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筆記第三章(美感論)

美學筆記第三章(美感論)2007-1-4 17:15 【大 中 小】【我要糾錯】

  第三章 美感論

  一、基本概念(識記)

  1.什麼叫美感:

  美感是人們對美的感受、體驗、觀照、欣賞的評價,以及由此而在內心生活中引起的滿足感、愉快感和幸福感,外物的形式契合了內心的結構所產生的和諧感,暫時擺脫了物質束縛後精神上的自由感。這是人類精神生活中所獲得的最高享受,也是人類心靈所達到的最高境界。

  2.人類美感和動物快感的本質區別:

  (1)動物的快感是在自己生命力發展的過程中,追求對環境適應的一種感覺,它是本能性的,既無意識,也無自由,是它的種族的屬性,先天規定著的。它只是整個種族的特徵,而不是個體動物的特性。

  (2)人類美感不僅是一種種族的生理上的快感,而且是有個性的,是不同的人面對不同的審美對象所產生的一種心理上的滿足和精神上的享受,它決不只是自然的稟賦,而是在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經過世代積累,所誕生和形成起來的人之所以為人的特殊的本質力量。

  3.原始人美感的特點:

  (1)以模仿動物為美。

  (2)有著反感祖先形象的本能。

  (3)包含著超自然的神秘觀念,或與特定的觀念相聯繫。

  4.內在感官說

  這是18世紀英國學者夏夫茲別里提出的,認為在人的視聽感官之外還有屬於心靈和理性的感受器官,即人的內在感官,後人又稱為五官之外的第六感官。以此將人的審美能力等與動物的一般感官反應區別開來。

  5.自下而上與自上而下的研究方法:

  1871年德國學者費希納開始創立實驗美學,倡導通過實驗、觀察、內省、核對等方法對美學進行研究,稱之為自下而上的方法,以區別於柏拉圖、康德、黑格爾以來思辯的、邏輯的研究,即自上而下的方法。自下而上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繼承了經驗主義傳統,對現代心理學派的美學有很大的影響。自下而上與自上而下的研究方法,兩者應該共存互補。

  這裡的所謂自上而下是古希臘以來的傳統美學方法,上有形而上的意思,主要指傳統的思辯方式,下有形而下的意思,主要指具體的感性經驗和實證方法。自上而下的研究方法,是美學家們經過思辯,通過觀念去分析現實。後來,隨著自然科學的發展,這一傳統的方法在19世紀受到了挑戰。學者們注重從具體的現象出發,重視對具體心理的量化研究。

  6.感受:

  感受是感覺器官對對象的印象,這是美感的起點。由於審美對象始終不脫離感性對象,故感受是審美活動作為感性活動的前提。審美感受有兩個特點,一是新鮮感,一是情感的蕩漾。

  7.審美中的想像:

  想像是人的一種心理活動,它是在外在對象和事物的刺激下,在頭腦中對原有的記憶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精神活動過程。在審美活動中,想像是按照情感的邏輯進行活動的。

  8.審美聯想:

  聯想是想像的基本形式,它以記憶為基礎,在審美活動中,舊的知覺與新的知覺表象,相互重疊組合,在記憶中經由新的、類似或相關的對象的觸發,產生聯想,從而使既有的對象變成含蘊豐富、生生不已的審美意象。

  9.審美聯想的基本類型:

  (1)接近聯想指在時空上相當接近,人們習慣上將兩者聯繫起來,由甲自然聯想到乙,並引起相應的情感反應。如眼望著流雲想起了你、愛屋及烏。

  (2)相似聯想指兩件事物間在性質或狀貌上相似,使人們習慣上把兩者聯繫起來,由此物想到彼物。此喻、象徵等手法都屬於相似聯想,如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其它如由桃花想到人面,由松樹想到英雄等。

  (3)對比聯想是指由某一事物對於另一種性質、狀貌截然相反或相對的事物的聯想,從而強化了對兩種事物對立關係的理解。如由黑暗想到光明,由他人的愛情想到自己的孤獨等。

  二、基本理論

  1.美感產生的歷程:

