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丹術:在唐代達至極盛 至歐洲變「化學」(圖)

核心提示:強盛的唐帝國勢力達至蔥嶺一帶,與西亞地區的貿易往來空前繁榮,源源湧進的波斯物產對煉丹術在唐代達至極盛無疑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繁榮的文化交流又促使中國的煉丹術逆向傳入波斯和阿拉伯地區。這時的波斯已經伊斯蘭化,伊斯蘭教沒有得道成仙、長生不老的觀念,因此煉丹術在該地區成為鍊金術——對金的崇拜使人們想把其他金屬皆變作黃金。其實,煉金也是中國一些煉丹家們的目的。據中國學者曹元宇教授考證,阿拉伯語的鍊金術(kimiyā,波斯語也用該詞)一詞正是源自漢語泉州方言「金液」的發音kim-ya,而鍊金術從阿拉伯傳入歐洲之後發展為現代化學,chemistry一詞又是源自kimiyā。多麼奇妙的環環相扣!

光明砂,何家村出土的唐代服食煉丹藥材

鎏金舞馬銀壺,西安何家村出土的唐代服食煉丹器具

修事雲母圖,選自明代《本草品彙精要》。雲母是煉丹的重要材料

絲綢之路上,來自異域的貨物源源不斷,其中有一些波斯的物產,極受煉丹家們青睞。那神秘的中國古代煉丹術,和波斯、阿拉伯地區有多大關係呢?

絲綢之路為煉丹家們帶來了異域的礦物、植物和香料

中國的煉丹術,源自遠古時期人們對長生不死的嚮往,戰國時期方術盛行,一些方士認為只有金石之類的不朽之物方能成就人的不死之身,用金石煉丹由此肇始。東漢末年隨著道教的產生,煉丹術與道教追求長生不老的修鍊實踐相結合,日趨興盛。煉丹服藥之所以在兩晉、南北朝和隋唐時期蔚然成風,與當時對道教的推崇密切相關,這一點廣為人知。然而,絲綢之路的開通對煉丹服藥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目前國內學界對此則鮮見言及。

代代煉仙丹,卻不見食了仙丹長生不老之人,倒有不少吃下仙丹便速死之人。然而,煉丹家們堅信仙丹是可以煉成的,只是沒有找對煉就仙丹的原料而已。於是,煉丹家們對奇異原材料孜孜以求。絲綢之路開通後,亞洲西部地區(西域、中亞、波斯、印度、阿拉伯)出產,中原地區沒有或尚未發現的一些礦物、植物和香料紛至沓來。

據《魏書·西域傳》記載:「波斯國都宿利城……出金、銀、 石、珊瑚、琥珀、車渠、馬腦(瑪瑙),多大真珠(珍珠)、頗梨(玻璃)、琉璃、水精(水晶)、瑟瑟、金剛、火齊、鑌鐵、銅、錫、硃砂、水銀……及熏陸、鬱金、蘇合、青木等香……鹽綠、雌黃等物。」這些波斯物產被後代史書反覆提及,一些新的物產也不斷被補充進去。其中的礦物和香料便成了煉丹家們爭相用來做實驗的原料(香料一般用作輔料)。由於當時波斯薩珊王朝(224年-651年)稱霸亞洲西部,掌控絲綢之路西端,又開闢海上絲綢之路,一時間波斯物產在中原地區大行其道,紛紛用來入葯煉丹。

煉丹家們只要有財力弄到品質好的進口貨,一般就不用本地產品

煉丹的主要原料有五金八石三黃之說,五金為金、銀、銅、鐵、錫;三黃為硫磺、雄黃、雌黃;八石各說不一,一般指硃砂、礬石、硝石、雲母、石英、石鐘乳、赤石脂、黃丹。此外,水銀和鉛也是煉丹主料。這些原料,中原大地本也富有,一直為煉丹家們所採用。但波斯貨一進來,煉丹家們似乎就有點崇洋媚外了。比如石硫磺(即硫磺),《本草綱目》(卷11)記載唐李珣言:「石硫黃,生崑崙國及波斯國西方明之境,顆塊瑩凈,不夾石者良。蜀中雅州(今四川雅安)亦出之,光膩甚好,功力不及舶上來者。」可見蜀中土產,儘管光澤甚佳,但入葯後的效力仍不及進口貨。在煉丹家眼中,中原的石英在品質上也無法和從波斯進口的高純度石英(水晶)相媲美,連金銀屑也以波斯所產為佳。因此,煉丹家們只要有財力弄到品質好的進口貨,一般就不用本地產品。

另外,波斯一些特有的礦產,如:硇砂、鹽綠(亦作綠鹽)、密陀僧、 石、礬石等,也都入丹方。硇砂是一種硝石,因其色綠,又被稱為綠礬,出產于波斯克爾曼省巴德溫山。此山有一大洞,洞中時有滾滾濃煙,煙霧散盡,洞壁上的沉澱物即為硇砂。附近的居民每隔一兩個月就採集一次,是當地主要的納稅產品。宋代蘇頌的《圖經本草》說:「今西涼夏國及河東(山西)陝西近邊州郡亦有之。西戎來者,顆塊光明,大者如拳,重三五兩,小者如指面,入葯最良。」這說明煉丹家們直至宋朝才在山西陝西一帶發現此種硝石,但若論入葯的功效還是西邊來的進口貨為佳。據美國學者勞費爾考證,漢語「硇砂」一詞應是源自波斯語的nushādor一詞。

