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忘的經典海派建築 ———1950到1980的記憶(07.9.3)

◎原著/王唯銘

對於海派文化的定義一直是不清晰的,有的人認為是兼收並蓄、海納百川,也有的人認為是隨心所欲和無章可循。建築是最能夠清晰地體現城市文化的元素,海派建築文化體現了中西建築文化碰撞、交融的過程。  從上世紀50年代的曹楊新村到80年代的上海賓館,我們可以在這個城市裡看到百舸爭流的各式建築風格聚集在一起。有的人認為這些風格迥異、不拘一格的建築充滿了鮮活的想像力和創造性,是對傳統的顛覆和跳躍,正是體現了海派文化的活力與生命力。也有人認為新上海的各種後現代建築是對從老上海建築延續下來的文脈的破壞,相鄰的建築風格南轅北轍、互不搭界,之間缺乏呼應,讓整個城市布局顯得東拼西湊、沒有章法,使海派文化變得既缺少特色又缺失了對老上海文化歷史的承接。  上海作家王唯銘一直關注著海派建築的空間結構和其中的人文故事,他用了幾十年時間去探詢這些建築的故事,並寫到了他的新書《牆·呼嘯———1843年以來的上海建築》中。下面選取一些曾經作為上海灘城市建築轉折點,如今卻被忽略了的時代性建築,捕捉蘊藏在它們身上的海派文化啟示。

  上海賓館  20世紀80年代初的上海高層建築大都集中在賓館、旅館領域,而當時崛起的大批賓館建築還完全沒有文脈主義的意識,比如外灘一側夾在新古典主義風格的禮查飯店和折衷主義風格的俄羅斯領事館之間的海鷗飯店,以方正的現代主義矩形平面構造尷尬地與左鄰右舍劃分出過去的上海與今天的上海間的界限來。  1984年上海收穫了一幢突破性的重要建築,這不僅是在高度上首次突破稱雄上海達48年之久的國際飯店,成為1949年後城市高度的一個新象徵,也是賓館建築一次人文意義上的突破,這就是上海賓館。烏魯木齊北路、華山路口上這個交疊矩形平面的建築,是上海第一幢由中國自行設計的高級旅遊賓館,高91.5米,主樓地上26層,地下一層,建築總面積為44708平方米。與大部分80年代前期上海粗糙、簡陋,缺乏審美價值和人文意味的賓館建築不同,在最初的設計上除了容納600間客房的建築功能外,還考慮到了與鄰近的靜安賓館綠地的分享和與周圍其他建築的遙相呼應,如當時的總建築師汪定曾所說,這不是一座「為了高而高」、「為了時髦而時髦」的建築。上海賓館在其建成之後立刻成為西方遊客到達這座城市最好的落腳點,也成為承前啟後的一個逗號,在結束了國際飯店高度紀錄的同時,也使之前賓館建築單調的姿態開始有所改變。

  聯誼大廈  和上海賓館一樣成為80年代「海派建築」中的轉折點的還有延安東路與四川中路交匯處的聯誼大廈。矩形平面,長54.7米,寬為29米,連同地下室共30層,標高107米的大樓在1985年刷新了一年前上海賓館保持的上海最高點紀錄,成為上海第一幢在高度上突破百米的建築。從人文意義上來說,聯誼大廈是上海第一批白領的搖籃,一批後來左右著這座城市基本情感的人群從這裡誕生,裡面那個叫「香格里拉」的空間更是為他們首次提供了一種邊緣化的生活方式。  這樣的高度卻並不值得誇耀,因為聯誼大廈所處的地理位置並不適合建造這樣體量龐大的建築:在它的右邊是建於1936年帶有現代主義氣息的法國郵船公司大樓,左邊是新古典主義風格的亞細亞石油公司辦公樓和英國總會(現東風飯店),它們彌散的古典美學意趣與聯誼大廈強烈的現代感截然對立,而後者更是在高度上對它們產生了絕對的壓迫感,映襯得這些建於20世紀初的建築顯得矮小不堪。正如王唯銘先生所言,這座包裹在大幅茶色玻璃幕牆裡的建築「摧毀了外灘的天際輪廓線」,是對已有的歷史的「一次毫不留情的抹消」。

  華東電力大樓  另外一處同聯誼大廈一樣,在臨近外灘的地域突然聳起,破壞了外灘優美典雅的天際輪廓線的是1988年建造的122米高的華東電力大樓。大廈以切角的正方形為平面,正方形平面的對角線與南京路垂直,建築上部各層根據內部功能與朝向的需要而不同地凹進、突出或折向。  大樓上這些過於自由、生動和變化無窮的造型本身可以說是極富個性的,也是表達建築美學的一種方式。但在南京路那由公和洋行、德和洋行等共同營造的舊日上海的氣氛中矗立這樣一座後現代的建築,則變成了對上海歷史感和滄桑感的一次粗暴的蹂躪。這幢過於現代的大樓曾經引發了一場關於建築審美的爭論,20年後的今天,陸家嘴地區佇立的那些建築的千姿百態早已與華東電力大樓相映成趣,似乎這樣古典與後現代交織在一起的建築布局也成為了海派文化的一部分。

