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禪修】 | 尊者頡隸伐多傳承的禪法

長老頡隸伐多,梵Revata,巴Revata,佛陀弟子,系舍利弗之弟,又作離越哆、離婆多等。據《佛本行集經》卷四十七〈舍利目連因緣品〉記載,長老為摩訶陀國王舍城外那羅陀(Nālada)村大婆羅門之子,為舍利弗之弟。由於其父母祈禱離婆多星而得生,故名離婆多。

長老頡隸伐多頗好禪定,是佛陀禪法的重要實踐者和傳承者。《中阿含》卷四十八〈牛角沙羅林經〉雲(大正1·728b)︰「離越哆比丘常樂坐禪。」《增一阿含經》卷三〈弟子品〉雲(大正2·557b)︰「坐禪入定,心不錯亂,所謂離曰比丘是。」可知長老確以禪定而知名於時。

在慈氏菩薩《瑜伽師地論》卷二十六,引用《頡隸伐多問經》,對在禪修過程中,如何於緣(禪修中,心的目標)安住其心,給予了詳細的說明。

在長老頡隸伐多的禪法傳承中,非常重視所緣。所緣是禪修過程里心的目標,無論是止禪(?amatha)的修習,還是觀禪(vipa?yanā)的修習,都需要將心持續穩定地安住在所緣上。當心能完全專註相續地穩定在所緣目標上是,無分別地(不去分別心相)保持心連續穩定安住的狀態,成就心的寂止行相,與輕安、行舍、三摩地相應。此「心的寂止」,就是「奢摩他」(止)。在心得輕安寂止的基礎上,再反過來對所緣目標進行詳細審擇,對所緣目標的「自相、共相、因相、果相、應遠離相、應修習相」等,依「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四種行相,如理觀察簡擇,發生觀智。此「心的觀察」,就是「毗婆舍那」(觀)。所以,禪修中極其重要的核心因素就是所緣。

在《頡隸伐多問經》中,長老頡隸伐多提出三項問題:

1、為什麼要使心安住在所緣目標上?

2、怎樣使心安住於所緣目標?

3、心善安住在所緣目標上的標準是什麼?

1.___

佛陀的回答中,首先舉出三種靜慮禪修的目的:

1、樂於清凈、凈化心的五種增勝的煩惱;(降服現行,不斷隨眠)

2、樂於善巧通達蘊、界、處、緣起、處非處五種法義;

3、樂於令心徹底解脫一切煩惱。

為達到此三目的,需要於三種所緣目標安住其心,進行常時、殷重靜慮禪修。所對應的三種禪修所緣目標分別是:

1、凈行所緣;

2、善巧所緣;

3、凈惑所緣。

淨行所緣,謂:不淨所緣、慈愍所緣、緣性緣起所緣、界差別所緣、阿那波那念所緣。分別對治:貪慾、嗔恚、愚痴、驕慢、多尋思。

善巧所緣,謂:蘊善巧、界善巧、處善巧、緣起善巧、處非處善巧。此五善巧略攝為二:一、自相善巧;二、共相善巧。由蘊善巧顯自相善巧,由其餘善巧顯共相善巧。

凈惑所緣,分為二種:一、世間道凈惑所緣;二、出世間道凈惑所緣。世間道凈惑所緣,謂觀下地粗性上地靜性。出世間道凈惑所緣,謂四諦;大乘中謂真如實相。

2.___

佛陀然後回答,於所緣目標安住其心,進行靜慮禪修的方法。總結為三點:

1、於相稱緣安住其心;

2、於相似緣安住其心;

3、於緣無倒安住其心。

(一)於相稱緣安住其心。相稱緣,即與禪修目的相符合的所緣。禪修目的有三,相稱緣也分為三個方面:

首先,是凈行所緣作為樂凈行的相稱緣。依於有情性向不同,所對治的煩惱不同,一一各有其不同的相稱緣。即各依五種凈行所緣修習安住其心。

其次,是善巧所緣作為樂善巧的相稱緣。這是針對有情不同的四種愚痴,各有不同的相稱緣安住修習以為對治。

(1)若於諸行自相無知,並且因為對諸行的無知,而對「我、有情、命者、生者、能養育者、補特伽羅」實無所有而計為實有,堅固執著,就應選擇蘊善巧作為相稱緣來安住其心,進行禪修。

(2)若於諸行的因無知,應選擇界善巧作為相稱緣安住其心。

(3)若於諸行的緣(條件)無知,應選擇處善巧作為相稱緣安住其心。

(4)若對於無常、苦、空、無我的共相無知,應選擇緣起善巧和處非處善巧,作為相稱緣安住其心。

再次,是凈惑所緣作為樂令心解脫的相稱緣。分為:

