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山西省煤炭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通知
晉政發[2009]18號
山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山西省煤炭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通知各市、縣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廳,各直屬機構: 現將《山西省煤炭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二○○九年五月八日山西省煤炭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煤炭產業是我省重要的支柱產業,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促進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按照省委、省人民政府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總體要求的部署,為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進一步加快煤炭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為「十二五」全省煤炭產業振興發展奠定基礎,特制訂本規劃。規劃期為2009—2011年。一、發展現狀及面臨的形勢山西是全國重要的煤炭基地,到2008年,全省共有各類礦井2598座,其中生產礦井1804座,建設改造礦井794座。煤炭生產能力9.4億噸,其中生產礦井6.13億噸,建設改造礦井3.27億噸。煤炭產量(統計口徑)6.56億噸,煤炭出省5.33億噸,煤炭出口2068萬噸。全省煤炭行業實現銷售收入3500億元,完成工業增加值1389.7億元,實現利稅883.3億元,分別佔全省工業的35.1%、39.6%和64.8%。徵收煤炭可持續發展基金166億元。我省煤炭產業在積極保障國家能源供給、全力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也積累了不少矛盾和問題。一是產業集中度低。30萬噸及以下小煤礦占礦井總數的80%以上,礦井平均單井規模僅36萬噸。二是產業技術水平低。2008年僅有307座煤礦實現了綜采,占煤礦總數的11.9%,約有40%的煤炭產能仍採用落後的炮采方式;煤炭行業勞動生產率低,與國內外先進水平差距較大。三是綜合競爭力不強。四是煤礦安全生產形勢嚴峻。五是資源環境破壞嚴重。六是「四礦」(礦城、礦業、礦山、礦工)問題突出。煤炭城市轉型步伐慢,產業結構初級化、單一化嚴重;礦山企業棚戶區改造、沉陷區治理任務艱巨;煤炭企業社會包袱重,礦工收入水平低。七是煤炭及相關產業發展不平衡。煤炭的加工轉化和相關產業,特別是煤化工、煤機製造、煤炭物流等產業的發展與煤炭大省地位極不相符。2008年下半年以來,我省煤炭產業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衝擊,需求萎縮、價格下降,企業經營困難,煤炭產業形勢嚴峻。但從中長期看,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面並未改變,工業化和城鎮化發展的進程逐步加快,煤炭作為我國主體能源的地位不會改變。同時,煤炭供需形勢的相對緩和,也為全省提供了一個調整和發展的戰略機遇。我們必須審時度勢,科學規劃,變壓力為動力,化挑戰為機遇,採取措施,促進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實現煤炭產業平穩運行、轉型發展。二、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一) 指導思想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轉型發展、安全發展、和諧發展的要求,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動力,繼續抓好煤炭工業可持續發展政策措施試點工作,加快企業兼并重組和淘汰落後產能,積極培育大型企業集團,穩步推進大基地建設,提高產業集中度,提高產業水平,提高安全生產保障能力。(二) 發展目標 1.煤炭生產能力保持合理水平。到2010年,煤炭生產能力9億噸/年。到2015年生產能力96億噸/年。 2.關閉小礦和兼并重組取得重大進展。到2010年,全省礦井數量減少到1000處,礦井單井生產規模達到90萬噸/年以上。到2015年,煤炭礦井數量控制在800處左右,單井生產規模達到120萬噸/年以上。3.