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長成這樣,你信嗎?
古生物學者的工作有時很像偵探,他們必須致力於從一大堆殘缺的、奇怪的、凌亂的骨頭裡找到屬於同一個生物個體的骨頭並拼接起來,發生錯誤的情況是難免的,因為一個坑道里挖出來的骨頭有可能是不同時代累積在這裡的,也有可能是好幾種生物的骨骼摞在一起。即使把同一個生物體的骨骼拼起來了,那些不復存在的肌肉、筋腱、皮膚、毛髮等,只好依據猜測了。這些巨大而古老的骨骼支撐著怎樣的身軀?那些動物們眼睛是什麼顏色的?耳朵是什麼樣的?人類的想像力永遠敵不過時間的磨損,每個人都可以創造一隻屬於自己的恐龍。攝影/陳安定Dinosaur(恐怖的蜥蜴)被譯成了「恐龍」1841年7月,英國古生物學家歐文(Richard Owen)在普利茅斯召開的一次大英協會會議上宣讀了一篇論文,他根據產於中生代地層中的3個化石爬行類物種的特徵宣布命名:「我建議稱之為dinosaur。」這個詞來自於兩個希臘文詞根,前面的詞根dino意思是「巨大、恐怖的」,後面的詞根saur意思是「蜥蜴」,歐文在論文中加了一個腳註fearfully great lizard,意為可怕的大蜥蜴。從此以後,這類「恐怖的蜥蜴」帶給人類無盡的想像。歐文「發明」恐龍這個名詞的時候,他所依據的不過是巨齒龍(1677年發現化石,拉丁名原意是「巨大的蜥蜴」)、禽龍(1822年發現化石,拉丁名原意是「鬣蜥的牙齒」)和林龍(1832年發現化石,拉丁名原意是「荒野蜥蜴」)。歐文依據它們的特點創造出了一個「目」,即「恐龍目」,隨著發現的增多和研究的深入,1872年以後「恐龍目」已經被取消,所有的恐龍類古爬行動物已分屬於蜥臀目和鳥臀目了。
圖1
圖2遼寧的退休工人李相文(圖1)於2003年12月散步時,在遼寧省建昌縣宮山咀鄉梅力營子村行龍溝山上撿到一塊石頭,3年後,他在一篇12000字的論文中寫道:「打開后里面有一個彎曲著身軀約15—16厘米長、張著大嘴、有角、有須、有腹、有胸、有爪、有鱗、有足、有尾、有錐狀骨質物的古脊椎動物化石。」(圖2)這塊化石給他的第一印象就是:「怎麼和龍有相像的地方呢?」他對古代文獻有關龍形象的論述進行了整理,斷定這塊一億三千萬年前晚侏羅紀的化石就是「能大能小的」龍實體的化石。李相文的觀點已經被古生物學者們否定了,但是他作為一個非專業人士而對一塊巴掌大小的化石傾注了巨大心血這件事,卻讓我們感受到中國人對龍所飽含的感情。古人見到化石的機會應該是很多的,當他們見到巨大的化石時,心裡的震撼可想而知,那些代表身體局部的化石給人留下的碎片式的印象,在時間的長河裡被人類傳遞著、拼接著,也許,中國龍的樣子就是在這樣的過程中形成的。攝影/王凱這些最早被發現和命名的恐龍總是被研究者與蜥蜴聯繫起來。這種現象與大名鼎鼎的居維葉(Baron Georges Cuvier)是分不開的,因為早在1795年,居維葉在研究原產於荷蘭馬斯特里赫特的白堊礦場的海生動物下頜骨化石的時候,就認定它是與現生的熱帶巨蜥關係密切的一種蜥蜴。這種化石動物當時被科尼貝爾(William Conybeare)命名為「滄龍」,原意是「默斯蜥蜴」。今天我們知道,它是一種生活在中生代海洋中的巨型爬行動物,不屬於恐龍。鑒於居維葉在當年學術界的崇高地位和巨大影響,其後所發現的一系列巨大而奇特的骨骼化石都被認為是生存在遠古的這種或那種蜥蜴。
