產生的時代背景和社會條件相同,都是在西歐封建制度衰亡、資本主義萌芽和發展的歷史年代;(2)它們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質,並把矛頭對準了天主教會;(3)兩者都向古代尋求和吸取養料,人文主義者藉助的是古典文化,馬丁·路德藉助了《聖經》中的原始教義;(4)兩個運動在與統治者的關係上也是相似的,人文主義者需要教皇、國王、貴族和富商的庇護;宗教改革與統治者關係更是緊密,馬丁·路德就是得到封建諸侯的保護。兩者還存在不同點。(1)在人的問題上,人文主義者與宗教改革者有根本不同的認識:前者認為人是萬物的尺度,而後者卻強調神的偉大、人的渺小,一切以神為中心;(2)在信仰與宗教寬容的問題上,兩個運動是迥然不同的,文藝復興是一個信仰與思想自由的運動,一開始就容忍了異教文化,而宗教改革不是一個為了自由的運動,各種形式的新教派,幾乎都以另一個權威來取代教皇的權威。(3)文藝復興主要表現在思想領域和社會的上層,而宗教改革更多的表現為一場政治運動,群眾基礎也更為廣泛。(4)在對待宗教的態度上,文藝復興認識並揭露教會的腐朽、罪惡,但還是對教會勢力抱和解的態度,不願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
《本課要旨》是對本課重要內容的概括,小結時注意讓學生理解掌握。
2.教學案例
案例一在引入本課時,用多媒體播放有關義大利的風光片,並展示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和藝術品。
提起義大利,人們不禁會浮想連翩,那裡有世界最具權威性的足球賽;那裡有最誘人的「蒙娜麗莎的微笑」;那裡有世界著名的永恆之城──羅馬,威尼斯、那不勒斯和佛羅倫薩。就在這片土地上,曾哺育了斯巴達克斯、但丁、米開朗琪羅、達·芬奇、伽利略、馬克·波羅等偉大的人物;也是在這塊土地上誕生了愷撒大帝、墨索里尼和暴君。這就是義大利──一個神秘的王國。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14、15世紀的義大利,探尋文藝復興的足跡。
案例二在講授馬丁·路德的宗教思想的時候,安排教皇派(甲)和路德派(乙)進行辯論。
甲:只要買贖罪券的錢幣落進錢櫃叮噹一響,買主掛記的那個罪人的靈魂就立刻從煉獄直飛天堂。
乙:很顯然,當錢幣扔在錢櫃中叮噹作響的時候,增加的只是利得心和貪慾心。至於代禱之是否有效,完全只能以上帝的意志為轉移。
甲:「聖禮」是把上帝的恩典傳授給聖徒們的必不可少的媒介,如果沒有我們尊貴的教士主持,你們就不可能獲得上帝的恩典,永遠不能得救。上帝啊!真的不可饒恕啊。
乙:每一個基督教徒,只要感到自己真誠懺悔,都可以直接與上帝發生關係而無須教會的媒介,你們自以為很崇高嗎?信仰的唯一依據就是《聖經》,信仰耶穌就可得救。
甲:要多行「善功」,上帝永遠偏愛那些實行禁慾,過貧窮和獨身生活的人。
乙:收起你們那套天堂的說教!追求現世的幸福是每個人的權利,我們要大膽地創造財富,僧侶們可以婚配、可以還俗。
……
甲:教皇赦令命你必須在60天內,撤回《九十五條論綱》中的41條,否則,你們這樣的異端分子一定會被處以死刑的!
乙:我的良心,是出於上帝的命令,我不能也不願意撤回任何意見!(燒毀赦令)
四、問題解答
【學思之窗】
內容略
請你就此談談文藝復興時期思想家對宗教持什麼態度?
解題關鍵:文藝復興人文主義者的對教會的諷刺及宗教題材作品的人性化。
思路引領:結合史料和圖片反映的信息作全面的認識。
答案提示:在一定程度上認識並揭露教會的腐朽、罪惡,但並未放棄天主教,而是表現為一種世俗化、人性化的理想。人文主義者樂於接受教皇和教會的豢養,對教會勢力抱和解的態度,不願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
【探究學習總結】
一、本課測評
14~16世紀,歐洲哪些事件促進了人文主義發展,結合史實具體說明。
解題關鍵:對人文主義的理解。
思路引領:對人和人類社會的重視。
答案提示: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文藝復興首先在一些文學藝術家等知識分子中出現了反對宗教束縛、關注人自身需求的要求,促使人們開始從封建愚昧中解放出來,越來越多地關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宗教改革運動則直接質疑教會的權威,解放了千千萬萬普通大眾的思想,使人文主義得到了進一步的傳播和發展。
二、學習延伸
資料略
閱讀以上材料,請思考路德主張只要有信仰就可以成為義人,這同教會的主張有什麼衝突?它同文藝復興時期的思想有什麼關係?
解題關鍵:對人文主義的理解。
思路引領:教會的束縛和人性解放的關係。
答案提示:路德的主張實際上是要求尊重人,尊重每個人自己對信仰的理解,每個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判斷,而不是盲目服從教會的說教,這與文藝復興倡導的對人性的尊重在思想上都是促進了人文主義的發展。
五、資料與注釋
1.原始資料
馬丁·路德的論述
28.很顯然,當錢幣投入錢櫃中叮噹作響的時候,增加的只是利得心和貪慾心。至於代禱之是否有效,完全只能以上帝的意旨為轉移。
36.每一個基督教徒,只要感覺到自己真誠悔罪,就是不購買贖罪券,也同樣可以得赦罪或全部免罰。
45.必須訓示基督教徒,如果他們看見一個貧苦困難的人置之不顧,而使用自己的錢去購買贖罪券,那末他所得到的不是教皇所應許的赦罪,而是上帝的憤怒。
50.必須訓示基督教徒,假使教皇自己知道推銷赦罪符者搜括的情形,他寧肯將聖彼得教堂焚為灰燼,也不願意用盡信徒們的皮、肉、骨來建築它。
81.這種對贖罪券的荒謬宣傳,使得那些縱有學問的人,對於保持大家對教皇的尊敬,也確實感到困難。對於俗人的懷疑和非難更其難以解答。
82.例如:既然教皇為了募款修築教堂這樣一件極不重要的事情而解救了無數的靈魂。那末,他何以不為神聖的慈悲以及解救靈魂的最高需要,而索性將一切靈魂解脫,使煉獄中不留一人呢?
86.又如:教皇是一切富人中的最富有者……,為甚麼不用他自己的錢來建造聖彼得教堂,而必須花費可憐的信徒們的錢呢?
──「九十五條論綱」
2.課文注釋
13至15世紀的佛羅倫薩
義大利北部威尼斯和中部佛羅倫薩等主要城市早在14世紀就產生了資本主義生產關係。佛羅倫薩是當時歐洲最著名的手工業、商業和文化中心。當時歐洲其他地方的手工業還受到行會制度的桎梏,而佛羅倫薩在1338年已擁有200多家毛織業工場。工場分工很細,有20多道工序,約有3萬名毛織業工人,羊毛從英國和西班牙進口,年產呢絨10萬匹左右,價值約120萬佛羅林(佛羅倫薩金幣),其產品暢銷歐洲各國。佛羅倫薩的絲織業也相當有名,生產鑲有金絲的錦緞,其聲譽僅次於中國絲綢,遠銷西歐和中東。佛羅倫薩的國際商業網遍布地中海和西歐,佛羅倫薩商人的足跡甚至遠達中國。在土耳其、埃及等地都設有主要經營絲織品的商號,其中僅在君士坦丁堡一地的商號就有51家。佛羅倫薩的銀行業更為有名,早在13世紀末,佛羅倫薩的錢莊、銀行已遍設西歐各大城市,在西歐貨幣市場上取得了支配地位。此外,佛羅倫薩的五金業和建築業也很發達。隨著佛羅倫薩和其他城市的資本主義生產的萌芽,在義大利開始產生資產階級。佛羅倫薩的政權掌握在工場主、銀行家等資產階級手裡,小手工業者和工人不但沒有政治權利,而且生活困苦。境遇最壞的是僱工,他們遭受工場主的殘酷剝削,工資微薄,彈毛工人和梳毛工人尤其困苦。
中世紀歐洲與基督教會
天主教是與東正教、新教並列的基督教三大派別之一;而基督教又是與佛教、伊斯蘭教並列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基督教誕生於公元1世紀的羅馬帝國。392年,羅馬帝國皇帝正式宣布基督教為國教。由於政治區劃和語言、文化傳統等方面的差異,龐大的羅馬帝國全境在事實上一直分為東、西兩部分。基督教從3世紀以來,也逐漸形成東、西兩大派。西派以羅馬為中心,傳播於高盧、義大利和北非迦太基及其以西地區,通行拉丁語,又稱拉丁教會。東派散布在馬其頓、希臘半島至埃及及其以東地區,通行希臘語,又稱希臘教會。330年,羅馬帝國皇帝君士坦丁一世設東都於拜占廷,並將其改名為君士坦丁堡。此後,君士坦丁堡教會在東部教會中漸居首位,與西部的羅馬教會對峙。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公元6世紀,羅馬主教在羅馬城建立政教合一的統治,並擴大統轄範圍,進一步提高羅馬主教的權力;拜占廷皇帝查士丁尼一世自稱為教會元首,使東部教會依附於國家政權,並不承認羅馬教皇為教會最高首領,東、西兩派裂痕日益加深。1054年,東、西部教會正式分裂。東派自稱正教即東正教,西派自稱公教。
「公教」一詞源自拉丁文catholica,原意為「全世界的」和「普遍的」。天主教自稱是唯一的公教,並以羅馬為中心,故又稱羅馬公教。16世紀傳入中國後,其信徒所崇奉的神稱為「天主」,故在中國稱天主教,或音譯為「加特力教」。
自9世紀中期起,教會統治階層日益腐化,經濟上橫徵暴斂,欺詐盤剝;許多教皇軟弱無能,威信急劇下降。以後教皇又與世俗王權進行了長期的奪權鬥爭,13世紀初,教皇權勢臻於鼎盛。但是,14世紀教廷勢力急劇衰落,到15世紀初期,教皇威信降至最低點。
天主教會是封建制度的巨大國際中心,它把整個封建西歐聯合為一個龐大的政治體系。多少世紀以來,它的權勢和財富在增長,它的腐敗也在隨著加深。15世紀後半期,英、法、西班牙等西歐國家都走向中央集權,逐漸擺脫教皇的控制。羅馬教廷的收入越來越減少,就不擇手段地聚斂錢財,15世紀末16世紀初已經達到不能容忍的地步。教會貪污受賄,敲詐勒索,裙帶關係有增無已,出售神職習以為常。它設立了許多掛名的或閑散的官職,專供出賣。據統計,單是在1520年,就有大約兩千個官職是賣出去的。天主教會變成了一個腐朽的官僚機構。教會各級上層人士都過著奢侈淫逸的糜爛生活。瑞士一個主教不但對教士的放蕩犯罪行為放任自流,而且向他們按私生子的數目收款,名為實行懲罰,實為中飽私囊,由此得了一大筆錢。在法國,有的教士竟然把自己的住處變成賭窟。在義大利,有的教士為了侵吞病人財產,竟與醫生合謀毒死病人。教皇英諾森八世在位時(1484~1492),有人問他的一個大臣:「為什麼犯罪的人不受上帝懲罰?」這個大臣竟公然回答說:「上帝不願罪人死去,願意讓他活著出錢。」教會還出賣「免罪符」──一紙空文,胡說只要買了它,就能免罪,死後就能升入天堂。教會的醜聞和聚斂行為不勝枚舉,引起社會上的極大憤慨。在四分五裂的德意志,教會十分猖獗,它一方面阻撓統一,一方面把德意志作為重要的搜刮對象。流入羅馬教廷的財富每年達30萬金幣,人們稱德意志為「教皇的奶牛」。
同時,西歐在政治上處於分散狀態,基督教會在意識形態領域裡取得了支配地位,壟斷了西歐的文化教育。基督教以羅馬教皇為中心結成國際性組織。教會利用它至高無上的地位,使哲學、科學、文學都成為神學的附庸,為神學服務。教會認為凡與信仰無關的知識都是無用的,它讓人民「只知道一種意識形態,即宗教和神學」(《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231頁)。教會控制了人們的思想,宣揚蒙昧主義,實行愚民政策,以維護封建統治。為了樹立神學的權威,教會把古代科學文化視為「異教」而橫加摧殘。教皇格里哥利一世(590—604)在其所著《對話錄》中說:「不學無術是信仰虔誠之母」。他下令燒毀藏書豐富的古羅馬圖書館。在教會慫恿下,許多古代建築、雕刻和書籍被破壞,修道士颳去古代羊皮紙手稿上的字跡,去抄寫神學教義、信條、神奇故事、修道院編年史等,致使許多古典學術著作毀滅而失傳。基督教神學否定人生,否定現實,追求「天堂」幸福,提倡禁欲主義,認為人生來是有罪的。按照基督教義「原罪」說,人類的祖先亞當和夏娃原生活在樂園,過著美好幸福的生活,後因偷吃了禁果,遭到上帝的懲罰,被驅逐出樂園,墮入永劫不復的塵世。因而此生此世就是有罪的,一切世俗活動都是人類墮落的後果。這就是「原罪」說的內容。既然人生就是一個苦難的歷程,人的罪孽,就只有求助於教會,用懺悔、祈禱來求得上帝的恩澤,從罪惡中解救出來,死後才能進入天堂。上帝主宰一切,人是上帝的奴僕、上帝的羔羊,只能忠順地聽從上帝的擺布。教會把現實世界說成是與「天國」對立的罪惡世界,人們只有棄絕現實的物質享受,剋制慾念,才能求得死後進入「天堂」。
