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水日報社數字報刊平台

  什麼是文學

  文學表達了人類最真誠的情感

  蘇東坡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崗。對中國詩詞比較熟悉的人都知道,蘇東坡的詞屬於豪放派。詞跟詩不一樣,詩更多的是具有比較渾厚的意象、意境,譬如,杜甫《登高》:「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那就包含著諸多人生的意象、意境。詞與詩相比,詞顯得比較纖細、細膩,表達感情也更加的委婉。蘇東坡這首悼念亡妻的詞,為什麼會觸動內心的情感呢?因為這首詞表達了人類普遍的一種情感,當我們對一個逝去的東西,特別是對一段逝去的美好感情,每一個人的內心都會有一種惋惜之情,或者說是有一種惻隱之心。

  什麼是文學?文學表達了人類最真實的,最真誠的情感,深藏著內心最美好的情懷,使我們往往能夠通過一首詩、一闋詞,就能夠超越私人領域內所表達的情感,使之上升為人類共有的情感高度,獲得人類普遍的一種心靈的共鳴,而這就是文學,就是文學的魅力。

  文學實際上是通往心靈的一個時空隧道

  李白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首小詩為什麼能夠獲得千百年的流傳而成為文學的經典呢?因為它勾起了我們對家鄉,對親情,對美好事物的永恆回味。我們常常說人人都需要一個家,這個家不僅僅從物質層面上的家,同時更重要的是要有精神上的家,也即精神的家園,讀這首詩,就會引起我們對家的一種美好的回想,特別是喚起我們對心靈家園、精神家園的守望和忠誠。

  從這個意義上講,可以把文學理解為:它不僅僅只是寫了什麼,描述了一個什麼,表達了什麼,而更重要的是,文學實際上是通往心靈的一個時空隧道,深深地對應著人的情感世界和心靈世界。不要只僅僅是把文學看成是表現一件事情,一段情感,這些只是文學的一部分功能,文學的真正功能它始終對應著我們的心靈世界和我們的情感世界。

  文學就是湖邊樹林在水中的倒影

  台灣著名作家龍應台女士在演講時,一個學生問:什麼是文學?龍應台女士給這位同學講了這麼一句話:人生是湖水,而文學就是湖邊樹林在水中的倒影。這個倒影是真實的,但它又是虛幻的。所以說文學是用虛擬、虛構的想像方式來描繪、反映、表現人生,這就是文學的特性。龍應台女士說文學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看見了現實背後的縱深。她說一首小詩或一闋詞,也是提供了一個看起來是「空」的人生縱深空間。什麼是「空」?「空」就是文學的虛擬,文學的想像和虛構,它不是寫新聞報道那樣要求真實,文學可以通過虛構的方式來表達人生的本質。文學看起來是「空」的,虛構的,但是虛構的東西有時候則更能表達、接近生活的本質。

  文學賦予有限的生命以無限的意義的支持

  在黑暗中求索光明

  顧城的詩《一代人》:「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他用執著的追求,表達了一代人在黑暗中求索光明的堅定信念。這首詩儘管就這麼兩句,卻成為了當代文學的經典。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這沒有什麼關係,而我用它去尋找光明,永遠不失對光明追求的人生勇氣。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但是我們為什麼活著,為什麼要活出我們生活的質量、品位,提升我們的精神境界。這首小詩就給了我們一種人生追求、進取的勇氣,給了我們堅定的人生信念。

  文學為人生開啟心智的大門

  我們所有的行為,我們對於這個世界表達的看法,我們對他人所作出的議論,都受影響於我們的人生理念。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理念對於人生觀的確立非常重要。理念是人認識世界、認識人生的一種價值取向。文學是開啟人生、開啟心智的大門。我們要從這個意義上理解文學,不要把文學看作身外之事。我們從文學裡吸取了人生的智慧,吸取了人生的力量,獲得了心靈的陶冶,獲得一種情感的陶冶。

  文學是人的精神家園

  德國浪漫詩人諾瓦利斯曾經用詩的語言給哲學下了一個定義:哲學就是我們原本懷著鄉愁的衝動到處尋找家園。其實文學也一樣,所不同的是,文學是以情感的方式來尋找家園,構築家園。那麼,就像著名文學家沈從文先生所說的,「要通過文學構築人性的希臘的神廟,文學就是每一個人心中的神廟。」尤其是在當今,在這個信仰相對匱乏的年代,如果我們沒有信仰的支持,如果我們找不到心靈的家園、找不到心靈歸屬的話,我們的人生必然是虛無的,或者說我們的人生重新墮落到沒有意義的領域裡。因此,我們就是要懷著一種鄉愁的衝動,去尋找生命的意義。

  重建信仰的大廈

  經過文化大革命之後,一代人的精神層面的信仰必然遭遇了空前的打擊。可以說一代人價值的意義在這個不相信中轟然倒塌。精神的大廈倒塌之後,是什麼東西支撐著我們心靈的世界呢?當然,我在這裡不可能用一個確切的東西來說「用什麼來拯救你」,但是要明白,所有的意義都在尋找的過程之中,所有的生命的內涵都在不斷地找的過程中。

