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科普】走出使用抗生素的誤區

誤區1:抗生素=消炎藥

多數人誤以為抗生素可以治療一切炎症。實際上抗生素僅適用於由細菌感染引起的炎症,而對由病毒引起的炎症無效。消炎藥是用來消除炎症的,炎症是一個病理過程,典型特徵是紅、腫、熱、痛和功能障礙。

感染和非感染都能造成炎症反應,很多炎症是無菌性炎症,常用的消炎藥是阿司匹林、布洛芬等。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生的局部軟組織的淤血、紅腫、疼痛、過敏反應引起的接觸性皮炎、藥物性皮炎以及病毒引起的炎症等,都不宜使用抗生素來進行治療。

誤區2:廣譜抗生素優於窄譜抗生素

抗生素能用窄譜的不用廣譜,能用低級的不用高級的,用一種能解決問題的就不用兩種,輕度或中度感染一般不聯合使用抗生素。

在沒有明確病原微生物的經驗性治療時可以使用廣譜抗生素,如果明確了致病的微生物最好使用窄譜抗生素,否則容易增強細菌對抗生素的耐藥性,同時長時間使用可能會出現不良反應。

誤區3:新的抗生素比老的好,貴的抗生素比便宜的好

有不少人迷信新推出的高價葯、特效藥,似乎治病非它們不可,對常用藥不屑一顧。其實每種抗生素都有自身的特性,要因病、因人選擇,堅持個體化給葯。

例如,紅霉素是老牌抗生素,價格很便宜,它治療軍團菌和支原體感染的肺炎療效好,而價格非常高的碳青黴烯類的抗生素和三代頭孢菌素治療這些病就不如紅霉素。

誤區4:使用抗生素的種類越多,越能有效地控制感染

抗菌藥物的大量使用可能增加一些不合理用藥因素,這樣不僅不能增加療效,反而降低療效,且細菌對藥物產生耐藥性。同時,合併用藥的種類越多,由此引起的毒副作用、不良反應發生率就越高。

誤區5:感冒就用抗生素

病毒和細菌都可以引起感冒。而抗生素只對細菌性感冒有用。實際上,很多感冒都屬於病毒性感冒。嚴格意義上講,對病毒性感冒並沒有什麼有效的藥物,只是對症治療,而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誤區6:頻繁更換抗生素

抗生素療效發揮需要有一定周期。某種抗生素的療效暫時不好,首先應當排除用藥療程不足、給葯途徑不當以及全身的免疫功能狀態等因素對療效的影響。盲目頻繁換藥很容易使細菌對多種藥物產生耐葯。

誤區7:一旦有效就停葯

抗菌藥物的使用有一個周期。用藥時間不足的話,可能臨床治療效果不理想;用藥療程不足,很可能使好轉的病情因為殘餘細菌作怪而反彈,不但治不好病,反而可能會使病情更加嚴重甚至惡化。

參考文獻:

[1]哈斯也提,胡鵬.常用抗生素的不良反應與合理用藥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36):235-236.

[2]王大菊.選葯時應糾正「越新、越貴的抗菌藥物療效越好」的錯誤觀點 安全用藥:「過猶不及」——安全有效使用抗菌葯應特別注意把握的關鍵點[J]. 中國動物保健,2008,(02):105-107.

[3]楊彩珠. 抗生素的使用情況調查及細菌耐藥性分析[J]. 北方藥學,2015,12(11):174+196.

[4]張甜甜.藥學干預對抗生素相關性腹瀉患兒用藥情況的臨床觀察[J]. 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7,2(23):84-85.


推薦閱讀:

科普時間:配方奶——起源
「樹大根深」這個說法在植物學上是否成立?
為什麼許多人寧願相信張悟本、胡漢林、蕭宏慈的看上去就錯誤百出的理論、療法,都不願意相信現代醫學呢?

TAG:科普 | 抗生素 | 誤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