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被逼著學舞蹈的孩子,長大後就沒有後悔的
美國的一項研究發現:決定孩子未來的,並不是智商,而是堅持。
「藝多不壓身」,有才藝傍身,不僅能陶冶情操、提高藝術修養,還能在未來的學習生活中樹立更多的信心。讓孩子學一兩樣才藝,不要輸在起跑線上,是現在很多家長的做法。但實際上沒有哪一樣才藝的培養是不需要付出代價的。
孩子選了一個興趣班,但是學了一段時間又不想學了,這是很多父母都會遇到的問題。那怎麼培養孩子堅持的品質呢?陪著他一起堅持,也許是最好的示範,也是最好的方法。
有一個朋友,7個月早產出生,從小體弱多病,一遇天氣變化,她必然是班上第一個傷風感冒的小朋友。為了幫助女兒鍛煉體質,六歲的時候,媽媽給她報了舞蹈班。
學舞蹈十分辛苦,「當時的感覺是痛不欲生,尤其是看到別的小朋友都在外面玩,自己卻要學那麼枯燥的基本功。」她也曾萬般不情願地哭著喊著:「媽媽,我不學舞蹈了!」
可是媽媽在這件事情上從來沒有退讓過,為了幫助女兒把舞蹈練下去,這位母親想了很多辦法。她讓女兒給自己當小老師,記住老師課堂上的動作,回來教媽媽。還買了一套光碟,有空就看視頻學舞蹈,陪著女兒一起練。
學校里組織的舞蹈比賽,她都鼓勵女兒參加,不得不說女兒在舞蹈上頗有天分,從學校的小舞台到市裡的大舞台,有一次還代表學校參加了全國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拿到了金獎。興趣就在一次次的成就感中慢慢形成了。
「剛開始學的確很辛苦,可是後來也就習慣了,成了每天的生活。」一直到現在,舞蹈依然是她生活的一部分。即便現在從事的工作與舞蹈沒有任何關係,但是每年年會,她都能帶著部門的同事拉練出一支相當有看頭的舞蹈節目。
葉聖陶先生說過:「教育是什麼?往簡單方面說只需一句話,就是培養良好的習慣。」在學習舞蹈的過程中,孩子學到的不僅僅是技術技巧,也不僅僅是鍛煉了身體,更是養成了一種凡事都需要堅持的習慣,而這種習慣將伴隨他們的一生。
很多父母都會說,我們並不希望孩子成為舞蹈家,只希望他能夠享受舞蹈的樂趣。然而舞蹈是極具技巧性的,不訓練,不堅持是學不出來的,而所謂的氣質也是長年累月堅持訓練的結果。
大學時候的閨蜜,小時候學過舞蹈,可是小孩子心性,學了一段時間之後怎麼也不願意去了,閨蜜媽媽也不想她的童年被強迫學這學那,於是就這麼半途而廢了。
現在閨蜜跟人聊起來還是會感慨,「如果當年媽媽逼著我學了就好了,不至於現在沒有一樣拿得出手的特長。」話里話外流露著遺憾。
對於年僅幾歲的孩子來說,喜歡和興趣並不能完全劃等號。當孩子說她喜歡什麼時,也許真的只是喜歡,但興趣的形成是需要一個過程的。
這個過程孩子能不能堅持下來,很多時候取決於家長的態度。如果頻繁終止或者更換課程,孩子的興趣就只能一次次地止步於每一次脫口而出的「喜歡」。
很多人常常會妖魔化各種興趣班,覺得上興趣班就是剝奪了孩子快樂的童年。其實,任何學習,不管是舞蹈、樂器,還是學科知識,都是需要花費時間和努力的,沒有什麼是可以輕輕鬆鬆就取得成果的。
雖然不贊成把孩子淹沒在興趣班的汪洋大海中,但是也並不贊同純粹的快樂教育,什麼都不學,任由孩子自由發展。
在陪伴孩子上各種興趣班的時候,考驗的不僅僅是堅持,還有大人對時間的掌控能力,這對孩子來說,也是必須在漫長的生活和學習中所必需掌握的技能。
那些被逼著上興趣班的孩子,長大了以後,回想起當年的經歷,大多數會慶幸自己在小的時候就堅持get了一門技能,而這讓他們在以後的生活中感覺到非常的自豪。
小飛魚:小時候沒機會學什麼,學過幾個月畫畫,很感謝那時候的自己。當時學的很辛苦,卻換回一點兒美術基礎。現在可以偶爾陪孩子玩一下,讓她讚歎說:媽媽好厲害!
寧靜致遠:小的時候學過一段時間的書法,還拿過市裡的書法比賽三等獎,現在春節可以寫幅春聯掛在門上。當然這對於收入而言並沒什麼卵用,但是有點小樂趣生活也會變得津津有味。
七七七七七:小時候和我媽打的百分之八十的仗都是因為鋼琴。從五歲到十八歲,也沒成為什麼大師或者音樂素養多牛的女孩子,也不屬於有天賦的人。然而現在,快樂或難過時彈些自己喜歡的曲子卻成了生活中有滋有味的調劑品與莫大的安慰。謝謝媽媽!
推薦閱讀:
※芭蕾看什麼 - 看那細微的延伸
※舞蹈欣賞的對象—人體動作
※請問芭蕾舞劇天鵝湖中王子這個食指中指併攏向上指的動作有什麼含義?
※足尖上的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