  這個問題關鍵要抓住美感是人類所特有的感情,雖然以感官的快適為基礎,但與動物的快感有著本質的區別,是一種心理上的滿足和精神上的享受。因此,美感在本質上是與人的本質密切相關的。美感的誕生是以人類的誕生為前提的。我們在講美感誕生的時候,首先要講人的誕生。講到人自身是由勞動創造的,既以動物性的本能為基礎,又超越了動物。工具的製造和使用,是人區別於動物的開始,也是美感的開始。人有兩種本能慾望,一是生存慾望,一是生殖慾望。工具的製造和使用使人的這兩種慾望升華了,進化了。從生存慾望講,它使人能動地改造環境,使環境適應人的選擇和需要。從生殖慾望講,動物性的選擇,經過社會化的改造,在形式上對於形體美的追求,在內蘊上升華為愛情。這就超越了動物的本能與快感。

     來源                 ────→   人的誕生:         動物 (勞動的作用) 人    ↓               ←────     ↓                超越  美感的誕生:    從動物的快感到人的美感。  動物的快感 ──── 來源 ────→ 超越 ──── 人的美感     ↓                        ↓   生存慾望 ─────────────────→ 人對環境的改造          (工具的製造和使用)  生殖慾望 ──────────────→ 人在形式上對形體美的追求

  2.美感的歷史起源與社會實踐的關係:

  (1)美感是適應人的社會實踐需要,在工具的製造和使用過程中產生的。(聯繫)

  (2)審美的實踐活動不同於一般的實踐活動。一般的實踐活動是為了滿足人們特定的實際需要,通常要改變客觀對象,而審美的實踐活動則不需要改變觀對象,不必滿足我們的實際需要。它欣賞由多種形式所組成的對象,給予我們的是精神上的滿足。(區別)

  (3)a.人類實踐活動的不斷擴大和發展會促進人類美感活動的擴大和發展。 b.人類美感活動的發展也促進人類的實踐活動向更高級更自由的境界發展。(相互作用)

  3.美感產生的邏輯因素:

  (1)美感的存在,須以人的審美能力為前提。審美能力一方面包括先天的感官和氣質上的穎悟能力。這說明審美是需要先天的感受基礎的。耳聾不能欣賞音樂,瞎不能感受色彩。另一方面,審美能力還是在先天條件的基礎上由後天的學習和實踐造就起來的。這尤其體現在藝術的創造和鑒賞中。

  (2)美感的存在,須以審美心理的存在為基礎。民族文化心理具有傳承性。一個時代共同的社會文化氛圍造就了具有普遍性的文化心理。每個人的審美心理,既體現了社會文化的共同性,又體現了由個人氣質、生活經歷和情感體驗所造就起來的個性。

  (3)美感的存在方式,與人的審美態度密切相關。人對這個世界,可以有多重角度,多種態度。其中有純客觀的認知態度,有純主觀的實用態度。以松樹為例,植物學家對它進行分類,研究它的生物特徵,這就是一種認知態度,木材商人評估它的經濟價值,便是一種實用態度。審美關係則超越了一般態度的認知關係和實用關係,英國的布洛則主張與對象保持一種適度的、非功利的、非實用的心理距離。這就是一種審美態度。

  (4)美感的存在,需要一定的審美環境。動物也有基本的感覺能力,有些動物在視覺或聽覺上還超過了人類。如老鷹的視覺、猴子和兔子的聽覺等,均超過了人類。不少動物還有初步的情緒反應,如牛會流淚等,但那只是動物的本能反應。人則由於具有本質力量對象化的環境,人化了自然,也人化了自己,形成了特定的社會環境,並且在此基礎上培養了自己的審美能力。

  4.審美活動中感覺的一般特點:

  (1)在審美活動中,人的感官的一般感覺是美感的基礎。感覺是由客觀對象的刺激和主觀對對象刺激的反應這兩方面組成的,這就既離不開光、色、形、聲、味等形式因素,也離不開主觀的視聽等感官因素。

  (2)人在審美活動中的感覺具有社會性的特徵和精神的意義。而且有連續性和積累性,因而能逐步豐富、進化和完善,而不像動物的感覺那樣是一次性的。

  (3)美感與認知、道德感之間的差別在於,在這種感覺中,體現了人的特定的主導意向。這主要表現在由社會文化所造就起來的心理,受特定情感的支配,對對象的形式作出特定的反應。因此這種感覺與認知、功利等方面的感覺是不同的。而且受文化原型的影響,會形成特定的感受模式和傳統。例如人們以楊柳表達惜別的心情,故在告別時見到楊柳,會別有一番感受。再如對鴿子的感受,對玫瑰的感受,乃至對白布和黑紗的感受等,都分別與對和平、愛情、死亡等感受聯繫在一起。這說明感覺在生理的層面上,感官對對象只是一種刺激和反應的關係,但在支配感覺的心理中,卻體現著特定的文化心理。這就使得審美感受時打上了特定的情感色彩。