「文藝復興」
歐洲文化和思想發展的一個時期(14~16世紀)。該詞源於義大利文Rinascita,一般多寫為法文Renaissance,原意為「再生」或「復活」「復興」。義大利藝術史家喬治奧·瓦薩利(1511—1574)在其《繪畫、雕刻、建築名人傳》中,用「再生」一詞來概括這個時期文藝活動的特點。16世紀資產階級歷史學家基本上承襲此概念,認為文藝在希臘羅馬的古典時期曾高度繁榮,而到中世紀時卻衰敗湮滅,直到此時才獲「再生」與「復興」,因而得名。但此時的文化並非古典文化的簡單恢復,而是資產階級在意識形態方面反封建鬥爭的反映,故此名稱沒有「把這個時代充分地表達出來」。(《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444頁)文藝復興始於義大利,後擴大到德、法、英、西班牙、尼德蘭等歐洲其他國家和地區。
薄伽丘
薄伽丘(1313—1375),義大利作家。佛羅倫薩一個商人的私生子,少年時代曾在那不勒斯習商,後又改讀教會法典。在逗留那不勒斯的這段時期,由於有機會參加宮廷的一些社交活動,結識了一些學者,擴大了在文化領域中的視野,並開始模仿當時盛行的雕琢堆砌的文體,自習寫詩,1340年左右,回到了鬥爭激烈的佛羅倫薩,投身政治活動。薄伽丘擁護共和政權,反對封建專制制度。曾在佛羅倫薩共和政體中擔任掌管財政的職務,先後七次代表共和政權出使義大利各城邦及法國等地。1350年結識了彼特拉克,建立了親密的友誼。著有傳奇、史詩、敘事詩、十四行詩、小說等。早期作品大多讚美青年時代的情人「菲婭美達」。《菲洛哥羅》(1336—1338)是第一部散文體長篇小說,用托斯卡諾方言寫成,敘述一對不同宗教信仰的青年男女的愛情故事。牧歌《亞梅托的仙女》採用神話題材,歌頌純潔的愛情,具有隱喻詩的特點。書函體小說《菲婭美達的哀歌》,擺脫了古典和神話題材的套子,開始描寫現實生活,對歷史人物內心世界的種種感受作了較細膩的刻畫,被認為是歐洲文學中第一次出現的「心理小說」。薄伽丘最優秀的代表作是用佛羅倫薩方言寫成的故事集《十日談》。他最後一部文學作品《大鴉》與以前的創作思想形成了對照,表現了作者後期思想的動搖。晚年,潛心鑽研古典文學,主持但丁《神曲》講座。著有《但丁傳》《異教諸神學譜系》等作品,其文藝理論為文藝復興時期詩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十日談》
在西歐各國中,義大利得風氣之先,是文藝復興運動的發源地,產生了一批優秀的人文主義作家。薄伽丘(1313—1375)和他的詩友彼特拉克(1304—1374)是其代表。當時正是十四世紀中葉,在整個歐洲,以封建教會和世俗封建主為代表的封建勢力,在政治、經濟以至思想領域內,還是占著全面統治的地位。就是義大利,資本主義生產的萌芽也不過疏稀地出現在它北部的幾個城市罷了。封建的中世紀向資本主義的近代過渡,這一歷史過程還只剛剛開始。正是在這資本主義才只透露曙光的時期。薄伽丘寫下了他的代表作《十日談》(約1350—1353)。這是歐洲文學史上第一部現實主義巨著。作者通過十個避難的男女青年講故事的形式,一方面以犀利的筆鋒,辛辣地嘲諷教會的黑暗、罪惡,尖銳地抨擊僧侶的奸詐和偽善,無情地鞭撻了封建貴族的墮落、腐敗;另一方面,他讚賞平民、商人的聰明才智,讚揚婦女的善良、深情、機智,維護社會平等,堅決反對禁欲主義,熱情地描繪和歌頌現世生活和純潔的愛情,鮮明地表達人文主義思想。《十日談》共有一百個故事,大多取材於歷史事件、中世紀傳說、東方故事、宮廷里的傳聞以及發生在佛羅倫薩等地的真人真事。薄伽丘採用框形結構,把一百個故事串連起來,使全書渾然一體,並且語言精練、生動、幽默,歷史人物描寫細膩。它為義大利藝術散文奠定了基礎,開創了歐洲短篇小說的先河。但也有不少糟粕,如過於渲染情慾和庸俗的趣味,赤裸裸地表現個人享樂主義等。
1348年,歐洲中世紀,一場可怕的瘟疫爆發了。繁華的佛羅倫薩喪鐘亂鳴,屍體縱橫,十室九空。人心惶惶,到處呈現著觸目驚心的恐怖景象,彷彿世界末日已經來到了……薄伽丘在他的巨著《十日談》里,一開頭就通過許多給人以真實感的細節,描繪出一幅幅陰暗的畫面。小說就在這樣一片悲慘的氣氛中開始。
在這場浩劫中,有十個青年男女僥倖活了下來,他們相約一起逃出城外,來到小山上的一個別墅。只見周圍儘是一片青蔥的草木,生意盎然;別墅又修建得非常漂亮,有草坪花壇,清泉流水,室內各處都收拾得潔靜雅緻。十個青年男女就在這賞心悅目的園林里住了下來,唱歌跳舞之外,每人每天輪著講一個故事,作為消遣,住了十多天,講了一百個故事。
從一座觸目凄涼的死城,忽然來到陽光燦爛、歌聲歡暢的人間樂園,這一對比是強烈的,叫人眼前頓時為之一亮。這柳暗花明又一村、換了人間的境界,可說具有一種象徵的意義,就像從中世紀的禁欲主義的森嚴統治下解放出來,人們忽然發現,原來這奼紫嫣紅的現實世界是多麼美好,多麼值得歌頌啊!
像處在歷史過渡時期的許多先驅一樣,在薄伽丘身上,既有戰鬥的一面,也有妥協的一面、落後的一面。這也說明了為什麼在《十日談》中,既有吹響了反封建號角的戰鬥篇幅,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封建說教氣味很濃厚的東西。
1471年,《十日談》在威尼斯出版,這是這部巨著的最早版本,當時歐洲才開始使用印刷機;接著在1472年、1478年,又相繼在曼杜亞等城市出版。1492年威尼斯又出版了《十日談》的第一個木刻插圖本。總之,在15世紀,《十日談》印行達10版以上;在16世紀又印行了77版。這充分說明了這部以新的文學形式出現的短篇小說集在當時深受歡迎的情況。
《十日談》對16、17世紀西歐現實主義文學的發展起了很大影響,在歐洲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英國喬叟的名著《坎特伯雷故事集》在全書的藝術構思上受《十日談》的啟發,其中有三個故事(管家的故事、學者的故事、商人的故事)取材於《十日談》。法國瑪格利特·德·那伐爾的《七日談》(1559)更是在格局上完全模仿《十日談》的一部故事集。英國莎士比亞寫於16世紀早期的兩個喜劇《辛白林》《善始善終》,那曲折動人的故事情節來自《十日談》。法國莫里哀根據《十日談》的第七天故事第四寫成喜劇《喬治·唐丹》(即《受氣丈夫》1668)。德國啟蒙時期的萊辛,把《十日談》中的「三個戒指」的故事接過來,寫成詩劇《智者納旦》(1779),反對宗教歧視和民族仇恨,宣揚信仰自由。此外,像西班牙文藝復興時期的劇作家維加所寫的兩個喜劇,法國的寓言詩人拉封丹所寫的《故事詩》,以及英國的詩人錫德尼、德萊頓、濟慈、丁尼生,美國的詩人朗費羅等都曾經從《十日談》里取得了他們的作品的題材。
《十日談》故事摘錄
楊諾勸教(第一天故事第二)
巴黎有個絲綢商,名叫楊諾,和一個猶太商人十分友好,幾次三番苦勸他拋棄猶太教,改信正宗的基督教。最後,那個猶太教徒表示,如果非要他政變信仰不可,那他先要到羅馬去考察一番再說,看看天主派遣到世上來的代表(教皇)氣派究竟怎樣。他果真趕到了羅馬,在教皇的宮廷里他看到的是什麼景象呢?
從上到下,沒有一個不是寡廉鮮恥,犯著「貪色」的罪惡,甚至違反人道,耽溺男風,連一點點顧忌、羞恥之心都不存了;因此竟至於妓女和孌童當道,有什麼事要向廷上請求,反而要走他們的門路……
他又繼續留意觀察,把這些寡廉鮮恥之徒的貪得無厭、愛錢如命、買賣聖職等所作所為,全都看在眼裡。觸目驚心的情況使那個嚴肅的猶太人提出這樣一個結論:羅馬才不是什麼「神聖的京城」,乃是藏污納垢之所:教皇、紅衣主教,這些人本該是基督教的支柱和基礎,卻無惡不作,無非要叫基督教早些垮台,有一天從世上消滅罷了。
至此,讀者一定會像楊諾一樣,以為他再也不會皈依基督教了吧;可是薄伽丘顯示了一位短篇小說作家的技巧,讓亞伯拉罕把話頭一轉,使故事得到了一個出人意外的結局:「可是不管他們怎樣拚命想把天主教推翻,它可還是屹然不動……這麼說。你們的宗教確是比其他的宗教更其正大神聖。」因此他竟下了決心,到教堂去接受基督教的洗禮了。
瘸子求醫(第二天故事第一)
一開始就是鬧哄哄的場面,只見全城的人都在忙著把那些跛腳的、瘋癱的、瞎眼的,以至各種各樣畸形殘廢的人都找了來,湧向教堂,他們熱切地期待著奇蹟的降臨;原來據說有一位「聖徒」升天去了,只消碰一碰他的聖體,就會百病消除。人人都在熱切地盼望著奇蹟降臨,誰知來了三個賣藝的小丑,說是瘸子求醫,於是假戲真做,還居然惟妙惟肖,存心讓人上個大當。這可犯了眾怒,那個「瘸子」為此挨了一頓好揍,還險些兒送了老命。在人人都成了愚夫愚婦,都迷信奇蹟的時候,開這麼一個玩笑,需要一些天不怕、地不怕的潑皮精神。同樣,寫這麼一個故事,把這宗教狂熱還原為一場荒謬可笑的活劇,清楚地攤開到人們的眼前來,恐怕同樣是眾怒難犯的事,同樣需要拿出些勇氣來吧。薄伽丘是值得我們欽佩的。
天使出醜(第四天故事第二)
一個為非作歹的壞蛋,搖身一變,披上一件法衣,居然成了亞爾貝托神父。「本來是只吃羊的狼,現在竟變成了牧羊人」,而且聲譽日增。他編造一套神話,把一個頭腦簡單的婦女騙上了手,使她還以為是蒙受加百列天使的垂愛,不勝光榮之至。但是這個披著天使外衣的神父的奸計終於敗露,他被當做一頭畜生牽到威尼斯廣場去示眾,他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在題材類似的一組故事中,要算這一篇最叫人拍手稱快了。
裁判官的故事(第一天故事第六)
有人在酒店裡多喝了幾盅酒,一時高興,隨口說道:他正在喝的美酒,就連耶穌都可以喝得。這話傳到異教裁判所的裁判官的耳朵里,立刻成了非同小可的事件。所謂「異教裁判所」就是天主教會暗中監視人民一言一行,實行思想統治的特務機構。在故事中,那擔任裁判官的神父,「不光是管著人們信主不信主,就連人們有錢沒錢,他都要管到」;現在這神父打聽到說那句戲言的人,又有田地,又有金銀。這樣好的機會豈能放過,就下一道緊急命令。以嚴重的罪名把他逮捕了。他污衊基督是一個大酒徒,這還了得,足夠構成把他送到火刑柱上活活燒死的罪名了。後來那人託人疏通,還「獻上一大塊『脂膏』,讓神父塗在眼上,也好醫治修士見錢眼紅的毛病」。這樣,才算得到從輕發落,拘留幾天後被釋放了。
文藝復興首先在義大利發生的主要原因
首先,義大利半島最早萌發了資本主義經濟。14、15世紀,在義大利的佛羅倫薩等城市,工商業發達,出現了早期資產階級,他們具有新的開拓創新精神,不滿足於當時天主教會控制下的陳腐、呆板的生活。其次,義大利是古代羅馬、希臘文化的中心地帶,留下了不少古代文化的遺迹,容易使當地的人們回憶起古代的輝煌。第三,拜占廷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奧斯曼土耳其人入侵攻佔後,許多學者逃到義大利。他們帶來了許多古代希臘、羅馬的文化典籍,這其中有許多是義大利文手抄稿,他們還在義大利各地講學,促進了義大利人對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研究。人們正是在研究、學習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過程中,發現了它與教會文化的不同之處,並加以改造利用,掀起了以復興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為表象,實際是資產階級新文化的思想解放運動──文藝復興。
人文主義和人文主義者
文藝復興時期,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力求擺脫教會對於人的生活和思想的束縛。他們不是以神而是以人為中心來考察一切。他們相信並且頌揚人的價值、人的尊嚴、人的力量和人的偉大,認為人可以創造一切;他們肯定現實,肯定人生,指出天堂不在死後而在現在,不在天上而在地上。他們認為人應該積極地奮鬥,而不應該消極遁世。人生的目的不是為了追求死後的「升天」,而是對現世美好生活的享受,人的各種慾望不應該加以抑制,而應當予以滿足。他們讚美人生和自然,崇尚科學和理性,這就形成了文藝復興時期新文化的基本內容。這種新的文化傾向就是「人文主義」。這種傾向的代表者就被稱為「人文主義者」。人文主義作家從現實生活中汲取題材,同時他們藉助古代希臘、羅馬的世俗性文化來反對以神學為中心的封建文化。他們在創作的時候不僅利用希臘、羅馬作家著作中的文體、結構、修辭,還利用其中的有關哲學、文學和歷史的內容。人文主義者揭露了當時教會的黑暗,使封建統治的思想基礎發生動搖,在後來的資本主義制度推翻封建制度的鬥爭中起過推進作用。
