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晉國和楚國的十一次戰爭與兩次弭兵之盟(上)
春秋時期,最強的四國為晉、楚、齊、秦四國,而尤以晉楚最強,為了爭奪中原霸權,從公元前632年到公元前557年,晉楚進行了長達近八十年的戰爭。公元前546年,晉楚的第二次彌兵之盟,結束了晉楚爭霸戰爭。之後晉國六卿爭權,晉平公忙於享樂,晉平公之後的晉君已無力控制晉國六卿;楚國被吳國進攻,無暇與晉戰爭,所以晉楚保持了很多年的和平,直至戰國時期,晉楚再次開戰,那已經是公元前417年的事了,古本《竹書紀年》記載:「(前417年)楚人伐我南鄙,至於上洛(今陝西商洛市商州區)」。春秋時的晉楚爭霸,共有十一次戰爭(城濮之戰、北林之戰、柳棼之戰、穎北之戰、邲之戰、晉楚繞角之役、晉伐蔡攻楚破沈之戰、鄢陵之戰、彭城之役、焦夷之戰、湛阪之戰),兩次弭兵之盟。
第一次戰爭為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戰。晉國在晉獻公(前676年——前651年)時大舉向外擴張,先後滅了霍、魏、耿、虢、虞等小國。晉文公即位後,前636年幫周襄王平定了王子帶的叛亂,周襄王將陽樊、溫、原、欑茅四城給了晉文公,晉國南擴至今太行山以南、河南溫縣一帶,這與勢力日益壯大的楚國發生了衝突。楚國不是周王同姓封國,而是顓頊之後熊繹在周成王時,被封于丹陽(今河南省淅川縣東南部),領地50里,立楚國。楚國本為子爵,為小國,但經過不斷擴張,大量的佔有南方土地,這有違於西周分封制,於是與周王室發生矛盾。到春秋初年,隨周王室衰落,楚國更是大規模擴張,滅掉了隨國(今湖北隨州)、麋國(湖北鄖陽)及南方百苗等國,佔有大半個南方,一躍成為最大的諸侯國。楚君熊通在公元前704年自稱為王,是為楚武王(前740年―公元前689年在位)。楚成王時(公元前671-前626年)繼續擴張,由丹陽(今湖北秭歸東南)遷都於郢(今湖北江陵),吞併了權、羅、盧、占、鄧、申、息、弦、黃、英等小國。楚國稱王,這是公然與周室對抗,並成為反周集團的領袖,與周一向不和的鄭國首先與楚結成同盟,鄭莊公於公元前707年在繻葛(今河南省長葛市北)大敗周王與諸侯聯軍,周桓王被射中肩膀。而魯、陳、蔡、許、曹、衛等小國也迫於楚國強大的軍事壓力,附於楚國。面對這些不尊重周王的國家,尤其是自封為王的楚國,再加上楚國北擴,北方几個大國形成了勤王集團。齊桓公最早打出了「尊王攘夷」的口號,公元前656年齊楚訂立召陵之盟。齊桓公於公元前643年死後,齊國發生了長時間的內亂,五子爭位,齊國霸業因此衰落,楚國再次向中原發展,離楚最近的宋國首當其衝。宋襄公無奈之下充當起了中原「霸主」,以抵擋楚國這個「蠻夷」之國,公元前638年,雙方在泓(今河南拓城西北)開戰,中原聯軍被楚擊敗,之後中原各小國相繼歸附於楚國,楚國終於將其控制力伸至中原。宋國在泓之戰中戰敗後,作為周王同宗的晉作為北方強國被理所當然的推上了抗楚前線。而秦國為周王室東遷功臣,此時也是「勤王」大軍的一員。在反楚聯盟中,齊衰、宋敗、秦遠、晉強,晉國在這種情況下,義不容辭的成了抗楚的主力,所以在城濮之戰中,形成以晉為主,晉、齊、秦、宋對戰楚、陳、蔡、許、鄭、曹、衛的局面。
晉文公
