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年齡9到12歲,4個月排練,點擊量近2億,這群小戲骨演火了《紅樓夢》
小戲骨是小鮮肉時代的一股清流
小戲骨版《劉姥姥進大觀園》劇照:史太君兩宴大觀園 金鴛鴦三宣牙牌令。
他們是小戲骨,不是小鮮肉
《中國新聞周刊》記者/隗延章
本文首發於總第828期《中國新聞周刊》
國慶期間,小戲骨版《紅樓夢之劉姥姥進大觀園》火了。
這部演員平均年齡只有10歲左右的作品,被認為是對87版《紅樓夢》的「神還原」,獲得了豆瓣高達9.2分的評分。
這部作品背後是湖南廣電中心的小戲骨團隊,這不是他們第一次創造奇蹟。
「將紅樓夢的灰暗基調向上拉一拉」
2016年12月的一天,長沙市湖南廣電中心大樓頂層的一間辦公室中,導演潘禮平抽著煙斗,正在電腦上看《劉姥姥進大觀園》的劇本。此前,潘禮平曾在一次接受媒體採訪時說,不會拍攝《紅樓夢》,因為基調灰暗。
在他看來,給小孩子的作品挑選題材要非常乾淨。「大人有很多毛病,比如喝酒、吃檳榔,但大人都不喜歡小孩子也有(這些毛病)」。此外,在他的經驗中,廣電對於兒童類題材審查的尺度要求也更高。「這個在全世界是共通的,國外會分級,一些內容未成年人不能看。小孩子沒有鑒別能力,容易被誘導。」
看畢《劉姥姥進大觀園》劇本,潘禮平決定拍攝這部作品。進入賈府的劉姥姥,為紅樓夢中的公子小姐們打開了一扇窗,能讓他們了解到窮人。最終賈府落魄,劉姥姥解救巧姐,又體現了知恩圖報的精神。「這些,能將紅樓夢灰暗的基調向上拉一拉。」潘禮平說。
劇本是由小戲骨的團隊成員劉玉潔寫作的。她是一名「紅迷」,在潘禮平表示不拍攝紅樓夢後,仍然堅持建議繼續拍攝。她花了一周時間,從《紅樓夢》中挑出「劉姥姥進大觀園」這條敘事線,同時去掉愛情線,這樣既能貫穿賈府興衰,又沒有不適合孩子拍攝的內容。
不過,她有些遺憾,「像香菱作詩、怡紅院壽宴、湘妃醉酒這些戲也想拍,但串不成線。」劉玉潔說。
今年年初,《小戲骨之劉姥姥進大觀園》正式開始招募演員。此時,潘禮平仍然有些顧慮,擔心拍出來的基調還是不夠陽光。
演員主要來自於微博面向全國公開招募,以及找演藝培訓機構推薦,年齡最好在9~12歲之間。劇組會先給參選的演員發去對應的87版《紅樓夢》片段,讓對方拍攝模仿視頻,再擇優選擇演員來長沙試戲。最終,由潘禮平和其他四位導演組來確定演員人選。
提到選擇演員的標準,潘禮平說「最看中外形是否和符合原著氣質」。
確定最快的演員是陳舒宜,她飾演元春。導演組第一次看到她穿上金黃的貴妃服飾,化上妝那一刻,就認定了她。執行導演胡均皓說,「她的氣場就像貴妃。」
導演組對於確定釋小松出演寶玉,則經歷了從擔憂到接納的過程。釋小松4歲在少林寺習武,比起寶玉,他的男子氣概過於充足了。潘禮平原定讓他飾演《射鵰英雄傳》中的郭靖,已排練大半。可是,《射鵰》的版權未談妥。潘禮平為了能讓釋小松繼續演戲,讓他去嘗試出演寶玉。
最初幾次試戲,釋小松總是齣戲,很難進入狀態。但釋小松的堅韌打動了導演組,「一場戲需要他哭,他哭不出來,於是那一整天他都在不斷嘗試哭」。此外,導演組也漸漸覺得他也頗有寶玉的氣質,「寶黛初相會那場戲,賈寶玉一抬頭,覺得他有了那種翩翩公子,內心又不世俗的感覺。」胡昀皓說。
最初試戲的角色,和最終演出的角色也常有差異。林黛玉的飾演者周漾玥,最初模仿視頻拍攝的是薛寶釵。一次在長沙試戲時,周漾玥在走廊中遇到潘禮平,眼眉低垂,聲音柔弱地叫了聲「潘伯伯」。「眼神、動作、神態完完全全就是林黛玉,當時就定下了(她演林黛玉)」。潘禮平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巧的是,薛寶釵的飾演者鍾熠璠最初試戲是試的林黛玉,她的眉目有黛玉的嬌柔,但她的臉型偏圓,演林黛玉不夠瘦。在試戲中,導演組漸漸覺得她很有「姐姐范」。於是,最終確定了她出演薛寶釵。「她雖然是一個小孩,但她已經有了成人化的那種美。」潘禮平說。
