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補平語文資料】最新部編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 第五六單元知識點
07-30
17.貓/鄭振鐸作者:鄭振鐸(1898—1958),福建長樂人。現代作家、文學家、學者,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之一。新中國成立後,曾擔任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全國作協理事等職。主要著作有《歐行日記》《海燕》《山中雜記》等。讀准字音污澀(sè)慫恿(s?ng y?ng)蜷(quán)伏懲戒(chéng jiè)悵(chàng)然妄(wàng)下斷語第一隻貓花白貓(1—2)第二隻貓小黃貓(3—14)第三隻貓丑貓(15—34)來歷隔壁要來的舅舅家抱來的張嬸撿來的外形花白的毛,如帶著泥土的白雪球渾身黃色,很可愛毛色花白,並不好看,瘦,毛被燒脫了幾塊,更覺難看。性情活潑較第一之更活潑,更有趣,會捉鼠天生憂鬱,不活潑,懶惰地位寵物寵物若有若無,不大喜歡結局死亡丟失死亡「我」失貓後的心情一縷酸辛悵然憤恨詛咒路人更難過得多。永不養貓。1、文章生動的記敘了我家三次養貓的經過。其中,前兩隻貓活潑、有趣,找出相關句子作分析。A「它便撲過來搶,又撲過去搶。」(寫出了小貓玩耍時的動態和情態。)B「有時蝴蝶安詳地飛過時,它也會撲過去捉。」(寫出小貓的腦袋、眼睛隨著蝴蝶的飛舞而轉來轉去並伺機捕捉的樣子。)C「有時由樹上躍到牆上,又跑到街上,在那裡曬太陽。」「隱身在陽光隱約的綠葉中,好像在等待著要捉捕什麼似的。」(小貓的淘氣、頑皮讓我們會心一笑!)這一組句子,從細小的方面寫盡了前兩隻貓的活潑可愛、頑皮淘氣。這樣的描寫,叫做細節描寫。它可以使文章生動而富有情趣。2、本文作者對於所養三隻貓的感情是怎樣變化的?酸辛---悵然、憤憤的---內疚、自責、悔恨3、本文作者寫作的側重點是什麼?抒發了我怎樣的感情?本文側重描寫「我」造成了第三隻貓的不幸,中心思想正是通過我的思想活動不斷深化所表現出來的。抒發了我不公正對待第三隻貓的後悔之情。4、「那隻花白貓對於這一對黃鳥,似乎也特別注意,常常跳到桌子上對鳥籠凝望著。」「凝望」是何意?(目不轉睛地看)。貓究竟為什麼要「凝望」鳥籠呢?想當初,那隻貓就像一個孩子,被人拋棄,無家可歸,在冬天的早晨,幾乎為冬寒與 飢餓所殺。它常常對鳥籠凝望著,也許是 在羨慕鳥兒的美麗,也許是悲嘆自己的悲慘經歷和孤苦伶仃的生活,或者是受人冷落太久,對新來夥伴感到高興。5、本文為什麼要寫第三隻貓的懶惰和不活潑?為下文寫我誤解貓吃了鳥設伏筆,同時也為文章的中心思想的表達做了鋪墊。6、把「畏罪潛逃」改為「逃跑」好不好?為什麼?不好。畏罪潛逃是運用了擬人的手法,生動形象,表明了貓知道吃了黃鳥,犯了錯誤而逃跑。而「逃走」則表達的意思比較平淡,不能表達出作者所要表達的意思。7、為什麼「我」對於第三隻貓的死亡比前兩隻貓的亡失更「難過得多」?因為第三隻貓的死責任在「我」。「我」的主觀臆斷,斷定鳥是它咬死的,暴怒之下「我」用木棒打它,它受到冤苦無處辯訴,最後死在鄰家屋檐上。「我」認為是「我」把它害死的,而且這個過失是無法補救的。8、事情澄清後,「我」心裡十分難過,作者是怎樣抒發這種感情的?這是我的懺悔、內疚、自責。9、首尾呼應和伏筆的設置。銜接呼應表現為:開頭交代幾次養貓的結局,拋出線索,總領全文,末了以「我家永不養貓」收尾,開拓深意,呼應開頭。三個故事之間又有過渡段貫通彌合。伏筆的設置表現為:第一隻貓忽然消瘦預示其病死;寫第二隻貓街上亂跑,預示其被人捉走;寫第三隻貓凝望鳥籠,預示其被冤打致死。所以這些都起到了穿針引線,連珠綴玉的作用,把三個故事和各個故事之間的情節綴連成有機的整體,渾然天成,天衣無縫。10、文章的啟示:凡事不能單憑印象,主觀臆斷,更重要的是弄清事實;對人對事不存偏見私心,要寬容、要仁愛,要同情弱小者。在不合理的社會中,弱小者總是飽嘗著生活的不幸,不受歡迎的人往往會成為冤案的犧牲品;人的個性需要自我完善,才能避免不幸。18.鳥/梁實秋一、字詞1、摶扶搖2、蜷伏3、柵欄1、tuán fúyáo 2、quán fú 3、zhàlán4、鳥囀5、呱呱6、嘹亮4、niǎo zhuàn 5、gū gū6、liáo liàng7、曳8、長喙9、乾癟7、yè 8、cháng huì 9、gàn biě10、豐腴11、臃腫12、倏10、fēng yú 11、yōng zhǒng 12、shū13、迷惘14、佇立15、鳶13、míwǎng 14、zhùlì 15、yuān16、魁梧17、驀然18、料峭16、kuíwú 17、mòrán 18、liào qiào19、戰慄20、抖擻21、戟19、zhàn lì 20、dǒu sǒu 21、jǐ22、蓑衣23、襤褸24、伶仃22、suōyī 23、lán lǚ 24、líng dīng25、煙囪26、窗欞27、鴟梟25、yān cōng 26、chuāng líng 27、chīxiāo二、整體感知1.資料助讀梁實秋(1903—1987+,原名梁治華,出生於北京,浙江杭縣(今杭州)人。筆名子佳、秋郎、程淑等。中國著名的散文家、學者、文學評論家、翻譯家,國內第一個研究莎士比亞的權威。一生給中國文壇留下了兩千多萬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創造了中國現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記錄。代表作《莎士比亞全集》(譯作+等。1923年8月赴美留學,取得哈佛大學文學碩士學位。1926年回國後,先後任教於國立東南大學(東南大學前身+、國立青島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前身+並任外文系主任。1949年到台灣,任台灣師範學院英語系教授。1987年11月3日病逝於台北,享年84歲。2.整體感知第一層(1-2自然段):寫自己愛鳥而感受到鳥的苦悶。第二層(3 -5自然段):生動細膩地描寫了鳥悅耳的聲音和優美的形體,表達了對鳥的欣賞喜愛之情。第三層(,-7自然段+:寫鳥在帶給人喜悅的同時,也給人悲苦。三、深入梳理(一)深層探究1.作者寫了哪些鳥?《鳥》並不限於某一種鳥,有杜鵑、麻雀、喜鵲、烏鴉、貓頭鷹、白鷺等,有家養的,有野外的,更多的是「不知名的小鳥」。2.整理出描寫鳥的聲音、外形的詞語。清脆、嘹亮、圓潤、和諧;斑斕、玲瓏飽滿、細痩而不幹癟、豐腴而不臃腫、臨風顧盼、高踞枝頭、俊俏、輕靈。這些詞語在詞性和詞語的感情色彩上有什麼共同特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都是褒義詞,表示作者喜愛、讚美之情的詞語。表達了作者對鳥的濃濃的喜愛之情。3.從文中找「我愛鳥」的原因。愛鳥清脆的聲音;愛鳥俊俏的形體;愛鳥自由喜悅的生命姿態。4.