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海憶 浙江日報
楊新元
臨海江南長城。(臨海市委宣傳部供稿) 楊新元 有時候,一個地方就像人一樣,有的相貌平常,姿色一般,見過後也留不下什麼印象;有的雖然也是浮光掠影,匆匆一見,卻因風骨秀美,才貌出眾而讓人過目難忘,在心裡常挂念著。臨海,就是這樣一個山水奇崛、文明淵藪,讓人見了就忘不了的地方。當了幾十年的新聞記者,台州也曾去過無數次,但臨海卻沒有好好看過。多虧了今年五月在臨海召開的省黨報系專副刊研討會,讓我有機會仔細地地親近了一下臨海。至今想來,臨海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仍是記憶猶深。 東湖雅
清文人俞樾說:「杭州有西湖,台州有東湖。東湖之勝,小西湖也。」杭州的西湖名甲天下,而臨海的東湖,名氣也不小,是臨海的一張金名片。有客來,臨海人總先往東湖引。我是第一次到東湖,果然嚇我一跳:活脫脫一個袖珍版的西湖!一樣的煙柳畫橋,一樣的碧波蕩漾,一樣的亭台樓閣,一樣的堤隔橋連。西湖有蘇白兩堤,東湖也有縱橫兩堤;西湖有湖中三島,東湖也有湖中三洲。放眼望去,真不知是身在西湖,還是東湖?!
此刻,下午的陽光照著一湖波光粼粼的湖水,微風吹拂,垂柳依依。我們在市府政研室王主任的引領下,與東湖「親密接觸」。王主任是臨海人,斯文儒雅,談起東湖,如數家珍。他告訴我,東湖以緊臨台州古城牆東側而得名,原為城北白雲、山宮數溪的匯合處。東湖的歷史,最早要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宋端拱二年,也就是公元989年。當時,開鑿的目的是為水軍營集之地。到了宋熙寧四年,郡守錢暄開鑿為湖。南北長近500米,東西寬約150米。東湖與古長城城樓遙相呼應,山水相依,構成了古城獨特的風韻。現代肖草有詩《天門行》贊道:「夏夜臨湖碧水漣,遙望天門共舉杯;兩岸雛鶯雙雙飛,孤舟泛影月同行。」我想,怪不得東湖如此精緻嫵媚,原來是人工精心雕琢而成。
東湖分前湖和後湖,湖中有洲渚,洲上多亭閣。我們沿九曲回橋,緩緩前行,真是步移景換,美不勝收。不一回,來到湖心亭前。王主任說,湖心亭建於清康熙年間,算得上是東湖的標誌性建築了。我抬頭看,果然宏偉大氣,古樸典雅,構造精巧。亭子共三層,飛檐翹棟,氣度非凡,顯示了我國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藝。湖心亭為全湖覽勝之佳處,古今游者留下頗多的詩詞對聯,如「四壁雲山天上下,一亭風月水中央」、「四面軒窗宜小坐,一湖風月此平分」等。俞樾當年游湖心亭,竟擊掌而問:「宜晴宜雨,比西湖第一樓何如?」可惜我們行色匆匆,不能登臨遠眺,領略「儼如罨畫亭台,任山鳥談天,水魚玩月,最好夕陽城郭,有南峰塔影,北固鐘聲」的意境。
當然,東湖的雅,還體現在它的神來之筆——「半勾亭」上。走過湖心亭,行不遠處,在九曲橋的半勾處,四面臨水,卻突顯一亭,這就是著名的半勾亭。亭名取自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詩:「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在此湖。」我看到,半勾亭是單層六角,以六根石柱擎撐水中建成。雖然與湖心亭相比,半勾亭顯得低矮了一點,簡約了一點,但半勾亭與湖心亭卻珠聯璧合,相得益彰,形成了橋連雙亭,亭立湖心,湖、亭、橋交相輝映的獨特景觀。王主任頗為自豪地說,在《大不列顛百科全書》中,就刊登有東湖及湖心亭與半勾亭的照片,書中稱「東湖雙亭」,並譽之為「臨海一寶」。
再住北走,就見樵雲、浣月兩水榭凌波並列,與湖心亭遙相呼應。樵雲洲上有逢源亭。走得累了,在亭中小憩,任四面湖風輕輕吹拂,十分愜意。值得一提的是,東湖環湖人文景觀眾多,古迹遺存不少。駱賓王祠就是其中之一。那天,我們行至駱賓王祠,看到雖無雕樑畫棟,也是斗拱飛檐,頗得唐宋遺風,稱得上是傳統建築的翹楚。駱賓王早年為臨海丞,著有《駱臨海集》。我想,東湖的古迹中,有了駱賓王祠,也為東湖增色不少。一代大文豪主丞臨海,成為臨海小城千古風流的佳話,也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段佳話。