劉姥姥的飾演者羅熙怡的入選過程頗為曲折。她先嘗試的角色是平兒和賈母。演平兒,她性格偏男孩子,演小姑娘不是很匹配。而演賈母,她的體型又偏瘦。中途她媽媽幾乎想放棄,羅熙怡堅持下,又嘗試了劉姥姥。羅熙怡的媽媽回憶試戲劉姥姥那天結束時,在湖南廣電的電梯中,羅熙怡對她說「媽媽,我覺得我跟劉姥姥好像,我就是劉姥姥。」
兩周以後,羅熙怡接到台里的通知,她被確定為劉姥姥的扮演者。潘禮平認為,培訓小演員演戲,最好的狀態就是讓小演員沉進去,認為角色就是自己。
3至4個月的綵排
小戲骨系列的拍攝與成人影視劇最大的區別,是在正式拍攝前要對演員進行3至4個月的排練,排練效果達到標準以後,再正式拍攝。
在此期間,為了讓演員進入角色,潘禮平要求無論在劇組中,還是回到家裡,周圍人都要稱呼小演員角色名。比如林黛玉由周漾玥飾演,這段時間,別人不會叫她「周漾玥」,而是一直叫她「林黛玉」。
同時,演員會被要求看少兒版《紅樓夢》和87版《紅樓夢》電視劇,研讀人物。胡昀皓看來,只要演員真正理解了人物,演出的效果就不會差。
排練之初,導演組發現演員的儀態達不到預期標準。為此,劇組請了一位湖南大學古代文學專業的教師,講解紅樓夢所處生活環境需要的禮儀,具體到下巴抬多高、茶杯怎麼拿、步子如何走。
這種禮儀培訓的效果,在「元妃省親」中提現最為明顯。這場戲中,元妃的站姿、坐姿、下轎行走的姿態,以及說「免」的姿態,都力求體現皇家的真實禮儀。這種禮儀並不好把握,此前李少紅執導《紅樓夢》中的這一場戲就曾被網友吐槽過於敷衍,不符合真正的禮儀規範。
劇組有五位執行導演,會用小朋友能理解的語言為他們反覆講戲。比如寶玉誤以為林黛玉要去蘇州那場戲中,釋小松一直不理解,為什麼寶玉要哭成那樣?胡昀皓就對他說,「你想像你有一個特別好的朋友,以後再也見不到了,你會不會很難過?」
除了這些技術性細節,執行導演劉玉潔說,「最重要的其實是要對演員像成人演員一樣要求,避免表演兒戲。」鍾熠璠的媽媽也提到,在此前,鍾熠璠也參與過兩部電影的拍攝,但都是直接拍攝,拍幾遍就結束了。而在小戲骨團隊,不僅綵排時間長,拍攝中也摳戲多遍。
今年7月底,《小戲骨之劉姥姥進大觀園》在河北石家莊正定縣榮國府正式開機。由於拍攝時間長,一些小演員不僅遠離家鄉,也會耽誤部分功課。為此,劇組配備了10名左右的生活老師幫小演員做飯洗衣。同時,配備了數名教學老師,在拍戲之餘輔導孩子的功課。
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時,鍾熠璠正在準備即將到來的期中考試。鍾熠璠的媽媽說,在參與拍攝前,已經提前找老師學好了拍攝期間的學校課程。而羅熙怡則在此前結束考試中表現不錯,三門主課成績是分別是98、97和99分。
今年8月29日,《劉姥姥進大觀園》拍攝結束。讓潘禮平印象最深的一場戲是「元妃省親」。這場戲無論從場面調度和人物情感都頗有難度。而在拍攝中,不僅人物互動處處符合皇家禮儀,陳舒宜飾演的元春也讓他驚艷,「這個角色既要保持妃子的范,內心又渴望見到親人。她把這種複雜、壓抑演得非常好。」
今年國慶期間,小戲骨之《劉姥姥進大觀園》在湖南衛視和騰訊視頻播出,截至播出結束,其在湖南衛視收視排行第一,在騰訊視頻播放量1.6億次,豆瓣評分9.2分。
但讓潘禮平關心的是官方媒體的表態,他在微博上看到了《人民日報》的肯定以後,放下心來。「消除了此前的一個擔心,(確認)我們的主題導向是安全的。」
小戲骨系列