前面五段寫作者對鳥的喜愛,為何後面兩段卻寫了「悲苦」 「傷感」之情?這兩種矛盾的感情出現在同一篇課文里是否不太協調?如果說面五段是真實而生動地體現了作者「喜愛著鳥的可愛」的話,那麼後面兩段卻是訴說了作者「悲苦著鳥的悲苦」,同樣反映了作者對鳥的關愛,這種愛比前面五段可能要顯得更深刻更豐富。5.第五段中「我對鳥並不存任何幻想」的原因以及「幻想」的含義是什麼?作者愛鳥只愛其聲音、形體,並非受人們賦予鳥身上的各種文化意蘊的影響。含義:指歷代詩文在杜鵑、夜鶯、雲雀等身上長期形容、渲染而成的象徵意蘊。6.最後一段說「自從離開四川以後」,再也看不到那些「跳蕩」的鳥兒,聽不到「悅耳的鳥鳴」了,字裡行間蘊含的思想感情是什麼?對鳥類自由、活潑、俊俏的盡情讚美。(二) 走進寫法梁實秋的《鳥》筆端帶情,字裡行間脈脈含情。「我愛鳥」,文章一開筆就表「情」,直截了當,毫不含糊。然後順勢而下,寫籠中鳥的苦悶,繪廣闊天地里鳥的歡樂,為囚在籠里的鳥而生悲,為自由自在的鳥而生喜,為風雪中喪失生命的小鳥而致哀,愛注鳥中,鳥的命運牽動著作者的心。對鳥的刻畫細而不瑣,聲形並茂。繪鳥鳴的清脆、嘹亮,先排除「吱吱喳喳」「呱呱噪啼」,再刻畫其長叫而音階豐富,短叫圓潤而不單調,似獨奏,似合唱,似和諧的交響樂,細膩地創造了悅耳的效果。欣賞:沒有比鳥更俊俏的」作由衷的讚美,然後鋪展開來刻畫。有高踞枝頭的美,有振翅飛翔的美;白鷺佇立,鳶鷹盤旋,忽靜忽動,美不勝收。而刻畫鳥身軀的玲球飽滿,簡直是情滿紙上,愛意流溢。「真是減-!則太瘦,增-『分則太肥,那樣的濃纖合度」,愛得不深,難以有這樣深切的感受。作者不僅以鳥鳴傳喜,鳥形傳愛,而且直接表露這種愛好是單純的,不帶任何幻想。為了驗證這種感情的真實,特別講述了曾帶給人無限詩意的杜鵑的習性。睡不在貶詩人騷客,而在於抒發真情。散文中的抒情切忌凌空愛物,不把「物」的特徵牢牢把握,不在觀察上下精細的功夫,不積累有關的知識,筆下的「物」就活不起來,而「愛」之情就缺少堅實的附著物,遊離飄忽。文中的「物」——鳥,寫得十分傳神,這不僅來自長期的觀察,積累了多種鳥聲音、形態及生活習性的知識,而且熟知國內外寫鳥的詩文,英國詩人濟慈的《夜鶯》、雪萊的《雲雀》、哈代「鳥!你連這一個決樂的夜晚都不給我」的詩句,杜甫《絕句》中的「一行白鷺上青天」等等,信手拈來,用得十分貼切,無半點斧鑿痕迹。四、小結人和世間萬物都屬於自然,地球是人和一切生靈的共同家園。人們在享受自然的同時,別忘了尊重自然,尊重生命,愛護一切生靈。正是有了千千萬萬的生靈,地球才生機勃勃,才風情萬種,才姿態萬千!19.動物笑談/康拉德·勞倫茲作者簡介:康拉德·勞倫茲(1903—1989),奧地利動物行為學家、科普作家。曾獲1973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除了在學術上的成就之外,勞倫茲最為人所稱道的,是他在動物行為方面的通俗寫作,著有《所羅門王的指環》、《攻擊的秘密》、《雁語者》、《狗的家世》等。掌握生字詞:嗔(chēn)怪:對人表示不滿。怪誕不經:離奇古怪,不合常理。孵(fū):鳥類伏在卵上,用體溫使卵內的胚胎髮育成幼體。鳧(fú):野鴨。麝(shè)香鴨:一種水鴨,羽毛會散發出近似麝香的香氣。大相徑庭:彼此相差很遠。需索:索取,需求。神采奕奕(yì):形容精神飽滿,容光煥發。禿鷹:又名白頭海雕,為北美所有,是一種大型猛禽。鸛(ɡuàn):一種形似白鶴的鳥,羽毛灰白色或黑色,嘴長而直,生活在江、湖、池沼的近旁,以魚蝦為食。蹣跚(pán shān):腿腳不靈便,走路緩慢、搖擺的樣子。一、讀課文,說說課文都寫了動物哪些可笑的事。第一件可笑的事驗證小水鴨憑聲音認領母親(2-9)第二件可笑的事是化裝撒旦給小穴烏上錫環(10-13)第三件可笑的事是學鳥叫喚回試圖遠飛的大鸚鵡「可可」(11-23)二、重點問題探究1.可可由「我」養後有什麼變化嗎?你從這些變化中讀出了什麼?開始時不敢隨意行動,坐在樹枝上想飛卻又不敢飛;後來變得活潑而神采奕奕起來,並且對我戀戀不捨。這是因為「我」對動物的尊重與愛,把它們視為平等的朋友,使它恢復了本來的面貌。2.「老天!這不是可可嗎?它的翅膀穩定地動著,不是很清楚地表示它正要去做長途飛行?」這幾句話反映了此時「我」怎樣的心理?一個方面為「可可」的飛行感到驕傲,另一個方面又對它的即將離去戀戀不捨。3.經歷了一番反覆的思想鬥爭後,「我到底還是叫了」。揣摩「我」「叫了」之後的心理。「叫」一方面表明「我」對鸚鵡可可的依戀之情,另一方面也表明「我」仍在繼續自己的實驗,看看能不能改變可可的習慣。可可的反應,讓「我」尤其驚喜。這也是「我」的愛心所得到的回報。你從作者身上發現了什麼?你又受到了哪些啟發?作者專註於動物行為研究,為了「探求真理」,不惜放下人類的「高貴身段」,與動物們打成一片。不明原委的人很容易把他的行為視為怪誕或發瘋。由此看來,科學工作者不但要承受科學研究的艱苦勞動,還要能忍受人們的誤解,這是尤其難能可貴的地方。我么應該認識到科學工作的艱辛,認識到打破世俗觀念需要極大的勇氣。這一切需要熱愛與愛心,洒脫與曠達的胸懷才能實現。20.狼/蒲松齡【人物介紹】蒲松齡(1640-1715)字留仙,一字劍臣,號柳泉,世稱聊齋先生,自稱異史氏,現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蒲家莊人,漢族。出生於一個逐漸敗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歲。創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寓言故事和哲理散文,篇篇閃爍著智慧的光芒。【全文】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後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浪之並驅如故。屠大窘,恐前後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於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後,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後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翻譯】有個屠戶天晚回家,擔子里的肉已經賣完了,只剩下一些骨頭。路上遇到兩隻狼,緊隨著走了很遠。屠戶害怕了,拿起一塊骨頭扔過去。一隻狼得到骨頭停下了,另一隻狼仍然跟著。屠戶又拿起一塊骨頭扔過去,後得到骨頭的那隻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頭的那隻狼又跟上來。骨頭已經扔完了,兩隻狼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屠戶很窘迫,恐怕前後一起受到狼的攻擊。看見野地里有一個打麥場,場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麥場里,覆蓋成小山似的。