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價值才是追求物質財富的終極目的——論人類價值追求的誤區
曾經有一些人發問:那些偶像歌星只不過唱了幾首歌,拍了幾部電影,憑什麼大把大把的攬錢,獲利如此豐厚?這說明了精神價值的重要性和普遍性,也說明了當衣食充裕後人們迫切需要精神上的滿足。而至於人類到底需要什麼樣的精神價值,歌星們能否滿足,必須深入的考察人性。科學和藝術,作為精神創新的產物,對人類社會來說有不可估量的價值,所以為公眾所看重。當代西方國家之所以如此強調知識產權的保護,更證實了精神財富的意義和作用。
佛家著名經典《金剛經》中特別指出了精神價值的可貴。百萬億恆河沙數世界的奇珍異寶,都比不上信受奉行佛法後所產生的智慧。精神的至福,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心靈境界達到一定層次,人將擁有極其廣大與美好的精神享受,馬斯洛稱之為高峰體驗。在真摯的感情面前,物質財富的炫耀顯得是何等庸俗!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切偉大的創造,可能都來自於這種非功利性的精神體驗。那或是一切科學和藝術靈感的源泉。所以一個健全的社會,必是一個尊重精神生活和精神價值的社會,是一個充滿真情與人性,在愛中進行創造的社會。
當今時代,地球上的每個國家都在尋求可持續發展之路,希望經濟能一直保持增長的勢頭;但事情總是難從人願,經濟衰退、社會危機的陰影始終揮之不去,伺機而動,給人類帶來恐慌與災難。怎樣才能讓世界上的財富變得越來越多?如何才能避免價值生產的停滯與破壞?這就需要人類通力合作,各盡所能的投入勞動創造,而不是你搶我奪彼此妨礙,在內耗爭鬥中同歸毀滅。可是,人性固有的貪婪、短視和缺乏理性,使得許許多多的人們不能正確對待財富,建構了錯誤的價值觀,導致了悲劇的屢屢發生。
恩格斯指出:「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即歷來為繁茂蕪雜的意識形態所掩蓋著的一個簡單事實: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然後才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等。」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來看,物質利益非常重要,它是其他一切的基礎;包括精神價值的生產,也必須建立在經濟基礎之上。對物質利益的佔有和追求源自人的本性。但從另一個方面來說,人之所以為人,並不在於他像動物一樣的生存;經濟財富存在的目的,乃是為了精神的成長或幸福。正如人超越動物一樣,精神價值在某種程度上高於物質財富——雖然在很多情況下,二者之間是不可能截然分開的。可是,這世界上的不幸在於,有太多人只顧追逐經濟利益,物質財富,卻遺忘和排斥精神價值的存在和要求。
創新精神是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必要條件,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能為人類開闢新的價值,極大的促進生產力。歷史演進的方向,就是使每位個體都能成長為精神健全的、具有創新能力的人,這個世界才會湧現越來越多的財富,變成幸福和自由的樂土。而扭曲的價值觀,讓人只看重可得到可佔有的物質利益,而輕蔑與否定無形的精神的價值,使人役於物,異化為工具或奴隸。沒有思想情感喪失創新能力的人,幾乎與一具屍體無異;因此偏執罪惡的社會,實質上就是人吃人的社會,把人的靈魂消滅製造殭屍蠟肉的社會。
個體的成長,要善於蓄積與合理使用精神能量,把生命力投入生產和創造的事業,方能成就自身,實現自我。而錯誤的人生觀價值觀使人把精力只專註於物質利益的獲得與佔有,為此不惜戧害人性,無視良心,精神陷於偏執。一個社會若不能引導和促進人們追求真正的價值,而是把生命力傾注到不合理的用途,為了外在的功利等犧牲精神的自由和完整,它就步入了價值的誤區。價值既然源於精神自由的創造,當一個社會對民眾的精神生活或人本身造成了嚴重的戧害、壓抑,那麼很顯然,此社會將難以開闢新的財富來源,截斷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其主要特點表現在,一部分人為了私利壓榨和剝削另一部分人,造成極度的貧富分化與對立;國家政權不是用來保障和維護公平的市場交易,反而利用權力優勢進行或隱或顯的侵佔掠奪,損害與摧毀正常的經濟秩序。當一部分人成為另一部分人的工具或奴隸,社會的發展即走向歧途,走向對野蠻狀態的回歸。這樣的社會壓抑自由,摧殘文化,難能通過科技水平的提高生產出更多的財富,無法實現突破性的飛躍,經濟的增長陷於停滯和衰退。
如果一個社會只重視物質利益,形成不擇手段謀取私利的氛圍,與此同時卻嚴重束縛和限制人們文化上的創造與追求,將導致其成員匱乏精神的自由和享受,普遍形成囤積型人格,產生戀屍心理。社會上死氣沉沉一片,充滿壓抑,生活於其間的人唯一的樂趣僅在於財富與權力的獲取,除此之外極少得到精神上的愉悅滿足,深感苦悶乏味。當生命的力量無用武之地或備受戧害與壓抑,人就會渴望打破這沉悶封閉的狀態,轉而追求毀滅與破壞的刺激。精神分析學中稱之為死亡本能的作用顯現,它潛意識的要求打碎一切既定秩序,發泄久被壓抑的施虐與仇恨情緒。在死亡能量的狂暴釋放中,社會長期積累的價值財富將遭致全面的摧毀,由發展變為倒退。
對於一個社會的經濟,是在創新精神的引領下可持續的增長,還是在畸形發展的道路上向著最終的崩潰狂奔,我們應有清醒的認知。唯有通過不斷的探索與博弈,讓每個社會階層都有成長發展的權利,才能保證經濟的穩步增長。必須敏銳意識到這一點,大力倡導「無私故能成其私」、「既以與人己愈有,既給與人己愈多」的倫理準則,促進社會各成員之間的合作共贏,互惠互利。經過了許多教訓,希望華夏民族能憑藉理性和智慧,確立科學發展觀,打造創新型的經濟增長模式,建設真正的和諧社會。時代的大潮縱然有曲折,有反覆,但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願我們能在自由民主之光的照耀下,打破治亂交替的惡性循環,徹底解決價值財富的問題!
推薦閱讀: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的十個要點
※莊子的人生哲學及其構建的精神世界初探
※中國武術 精神已死 精粹不在 何以涅槃
※焦裕祿精神 永遠的豐碑
※有一種奧運叫里約 有一種勝利叫女排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