產業集中度大幅度提高。到2011年,形成三個億噸級和四個5000萬噸級的大型煤炭企業集團,大集團煤炭產量佔到全省的75%以上。到2015年,大集團煤炭產量達到全省的80%以上。 4.產業技術水平明顯提高。到2011年,所有煤礦實現採掘機械化,綜合採煤機械化程度達到75%,綜合掘進機械化程度達到60%。到2015年,綜合採煤機械化程度達到85%,綜合掘進機械化程度達到75%以上。 5.生態環境保護取得成效。到2011年,大型煤炭企業主要污染源治理達到國家標準,煤矸石為主的固體廢棄物處理率達到70%以上,礦井水復用率達到80%以上,達標排放率為100%。到2015年,所有煤炭企業主要污染源治理達到國家標準,煤矸石為主的固體廢棄物處理率達到85%,礦井水復用率達到90%以上。6.資源綜合利用水平進一步提高。到2011年,礦井採區回採率達到《煤炭工業礦井設計規範》要求,煤炭礦井資源回收率達到50%;原煤洗選加工率達到70%,煤層氣(瓦斯)抽采量達到70億立方米,利用率達到50%。到2015年,煤炭礦井資源回收率達到55%,原煤洗選加工率達到80%,煤層氣(瓦斯)抽采量達到100億立方米,利用率達到70%。 7.自主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到2011年,煤炭開採、煤機裝備和煤化工關鍵技術研發取得進展。到2015年,煤炭開採、煤機裝備和煤化工關鍵技術研發取得重大突破,煤炭液化實現規模化生產,地下氣化進入工業性試驗。8.煤礦安全保障能力明顯提高。到2011年,煤礦安全生產狀況基本好轉,遏制和杜絕重特大事故發生,煤礦百萬噸死亡率下降到0.3人以下。到2015年,煤礦百萬噸死亡率下降到0.1人以下,煤炭職工職業病得到有效防治。三、主要任務(一) 加快關閉小礦和兼并重組,提升產業發展水平按照省兼并重組規劃確定的礦井控制指標,加大關閉小礦和兼并重組力度。各市人民政府作為兼并重組的責任主體,要按照省里的統一部署,加強領導,科學組織,採取措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本地區關閉小礦和兼并重組任務。省內國有大型煤炭企業要積極配合,主動參與兼并重組工作。省、市有關部門要建立「一站式」服務機構,簡化審批程序,提高辦事效率,全力推進兼并重組工作。(二) 推進大基地大集團建設,提高產業集中度根據國家晉北、晉中、晉東三大煤炭基地總體規劃,加快建設煤-電-路-港-航為一體的晉北動力煤基地,煤-焦-電-化為一體的晉中煉焦煤基地和煤-電-氣-化為一體的晉東無煙煤基地。積極培育大同煤礦、山西焦煤、平朔煤業、陽泉煤業、潞安礦業、晉城煤業、山西煤銷等企業成為億噸級和5000萬噸級的大型煤炭企業集團。加大煤炭資源勘查力度,為煤炭產業可持續發展提供資源保障。 (三) 加大技術改造力度,提高礦井現代化水平國有重點煤礦要積極採用世界先進技術裝備,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自動化、智能化礦井。地方煤礦及兼并重組後的煤礦要全部實現機械化開採,建成安全質量標準化礦井。在薄煤層礦井推廣使用刨煤機或連續採煤機,在急傾斜煤層礦井推行機械化採煤技術。積極推廣連續牽引車和無軌膠輪輔助運輸,努力提升井下運輸水平,實現煤炭運輸連續化。(四) 堅持安全發展理念,提升安全保障水平堅持「以人為本、安全至上」的理念,樹立「安全就是政績」的執政觀,處理好安全與生產的關係。加大煤礦安全投入,提高安全裝備水平,增強礦井防災抗災能力。全面開展安全整治,強化現場管理,突出抓好礦井瓦斯治理、防治水、綜合防塵等重點環節、重點系統、重點部位的管理,建設安全質量標準化礦井。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和煤炭企業要落實好兩個主體責任,切實將各項安全措施落到實處。(五) 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延伸煤炭產業鏈要樹立「大煤炭」觀念,積極發展循環經濟,提高煤炭資源綜合利用水平。鼓勵煤炭企業和電力企業合作,推進煤電一體化建設進程。鼓勵煤炭企業和煤化工企業合作,大力發展煤制化肥、煤制油品、煤制天然氣、煤制甲醇及深加工等以煤為基礎的產業。加大煤矸石和礦井水的綜合利用,實現礦區清潔生產。進一步採取措施,加快煤炭企業轉型,重點培育我省煤機製造及與煤炭相關的產業發展。(六) 認真解決「四礦」問題,實現礦區協調發展加大煤炭資源型城市結構調整力度,切實改變產業結構初級化、單一化問題,努力實現城市轉型發展。正確處理煤炭開採與礦區生態環境保護關係,加大採煤沉陷區治理,加快棚戶區改造,切實提高煤礦職工生活水平。(七) 加快煤層氣開發,推進產業化進程以勘探程度高、資源條件好的沁南、壽陽、吉縣-大寧、柳林、臨縣區塊為重點,開展地面煤層氣抽采和利用。依託煤礦生產區、建井區和規劃區,爭取實現採煤採氣一體化,實現地面先抽後采。加快現有生產礦井井下瓦斯抽采和利用力度,保障礦井安全生產。重點扶持省內沿高速公路網的煤層氣輸氣管網和配套儲氣設施建設。