  魯迅先生的《野草》里寫到「過客」,「過客」的意義在哪裡呢?就是告訴我們,儘管生命的終點只有一個,那就是「墳」,還是必須去走,因為生命的意義不在於終點,生命的意義在走的過程之中。

  (1)沒有精神家園的人乃是最不幸的人

  存在主義大師加繆說:「我們必須認定西西弗斯的行為是有意義的,生命的意義不在於能否將石頭推上山,而是在推的過程之中。」從這個意義上講,如果我們不去尋找這個意義的話,我們真正就會墮入生命的虛無狀態當中。在當今,如果說傳統的意義的系統已經不足以支持我們走向現代化,那麼,中國人學習的價值就是重建信仰的大廈。從這個意義上講,當今人生最匱乏的就是意義的匱乏。雖然我們不能找到最終的終點,也許我們這一輩子用有限的生命都找不到生命的終點,但沒有關係,我們為下一代人做一個鋪墊石,幫他們繼續尋找。

  (2)信仰是文學的人生審美建構

  人就是這樣的精靈,常常會在有限的生涯中去思考無限的意義生成問題。究竟是什麼力量支撐著進取的人生?在我看來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信仰。有了信仰,有了自己的精神支柱,就有了自己堅強的人格和堅強的毅力。如果一個人失去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失去了自己的信仰,生命就會變得沒有任何意義。

  心理學家弗洛姆說:「一個人如果沒有信仰就會一事無成,就會變得絕望和內心深處充滿恐懼。」有了人生信仰就有了人生目標,信仰給人目標和尊嚴。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雪萊有首著名的詩《西風頌》:「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人生即便是在最困苦的時候,也絕對不能放棄自己的理想、信仰和信念。當年,從紹興走出的魯迅就是在「本沒有路」的情況下,揚起了「反抗絕望」之劍,找到了希望。

  中國文學以抒情方式表達對意義的尋求

  我們通過文學的方式來進入對生命意義求索的途中去。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就要稍稍懂得我們這個民族、我們自己的文學尋找意義的方式,或者說尋找意義的特徵。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如果跟西方文學相比較的話,或者跟以歐洲為代表的西方文化相比的話,中國文學以抒情的方式來表達對意義的尋求。

  我們今天讀《詩經》:「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多好!琅琅上口,對應著我們民族的心靈的寓意。從文學的技法上講,這首詩里體現了中國文學最為講究的幾個最重要的手法,比如「比」、「興」的手法,貫穿到裡面去了。

  在中國文學裡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意象,就是「客」的意象。賀知章「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王維「獨在他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客」在中國文學的意義範疇中,就是表達對精神家園的依戀和忠誠。在外漂流的人之所以對家鄉忠誠,因為家鄉寄寓了他豐厚的人生情懷,寄寓了他對家鄉忠誠的精神的元素,賦予了家鄉一種精神層面的含義。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我們讀這些非常優美的古典詩文時,仍然可以不受時間、空間、地域、方言的限制,可以從詩里跟古人、已經逝去的長者、偉大的先驅者們進行精神層面的對話,在今天的現實生活中獲得生命的力量,獲得人生的智慧。

  同時,文學還以抒情的方式表達對歷史、人生、社會、文化、大千世界的包容的觀察力。比如說,初唐時期對應李白的詩,開拓的、進取的、豪邁的;中唐,對應杜甫的詩,在太平盛世里有潛在的內在的危機;晚唐對應李商隱的詩,纏纏綿綿、表達纖細。

  在改革開放的今天,怎麼來建構我們的信仰,就要根據這個時代來建構全民的信仰。雖然文學不等同於信仰,但是文學可以提供重要的價值資源。想起雪萊的那首著名的詩句:「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人生在遇到挫折的時候,都要有一個堅定的信仰,才能讓自己最終走出人生困境。讀魯迅的《秋夜》,開頭兩句就寫著:「在我家的後園,可以看見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有人批評魯迅的語言如此拖沓,為什麼要這麼賣關子。其實,魯迅寫這篇《秋夜》,要表達的是在人生最低谷的時候,他用追求信念的人生力量,走出困境。魯迅為現代人樹立了一種人生價值觀:「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這是魯迅給今天的啟示,也是我們在文學裡獲得的人生啟示。我們要相信自己,忠誠於自己的信仰。

  文學是一種素質,素質也是力量

  文學是在「形而上論道」,不是在「形而下論器」,文學是一種素質,素質就是力量。捷克著名作家米蘭·昆德拉寫了一本小說,名字就叫《生命不能承受之輕》,如果我們的生命始終是輕飄飄的,當你走到你的人生晚年的時候,回過頭看,你就會追悔自己。