西方龍的起源也十分古老,古老得像中國龍一樣,其源頭撲朔迷離。古希臘神話中,宙斯和百頭巨龍提豐打架,宙斯獲勝,但是提豐負隅頑抗,製造了火山岩漿。《聖經·舊約》中也多次提到龍:「它源於希臘,被稱為DRAKON。它被描述成『很大的海怪』,或者是毒蛇。」西方龍的樣子也有多種。《牛津現代英漢雙解詞典》對龍的定義是:「龍是一種類似鱷魚類或蛇的兇猛的動物,它一般有著翅膀和爪子,能夠吐火,一般都看守著財寶。」在古希臘的文學中,龍是被描述為「長著翅膀的蜥蜴,並且會噴火」,「它有著駱駝般的頭,耳朵後面高聳的犄角,特別長的脖子,粗壯的腿,鷹一般的爪子,長長的尾巴」。我們看到,與恐龍同時代的另一種古生物翼龍的形象與西方龍的形象很接近。
圖1
圖2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古動物博物館裡有這樣一個展示,告訴人們翼龍的骨骼化石是怎麼被拼接起來的,古生物學家又是怎麼依據骨骼復原出翼龍形象的。我們看到,這隻翼龍的骨骼有的是真化石,有的只是科學家比照真化石而補缺上去的假化石(圖1),在採訪中我們往往會聽說這樣的事實:專家們會依據一根關鍵的骨骼化石復原出整個生物體。攝影/耿藝20多年以後,遠在地球另一端的一個島國發生了「明治維新」,過去一概以中國文化為最高楷模的日本開始了「全盤西化」的熱潮。西方科學進入了日本,研究化石的古生物學也不例外。源於英倫的「恐怖的蜥蜴」也就成了日本學者的熱議論題。最初的日文翻譯有「恐竜(讀音近似「六」的發音)」和「恐蜥」兩種。正如靜岡大學文學部的荒山在《竜的起源》一書中所述:「蜥蜴太過於貧弱,竜更加給人以心理上的震撼,所以恐竜的譯法更合適。」所以最終還是保留了「恐竜」的翻譯。日文本起源於漢字,在漢文中,龜與帝二字合文為「竜」,與「龍」一般通用,從象形文字的意義上去理解的話,「竜」與「龍」字都表現著一種頭上長角、身上披鱗、拖著長尾巴的動物,所以,當時日本人用「竜」這個字來表示英國人復原出來的「恐怖的蜥蜴」也是有道理的。隨後不久,當中國學者章鴻釗在引進這個古生物學名稱的時候,自然而然地將它譯為了「恐龍」(通行簡體字之後,就是「恐龍」了)。中國自上古以來就有種種關於龍的傳說。殷墟甲骨文的出土給我們提供了龍的最早文字形態。以象形文字的視角考證,有些字基本上是以蛇的形象為藍本,也有的與鱷魚的形象相類似。在內蒙古和遼寧紅山文化遺址中發現的龍形玉的頭部形象與豬首非常相似,因此一些學者提出中國的龍崇拜起源於豬崇拜的假說。1987年,在河南濮陽傳說中五帝之一的顓頊之墟發現了距今6000年前的「蚌殼龍」——用蚌殼鑲砌成的龍形動物,其形狀應該代表了最早的中國龍的形狀,有些學者認為它與鱷魚類動物的特徵相符,但是它更加直立的四肢和高昂而彎曲的脖頸又與一般的鱷魚顯然有別,反而更接近某種蜥蜴。前人用「竜」與「龍」字表示西方的巨蜥,也許是因為這些「恐怖的蜥蜴」與中國古人對「龍」的描述和想像是接近的。中國龍與西方龍,哪個是恐龍的原型?到底有沒有龍這種動物,現代人已經很難揣測古人留下的隻言片語了。中國古人則不僅相信龍是實際存在的,而且還用它死去後留下的骨頭入葯。《本草綱目·鱗部》所列的第一味葯,就是「龍」,為上品葯。龍入葯的部分包括龍骨、龍齒、龍角、龍腦、龍胎、龍涎。其中龍胎號稱產自巴蜀,不知是什麼東西。今天中藥用到的「龍腦」又名「冰片」,是用龍腦樹的樹榦蒸餾製成的產品,來源明確,似乎不該被誤會為龍的腦。龍涎現在知道其實是抹香鯨腸胃的分泌物,被誤傳成了「群龍所吐涎沫」。至於龍骨、龍齒、龍角,其實是古代脊椎動物的化石,其中藥效最好者是生活在距今6000萬年至1萬年之間的各種犀牛、馬類、鹿類、牛類、象類等動物的骨骼化石和牙齒化石,恐龍化石只佔其中品位不高的極小一部分。