  5.美感的生理機制與動物性感覺的區別:

  (1)人的美感的生理機制以動物性感覺為基礎,更具有社會性特徵。 美感要以人的動物性的感覺為基礎,人的感官的自然能力不一定超過動物,如視覺不如很多鳥類,聽覺不如狗等許多獸類。人的感官的價值在於它具有社會性特徵,這使得人的美感不只是停留在感官層面上的快感,而具有精神的意義。與人的內在精神生活聯繫在一起,因而具有精神的意義。

  (2)動物的感覺是一次性的,缺乏積累性,不能逐步完善;而人的感覺則有連續性和積累性,因而能逐步豐富、進化和完善。所謂的無意識的原型,正是在動物性感覺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6.人的感覺能夠產生美感的基本原因:

  (1)人的感覺特別是視覺和聽覺,能夠與對象保持一種自由的關係。感覺的自由性是美感產生的前提。這說明感覺不僅能為對象所吸引,而且能與對象保持適度的距離,對對象作觀照,從中獲得精神上的愉快與滿足。

  (2)人的感覺是感性與理性的統一,所以既能認識,又能審美。人的感官既是認識的器官,又是審美的器官。

  在現實生活中,令人愉快的對象,常常符合主觀目的和客觀規律。符合目的,指對象符合於主觀的生理和心理需要;符合規律,指對象表現出形式的和諧與完美。從中體現出人的感覺中感性與理性的統一。

  (3)從審美的角度看,人的感覺是一種積極主動的、富有創造性的感性活動。

  (4)與此相聯繫的,人的感覺還具有自由創造的想像力,從而把有限的感覺能力推向無限豐富的體驗。人的想像力受情感支配,使感覺超越時空的局限,對感覺印象進行整合,在心中創造出符合理想的自由的形象。

  (5)人的感覺器官經過長期的訓練和鍛煉,從社會實踐中獲得了豐富性和多樣性的感覺,並且使得器官變得靈敏,有高度的審美能力。人的感覺在生理結構上是天生的,古今沒有太大的差別。但人的社會心理,則在不斷發展。而且其形式感,包括語言和外在物質符號形式卻在不斷發展,這就需要經過長期的訓練和鍛煉,尤其是對於藝術的創造和欣賞。

  7.什麼叫直覺,它具有哪些特點:

  直覺也是一種單純的感覺活動,它把我們感受到的外物,經過心靈的綜合作用,表現為意象。這種意象既包括對象的感性形式,同時又是心靈的情趣表現。它看起來不假思索,就能在瞬間對對象有深切的感悟。美感中,直覺主要表現為以下四個特點:

  (1)感覺的直接性。開門見山,一見鍾情。感受時,能讓人當下直接體驗到,或直接抒發性靈,不繞彎路,不矯揉造作。

  (2)感覺的突然性。心與物突然相遇,如同在燈光闌珊處猝然見到了夢中的戀人,常給人來無蹤去無影的感覺。

  (3)感覺的專註性。在直覺中,我們常常凝神觀照,目不旁涉,全身心地撲到了審美對象之上,似乎忘記了整個世界的存在。

  (4)感覺的透明性。直覺所面對的,雖然是局部、個別、具體的感性對象,但人的感覺卻可以在直觀的感性形式中對對象進行整體的領悟與把握,把感性經驗與超感性的經驗統一起來。讓人有恍然大悟的感覺。

  8.直覺與知覺的不同:

  (1)直覺主要是一種感性活動。知覺則具有一種整合作用,體現了感性和理性的統一。直覺雖然經歷了心靈的綜合作用,但它所感受的主要是一種分散的、個別的印象。知覺則把這些印象加以區分和概括,形成完形的整體。

  (2)直覺排斥概念,完全專註於對象的外觀形象,知覺則開始有了概念的活動,把一定的概念賦予事物的感性形象,體現了感性與理性的統一。

  9.直覺的基本規律:

