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如何加強馬克思主義對哲學社會科學的指導
【摘要】由於西方國家經過了資本主義幾百年發展,其在市場、民主、法制、社會建設與科技發展等方面有著一套相對完備的理論體系與制度安排,因而學習與借鑒這些理論與制度就應成為一種必要的選擇。但西方國家這些理論與經驗都是與資本主義制度相聯的,這樣在過多學習借鑒的過程中就可能存在一定程度使馬克思主義「邊緣化、空泛化與標籤化」的危險(實際上這種危險在現實中是確實存在的)。
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博大精深,意義深刻。他指出,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是當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區別於其他哲學社會科學的根本標誌,必須旗幟鮮明加以堅持。當前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發展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怎麼正確對待馬克思主義和怎麼加強馬克思主義對哲學社會科學的指導問題,對此我們應該有正確的態度。
第一,馬克思主義是當今世界唯一能有效解決世界前途與命運的宏觀理論。1999年,英國BBC曾評選出世界十大「千年思想家」,馬克思位居榜首。如果說這次評選是對馬克思在21世紀前世界影響的高度肯定的話,那麼,2008年爆發的世界金融危機後引起的西方國家《資本論》研究熱潮再次證明馬克思思想的偉大價值。馬克思之所以在世界範圍內產生如此巨大影響,不是因為他創建了複雜而龐大的思想體系,而是因為他正確揭示了世界發展規律。這個規律被世界歷史發展反覆證明是正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也正是以馬克思主義及其揭示的社會發展規律為指導的。以前我們在學習鄧小平理論時經常提到一個概念——時代特徵。但若認真思考後會發現,有另一個概念比時代特徵更加重要——時代性質。當然,鄧小平對時代特徵的判定正是在對時代性質充分認識的基礎上得出來的。當前的時代性質仍然是資本主義跟社會主義的矛盾衝突。只不過這個衝突的特徵發生了一些變化,從以前的戰爭與革命到現在的和平與發展。我們不能因為時代特徵的變化而放棄對時代性質的把握,這樣儘早會出大問題,犯大錯誤。只有時刻把握時代性質、時代特徵及其辯證統一,才能有效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建設。
第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觀、微觀領域內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與話語體系建設還相當薄弱。由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種不同馬克思恩格斯所揭示的社會主義實踐,其中有很多方面需要開拓、豐富、創新與發展。由於原始創新有相當難度且需要一定的條件,因而學習借鑒他國的經驗就會成為一種自然選擇。由於西方國家經過了資本主義幾百年發展,其在市場、民主、法制、社會建設與科技發展等方面有著一套相對完備的理論體系與制度安排,因而學習與借鑒這些理論與制度就應成為一種必要的選擇。但西方國家這些理論與經驗都是與資本主義制度相聯的,這樣在過多學習借鑒的過程中就可能存在一定程度使馬克思主義「邊緣化、空泛化與標籤化」的危險(實際上這種危險在現實中是確實存在的)。對待這一問題必須有清醒認識,不能因為存在問題就否定西方一切理論與制度的價值,畢竟我們的實踐需要具體可操作性的理論指導,在沒有現成具體可操作性理論指導的情況下,學習借鑒他國經驗自然是一種沒有選擇的選擇。不過,在其過程中,也要加以防範與批判,設置預警機制,防止滑入西方理論的「邏輯陷阱」和「實踐陷阱」。更不能因某種西方中觀或微觀理論一定程度的正確性而漸漸滑入其理論與實踐邏輯鏈條,從而陷入其「根本制度陷阱」,並最終否定整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宏觀制度與宏觀實踐的意義與價值。正確的態度應該是在在學習借鑒中形成自己的理論與制度,並推動必要的原始創新。因為,話語權問題的解決至少得在有話語可講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推進。當然,光有話語還不夠,這些話語還必須經得起實踐檢驗。只有這樣,話語才能有影響力、輻射力與滲透力。因此,只有有了自身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與話語體系,才能真正鞏固並捍衛話語權並有效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與實踐。