圖1
圖2
圖3對於西方人來說,恐龍的形象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恐龍學界最經典的故事就是禽龍的復原。禽龍第一個復原形象有點像一隻肥大的犀牛,鼻子上還長著一根向上翹起的角,這隻角後來被證實是禽龍的一根腳趾骨(圖1畫的是1853年在未完工的禽龍體內舉辦的那次宴會的場景,圖2為當年一張宣傳禽龍的海報)。後來,古生物學家們根據越來越多的恐龍化石,總結出越來越精確的恐龍特徵,才讓恐龍漸漸地把脖子拉長、前腿縮小、後腿粗壯有力起來。圖1和圖2是禽龍最早的復原模樣,圖3是禽龍現在的樣子。供圖/邢力達從恐龍的概念登陸中國直到現在,還是有許多中國老百姓把恐龍化石與中國龍聯繫到一起,一方面,老百姓還是會把化石當作「龍骨」吃掉,另一方面,恐龍化石的發掘往往被老百姓認為是「動了龍氣」。但是,從西方走來的恐龍與中國人心目中的龍在形象上差別太大了,以至於我們不禁要反過來想:為什麼同樣的巨大而神秘的古生物化石,在西方就被複原成這種恐怖的樣子,而在中國卻被古人想像成那種修長而吉瑞的模樣?西方神話中也有一類強大的生物,身上有鱗,拖著一條長長的蛇樣的尾巴,外形類似蜥蜴,但是卻長著與蝙蝠的皮翼相似的翅膀。這類生物的英文名稱是Dragon,中文譯為「龍」。「龍」有很多種,生活環境從沙漠到森林,甚至海洋都有分布,習性和顏色也隨種類的不同而不同,共通的特點是喜歡財寶、穴居、會噴火。這樣一種「龍」的形象到底源自哪裡,現在很難考證出來了,可以確定的是,最初那些化石研究者們並沒有把西方龍的形象生拉硬拽到恐龍身上,反而是另外一類生活在中生代的古爬行動物——翼龍(與恐龍不同類)的復原形象與西方龍的樣子十分接近。第一塊翼龍化石發現於1784年,從巴伐利亞的石灰岩中被發掘出來以後送到了義大利博物學家科林伊(Cosmo Alassando Collini)的手中。科林伊認為這個動物是在原始海洋里游泳的,這引起了眾多學者的質疑。居維葉也參與到研究中,他觀察到這個動物的一般形態以及趾爪與蝙蝠相似,但卻有像啄木鳥一樣向前延伸的嘴,嘴中還有像鱷魚一樣的牙齒。更重要的是它的脊椎和四肢都像蜥蜴,能伸長的第四個指頭上卻帶著一對能夠飛翔的翅膀。居維葉因此肯定它是一種能夠飛行或是在天空滑翔的動物,於是就以「帶翅膀的指頭」來命名它了,中譯名為「翼手龍」。1852年,當為首屆世博會的舉辦而建造的水晶宮從英國的海德公園搬遷到錫德納姆市郊時,維多利亞女王的丈夫阿爾伯特親王建議,新公園的環境要用復原的遠古大型動物來裝飾美化。畫家兼雕塑家霍金斯(Thomas Hawkins)擔當起重建的重任。他與歐文密切合作,完成了「復活」包括恐龍在內的「遠古世界」的艱巨任務。在這個「遠古世界」里,兩頭巨大的翼手龍居高臨下地站在一個懸崖頂上。在復原它們的形象時,霍金斯腦子裡想的是:這種飛行的爬行動物就像神話中「龍」的化身一樣。