2015年的一次策劃會上,潘禮平提出了「小戲骨」系列的創意:小孩子演出成人劇,利用反差吸引觀眾。靈感來源於他策劃的真人秀《農民故事會》。這檔節目的核心也是反差,節目中,樸素的農民在豪華的舞台上演講「我是村裡的男神」之類的故事。
在以往的職業生涯中,潘禮平願意試試創新的辦法。他早年主創的《晚間新聞》是國內第一部用口語說新聞的節目。2012年,紅十字會遭遇誠信危機的背景下,潘禮平製作《心得樂》,首次提出了面對面捐款的模式。
五年前,潘禮平去了湖南衛視電視劇頻道。他先是製作《快劇》,用一集的時長演出三集的故事,加快節奏以製造驚艷效果。此後,又有整蠱節目《樂作劇》、真人秀《農民故事會》等嘗試。
提出「小戲骨」的創意以後,他先後讓小演員拍攝了《焦裕祿》《劉三姐》《洪湖赤衛隊》《白毛女》等作品。
這些題材大多為紅色經典。這既源於其個人趣味,也有策略考量。此前,湖南衛視《爸爸去哪兒》在衛視下線,讓潘禮平對拿捏尺度格外謹慎。「最開始從小孩子演成人,一定要選最安全的來嘗試。」他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2016年,小戲骨團隊劇組成員陸劍梅提出拍攝《白蛇傳》,趙雅芝版的《白蛇傳》是她難忘的童年記憶。但潘禮平難以下定決心。原因主要就在於《白蛇傳》中有愛情戲,不適合小孩子,一旦出現價值導向問題,可能會毀掉小戲骨努力建立起的品牌。
猶豫期間,《白毛女》播出以後,得到了《人民日報》的好評。在北京舉辦的看片會上,也得到了有關部門以及一些參加研討會的老藝術家的讚揚,「上層的肯定,讓我覺得有了一個(尺度上的)安全帽。」潘禮平說。
此後,陸劍梅將《白蛇傳》中的愛情線拿掉,突出親情和友情,題材在策劃會上通過,得以開始拍攝。
《白蛇傳》得以拍攝的過程和《劉姥姥進大觀園》頗為相似,都是團隊內部自下而上的提議,遭遇內部爭議,最終在堅持和妥協下通過。這是小戲骨團隊的一個特徵:決策比較民主化,這兩部團隊的節點性作品的產生皆受益於此。
此外,小戲骨團隊的成員除了潘禮平年紀較大外,其餘大多為80後、90後。
據陸劍梅回憶,《白蛇傳》的拍攝中,最困難的在於小演員的管理。該劇拍攝是在夏天,其中一場外景戲,出演人數達100多人,其中相當多是四五歲的小孩子。很多小孩子受不了在炎熱中長時間拍攝,中途就放棄了,導致劇組演員不足。於是,劇組的群演導演,只得挨家挨戶,每個學校去找小演員,挨個說服和解釋。
演員重新湊齊後,拍攝也頗為費事。由於年齡太小,演員演出中經查會擦汗、喝水和笑。陸劍梅反覆拍攝多次,才拍攝成功。這件事過後,團隊在選擇演員時,盡量選擇9~12歲的小演員,以保證演員有足夠的體力和理解力。
2016年10月2日,小戲骨之《白蛇傳》上映。幾天後的一個晚上,陸劍梅正在機場登機去成都旅行。突然接到了潘禮平的電話,讓她趕緊回長沙,這時她方才得知小戲骨之《白蛇傳》火了。
《白蛇傳》獲得成功以後,小戲骨團隊的選材徹底不再局限於紅色經典。團隊又陸續拍攝了《花木蘭》《西遊記》《放開那三國》等作品,直到一年以後的今年國慶,《劉姥姥進大觀園》再次全網火爆。
據潘禮平稱,此前小戲骨團隊以紅色經典為主的作品播放量多在數百萬左右,其中最多的《劉三姐》為數千萬。拓寬題材以後的《白蛇傳》和《劉姥姥進大觀園》的點擊量則普遍上升至一兩億。
小戲骨系列火爆以後,潘禮平會在請小演員家長吃飯時,以及在微信群中反覆勸告家長,「如果孩子以後想走演藝道路,也要成為實力派、老戲骨,而不要去當什麼明星。而如果不走演藝道路,僅僅當做年少時的一個特殊經歷也非常不錯。」他有他的擔心。作品火爆之後,有紛至而來的戲約和廣告合同找到那群孩子和家長,之前,對於這些商業上的干擾,他做過限制,但後來,也無可奈何。
值班編輯:俞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