第三,發展馬克思主義必須研讀經典且反對教條主義。在目前社會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談馬即拒」現象,這種不加研究式的情感拒斥馬克思主義現象並不是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美國學者羅伯特·海爾布隆納在《馬克思主義:贊成與反對》中曾說道,人們求助於馬克思主義,不是因為他毫無錯誤之處,而是人們無法迴避他;每個想從事馬克思所開創的研究的人都會發現,馬克思永遠在他的前面,因此,他必須認同或反駁、擴展或拋棄、說明或辯解馬克思遺留下來的思想。西方學者如此說與如此做自然是有他們明顯意識形態目的,但至少說明馬克思及其提出的問題是他們無法迴避也無法徹底反駁的;否則,馬克思思想也不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引起他們反覆引證、批判與反駁。當然,對於我們堅持與發展馬克思主義的人們來說,就必須老老實實地學習並領會馬克思思想,而學習與領會馬克思思想沒有捷徑,必須認認真真地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只有認真研讀經典著作,才能理解馬克思主義理論實質與思想精髓。在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時,必須把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與它們的寫作背景以及他們從事的實踐活動和要解決的問題緊密結合起來,必須把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與整個馬克思主義思想體系聯繫起來。若片言隻語地研讀,或脫離具體背景、脫離馬克思主義整個思想體系去研讀,最終並不可能真正掌握馬克思主義思想要領。但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畢竟是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在特定歷史條件下所作,他們面對的時代背景與今天已相距甚遠、相差很大,因而不能教條主義對待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應該從反覆研討經典中掌握馬克思主義精神,並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與方法指導新的理論創新與實踐發展。
第四,發展馬克思主義必須服務現實並反對實用主義。理論聯繫實際是馬克思主義重要理論特徵,面向現實、研究現實並解決現實問題是馬克思主義重要理論品格。現在有些人認為,堅持馬克思主義,就必須對我有用,能立竿見影。如果帶著這個目的去看問題,就沒有正確評估馬克思主義的意義。面向現實並服務於現實,並不意味著唯現實主義。因為現實並不等於現存。現實是指現存中一切符合必然性與規律性的東西,而現存則是指現實中存在的一切(它既包括符合必然性與規律性的東西,也包括不符合必然性與規律性的東西,甚至包括反必然性與規律性的東西)。況且,馬克思主義面向的現實不僅指目前的存在,還涉及過去與未來的存在。這就決定馬克思主義理論既來源於現實又高於現實、既服務於現實又批判現實的特徵。從學術角度研究現實可分四個層面:第一是經驗層面,比如西城有什麼問題進行深層經驗分析,經驗分析不是不需要理論,但更多是現實問題。第二個層面是政策層面,政策層面肯定高於現實層面,因為有一定的持久性,比政策更高的層面就是第三個層面——學理層面,因為要把長遠的、未來的和根本問題都聯繫在一起,對政策進行更深層次發展研究。第四個是學術體系層面,體系是學理的系統化,把系統化的學理性研究用於現實問題研究可以為現實提供一種更高、更遠的指引作用。學術研究與具體現實研究並不相同,但也不能把它們割裂開來;相反,它們還可以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學術研究可以服務現實並引領現實,現實問題研究也可以促進學術深化、學術繁榮與學術發展。學術研究如果脫離現實,就會變成毫無生命力的自話自說並漸漸把自己邊緣化;同樣,學術研究如果僅僅跟著現實走,甚至純粹為現實辯護,就失去了彌足珍貴的批判精神,最終導向實用主義。(作者系北京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首都師範大學哲學系教授)
推薦閱讀:
※全球黑幫都是什麼樣?黑社會可沒你想的那麼好混
※試探一個人值不值得做朋友,借錢是最好的方式嗎?
※社會現狀,漫畫人生
※由楊政寧是不是漢奸來給愛國者和愛國賊正名
※混當今社會,必須記住這20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