戰爭的爆發因楚進攻宋國而開始,公元前633年,楚聯合陳、蔡、鄭、許四國攻宋 ,宋國向晉國求救。晉文公逃亡之時曾受恩於宋,決定救宋,同時讓宋國向秦國和齊國求救,齊、秦二國也同意了救宋。公元前632年初,晉文公三軍盡出,以郤榖為中軍將,郤臻為中軍佐;狐毛為上軍將,狐偃佐之;欒枝為下軍將,先軫佐之。晉軍由棘津(河南滑縣西南)渡河,進攻附楚的曹、衛(曹、衛二國在晉文公逃亡之時曾無禮於文公,此時已歸附於楚),企圖吸引楚軍救援二國以解宋國之圍。晉軍於前632年正月拿下衛國五鹿(河南清豐西北),二月進至斂盂(河南濮陽東南)與齊昭公會盟,衛人迫於晉軍強大的軍事壓力,發動政變,逐其君衛成公降晉。三月,晉軍拿下曹都陶丘(山東定陶西北),但楚軍沒有援救蓸、衛,而是加緊圍攻宋都商丘。晉國分曹、衛之地給宋,加強宋國抗楚的決心和能力;同時說服秦、齊通過外交手段讓楚退兵。楚國久攻商丘不下,並拒絕秦、齊的退兵要求。秦、齊出兵參戰,形勢對楚國更加不利。面對這種形勢,楚成王與楚軍主帥子玉意見不統一,一個主張退兵,一個不聽命令要繼續作戰。後楚成王聽從了子玉,並派兵援助子玉。晉楚雙方沒有在宋都商丘開戰,而是開始談判。子玉要求晉國從曹衛撤軍,讓曹衛復國,楚國才解商丘之圍。晉國許曹、衛復國,但條件是讓其與楚絕交,同時扣留楚國使臣。楚國子玉大怒,撤商丘之圍,率全軍進攻晉軍,楚軍向曹都陶丘進發以尋晉軍主力決戰。晉軍表面上是兌現當年晉文公退避三舍的承諾,實際上是為疲楚軍並將其引至包圍圈以殲滅,退至城濮(山東鄄城西南)與秦、齊軍隊會合。四月初二,雙方對陣於城濮。晉、秦、齊軍隊整編為上、中、下三軍,以晉軍將佐領之。楚軍以子西統率右軍,陳、蔡軍附之;子上率左軍, 鄭、許軍附之;子玉率楚軍精銳為中軍。晉中軍將先軫(郤榖已於攻曹之戰中戰死)下令首先擊潰較弱的楚右軍,晉下軍佐胥臣(先軫升為中軍將,胥臣補為下軍佐)率軍迎戰楚國右軍。胥臣用虎皮蒙馬,一匹匹蒙著虎皮的戰馬沖向敵陣,敵軍的馬和士兵以為真虎衝過來,嚇得紛紛後退,晉下軍大勝。胥臣乘勝追擊,打敗了楚右軍。先軫又命晉上軍假裝戰敗,誘引楚左軍追擊,晉中軍與楚中軍作戰的同時,切斷了楚左軍與楚中軍的聯繫,然後晉上軍回軍與下軍合圍楚左軍,將楚左軍擊潰。楚軍兩翼戰敗,中軍繼續進攻的話只能陷入晉軍的包圍之中,於是子玉及時收住中軍,為楚國保留了實力。楚軍退至連谷(河南西華境)時,子玉自殺。晉國取得了勝利。 四月二十七,晉軍在踐土(今河南省原陽縣西)大會諸侯,中原各國脫楚盟晉,晉文公成為新的霸主。
晉楚的第二、三、四次戰爭:北林之戰、柳棼之戰、穎北之戰。晉在打敗楚國之後,秦國感受到晉國的壓力,晉秦關係開始惡化。公元前627年,晉在崤山(今河南陝縣東南)設伏,全殲滅滑回國的秦軍,秦、晉聯盟破裂。之後,晉秦之間進行了多次戰爭,前624年,秦在王官(今山西聞喜西)和郊擊敗晉國。前623年秦穆公「滅國二十,開地千里,遂霸西戎」。秦在秦康公時於前615年在河曲之戰中打敗晉國。晉國的內亂是晉衰的主因,晉襄公死後,趙盾為了掌權,殺了很多將領,以至於出現軍中無將的局面。崤之戰後,秦楚走向聯合,同時楚與巴、吳、越結盟,滅庸、江、蓼、舒等各國,服百濮,"並國二十六,開地千里"。此後,楚再向中原擴展,進攻宋、鄭、陳等國。中原部分國家再次倒向楚國。在這種情況下,為爭奪中原諸國,晉楚之間再次爆發戰爭。前608年,晉中軍佐荀林父率領諸侯進攻倒向楚國的宋國,宋求和,背楚與晉結盟。陳共公死時,楚國未依當時禮節派人參加葬禮,陳因此背楚與晉結盟。楚因此聯合鄭軍進攻宋、陳。晉趙盾率軍救宋、陳,進攻楚的盟國鄭。楚回軍救鄭,與晉軍在北林(河南新鄭境)作戰,晉軍戰敗,晉將解揚被俘,晉軍撤走。公元前600年,晉中軍佐荀林父討伐陳國,楚莊王討伐鄭國(鄭國此時與晉結盟),晉國派中軍將郤缺救援,晉軍在柳棼(鄭地,河南襄城)打敗楚莊王。公元前599年,晉楚爆發穎北(在今河南禹縣北)之戰。楚莊王為報上年戰敗之仇,再次率軍伐鄭,晉國上軍將士會率軍救鄭,擊敗了楚莊王。
