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我眼中的教育】走進佛教聖地普陀山(二)

從山頂下來,來到普濟寺。我心中的普濟寺好像還真有點像眼前這座寺廟。緊閉的古老的山門有一種神聖,走進寺廟見到硝煙裊裊又有一種神秘。普濟寺是普陀山三大寺廟之一,也是最古老的一座寺廟。面寬五間的山門,重檐歇山,正山門平時關閉,僧人遊客均從東山門出入。僧人圓寂後由西山門出寺。傳說六十年開一次。

普濟寺,俗稱前寺。在普陀山白華頂的靈鷲峰南麓,始建於後梁貞明二年,後屢興屢毀,康熙二十八年,康熙南巡時下詔重建寺廟,後又賜題額「普濟群靈」。普濟寺佔地面積26000平方米,整體建築坐北朝南,寺前有石牌坊、照壁、御碑亭、八角亭、瑤池橋、海印池附屬建築物等,沿中軸線依次築是正山門(御碑殿)、天王殿、圓通殿、藏經樓、方丈殿等。

它的前身是「不肯去觀音院」。唐大中年間(847-859年),日僧慧鍔請五台山觀音像歸國,因風阻上岸與山民張氏在潮音洞上共建此院供奉觀音。後梁末帝貞明年間(915-920年),由「不肯去觀音院」擴大為寺。

宋代先後改名為「五台圓光寺」與「寶陀觀音寺」,香火始盛。宋嘉定七年(1214年),皇帝御書「圓通寶殿」匾額,定為專供觀音的寺院。明洪武十九年(1421年)實行海禁,命湯和進山燒殿毀佛,並將僧人遷到明州棲心寺(今寧波七塔寺),直至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才迎佛回山,重建寺院。明孝宗嘉靖年間(1522一1566年),普陀山的寺廟被毀,寶陀觀音寺也未能倖免。明神宗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朝廷派太監張千來山擴建寶陀觀音寺於靈鷲峰下,並賜額「護國永壽普陀禪寺」,寺廟規模宏大,一時甲於東南。

康熙八年(1669年),荷蘭殖民者入侵普陀,該寺除大殿未毀外,其餘均蕩然無存。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修建護國永壽普陀禪寺,並賜額「普濟群靈」,始稱「普濟禪寺」。清雍正九年(1731年),擴建殿堂及用房,寺廟規模之大,前所未有。

進入普濟寺一般都要經過一個四柱三門的石牌坊,高約20米,柱上橫楣雕刻有精緻的雲綾和石葫蘆。坊內北側,樹一石碑,上書,「文武官員軍民人等到此下馬。」據說這是皇帝立下的聖旨,過去官吏到此,文官下轎,武官下馬,以示對觀音菩薩的敬重。俺們進門走的是御道,出來的時候才見到這座牌樓。

普濟寺前有一個很大的蓮池,名叫海印池,亦名放生池,傳說建於明代。池上築橋三座。中間一座,橋面平闊,北接著普濟寺的正門,南銜御碑亭。橋中有一湖心亭,又稱八角亭,正對普濟寺山門。周圍玉液擁抱,粉牆環繞。夏日荷花盛開,綠葉田田,紅花亭亭,景色迷人,憩此玩賞,憑欄臨風,清香撲鼻,頓覺暑氣全消,令人心曠神怡。橋南的御碑亭,在湖心亭前,與海印池相連。

亭系清雍正九年(1731年)所建,中豎雍正所書丈六白玉碑一方,高3米,寬1.5米。碑文記載普陀山歷史,碑額上雕龍栩栩如生,書法遒勁剛健。石刻非常精美,可謂雙絕,碑極名貴。東面一座為拱橋,稱永壽橋,長40米,寬7.5米,高6米,系明萬曆十四年(1586年)所建。橋上石欄柱頭,刻有獅子40座,形態各異,生動逼真。石橋古樸典雅,為雕刻中的珍品。橋前有菩薩牆影壁,上書「觀自在菩薩」五個大字,字高五尺,蒼勁有力。相傳觀音菩薩悲智雙圓,從悲則稱觀世音,從智則稱觀自在。