但丁
但丁(1265—1321),義大利詩人、文藝復興的先驅。他是義大利佛羅倫薩人,出身於沒落貴族家庭。早年他從師於當時著名學者勃魯內托·拉蒂尼(1220—1295),學習拉丁文、修辭學和古典文學作品。青年時代是在博覽群書中度過的,除拉丁文、修辭學外,對詩學、神學、歷史、天文、地理、音樂、繪畫都作過研究,從而使他成為那個時代一位多才多藝、學識淵博的學者,為他日後的從政活動和文學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302年,但丁被代表羅馬教廷的反動勢力放逐,流落義大利各地,最後客死拉韋納。其最早的作品是抒情詩集《新生》,用以悼念他所鍾情而又早逝的女友貝雅特麗齊。《論俗語》一文,他主張用民族語言寫作(中世紀西歐各國慣用拉丁文),推進了義大利民族語言的統一。《論君主政體》一文,主張政教分離,建立統一的義大利君主國。《神曲》是他的代表作,他的作品很多,廣泛地反映了中世紀後期義大利的社會矛盾,大膽地譴責了教皇和教士的貪婪專橫,表露了人文主義思想。
《神曲》
但丁的主要作品,1307年至1321年間但丁用義大利托斯卡納方言寫成的一部長詩。他使用隱喻象徵的筆法,縮寫了當時社會的政治和現實問題,反映了佛羅倫薩城和歐洲的階級鬥爭以及新舊時代的交替。在《神曲》里,但丁首先敘述他在夢中怎樣在密林里迷了路,在古代詩人維吉爾和但丁已死的情人貝雅特麗齊的引導下,遍遊了地獄、煉獄和天堂三界的故事。全詩分《地獄》《煉獄》《天堂》三部,每部各33篇,加上一篇詩序,共100篇,由1.4萬多行詩組成。但丁所寫的「地獄」,是漏斗的形狀,共分九層。其中的第六層火獄窟,是替活著的羅馬教皇卜尼法八世準備的。但丁讚揚自由的理性、個人的情感和求知的精神。但丁崇奉賢明、正直的君主統治,所以他把「理想」的君主都安排在天堂中。按教會的看法,不信耶穌的古典作家本應下地獄,但丁筆下的這些作家卻在地獄門口未受磨難。儘管《神曲》中宣傳了靈魂不死和來世觀念,反映了宗教世界觀,主張「異端」入地獄,還流露了沒落貴族的一些幻想,保存著不少神秘的宗教觀念、繁瑣的神學理論和晦澀的譬喻,但是這些並沒有限制但丁表達他分明的愛憎。但丁諷刺和抨擊了封建社會的無政府狀態,教皇的陰謀、萌芽中的資本主義引起的罪惡,人類的利己心、淫亂和貪婪。他讚頌人類的堅強意志和高尚精神,謳歌自然和世界的美,相信善能戰勝惡。《神曲》是世界各國人民珍視的文學遺產,在我國早已有譯本。本課所選插圖《但丁》的背景就是《神曲》的主要故事情節。
達·芬奇
達·芬奇(1452—1519),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大師,出生於佛羅倫薩附近的小鎮。十四五歲時到佛羅倫薩從師學習繪畫和雕刻。由於他的天才和勤奮,他在青年時就取得繪畫方面的成就。達·芬奇把藝術創作建立在實地研究的基礎上。為了使自己的作品形象逼真,他細心觀察自然界中植物的生長發育和動物的活動姿態,還解剖過30多個人的屍體。由於他對人體結構有深入的了解,因此他的人物畫像比例勻稱,栩栩如生。他對近代現實主義美術的發展有巨大影響。他的代表作是壁畫《最後的晚餐》和人物肖像畫《蒙娜麗莎》。這兩幅作品構圖巧妙、光線明暗柔和、人物生動形象、心理活動被刻畫得淋漓盡致,使當時的繪畫水平達到一個新的階段。在研究藝術的同時,達·芬奇還從事許多種自然科學和技術的探討,不知疲倦地為人類的幸福探求真理,表現了卓越的獨創精神。在解剖學方面和生理學方面他也取得了很大成績。他解剖屍體的過程中,對人體骨骼結構與肌肉組織觀察得非常仔細,論述之詳細甚至超過同時代的許多醫學家和藝術家,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正確全面描述人體骨骼以及摹畫了人體全部肌肉組織的科學家。在神經和血管系統方面以及生理學和生物學等方面也有許多獨特的見解。在物理學方面,達·芬奇在牛頓發現萬有引力之前,就發現了重量總是以最短的途徑落向地心這一規律,對後來萬有引力的發現是一個十分重大的啟示。而在哥白尼創立太陽中心說之前,他就曾經有過「太陽不動」的想法,否定了地球中心說。在光學方面,他設計過望遠鏡和聚光鏡以及研究色彩的設備,發明了光學玻璃磨製機。在地質學方面,達·芬奇研究過地形的演變和各種岩石的構造以及古生物的痕迹,最早確立了地史學和地質學的概念。在軍事方面,達·芬奇還設計過飛行器、直升飛機、降落傘、攻城武器、雲梯、野炮、戰車、戰艦、雙重底的船隻、潛水用具和輕便橋樑等。在機械工程方面,他設計了自動機床、紡織機、印刷機、冶煉爐、起重機、鐘錶儀器和抽水機等。他發明了有幾個紡錠的捻線機、軋機、攏絲機、車螺紋機。在水利工程方面,他設計了運河、河道、水庫、水閘、水利資源的利用、土壤改造工程等方面的方案,還發現了室形水閘、各種不同構造的揚水機。雖然他的許多想法只是一種初步的設想,有的也只不過是畫出了草圖速寫。但是,他的這種孜孜不倦地進行科學探索與追求科學的精神,他的那些發明、設想、構思與見解,對日後科學的發展確實起了促進作用。因為擔心教會的迫害,達·芬奇的許多科學研究活動都是秘密進行的,一直沒有公開和公布。羅馬天主教會把他的科學研究指為「妖術」,1517年他被迫離開祖國,僑居法國。達·芬奇就在法國整理大量的科學研究手稿,度過了寂寞的晚年。
彼特拉克
彼特拉克(1304—1374),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詩人、人文主義者,生於佛羅倫薩共和國。早年的動蕩生活、但丁的影響,以及當地文化的熏陶,對彼特拉克未來的成長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他自幼酷愛文學,尤其喜歡古典作品。1316年起,他先後在法國和義大利學習法律。1326年成為天主教教士。1332年至1333年遊歷歐洲各地,廣泛搜集古代希臘、羅馬的著作,是當時最早搜集、研究古典著作的學者,開創了研究古典文化的新風,並從中發現了一種不以神而以人為中心的世界觀,首先提出「人學」同「神學」的對立,所以他被稱為「第一個人文主義者」或「人文主義之父」。1374年,羅馬市民起義反對貴族的暴虐統治,他雖已70高齡,仍寫信支持。彼特拉克的生活有一個時期是放蕩的,他的思想和活動也都充滿了個人主義色彩。這些都是早期資產階級人文主義者的特徵。但是,他在歐洲人文主義運動中所起的巨大的推動作用,是不會消逝的。
《歌集》
彼特拉克寫過很多詩篇,其中最優秀的作品是用托斯卡納方言寫的描述愛情的十四行體抒情詩集《歌集》。他突破了禁欲主義、神秘主義以及經院哲學的束縛,直接描寫愛情,反映喜怒哀樂等內心感受,並且讚美大自然。詩中瀰漫著資產階級「人情味」,具有濃厚的反封建的色彩,充滿強烈的愛國熱情和民族意識。他緬懷古羅馬的「光榮偉大」,渴望義大利的和平統一,指明義大利復興的道路。他抨擊羅馬教廷「是黑暗的監獄」,是「野蠻兇狠的廟堂」。彼特拉克的詩篇在形式上和內容上都開創了一代詩風。1341年他在羅馬接受「桂冠詩人」稱號。
拉斐爾
拉斐爾(1483—1520),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建築師。出生於佛羅倫薩以東的烏爾賓諾城一個畫師家庭。幼承家學,是他父親的得力助手。約1500年開始從師學藝,1504年到佛羅倫薩觀摩達·芬奇等大師的作品。1508年應教皇之聘到羅馬,為梵蒂岡教皇宮廷繪製壁畫,並參與聖彼得大教堂的建築工程。拉斐爾自1508年底到羅馬,直到後來他病死為止的10多年中,始終在羅馬忙碌地工作著。臨死那天,他還帶病堅持對《基督改變像貌》一畫著墨上彩。他不滿足於前人的格式,在作畫時不僅參考前人的優秀作品,還盡量使內容具有時代的新意。他經常和人文主義者、詩人交換意見。他的許多作品不僅表現宗教題材,還刻畫出人們的精神活動。他以畫聖母像著稱,所畫的多幅聖母像,都體現了人間女性的美和母性的慈愛。其中最著名的是《西斯廷聖母像》。此外,他還有名畫《雅典學派》《教義的爭論》《神學女神》等多幅。他與達·芬奇、米開朗琪羅一齊被譽為「文藝復興美術三傑」。
贖罪券
天主教認為,世人「犯罪」之後,就失落了上帝的寵愛,誰想要重新獲得,必須悔罪做善功以贖罪,這樣才能獲得「免罪罰」。天主教還認為,每個人的能力有限,須靠耶穌救贖之功。因耶穌釘在十字架上所立的功勞是無限的,加上聖母和其他聖徒們的多餘功勞,形成了教會的「功勞寶庫」。個人所做善功不足以完全補罪,教會可從功勞寶庫中取而贈補之。教皇和主教對教徒施行「大赦」,即以此說為依據。14世紀以來,這類「免罪罰」的方式,逐漸演變成出售贖罪券的方式來進行。這成了16世紀宗教改革運動的導火線。16世紀60年代,售賣贖罪券的做法被廢止,但免罪罰的原則仍保持不變。
宗教改革前夕的德意志
15、16世紀,德意志的紡織、採礦、印刷、造紙等工業都有顯著發展,也出現了手工工場。商業相當繁榮,從東方運到義大利再轉往北歐的商品,需要從德意志過境。北方和南方的一些城市經營對外貿易。但是,德意志的經濟發展遠遠落後於義大利和英國等歐洲其他地方。由於封建割據,德意志沒有形成統一的國內市場,沒有一個城市成為德意志的工商業中心,對內貿易少於對外貿易。在政治上,德意志除了七大選侯之外,還有十幾個大諸侯、二百多個小諸侯、上千個帝國騎士,交通不便,關卡林立,幣制龐雜,局面混亂。經濟的分散性不利於政治統一,而政治不統一又影響經濟發展。德意志的社會矛盾十分複雜,矛盾的集中點就是天主教會。
在德意志,教會和世俗諸侯掌握著最大的權力。他們的領地儼然是獨立王國,但是他們之間也有矛盾。世俗諸侯不滿德意志教會的橫行無忌,他們不但反對財富流向羅馬,還覬覦教會的巨大財產。騎士階層已經日漸沒落。隨著火藥和步兵作用的增大,他們的地位已經大大下降,收入不多,甚至債台高築。他們既反對諸侯的專橫跋扈,也嫉視教會的富有。市民階層,即富裕的手工業者、商人、新興的工場主,受教、俗諸侯的壓迫,他們反對對發展經濟的限制,不滿意教會的特權,嫉妒它的財產,想把送給教會的錢用來發展自己的企業。他們當中的激進派要求用「廉價教會」來代替想盡辦法壓榨勒索的封建教會。城市中的平民群眾,如破產的手工業者、幫工、日工、廣大農民,生活十分困苦。境況尤其悲慘的是農民。農民遭受著教、俗封建主、商人、高利貸者的層層盤剝,肩負著什一稅、地租、人頭稅、戰爭稅、死亡費、結婚費、財產轉移費和勞役的繁重負擔,面臨著挖眼、割鼻、截指、斷手等刑罰的威脅。他們燃燒著對教、俗封建主的怒火。15世紀末,秘密組織「鞋會」在南部一帶的農民當中發展起來。農民在旗幟上畫著一隻鞋子,表示決心和穿長靴的貴族對抗。一些地方性的起義已經在不斷地爆發。教士集團內部情況也不一致。上層人物行為墮落,生活腐化,為人們所深惡痛絕。低級教士出身平民,收入微薄,生活接近普通群眾。他們對於上層人物同樣心懷不滿,自己也想分享教會產業。因此,德意志的一切社會矛盾都圍繞著教會劇烈地發展著。教會統治集團已經成為眾矢之的。一場風暴正在醞釀之中。
馬丁·路德