綠鹽,勞費爾考證說即波斯語的zangār,此詞有兩義:一是金屬銅上的銹,即銅青;二是一種綠色氯化銅礦石。銅青在中原地區用醋浸銅獲取,而礦石綠鹽由波斯進口。李珣的《海葯本草》說:「鹽綠,波斯國在石上生。方家少見用也……以銅醋造者,不堪入葯,色亦不久。」李珣說方家少用,但並非不用,因為綠鹽多用於治療眼疾。李珣還說用銅醋造的銅青不堪入葯,其實在東晉大煉丹家葛洪的《抱朴子》中,銅青是其煉丹的主要配劑之一。由此可見,丹方配劑既因人而異,也因時代而異。《本草綱目》卷11說:「方家言波斯綠鹽色青,陰雨中干而不濕者為真。」可見一些煉丹家還是有用波斯綠鹽入丹方的。

密陀僧(mordāsang),一種黃色氧化鉛,與黃丹同類。《唐本草》曰:「密陀僧出波斯國,形似黃龍齒而堅重。」 波斯克爾曼省的巴德溫山和德黑蘭北部的達莫萬德山皆盛產此礦。宋《圖經本草》記載:「密陀僧,今嶺南、閩中銀鉛冶處亦有之。」說明直到宋代中國才有了自煉的密陀僧。

石,明代曹昭的《格古要論》說:「 石乃自然銅之精者,爐甘石所煮煉者為假 ……真 出波斯, 石如金,火煉成紅色,不變黑。」美國學者勞費爾認為 石即黃銅,即銅與鋅的合金。

礬石又分白礬和黃礬,李珣曰:「波斯、大秦所出白礬,色白而瑩凈,內有束針文,入丹灶家,功力逾於河西石門者。」黃礬又稱金線礬,李珣曰:「波斯又出金線,打破,內有金線文者為上,多入燒煉家用。」(《本草綱目》卷11)

煉丹術傳入波斯和阿拉伯地區成了鍊金術,後傳入歐洲發展為現代化學

最後說說五金之首。波斯富有金礦(至今伊朗人崇尚金飾品猶如中國人崇尚玉飾品),其製造的金箔、金屑品質上乘,熔為金液,用於摩尼教經書的繪飾,金碧輝煌。

金液一直是煉丹的基本溶液,故仙丹也稱金丹,波斯品質上乘的金箔金屑更是深得中國煉丹家們的青睞。《水經注·溫水》曰:「華俗謂上金為紫磨金。」最上等的金子被稱為「紫磨金」,《本草綱目》(卷8)將波斯紫磨金列為進口五種金子之首。

強盛的唐帝國勢力達至蔥嶺一帶,與西亞地區的貿易往來空前繁榮,源源湧進的波斯物產對煉丹術在唐代達至極盛無疑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繁榮的文化交流又促使中國的煉丹術逆向傳入波斯和阿拉伯地區。這時的波斯已經伊斯蘭化,伊斯蘭教沒有得道成仙、長生不老的觀念,因此煉丹術在該地區成為鍊金術——對金的崇拜使人們想把其他金屬皆變作黃金。其實,煉金也是中國一些煉丹家們的目的。據中國學者曹元宇教授考證,阿拉伯語的鍊金術(kimiyā,波斯語也用該詞)一詞正是源自漢語泉州方言「金液」的發音kim-ya,而鍊金術從阿拉伯傳入歐洲之後發展為現代化學,chemistry 一詞又是源自kimiyā。多麼奇妙的環環相扣!

煉丹服食之風在唐朝最為熾熱,王公貴族、文人名士紛紛以此為時尚。由於金石煉成的仙丹多為砷、汞和鉛的製劑,熱性大,毒性也極大,因此嚮往長生的人們在食用了仙丹之後往往短壽。白居易詩云:「退之服硫黃,一病訖不痊。微之煉秋石,未老身溘然。杜子得丹訣,終日斷腥膻。崔君誇藥力,經冬不衣棉。或疾或暴夭,悉不過中年。」

也就是說,韓愈、元稹、杜牧、崔元亮這些唐代名士,他們的死因皆與服食仙丹密切相關。並且,歷代因服食仙丹而中毒駕崩的皇帝也以唐代最多。唐之後,煉丹服食之事儘管從不乏人身體力行,但隨著道教的由盛轉衰而逐漸退去了熱潮。

丹藥又稱仙丹,是古代方術之士用鉛砂、硫磺、水銀等天然礦物做原料,用爐鼎燒煉製成的藥物。相傳吃了丹藥就可以百病不侵長生不老。因此,中國古代不少皇帝對丹藥的追求樂此不疲。特別是到了唐朝,由於道教的興盛,煉丹活動登峰造極。然而,由於丹藥毒性很大,一些皇帝追求長生不成,反而丟了性命。唐朝從建立到滅亡290年間,一共有21位皇帝,其中至少有5位因服用丹藥中毒喪命,他們是太宗、憲宗、穆宗、武宗、宣宗。