屠戶於是奔過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放下擔子拿起屠刀。兩隻狼都不敢向前,瞪眼朝著屠戶。過了一會兒,一隻狼徑直走開,另一隻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時間長了,那隻狼的眼睛似乎閉上了,神情悠閑得很。屠戶突然跳起來,用刀劈狼的腦袋,又連砍幾刀把狼殺死。屠戶正要上路,轉到柴草堆後面一看,只見另一隻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鑽過去從背後對屠戶進行攻擊。狼的身子已經鑽進一半,只有屁股和尾巴露在外面。屠戶從後面砍斷了狼的後腿,也把狼殺死。這才明白前面的那隻狼假裝睡覺,原來是用來誘惑敵方的。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會兒兩隻狼都被砍死,禽獸的欺騙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過給人增加笑料罷了。【知識點梳理】(一)、文學常識1、本文選自《聊齋志異》,作者:蒲松齡,字:留仙,一字:劍臣,號: 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清代文學家。郭沫若也曾評價《聊齋志異》:「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鬼刺虐入骨三分」。2、《聊齋志異》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說集,共491篇,多數故事通過描寫妖狐鬼怪來反映社會現實生活,他稱是他的「孤憤之作」。「聊齋」是他的書房名稱。「志」是記述的意思,「異」指奇異的故事,它被稱為「我國古代短篇小說之王」。(二)、重點字詞解釋1、綴行甚遠:綴,連接,這裡是緊跟的意思2、一狼仍從:從,跟從。3、而兩狼之並驅如故:並,一起。故,舊、原來。4、屠大窘:窘,困窘,處境危急。5、顧野有麥場:顧,回頭看,這裡指往旁邊看。6、場主積薪其中:薪,柴草7、苫蔽成丘:苫蔽,覆蓋、遮蔽8、弛擔持刀:弛,放鬆,這裡指卸下9、眈眈相向:眈眈,注視的樣子10、一狼徑去:徑去,徑直走開11、目似瞑,意暇甚:瞑,閉眼。意,神情、態度。暇,空閑12、屠暴起:暴,突然13、又數刀斃之:斃,殺死14、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意,打算、企圖。隧,從柴草堆中打洞。15、乃悟前狼假寐:寐,睡覺16、蓋以誘敵:蓋,原來是。17、狼亦黠矣:黠,狡猾18、禽獸之變詐幾何哉:變詐,作假、欺騙。(三)、通假字止有剩骨:「止」通「只」,譯為:只(四)、詞類活用1、一狼洞其中——洞:名詞作動詞,譯為:打洞2、其一犬坐於前——犬:名詞作狀語,譯為:像狗一樣。3、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隧:名詞作狀語,譯為:從柴草堆中打洞(五)、一詞多義1、敵:恐前後受其敵(敵對,這裡是脅迫、攻擊)蓋以誘敵(敵方)2、止:一狼得骨止(停止)止有剩骨(通「只」)3.之:久之,目似瞑(湊足音節,不譯)又數刀斃之(代詞,狼)禽獸之變詐幾何哉(助詞,的)西蜀之去南海(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不譯)《為學》4.意:目似瞑,意暇甚(神情)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企圖、打算)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醉翁亭記》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內容)《傷仲永》卜者知其旨意(意圖)《陳涉世家》5.前:狼不敢前(向前)恐前後受其敵(前面)(六)、古今異義詞1、屠自後斷其股——股:古義:大腿;今義:屁股2、禽獸之變詐幾何哉——幾何:古義:多少,這裡是能有幾何的意思。今義:數學中的一個分支(八)、文言句式倒裝句兼省略句:1、「投以骨」等於「以骨投(之)」,意思是「把骨頭扔給狼」。2、「一狼洞其中」等於「一狼(於)其中洞」,譯為:一隻狼在其中打洞。【常考點】1、闡述本文主旨。答:本文敘述了屠戶與狼鬥爭的故事,揭露了狼貪婪、兇狠和狡詐要本性,讚揚了屠戶的機智、勇敢。2、文中是怎樣寫狼的狡猾的?答:文中表現狼狡猾的語句有:「綴行甚遠」、「一狼得骨止,……而兩之並驅如故。」「狼不敢前,眈眈相向」、「一狼徑去,其一犬坐於前……意暇甚。」「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等。3、結尾一段是什麼表現手法?結尾一句話是對狼及像狼一樣的惡勢力的諷刺嘲笑,但換個角度,它又告訴「人」什麼呢?答:是議論。它告訴人們:對待像狼一樣的惡勢力,不能幻想妥協,必須敢於鬥爭,善於鬥爭,才能取得勝利。1、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顧:回頭看。苫蔽:遮蓋。2、一狼徑去,其一犬坐於前。犬坐:像犬一樣坐著。3、轉視積薪後,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洞:打洞。隧:從洞中,即鑽洞。4、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假寐:假裝睡覺。部分內容來源於網路,編輯整理:王補平最新版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知識點總結21.皇帝的新裝 安徒生一、中心:本文以「新裝」為線索,描寫一個愚蠢的皇帝上了騙子的當,赤身裸體參加遊行大典的故事,諷刺了封建統治階級昏庸愚蠢,虛偽狡詐,自欺欺人,荒唐可笑的本性,無情鞭答了黑暗腐朽的封建制度。它告訴我們應該保持天真爛漫的童心,無私無畏,敢於說真話。文章運用想像和誇張的手法,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二、綜合題1、皇帝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從課文找出語句來分析。(1)昏庸無能,驕奢淫逸。從開頭治裝費用、心思興趣、換衣次數三個方面寫出皇帝愛穿著的癖好。(2)愚蠢透項。從被兩個騙子投其所好,上當受騙可以看出。(3)自欺欺人。皇帝明明沒有看到衣料,但怕別人說他不夠資格當皇帝,便極口稱讚騙子織的衣料,並賜給騙子「御聘織師」的頭銜,封他們為爵士,授予他們勳章。穿新裝的時候,明明什麼也沒穿,還在鏡子面前轉了轉身子,扭了扭腰肢,要使大家覺得他在認真地觀看他的美麗的新裝。(4)虛偽昏庸。