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生: 密集闢謠顯示樓市調控已進入深水區
從2010年開始的房地產調控,持續已有兩年多時間,在商品房限購政策等強大的行政調控手段之下,房價終於被拉住了狂奔的韁繩,最近幾個月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全國70城市房價統計已經顯示,越來越多城市的房價出現了同比下跌,雖然下跌幅度有限,但原先為人們所懷疑的調控是否能見效的問題也終於有了答案。
但是,伴隨著房價的下行,一些城市的房地產市場又開始活躍。6月上半月,北京住宅網簽量為10576套,環比增長9%,同比增長46.5%。同一時間段內,上海的住宅網簽量環比上漲16.3%,深圳則同比上漲173%。央行公布的一份問卷調查顯示,未來一個季度城鎮儲戶的買房意願高達15.7%,創下近兩年新高。與此同時,房產商一改前期的謙卑態度,又堅持不再打折賣房。
市場出現的這種變化,預示著人們對未來房價走勢的一種判斷。而與此相應的是,有關房地產調控政策鬆動的說法開始在市場上頻繁出現。這種情況交織在一起,使人們開始懷疑此輪調控是否已經到頭。針對這種情況,中央政府四部委近期密集發聲,對一些媒體的不實報道進行澄清:
——針對「發改委人士稱地產鬆綁或是救市第二張牌」的報道,發改委6月12日作出澄清,表示該部門最近沒有人接受過該媒體記者採訪,有關報道純屬捏造。
——就「央行特急文件調整利率及其涉及房貸利率」一事,央行新聞發言人6月14日作出回應:個別媒體稱「央行特急文件規定首套房貸利率最低可七折」,有意曲解央行政策意圖,有市場炒作之嫌。
——針對有媒體稱銀監會降低了個人住房抵押貸款的風險權重,銀監會6月14日發表聲明稱,個人住房抵押貸款的風險權重為50%,未做任何調整。
——針對近期媒體關於房地產信貸政策將有所鬆動的報道,住建部新聞發言人6月18日表示,住建部門將積極配合金融部門,繼續嚴格執行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
四部委的密集闢謠,顯示了負責任的態度,但是如此多的「謠言」在短時間裡集中出現,這固然反映了某些媒體在報道上的不嚴謹、不專業甚至不負責,但更表明市場調控已經進入深水區,由調控所帶來的各種市場矛盾正在集中地暴露出來。
我國的房地產市場長期以來被地方政府視為拉動地方經濟的重要抓手。隨著調控的深入,房價上漲的勢頭固然遏制住了,但是地方政府失去了一個重要的財政來源,與中央政府進行政策博弈的衝動越來越強烈。在日前舉行的全國政協會議上,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李家傑表示,儘管調控使得目前一線城市樓價已從高峰期回落,全國樓市交易量也大減,但目前市場已累積巨大購買力,地方政府又面對巨額債務的沉重壓力,部分過度依賴賣地收入的地方政府財政響起警號,偷步現象時有發生,令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博弈表面化、尖銳化。李家傑為此呼籲中央政府考慮對樓市限購令進行微調,他的這一期望目前來看暫時難以得到響應,但這種直白的態度已經顯示了地方政府不堪承受房價下跌的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二季度以來,我國各項經濟指標出現了全面下降,中央政府為此已經重啟新一輪以擴大投資拉動經濟的行動,降低存款準備金率、降息都已成為事實。如果中央政府推出的扶持政策能夠收效,在保增長的目標確定、有關政策到位之後,各項經濟指標開始回升,很難設想房地產市場卻會逆勢而行。地方政府利用房地產市場來拉動經濟已經駕輕就熟,在捨棄這個市場後如何能夠保增長,卻還需要艱苦的摸索。
然而,如果在目前真的像一些人士所鼓吹的那樣,放鬆房地產市場調控的力度,特別是放鬆或者如一些人所說的微調限購政策,那麼一個顯而易見的結果是,地方政府就會回到利用房地產市場填補地方財政、拉動地方經濟從而推高房價的老路上去,投資投機力量很快捲土重來,兩年來調控的努力前功盡棄,政府的公信力也會受到損害。這正是四部委密集闢謠的動機所在,中央政府需要以此來顯示堅持調控的明確態度。
但是,在放棄了房地產投資後,如何能夠實現保增長的目標,卻是一個現實的難題。樓市調控已經進入深水區,澄清「謠言」是必要的,也是容易做到的,但如何在不傷害宏觀經濟的前提下繼續讓調控深入下去,已經迫切需要決策機構拿出積極的對策。
推薦閱讀:
※調查顯示對性別差異的刻板印象猶存
※酒後面色顯示肝損傷程度
※研究顯示素食者心臟病幾率低三成
※我頸動脈B超顯示有斑塊,醫生說有得腦梗的危險。我想知道腦梗和腦血栓是一回事嗎?(jrtshe的回答,...
※在探傷射線下這些焊接缺陷是這樣的形狀顯示的,教你識別探傷片下的焊接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