  (1)直覺的獲得,雖然得之在瞬間,卻與平日體驗和修養的積累息息相關。不同人生經歷的人,常常會有不同的直覺。

  (2)直覺本身是在不斷地深化和完善的。直覺雖然表現為不假思索,但在藝術活動中會不斷獲得深化和完善。

  (3)直覺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不斷地轉換和流動。

  10.情感在審美中的作用,情感和審美想像力的關係:

  (1)情感是審美心理中最為活躍的因素,它在感知的觸發下,使整個審美過程浸染著情感的色彩,對審美心理的總體活動起著推動作用。審美情感雖然以日常情感為基礎,但審美情感主要是滿足人們高級的精神需要。同時,這種情感從直觀的、狹隘的個人功利中升華出來,蘊含著更為豐富、深刻的社會性的內容,能推動著想像力在審美活動中進行創造。

  (2)在審美活動中,想像力是在情感的推動下,依照情感的邏輯進行的,這具體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

  a.情感是通過想像移入到對象之中的。人在現實中無法滿足的情感,是通過想像而得以滿足的。藝術更是在情感的推動下,想像力作用的結果。

  b.隨著情感的變化,形象通過想像力而獲得改變或誇大。想像力的作用,常常使對象變得不可思議,但卻更符合人的情懷。合情而不一定完全合理,這正是審美感受的特徵。

  c.作為想像力活動的幻想,體現著情感的邏輯。幻想或設身處地,以假當真;或情之所至,化無為有。情感的體驗是真實的,而形象則因情感而幻生。於事則無,於情則有。

  11.審美中的理解特徵:

  美感作為具有社會性意義的精神活動,其中必然包含著理解。許多藝術作品常常給人以人生的啟迪,就是因為其中包含著理解因素。不過,美感中的理解,不是抽象的邏輯思維,而是理化為情,情又融於理。錢鍾書曾這樣比方審美中的理:理之在詩,如水中鹽,蜜中花,無痕有味,體匿性存。也就是說,理在美感里是融匯在情之中的。欣賞者不是經過邏輯推理,而是通過感性領悟、經由動情的途徑獲得這種理解的。

  12.審美欣賞活動和品味的聯繫與區別:

  聯繫在於:

  (1)都建立在感覺器官之上的。

  (2)都難以用確定的概念來形容。

  區分在於:

  (1)品味主要是一種官能上的享受;而審美欣賞是一種精神上的充滿了感情色彩的心理活動。

  (2)品味有一些固定不變的物理規律;而審美欣賞不是固定不變的物理事實。

  (3)品味的差異性不僅有限,而且固定;而審美欣賞因是精神上的再創造,具有強烈的個性色彩,因而主觀的差異性極大。

  三、分析闡述題

  1.在審美活動中,知覺和表象是如何實現對對象形式的整合的?

  審美活動中的知覺是把一定的概念賦予事物的感性形象,從而在感性之中體現了理性的高度,是感性與理性的統一。表象則指感性的物質存在被轉化為內心的印象。 在審美活動中,知覺和表象把對象從客觀轉向了主觀,並且使得人們能動地把自己的情感賦予了客觀世界,使得客觀世界變成了人化的世界。知覺和表象是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對客觀對象的形式進行整合:

  (1)選擇作用。人們在審美活動中不是被動地反映客觀世界,而是積極、能動地感受客觀世界。其中就涉及到選擇問題。審美時,人們的知覺常常根據自己的處境、趣尚、特定時刻的情感狀態對對象進行選擇。人們在攝影時,是選擇朝霞,還是雨後,都體現了主觀的情趣。有人喜愛色調敞亮的對象,有人喜愛幽雅、恬淡的對象,在審美活動中必然就有選擇。所謂的情人眼裡出西施,乃是在感受過程中強化了自己所感興趣、所看重的優點,弱化了自己所不在意的缺點。這也是一種選擇。

  (2)意向作用。選擇是有意向的。選擇的意向與人的先天氣質生活經歷和情感狀態有關。人們在高興的時候,可以領略到小溪的歡騰,在憂傷的時候,可以感受到花的流淚。同一條大河,到底是在怒吼,還是在歡呼,與感受者的心境有關。同樣猿聲,到底是哀鳴,還是歡叫,也與感受者的意向有關。

  (3)完形作用。完形心理學(又稱格式塔心理學)認為,人們在感受對象時,要通過知覺對於客觀外物的形起到組織和建構作用。這是指人在知覺的瞬間,就把握了客觀事物完整的形象。它體現了感受的完整性。欣賞者在對象的景之中滲透了主觀以情感為中心的心理感受,是一種情景交融的整體感覺形象。

  這樣一個情景交融的整體感覺形象,便不再是客觀世界了。而是由客觀世界轉化而來的審美意象。

  2.什麼是通感?為什麼在審美活動中會有通感現象,請結合具體事例談談審美活動中的通感現象。

  (1)什麼是通感?

