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瘋狂的國人,都應該看這部電影冷靜下
當賣菜的大媽都在談論股市的時候,說明股市即將崩盤。
最近香玉周圍的人都在談房市,想想莫名心悸。
看過馮小剛的《大腕》,應該會對那對精神病人的對話,記憶猶新。
一定得選最好的黃金地段,雇法國設計師,建就得建最高檔次的公寓!電梯直接入戶,什麼寬頻呀,光纜呀,衛星呀能給他接的全給他接上!
你說這樣的公寓,一平方米你得賣多少錢?四千美金起,你別嫌貴,還不打折。
我們做房地產的口號就是,不求最好但求最貴!
當時看來覺得特別瘋狂,如今再看,不由悲從中來。
現在北上廣深的房價,何止四千美金?
近期的一組樓價數據顯示:
今年上半年,北京新建純商品房均價3.8萬元/平米
二手房成交均價超過4.3萬元/平米
而北京2015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為4.8萬元
等於1年的收入只能買1平米左右的住房面積。
那麼香玉掐指一算,小夫妻兩個如果想買套100平左右的普通住宅。大概要從大學畢業開始,一直工作到70多歲。(而且是五十年不吃不喝…)
「房價猛如虎」,買房早成了懸在所有年輕人頭上的一把刀。
彭浩翔導演的《維多利亞壹號》。
就是關於一個被香港樓市逼瘋的女人的殺人實錄。
家境平凡的女主,為了能買一套心儀的房子,極盡一切方式攢錢,下了班還要打兩份工。
眼看著要存夠首付了,結果樓價一漲,前功盡棄。
幾近崩潰的女主,在萬聖節前夜,展開了一場瘋狂的殺戮……
這部片子當時在香港上映時被評為三級片,但是樓市逼瘋人的真實案例,在我們身邊卻比比皆是。
在「前景大好」的樓盤面前,「炒房」成了目前國人心目中最「保險」的投資方式。
「買不起就貸款,買得越多賺的越多。等房價一漲再賣出去,還怕還不起?」
這種狂熱的消費心理,跟下面這部電影里所描繪的,簡直一模一樣——
《大空頭》
The Big Short
這部片子是去年的奧斯卡熱門佳作,最佳影片的競逐者之一。
IMDb評分7.8
媒體人評分網站Metascore評分81
豆瓣評分8.3
卡司相當之豪華:
克里斯蒂安·貝爾、史蒂夫·卡瑞爾、瑞恩·高斯林、布拉德·皮特…
任何一個,都能駕馭好萊塢一線大片的男主角,更何況四人同時出現。
電影再現了美國次貸危機,從初露端倪到全線崩潰的整個過程。
從現實性和專業性的層面上揭示了樓市真相。
對於目前國人炒房,簡直是必看電影。
在電影的開端,美國的房產市場還一片欣欣向榮。
所有消費者和投資者都擠破了頭,要從房地產這款肥肉里分一口。
在他們看來,這筆「穩賺不賠」的買賣,將永遠地持續下去,危機什麼的都還是無限遙遠的事情。
然而在看似繁榮的盛況背後,是超乎想像的泡沫。
而華爾街的幾位投資鬼才,就看穿了這團泡沫假象。
克里斯蒂安·貝爾飾演的是一名基金經理。
性格古怪,但眼光獨到。
他是第一個看穿美國房地產泡沫的人,預測房地產市場將於07年的第二個季度崩潰。
出於對基金最合理的投資,他和銀行締結了一個叫做信用違約互換(CDS)的東西,類似於一份保險合約。
投保人要上繳大量保險費,但一旦房產市場崩盤,銀行就要賠付投保人的損失。
保險,一般是為自己所擁有的東西投保,以規避風險;而貝爾怪就怪在,他是在為自己所沒有的東西投保。
豆瓣上@肥嘟嘟左衛門的解釋非常生動:
做個比喻,你給你的房子投保,房子燒了,你索賠,收益和損失對沖了。但是這房子不是你的,你卻為它買保險(受益人是你),還買100份,這不就是賭這房子會燒么?
這就是所謂的「做空」
在貝爾之前,沒有人會去買CDS,因為根本沒有人會去賭房產市場崩潰。這簡直就是白白砸錢。
銀行自然欣然同意簽訂;
而貝爾基金的投資人們則暴跳如雷,覺得這種行為,簡直是把自己的前往水裡扔。
太愚蠢了!