(1)若樂離欲界欲,應選擇「諸欲麁性諸色靜性」的思維作為相稱緣安住其心。

(2)若樂離色界欲,應選擇「諸色麁性無色靜性」的思維作為相稱緣安住其心。

(3)若樂通達諸法實相,及樂解脫遍一切處的我執,應選擇苦諦、集諦、滅諦、道諦安住其心。大乘禪觀則應依非安立諦真如(一實相印、空性、圓成實性等諸多異名)作為相稱緣來安住其心。

(二)於相似緣安住其心。相似緣,即內三摩地所行影像。分為兩種:奢摩他(止)品的無分別所緣影像,和毗婆舍那(觀)品的有分別所緣影像。之所以名相似緣,是因為此定心中所緣的影像,與所認識的真實法相似、同分。雖然沒有直接觀察到外在的「本所知事」,但是依於見聞增上,有與本所知事相似的影像在內心現起,作為心的所緣,「唯智、唯見、唯正憶念」。這在南傳《清凈道論》中稱為「似相」。《清凈道論》中分禪修的所緣相為次第的三種,分別是:遍作相、取相、似相。以修地遍為例,首先準備一地相的曼荼羅,其中所現起的地相,即是「遍作相」。然後開目緣取此地相,隨於「地、地」之名,而將此地相深深地印在自己的記憶中,隨後即使不看此地相,在腦海中也會清晰地呈現一地相,這就是「取相」。最後,通過對此取相反覆作意思維,安住思維,遠離心的掉散沉沒,而達到心一境性的三摩地禪定狀態;這時在定心中顯現的所緣影像,就稱為「似相」。取相是散心的所緣,似相是定心的所緣。取相和似相的差別:

「即於取相中得知遍的過失(如指印等——註:指地遍曼荼羅中由於土上的指印等痕迹,會讓人注意非「地相」的其他的特徵,所以對緣地相成為過失。)而似相則摧破取相而出,猶如從袋子裡面取出明鏡,如洗得很乾凈的貝殼,如出雲翳的滿月,如在烏雲面前的鶴,顯現得極其清凈,實百倍千倍於(取相)。……(似相)只是一位得定者所顯現的行相……自從似相生起之後,即鎮伏他的諸蓋及止息其煩惱,以近行定而等持其心。」

這很形象生動地對「似相」也就是「相似緣」進行了描述。

相似緣又可以分為外緣和內緣。外緣指外在具象的事物為對象,而引起的定心中的相似緣。內緣則指依於所聽聞的佛法法義,進行聞思,進而在內心中形成的「似法似義有見意言」(《攝大乘論》語)。言「似法似義」,是指在三摩地定心中所思維的法義境,是外在所見聞的佛法法義的相似同分,也就是相似緣的內容。「有見」,指相似緣非常清晰。「意言」,指「意地尋思」(世親釋),也就是對法義境的思維。內緣,就是以對領會於心的法義境的清晰思維為所緣。唯有依於內緣修習,才能真正獲得出世解脫。此法義境固然眾多,但其核心,「集為一團、一積、一分、一聚」(《解深密經》),不外乎是安立諦的苦集滅道四諦,和非安立諦的空性真如。

內緣「似法似義有見意言」的建立,在《解深密經·分別瑜伽品》中,解說為依於十二分教,「善聽、善受、言善通利、意善尋思、見善通達,即於如所善思惟法,獨處空閑,作意思惟。」如此而獲得。「善聽、善受」,即是多聞熏習,聞慧所攝。「言善通利、意善尋思」,即是如理作意,思慧所攝。「言善通利」是思維其文,「意善尋思」是思維其義。「見善通達」,就是依聞思為基礎,對於此前聞思的法義,成就「聞思所成正見」,能於別別法義,集為一團、一積、一分、一聚,成為「總法」所緣。只有見善通達的總法所緣,才是善思維法,才成為修習止觀的「內緣」所緣。

(三)於緣無倒安住其心。此即依於毗婆舍那觀智,對於所知境界,能夠如實無顛倒地進行認識。所謂如實無倒,即如《真實義品》所說:「如是二種皆如實知。謂於此中實有唯事,於唯事中亦有唯假。不於實無起增益執。不於實有起損減執。不增不減不取不捨。如實了知如實真如離言自性。」不將實無——如我、法自性——增益為有,也不將實有——諸法事理——損減為無。依如實觀的態度和方法,對一切所知諸法的自相、共相,以及因果緣起之相(此不相離,自相即依因果緣起施設,共相即因果緣起所顯之空性之理。)如實審觀,依「簡擇、極簡擇、遍尋思、遍伺察」四行觀,通達「盡所有性一切性」和「如所有性真實性」。此即於緣無倒安住其心。

3.___

佛陀最後依「不舍靜慮」來說明心善安住的標準。

為達到心善安住,

(1)首先需要以「無間加行、殷重加行」兩種修方便,數數用功修行。

(2)然後,在修習過程中,要「於時時間修習止相、舉相、捨相」,來觀察覺知並相應調整心的狀態。在覺知到心掉散高舉的時候,或恐高舉的時候,就通過止相作意來降服心的亢奮;在覺知到心抑鬱昏睡沉沒的時候,或恐沉沒的時候,就通過舉相作意來提振心的無力;在心保持平靜,既無高舉也無沉沒的時候,則安住上舍。如此來時時調心。