在參加遊行大典時,他聽到老百姓說了真話,十分恐慌。他擺出一副更驕傲的神氣,來掩飾自己。2、那些大臣們又是些什麼樣的人,從課文找出語句來分析。大臣們都是些虛偽狡詐、自欺欺人的人。他們明明看不見衣料,卻極大稱讚布料的美,並搶著向皇帝介紹衣料如何美。稱讚皇帝的新裝多麼合身,多麼好看,多麼貴重。3、他們不敢說真話的原因分別是什麼?皇帝:維護他獨斷專行的統治。 大臣、誠實的官員、騎士們:保住他們的地位、職務。老百姓:怕別人說自己太愚蠢,怕招來殺身之禍。4、故事最後為什麼要讓一個小孩來揭開黃的新裝的奧秘,來戳穿遊行大典的騙局?因為孩子總是無所顧忌、直言不諱。既天真大膽,又率直肯定。5.這篇童話諷刺了什麼,告訴我們什麼?訪歸納文章的中心思想。諷刺了封建統治階段昏庸、愚蠢、虛偽、狡詐、自欺欺人、荒唐可笑的本性,無情鞭答了黑暗腐朽的封建制度。它告訴我們應該保持天真爛漫的童心、無私無畏,敢於說真話。6、童話通過豐富的想像、幻想和誇張來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課文中的皇帝、大臣、騙子的行為都極其荒唐可笑的。皇帝光著身子試穿新衣,赤身露體的在大街上遊行都是極度誇張的,你認為現實中有沒有這種情況?童話是生活的反映。是有其真實基礎的,在封建時代,什麼荒唐可笑的現象都有。昏君確是窮奢極欲,荒唐可笑;大臣們也都明哲保身,自欺欺人,阿諛逢承,被愚弄被壓迫的老百姓也總是膽小怕事,人云亦云。而騙子們總是善於投機鑽營,欺騙有術,而敢說真話的人往往反而倒霉。因此,說假話成風,荒唐可笑的現象也就有可能發生。三、精彩語段閱讀:語段(一):閱讀課文1——6段。1、第1段中,運用了什麼修辭方法來刻畫皇帝的形象?運用了誇張的修辭方法,從治裝費用、心思興趣、換衣次數三個方面具體的寫皇帝愛新裝的嗜好,刻畫了愛慕虛榮、生活奢侈的皇帝形象,揭示了故事發生的緣由,為下文騙子愚弄皇帝埋下伏筆.2、「任何不稱職的或愚蠢得不可救藥的人,都看不見這衣服」這句話,在全文中起什麼作用?這句話在故事情節發展中起著關鍵的推動作用皇帝之所以上鉤,主要是看中了這布獨有的「特性」這是全文的主線。作品展開情節,安排材料,刻畫人物,都是圍繞這一主線進行的。3、皇帝相信兩個騙子的話說明了什麼?說明了皇帝的愚蠢無知。4、皇帝為什麼會「感到不大自然」?這段自相矛盾的心理活動說明了什麼?聯繫課文對他愛好新衣的描寫,不難看出,皇帝自己其實心很虛,他很怕自己看不見,被人知道自己是一個不稱職的皇帝,而且對自己是否聰明也不自信,所以他心裡感到「不大自然」。這段精彩的、一波三折的心理描寫,把皇帝不自信而又心虛,愚蠢而又狡猾的性格特點準確地表達了出來。(也正是由於不自信而又心虛,一心想知道布織得怎樣的愚蠢而又狡猾的皇帝,才先派他那「誠實」的、「很有理智」、最「稱職」的老大臣去看。)語段(二):這位善良的老大臣來到那兩個騙子的屋子裡,看見他們正在空織布機上忙碌地工作著。「願上帝可憐我吧!」老大臣想。①[他把眼睛睜得特別大,]「我什麼東西也沒有看見!」但是他沒敢把這句話說出口來。那兩個騙子請他走近一點,同時指著那兩架空織布機問他花紋是不是很美麗,色彩是不是很漂亮。②[可憐的老大臣的眼睛越睜越大],可是他仍然看不見什麼東西,因為的確沒有什麼東西可看。「我的老天爺!」他想,「難道我是愚蠢的嗎?我從來沒有懷疑過自己。這一點決不能讓任何人知道。難道我是不稱職的嗎?不成!我決不能讓人知道我看不見布料。」「噯,您一點意見也沒有嗎?」一個正在織布的騙子說。「哎呀,美極了!真是美妙極了!」③[老大臣一邊說,一邊從他的眼鏡里仔細地看,]「多麼美的花紋!多麼美的色彩!是的,我將要呈報皇上,我對這布料非常滿意。」「嗯,我們聽了非常高興。」兩個騙子齊聲說。於是他們就把色彩和稀有的花紋描述了一番,還加上了些名詞。老大臣注意地聽著,以便回到皇帝那兒去的時候,可以照樣背出來。事實上他也這樣做了。1.這幾段文字從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等方面描寫了老大臣「看布」的經過,由此可看出老大臣是一個虛偽愚蠢、見風使舵、老謀深算的人。2.這段文字中有三處寫老大臣的眼睛,都分別表現出他不同的內心活動,請結合課文,做簡要分析。(注意人物形象的刻畫)第一次寫老大臣「眼睛睜得特別大」,是說他吃驚的樣子;第二次「眼睛越睜越大」,是說他在竭力想看見布料;第三次寫「從他的眼鏡里仔細地看」,是說他裝著真看見的樣子。3.老大臣看布料過程心理變化分析正確的是CA.感慨害怕懷疑堅定B.悲嘆害怕堅定猶豫C.悲嘆害怕猶豫堅定D.高興懷疑否定堅定4、「這一點決不能讓任何人知道」中的「這一點」指的是什麼?老大臣看不見什麼東西,因為的確沒有東西。5、後來課文又描寫另一位官員看布料,和描寫老大臣看布料有什麼異同?課文寫另一位官員看布料,寫得遠比老大臣看布料簡單,又寫出了兩人不同的心理活動,這就避免了描寫同一事物的雷同。】語段(三):1當布料還在織布機上的時候,皇帝就很想親自去看它一次。他選了一群特別圈定的隨員——其中包括已經去看過的那兩位誠實的大臣。然後他就到那兩個狡猾的騙子所在的地方去。這兩個傢伙正在以全副精力織布,但是一根線的影子也看不見。2「您看這布華麗不華麗」那兩位誠實的官員說,「陛下請看:多麼美的花紋!多麼美的色彩!」他們指著那架空織布機,因為他們相信別人一定可以看得見布料3「這是怎麼會會事呢?」皇帝心裡想,「我什麼也沒有看見!這可駭人聽聞了。難道我是一個愚蠢的人嗎?難道我不夠資格當一 個皇帝嗎?這可是我遇見的一件最可怕的事情。」「哎呀,真是美極了!」皇帝說,「我十二分的滿意!」4於是他點點頭表示出他的滿意。他仔細地看著織布機,因為他不願意說出他什麼也沒有看到。跟著他來的全體隨員也仔細地看了又看,可是他們也沒有比別人看到更多的東西。不過,像皇帝一樣,他們也說:「哎呀,真是美極了!」他們像皇帝建議,用這新的、美麗的布料做成衣服,穿著這衣服去參加快要舉行的遊行大典。「這布是華麗的!精緻的!無雙的!」每人都隨聲附和著。每人都有說不出的快樂。皇帝賜給騙子每人一個爵士的頭銜和一枚可以掛在扣眼上的勳章,同時還封他們為「御聘織師」。1.請你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上面文字所寫的主要內容。皇帝帶領隨員看騙子織新衣2.文中「他選了一群特別圈定的隨員」一同去看正在織的布料,「他」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什麼?他想鑒別一下自己的親信是否愚蠢,稱職,以使鞏固其統治。3.皇帝親自來看織布,那兩位誠實的官員為什麼要搶先介紹?怕是帝責怪他們欺騙皇上,以先人為主的方法,極口稱讚騙子級的衣料之美,使皇帝相信他們的彙報是真的,這樣才能保住自己的烏紗帽。4.第3段對皇帝的描寫分別採用了什麼方法?作用是什麼?採用心理和語言描寫的方法,寫出了皇帝慌恐的內心和驕橫、虛偽、自欺欺人的性格特點。5、皇帝心裡想的和嘴上說的完全不同,這表現了他怎樣的心理?一句「駭人聽聞」,一句「最可怕的事情」,兩個「難道」的反問,都是皇帝心裡所想,這幾句心理描寫,突出了皇帝極端恐懼的心理。