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父母個個都是「話癆」和「戲精」,卻讓孩子受益匪淺

來美國兩年半,結識了一些美國家長,我對他們的總結就兩個詞:話癆和戲精。這倆詞兒我們往往被賦予貶義色較,但在美國的家庭教育中,它們卻讓孩子成長得更健康。

美式「話癆」=充分、完整的溝通

前段時間我去市區的酸奶店吃酸奶,鄰桌是一位媽媽帶著不到3歲的孩子,因為離得很近,我聽到了母子對話。他們吃酸奶是為了慶祝媽媽完成了大掃除。大概寶寶對大掃除不是很理解,就問媽媽,是我要過生日所以來慶祝么?媽媽說不是。寶寶又問,是你要過生日么?不是。媽媽繼續解釋,「寶寶,沒有人要過生日,我們來吃酸奶是因為我們一起完成了大掃除,我做了×××,你幫媽媽做了×××。通常大掃除是不會慶祝的,但因為是我們第一次合作完成很有紀念意義,所以來吃酸奶慶祝一下。」

我聽完媽媽blabla說完這段話後最大的感受就是:這個媽媽太有耐心了,溝通得如此完整、充分。

在國內我們也會遇到孩子問東問西的時候,但很少有家長會解釋這個舉動的意義是什麼。家長總會因為忙,顧不上、沒耐心,或者覺得孩子太小又聽不懂,何必解釋那麼多?以這些理由來和孩子「長話短說」。

不僅對孩子懶得解釋,在成人的世界裡也是這樣。之前有一封「上司給90後下屬的信紅遍網路」,其中一條建議就是「不要問我為什麼,你只管執行我的命令就好」。很多留言都點贊這一點。大家的想法是:工作就是工作,上級讓你做什麼你做就好了,作為一個新人和下屬,哪來那麼多問題?可是很少有上司會去想如果我解釋清楚了這個執行的舉動、打消了下屬的顧慮和疑問,是不是會讓下屬完成得更高效?

像美國家長那樣完整、充分地溝通看上去要花費一些時間和精力,但相較於一言不發或者反饋、溝通不積極,後者不勝其弊。

首先,溝通不完整、不充分會讓孩子覺得溝通是一件沒意思且無效的工具,有損孩子發問的積極性和好奇心。

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北師大資深教授顧明遠先生在他《中國教育路在何方——教育漫談》一文中徹談中國教育的6大弊端,其中一條就涉及了「不求甚解」。這也是很多中國學生的通病,背書、考試沒問題,一旦涉及到「為什麼?」就成了死穴。當然,造成「不求甚解」的原因有很多:教育制度、競爭壓力等,但不可否認,家庭教育中如果從小就不給予孩子良好的溝通和積極的反饋,孩子還有什麼必要開口發問呢?

成年人通常不習慣和孩子充分溝通主要是覺得「他們還是孩子」,潛台詞就是「小屁孩一個,費什麼口舌呢?」美國人卻恰恰相反,他們非常願意把小孩子當成大人看待,成年人對小孩子的稱呼通常用「Buddy」這個單詞。Buddy有名詞和動詞兩個屬性,名詞就是我們熟悉的「兄弟、朋友、夥伴」,動詞則翻譯為「become friendly and spend time with.」直譯過來就是「交朋友」、「花時間在一起」。從稱呼就能看出他們是平視孩子的,因為有了這種平視的態度,你才會去認真對待每一次與他們的溝通和交流。

其次,溝通不完整、不充分最終會導致親子關係親密感的缺失。

上初中時我們家那棟樓發生了一起慘案,六樓的一戶人家女兒跳樓自殺了。原因是上高中的她懷孕了,因為不敢和家人說,最後選擇走上絕路。好多未成年慘案起因都是因為「不敢」或「覺得和父母說了也沒用」這種想法,最終導致悲劇發生。

如何做到充分、完整的溝通呢?其實並不難。

當孩子有疑問時,家長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告訴自己接下來的幾分鐘或一段時間我要騰出來,準備和孩子交談。然後用最簡單(視孩子年齡而定)的詞語對孩子進行解釋說明,解釋說明時的思路可以按照新聞寫作里著名的5W+1H方式來進行,即:Who、What、When、Where、Why、How(誰、什麼、什麼時候、哪裡、為什麼、怎麼辦)。不一定要解釋所有要素,但一定要把孩子最關心的那個要素說清楚。

只有先讓孩子體會到溝通的有效性和益處,他們才能學會充分表達自己的困惑和想法,並在將來給予別人積極的溝通和有效的反饋。

美式「戲精」=情緒的充分表達

上周去市區的圖書館,圖書館一樓是兒童區,有很多兒童讀物和玩具。當時有個小女孩在玩磁力片積木,一個小男孩在一旁看,然後突然伸手去拿她玩的積木,小女孩拿回來後小男孩又「搶」走,於是女孩終於開始大哭大叫找媽媽。

換個場景想像一下,如果是中國的父母會怎麼處理這個問題?我見過表姐的做法,發生類似情況時,她一般會對孩子說「把你的玩具分享給×××,你們一起玩吧。」或者是「不哭了,咱們再玩別的好不好」,而這位美國母親的做法讓我有些意外。

媽媽對女兒說:「寶寶,你有權利生氣、難受,因為這是你先拿到的,你有權利決定是自己玩或和別人一起玩。所以你可以生氣,但這裡是圖書館,在這裡哭會吵到別人,如果你想哭我們去門口哭,等你不想哭了我們再進來找這位哥哥理論好不好?」

這位媽媽首先沒有講「分享是美德」的大道理,或者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而是先讓孩子做充分的情緒表達。

Facebook首席運營官雪莉·桑德伯格在《擁抱B選項》這本書里寫到「放眼世界,人們在表露消極情緒時大都會面對來自文化的壓力。在中國和日本,理想的情感狀態是冷靜和剋制。在美國,人們習慣於激動(哦,我的天哪!)及表達熱情(哈哈大笑)。」換句話說,美國人習慣將情緒充分表達,所以那位母親首先才會去肯定孩子的情緒,讓她發酵出來。

成年人的世界裡我們當然要學會控制和妥善處理情緒,但如果我們首先不能正視情緒,何談處理?讓孩子在小的時候學會將情緒充分表達出來有以下兩個好處:

1. 讓孩子明白情緒沒有好壞,即便是消極的情緒也是一種正常情況,先學會表達才能去治癒,防止釀成心理疾病;

2. 情緒會影響一個人的理智、行為和態度,它可以成為你的好工具,也可以成為「攔路虎」,想要成為一個得體的人首先要直面情緒,才能駕馭情緒,繼而去拯救由情緒造成的不良局面。

所以,下次當孩子情緒處於崩潰時,我們與其去講「分享是美德」這樣的大道理,不如首先去尊重孩子們的情緒,畢竟讓一個帶著奔潰情緒、並且從未真正擁有過的人去理解付出和分享是美德,實在太難。


推薦閱讀:

孩子,眼淚不是通行證!
中國和美國:哪國家長和孩子更累
兒童缺鐵太普遍!家長咋給孩子補
經常罵孩子這10句話,等於毀了她一輩子!

TAG:孩子 | 美國 | 父母 | 戲精 | 話癆 | 國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