  文學教你做一個有思想的人

  你怎樣來發揮你的智慧,怎麼把文學裡學到的知識化為智慧?要做一個有思想的人,不要僅僅是盲從,人云亦云。恩格斯說:「世界上最美麗的花朵是思想的花朵。」莎士比亞說:「人是萬物之靈長,宇宙之精華。」人靠什麼獲得這一崇高的地位呢?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思想!每個人要通過文學的學習,從學文學、閱讀經典文學作品裡,提取構築我們的精神、思想的、文化的、文明的因子,把這些東西成功地組合在我們的思想體系中,組合在我們生命的結構中。

  文學教你做一個有情有義的人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看一部小說,電影,讀一首詩都是文學。它沒有公式,也不需要繁瑣的計算,但給我們最深刻的人生啟示,教我們做一個有情有義的人,如果一個人沒情沒義,活著還幹什麼?文學本身就是用最誠摯的情感打動我們的心。

  文學教你做一個高尚的人

  文學,特別是經典的文學,絕對不會教你學壞。文學告訴你做一個高尚的人,並不在於你喜歡不喜歡,喜歡不喜歡是你的事情,而在於你讀了一篇文學作品以後,文學在你的世界觀里有多少能與之相對應的高尚元素,因為文學把人生中的真善美、假醜惡集中起來了,目的是激發高尚的元素,讓你做一個高尚的人,這是文學。

  文學教你做一個愛美的人

  莊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所有事物包含了它的一個最本質的東西,那就是「美」,美的力量是永恆的。

  讀法國名著《紅與黑》,作者把於連所代表的「惡」展現在人們面前,通過這個「惡」激發了我們對美的追求。羅丹說生活到處都存在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通過文學的熏陶,就是要培養我們有一顆發現美的眼睛。如果我們有一顆發現美的眼睛,我們的精神世界就能得到提升。美不僅僅指漂亮,更重要的是一種由內而外的完美主義。真正的美是你的人格,是你的思想,是你的情懷、胸襟,是你做人的原則。

  文學教你做一個自主的人

  無論文學熱也好,不熱也好,都沒有關係。文學實際上跟人生是密切相關的,文學不要嘩眾取寵,不要阿諛奉承,反對媚俗,反對頹廢、玩世不恭。文學是獨立的,是自主的,是自由的,是人的自由力量的顯現。馬克思說:「美是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你怎麼認識大千世界?你怎麼認識自我?文學幫你提供了一個緯度,文學教你做一個自主的人,你不會盲從。你從文學裡面獲得智慧的話,學會自己獨立地判斷,獨立地選擇,擁有無數自由選擇的權利,這是文學的作用。

  文學是心靈的棲居地

  哲學家海德格爾曾引用詩人荷爾德林的詩說:「人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是的,詩意地棲居,詩意地理解人生,詩意地拋棄煩惱,拋棄恩恩怨怨,拋棄世俗的功利的計算。從這個意義上講,既然生命有限,既然我們無法越過死亡、疾病、孤獨和恐懼的難關,那就讓我們詩意地棲居在這個世界上,拋棄社會上的糾葛,拋棄世俗的計算,真正在生命的層面上完成對自由的一種超越。

  文學是人生的諾亞方舟

  文學是人生的「諾亞方舟」,它能夠幫助我們駛入人生幸福、快樂的彼岸,文學不直接告訴你這個東西是什麼,但它幫助人們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構建屬於自己的精神世界。因此,文學最重要的意義是在修鍊和凈化我們的心靈。

  德國大詩人歌德的詩曰:「在無盡之中/自我重複/終要萬川歸一/無數拱頂/輻射交會。」在你有限的人生中,你該用什麼東西來成為你的精神支柱,這是我們通過文學要反覆思考的一個問題。如果有一天我們真正到達了這個彼岸,我們便無愧於這一生所作出的各種各樣的人生實踐。雖然我們取得的成就大小不同,但是我在有限人生中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就無愧自己。我非常欣賞高爾基的話:「文學是人學,熱愛文學,就是熱愛人生!熱愛人學、熱愛人生,就需要理解文學。」

  記者藍偉榮整理金花圖

  黃健,文學博士、浙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省「十一五」哲學社會科學專家組成員。多次承擔國家、省、市級課題研究,多次獲得國家、省級科研和教學獎項。學術專著有《反省與選擇》《意義的探尋》《文學與人生》《「兩浙」作家與中國新文學》等,發表學術論文150餘篇。主要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現代文化史、魯迅專題和區域文化、網路文化(文學)、文化休閑和產業等研究。

推薦閱讀:

聯合早報社論:劍拔弩張的中日關係
二十四式簡化太極拳圖解-中國老年網 - 《老年文摘》報社網站
人民日報社兩會報道高出一籌的秘訣
〔港報社評〕收巨額獻金作何用,陳日君須交待
拼布也時尚---包頭晚報數字報刊平台---包頭新聞網---包頭日報社主辦

TAG:數字 | 報社 | 平台 | 日報 | 報刊 | 數字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