他雖然什麼也沒看見,嘴上卻極力讚美,而且用了「極」「十分」等程度非常深的修飾語。心裡想的和嘴上說的完全相反,表現了皇帝的虛偽和驕橫自欺欺人。6.「每個人都有說不出來的快樂」,每個人的快樂原因相同嗎?「皇帝」、「兩位誠實的官員」、「其他官員」都因為什麼而快樂?答:不同。皇帝為了有美麗的、精緻的布料而快樂,為能穿新裝舉行遊行大典而快樂;兩位「誠實」的官員因為事實印證了自己的「預料」而快樂,為保住官職而快樂;其他官員為能得到皇帝的信任而快樂,也為有機會給皇帝獻媚而快樂——全面展現了整個宮廷的愚蠢和虛偽。而騙子才真正有了快樂:他們即賺足了錢,又得到了頭銜、勳章,並被封為「御聘織師」。語段(四):1就這樣,皇帝就在那個富麗的華蓋下遊行起來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說:「乖乖!皇上的新裝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後裙是多麼美麗!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誰也不願意讓人知道自己什麼也看不見,因為這樣就會顯出自己不稱職位,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從來沒有獲得過這樣的稱讚。②「可是他什麼衣服也沒有穿呀!」一個小孩子最後叫了出來。③「上帝喲,你聽這個天真的聲音!」爸爸說。於是大家把這孩子講的話私自低聲地傳播開來。④「他並沒有穿什麼衣服!有一個小孩子說他並沒有穿什麼衣服呀!」⑤「他實在沒有穿什麼衣服呀!」最後所有的老百姓都說。皇帝有點兒發抖,因為他似乎覺得老百姓們所講的話是真的。不過他自己心裡卻這樣想:「我必須把這遊行大典舉行完畢。」因此他擺出一副更驕傲的神氣。他的內臣們跟在他後面走,手中托著一條並不存在的後裙。1.用自己的話概括這一部分的內容。答:皇帝醜態百出地在街上遊行,所有人都不敢說出真相,最後一個孩子說出了真相。2、皇帝聽到老百姓的真話,為什麼有點兒發抖?又為什麼擺出一副更驕傲的神氣把這遊行大典舉行完畢?皇帝聽到老百姓的真話,意識到自己受騙出醜,感到恐慌。但他為了掩飾自己的恐慌,擺出一副更驕傲的神氣把這遊行大典舉行完畢。3、文段中加橫線句子是什麼描寫?這樣描寫有什麼作用?心理描寫。揭露皇帝虛偽、卑鄙、愚蠢的本質。4.小孩子為什麼敢於說真話? 答:小孩子天真爛漫,因為他們心中「無私」所以在做事的時候也就「無畏」(無所畏懼)。這表現了作者的意願:保持無私的童心,敢於說真話。5、童話的結局讓一個小孩說出了真話,是為了說明一個什麼道理?說明一個人應該保持天真爛漫的童心,無私無畏,敢於說真話。22.詩兩首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作者介紹】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開貞,字鼎堂,號尚武,筆名沫若。四川省樂山縣人我國著名的詩人、劇作家、學者。他的著作很多,有詩集《女神》、《星空》、話劇《屈原》等。【創作背景】上個世紀初,我國還處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人民生活在黑暗之中,五四運動呼喚人們追求自由、美好、幸福的生活,但運動結束後中國依然處於北洋軍閥的黑暗統治下,自由、幸福、美好的生活仍未到來,許多人因此感到絕望無助。在這樣的背景下,為了鼓勵人們執著的尋求光明和理想,作者寫下了這首詩。【原文欣賞】 第1節聯想,第2-4節想像。遠遠的街燈明了,好像是閃著無數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現了,好像點著無數的街燈。第一節,用比喻自然而然地把「街燈」和「明星」聯繫起來,既描寫出了迷人夜景,有暗示了對光明未來的追求和對黑暗現實的不滿。這樣運用比喻修辭方法,體現了作者聯想的思路。「遠遠的街燈明了,好像是閃著無數的明星」,作者看到「遠遠的街燈明了」,聯想到地面「明了」的「街燈」像是天上「閃著無數的明星」。聯想到街燈像明星,自然會仰望星空,自然地引出「天上的明星現了,好像是點著無數的街燈」。作者仰望天上「現了」的「明星」,又聯想到它們像是地面「點著無數的街燈」。這樣街燈與明星相互比喻,迴環往複地展開聯想(相互比喻 迴環往複)。地面街燈和天上明星互相輝映,創造出了一種光亮閃爍、深遠優美的境界(燈星輝映 深遠優美)。我想那縹緲的空中,定然有美麗的街市。街市上陳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沒有的珍奇。第2節描寫天上的街市。這一節怎樣逐步馳騁想像?想像出了什麼樣的天上的街市?具有什麼樣的表現力量?這一節分兩層馳騁想像。「我想那縹緲的空中,定然有美麗的街市」,寫街市。句首冠以「我想」,表明了下面寫的都是作者的主觀想像,如把「我想」改為「在」字,就成了寫實的文字了。用「縹緲」修飾「空中」,從隱隱約約當中表現出天空的高遠深邃;用「美麗」形容「街市」,總寫出街市的美好;「定然」一詞,語氣肯定;從而表現出詩人想像在那高遠深邃天空中必有美好的街市。「街市上陳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沒有的珍奇」,寫街市上的物品。用「陳列」修飾「一些物品」,表明店鋪中物品相當多,擺布很得當;用「世上沒有」修飾「珍奇」突出了珍貴奇異物品世上絕無;「定然」一詞,語氣肯定;從而表現出詩人想像在那天上街市的店鋪中必有世上絕無的珍貴奇異物品。兩層馳騁想像,由寫街到寫物,連接緊密,逐步展現,表現出詩人飛翔想像羽翼,神遊天上街市,表達了詩人想像天上必有一個遠勝人間美好世界的堅定信念。你看,那淺淺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寬廣。那隔著河的牛郎織女,定能夠騎著牛兒來往。「你」指代作者,使語氣親切,把讀者帶入詩所描繪的環境中去。第3節,由天上的街市聯想到牛郎、織女的團聚生活。先依據星象來寫天河。「你看,那淺淺的天河」,仰望上去,淡淡的天河確是「淺淺的」;詩句在「你看」後面加上一個逗號,表示停頓,也是在引起讀者注意天河是「淺淺的」。既然天河是「淺淺的」、那「不甚寬廣」的推斷也就具有了合理性;「定然是」,語氣十分肯定,充分強調了這種推斷。有了這天河是「淺淺的」、「不甚寬廣」的鋪墊,「那隔著天河的牛郎織女,定能夠騎著牛兒來往」的想像,就顯得合情合理了。我想他們此刻,定然在天街閒遊。不信,請看那朵流星,是他們提著燈籠在走。(1)這兩節詩又寫了什麼內容?答:運用想像,描寫牛郎織女在天上的生活。⑵請用優美的散文語言描繪牛郎織女在天上的生活。答:他們獲得了自由,能夠騎著牛兒,淌過不甚寬廣的天河,時時來往,天天相見。白天,他們男耕女織,一家四口其樂融融;夜幕降臨,他們手提燈籠,閒遊天街賞景購物,生活過得美滿幸福。第4節,聯想天上牛郎、織女美滿幸福地生活。「那隔著河的牛郎織女,定能夠騎著牛兒來往」。