(3)最後,由不斷修習,反覆修習,數數串修的原因,使一切煩惱粗重悉皆息滅,因而證得所依清淨。由於現證諸法實相,所以證得所緣清淨。由於遠離貪愛,所以證得心周遍清淨。由於遠離斷除無明,所以證得智周遍清淨。

由成就證得所依、所緣、心、智四種清凈,稱為禪修者於所緣「不舍靜慮」而達到心善安住。

在回答了長老頡隸伐多的三個問題之後,世尊佛陀最後以偈頌總結如上所說的禪修教授:

修行者緣於諸相修習靜慮,

周遍了知一切諸法真實義,

常靜慮於三摩地所行影像,

得證所依所緣心智遍清凈。

《瑜伽師地論·本地分·聲聞地·第二瑜伽處》《頡隸伐多問經》原文:

如佛世尊曾為長老頡隸伐多說如是義。

曾聞長老頡隸伐多問世尊言:大德!諸有比丘勤修觀行是瑜伽師。能於所緣安住其心。為何於緣安住其心?云何於緣安住其心?齊何名為心善安住?

佛告長老頡隸伐多:善哉善哉!汝今善能問如是義。汝今諦聽極善思惟。吾當為汝宣說開示。

頡隸伐多。

諸有比丘勤修觀行是瑜伽師。能於所緣安住其心。

(1)或樂淨行(2)或樂善巧。(3)或樂令心解脫諸漏。

於相稱緣安住其心。於相似緣安住其心。於緣無倒安住其心。

能於其中不捨靜慮。

云何比丘勤修觀行是瑜伽師,於相稱緣安住其心?

謂彼比丘

(1)若唯有貪行,應於不淨緣安住於心。如是名為於相稱緣安住其心。

(2)若唯有瞋行,應於慈愍安住其心。

(3)若唯有癡行,應於緣性緣起安住其心。

(4)若唯有慢行,應於界差別安住其心。

(5)若唯有尋思行,應於阿那波那念安住其心。如是名為於相稱緣安住其心。

頡隸伐多。

(1)又彼比丘若愚諸行自相。愚我有情命者生者能養育者補特伽羅事。應於蘊善巧安住其心。

(2)若愚其因。應於界善巧安住其心。

(3)若愚其緣。應於處善巧安住其心。

(4)若愚無常苦空無我。應於緣起處非處善巧安住其心。

(1)若樂離欲界欲。應於諸欲麁性諸色靜性安住其心。

(2)若樂離色界欲。應於諸色麁性無色靜性安住其心。

(3)若樂通達。及樂解脫遍一切處薩迦耶事。應於苦諦集諦滅諦道諦安住其心。

是名比丘勤修觀行是瑜伽師於相稱緣安住其心。

頡隸伐多。

云何比丘勤修觀行是瑜伽師於相似緣安住其心?

謂彼比丘於彼彼所知事,為欲簡擇、極簡擇、遍尋思、遍伺察故。於先所見所聞所覺所知事,由見聞覺知增上力故,以三摩呬多地作意思惟分別,而起勝解。彼雖於其本所知事。不能和合現前觀察,然與本事相似而生,於彼所緣有彼相似,唯智唯見唯正憶念。又彼比丘於時時間令心寂靜,於時時間依增上慧法毘鉢舍那勤修觀行。

是名比丘勤修觀行是瑜伽師於相似緣安住其心。

頡隸伐多。

云何比丘勤修觀行是瑜伽師於緣無倒安住其心。

謂若比丘勤修觀行是瑜伽師於所緣境安住其心。隨應解了所知境界,如實無倒能遍了知。

是名比丘勤修觀行是瑜伽師於緣無倒安住其心。

頡隸伐多。

云何比丘勤修觀行是瑜伽師能於其中不捨靜慮?

謂若比丘勤修觀行是瑜伽師如是於緣正修行時,無間加行、殷重加行。

於時時間修習止相舉相捨相。

由修由習由多修習為因緣故,一切麁重悉皆息滅,隨得觸證所依清淨。於所知事由現見故,隨得觸證所緣清淨。由離貪故隨得觸證心遍清淨。離無明故。隨得觸證智遍清淨。

是名比丘勤修觀行是瑜伽師能於其中不捨靜慮。

頡隸伐多。為此比丘於所緣境安住其心。如是於緣安住其心。如是於緣安住心已名善安住。世尊此中重說頌曰。

行者行諸相  知一切實義

常於影靜慮  得證遍清淨

瑜伽師地論卷二十六


推薦閱讀:

聖喜長老:安那般那念?入出息念禪修(二)
快樂的禪修
四無量心慈悲喜捨的禪修(1)~~?明就仁波切
【海濤法師弘法影音】----禪修定心的方法
我的禪修之旅

TAG:傳承 | 禪修 | 瑜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