  通感是人在審美活動中的特殊心理現象,指從感覺的整體出發,在諸心理功能統一的基礎上,不同感覺之間的感受藉助於想像力的作用面相互挪移,各感官相互為用,更換官能的感受領域。這是一種輔助的心理功能。

  (2)為什麼在審美活動中會有通感現象呢?

  a、我們感受對象時,雖然主要以某一對象為主,但實際上是從人的整體出發的,幾乎各種感覺都調動了起來。

  b、為了更好更充分地欣賞美,一種感覺器官不夠用,常常要藉助其它感覺器官的補充和幫助。如畫中的所謂濕,乃由視覺調動觸覺印象的結果。

  c、美感還藉助於想像,特別是聯想,將感受由一種感覺器官過渡到另一種感覺器官。《禮記。樂記》中的故歌者,上如抗,下如墜,……是以視覺的形象想像聽覺的形象。

  d、各種感覺器官的交互作用,可以產生特殊的審美感受。如紅杏枝頭春意鬧這鬧字,既有視覺印象,又有聽覺印象,甚至與觸覺、味覺也有關係。

  通感雖有自身的價值,但並不抹殺各感官自身的價值,它只是一種輔助心理功能。

  (3)結合具體事例談談審美活動中的通感現象。

  通感廣泛地存在於我們的感受之中,如以甜來形容歌聲。甜本來是味覺印象,而歌聲則是聽覺印象。望梅止渴的典故,也是一種通感。士兵聽說前方有梅子林,便調動起他們的想像力,喚醒他們的味覺經驗,於是口中能夠生津,渴遂得到制止。馬融《長笛賦》中爾乃聽聲類形,狀似流水,又像飛鴻,賈島《客思》中促織聲尖尖似針,便是為著調動讀者的通感。通感的調動,必須藉助于欣賞者豐富的想像力。你說促織叫聲似針,欣賞者木然沒有反應,便無法引起共鳴,同時這種想像力又須以直接和間接的相關經驗為基礎。望梅止渴,最好能有嘗梅子的經驗,起碼能間接知道梅子是酸的,並且有了深刻的印象。聽說梅子,才能引起相關的聯想,由條件反射而止渴。吳文英《八聲甘州》中的箭徑酸風射眼,膩水染花腥,是作者游靈岩山吊吳宮的詞。酸風句采自李賀詩,秋風本來是觸覺印象,竟然能酸,而宮裡流出的、包含著宮女氣味的香脂竟然能把花染腥了,都是以觸覺調動味覺,這也表明五官感覺的通用,是經過了心理功能的統合作用的。佛家所說的眼如耳,耳如鼻、六根互相為用,都與心理的統合作用有關。

  3.試述美感欣賞中的表層心理特徵。

  審美欣賞活動的心理特徵,一般只可意會,難以言傳,而且有一定的模糊性和隨意性。但總體上說,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還是有一定的規律可尋的。這一點,我們要將它與日常生活的心理活動進行比較。

  (1)形象的直覺性。審美關注對象本身的形象,並且始終不脫離感性形象本身,故是通過直覺來直接觀賞。

  (2)注意的集中性。審美時,人要凝神專註,要虛靜。與日常生活相比,審美時,要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要出神。與日常生活和科學的感知相比,

  a、它不是清醒地認識對象,而是以整個身心去擁抱對象,達到神與物游的境地。b、它不是有意識地強制性地,而是不期然而然地吸引我們,讓我們情不自禁。

  c、這種形象的觀照,是受感性對象的自然吸引,令我們陶醉,而不是強制性的作抽象的理解。

  (3)感受的完整性。這是指形象自身的有機統一。如物體的線條,不是指線條本身,而是指對象的有機整體。對象的局部也要放到整體的境象中去領悟。甚至對象的一鱗半爪,也可以通過想像力豐富為一個整體。