馬丁·路德(1483—1546)是16世紀德國宗教改革運動的發起者,新教路德宗的奠基人。1483年11月3日,馬丁·路德出生在德意志東部薩克森州的一個小山村。1501年,路德18歲的時候進入愛爾福特大學讀書,1905年他獲得了神學碩士學位。後來,他又進入神學院學習,1507年成為教士,1508年在愛爾福特大學執教哲學。1512年,路德獲得神學博士學位,不久應聘為薩克森維登大學哲學和神學教授,以後長期在該校任教。路德在1511年朝拜羅馬教廷時,親眼看見教皇和教會的腐朽和貪婪,因此,他強烈反對封建教會的統治,主張建立一個「廉潔教會」。路德從德國新興資產階級的利益和要求出發,提出要擺脫羅馬教皇的控制,建立一個統一的德意志帝國,開始著手創建自己的宗教學說──「因信稱義」說。他認為一個人靈魂的獲救只須靠個人虔誠的信仰,根本不需要什麼教會的繁瑣儀式。這就從根本上否定了教會和僧侶階層的特權。1517年,為反對教皇利奧十世借頒發贖罪券盤剝百姓,路德在維登堡大教堂門前貼出了《關於贖罪券效能的辯論》(即《九十五條論綱》)。《論綱》所引起的強烈反響,甚至出乎路德自己的預料。社會各階層都對《論綱》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可以說《論綱》點燃了第一次德國資產階級革命──宗教改革的火焰。路德一下子成為德國全民族的代言人,各階層的熱烈支持,使路德走上了同羅馬教廷徹底決裂的道路。1519年,馬丁·路德在萊比錫同羅馬教皇的代表展開了大論戰。在論戰中,路德指出:教皇不是上帝的代表。路德的新觀點標誌著與羅馬教皇的正式決裂,不再接受教皇的統治。1520年路德撰寫了被稱作宗教改革三大論著的《致德意志貴族公開書》《教會被囚於巴比倫》《基督徒的自由》。在這些著作中,路德的攻擊矛頭並非指向某一教皇或教廷的奢侈腐敗,而進一步指向了整個封建神權政治。他的學說從根本上否定了中世紀的教階組織,否定了奴役人們的聖禮制度和教會法規,提出建立與資本主義發展相適應的資產階級廉儉教會,並在宗教理論上以資產階級自律的宗教取代了封建主義他律的宗教。以教皇為首的教會人員對路德恨之入骨。教皇宣布路德的學說是宗教異端,下令查禁焚毀路德的著作,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也參與進來要為路德定罪。1521年4月,在沃爾姆斯召開了帝國會議,給這樣一個離經叛道的叛逆者以懲戒,同時也要給路德的擁護者們表演一次殺雞儆猴的把戲。路德並沒有被教皇的淫威嚇倒,他昂首挺胸地到達沃爾姆斯,在帝國會議上據理力爭,毫不讓步。他聲稱「我堅持己見,決無反悔!」這擲地有聲的話語,充分表達了當時德意志人民要求擺脫羅馬教廷控制的強烈願望和堅定信心。查理五世、教皇等一幫人無計可施,只好蠻橫地對路德進行人身迫害,宣布路德為不受法律保護的人。路德無法立足,在薩克森選帝侯的保護下,隱居到瓦特堡,在那裡住了13年。在那段時間裡,路德並沒有沉寂下去,他把拉丁文的《聖經》全部翻譯成德文。此舉為德國語言的發展作出了貢獻。在1518年~1525年德國農民戰爭爆發期間,人民高舉路德的九十五條論綱的旗幟展開鬥爭,這時的路德深怕農民起義會殃及自身,他先寫了《勸基督徒勿從事叛亂書》,又開始回維登堡講道,平息騷亂,最後寫了《反對殺人越貨的農民暴徒書》,對農民起義的態度由勸撫、調解轉變到力主鎮壓,他瘋狂地叫囂「無論誰,只要力所能及,無論是暗地裡也好公開地也好,都應該把他們戳死,扼死,刺殺,就像必須打死瘋狗一樣!」醜惡猙獰的面目暴露無遺。薩克森選帝侯為了酬勞路德,把維登堡奧古斯丁修道院賜給了路德,作為世襲的產業。1546年,路德死於出生地艾斯勒本,享年63歲。
新教
新教是與東正教、天主教並列的三大基督教派別之一,為16世紀宗教改革運動中脫離天主教而形成的各個新宗教,以及從這些宗派中不斷分化出來的各個新宗派的統稱,亦譯為抗羅宗或更正宗。中國的新教各教會則自稱基督教或耶穌教,而不稱新教。15世紀後期,西歐封建制度開始解體,許多新興民族國家確立了中央集權的王侯統治,神聖羅馬帝國和羅馬教廷的力量大大削弱。思想文化上,經院主義神學日漸衰落,文藝復興喚起的理性主義和批評精神在知識分子中迅速傳播,產生巨大影響,這一切都為宗教改革創造了條件。新教就是隨著一系列宗教改革產生並發展起來的。新教所代表的抗議原則和精神可追溯到14世紀後期的一些宗教改革先行者,如英國威克里夫派和羅拉德派、波希米亞的胡斯運動和義大利薩伏那洛拉的信徒。16世紀20年代,馬丁·路德在德國發起的宗教改革運動席捲全德;在瑞士,加爾文和茨溫利的改革活動進一步擴大和加深了新教的影響;英王亨利八世出於政治原因推行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在克蘭麥的協助下,組成具有獨特形式的新教教會,以擺脫教皇的管轄。到16世紀中葉,新教的三個主要教派,即馬丁·路德創立的路德宗、加爾文創立的歸正宗和作為英格蘭國教的安立甘宗,都已在歐洲出現。16世紀末到17世紀初,新教的三個主要宗派在教會組織和崇拜儀式上已基本定型;對教義的表述和闡述,經過長期的爭論,也逐漸形成體系。在此之後,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新教內部又出現了許多派別,教義也有了各種發展和變化。17世紀,英格蘭的清教徒運動要求以加爾文主義改革保守的安立甘國教會,結果產生了一些脫離國教的新宗派,如長老會、公理會等。清教徒運動後來由移民傳到美洲,使新教在北美髮展成為影響最廣的教派。同一時期,在德國也出現了以斯彭內爾為代表的虔敬運動,與英國清教徒運動相呼應。
新教雖然有很多派別,但在教義方面有三個共同原則,即因信稱義、信徒人人都可成為祭司和《聖經》具有最高權威,這三大原則和天主教是針鋒相對的。首先,新教救法論的核心,主張得救是「本乎恩也因乎信」。基督教認為人都是有罪的,不能自救,唯一的救法是借上帝之子基督將救恩賜給世人,因此拯救的根源來自上帝的恩典,這是基督教各教派都承認的。至於如何得到這種恩典,天主教主張除了信仰外,還要憑藉聖事,通過教階制的神職人員才能將救恩頒賜給信徒。在新教看來,這是把聖事作為上帝和人之間的一種「交易」,不僅違背《聖經》的教訓,而且帶來許多弊端。新教認為得救的真諦在於相信和接受耶穌基督為主,憑藉信心,通過聖靈的工作,使信徒和耶穌成為一體。由於這種神秘的結合,基督的救贖就在信徒身上實現。新教認為行善是應該的,但這是重生得救的表現,而不是一種功德,本身沒有使人得救的效能。其次,新教沖淡了神職人員和一般信徒之間的差別,認為既然只憑信心即可得救,那麼信徒人人均可成為祭司,無須神職人員作為神人之間的中介。此外,信徒還可以互相代禱,每個信徒都有在宗教生活中彼此照顧相助的權利和義務,都有傳播福音的天職。第三,天主教雖然不否認《聖經》的權威性,但把《聖經》的解釋權歸於教會,實際上把有關宗教信仰的一切問題的最高權威集中在天主教會和教皇身上。新教則主張唯有《聖經》才是最高權威,每個信徒都可以借聖靈的引導直接從《聖經》領悟上帝的啟示和真理。新教一般雖接受最初幾次公會議關於三一論和基督論等的教義和有關的信經,也認為教父遺訓有指導作用,值得尊重,但認為不能把它們和《聖經》同等看待。當然新教更不受後來天主教歷次公會議的決議和教會法規的約束。宗教改革後,新教將《聖經》譯為各民族語言,並致力於《聖經》的傳播和注釋工作。但新教各派對《聖經》的解釋卻不盡相同。在新教內部,對《聖經》作為最高權威的理解,也長期存在著爭論。
今天,新教派別眾多,但以三大主流教派為主,即分布於德國大部和北歐諸國,包括丹麥、瑞典、挪威、芬蘭等國的路德宗,分布於瑞士、荷蘭、蘇格蘭和德國一部分的歸正宗以及分布於英格蘭的安立甘宗。全世界新教徒約3.6億,三分之二集中於歐洲和北美。
英格蘭國教──安立甘宗的形成
安立甘宗是新教主要宗派之一,與路德宗、歸正宗合稱新教三大流派,中國常稱聖公會。該宗在英格蘭為國教,稱英國國教會。聯合王國其他地方及其他國家的聖公會均非國教,組織上也不從屬於英國國教會。
16世紀宗教改革時期,英格蘭新貴族和資產階級希望加強王權,削弱教會,擺脫教皇的控制。1533年,國王亨利八世禁止英格蘭教會向教廷交納歲貢。次年,促使國會通過《至尊法案》,規定英格蘭教會不再受制於教皇,而以國王為英格蘭教會的最高元首,並將英格蘭教會立為國教。其後,這項改革運動又得到愛德華六世的支持。瑪麗一世曾重修英格蘭與教廷的關係,伊麗莎白一世則又恢復了英格蘭教會的獨立。其時通過的伊麗莎白法案在崇拜慣例上有所改革,在教義、教規上仍保持天主教會傳統。17~18世紀時,清教徒和福音派主張進一步改革。19世紀的牛津運動則再次強調公教會原則,這一時期在政教關係上也有所改革。由於從英國傳布到世界各地的聖公會陸續建立獨立教會,安立甘宗乃逐漸形成。
安立甘宗沒有世界性的統一組織或集權領導機構,宗內各教會間不相從屬,習慣上尊坎特伯雷大主教為名義上的領袖。安立甘宗以《聖經》為教義基礎,在持守傳統教義的同時主張在具體解釋上兼容各家之說,在天主教和其他新教宗派之間採取中間立場。在教會管理上保留主教制,並承認其有繼承使徒的性質,但也讓平信徒參與教會的管理。安立甘宗贊成宗教改革,但主張尊重《聖經》和教會傳統,認為兩者之間應保持平衡。在崇拜中使用《公禱書》,但允許有一定程度的靈活性,故宗內有各種派別,如高教會派、低教會派、廣涵教會派、福音派等。安立甘宗自稱是使徒所傳聖潔公教會的一支,保有《聖經》及古代教父以來所傳承闡釋的正統信仰,只承認教皇為世界眾主教之一,尊重國家權威但不從屬之。英國聖公會要求教牧人員遵奉《三十九條信綱》,但不要求平信徒信守,該宗其他教會一般並不特別重視此信綱。安立甘宗的聖職分為主教、會長(相當於其他宗派的牧師)、會吏三級,基本教政單位是教區,大部分地區由教區組成教省,有一國含數教省或一教省、一教省含數國及一教區含一國或數國等不同情形,職務名稱和組織機構各地不一。
加爾文與加爾文教
加爾文(1509—1564),法國宗教改革家,基督教新教加爾文宗(在法國稱胡格諾派)創始人。1509年7月10日生於法國北部努瓦榮。1523年到巴黎就學;後赴奧爾良大學學習法律,深受人文主義思潮影響。1531年回到巴黎,專攻神學,約1534年成為新教徒。因受政府迫害,化名逃往瑞士巴塞爾。1536年在巴塞爾出版《基督教要義》。該書提出了系統的新教神學理論,是宗教改革時期影響最大的一部著作。此後,除短期被迫離開外,一直在日內瓦領導宗教改革。在他的領導下,日內瓦成為政教合一的神權共和國和宗教改革的中心,加爾文宗傳播到歐洲各國。因此,有人稱加爾文是新教的教皇,日內瓦是新教的羅馬。1564年5月27日死於日內瓦。有《加爾文全集》52卷傳世。
1536年加爾文在出版的《基督教原理》一書中系統闡述了新教神學理論。在加爾文看來,《聖經》是按照上帝的授意寫出來的。因此,《聖經》的權威是至高無上的,教會和國家的權威也只能來源於《聖經》。和路德一樣,他認為「信仰耶穌即可免罪」,人們要想得救,只能靠自己的篤信。但他比路德更為激進,提出了「預定論」(或譯作「先定論」)的神學學說。加爾文說:「我們所謂的預定是指上帝以其永恆的旨意決定世界上每一個人所要成就的。永恆的生命為某些人已預定,對於另一些人,則是永罰。」上帝從創世紀以來,就把世人分成「選民」和「棄民」,前者註定得救,後者註定沉淪。這是人的意志無法改變的。但是,按照加爾文的觀點,這並不意味著基督徒可以對他們在世上的行為漠不關心,誰是「選民」,誰是「棄民」,可以通過上帝的呼召體現出來。人在現世生活中的成功與失敗,就是「選民」和「棄民」的標誌。這種「預定論」以宗教學說的形式,反映了資本主義原始積累時期的資產階級意識形態。地理大發現以後,出現了世界市場的擴大,商業的劇烈競爭和早期的殖民擴張。新湧現出來的巨大的經濟力量,使個人感到畏懼,不能不受它的支配。但另一方面,資產階級競相追求利潤,人人都想發財致富。勝利者產生了優越感,增加了自信力,認為自己肯定是上帝的「選民」,而那些失敗者則無疑是「棄民」了。「預定論」鼓舞了新興資產階級的進取精神,因此恩格斯認為「加爾文的信條適合當時資產階級中最勇敢的人的要求」,加爾文「以真正法國式的尖銳性突出了宗教改革的資產階級性質」。
日內瓦的教會組織都是按照加爾文的設想組織起來的。教會設立四種職務:長老、牧師、教師、執事。長老一般是富有的市民,由世俗信徒選出,負責監督每一個人的生活。牧師為神職人員,負責解釋聖經,訓練與審查預備牧師,並施行聖禮。教師負責學校的領導工作,宣教事業和講授聖經。執事是由信徒選舉產生的不脫產的協助長老和教師的教會管理人員,主管慈善機構,負責救濟和醫療工作。教會的權威機構是長老會,或稱宗教法庭,由長老12人(小議會推舉2人、60人議會推舉4人、大議會推舉6人)和牧師5人組成。宗教法庭負責監督信徒的宗教生活和審理宗教案件,並找出應當採取的補救措施,每星期四舉行一次例會。
按照加爾文的主張,教會應當監督國家、社會和家庭,把社會本身改造為宗教團體的典型。我們從加爾文擬定的關於鄉村的法規,可以看出對群眾的控制嚴格到了何等的程度。法規規定:星期天,除某些人需要留在家裡照顧孩子或家畜外,全家人都應去聽佈道。如果有人在佈道開始以後才到會,則予以警告。仍不改正,罰款3蘇。凡唱下流放蕩的歌曲、跳舞者,監禁3天,然後送交議會,對酗酒、賭博、吵架、放高利貸的人,也有相應的處罰。生活節儉,被新興資產階級視為一種美德,因此加爾文教便有上述種種規定。
加爾文一方面堅決反對天主教義和羅馬教廷,但另一方面又迫害他所反對的教派和個人。凡不同意他的主張的人,或遭迫害,或被迫離開日內瓦。著名的西班牙人文主義者和解剖學家塞爾維特因批判聖經和三位一體說,竟被加爾文用火烤了兩個鐘頭以後燒死。