  曹楊新村  20世紀50年代,開始迎接嶄新時代的海派建築在高樓大廈上並沒有什麼突破,不過,在民居意義上,卻留下了一批極具人道主義意義的居民區。50年代初共有5個工人新村同時在建造,它們是曹楊新村、控江新村、長白新村、鳳城新村和鞍山新村,其中曹楊新村堪稱典型。  就建築本身來說,近97000平方米的磚木結構房屋並無甚特別,令人讚賞的是它的布局。曹楊新村的布局依據西方「鄰里單位」的概念,避免了後來許多工人新村的兵營式格局,和現代住宅區單調、劃一、機械、毫無人情味的弊病。開敞的空間,疏朗的人群和足夠的綠地,這些當下眾多房產商們訴求的東西,曹楊新村在1951年就已經做到了。即便每戶獲得的面積不超過35平方米,沒有廳的概念也沒有單獨的抽水馬桶,曹楊新村體現出的人道主義讓其在海派建築中已然有了一定的價值。

  淮海路巴黎春天  1995年,在陝西南路與淮海中路交界處,後現代主義風格的巴黎春天撲入人們眼帘。整個建築造型並沒有出其不意之處,但是其呈現出一種對昔日霞飛路優雅的古典建築的呼應,在它低調優雅的立面上,可以看見許多古典建築符號,並將現代與古典緊緊地糅合在一起滲透進整個建築的每個部分。建築中表現出那種精雕細刻的情調呼應著這條馬路的昨日風光,因此很長一段時間裡成為這座城市的一個象徵符號。人們走進這個空間可能只是熱愛它的雕刻在外牆上的後現代主義紋飾而非熱衷於時尚之地。

  閔行一條街  和曹楊新村相同,1959年的閔行一條街依然體現著人道主義,所有的住宅都是為在舊時代沒有發言權的人們建造的,當他們搬遷進這些房子的時候,他們內心的那份喜悅之情直到40年後的今天我們仍然可以感受到。創意在當時也是獨具一格:一層布置商店,兩層以上則是市民住宅,10萬平方米的建築面積沿著馬路兩邊一路而去形成十分壯觀的城市景觀。但是後來人們意識到,商店與住宅混雜在一起嚴重地干擾了人們的生活,對日常生活產生了極大的威脅,「一條街」的形式似乎更適合作為被偶然經過的人們感慨膜拜,而不是作為居民區使用。  在某種意義上,它甚至是催曹楊新村進行了超越,功能更趨於合理,對人的要求也更加關注。但是它解構了作為居民區的一些基本特性,在壯觀的外表背後,卻是對人們正常生活的歪曲理解,所以這種建築樣式最終被建築師們放棄了。

海派即全球化 ———海外建築設計在上海

◎原著/薛求理◎編寫/小同

站在上海南京西路上海商城和明天廣場的高層平台眺望,腳下上海商城所在地,原是猶太商人哈同的花園府邸。這兩幢建築都是由美國建築師波特曼設計。從南京西路高層建築內望去,湧現出的是華麗偉岸而爭奇鬥豔的高層建築,中信泰富、恆隆廣場、上海展覽館(中蘇友好大廈)、錦滄文華大酒店……還有更多不知其名的建築。這些建築多是由海外財團投資、外國建築公司設計、在過去20多年裡冒出來的。它們的數量和集中程度在世界建築史上、城市史中絕無先例。房屋建成,屹立在中國,而其構思和設計卻來自異域,這些「舶來」建築如何改變了我們的城市?如何影響到普通市民的生活?在中國和美國從事建築設計和教育工作的薛求理博士,在其新書《全球化衝擊———海外建築設計在中國》(同濟大學出版社出版)中,從中國/西方、傳統/現代、全球化/民族性的角度對中國問題進行了分析。

  波特曼———外國人的「茉莉花」  美國建築師波特曼在20世紀80年代來上海投資發展南京西路上的上海商城。  上海的建築師們認為,上海商城是外國人唱的一曲「茉莉花」,他想說中國話,但卻是洋腔洋調的。中軸線對稱,坦蕩蕩一直到底,與中國傳統建築的走不通的中軸線有很大不同。  上海商城的塔樓高165米,一度為上海最高建築和密度最大的地塊開發。在其建造後的十多年裡。周邊不知造起了多少時髦建築,很多都出自於外國名事務所,但上海商城和波特曼酒店卻一直保持著較高的租用率和焦點入住率。波特曼酒店一直是西區、南京西路高檔生活的所在和象徵。到波特曼酒店去見客人,在上海商城購物或訂購飛往國外的機票,一直是上海人艷羨和覺得體面的事。