「來往」一詞,表現出天河不能隔離這一對恩愛夫妻,牛郎騎著牛兒蹚過淺淺的天河去見織女,夫妻朝朝相會,夕夕團圓。「我想他們此刻,定然在天街閒遊」。「此刻」,賦予想像的情景以具體的時間,好像詩人都要看見他倆一樣了。「閒遊」,表現出牛郎織女耕織之暇在天街悠閒遊觀的情景。牛郎織女獲得了解放,獲得了自由,生活美滿幸福。「不信,請看那朵流星,是他們提著燈籠在走」。由「流星」聯想到「燈籠」,說「流星」是牛郎織女提著的「燈籠」,想像奇妙。用「朵」形容「流星」,直接表現出「流星」的美麗,間接表現出「燈籠」的美麗。詩句在「不信」後面加上一個逗號,表示停頓,引起讀者注意「那朵流星」是「他們提著燈籠在走」,恍如和讀者面談,情趣盎然。【課文分析】寫作特色:1.聯想自然,想像豐富。詩歌的第1節用聯想,由街燈聯想到了明星,又明星由聯想到了街燈。詩歌第2.3.4節,都運用了想像。2.引用傳說,寄託嚮往。詩人沒有按民間故事那樣寫牛郎織女,而是把他們寫的很自由,這是因為他希望人間也能出現自由幸福的世界。作者是借改造後的牛郎織女的形象來寄託自己的理想,表達對美好生活的追求。3.用詞準確,有表現力。4.節奏和諧,琅琅上口。聯想的自然,想像的豐富,意境的美妙,語言的優美,是這首詩的特色。詩中,最多的是想像。想像,是有一事物的基礎上創造出新形象的心理過程。詩人放飛想像,描繪了天街的美好生活,描寫了與黑暗現實形成巨大反差的理想世界的美麗圖景,表現了作者對現實深感失望,表達了作者盼望自由,盼望民主,盼望沒有剝削和壓迫的幸福生活,激發人們為實現這一理想而奮鬥。詩歌中的想像有:我想那縹緲的空中,定然有美麗的街市。街市上陳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沒有的珍奇。你看,那淺淺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寬廣。那隔著河的牛郎織女,定能夠騎著牛兒來往。我想他們此刻,定然在天街閒遊。不信,請看那朵流星,是他們提著燈籠在走。聯想,由一事物想到相關的其他事物的思維活動。如由人間的街燈聯想到宇宙的明星。由閃爍的星球幻想「天上的街市」,進而想到天街上的行人,想到牛郎織女「在天街行游」,這就是想像了。作者正是通過神奇的聯想和想像,從人間寫到天上,存在出一個充滿幻想、充滿詩情畫意的美妙意境。詩歌中的聯想有:遠遠的街燈明了,好像是閃著無數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現了,好像點著無數的街燈。詩的第2節寫道:「我想那縹緲的空中,定然有美麗的街市。」「縹緲的空中」寫出太空給人若隱若現、飄渺虛幻的感覺。這樣的情景,詩人才能演繹出「美麗的街市」的想像。為了加強這種想像,詩人用「定然」表示不容置疑,表達詩人對美好生活的強烈渴望和堅定信念。因為作者當時生活在黑暗的舊社會,並且作者對美好與自由非常憧憬,所以改寫了神話《牛郎織女》,把原本寬廣、波濤洶湧、不可飛過的天河,寫成淺淺的、不甚寬廣。寫出了作者對推翻舊社會的堅定。全詩語言樸實,用詞準確,恰當地表現了天街生活的情景,意境深遠。在描寫天街生活時,作者寫牛郎織女「騎著牛兒來往」,寫他們「提著燈籠在走」,全是生活用語,質樸而溫馨。「請看那朵流星」,以「朵」形容流星,恰當而傳神。一般說,星的量詞是「顆」,這裡為何用「朵」呢?流星閃現似花,以「朵」形容就寫出流星的特徵,似給流星描了一幅畫。全使儘管沒有華麗的詞句,沒有過多的描寫,卻刻畫出一幅淳樸而平和的生活圖景。【思維訓練】1、作者筆下的天街是怎樣一幅圖景?答:是溫馨而美好的,天街上的人們悠閑而和樂,自由自在,這是詩人理想中的生活圖景。2、作者蘊含在字裡行間的深刻主旨是什麼?結合背景答:詩人面對的是黑暗的舊中國,因此他盼望自由,盼望民主,追求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的幸福生活。天上的街市是理想中的神奇世界,詩人的感悟是現實社會的,互為映襯,充分表現了詩人追求光明和理想,追求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3、郭沫若筆下「天上的街市」是一個美麗、自由、繁華富庶的地方。4、天上的街市顯然是詩人的想像,可是詩人卻反覆運用「定然」、「定能夠」、「一定」等詞語,表示極為肯定的語氣,這和想像是否矛盾?簡述理由。答:不矛盾。因為用定然」「一定能夠」等這些極其肯定的詞語,表示不容置疑,表達詩人對美好生活的強烈渴望和堅定信念,也表現了詩人對理想生活的執著追求。5、那「朵」流星用「朵」字有什麼好處?答:流星閃現似花,以「朵」形容就寫出流星的特徵,突出了流星像花一般的燦爛美麗。6、詩中牛郎織女和傳說中牛郎織女的命運有什麼不同?作者為什麼這麼寫?答:傳說中的牛郎織女是「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在詩人的想像中,天河不再成為阻隔牛郎織女的障礙,他們自由來往,無拘無束,過著自由、幸福、快樂的生活。作者這樣寫是借想像牛郎織女過著自由幸福的生活,來反襯當時人間社會的痛苦,表達了詩人,對人壓迫人的社會的不滿、對人民大眾苦難的同情和對自由幸福生活的嚮往。7.作者為什麼會把天上寫得這麼美?把牛郎織女的故事改寫的這麼美好?答:作者對當時軍閥混戰,黑暗如漆的現實十分不滿,但在人間又無法找到光明、自由、幸福,只能藉助聯想和想像,描繪出天街美好、自由的生活圖景,來寄託自己的理想,表達對美好生活得嚮往和追求。8.詩中描繪了星光閃爍的夜空迷人的圖景,抒發了怎樣的一種情懷?答:通過天街美好生活的描繪,表現了對黑暗現實的痛恨,對理想生活的嚮往,激發人們為實現這一理想而奮鬥。9.第一節中「閃」字和「點」字能否互換,為什麼?答:不能。「閃」形象生動而又準確地寫出了明星若隱若現的狀態。 「點」 很有表現力,街燈是在黑暗中亮起來的,是人們使它亮起來的,所以用「點」表現它的出現。「點著無數的街燈」,既渲染出一派神秘奇麗的色彩,又為以後各節描寫作好了鋪墊。本文的主題思想:表達了對自由幸福的追求,光明的嚮往和對未來勝利的信心。天上的街市郭沫若聯想街燈(明)→(閃)明星明星(現)→(點)街燈想像街市(美麗)→物品(珍奇)天河(淺淺)→牛郎織女(來往)流星(燈籠)→牛郎織女(閒遊)(光明、自由、幸福、美好)太陽船 吳望堯【基礎知識】1、易寫錯的字白晝(zhòu)航線(háng)鍍金(dù)駛過(shǐ)閃爍(shuò)焚起(fén)扯下(chě)濺起(jiàn)2、作家作品吳望堯(1932—2009),筆名巴雷,浙江金華人,生於滬。1946赴台,台灣現代派詩人,著有詩集《地平線》《玫瑰城》等。3.、關於「太陽」的詩句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李紳《憫農》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李商隱《樂游原》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王灣《次北固山下》【自學探究】1、太陽在運行的過程中,色彩發生了怎樣的變化?