加爾文教的教義適合新興資產階級的需要,因而在資本主義迅速發展的西歐國家得到廣泛的傳播。法國的胡格諾派教徒、英國和北美的清教徒、蘇格蘭的長老會教徒和荷蘭的新教教派,都是加爾文派的教徒。恩格斯說:「當路德的宗教改革在德國已經蛻化並把德國引向滅亡的時候,加爾文的宗教改革卻成了日內瓦、荷蘭和蘇格蘭共和黨人的旗幟,使荷蘭擺脫了西班牙和德意志帝國的統治,並為英國發生的資產階級革命的第二幕提供了意識形態的外衣」。(恩格斯:《〈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英文版導言》(1892年),《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391頁)
3.插圖說明
《雅典學園》
又譯《雅典學院》或《雅典學派》。這是拉斐爾為教皇尤利烏斯二世的書齋所作的一幅壁畫。他以豐富的想像力,把他所崇敬的古代學者集中重現於畫面上。中間二人左邊是柏拉圖,右邊是亞里士多德,這兩位希臘古典哲學大師正邊談邊步入大廳。拉斐爾按達·芬奇的形象來塑造柏拉圖的形象,說明他對藝術大師達·芬奇的敬仰。站在門左邊的老人是希臘唯心主義哲學家柏拉圖的老師蘇格拉底。坐在台階上沉思的是希臘唯物主義哲學家赫拉克利特。斜躺在台階上的敞胸老人是希臘犬儒學派哲學家狄奧吉尼斯;這一派主張回復到簡樸的自然生活中去,貧困自處,蔑視一切社會制度,因此作者把他畫成這個模樣。左下角是希臘數學家畢達哥拉斯,他手握書寫板,正在計算。他後面圍著白巾者是12世紀阿拉伯哲學家阿維羅伊。右邊台階下手執圓規者是希臘數學家阿基米德。右下角站著的是拉斐爾的好友、義大利名畫家索多馬。站在他身旁頭戴無檐帽者是拉斐爾本人。他把自己置於不顯著的地位,表明晚輩對先輩的尊崇。此外還有許多希臘、羅馬、波斯等地的名人。畫中人物眾多,神采各異,但都在潛心研究學問,探討問題。整個畫面瀰漫著濃厚的學術氣氛,體現了人文主義者對古典文化的仰慕。加上大廳寬深高大,更增添了宏偉的氣魄。
4.參考書目
《文藝復興時代的巨人》,吳澤義等編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世界通史·中世紀卷》,劉明翰主編,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世界中古史》,朱寰主編,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世界近代史學術爭鳴錄》,黃尊嚴主編,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0年版
《西方人文主義傳統》,(英)阿倫·布洛克著,三聯出版社1998年版
《義大利文學史──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王軍、徐秀雲編著,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7年版第7課 啟蒙運動一、教學目標
二、教材分析和教學建議
2.教材分析與建議
重點
啟蒙思想家的主張及啟蒙運動的影響。
難點
啟蒙運動與文藝復興的區別與聯繫。
教材內容分析與建議
本節教材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①17~18世紀,隨著歐洲資本主義經濟的不斷發展,資產階級力量壯大。但是封建制度嚴重阻礙著資本主義發展;同時自然科學的發展使得人們認識到人類是可以征服自然的,於是反對封建專制和反對教權主義的鬥爭成為了時代的要求,一場思想上的資產階級啟蒙運動首先在英國興起。②18世紀的法國成為啟蒙運動的中心,出現了如伏爾泰、孟德斯鳩等一大批啟蒙思想家,他們崇尚理性,號召人們追求政治民主、權利平等和個人自由;③在法國的影響下,歐洲大陸很多國家都興起了啟蒙運動。啟蒙運動動搖了封建統治的思想基礎,為法國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動員;並成為世界各國各地區人民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武器,在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本課的引言是由文字和圖畫兩部分組成的。文字內容著重指出了在18世紀的法國,人們開始擺脫政府和教會的禁令,對現實社會一切現象表示質疑,人們通過各種方式表達著自己的見解,開始學會用自己的頭腦思考分析問題。圖畫則形象地補充了文字內容。建議教師引導學生從瀏覽圖畫著手,配合閱讀文字內容,解決兩個問題:從圖畫中可以提取哪些信息?說明什麼問題?由此進入新課的學習。
第一目「理性時代的到來」
教材從政治、經濟、自然科學的發展和法國社會的現狀四個方面分析了啟蒙運動興起的背景。闡釋了理性主義的含義和啟蒙運動的性質。
理性是一個重要的概念,建議教師首先解釋這一概念,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啟蒙運動的主要內容及性質。所謂理性即人的思考和判斷。它強調凡事要以人的思維去判斷,而不依賴天意或神的旨意,其目的都是為了保障人的自然權利。這裡涉及了一個思考什麼(人的權利)、怎樣思考(科學的方法)的問題。說到底是資產階級要求民主、自由、平等。他們把理性主義變成了一面反封建的旗幟,主張把理性作為衡量一切現存事物的唯一標準。凡是違背理性的,都應予以打倒。
(1)理性時代的到來不是偶然的
教材從17世紀的歐洲發生的政治、經濟、科學等方面的變化來分析理性時代到來的條件。首先,它是資產階級反封建反專制制度的時代要求。17、18世紀西歐的資產階級力量日益壯大,握有雄厚的經濟力量,但是垂死的封建專制制度是他們進一步發展的巨大障礙,英國完成了資產階級革命,國王的權力開始受到限制。這一變化引起了歐洲國家的廣泛注意。為了推翻封建「舊制度」,資產階級必須製造輿論。啟蒙運動便是在這個要求下產生的。其次,啟蒙運動之發生,也與自然科學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在17、18世紀,自然科學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為啟蒙思想提供了銳利武器,因為啟蒙思想家在許多方面是從新興的自然科學中尋找理論根據和思想方法的。如笛卡爾認為認識世界和取得知識的唯一方法是數學推理,培根則提出了從特殊到一般、從具體到抽象的歸納法。這兩人的觀點打破了束縛人們頭腦的中世紀經院哲學枷鎖,提倡科學實驗,提倡研究自然界客觀事物之風隨之盛行起來;牛頓的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則是在這一風氣影響下最偉大的發現,它一下子揭開了宇宙的面紗,把它的秘密暴露於光天化日之下。牛頓發現了一個基本的宇宙的法則,這個法則既支配了整個宇宙,也支配了最微小的物體。這樣一來,自然界就成為一架按照自然法則運行的龐大的機械裝置,這一架機械裝置可以靠觀察、實驗、測量及計算被人們所認識。由此類推,支配人類社會的法則依靠人的理性也可以為人們所發現。在牛頓的啟發下,啟蒙思想家們力圖發現支配人事和社會的永恆的法則。到18世紀上半期,自然科學研究在物理學、植物學、地理學等領域內取得了更加顯著的成就,使得人們認識到人類是可以征服自然的,人類社會是不斷前進的。啟蒙思想家之相信進步,即來源於此。正是在資本主義上升發展的情況下,並且在17、18世紀自然科學發展的基礎上,才出現了啟蒙運動。這場運動是在14~16世紀歐洲文藝復興運動所宣揚的人文主義的基礎上,又向前深入發展的一次思想文化運動。它的內容和影響都大大超過了文藝復興運動,是歐洲發生的第二次思想解放運動,史稱啟蒙運動。
(2)啟蒙運動的主要內容
本目教學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閱讀教材,概括啟蒙運動的內容。「啟蒙」在法文中即為光明、智慧之意。啟蒙思想家認為:過去的時代在天主教會和世俗封建主的統治下是迷信和無知的黑暗時代,而啟蒙運動就是要從黑暗進入到智慧和光明的時代。他們呼喚用理性的陽光碟機散現實的黑暗,可見,這種思想完全是針對「中世紀只知道的一種意識形態,即宗教和神學的」(《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第231頁)而提出的,而「要觸犯當時的社會制度,就必須從制度身上剝去那一層神聖外衣」(《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第401頁)。所以啟蒙思想家始終是集中力量,用人的思考和判斷去剝封建制度身上的「神聖」外衣,去批判教權主義、專制主義,以此達到資產階級所號召的消滅專制王權、貴族特權和等級制度,實現所追求的政治民主、權利平等和個人自由。
(3)啟蒙運動的發源地是當時資本主義最為發達的英國,霍布斯和洛克是英國最早的啟蒙思想家。
這一知識點教材介紹得很簡單。可以結合背景部分適當補充內容。從17世紀起,在資本主義的發展中,英國和荷蘭走在了最前列,在這個經濟基礎之上,在英國最早出現了啟蒙運動。英國早期最著名的啟蒙思想家之一,是在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期間代表新興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利益的霍布斯。霍布斯的思想對啟蒙思想的形成起了很大作用,他提出了「社會契約」的思想,認為國家是人們通過「社會契約」而創造的,君權是人民授予的,這就剝掉了國家、君主所披掛的「神」的外衣。但他並不反對君主專制,而是將「君權神授」變成了由社會契約所授予的,他認為君主專制是國家組織的最好形式,他堅持臣民要絕對服從君主。另一個英國著名思想家是洛克,他對霍布斯的思想進行了一些修正,提出了社會契約學說。但在國家的職能問題上,他認為按契約成立的國家不僅保障公民的自然權利,還要保護私有財產。在國家政權形式上,他主張立法權、行政權和管理對外事務的權力應分別屬於議會和君主,所以他贊成議會君主制(君主立憲制)。他還承認分權中的立法權應佔優越地位。他的理論是對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期間1688年「光榮革命」的辯護,他是維護資產階級利益的典型代表。
(4)啟蒙運動在法國達到高潮
18世紀的法國,資本主義的工場手工業發展程度較高,同時專制制度達到頂峰,貴族和僧侶兩大特權階級的壓迫和剝削日益加深,擁有經濟實力的新興資產階級在政治上和經濟上仍處於被壓制地位,廣大勞動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社會矛盾激化,法國的啟蒙思想家們進一步完善了啟蒙思想,促成了啟蒙運動的形成,推動了歐美的思想解放運動,並對全世界產生了重大影響。它有力地衝擊了封建專制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會,為資產階級革命提供了思想上、理論上的準備,從而在世界近代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眾多的法國啟蒙思想家把歐洲的啟蒙運動推向了高潮。
建議教師提出問題:為什麼繼文藝復興之後,17世紀的歐洲再次發生了思想解放運動?引導學生從經濟、階級關係、政治、思想諸方面回顧17世紀歐洲發生的重大變化,理解「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在觀念形態上的反映」。啟蒙運動的發生還與自然科學的發展有密切的關係。17世紀最偉大的科學發現是什麼?它對人們的思想產生了什麼影響?教師幫助學生解決在閱讀本課教材時發現的、自己尚不能解決的問題,完成學習任務。
第二目「法國的啟蒙思想家」
法國卓越的啟蒙思想家有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等人,另外還有百科全書派。他們的思想主張對法國乃至世界都產生了重大影響。教材重點地介紹了他們的主張。
本目教學可以學生閱讀為主。教師提出問題:法國啟蒙思想的代表人物包括哪些人?他們各自的主張是什麼?有何異同點?
