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的穆斯林兄弟

本報記者 王凱 《 國際金融報 》( 2015年01月19日 第04 版)

「我的兄弟,今天我同你一起哭泣。」法國《沙爾利周刊》恐怖襲擊事件後的第四天,法國電影導演呂克·貝松發表一封公開信,認為不應該繼續將穆斯林污名化,「這是一個建立在金錢、利益、隔離和種族歧視基礎上的社會。在某些郊區,25歲以下青年的失業率達到了50%。警察每天查你10次身份證,大樓的門欄把你隔在門外。誰會願意生活在這樣一個社會啊?」據統計,法國有超過600萬穆斯林人口。「法國能否成功讓穆斯林移民融入?若不能,未來還會發生什麼?」《沙爾利周刊》事件讓這個一直隱藏在主流視野中的尖銳問題闖入了公眾視野。只是在一片反恐的憤怒焦躁的情緒中,理性思考、解決問題的空間似乎越來越小。法國穆斯林中央委員會1月12日表示,自從自稱代表伊斯蘭激進團體的槍手上周接連展開殺戮以來,法國境內總共傳出超過50起反穆斯林事件,「這些事件包括21起伊斯蘭建築物遭開槍掃射或丟擲某種手雷,以及33起威脅恫嚇」。一小撮恐怖分子的惡法國穆斯林中央委員會的聲明顯然沒有另外一份聲明的威力大。1月14日,位於葉門境內的「基地」組織阿拉伯半島分支發表聲明,宣稱製造了法國境內的恐怖襲擊事件。在一段11分鐘的網路視頻中,「基地」組織阿拉伯半島分支頭目納斯爾·阿尼西說,「我們的領導人選擇了目標、制定了計劃並資助了此次行動。」同一天,「基地」組織北非分支「伊斯蘭馬格里布基地組織」經由互聯網發布一份威脅,「如果法國軍隊繼續駐紮在馬里、中非等國,繼續轟炸我們在敘利亞和伊拉克的同伴,以及法國的低劣媒體繼續詆毀……法國將使自己暴露於更多的『最壞情形』之中」。還是同一天,法國知名諷刺性周報《鴨鳴報》說,《沙爾利周刊》遭受恐怖襲擊的第二天,這家報社收到一封電子郵件恐嚇信。這封8日收到的恐嚇信說:「該輪到你了」。寫信人威脅用斧子殺死報社記者並分屍。據法新社報道,恐怖襲擊事件以來,大量法國網站被「黑」。黑客自稱來自北非或西非國家茅利塔尼亞,攻擊的主要目標包括地方政府、學校、教堂和商業網站。一起案例中,用戶登錄法國西南部洛特省政府網站後,直接被轉至一個播放原教旨主義演說的網站。一個自稱「法拉加之隊」(FallagaTeam)的突尼西亞組織「認領」這起網路攻擊。法國北部卡昂市的卡昂紀念館網站主頁也遭入侵。黑客留下一段阿拉伯語和法語文字,宣揚宗教極端思想。600萬穆斯林的苦為了對抗恐怖行徑,除了集結千萬人遊行,法國政府還做了很多,奧朗德登上法國惟一一艘現代化航母「戴高樂」號,發表演講,「正在開啟的行動是對恐怖主義的回答,我們必須使用最適合應對這些威脅的軍事手段。」1月14日,法國議員們自發唱起國歌馬賽曲,並且順利通過了政府推出的多項法案,以加強反恐措施、防止恐怖襲擊。處於維護爭議,法國政府必需行動,但部分法國民眾對於正義的維護超出了理性範疇。「法國中部一座興建中清真寺昨晚短暫失火,可能涉及蓄意縱火。」「法國東部城市愛克斯溫泉(Aix-les-Bains)一座清真寺1月8日晚遭縱火後嚴重受損。」「法國西南部阿爾比鎮(Albi)一座清真寺也遭縱火攻擊。」自從穆斯林恐怖人士上周在巴黎市內及周邊接連發動3起攻擊,造成17人喪生後,法國境內出現一連串針對清真寺的敵意行動,「這些教堂不是為恐怖分子所設,也不為恐怖分子所用,他是為定居在法國的數百萬穆斯林人員服務的」。數據顯示,目前法國有超過600萬穆斯林人口。根據法國穆斯林中央委員會1月12日公布的數據,自從自稱代表伊斯蘭激進團體的槍手上周接連展開殺戮以來,法國境內總共傳出超過50起反穆斯林事件,其中21起伊斯蘭建築物遭開槍掃射或丟擲某種手雷,以及33起威脅恫嚇。另一種穆斯林悲劇當然,在這場反恐運動中,法國的個別穆斯林人士用另一種悲劇震撼了世界。據德國之聲電台網站1月10日報道,《沙爾利周刊》遭襲時,有兩名警察殉職。其中一名殉職的警察艾哈邁德·梅拉貝是穆斯林。案發當天,梅拉貝剛好在雜誌社所在地區執勤。在視頻畫面中,在距離這家雜誌社幾米處,梅拉貝受傷倒地,抬起一隻手作為保護,一名槍手走近,對他的頭部殘忍開槍。資料顯示,艾哈邁德·梅拉貝出生於突尼西亞,他的家族幾十年前定居法國。巴黎警方代表羅科·孔滕托說:「艾哈邁德性格開朗,有很多朋友,在巴黎第11區有很多人認識他,7年前加入警察隊伍。因為熱心和勇敢很快脫穎而出,時刻準備參與最棘手的行動。」「我不是沙爾利,我是艾哈邁德,那個死去的警察。《沙爾利周刊》嘲諷我的信仰和文化,而我卻為了捍衛他們如此做的權利而死去。」一名活動人士在推特上寫下了對艾哈邁德的悼文,掀起了新一波支持浪潮。是更融合還是更激進究竟應該怎樣對待生活在法國的這些穆斯林移民呢?用呂克貝松的話說,「法國呈現給伊斯蘭教的,是怎樣的一個社會?」根據2012年《費加羅報》委託調查公司進行的民意調查,43%的受訪者認為穆斯林社區對法國的國家身份是種威脅,67%的受訪者認為穆斯林完全沒有或者沒有很好融入法國社會。「這是一個建立在金錢、利益、隔離和種族歧視基礎上的社會。把一個孩子或一隻動物鎖起來,幾個月不給吃沒有關懷,它也會變得暴戾。」呂克貝松在公開信中指出,穆斯林受到了不公正待遇。美國《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羅斯·杜薩特1月11日發表文章稱,法國的穆斯林人口在所有歐洲主要國家中是最多的,在這部分人口中,與歐洲大陸的其他地方相比,有些人在更大程度上受到同化,另一些則更為激進(在2014年夏天的一次民調中,16%的法國公民表示支持「伊斯蘭國」組織)。由於穆斯林在法國社會中出現分化,羅斯·杜薩特認為,一方面,法國有可能開闢出一條通向更大程度的穆斯林同化和融入的道路,另一方面,法國伊斯蘭激進主義將擁有更大勢力或是變得更普遍、更危險。一小撮恐怖分子的力量究竟有多大?如果現居於法國的600萬穆斯林能夠更加融入,那麼呂克·貝松的希望——「買一支槍要花250歐元,但買一支筆只要3歐元,而用筆的影響力要比槍大1000倍」,就不僅僅是希望。
推薦閱讀:

從兄弟姐妹看自己的健康
新發現地球的「孿生兄弟」
《兄弟》:最荒誕的是生活而不是藝術
《水滸傳》,阮家三兄弟,凄慘的人生

TAG:法國 | 兄弟 | 穆斯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