金色(早晨)——白色(日落前)——紅色(日落時分)2、作者是按什麼順序來描寫太陽船的?作者是按太陽運行的時間順序來寫作的,從早晨寫到日落時分。太陽升高以後,光芒萬丈。穿過雲層之後,霞光一片。沒入雲層之後,銀星千顆。3、「當它駛過頂空的子午線,便緩緩地扯下了帆。」這句詩表達了怎樣的含義?當太陽升高以後,沒有的任何阻擋,發出了萬丈光芒。4、「當它卸下批閃爍的白銀,又駛向另一個港灣。」運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表達了怎樣的含義?有怎樣的表達作用?比喻。作者用「白銀」比喻陽光,用「卸下批閃爍的白銀」比喻天色已晚,太陽光逐漸變暗,用「駛向另一個港灣」比喻太陽即將落山。作者運用比喻生動形象地表現出太陽在天空中位置及光線的變化,給人以美感及想像的空間。5、「但在它駛進黑暗的時候,船上卻焚起了大火」,這兩句詩表達了怎樣的內容?太陽下落沒入雲層,映射出晚霞一片。【合作探究】1、說說詩人如何依據現實展開想像的?天空-------太陽------雲------餘暉晚霞-------詩人把天空想像成航線,把太陽想像成船,太陽東升西落,想像成船在天空中穿行,把雲想像成海岸,太陽落山,餘輝晚霞想像成大火,想像合乎情理。2、作者吳望堯借「太陽船」表達自己什麼情感呢?說一說你的理解?描寫了太陽一天的運行軌跡,表達對太陽的熱愛與讚美之情。23女媧造人/袁珂【知識鏈接】1.走近作者袁珂,1916年生,神話學家。現為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著有《中國古神話》《古神話選釋》《山海經校注》等。2.寫作背景課文是根據《風俗通》里的有關「女媧造人」的記載改編的。作者以大膽新奇的想像在原有故事的基礎上進行富有人性化的演繹與擴充,再現女媧造人的整個過程,使得這個古老的傳說充滿生活氣息,煥發出迷人的光彩。3.體裁介紹神話是遠古人民表現對自然及文化現象的理解與想像的故事。它是人類早期的不自覺的藝術創作。神話並非現實生活的科學反映,而是由於遠古時代生產力的水平很低,人們不能科學地解釋世界、自然現象和原始社會文化生活的起源和變化,以他們貧乏的生活經驗為基礎,借想像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觀世界擬人化的結果。一、自主學習1.字詞積累(填字或注音)女媧()泥潭()蹲()掘()起摻()合莽()莽榛()榛生氣蓬勃()Chéng chè( ) y?u( )光 綿yán( ) 枯téng()2.解釋下列詞語:澄澈:清澈透明。幽光:昏暗的亮光。靈敏:反應快,機靈敏捷。綿延:延續不斷。莽莽榛榛:草木叢生的樣子。神通廣大:有無所不能的力量,後指極其高明的本領。3.預習課文,並思考:(1)女媧為什麼要造人?(用課文內容回答。)她看到周圍的景象感到十分的孤獨,當她走到池水旁時,照見了自己 的面容,看到自己的影子,忽然靈機一動,就想到了為什麼不造和自己一樣的生物呢。於是人類就誕生了。(2)女媧是怎麼樣造人的?提示:有兩種方法 第一種方法:用黃泥揉成團狀成人。 第二種方法:用一條枯藤伸入泥潭,攪成泥漿,向地面揮灑,泥點濺落的點,就出現了人。(3)女媧怎麼樣讓人類繁衍生息?把人分成男人和女人,婚姻法,讓他們去創造後代。二、合作探究,體會神話故事中想像的魅力:(1)仔細品味課後練習一中《風俗通》里兩則短文,看看課文中豐富了哪幾個情節?鏈接:女媧造人俗說天地開闢,未有人民,女媧摶(tuán把東西揉弄成球形)黃土作人。劇務(工作十分繁重);力不暇供,乃引繩於泥中,舉以為人。女媧禱神祠祈而為女媒,因置婚姻。譯文:民間傳說,天地開闢之初,大地上並沒有人類,是女媧揉團黃土造了人。這項工作太費力了,女媧忙不過來,就把繩子放到泥漿中,舉起繩子一甩,泥漿灑落在地上,就變成了一個人。女媧在神祠里禱告,祈求神任命她做女媒。於是女媧就安排男女婚配。①造人的具體過程;②人造出來後歡欣喜悅場面;③女媧像人一樣具有心理活動和喜怒哀樂等情緒;④作者的評述。可見作者高超的想像力。(2)同學們剛才找出的幾個情節,特別是女媧造人的具體過程是真的嗎?你怎樣理解這種寫法?女蝸造人的情節顯然是想像的,神話是在科學水平不發達的遠古時代產生的,那時的人們無法對人的誕生做出科學的準確的解釋。但是,人類又想要探求自身起源,所以,只好藉助於想像來解決這個問題了,而這種大膽而奇特的想像恰恰就是神話故事中的亮點。試想,沒有了這種想像,還有神話故事的存在嗎?這種想像體現了遠古時代人們強烈的探求慾望。(3)默讀這幾個情節,同學們看看哪裡最見出作者的想像力,能否談談你的看法。女媧造出小人之後歡欣鼓舞的場面以及對女媧的人性化描寫最見作者的想像力,女媧作為「神」,她也有人的喜怒之情,她會哭、會假裝生氣,甚至會靈機一動創造出人類,她得到了母親的天倫之樂。她哪裡是神,分明就是人,她有人的情感、人的心態、人的智慧、人的生活體驗。從中我們看到了神話情節里想像的,但又是真實的,是合乎現實生活情理的。(4)女媧到底是神還是人?女媧是現實生活中沒有的,她是藉助什麼創造的?女媧是神通廣大的「神」,但她也有人的孤獨感。她走在莽莽榛榛的原野上,感到「在這天地之間,應該添一點什麼東西進去,讓它生氣蓬勃起來才好」。她也有人的喜怒之情,她會笑,她會假裝生氣,她甚至會靈機一動,「世間各種各樣的生物都有了,單單沒有像自己一樣的生物,那為什麼不創造一種像自己一樣的生物加入到世間呢?」就是她的這種創造力,世上誕生了人類。她得到了做母親的天倫之樂,她忙忙碌碌,像母親一般勤勞智慧。她哪裡是神,她分明就是人,她有人的情感,人的心態,人的智慧,人的生活體驗。從她身上,我們看到神話的情節是想像的,但又是真實的,是合乎現實生活的情理的。24寓言四則一、文學常識1、寓言是文學作品的一種體裁,是帶有諷喻或諷刺的故事。「寓」是「寄託」的意思。寓言,通常是把深刻的道理寓於簡單的故事之中,藉此喻彼,借小喻大,借古喻今,慣於運用擬人的手法,語言簡潔鋒利。它的特點是具有勸諭性和諷諫性。2、伊索,公元前6世紀的希臘寓言家。《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故事集。3、《淮南子》,又名《淮南鴻烈》,是西漢的淮南王劉安等人編著的。4、列子,名寇,又名禦寇,戰國前期思想家,是繼老子和莊子之後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其學本於黃帝老子,主張清靜無為。著有《列子》,是道家重要典籍。對於列子在中國文學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貢獻,封建帝王尤為重視,唐玄宗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將列子封為「沖虛真人」,所著《列子》詔稱《沖虛真經》;宋徽宗封為「致虛觀妙真君。」北宋景德年間加封「至德」,號曰《沖虛至德真經》。列子著書常言人之所未言,氣偉而才奇簡勁宏妙,對後世有深遠影響。