  (4)想像的生動性。人在體味對象時,常常通過想像力賦予對象以靈性和趣味,從而拓展了對象情調。如黃山上的奇樹異石,被命名為迎客松、豬八戒吃西瓜等,均讓人產生豐富而生動的聯想,從而使對象充滿情趣。藝術中經常作比擬,也是在調動讀者的聯想。

  4.試述美感欣賞中的深層心理特徵。

  在審美心理的表層之下,還有更深一層的心理矛盾,構成了審美欣賞中的深層心理特徵。這主要表現在不同心理功能之間的矛盾、個人與社會的矛盾、歷史與現實的矛盾。不過,這種矛盾在審美的心理中,又是辯證統一的。具體表現為以下五個方面:

  (1)生理與心理的矛盾統一。生理和心理,一是物質的,一是精神的,兩者是有矛盾的。但心理是以生理為基礎的,審美對象常常先獲得生理上的快感,進而獲得心理上的快感,如色彩、線條、音響等。

  (2)個性與社會性的矛盾統一。美感欣賞是個人的行為,充分體現了欣賞者的個性,包括身心結構的差異,體現出個人的獨立自主性和感受、表現的自由性。同時,這種個性又體現出社會性的規範。

  (3)具象性與抽象性的矛盾統一。

  在審美活動中,我們一方面要通過感覺器官來與外物建立審美關係。感覺器官本身是具體的,它在審美活動中所接觸的對象也是具體可感的。同時,我們的心靈在感受美的時候,與認知有所不同,不是通過理智對對象進行分析和判斷,而是要通過直覺,把情感灌注在審美的過程中,從而沉浸和陶醉在具體對象之中。因此,人們在審美活動中,從外在感官到內在心靈,都表現出具象性的特徵。 另一方面抽象性也能融貫在具象性之中,從而加強具體審美感受的意蘊和美感。這種抽象性在審美活動中的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在審美活動中,具象性與抽象性的結合,主要是在內心中通過引發豐富的想像來實現的,從而創造出了物我統一的審美境界。

  其次,為了強化某種感情,加強抒情性,有時需要某種程度的抽象化。在具體的感情中加上一點抽象的對比,那感情將來得特別濃郁和深沉。

  最後,在形式美的表現中,抽象化使得對象獲得了無窮的表現力。具象的東西之所以美,離不開它的形式。然而怎樣使形式更鮮明,更突出,更能引起人們審美欣賞的興趣,有時卻有待於抽象化。中國古代戲曲的程式化、臉譜化,古代詩詞的格律化、規範化,都是要把形式加以抽象化。

  (4)自覺性與非自覺性的矛盾統一。

  在我們的意識中,有一個潛意識層次使我們在不自覺的情況下,完成了美的作品。藝術創造和美感欣賞,一方面是一種高度自覺的行為,另一方面卻又常以不自覺的形式出現。因此,我們認為美感欣賞的一個重要的心理特徵是在我們的內心結構中,表現為自覺性與非自覺性的統一。

  美感欣賞的心理特徵,有其自覺性的一面,又有其非自覺性的一面。在長期實踐的過程中,它們事實上已成為我們心理結構中矛盾統一的兩個方面。因此,我們應當把它們統一起來,以便從不自覺的觀賞者,提高到自覺的鑒賞者。

  (5)功利性與非功利性的矛盾統一。

  功利性本來是指達到某種目的的工具和手段,並滿足一定的主觀慾望,取得一定的利益。對於美感,人們通常都強調它的非功利性的一面。另一方面,美感滿足了人們的精神需要。滿足精神需要本身也是一種廣義的功利性。作為高級精神活動的審美欣賞,將功利性與非功利性統一了起來。審美一方面超出了個人狹隘的功利打算和利害感,不具備任何實際的物質利益和功利性,但另一方面,也正因如此,它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和思想水平,使人超出庸俗的個人主義的範圍,從而達到把人提高到符合社會前進利益的廣義的功利目的。


推薦閱讀:

誰和我一樣,覺得十字綉毫無美感?
大腿缺少曲線美感?6式瑜伽塑緊實細腿
在齊白石的筆墨之間尋一尋生活的美感……
體驗本體:審美感悟與藝術創造
60平精品小家 機能與美感的完美結合

TAG:美學 | 筆記 | 美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