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林永鋒:「反美鬥士」拉登為何不受世人待見

林永鋒:「反美鬥士」拉登為何不受世人待見http://www.sina.com.cn2011年05月05日08:33環球網

  「基地」組織頭號人物本·拉登被擊斃以後,網路上的言論一如既往地快速分化。碎片般的討論中兩個方向清晰可辨:正方認為,作為「9·11」恐怖襲擊事件的象徵性人物,拉登被擊斃是美國反恐事業的標誌性事件,也是人類社會抗擊野蠻暴力和遏制恐怖主義的一個標誌性事件,他們還拿出中國外交部「國際反恐鬥爭的重要事件和積極進展」的表態予以佐證。反方則認為,作為先後與蘇聯、美國兩個超級大國對抗過的「軍事天才」,本·拉登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反強權鬥士、英雄,甚至有人留言對他的遭遇表達了同情或遺憾。相較於正方的觀點多出自報紙版面、專家訪談,反方的言論常見於互聯網新聞跟帖、微博論壇。

  暫且拋開對錯不論,應該說,這兩種立場的形成都是有其背景的,尤其是反方的情緒。美國在全球推行霸權主義的對外政策,插手別國內政,引起不少地區和國家政府、民眾強烈不滿甚至是發生亨廷頓所說的「文明的衝突」,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後果也是有目共睹,最極端的恰是十年前的「9·11」。更為惱人的是,美國在介入國際事務時使用「雙重」標準。例如,美國可以以製造1986年「洛克比空難」為由把利比亞送進國家恐怖主義陣營,也可以語調一變,把俄羅斯車臣分離主義分子尊奉為「自由戰士」、「人權衛士」。這種不負責任的態度和舉動,背後的依據和目的是什麼呢,有人說是美國的戰略和利益。

  不講利害、只問是非(美國式的「是非」)自然到處碰壁了,近年來美國與歐亞大陸阿拉伯國家穆斯林世界的衝突尤甚。據統計,從1968年到1997年,全球國際恐怖主義活動中,針對美國的有5655起,佔36.75%。悲劇還在上演:別以為卡爾-文森號航母讓本拉登肉體人間蒸發的做法天衣無縫,從世界各大媒體對中東民眾這兩天反應的報道中,聰明的美國人應該不難讀出點真正的伊斯蘭表情。這或許是哲學上「自我」與「他者」的認知差異。換句話說,宗教信仰是滲透到血液裡面的東西,美國的決策者興奮之餘絕對有必要反思下這句話:當代恐怖主義作為一個問題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是主流社會排斥他者、迷信理性思維及國家壟斷暴力使用權的結果。

  美國最大的問題就是強加於人。但即便如此,筆者仍傾向於支持正方觀點。

  什麼是恐怖主義?一個連歐美最權威的國際問題學者都沒有辦法立即給出標準答案的問題。恐怖主義活動產生已久,但至今對其定義學界莫衷一是。當前,國際社會給這種行為下的定義早已超過了100個。據統計,單單國外1981年以前就有109種,1982年以後又增加了至少50種。可能很多網友還不知道,作為舶來品,「恐怖主義」一開始還是個紅色概念:它的起源是,法國大革命時期,當時的革命者雅各賓派為了保護革命政權,對原來的權貴採取了極端殘酷的鎮壓措施,史稱「紅色恐怖」。不過,到1794年發生「熱月政變」,羅伯斯庇爾等人被送上斷頭台後,這個概念就被賦予了「濫用權力」的含義。不久,這個詞開始在英文中流行開來且作貶義詞使用。隨著時間、空間的轉移,恐怖主義的內涵、歷史角色和人們對它的態度不斷發生變化。

  這就是我們評判本·拉登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很顯然,在今天,特別是「9.11」恐怖襲擊發生後,恐怖主義所表現出和可能表現出的毀滅性(比如「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使用),已經明顯構成一種對全星球的威脅,具有非理性、反人類、反社會的特點。為此,世界各國形成了譴責與反對恐怖主義的一致態度,再沒有國家從積極的意義上肯定恐怖主義,這樣的價值底線構成了各國協調反恐的認識基礎。也就是說,反恐共識來自於人們把恐怖主義看成了類似於氣候變化、生態破壞等有可能威脅到人類自身生存發展的命題,歸屬到非傳統安全領域。從這一點出發才不難理解為什麼拉登被擊斃後,包括聯合國在內的諸多國際政治實體站到了美國一邊。

  拉登可以抱怨說不幸生於這個時代,也可以認為他就是大國博弈犧牲品。但實際上早在他的戲劇人生謝幕以前,美國與非西方世界、特別是穆斯林,仇恨隔閡的種子就埋下了。長遠來看,要消除恐怖主義滋生的土壤,發展才是硬道理。就目前而言,美國應該停止向穆斯林世界輸出自己的價值觀,但在可預見的未來,美國做不到這一點。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從聯邦調查局網站上把「美國最想捉到的人」名單由10人變成9人。(作者:林永鋒,環球網編輯)

推薦閱讀:

"冷戰"故事:美國常以秘密手段顛覆反美政權
「反美反日」起效 中俄關係空前密切
中國民眾的親美與反美情緒是怎麼產生的?
中東反美怒火,燒至東南亞(國際視點)
大魚漫畫:讓128個國家聯合反美的耶路撒冷,為何是「三教聖城」?

TAG:反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