  環球金融中心———「月亮門」到「金屬扣」  選址於浦東的環球金融中心用雙層電梯和四個空中大堂,服務於辦公、酒店和觀光層。該樓的建築高度升高後,原來的全混凝土結構成為外包混凝土的鋼巨柱、巨型斜撐、鋼斜梁等。比起「9.11」遇襲的紐約世界貿易中心,上海的環球金融中心更為穩固安全,結構更重,混凝土的核心筒更耐火,每12層設置避難層,所有區域都裝有自動噴淋系統。  環球金融中心頂部的圓洞,使為緩解高層的風壓,在頂部挖大洞,成為月亮門,與東方明珠互為呼應。這一設計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就因特殊原因引起爭議。過後,這幢樓的月洞門,先是在圓洞中加以橫橋,繼而是將下部抹平,最後索性改為梯形。「月洞門」變成了「金屬扣」。環球金融中心未建之前的設計改動,使人們看見城市標誌建築所承載象徵意義的重要。

  中國設計中心  在普利茨克建築獎(相當於建築界的諾貝爾獎)設立的二十多年間,亞洲獲獎的三人,全是日本建築師,其中安藤忠雄最為年輕。上海同濟楊浦科技園公司爭取到安藤事務所來上海設計中國設計中心。  十多年來,沿同濟大學周邊形成了建築設計集群,各種設計公司、裝潢公司、圖文公司等建築設計上下游空司在校區周圍的赤峰路、四平路、國康路冒出,每年產值幾十億人民幣,創造了上海的奇蹟。這些不斷滋生的公司對辦公樓的需求殷切,因此就有了「中國設計中心」這個項目。

  大劇院———流行全國  1994年,上海大劇院由法國夏邦傑建築設計事務所和華東建築設計院合作進行設計。上海大劇院的構思源自於中國的「亭」,在一片仰天翻翹的弧形屋頂下,設置通透的公眾活動空間及觀眾廳。大屋頂由東西兩側的六個樓、電梯井作為支撐,上有觀光餐廳俯覽人民廣場。大劇院地上八層,地下兩層,總建築面積62803平方米。建築主體總高40米。  1933年,稱作GrandTheatre的大光明電影院在南京西路落成,這個美國ArtDeco式的電影院轟動了上海和其他城市。65年後,新的GrandTheatre又在當年的跑馬地,現在的人民公園建成。白天,大劇院接待著全國各地來的觀光客,入夜,燈影璀璨,衣香鬢影。  當上海大劇院接近完工之時,北京的國家大劇院開始向世界各地徵求方案。上海和北京的兩個大劇院對其他省市皆有深遠影響。不論貧富,幾乎所有的省會城市和富裕的中小城市都在建大劇院、歌劇院,儘管在中國,通俗歌曲遠比歌劇要流行(更具諷刺意味的是,珠三角一帶將卡拉OK歌廳都稱作「歌劇院」)。

  一城九鎮重拾「萬國風格」  上海的「一城九鎮」計劃作為一次即便在世界城市發展史上也絕無僅有的大規模造城運動受到從中國到世界範圍,從各類媒體到市井大眾的廣泛關注。網民們為此展開激烈的討論。凡對方將這種做法看作是消費文化催生的布景化的「迪斯尼樂園」或上海早期租界文化的延續。而贊成者則認為只要普羅大眾接受即可,至少,這樣可以改變以往小城鎮千篇一律的風貌特徵。

  金茂大廈———SOM的中國寶塔  金茂大廈建於上海浦東陸家嘴「金三角」中心區。它的設計者SOM研究了中國的寶塔,在立面上以階段性的縮進逐漸加快向上的節奏。每一個樓層段的層數依次為:16、14、12、10、8、7、6、5、4、3、2、1,每一樓層段由0.75米的縮進。塔樓的外牆由鋁板、玻璃組成,外飾密密層層的不鏽鋼條,給人纖細向上的垂直感。裙房的外牆主要由黑色花崗石和水平的不鏽鋼構件組成。遠看,塔樓的銀色基調與天空融為一體,近看,條條精細的豎線條映現著光影的變化。夜晚,泛光燈照射在層層退進的立面上。金茂大廈既是20世紀末上海灘的時髦產物,又暗含了中國的寶塔形象,受到海內外建築師的交口稱讚。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每次來滬,必住金茂酒店,他稱,這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

推薦閱讀:

中國古代建築與風水的關係之大門風水詳解
探尋中國近代建築之63——京張、京綏鐵路(二)
魔獸世界建築志·人類雄城
認養古建築是一種文物保護創新
我國34個省會地標性建築

TAG:建築 | 記憶 | 經典 | 遺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