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發性1型糖尿病1例報道(1)
【關鍵詞】 1型糖尿病,暴發性;胰島素
暴發性1型糖尿病起病急驟,代謝紊亂嚴重,胰島功能差,預後兇險,且病因與分型仍不清楚,值得關注。現將我科收治的1例暴發性1型糖尿病患者情況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患者,男,37歲,發熱、咽痛、口渴1周,噁心、嘔吐3天,近一周明顯口渴、多飲、多尿、乏力,體重下降4 kg;體格檢查:嗜睡,體溫(T)37.6℃,心率(HR) 102 次/min,呼吸頻率23次/ min,血壓(Bp) 100/65 mmHg(1 mmHg=0.133 kPa),雙肺呼吸音粗,未聞及啰音,劍突下輕壓痛,無肌衛和反跳痛,病理征(-);輔助檢查:血白細胞13.6×109/L ,中性粒細胞佔84.3%,隨機血糖36.2 mmol/L,血鉀2.92 mmol/L,血鈉133 mmol/L;血氣分析:pH 6.91,標準HCO-3 4.6 mmol/L,尿酮體+++,血澱粉酶78 U /L,尿澱粉酶821 U/L,胰腺B超無異常。入院診斷:1型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療: 立即給予補液、小劑量胰島素靜脈輸注、補鉀、糾正酸中毒,第2天病情穩定,血糖平穩,尿酮體+。血糖平穩後予C-肽釋放試驗(標準饃頭餐):0 min 0.02 μmol/L,30 min 0.14 μmol/L,60 min 0.17 μmol/L,120 min 0.16 μmol/L;胰島自身抗體IAA、ICA、GAD-Ab、IA-2均為陰性,HbA1c 6.7%。出院診斷:暴發性1型糖尿病,給予胰島素治療。
2 討 論
暴發性1型糖尿病(fulminant type 1 diabetes)是1型糖尿病新亞型,由日本學者Imagawa首先提出,根據1999年WHO糖尿病分型標準,暫歸為特發性1型糖尿病(idiopathic type 1 diabetes,1B型)。
2.1 流行病學 據現有報道,黃種人發病率高於白種人,以日本人發病率最高,在以酮症酸中毒起病的日本1型糖尿病人群中,暴發性1型糖尿病約佔20%,在中國、韓國等國家有類似報告病例。發病人群以成年為主,男女發病率相當,妊娠婦女是本病的高危人群,妊娠女性發生暴發性1型糖尿病的發病率高於經典的1型糖尿病[1-3]。
2.2 病因及發病機制
2.2.1 病毒感染 糖尿病起病前有前驅感染癥狀,有報道在暴發性1型糖尿病患者體內分離出柯薩奇病毒B、埃可病毒、人類皰疹病毒,腦心肌炎糖尿病模型也提示暴發性糖尿病發病可能與病毒感染有關[4]。
2.2.2 遺傳易感性 HLA-DQ、DR可能與暴發性1型糖尿病遺傳易感性有關[5-6],與經典1A型有著不同的易感位點[7]。
2.2.3 與妊娠的關係 妊娠中晚期或分娩後2周是暴發性1型糖尿病的高峰期,這部分患者的轉歸與妊娠期糖尿病有不同的地方,暴發性1型糖尿病是永久性糖尿病,胰島功能不可逆轉,必須使用胰島素控制血糖。
2.2.4 自身免疫 免疫機制是否參與暴發性糖尿病的發病仍有爭議,目前尚未發現暴發性1型糖尿病自身免疫反應的證據。
2.3 診斷要點 綜合有關資料,下列條件有利於診斷:①前驅感染癥狀。大多數患者於起病2周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可伴有發熱、咽痛、頭痛等,其中以發熱最常見。並可有消化道癥狀,噁心、嘔吐等。②「三多一少」癥狀明顯。起病急驟,出現「三多一少」癥狀1周內迅速發展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狀態,平均病程為4.4天[1] 。③代謝紊亂嚴重。一般血糖>30 mmol/L,平均44.4 mmol/L,但HbA1c<8.5%,因發病時間短,HbA1c無明顯增高,平均為6.4%。電解質和酸中毒較1A型更嚴重[1-2] 。④胰島功能差。發病時胰島β細胞功能幾乎完全破壞,空腹C肽<0.1 μmol/L ,飯後2 h<0.17 μmol/L。⑤絕大多數無自身免疫證據。大多數患者胰島自身抗體(IA-2Ab、IAA、ICA、GAD-Ab)為陰性,有報道4.8%的GAD-Ab陽性,而IA-2Ab均為陰性[1]。⑥胰腺外分泌腺受損。多數患者血澱粉酶、胰脂肪酶和彈性蛋白酶增高,而胰腺B超未發現異常[8-10]。
推薦閱讀:
※【艾可系列故事】—妊娠期高血糖可不可怕?
※糖尿病皮膚病變患者如何自我調護?
※什麼樣的糖尿病是可以治癒的
※【情人節專場】開同在治療糖尿病腎病治療中的應用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