(1)伏爾泰
法國啟蒙思想家中的領袖人物。他一生寫出大量的著作,通過科學論文、藝術作品及小冊子無情地揭露法國社會的黑暗面。他對天主教會作了大膽的攻擊。在他看來天主教是「迷信的惡魔和狂狺的九頭蛇」,羅馬教皇是「魔鬼一樣的騙子」,把天主教專橫的教士稱為「惡棍」。他認為教會造成了社會的無知和黑暗,號召為科學和進步而奮鬥。伏爾泰雖以反對天主教為己任,但他又沒有完全擺脫神權思想的影響,仍主張信仰上帝,保留宗教。他有一句名言,即「如果沒有上帝,那麼也要捏造出一個來」。因為他認為宗教可以維繫人心,有助於鞏固社會秩序。為了批判當時法國社會,伏爾泰提倡自然權利學說。在他看來,自然賦予人類以自由平等的權利,他所強調的平等是人人在法律面前的平等,而不是社會生活上的平等。伏爾泰也抨擊了君主專制制度,贊成實行「開明專制」,認為「開明」的君主實行改革,就可以過渡到君主立憲制。但又希望通過「開明」的君主實行改革。當時的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受到了伏爾泰的影響,自稱是伏爾泰的朋友和庇護者。伏爾泰在他的早期成功劇作《布魯杜爾》《采兒》中,諷刺了封建專制,頌揚了民主制度。1734年他寫了驚世之作《哲學通訊》(或稱《英國通訊》),其中斥責了法國的君主專制,頌揚了英國的君主立憲制,這本書很快被列為禁書。1764年編輯了文章彙集《哲學辭典》一書,書中涉及的領域不僅有哲學,還有自然科學、歷史等,顯示了他是一個多才的思想家。他以犀利的筆鋒、辛辣的語言,大膽揭露法國社會舊制度的一切弊端,並且向愚昧和無知宣戰,這在當時的確起了振聾發聵的作用。
(2)孟德斯鳩
出身於貴族家庭,曾任波爾多法院院長。在對英國等歐洲國家進行了考察和研究了洛克學說的基礎上,他得出了結論:法國應走英國的道路。1748年他的代表作《論法的精神》經過長達27年的辛勤勞動終於問世了。這部書中表達了批判法國舊政權的立場,又充實和發展了洛克分權的思想。他主張實行三權分立,把立法、行政和司法三個權力分開,使其分屬三個不同的機構;並強調三個權力互相制約的重要性。分權學說的目的,是使國家機器內部權力均衡,互相制約。它既抨擊了封建專制制度,又為實現資產階級爭取的「自由」「民主」和「人權」提出了可行又可靠的保證,為資產階級以法制對抗封建專制指出了道路,為資產階級法學奠定了基礎。他的三權分立原則鋒芒直指君主專制制度,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有進步意義。
(3)盧梭
祖籍法國,出生於瑞士一個鐘錶工人家庭。幼年的不幸生活遭遇及同下層人民的不斷接觸,使他成為最激進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思想家。1762年盧梭發表的《社會契約論》是他的政治思想的代表作。盧梭認為人是生而平等的,社會存在著人們共同利益的「公益」,為了維護這種利益,人們都要遵守契約。他主張在社會契約面前,人們遵守同樣的制約,享受同樣的權利,以此反對專制和封建等級制度。他提倡當統治者撕毀社會契約時,人民有權用暴力推翻暴君。這一主張不僅反對君主專制,而且為資產階級提供了革命的理論。他認為立法權應屬於人民,人民有能力建立起體現公共利益的法律。他明確提出了「人民主權」說,反對君權神授論。盧梭提出人人享有主權——社會中的最高權力,因而將人權學說提高到了一個新的境界。他認為在人民主權之上,決不允許再設一個指揮者,官吏、政府、政體都要根據人民的意願決定,從而名正言順地闡明了革命權利說,說明了推翻法國封建專制政府、反抗壓迫的合理性與正義性,在法國社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為即將到來的大革命進行了思想動員。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沒有盧梭就沒有法國大革命。盧梭的《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大致奠定了他的政治學說的觀點,直接論述了社會不平等的起源是出自財產的私有制,但他並不主張廢除私有制,這表現了他的小資產階級觀點。《社會契約論》是他的學說的核心。
建議教師采編一些有關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的音像、文字資料作為教材內容的補充,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這些思想家主張的進步性所在。學習他們為追求真理而不畏艱難的精神。
第三目「啟蒙運動的擴展」
啟蒙運動從法國擴展到歐洲其他國家。啟蒙運動的發展在人類歷史進程中產生了重大影響。
建議教師用師生討論、學生主講的方法,完成本目的教學。
(1)啟蒙思想的擴展
在法國的影響下,歐洲許多國家都興起了啟蒙運動。康德是德意志著名的哲學家。他繼承和弘揚了法國的啟蒙思想,他強調人的重要性,主張主權在民,相信自由、平等的天賦人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是,他又堅持人應該自律,主張人不能為了自己的個人的自由而妨礙他的人自由,因此所有的自由和平等都只能是在法律範圍內的。所以他雖然反對貴族世襲制度,對法國革命表示同情,但又認為法王路易十六被處死刑是「永世莫贖之罪」。
(2)啟蒙運動的影響
教材主要寫了四個方面:第一,從對資產階級革命時代的影響來看,啟蒙運動所批判和主張的內容,為資產階級取得統治地位、建立資本主義政治制度作了思想和理論上的準備。第二,啟蒙運動首先為法國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準備。第三,啟蒙運動對歐洲其他國家和美洲的影響:啟蒙運動所宣傳的天賦人權、三權分立、自由、平等、民主和法制的思想,推動了資產階級的革命和改革,成為近代資本主義社會的立國之本;這個運動還直接影響了一些歐洲的封建專制君主如普魯士的腓特烈二世、奧地利特蕾西亞女皇和她的兒子約瑟夫二世,他們都藉助「開明專制」來維護自己的統治。第四,啟蒙思想在英屬北美殖民地和拉丁美洲鼓舞人民拿起武器,爭取獨立。
三、教學設計與案例
1.教學設計
本課的導入:將教材前言的文字內容製成相應的動畫片,讓學生看完後,訴說自己的看法,引起他們的興趣,導入本課教學。
關於理性主義的興起,教師可以用談話法,了解學生對理性主義、啟蒙運動這兩個歷史概念的掌握程度。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內容及插圖《17世紀天文學的發展》,認識啟蒙運動的出現是與當時歐洲的經濟、政治、自然科學的發展分不開的,得出結論:「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在觀念上形態上的反映。」
關於「法國的啟蒙思想家」一目,引導學生在閱讀教材的基礎上,完成該表格內容:
關於「啟蒙運動的擴展」,教師可以提出問題:談談你對啟蒙運動的認識。讓學生閱讀教材及插圖,通過討論自己解決。
最後小結:(1)加深理解【本課要旨】,理解啟蒙思想的核心內容及各位思想家的思想異同。
(2)比較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的異同。
2.教學案例
案例一在介紹理性主義興起時,可以用多媒體播放課件《17世紀自然科學的發展》,培根的「知識就是力量」;狄德羅的名言:「懷疑是向哲學邁出的第一步。」
案例二在介紹「法國的啟蒙思想家」時,讓學生甲、乙、丙分別扮演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等思想家,大聲朗誦「自己」的主張,其他學生分別扮演法國社會的三個等級,對他們的主張作出自己「等級」的反應,甚至展開辯論,加深學生的理解。同時可用多媒體投影:
圖一:每位思想家的主張及特點:
圖二:《論法的精神》節錄
當立法權和行政權集中在同一個人或同一個機關之手,自由便不復存在了;因為人們將要害怕這個國王或議會制定暴虐的法律,並暴虐地執行這些法律。
如果司法權不同立法權和行政權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權同立法權合而為一,則將對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專斷的權力,因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權同行政權合而為一,法官便將握有壓迫者的力量。
如果同一個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貴族或平民組成的同一個機關行使這三種權力,即制定法律權、執行公共決議權和裁判私人犯罪或爭訟權,則一切便都完了。
圖三:《社會契約論》節錄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自以為是其他一切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隸。這種變化是怎樣形成的?我不清楚。是什麼才能使這種變化成為合法的?人自信能夠解答這個問題。
如果我僅僅考慮強力,以及強力所得出的效果,我就要說:當人民被迫服從而服從時,他們做得對;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擺脫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擺脫它時,他們就做得更對。因為人民既是根據別人剝奪他的自由所根據的那種同樣的權利來恢復自己的自由,所以人民有理由重新獲得自由的,否則別人當初奪去他的自由就不毫無根據的了。社會秩序乃是為其他一切權利提供了基礎的一項神聖權利。然而這項權利決不是出諸自然的,而是建立在約定之上的。
……
因而,如果我們撇開社會公約中的一切非本質的東西,我們就會發現社會公約可以簡化為如下的詞句:「我們每個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於公意的最高指導之下,而且我們在共同體中接納每一個成員作為全體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於是,這一結合行為立刻就產生了一個道德的與集體的共同體,以代替每個訂約者的個人;組成共同體的成員數目就等於大會中的票數,並且共同體就以這一行為而獲得它的統一性,它的公共的大我,它的生命和它的意志。……
案例三在介紹啟蒙運動影響時,用多媒體放映《費加羅的婚禮》《巴黎人民重新安葬伏爾泰》等片斷,文字材料:(當法國國王路易十六讀過博馬舍的劇本後驚呼)這個人嘲笑國家中所有一切應該受尊敬的事物。這個劇本上演就會產生危險,它會導致拆毀巴士底獄。
(摘自劉宗緒《世界近代史》)
四、問題解答
【學思之窗】
材料略
想一想,啟蒙思想家是如何繼承和發展人文精神的?
解題關鍵:人文精神
思路引領:人是衡量一切的尺度
答案提示:啟蒙思想家繼承了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運動中倡導的人文精神,尊重人及人的需要,同時他們又進一步提出人還要按照自己的意願建立理想的社會,正如恩格斯所說的在啟蒙思想家那裡,「思維著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惟一尺度」。這樣,根據人的理性這種價值尺度來衡量個人和社會的思想行為。隨著資產階級的發展,他們要以理性的尺度去衡量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尊重、理解、關懷和愛等人道主義情感需要,以人性反對神性、以人權反對神權、以民主反對專制、以自由反對禁錮,弘揚人的主體性和創造性,反對教條的束縛。體現了資產階級的利益要求。因此,他們發展了人文精神。
【探究學習總結】
一、本課測評
簡述啟蒙運動的主要內容及其歷史意義。
解題關鍵:反封建、反教會思想啟蒙作用
思路引領:資產階級力量的壯大,進一步反封建;對歐洲、法國、世界的影響
答案提示:啟蒙運動是17-18世紀西歐資產階級以理性主義為武器反對封建專制的第二次思想解放運動。主要內容:呼喚理性的陽光;批判專制主義、教權主義和封建特權;追求政治民主、權力平等和個人自由。啟蒙運動批判了封建專制統治和天主教會,為歐洲資產階級革命提供了思想和理論準備;為法國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動員;啟迪了人們的思想,動搖了封建統治。
二、學習延伸
材料略
1.請你閱讀材料一,概述其中反映的主要思想,這些思想在歷史產生過什麼重要影響?
2.閱讀材料二後,談談你對啟蒙運動的看法。
解題關鍵:社會契約
思路引領:社會契約主張人與人之間的平等與自由,反對封建與專制。
答案提示:①材料一反映的主要思想是社會有一個公共意志,為了維護這個公共意志,任何人都應遵守一定的社會契約,人人都可以追求自由平等。猛烈抨擊了專制王權和特權制度,對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等許多革命都產生過重大影響。
②啟蒙運動批判了封建專制統治和天主教會,為歐洲資產階級革命提供了思想和理論準備;為法國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動員;啟迪了人們的思想,動搖了封建統治。啟蒙運動是資產階級的思想文化運動,他們追求的所謂人類自由、平等是資產階級的資產階級的自由和平等。
五、資料與注釋
1.原始資料
啟蒙思想家的主張
沒有一個人從自然得到了支配別人的權利。自由是天賜的東西,每一個同類的個體,只要享有理性,就有享受自由的權利。如果說自然樹立了某種權威,那就是父權;可是父權有它的限度,在自然狀態中,只要兒女一能自立,父權即行結束。其他任何權威,全都來自一種異於自然的來源。只要仔細考察,總歸會給任何一種權威追溯到兩個來源之一:或是出於壟斷權威的人的實力和暴力,或者是由於服從權威的人們根據他們與被他們授予權威的人之間所訂立或假定的一種契約,表示同意。
——狄德羅《百科全書》「政治權威」
恩格斯關於啟蒙運動的論述
在法國為行將到來的革命啟發過人們頭腦的那些偉大人物,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他們不承認任何外界的權威,不管這種權威是什麼樣的。宗教、自然觀、社會、國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無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須在理性的法庭面前為自己的存在作辯護或者放棄存在的權利。思維著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那時,如黑格爾所說的,是世界用頭立地的時代,最初,這句話的意思是:人的頭腦以及通過它的思維發現的原理,要求成為一切人類活動和社會結合的基礎;後來這句話又有了更廣泛的含義:和這些原理矛盾的現實,實際上被上下顛倒了。以往的一切社會形式和國家形式、一切傳統觀念,都被當做不合理的東西扔到垃圾堆里去了;到現在為止,世界所遵循的只是一些成見;過去的一切只值得憐憫和鄙視。只是現在陽光才照射出來,理性的王國才開始出現。從今以後,迷信、偏私、特權和壓迫,必將為永恆的真理,為永恆的正義,為基於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剝奪的人權所排擠。