我們猜測古生物化石曾經引起了中國人對龍的想像,進而影響了「Dinosaur」的中譯名;同時我們也懷疑,西方龍的形象也是由於古生物化石對古代西方人的刺激而產生的,後來,西方人用生物學方法復原古生物化石的時候,恰恰遇到了與西方龍的形象近似的古生物化石。我們的疑問直指生物學家是怎麼科學地復原恐龍的。恐龍是怎麼被「科學」復原的?英國錫德納姆市郊的「遠古世界」里陳列著3種恐龍。令人迷惑的是,這3種恐龍——禽龍、林龍還有巨齒龍——的雕像看上去並不太像蜥蜴,倒是像犀牛,其中最惹眼的就是,禽龍鼻骨上被安上了一隻角(後來科學家們發現,這「角」本來是禽龍拇指上的骨骼結構)。
圖1
圖2
圖3
圖4
圖5從化石到栩栩如生的恐龍模型,這個過程是怎麼發生的呢?在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標本室里,我們找到了尾羽龍的化石板(圖1)。這塊化石板上的尾羽龍骨骼保存得完好和清晰,連證明它是植食性動物的胃石都歷歷在目。有了這塊化石板,工程師們會與研究人員切磋這隻恐龍的關鍵數據,然後在本子上畫草圖,草圖往往要設計恐龍的好幾種動作,供研究人員選擇(圖2,草圖繪製者為趙忠藝工程師,攝影/王凱);接下來就是用鐵架子和鐵絲窩出模型的體態和輪廓;第三步是往鐵架子上貼橡皮泥,把恐龍的肌肉做出來;最後一步就是把恐龍模型的外表細節雕琢清楚(圖3、4、5,模型製作者為劉新正工程師),一隻活靈活現的尾羽龍就現身了。嚴謹的復原工作者一般不對恐龍表面的色彩做過多的想像,所以這隻尾羽龍不像很多復原圖上那樣五彩繽紛。攝影/耿藝霍金斯之所以把3種恐龍復原雕塑成了這個樣子,完全是依據歐文對它們的理解。歐文以脊椎骨的長度來估算恐龍從頭到尾的長度,得出禽龍長8.5米、巨齒龍長9米多的結論。根據當時掌握的化石資料,歐文認識到3種恐龍不像其他巨型爬行動物那樣是海生的,它們都是陸居動物,彼此有更近的親緣關係。但是歐文推測,它們的巨大肢體和短粗的腳趾使它們極像沉重的厚皮哺乳動物。他在論文中談到巨齒龍時寫道:「從肋骨的大小和形狀可以證明它的軀體要比現代蜥蜴寬大。它無疑可以從頭到尾增加寬度,特別是長度。所以活著的巨齒龍的主要外表極似現代地球上巨大的四足哺乳動物。」1853年除夕,歐文和霍金斯在一頭巨大的未完工的禽龍體內舉行了一次宴會。這是一次豪華而喧鬧的酒宴,21位貴客塞滿了禽龍的肚子,推杯換盞暢飲到深夜,直到天亮前宴會才結束。一年後在大西洋彼岸,26歲的海登(Ferdinand Vandiveer Hayden)開始了北美大陸的古生物探寶之旅。1858年,他把一大箱從白堊紀砂岩和黏土層中採到的巨大牙齒化石送給了費城自然科學院的院長利迪(Joseph Leidy)。利迪命名其中一種吃植物的動物為「粗大的牙齒」(中譯名為粗齒龍)。1858年12月4日,另一位化石採集人福克(William Parker Foulke)把其採到的骨骼化石獻給了科學院。利迪立即進行了描述,把它命名為福氏鴨嘴龍,其牙齒清楚地說明它與禽龍和粗齒龍是有親緣關係的。然而令人驚訝的是,這種鴨嘴龍前後腿的比例極不相稱。股骨長達1米以上,而肱骨還不到60厘米長。根據脊椎骨的推算,這種鴨嘴龍體長有7.6米。當它用後腿站立起來時離開地面的高度接近2米,而前腿卻只有1米多,因此它活著的時候根本不可能像倫敦那頭禽龍模型的樣子。利迪寫道:「鴨嘴龍骨架的前肢和後肢的大小太不相稱,使我覺得這種巨型的吃植物的爬行類是像大袋鼠那樣吃東西,靠直立的後肢和尾巴一起來支撐身體。」1866年,柯普(Edward Drinker Cope)發現並命名了吃肉的颶風龍,進一步強化了恐龍像大袋鼠那樣跳躍的理念。