鐘鼓樓。山門東側是鐘樓,重檐歇山,內懸大銅鐘一口,重3500餘公斤,鑄於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西側有鼓樓,建築形式同鐘樓。每天清晨撞鐘,傍晚擊鼓,召集僧眾參加活動,這就是古代詩文中常說的「晨鐘暮鼓」。天王殿。亦稱金剛殿,面寬五間,進深四間,重檐歇山。進門迎面是一彌勒菩薩,光首、笑臉、袒胸、盤坐,一手拿一隻布袋。據說他能將世人一切苦難裝入布袋之中。御碑殿。在山門內,有明萬曆、清康熙時的御碑三塊,正中一塊刻的是普濟禪寺歷史沿革,立於3.5噸重的贔屓上,贔屓昂首伸頸,服珠能轉動,可見其雕刻之精。

佛像兩旁有一副對聯:「慈顏含笑笑天下之可笑之人,大腹可容容世間難容之事」,以勸人們慈悲大度為懷,用樂觀態度對待風雨變幻的生活。彌勒菩薩後面的塑像是韋馱菩薩,昂然挺立,手持寶杵,據傳韋馱是神將之首,常於東、南、西三州巡遊,守護伽藍,屬護法神。兩旁的四大天王宛如四名衛士在維護法門,他們是東、南、西、北四個方面的天王,各自手裡拿著法器。殿後有香樟8株,直徑0.8-2米多,植茂蓋庭。大圓通殿。是普濟寺的主殿,相當一般寺廟的大雄寶殿,圓通是觀音菩薩的別號,這座殿供奉的正是觀音菩薩。

殿堂宏大巍峨,殿面闊7間,進深6間,重檐歇山,黃琉璃頂,九踩斗拱,門心板雕二龍戲珠。大殿可容數千人,有「活大殿」之稱。殿前平台周有石雕欄板,台中有鋼鼎爐,高約4米,上鑄,「普濟禪寺」、「千秋寶鼎」、「光緒辛丑(即1901年)冬月吉旦」等字樣。殿內正中端坐著高達8.8米的觀音菩薩,全身金黃,眉清目秀,慈祥含笑。

身邊站立著她的門徒善財和龍女,神態天真活潑。東西兩壁又各塑有16尊不同服飾,不同形態的菩薩,稱觀音三十二應身,即觀音以不同身份教化世人時的現身說法形象。她們是:辟支佛身、聲聞身、梵王身、帝釋身、自在天身、大自在天身、天大將軍身、毗沙門身、小王身、長者身、居士身、宰官身、婆羅門身、比丘身、比丘尼身、優婆寒塞身、優婆夷身、長者婦女身、居士婦女身、宰官婦女身、婆羅門婦女身、童男身、童女身、天身、龍身、夜叉身、乾闥婆身、阿修羅身、邊樓羅身、緊那羅身、摩睺羅迦身、執金剛神身。

再加上中間供奉的觀音佛身,共33身。這種塑法是觀音道場的獨特之處。主殿兩旁建有配殿。東首文殊殿,供奉應化於五台山的文殊菩薩;西首普賢殿,供奉應化於峨眉山的普賢菩薩。兩側迴廊是羅漢堂,各塑9尊共18尊羅漢。沿途看到很多虔誠的信徒一步一叩首,一步一伏拜場面感人。路過的人都有感慨,信仰給了人一種力量!


推薦閱讀:

從早期教育談幼兒能力的發展及人類智能的構成_
有多少人曾經受多校園暴力、宿舍欺凌?
國內財商教育發展現狀(薦讀)
教師節的「送禮攻防戰」 受教育還是買服務?
學校強迫學生背漢語詞典,有意義嗎?

TAG:教育 | 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