——恩格斯《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
現在我們知道,這個理性的王國不過是資產階級的理想化的王國;永恆的正義在資產階級的司法中得到實現;平等歸結為法律面前的資產階級的平等;被宣布為最主要的人權之一的是資產階級的所有權;而理性的國家、盧梭的社會契約在實踐中表現為,而且也只能表現為資產階級的民主共和國。18世紀偉大的思想家們,也同他們的一切先驅者一樣,沒有能夠超出他們自己的時代使他們受到的限制。
——恩格斯《反杜林論》
孟德斯鳩的論述
當立法權和行政權集中在同一個人或同一個機關之手,自由便不復存在了;因為人們將要害怕這個國王或議會制定暴虐的法律,並暴虐地執行這些法律。
如果司法權不同立法權和行政權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權同立法權合而為一,則將對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專斷的權力,因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權同行政權合而為一,法官便將握有壓迫者的力量。
如果同一個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貴族或平民組成的同一個機關行使這三種權力,即制定法律權、執行公共決議權和裁判私人犯罪或爭訟權,則一切便都完了。
——《論法的精神》
盧俊的論述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自以為是其他一切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隸。這種變化是怎樣形成的?我不清楚。是什麼才能使這種變化成為合法的?人自信能夠解答這個問題。
如果我僅僅考慮強力,以及強力所得出的效果,我就要說:當人民被迫服從而服從時,他們做得對;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擺脫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擺脫它時,他們就做得更對。因為人民既是根據別人剝奪他的自由所根據的那種同樣的權利來恢復自己的自由,所以人民有理由重新獲得自由的,否則別人當初奪去他的自由就不毫無根據的了。社會秩序乃是為其他一切權利提供了基礎的一項神聖權利。然而這項權利決不是出諸自然的,而是建立在約定之上的。
……
因而,如果我們撇開社會公約中的一切非本質的東西,我們就會發現社會公約可以簡化為如下的詞句:「我們每個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於公意的最高指導之下,而且我們在共同體中接納每一個成員作為全體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於是,這一結合行為立刻就產生了一個道德的與集體的共同體,以代替每個訂約者的個人;組成共同體的成員數目就等於大會中的票數,並且共同體就以這一行為而獲得它的統一性,它的公共的大我,它的生命和它的意志。……
——《社會契約論》
康德對啟蒙運動的總結
啟蒙運動就是人類脫離自己所加之於自己的不成熟狀態。不成熟狀態就是不經別人的引導,就對運用自己的理智無能為力。當其原因不在於缺乏理智,而在於不經別人的引導就缺乏勇氣與決心去加以運用時,那麼這種不成熟狀態就是自己所加之於自己的了。Sapereaude!要有勇氣運用你自己的理智!這就是啟蒙運動的口號。
——康德《答覆這個問題:「什麼是啟蒙運動」》
2.課文注釋
「太陽王」路易十四
路易十四(1638—1715),法國國王(1643—1715),路易十三之子。1638年9月5日生於聖日耳曼昂萊。即位初母后安娜攝政,首相馬薩林掌握實權。1661年親政後,加強專制統治(宣稱「朕即國家」),強化中央集權,集政治、經濟、軍事、宗教大權於一身,人稱「太陽王」。路易十四把法國絕對君主制度推到頂峰。1665年起用柯爾培爾。推行重商主義政策。1667—1668年同尼德蘭進行戰爭。1701—1713年參加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晚年國庫空虛,農民起義此起彼伏,法國封建專制制度開始走向沒落。1715年9月5日卒於凡爾賽。
啟蒙運動的發生
17、18世紀,西歐的資本主義已經有了較大發展,新興資產階級的力量日益壯大,他們掌握了越來越雄厚的經濟力量,但是封建專制制度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資產階級迫切要求推翻舊制度,為此需要製造輿論。同時,在這一時期,科學技術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新的自然科學理論為人們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許多優秀的自然科學家提倡科學實驗,提倡研究自然界的客觀事物。自然科學的發展使人們認識到人類是可以征服自然的,人類社會是不斷進步的。越來越多的人不再被經院哲學所束縛,他們相信社會是不斷進步的。在此基礎之上出現了啟蒙運動。啟蒙運動的發源地是資本主義最為發達的英國,霍布斯和洛克是英國最早的啟蒙思想家。霍布斯的代表作是《利維坦》,洛克的主要著作有《人類悟性論》,兩人都提出了社會契約的思想。但是,啟蒙運動是在法國達到高潮的。18世紀上半期,法國的專制制度達到頂峰,貴族和僧侶兩大特權階級的壓迫和剝削日益加深,擁有經濟實力的新興資產階級在政治上和經濟上仍處於被壓制地位,廣大勞動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社會矛盾激化,因此,法國的啟蒙運動興起。法國的啟蒙思想家們進一步完善了啟蒙思想,促成了啟蒙運動的形成,推動了歐美的思想解放運動,並對全世界產生了重大影響。它有力地衝擊了封建專制制度及其精神支柱天主教會,為資產階級革命提供了思想上、理論上的準備,從而在世界近代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霍布斯
霍布斯(1588—1679),17世紀英國卓越的思想家,17、18世紀機械唯物論的創始人之一,出生於英國的維斯堡鎮一個窮苦牧師家庭,自幼天資聰明,15歲入牛津大學學習,19歲畢業後任教,講授邏輯學。一年後,應聘到一個大貴族家任家庭教師。他隨主人到過歐洲許多國家包括法國、義大利和德意志等。他還當過弗蘭西斯·培根的秘書,很受培根的器重,成為培根唯物主義的繼承者。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期間,他為躲避戰亂,在巴黎住了11年,革命後回到英國。1651年發表《利維坦或物質、形式和教會的、世俗的國家權力》(簡稱《利維坦》,利維坦是《聖經》里一種強大而兇惡的怪獸名)一書。1655年和1658年,他又先後發表了《論物體》和《論人》兩部著作。以上三部著作構成了他的機械唯物論的完整體系。他認為,國家不是神所給予的,而是由人們建立起來的,國家是人的意志的產物。在國家產生之前,人類處於所謂的「自然狀態」,沒有任何約束,由於人的本性是自私自利的,所以在「自然狀態」中,人的生命和生存都沒有保障。於是,人們自願訂立一種「社會契約」,把原有的「自然狀態」授予契約的掌握者——君主,人由此進入「社會狀態」,產生了國家。人們要絕對服從君主。這種理論實際上迎合了當時英國社會的需要,當時,克倫威爾當上了護國公,實行獨裁統治;克倫威爾死後,英國政局混亂,人們需要穩定,斯圖亞特王朝也正密謀復辟。但是,霍布斯所主張的絕對君主制,實際上是要用君主制的形式來實行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專政。形式雖是舊的,但內容卻是新的。就哲學體系來說,霍布斯是一位機械唯物論者。他認為物質是第一性的,宇宙只有一個實體,那就是不依賴人的意志而獨立存在的客觀物體,除了有廣延性、有形體的物體之外,世界上不存在任何其他的東西,那些非形體的神、天使、靈魂是根本不存在的。他說:「我們既沒有神的觀念,也沒有靈魂的觀念。」他猛烈地抨擊了教會的腐敗墮落、假仁假義,斥責教皇和教士無異於魔王和惡鬼。他指出,無論國家和教會,其權力都不是來源於上帝,教會沒有理由掌握獨立於國家之外甚至凌駕於國家之上的權力,教會只能依附於國家。這些思想對於反對當時流行的宗教唯心主義,有著進步意義。但是,霍布斯又認為,一切物質都是獨立的、互不聯繫的,他企圖用普遍的機械運動來解釋世界上的一切現象,而且一切運動都是物體在空間的位置移動。他特彆強調數學方法,甚至把數學方法生搬硬套地應用於政治現象中。
洛克
洛克(1632—1704),17世紀著名的哲學家和政治思想家,以唯物主義經驗論哲學聞名。他出生於英國一個清教徒商人家庭,自幼受到資產階級革命思想的熏陶。1646年,進入著名的威斯敏斯特學校。1652年,進入牛津大學基督教會學院,大部分時間用於攻讀經驗科學,曾與牛頓、波義耳等著名科學家交往,1666年,他結識了大政治家沙夫茨伯里勛爵,參與政治活動。後來,一度因政治鬥爭逃亡國外。1689年,他回到英國,建立家庭,潛心著書立說,接連發表了《論寬容異教的通訊》(1689年)《政府論兩篇》(1689年)《人類理智論》(1690年)等著作。1696年起曾任英國政府的商業監督官。洛克總結了弗蘭西斯·培根和霍布斯的思想。他站在唯物主義立場上,系統地表述和論證了經驗主義認識論的主要原理,集中批判了天賦觀念論,論證了知識起源於經驗這一命題。他認為人的一切觀念和知識都是後天才有的,是從經驗中得來的,人的頭腦中並沒有天賦原則。但是,他在一些問題上又有唯心主義和不可知論的成分,存在著明顯的不徹底性。在政治思想方面,洛克批判「君權神授」和「王位世襲」等鼓吹封建專制的論調,為君主立憲制辯護。他認為,既沒有自然法則,也沒有上帝的明文法則確定《聖經》上說的人類祖先亞當就享有對世界的統轄權,而且,究竟誰是亞當的嫡系子孫,誰也說不清楚,因此即便亞當有統治權,也無法確定他的繼承人。他不同意霍布斯說的由於人的自私自利,在「自然狀態」下,就一定是一切人反對一切人,亂成一團,而認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一種「和平、善意和互相幫助」的關係。他也不同意霍布斯所講的人們在訂立契約以後就把自然權利轉讓給君主的說法,他認為,君主只不過是訂約的一方,他必須受契約的約束,有履行契約的義務,必須按照「大多數」的意志行事,承認生命、自由、平等和私有財產是人們不可轉讓的權利,任何人不得侵犯。君主如果破壞這種社會契約,人們就有權推翻他的統治。他贊成君主立憲制。他認為國家應該分權治理,這是保障自由、平等和私有財產,防止專制壓迫的最好辦法。他把國家的權力分成立法權、行政權和處理外交事務的權力(即聯盟權),它們分別由議會和君主掌握。在宗教政策上,他主張信仰自由和寬容異教,反對教會專橫和政教合一,提倡教會和國家分離。
伏爾泰
伏爾泰(1694—1778)原名佛蘭蘇阿—瑪利·阿魯埃,伏爾泰是其筆名。他出生於巴黎。他從小就喜愛文學,立志當文學家,中學畢業後就成為一名無職業的文人。18世紀,伏爾泰成了啟蒙運動的旗手。1717年,伏爾泰因為寫諷刺作品攻擊宮廷的淫亂生活,被投進巴士底獄,關了11個月。1718年,他發表了悲劇《奧狄浦斯王》,並在巴黎上演,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他一舉成名,從此用伏爾泰筆名。後來,伏爾泰因得罪一個貴族而被驅逐出法國,動身去英國。在英國期間,他研究了牛頓的科學成就和洛克的哲學著作。1729年,他回到法國,創作了歷史劇《布魯杜爾》和悲劇《采兒》,獲得成功;同時,經營商業,獲利不小,使他可以過上優裕的生活。1734年,伏爾泰出版了《英國通訊》,以書信體裁介紹了英國的政治、宗教、科學和哲學,對法國的宗教教派鬥爭進行了抨擊,並表達了自己的哲學和宗教觀點。這本書遭到當局的禁止,被當眾焚毀。此後,伏爾泰在洛蘭省邊境一個幽靜的城堡中住了14年,在此期間,他寫了大量著作,用不同的筆名發表,從各個方面攻擊教會和封建制度的反動統治。伏爾泰的名氣越來越大,許多達官貴人為了沽名釣譽,紛紛同他交往,如普魯士王儲腓特烈(即後來的腓特烈二世);法國還於1746年讓他進入法蘭西科學院。但是,後來他發現包括腓特烈二世在內的封建統治者並不是真正贊同他的觀點,他決心不再與任何君主往來。1755年,他在法國和瑞士邊境的佛爾納定居下來。此後,他繼續寫作,發表了哲學小說《老實人》《天真漢》等不朽名著。他還為一位被法國法院殘害致死的新教徒卡拉鳴不平,並最終迫使法國政府為卡拉平反。伏爾泰的堅決鬥爭喚醒了越來越多的法國民眾,摧毀了教會的威信,為即將到來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鋪平了道路。由於伏爾泰的威信越來越高,封建統治者為了迎合民眾的需要,不得不作出一些讓步。1778年,伏爾泰被巴黎人民作為偉人迎進了巴黎。當時巴黎全城轟動,巴黎劇院首演他新寫的悲劇《伊蘭納》,演員們在舞台上抬出了他的大理石半身像,並為之舉行了加桂冠儀式。這一年5月底,他在佛爾納逝世。伏爾泰死後,先是葬於香檳省一個小禮拜堂內;1791年法國大革命期間,人民把他的遺骸運到巴黎著名的先賢祠重新安葬,當時他的靈車上寫著這樣的句子——「他教導我們走向自由」。伏爾泰寫了許多著作,他反對封建專制,反對宗教迷信,宣揚自由和平等的原則,主張人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孟德斯鳩
孟德斯鳩(1689—1755)出生於法國波爾多市附近的拉勃烈德城堡一個達官顯貴之家。自幼受過良好教育。19歲時獲法學學士學位,出任律師。1814年開始擔任波爾多法院顧問。1716年,繼承了波爾多法院院長職務(他的祖父、伯父一直佔有這個職務),並獲男爵封號。孟德斯鳩博學多才,對法學、史學、哲學和自然科學都有很深的造詣,曾經撰寫過許多有關論文。1721年孟德斯鳩化名「彼爾·馬多」發表了名著《波斯人信札》。這部書通過兩個波斯人漫遊法國的故事,揭露和抨擊了封建社會的罪惡,用諷刺的筆調,勾畫出法國上流社會中形形色色人物的嘴臉,如荒淫無恥的教士、夸夸其談的沙龍紳士、傲慢無知的名門權貴、在政治舞台上穿針引線的蕩婦等。書中還表達了對路易十四的憎恨,說法國比東方更專制。這部書受到了普遍歡迎。1726年,他出賣了世襲的波爾多法院院長職務,遷居巴黎,專心於寫作和研究。他漫遊了歐洲許多國家,特別是在英國待了兩年多,考察了英國的政治制度,認真學習了早期啟蒙思想家的著作,還當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1731年回到法國後,潛心著述。1734年發表《羅馬盛衰原因論》,利用古羅馬的歷史資料來闡明自己的政治主張。1748年,他最重要的著作《論法的精神》發表。這部書受到極大的歡迎,兩年中就印行了22次。孟德斯鳩反對神學,提倡科學,但又不是一個無神論者和唯物主義者,他是一名自然神論者。他對資產階級的國家和法的學說作出了卓越貢獻,他在洛克分權思想的基礎上明確提出了「三權分立」學說;他特彆強調法的功能,他認為法律是理性的體現,法又分為自然法和人為法兩類,自然法是人類社會建立以前就存在的規律,那時候人類處於平等狀態;人為法又有政治法和民法等。孟德斯鳩提倡資產階級的自由和平等,但同時又強調自由的實現要受法律的制約,政治自由並不是願意做什麼就做什麼。他說:「自由是做法律所許可的一切事情的權利;如果一個公民能夠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為其他的人也同樣會有這個權利。」1755年,他在旅途中染病去世。