二、《赫爾墨斯和雕像者》1.赫耳墨斯為什麼來到凡間?因為想赫耳墨斯知道他在人間受到多大的尊重。2.赫爾墨斯的「笑」有什麼含義?一個簡單的「笑」,傳神地寫出了赫耳墨斯微妙的內心世界:嘲笑宙斯雕像價格低,譏笑赫拉不如宙斯,暗想商人會把自己的身價抬得很高,這正是他虛榮心的具體表現。三、《蚊子和獅子》1、弱小的蚊子為什麼能戰勝強大的獅子呢?以己之長克人之短;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智者勝。2、勝利的蚊子為什麼會被小小的蜘蛛消滅了?驕兵敗。3、學習這則寓言後,你有什麼收穫?任何時候都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只有保持清醒的頭腦,才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四、《塞翁失馬》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而入胡。①近:靠近②善:擅長,精通③亡:逃跑【譯文】靠近邊塞的人中有一個精通術數的人,一天他家的馬不知什麼緣故跑到胡人那邊去了。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①皆:都②吊:安慰③何遽:怎麼就【譯文】人們都來安慰他,這個老人卻說:「這怎麼就不是福氣呢?」居數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①居:經過②將:jiāng,帶領【譯文】過了幾個月,他的那匹馬竟然帶領著胡人的駿馬回來了。人皆賀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為禍乎?」①賀:祝賀②禍:禍害【譯文】人們都來祝賀他,他卻說:「這難道不是禍害嗎?」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①富:多②墮:摔下③髀:大腿【譯文】家裡多好馬,他的兒子喜歡騎馬玩,有一天不幸從馬上摔下來,摔斷了大腿。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譯文】人們都來安慰他,這個老人卻說:「這怎麼就不是福氣呢?」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壯者引弦而戰。①丁壯:壯年男子②引:拉【譯文】過了一年,胡人大舉進攻邊塞,壯年男子都拿起武器作戰。近塞之人,死者十九。①十九:十分之九,這裡是指絕大部分【譯文】靠近邊塞的一帶人,絕大多數都戰死了。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①此:這人②以:因為③跛:腿瘸【譯文】這個人只因為腿瘸的緣故,沒有被征去打仗,父子都保全了性命。五、杞人憂天《左傳》魯庄公七年(前687年)有這樣的記載:某天夜晚,所有的星星都消失了,忽然,天空中下起了流星雨。流星雨砸到杞國一帶,落星砸毀半個國家,房屋焚燒,大火連燒三個月。經歷過此事的人,總是害怕天再塌下來。於是列子寫下了《杞人憂天》這樣一個富有啟發的寓言故事。探究生趣第一步,泛讀課文,理解文意。指導學生閱讀時,要求結合注釋,梳理文意,將課下重要注釋簡化後移到課文相關位置處。用序號標出情節結構。(一)積累語言:杞(qǐ)人躇(chú)步跐(cī)蹈舍(sh?)然中(zhòng)傷星宿(xiù)結合注釋積累詞語崩墜:崩塌,墜落身亡所寄:沒有地方存身。(亡,同「無」。寄,依附,依託)憂,憂愁、擔心。曉:開導若:就像。屈伸:身體四肢的活動。止:行動和停留。果:如果星宿:泛指星辰。只使:即使。中傷:打中擊傷奈地壞何:那地壞了(又)怎麼辦呢四虛:四方。躇步跳蹈:泛指人的站立行走。(躇,立。步,走。)舍然:捨棄心事的樣子(二)探究結構學法指導:理解文章整體結構,要注意通過文章的結構特色、文中提示思路的詞語或句子加以理解。課文的一般結構方式為提出對象,對對象進行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點明意義。理解結構要從抓線索或文眼入手。杞人憂天地崩墜,廢寢忘食憂憂彼之所憂者,曉之以理憂天者明理大喜,曉之者亦大喜第二步,精讀課文,翻譯理解。(一)翻譯課文。抽同學翻譯:杞國有個人擔憂天會塌地會陷,自己無處存身,便整天睡不好覺,吃不下飯。另外又有個人為這個杞國人的憂愁而憂愁,就去開導他,說:「天不過是積聚的氣體罷了,沒有哪個地方沒有空氣的。你一舉一動,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動,怎麼還擔心天會塌下來呢?」那個人說:「天如果是氣體,那日月星辰不就會掉下來嗎?」開導他的人說:「日月星辰也是空氣中發光的東西,即使掉下來,也不會傷害什麼。」那個人又說:「如果地陷下去怎麼辦?」開導他的人說:「地不過是堆積的土塊罷了,填滿了四處,沒有什麼地方是沒有土塊的。 你行走跳躍,整天都在地上活動,怎麼還擔心會陷下去呢?」經過這個人一解釋,那個杞國人放下心來,很高興;開導他的人也放了心,很高興。(二)理解課文1.杞人憂天地崩墜憂到什麼程度?明確:整天睡不好覺,吃不下飯。2.「曉之者」是怎樣解「憂」的?明確:先解釋天不過是積聚的氣體罷了,無處沒有空氣,不會塌;再解釋日月星辰是空氣中發光的東西,即使掉下來,也不會傷害什麼。最後解釋地不過是堆積的土塊罷了,填滿了四處,不會陷下去。3.你如何看待《杞人憂天》中那個好心人的解釋?明確:寓言中那位熱心人對天、地、星、月的解釋是不科學的,只能代表當時的認識水平,但他那種關心他人的精神、耐心誘導的做法,還是值得學習的。4.課文有怎樣的寓意?杞人憂天的成語後來有怎樣的比喻義?明確:寓意:不必毫無根據地瞎擔心。比喻義:比喻沒有根據或不必要的憂慮。六、《塞翁失馬》告訴我們一個什麼哲理?「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闡述了禍與福的對立統一關係:事情的好壞可以轉化,要辨證地看待事物。成語「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就來自這個故事。七、學了《塞翁失馬》,你認為好事一定可以變壞事嗎?好事變壞事或壞事變好事,都是要在一定的條件下。如,家庭突遭打擊,變故,陷入困境,這是禍,但如果能從容、鎮靜,在困境中拼搏、奮起,那麼,這又不失為一種寶貴的精神財富。當然,在困境中一蹶不振,喪失信心,甚至失去生活勇氣,那麼,這禍就只能是禍了。所以,要注意把握好轉化的點、條件。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對知識的態度
※很實用的服裝色彩搭配知識
※幼犬挑選指南,選擇幼犬靠的是知識,不是運氣
※綜合知識競賽題庫(一):古代文學
※紫微簡易的知識要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