有人把湖泊比喻成「大地的眼睛」。有了湖泊,就好比在當地的人文山水中,增添了一雙顧盼流彩的大眼睛,整個城市也因此靈動起來。我想,臨海城市雖然不大,有了一個東湖,也就像有了一隻「大地之眼」,確實為城市增色不少。王主任告訴我,自宋以降,東湖代有浚修。尤其是清康熙十八年和同治十年,台州郡守鮑復泰、劉璈先後兩次修繕後,東湖的規模更加可觀,成為台州的園林之首。這一橋一閣,一亭一廓,依然保留著古老的歷史空間和人文內涵,吸引著人們在典雅、古樸的環境中神遊、暢懷。
長城雄
北京有長城八達嶺,而江南小城臨海,也有江南八達嶺。因此,到了臨海,古長城是必看的。
在東湖遊覽,抬頭就可見北固山古長城。然真正要登上古長城,汽車在臨海城裡左拐右轉,還是開了十多分鐘才到。導遊小姐介紹說,臨海古城牆自晉代開創以來,已有1600餘年歷史,迭經唐、宋、元、明、清諸朝,不斷修築增擴,其主體部分一直保存到今天。古城牆沿江修築而上,依山就勢,逶迤曲折,雄險壯觀。
我們此刻來到古長城的攬勝門下。站在底下向前望去,只見陡峭的山坡上,石階一級緊挨一級,直上雲端。石階下,建有巍峨的石牌坊,上書:「雄鎮江南」,遒勁有力,是已故著名書法家沙孟海的手跡。王主任建議,以石牌坊和攬勝門的石階為背景,大家合一個影,當即響應者眾。拍完照,大家正準備登高時,善解人意的王主任又提議,不要從這裡上去,還是從另一個汽車能開上山的地方上去,這樣走比較省力。我想,對我等不擅爬山者,要走198個石階登上攬勝門,肯定是精疲力盡了。
江南長城實際上就是台州府城的城牆。它全長6000餘米,現存5000米,東起攬勝門,沿北固山山脊逶迤至煙霞閣,于山岩陡峭間直抵靈江東岸,延伸至巾山西麓,雉堞連雲,城樓高峙,依山就勢,俯視大江,矯若巨龍,雄偉壯觀。因為我們是乘汽車上來的,所以只走了一小段山路,就輕鬆地登上了長城。這段路比較平坦,我們邊走邊看邊聊,倒也十分愜意。因年代久遠,古城牆上青苔叢叢,藤蘿纏繞,沿途古木參天。望遠處看,剛才遊覽的東湖就在腳下,如一塊綠翡翠,在陽光下熠熠閃光;遠山如黛,臨海城新區里高樓林立,老城區白牆黑瓦,一派古意。行走在臨海古長城上,我恍若多年前爬北京八達嶺長城,兩者何其相似!
據史載,明朝名將戚繼光在臨海八年,抗擊倭寇九戰九捷。期間,戚繼光與知府譚綸整修臨海古城牆,創造性地加蓋了二層中空敵台,遺存至今。戚、譚隨後奉調薊州,修建北京附近的明長城。他們抽調了江南三千兵士,將其在臨海的築城經驗運用到明長城的修建工程中去。所以,北國長城的空心敵台,就源自臨海。江南長城實為北國長城之「師範」和「藍本」。
導遊小姐告訴我們,臨海的古城牆,除了禦敵的功能之外,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作用,就是防洪的功能。城牆有三分之一是沿著靈江修築的,台州府城正位於靈江入海近處,江水與潮水相碰,水位升高,時常漫上城來。城牆有如大堤,千餘年來抗擊著洪水的衝擊。為此,臨海城牆在修築設計上,採取了特有的措施,把瓮城修作弧形,特別是把「馬面」迎水的一方修作半圓弧形(其餘一方仍為方形),這在全國古城牆中十分罕見。由於城牆的抗洪作用,在元朝滅掉南宋時,元大帝曾下令拆毀江南所有古城牆,以利其鐵騎長驅直入。而臨海城牆卻因其無法替代的防洪功能,得以倖免。
在江南長城的西北角,登上最高處,便是元末明初的農民起義領袖方國珍在北固山建國稱王時建造的天壇。也許所有的祭壇都和北京的天壇相仿,一樣地象徵著天圓地方,一樣地摹仿著山呼海應。因「壇」與「台」音近,所以城隍山西北端一帶就一直被人們沿稱為「望天台」。從望天台沿城牆而下,過梅園,我們從「瓮城」出來。導遊小姐說,瓮城的瓮,就是瓮中捉鱉的瓮。這也是臨海古長城的一大特色。當年倭寇入侵,進入瓮城,就關門打狗,顯示了臨海古人的聰明才智。
此時夕陽西下,回望身後的古長城,更顯巍峨雄壯,感到不虛此行。
第二天,我們又興緻勃勃地遊覽了桃渚抗倭古城,龍灣海濱公園。那石柱桃江的美景、桃渚大堪頭村的珊瑚岩奇觀,也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據地質學家的描繪,大約在八千萬年前,這裡還是一片淺海礁林。一天,海底深處的岩漿突然聚集,以無可抗拒的力量衝破地殼,噴出萬千火流。海水退卻了,山體凸現了。浩浩蕩蕩的火山熔漿冷卻後,形成漫山的六邊形柱體。因為其形狀有如珊瑚,俗稱珊瑚岩。這裡,保留了一千五百多萬根六邊形岩柱,足以跟夏威夷和愛爾蘭的同類岩柱相媲美。
臨海美,大美!江南憶,能不憶臨海!
推薦閱讀:
※省法學會第七次會員代表大會舉行 浙江日報
※要求高院裁定四名議員宣誓無效 浙江日報
※舌尖上的癌症 浙江老年報
※美爆!浙江春日最值得一去的7條徒步線路,周末約起!
※在東北女生身高165是什麼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