中國人對待恐龍的態度比較微妙,一方面,這種龐然大物與中國人熟悉的生物形象是那麼不協調,這使恐龍難以在中國人心中引起強烈的親近感;另一方面,恐龍畢竟是西方科學製造出的巨大成果,並隨著影視作品的傳播變成了風靡全球的偶像,中國人也必須接納它們、並且要與時俱進地記住它們的樣子。有意思的是,中國人把恐龍的英文名全譯成某某龍,雖然其英文原意與所謂的「龍」字一點關係也沒有,中國人把研究恐龍有成就的專家稱為「龍王」,在言語當中,經常用「龍」來簡略地指代恐龍可見,龍文化的影子在中國人接受恐龍的時候就已經若隱若現了。我們相信,恐龍文化在中國的傳播會越來越深地植入人們對龍的嚮往。攝影/王彤1868年5月,漂洋過海來到美國的霍金斯被陳列在科學院博物館的巨型恐龍骨骼震撼了。這一年9月到12月,他就做出了鴨嘴龍和颶風龍的化石模型,之後,他又塑造了鴨嘴龍的復原骨架。這些工作已經反映出美國古生物學家認定了的事實:鴨嘴龍和颶風龍是用後腿行走的。而英國古生物學家不久也就全面接受了恐龍是使用後肢直立行走的這個結論。當然,並不是所有的恐龍都只用後腿站立和行走,雷龍、腕龍、梁龍等這些巨型的蜥腳類恐龍還要靠四足站立、行走,但學者們認為,它們的四足行走方式是次生性的。生物學家依據生物的骨骼和肌肉關係來複原恐龍的模樣,八九不會離十,然而,皮膚的質地和色彩、毛髮的形狀等不易從化石里得到的信息,就只能依靠想像了。所以,在這個環節,我們認為科學家們受頭腦中龍文化的影響是有可能的。隨後的100多年裡,越來越多的恐龍化石被發現了,同時還發現了腳印化石、皮膚化石,最近十幾年,又發現了羽毛或是其雛形毛狀物的化石。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張福成研究員及其合作者在2010年1月28日出版的英國《自然》雜誌上報道,他們在熱河生物群的鳥類和帶毛恐龍中發現了兩種黑色素體:真黑色素和褐黑色素,其中褐黑色素是首次在化石中發現。這兩種物質都存在於現生鳥類的羽毛中。根據和現代鳥類的對比,他們推測這些帶毛的恐龍和古鳥類的身體已經具有以灰色、褐色、黃色和紅色為主要色彩的基礎了。如果假設上述色彩可能產生不同比例的組合,那麼1.25億年前的鳥類和恐龍就可能具有和今天的鳥類一樣的色彩了。越來越多的化石發現肯定會一步步推動恐龍復原工作的完善,可是,當越來越精細、多樣和五彩斑斕的恐龍出現在我們的視聽世界中時,我們仍禁不住懷疑它們的可靠性:恐龍長得果真是這樣嗎?如果第一頭恐龍是由中國人復原的,那麼恐龍帝國是否會變成另一番模樣?
出自《中國國家地理》2010年06月
撰文/郭建崴 龍引 攝影/耿藝 等
責任編輯/劉晶 圖片編輯/吳敬
推薦閱讀:
※糟糕的星際交通狀況將增大彗星碰撞地球的概率|彗星|恐龍|小行星
※恐龍可以分為幾類
※恐龍滅絕後發生了什麼?
※簡筆畫∣恐龍總動員
※南方巨獸龍比霸王龍誰體型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