建設晉城-濟源、晉城-邯鄲、壽陽-石家莊等跨省管線,開闢省外市場。(八) 加快運輸通道建設,確保煤炭運輸暢通按照三大煤炭基地規劃布局,重點加強北、中、南三大煤炭外運通道建設,進一步建設和整合煤炭集運系統。重點推進山西中南部出海大通道的建設,加快大秦線、邯長複線、侯月線等擴能改造。同時,加快地方鐵路建設,形成「一環、二縱、五橫」的格局。圍繞煤炭主產區分布和煤炭流向,建設公路運煤通道和礦區公路。(九) 整合物流資源,提升市場競爭能力充分發揮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的職能和作用,建立與世界煤炭貿易接軌的現代化信息交易平台,積極探索和籌劃煤炭期貨交易。加快山西能源工業國際分銷物流港建設,帶動物流產業發展。進一步辦好中國(太原)國際煤炭與能源新產業博覽會,發展會展經濟,促進相關服務業發展。(十) 積極引進和培養人才,提高從業人員素質引進國內外高端科技人才,培養、壯大煤炭科技隊伍,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加強煤礦隊組幹部和特種作業人員培訓考核,規範井下員工培訓管理。加快建設煤炭職業技術學院新校區,培養高素質專業技術和管理人才。四、政策措施(一) 強化資源開發規劃管理嚴格執行煤炭開發規劃和礦區總體規劃,合理配置煤炭資源,重點支持大型煤炭企業接替礦井建設。嚴格礦業權審批,國家規劃礦區內的煤炭資源,未經國家批准礦區規劃和礦業權設置方案的,原則上一律不得辦理礦業權的設置。要進一步加強煤炭資源、礦井建設等方面管理,規範煤炭開發秩序。研究提出資源稅、基金徵收與煤炭資源回收率掛鉤的標準,提高資源回收率的掛鉤權重。(二) 嚴格煤炭行業准入門檻在國家煤炭規劃礦區整裝煤田,新建礦井規模不得低於120萬噸/年。兼并重組的礦井規模達到90萬噸/年,企業規模不低於300萬噸/年。嚴格控制煤礦下井人數,「一井一面」礦井每班採掘工人必須控制在50人以內。新開辦煤礦的企業必須達到國家制定的晉陝蒙一類產煤地區的准入標準(甲級標準:煤炭企業生產規模不低於1000萬噸/年,所屬煤礦至少有一個規模不低於180萬噸/年;乙級標準:煤炭企業生產規模不低於300萬噸/年,所屬煤礦至少有一個規模不低於120萬噸/年)。(三) 加大政府資金支持力度加大煤炭可持續發展基金對煤炭產業的支持力度,省、市、縣三級政府都要從基金中拿出部分資金支持關閉小礦和兼并重組。根據煤炭價格走勢和企業承受能力等因素,對煤炭可持續基金徵收標準適時做出調整。積極爭取國家財政預算內和國債資金支持我省大型煤炭基地骨幹礦井地質勘探、安全改造和產業升級改造項目。(四) 擴大煤炭企業融資渠道積極支持和擴大煤炭企業通過債券、上市等直接融資渠道和規模。加快能源產業基金運作步伐,儘快開展資金募集、項目遴選,加大對煤炭產業的投資力度。引進戰略投資者參股煤炭項目開發和建設,促進煤炭產業投資多元化。積極爭取國際金融機構等多渠道資金,支持煤層氣資源勘查、開發利用和輸配管網等基礎設施建設。(五) 切實減輕煤炭企業負擔加快推進國有煤炭企業分離辦社會職能,培育具有競爭力的市場主體。要進一步推進主輔分離工作,儘快將企業辦市政、社區、醫療、消防等機構剝離出去,所需經費按照省人民政府有關規定,由省、市財政給予解決。對於煤炭企業棚戶區改造、採煤沉陷區治理、企業轉產轉型發展等,在省煤炭可持續發展基金使用上給予傾斜。(六) 理順煤層氣開發管理體制堅持按照採煤採氣一體化、先抽後採的原則,儘快理順國家重點煤炭規劃區內煤層氣礦權設置關係,由我省大型煤炭集團統一開發,實行「先抽後采」,實現採煤與採氣、礦權與氣權一體化。(七) 嚴格煤礦職工准入和持證上崗制度加強煤炭行業職工隊伍建設,提高煤礦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及其他從業人員的培訓質量和水平,加強考核和管理,切實做到持證上崗,凡未經正規培訓的員工一律不得下井。(八) 建立科技進步創新體系鼓勵煤炭企業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加強產學研聯合,開展煤層氣抽采利用、煤化工、煤機製造等具有高技術、集成化、智能化的聯合技術研發,並及時轉化為生產力。支持大型煤炭企業建立技術研發中心和工程研究室,研究解決生產中出現的有關技術問題。五、規劃實施省有關部門和各市人民政府要按照各自的職責和本規劃分工,加強溝通協調,密切配合,儘快落實各項工作任務,明確政策措施的實施範圍,並加強指導和監督檢查。各市、各省屬煤炭企業要按照本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和政策措施,結合實際抓緊制訂具體落實方案,確保取得實效。附件:有關部門工作分工及進度安排表主題詞:發:抄送:2009-05-08印發
推薦閱讀:
※令人憤慨
※辛巴威政府警告將整肅外來生意人
※廣東旅社擬向政府索償
※拉登被擊斃後:阿富汗將軍一句話驚醒中國政府!
※誰給了這些"暴民"地方攻擊政府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