盧梭
盧梭(1712—1778)出生於日內瓦一個鐘錶匠家庭,幼時家境貧寒,但通過自學掌握了豐富知識。做過僕人、學徒兼雜役。後來,在華倫夫人的幫助下,來到都靈,此後,生活無著,當過雕刻匠、僕役、音樂教師。18世紀30年代,與華倫夫人同居期間,生活才稍稍穩定,安心讀書、思考問題、寫作。18世紀40年代,盧梭在社會和生活的道路上艱難地躑躅,嘗遍人間的辛酸。1749年,他在一篇名為《科學與藝術的復興是否有助於淳化風俗?》的徵文中獲一等獎,並一舉成名。但他決心放棄對財產和聲譽的奢望,永遠保持貧困和獨立。1752年,他的歌劇《鄉村魔術師》在楓丹白露王室演出,獲得巨大成功,他拒絕接受路易十五給予的年金。1754年,回到日內瓦,受到熱烈歡迎,成為日內瓦公民。次年,發表《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並完成《論政治經濟學》。1758年,由於同狄德羅在宗教等觀點上的不同,與百科全書派決裂。1762年,《社會契約論》和《愛彌兒》出版,這兩部書既引起了百科全書派的尖銳批評,更激起了新舊教會的極大憤怒和政府當局的譴責。當時,法院下了通緝令,教會也發出聲討書,兩本書在許多地方被教會當眾焚燒。瑞士當局下令逮捕他,他只好逃往普魯士管轄下的訥沙泰爾,宣布放棄日內瓦的公民身份。但是,此時盧梭的名聲已經傳播到歐洲各地。盧梭同伏爾泰之間的矛盾也已經加劇。盧梭一度到英國居住,不久又回到法國。晚年時最有名的著作是《懺悔錄》。1778年去世。盧梭是一位激進的民主主義者,他的思想精華和基本原則是「人民主權」思想。他堅持自然神論,反對無神論,唯心主義是他的哲學思想的主要傾向。
狄德羅和百科全書派
狄德羅出生於法國的朗格爾,童年時曾在耶穌會學校受過教育。19歲時獲得巴黎大學文學碩士學位。因為他不願按照父親的要求學醫或學法律,父親停止了對他的資助,他只好自謀生路。在此期間,他廣泛接觸社會,磨鍊了自己的鬥志。1743年,他認識了盧梭。1745年,他應出版商之請,開始主持編纂《百科全書》(全稱為《百科全書》,或《科學、藝術和工藝詳解詞典》。在此期間,他寫了許多傑出的哲學著作,如《哲學思想錄》《懷疑論者的散步》《論盲人書簡》等,宣傳了無神論思想,觸怒了統治階級,結果被關了3個月。出獄後,他決心通過對《百科全書》的編纂出版,來改變人們的思想方法,掀起一場人類精神上的革命。他集中了一批志同道合的人士,通過傳播知識,向反動的宗教和社會勢力發動了猛烈的進攻。從此,以《百科全書》的編寫和出版為中心,形成了法國啟蒙運動的高潮。參加《百科全書》編寫的人士在歷史上被稱為百科全書派。百科全書派的核心是以狄德羅為首的一批唯物主義者,他們的基本政治傾向是反對封建特權制度和天主教會,嚮往合理的社會,他們的中心寓意是人的本性是美好的,世界也可以被建成為稱心如意的居住之地;世界上的罪惡都是教育和有害的制度造成的。他們認為迷信、成見和愚昧無知是人類的大敵,主張一切制度和觀點要在理性的審判庭上受到批判和衡量。推崇機械工藝,重視體力勞動,孕育了資產階級務實謀利的精神。1751~1772年,《百科全書》共出版28卷,1776~1780年又增補了7卷。《百科全書》為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作了輿論準備。狄德羅還是法國18世紀現實主義文學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小說《修女》《宿命論者雅克》《拉摩的侄兒》等都受到了廣泛的歡迎。同時,在戲劇藝術、文藝批評和美學思想等許多方面都作出了出色的成績。1784年7月底,他在家中的桌邊突然逝世,他女兒聽到他講的最後一句話是:「懷疑是向哲學邁出的第一步。」
《魯濱遜漂流記》
笛福是英國十八世紀著名的四大小說家之首,對英國小說的發展起過很大作用。他出身於清教徒的小商人家庭,自己也是一個商人。在經商的同時,他從事政治活動,撰寫了不少有關政治、經濟、宗教的政論文,曾因諷刺當政的托利黨的宗教政策而被捕入獄,導致破產。他五十歲以後開始寫小說,五十九歲時出版了著名的小說《魯濱遜漂流記》。
《魯濱遜漂流記》是根據真人真事加以改編創作的。1704年9月,一個名叫亞歷山大·塞爾柯克的蘇格蘭水手被船長遺棄在南美洲大西洋中的安·菲南德島上,在這個荒無人煙的海島上度過了四年零四個月。當他被發現時已成了一個野人,甚至忘記了人類的語言。塞爾柯克的傳奇經歷引起公眾的關注,報紙上也刊登了一些關於塞爾柯克在荒島上孤獨生活的情況。笛福以塞爾柯克的傳奇故事為藍本,把自己多年來的海上經歷和體驗傾注在人物身上,並充分運用自己豐富的想像力進行文學加工,創作了這部妙趣橫生、雅俗共賞、老少咸宜的傳記體小說,為自己博得了「英國和歐洲小說之父」的美譽。
《魯濱遜漂流記》是用第一人稱所寫的長篇小說,敘述了魯濱遜在一個小島上單獨生活28年的經歷。魯濱遜不安於平庸的小康生活,私自從家出走,到海外經商,被摩爾人俘虜,做了幾年奴隸。後來他逃往巴西,成了種植園主。由於缺乏勞動力,他到非洲購買奴隸,途中船隻遇難,獨自一人漂流到南美附近一個無人的荒島,開始過孤獨的生活。他依靠從破船上搬下來的槍械和工具,獵取食物,種植穀物,獨自生活了許多年,表現出百折不撓的精神。他曾遇見一些土人到荒島上來舉行人肉宴,便開槍打死一些人,將其他的土人嚇跑,救出一個將要被殺的人,給他取名「星期五」,使他成為自己的奴隸。此後,魯濱遜又征服了一些野人,在島上以總督自居。過了一些時候,一艘英國船來到岸邊,魯濱遜幫助船長制服了叛變的水手,乘這艘船返回到英國。巴西種植園和荒島使他成為巨富,後來他又派人到荒島上繼續墾殖。
魯濱遜這個形象是資本主義上升時期中小資產階級的英雄的化身,他堅信自己的力量,具有實幹精神和不屈不撓的鬥爭意志,作品通過魯濱遜熱情歌頌了新興資產階級堅忍不拔的創業精神,同時肯定了資產階級向外擴張的殖民主義政策。
《波斯人信札》
1721年孟德斯鳩化名「波爾·馬多」發表了名著《波斯人信札》。全書既無具體完整的故事情節,也無典型的人物形象,主體由160封長短不一的書信組成。作者假託兩個波斯貴族到法國遊歷,用波斯人口吻,寫成冷嘲熱諷、嘻笑怒罵的絕妙文章。他們從局外人的角度觀察法國社會。發現法國人熟視無睹的許多荒唐腐敗的現象。通過這種方式,作者揭露和抨擊了封建社會的罪惡,用諷刺的筆調,勾畫出法國上流社會中形形色色人物的嘴臉,如荒淫無恥的教士、夸夸其談的沙龍紳士、傲慢無知的名門權貴、在政治舞台上穿針引線的蕩婦等。1708年到1714年,孟德斯鳩專門研究法律,常去巴黎居住,目睹了「太陽王」路易十四晚年朝政混亂、綱紀不振的衰敗現象。之後,年僅五歲的路易十五接位,由母后攝政(1715~1723年),這也沒有減輕法國社會動蕩不安的景況。基於上述認識,作者還表達了對路易十四的憎恨,批判了法國的專制制度,說法國比東方更專制。《波斯人信札》受到了普遍歡迎。這部書不但思想內容在當時有進步意義,它的清新明快的散文風格,對法國文學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康德與《純粹理性批判》
《純粹理性批判》是18世紀德國著名古典哲學家康德撰寫的一部認識論巨著。康德是一位有著蘇格蘭血統的皮匠的兒子,1724年,出生於東普魯士柯尼斯堡一個虔誠的教徒家庭,並在這個天光陰暗、單調乏味的濱海小鎮度過了他漫長的一生。
康德16~22歲時就讀於柯尼斯堡大學,在溫文爾雅的學校氣氛和平靜如水的環境中學習牛頓的物理學和沃爾夫哲學,這使他對生活的態度更加嚴肅。他完成大學學業並獲博士學位後成為母校的一位低級教師。此後他潛心自然科學研究,教學著書,聲望日隆,1755年發表《自然通史和天體論》,提出不同於牛頓的太陽系起源的星雲學說,在自然科學界引起轟動。1770年後,他轉向哲學研究。濃郁的宗教家庭氣氛和嚴肅的生活態度成為他哲學的重要背景之一,這使他熱切地感到有必要鞏固基督教信仰的基礎。而隨著統治德意志的神聖羅馬帝國的四分五裂和新型現代國家如雨後春筍般地不斷出現,更使他迫切地感到需要為人們建立一個最完善的道德法則世界。
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努力的鑽研終於使他於1781年發表了《純粹理性批判》這一巨型哲學著作。在這部最重要的著作中,康德承擔了為數學和物理學的嚴密性和確定性辯護的任務,他高舉理性的火炬,猛烈地批判了長期以來瀰漫於歐洲的以萊布尼茨為代表的形而上學體系,以及桎梏人們思想的封建神學,以至於在這次批判之後,「那種被叫做形而上學的東西,可以說已經被連根拔掉,從科學的行列里消失了。」1788年,康德發表《實踐理性批判》,論證宗教信仰的合理性,證實道德法則的理性的確定性和普遍性。在1790年出版的《判斷力批判》中,康德詳細論述了他的美學理論。
這三部被人們譽為「三大批判」的哲學巨著以尖銳激烈、富於挑戰性的言辭在極廣闊的領域內提出一系列有獨創性的見解,形成了康德「真」「善」「美」的龐大批判哲學思想體系,在德國哲學界引發了一場革命,將自古希臘泰利斯開創的西方哲學推向了輝煌燦爛的高峰。
《純粹理性批判》很早就被介紹到中國,被認為是最難讀懂的哲學著作之一。其中譯本分別於1957年由三聯書店和1960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譯者藍公武。
「純粹理性」是指獨立於一切經驗的理性,「批判」是指對純粹理性進行考察。康德為本書冠以這一名稱,是為弄清人類認識的來源、範圍及其界限。本書分為篇幅很不相稱的兩部分:「先驗原理論」和「先驗方法論」,其中「先驗原理論」為全書的關鍵和主體,同時也是最難閱讀的部分。
18世紀的歐洲哲學界,認識論問題佔據突出的地位,並形成了以萊布尼茨為代表的唯理論和以休謨為代表的經驗論兩大認識論派別。康德認為認識論問題如不解決,哲學只能在歧路上徘徊。他首先批判了當時歐洲流行的萊布尼茨的形而上學唯理論,指出萊布尼茨認為不需要感覺經驗,僅憑人類的理性思維便可認識事物的普遍性和必然性,就可以達到真理,是「獨斷」和荒謬的。康德堅決認為人的心靈不具備這種能力,所以萊布尼茨代表的舊形而上學是虛偽的。康德同意休謨的看法,認為人類的認識開始於經驗。但他也批評了休謨否認理性在認識中的作用,認為這實際上是否定科學知識。康德意識到了爭論雙方都有片面性,在批判雙方錯誤的同時,也指出雙方的說法都有一部分是正確的。康德的觀點是,人類的認識開始於經驗,知識來自於理性。依康德的這一觀點,人類知識的來源有兩個:一個是人的感官提供的後天感覺經驗,這些經驗是混亂零散的東西;另一個是人類頭腦中先天固有的帶有必然性和普遍性的認識能力。人類的認識活動就是用先天的認識能力對感官提供的後天經驗進行整理,才能形成科學知識,因此人們頭腦中任何一個科學知識都是這兩方面組成的,二者缺一不可。
那麼,人類是如何具有先天的認識能力呢?康德指出,人類的理性中存在著「時間」和「空間」兩種「直觀形式」,這兩種形式先於一切經驗,並且是經驗形成的前提條件。康德認為,即使人的感官沒有任何實際對象,「時間」和「空間」是先天地存在於人的意識中。當人們進行認識活動時,我們體驗到的外部世界就是一連串處於「時間」和「空間」形式中的過程,人們運用「先天的」思維形式對這一過程混亂零散的感覺材料進行整理加工,人們才能獲得感性認識。所以只有從人類的立場,才能談到空間與時間,它們不可能離開人類主體而獨立存在,它們屬於人類的條件,是人類感知的先天方式,並非物質世界的屬性。
康德進一步指出,人們通過「時間」與「空間」形式獲得的感性認識並不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感性只能認識直觀材料,不能算科學,還必須經過更高一級被稱為「知性」的人類思維活動。而「知性」則是運用範疇、概念進行判斷推理的思維能力。康德說:「思維無內容是空的,直觀無概念是盲的。」所以必須將兩者聯合起來,才能產生嚴格意義上的知識。他把「知性」自身規定為包括統一性、多數性、必然性、偶然性等12個概念或範疇,「知性」活動把這12個概念或範疇運用到直觀形式所提供的感性材料中去,使這些材料具有必然聯繫和因果關係,才能形成具有必然性和普遍性的科學知識。與「時間」和「空間」相同的是,「知性」也不從自然界中得出它的規律,而是把自己的規律加於自然界,所以正如康德所說,「人是自然界的立法者」。
最後,康德指出,人類通過「知性」獲得的科學知識,僅僅是對「現象界」的認識。而「現象界」中的東西是相對的、有條件的,不能滿足人類的求知慾望。要超出「現象界」的認識,進一步把「知性」的各種知識再加以「綜合」「統一」,把它們整理成無條件的、絕對完整的知識,這是人最高級的認識活動能力,叫「理性」。康德認為「理性」企圖達到最完整、最高的統一體:靈魂、世界和上帝。康德把這三個統一體稱為「理性的理念」,這些理念都是「現象界」之外的,康德把它們稱為「自在之物。」康德斷言說,「自在之物」是超經驗的,不屬於人的認識範圍,因而不能用「知性的概念」去認識。然而,當「理性」去追求「理念」時,卻又必須運用「概念」「範疇」去認識他們,這樣就不可避免地陷入自相矛盾。康德把這一矛盾稱為「二律背反」。康德利用形式邏輯的歸謬法來論證「二律背反」,即事先肯定命題的反面,然後論斷它不可能,以此推翻對立的反命題,來證明正命題是正確的,從而證明理性要求超出「現象界」範疇,去達到最完整、無條件的「自在之物」的認識是不可能的。至此,康德完成了他的認識論學說體系,並驕傲地聲稱,他在哲學界中完成了一場哥白尼式的革命,即在認識中不是心靈去符合事物,而是事物要符合心靈,人的認識能力是有限的,理性是無能的,「自在之物」是人的認識根本達不到的,是不可知的。在人的認識所達不到的領域,應當留給宗教信仰。正如康德所說:「我發現必須否定知識,才能給信仰保留地盤。」
3.參考書目
王養沖:《十八世紀法國的啟蒙運動》,《歷史研究》,1984年2期
許明龍:《中國古代文化對法國啟蒙思想家的影響》,《世界歷史》,1983年1期
《世界文化史·近代卷》,劉文龍、袁傳偉主編,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世界史·近代史》上下卷,吳於廑、齊世榮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人類文明的演進》下卷,齊世榮著,中國青年出版社2001年版
推薦閱讀:
※圓臉也想酷酷噠?趙麗穎的「皇妃」眉就是你的教科書|試妝台
※看Ashtanga教科書般的習練示範,比自己練成了還興奮!
※鄭秀妍是一本活體穿衣教科書,誰學誰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