當然最後,事實證明他是對的。
貝爾大量買入CDS的行為,被另一位反應敏捷的投資人,高司令飾演的賈瑞德·韋內特發現了。
在意識到貝爾的預測是正確後,他也開始著手準備大賺一筆。
與此同時,他的一通打錯的電話讓另一位基金經理,史蒂夫·卡瑞爾飾演的馬克也發現了這件事情。
馬克一開始對於這種預測也是抱有懷疑的。
然而當他帶著團隊去實地考察後,決定立刻大量購入CDS。
因為他看到的,是大量荒棄、空無一人的住房。就想我們現在會看到的「鬼樓」,明明顯示已經全部售出,但沒有一個人住。
而他採訪到的脫衣舞娘、酒吧小哥,都手握幾套豪宅。
靠的就是貸款。
很顯然,現在的繁榮,已經到了輕輕一碰就能破碎的地步。
另外還有一對年輕的創業者,在無意間了解到做空次貸的事情後,借著退休銀行家布拉德·皮特的幫助,也終分得了一羹。
誰也沒有想到,短短一年不到的時間,美國的房地產市場,從頂端跌落到了谷底。
並且由於一系列連鎖反應,引發了全國、甚至全球範圍內的經濟動蕩。
這幾位「大空頭」,是這場經濟動蕩中,嗅覺最靈敏的聰明人。
他們不僅規避了危機,甚至還從中大賺了一筆;
但同時,就像影片中說的,他們賭的,是全球經濟的崩潰。
你說這是美國的「特例」,在中國不會發生的?
因為我們沒有CDS!
然而就在今年的9月23日,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正式發布了《銀行間市場信用風險緩釋工具試點業務規則》及相關配套文件。
在原有兩項產品的基礎上,推出了包括信用違約互換(CDS)在內的兩項新產品。
簡單講就是,現在我們也可以做空房價了。
其實對於市場的泡沫現象,參與者們不是不知道。
香玉再貼一些數據:
上海、北京、深圳等大城市的租售比早已經遠遠超過了1:200的國際標準安全線,保守估計在1:500以上,一些地區甚至到了1:1000的程度。
這意味著,按照現在的租金,在這些城市買房投資,要靠租金收入回本可能會接近100年,遠遠超過了房子法定70年的房齡。
但是他們往往抱有僥倖心理:
樓市現在不會倒,就算真的有一天會倒,我也能在這之前全身而退。
然而不管是助長次貸泡沫的開發商和金融機構,還是能夠反應敏捷能夠全身而退的投資人。
泡沫一破,最後受傷的依然是普通老百姓。失業的失業,流離失所的流離失所。
作為一個門外漢,香玉不敢說看完一部電影,就能對複雜的房產經濟學有多少了解。
但至少,當以後自己也終將面臨買房、投資等問題的時候,自己會盡量多長點心眼、更多些考慮。
有句老話說得好:
樹不會長到天上去。
這個世界上不存在無風險的投資,而只有更明智的選擇。
其實,對於香玉我自己,以及很多同齡的年輕人來說,買房不僅僅是一項金融投資,更重要的,它是一種對自己生活的投資。
有房子就意味著有家,有一個專屬於自己的、安全穩定的空間。
用長輩的話來說就是:至少是有了個落腳的地方,有點生活的樣子了。
而廚房,恰恰是這種「生活感」的來源,是家裡離生活最近的空間。
廚房的味道,就是家的味道。
自己親自下廚做得一道小菜、一碗湯羹,遠比油膩的外賣來得更有滿足感和親切感。
這大概也是當下美食廚藝節目、下廚軟體風靡的原因。
所以,年輕人最該投資的第一套房,其實是廚房。
年輕人為了理想打拚得再累,也別忘了生活。
老闆電器,1111套「房」投資計劃。
1111個免單名額,虛席以待。
當你購買老闆電器商品之後,只要再成功推薦5人購買本店任意一款在售商品(配件除外),即可享受免單。
當然,你也可以在本店成交6筆訂單,即可享受最低金額商品的免單。
推薦閱讀:
※用1000萬張照片拍出的國產紀錄片,真好!
※跟著電影去旅行,徒步者的路
※如何評價《阿飛正傳》?
※電影《功夫》到底好在哪兒?
※電影《鐵拳》的幕後製作說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