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忠貞的太監——明末崇禎皇帝身邊的大太監王承恩
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早上,崇禎帝朱由檢由太監王承恩陪伴登上煤山(景山),準備殉國。
隨後,崇禎帝朱由檢懷著滿腔的悲憤、孤獨、寂寞與絕望,在王承恩的幫助之下弔死在煤山半山腰壽皇亭附近的歪脖老槐樹上,時年三十五歲。王承恩以頭撞地,血流如注,失聲慟哭,對著帝王遺體行了三拜九叩的臣子之禮後,眼中噙滿悲憤蒼涼的兩行熱淚,義無反顧地弔死在老槐樹旁邊的海棠樹上。他自己原本是完全有機會苟且偷生的,但是他堅定地選擇了以死殉國,成了為大明朝悲情殉葬的忠貞烈士。
王剛飾演的王承恩
第二天晌午,闖王李自成率領大順軍浩浩蕩蕩地開進了紫禁城皇宮內苑,下令全城搜查崇禎皇帝。崇禎帝早已被凍僵的屍體在槐樹上被足足地吊了兩天之後,直至第三天才被投降的太監發現。崇禎帝殉國的慘烈做法令李自成竟動了惻隱之心,他命令明朝遺民將崇禎帝和周皇后的靈柩用牛車運到昌平,埋葬於十三陵田貴妃墓內,帝後與田貴妃合葬一處。王承恩作為皇帝的忠臣義僕,也被埋葬在思陵旁邊,孤寂地陪伴著他地下的主公崇禎帝的枯骨枯榮,與之日夜為伴。
後來清朝入關後,具有詩人氣質、多愁善感的青年皇帝順治被王承恩忠君事主的事迹所深深地感動,下旨為王承恩豎碑立傳。據野史傳說,順治皇帝是噙著眼淚親筆為王承恩題寫下了感人至深的祭文,碑首有「御制旌忠」四字,這塊敕建御制石碑至今仍靜靜地矗立在思陵外不遠處的荒丘之上。由於地處偏僻,一年之中偶爾只會有寥寥幾位遠來的遊客來此憑弔之、祭奠之,藉以追思和緬懷明末慘烈的亡國之痛。
歷史無情,造物恁人,王承恩有著一段凄涼不幸的童年。王承恩出生在河北省邢台縣白岸鄉白岸口村,出身貧寒,很小的時候就父母雙亡,成了一個孤苦伶仃的孤兒,被家中的遠房親戚送入皇宮閹割後成為了一名小太監,從此開始了他坎坷不平的宦官生涯。
王承恩後來逐漸晉陞,官至司禮秉筆太監,深得崇禎信任,北京被圍時被崇禎委以重任,指揮北京兵馬。
有了王承恩悲壯的殉國之死,誰敢說明朝歷史上只產生擅權亂政、禍國殃民的宦官?王承恩用他的慷慨赴死否定了歷史的誤筆和誤讀,明朝宦官中也有忠君愛國的義士!同時,他也用以身死社稷的悲壯方式,替明朝二百七十六年歷史中成千上萬享受皇恩浩蕩的太監們報了明室的知遇之恩。
可見,太監群體和其他社會群體一樣,其中也存在忠奸善惡之分、君子與小人之別,而並非都是見利忘義、胡作非為的宵小之徒。
推薦閱讀:
※讀《南明史》後記
※清朝編修的《明史》到底全面抹黑了明朝嗎?
※明朝歷代皇帝的年號,其中都蘊含著怎樣的玄機?
※假如你是明朝最後一位皇帝 ,你會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