楚國領土的擴張
晉楚的第五次戰爭:邲之戰。在北林之戰、柳棼之戰、穎北之戰三次戰爭中,晉楚互有勝負,但這三次戰爭都不是大戰,公元前597年,雙方戰爭升級,進行了一次大戰,這就是邲之戰。公元前597年,楚國派大軍進攻鄭國,晉國派中軍將荀林父(原中軍將郤缺於此年去世)率三軍救鄭,雙方在邲地(今河南鄭州北)發生大戰。晉軍將領為:中軍將荀林父 ,中軍佐先縠 ,中軍大夫趙括、趙嬰齊;上軍將士會 ,上軍佐郤克 ,上軍大夫鞏朔、韓穿;下軍將趙朔 ,下軍佐欒書 ,下軍大夫荀首、趙同;軍司馬韓厥。楚軍將領為:中軍 沈尹,左軍子重,右軍子反。
晉軍駐紮在敖、鄗(河南省滎陽縣北),楚軍駐紮在管(今河南鄭州市)。楚軍先是派使來結盟,晉軍內部不和,對戰和發生了爭論。楚軍這時又派許伯、樂伯、攝叔駕一輛車向晉軍挑戰,車右攝叔跳進晉軍,殺一人取其左耳,生俘一人而還。晉軍追擊,楚樂伯射中一麋,獻於晉追兵鮑癸,鮑癸下令停止追擊。晉軍中有一將叫魏錡(魏氏為大家族)求做公族大夫不得,趙旃(趙盾之弟)求卿不得,立功心切,他們請求向楚軍挑戰,未得到允許,要求去請盟,被允許了。但此二人心懷怨恨,向楚軍發起了挑戰。二人出發後,上軍將佐士會、郤克怕二人會惹禍,建議全軍做好迎戰準備,但中軍佐先縠拒絕做戰鬥準備。於是士會命鞏朔、韓穿在敖山前設七道伏兵,進行警備。中軍大夫趙嬰齊派所部在河岸準備了船隻,準備戰敗後撤退。魏錡先至楚營挑戰,楚將潘尫帶兵追逐。魏錡還沒有回來,夜間,趙旃又至楚營挑戰,命部下襲入楚營。楚莊王帶著左廣追逐趙旃,趙旃棄車逃入林中。晉軍在魏、趙二人出發後,派軘車迎接。楚將潘尫在追擊魏錡道上,望見軘車掀起的飛塵,回營報告說:"晉軍至矣!"楚令尹孫叔敖擔心楚王安危,命令全軍布成三個方陣,全面出擊。楚將潘尫所率追擊魏錡的四十乘戰車加入了唐侯的右翼方陣。晉中軍將荀林父見楚軍大舉來攻,因晉軍沒有做好戰鬥準備,而後有黃河,命全軍向黃河北岸撤退,並下令先渡河者有賞。中軍和下軍沒有做好戰爭準備,搶先渡河,由於大部分軍隊沒有事先準備渡船,爭船搶渡。先上船者揮刀亂砍,船中斷指可以一捧一捧的捧起。楚右矩追逐晉下軍,左矩追逐晉上軍,中軍對中軍。晉上軍因有戰備,對楚軍進行了阻擋,此役晉僅上軍未敗。晉下軍大夫荀首之子荀罃被楚大夫熊負羈俘虜。荀首立即率所部族兵,由魏錡駕車,向楚國反攻。下軍部分士卒跟隨,在反擊中,射殺楚國大夫連尹襄老,生擒楚莊王的弟弟公子谷臣。荀首的反擊為中、下軍渡河爭取到了時間。次日,楚軍進駐衡雍(今河南省 原陽縣西),楚莊王在衡雍祭祀河神,並修築楚先君的宗廟,這是一個離踐土很近的地方,楚國終於一雪前恥。這年秋,荀林父率殘兵回到晉國,自請死罪,晉景公在士會的進諫之下仍用荀林父為中軍元帥。荀林父倉促任帥,眾將不聽指揮,晉景公作為明君,為晉國保留了一員大將,但晉國霸業喪失。
邲之戰
晉景公
楚莊王
推薦閱讀:
※祖魯戰爭:以長矛槍炮的悲壯篇章
※一場靈魂的全面戰爭
※美國綠卡很難拿嗎?羅馬公民權才不容易!為了這個還爆發「同盟戰爭」,「尤利烏斯公民權法」誕生!
※數據分析影響戰爭的勝負,看看林大元帥遼瀋一戰的數據分析
※第三次印巴戰爭,巴基斯坦靠從中國引進的這一神器,痛擊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