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試教育背景下,學什麼都等於零

孫國良:在應試教育背景下,學什麼都等於零

初一年級第二次月考考試分析會發言 前不久,人教版《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全國中小學實驗教材》在北京正式發行。這是教育部「十一五」規劃課題國學教育專項研究課題組八年研究的成果,課題組希望通過這套教材將國學文化融入到中小學教育中。 該套教材不僅將《論語》、《孫子》、《道德經》等經典文獻全文選入,還將京劇、茶文化等納入其中,課題組是出於怎樣的考慮?是否會加重學生負擔?課題組負責人表示,目前,中小學有兩個薄弱環節,一是沒有人格教育,二是沒有民族文化教育,而現在我們所說的國學教育就是教孩子怎樣成人,所以,不會加重學生負擔。 課題組的初衷也許是好的,但是,在目前應試教育甚囂塵上的背景之下,再好的動機,也只能是紙上談兵,對牛彈琴而已。 花了八年時間,也花了不少人力物力,整出這麼一套東西,這本來是一件大好事,但是,你讓下面的學校怎麼去落實呢? 你不考試,它不上課,你若考試,它整應試,你考什麼,它整什麼,至於什麼文學形式,思想內容一概可以不問,你能拿它怎麼樣呢?和尚歪了,再好的經也是沒有用的。在應試教育的框架下,談教育其本身就是扯淡,更不用說,三維目標了,因為你玩實的,它玩虛的,你說東的,它整西的。 猶如衛生部徵求地溝油的快速檢測方法,其本身就是一個極其荒唐的事情,你怎麼測,我就怎麼整,整到你測不出來,但它依然還是地溝油。 所以,在解決所有具體的問題之前,首先要解決的就是一個應試教育的問題,而應試教育的核心就是既得利益集團不願意放棄既得利益。如果狼的利益不放棄,哪來羊的權利可言?既得利益不去除,哪來的國民教育?教育不與既得利益脫鉤,教育不擺脫功利色彩,談其他的所有的問題,都是在扯淡。不要再扯淡了,中國人民等不起!2011.11.5.下午3:00—3:30(草稿)2012.11.9.修改完畢

網友點評:

說得有道理啊。只是在目前的體制下,沒有一個客觀的標準,怎麼衡量別人的工作,怎麼標定學生的素質?比喻說高考,誰能上大學誰不能上大學,怎麼定? 如果沒有一個硬杠杠,農村家的孩子沒有關係,受大學教育的機會又少了;當年只要上了大學,就有工作;現在,考上大學沒關係也找不到工作;未來....沒關係,就別想受大學教育了。 問題確實存在,要解決問題的關鍵點是什麼?在這個一切都講關係的人情社會,能指望有一套公平公正的評估標準嗎?

推薦閱讀:

哲學取向的教學理論與心理學取向的教學理論的區別是什麼?
我現在是大二學生了,還不知道怎麼跟女生聊天?
寒門如何出貴子?
放牛班的春天│從此以後,再也沒遇到過他那樣的好老師
你所知道的和你所不知道的真相,3個案例告訴你!值得深思!

TAG:教育 | 應試教育 | 背景 | 應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