雄才大略的唐太宗年輕時曾嘲笑秦皇漢武迷戀方術和尋求丹藥,但到了晚年由於身患重病,也開始服用丹藥,最後因服用了中天竺方士煉製的「延年之葯」,導致病情加重而死,享年僅50歲。中唐時期的憲宗本來也是一位不錯的皇帝,曾力圖中興,可才活到40來歲就遍找長生不老的偏方。由於服用丹藥中毒,數月不能上朝。雖然他最後是被宦官害死的,但如果不被害死,估計也活不了多久。唐穆宗即位後,懲辦了為憲宗煉製丹藥的方士,但他自己後來重蹈覆轍,服用丹藥中毒,30歲就死了。唐武宗也是在30多歲的時候服丹藥死的。武宗服藥後,毒熱難忍,脾氣變得喜怒無常,臨死前連續十天不能說話。唐宣宗是晚唐時期一位比較有作為的皇帝,有「小太宗」之稱。他即位以後,立即杖殺和流放了用金丹毒害武宗的道士趙歸真、軒轅集等人。但後來他也鬼使神差,開始服用仙丹。唐宣宗服用丹藥後的癥狀與武宗相似,燥熱不安,時值隆冬不敢穿衣。由於中毒太深,背上還長出了膿瘡,最後帶著金丹之毒踏上了黃泉路。

除以上5位外,還有幾位唐朝皇帝也曾迷戀過丹藥,只是沒有造成嚴重後果。如唐高宗曾於開耀二年服食丹藥;武則天晚年服用過道士胡慧超的丹藥;唐玄宗也曾命道士在嵩陽觀煉丹,安史之亂退為太上皇之後,仍念念不忘燒煉丹藥之事。晚唐時期的文宗也曾服用過丹藥,不過文宗服食了江湖術士出身的鄭注煉製的金丹之後,不但沒有像其他帝王一樣被毒死,據說病情還有所好轉,不知道是真是假。

唐朝皇帝前仆後繼迷戀丹藥,除了追求長生不老之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為了治病。李唐皇族有一種叫「風疾」的遺傳病。史籍中明確記載患此症者有高祖、太宗、高宗、順宗、穆宗、文宗、宣宗。風疾現在通常被稱為中風,發病急驟,死亡率高,常留有後遺症,很難治癒。高宗時期,皇后武則天之所以能掌握朝政,就是因為高宗患有風疾,難於操持政務。

唐朝皇帝用丹藥治病,同當時的醫學知識水平有極大的關係。因為煉丹在古代也屬於醫學探索的範疇。唐朝以前著名的醫學家葛洪、陶弘景、孫思邈都同時是煉丹家。葛洪的醫學著作《抱朴子內篇》中,有「金丹」、「黃白」二卷專門記述和總結如何煉製金丹仙藥。陶弘景一生中進行了長達20年的煉丹試驗,寫出了《合丹法式》和《集金丹黃白要方》等多部煉丹專著。孫思邈的《千金要方》中也包含了不少煉丹法。由於這些名醫在歷史上聲望極高,所以許多人對丹藥深信不疑。

古代名醫煉製丹藥的理論依據是「假求外物以自堅固」。他們認為,人是脆弱的,要長生不老,必須找一種不朽、無變化、具有穩定性的藥物作為支撐。草藥雖能治病,但其本身會幹枯、會腐爛、不耐燒,所以無法成為不死之葯。而用鉛砂、硫磺、水銀等天然礦物煉製的金丹,入火百鍊不消,入土千年不朽,入水萬年不腐,如果能被人體吸收,就能起到堅固人體的作用。這種似是而非的理論確實很容易蒙蔽人。

中國傳統醫學是通過長期的經驗積累逐步形成的,而經驗積累基本上又是一個反覆試錯的過程,神農嘗百草,一日之間遇七十二毒就是典型的試錯。皇帝們服用丹藥,實際上是方術之士拿皇帝們的身軀試錯。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皇帝們的死對提高古人的醫學認知還是起到了一點作用。正是通過他們的死,證明了「此路不通」,才使煉丹術後來逐漸沒落。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煉丹在醫學上是誤入歧途完全失敗,但長期的煉丹活動,卻促進了古代化學的發展,產生了不少意外收穫。如馳名世界的火藥,就是唐代煉丹家發明創造出來的。煉丹家通過硫磺、硝石與炭混合燃燒現象的觀察與實驗,製成了黑色火藥。唐代《鉛汞甲庚至寶集成》關於「伏火礬法」的記載,是世界上最早的製造火藥的實驗記錄。
推薦閱讀:

雪地情緣的【修道煉丹】3
煉丹術的定律 胡孚琛
老君煉丹爐--【轉】 診所安全用藥篇
煉丹訣要
玉清金笥青華秘文金寶內煉丹訣卷下

TAG:化學 | 歐洲 | 煉丹 | 煉丹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