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工中建農四大銀行七成「暴利」靠吃利差

2012年03月30日14:49東方網字型大小:T|T「銀行暴利說」究竟成不成立?這是目前輿論爭論最為激烈的話題之一。隨著昨日工商銀行、中國銀行2011年報公布,四大國有銀行去年業績報告已悉數亮相。根據年報數據統計,四大行去年凈賺6301.67億元,平均日賺17.26億元,盈利規模較上年增長約兩成,巨額凈利潤再度引起了公眾對銀行暴利的質疑。四大行日均賺17.26億元6301.67億元!「銀行業的利潤高過石油、煙草」,驚人的說法還言猶在耳,上市銀行驚人的盈利能力成為最好的「論據」。工商銀行去年實現凈利潤2084億元,較上年增長25.6%,繼續蟬聯「全球最賺錢銀行」桂冠;建設銀行去年凈利潤為1694.39億元,增速25.48%;農業銀行凈利潤首次突破千億元關口,達1219.56億元,同比增28.5%,中國銀行實現凈利潤1303.19億元,比上年增長18.81%,四大行共賺得凈利潤6301.67億元。巧合的是,昨日中國石油也發布了2011年的業績報告,去年中石油凈利潤為1339.6億元,僅高於四大行中的農行、中行。相比之下,中國石化和中海油可能更是「羞於公布」,去年全年凈利潤分別為717億元和702.6億元,凈利潤甚至還沒有到四大行的一半。「銀行業利潤高於石油」再受關注。其實,去年年底民生銀行行長洪崎語出驚人的一句「銀行業利潤太高了,我們都不好意思公布」,令銀行暴利問題備受輿論考問,銀行客戶、股民、媒體、銀行高管、學者甚至官員都參加了這場大論戰。對於銀行業究竟是否存在「暴利」,在近日召開的幾大國有銀行業績發布會上,農業銀行、建設銀行高管都言之鑿鑿地聲稱「沒有」。建設銀行副行長龐秀生則表示,並不存在暴利問題,從數據上來看,建行去年業績增幅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幅趨於一致。在農行年報業績發布會上,農行行長張雲也同樣持否定態度。中國銀行業凈利潤的增長並沒有脫離經濟實體,而其給出的論據是,2008-2010年全國規模企業利潤率增長率與同期銀行業的凈利潤增長率差別不大。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作為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各大銀行老總,都不約而同地稱銀行業高利潤主要得益於資產規模擴張,總體資產回報率並不高,「不能說暴利,只能說是厚利」。央行行長周小川、中國銀行業協會專職副會長楊再平也開口為銀行「洗白」。但公眾、學者並不認可,隨著年報逐漸披露,輿論對銀行業「暴利」的指責聲音越發高漲。究其原因,銀行業人士與普通公眾所處立場不同,觀點自然難以統一。七成收入靠吃利差商業銀行巨額利潤到底從何而來?根據年報顯示,利差收入仍是商業銀行賴以生存的利潤來源。在建設銀行營業收入中,去年利息凈收入3045.72億元,較上年增加530.72億元,同比增長21.10%,有76.70%是依靠利差收入賺得,農業銀行對利差業務的依賴程度更高,實現利息凈收入3071.99億元,同比增加650.47億元,增速26.86%,利息凈收入占營業收入的81.3%;中國銀行利息凈收入在營業收入中佔比約69.5%,如此看來,四大國有銀行的「暴利」七八成依舊來源於利息收入。而這些國有銀行利息凈收入大漲的原因主要為貸款規模不斷攀升、息差水平提高。建設銀行就表示,規模因素和利率因素對利息凈收入增加的貢獻分別為64.38%和35.62%。以此計算,去年該行利息凈收入多增了530.72億元,其中各項資產負債平均餘額變動帶動利息凈收入增加341.70億元,平均收益率或平均成本率變動帶動利息凈收入增加189.02億元;農行去年則多增了650.47億元利息凈收入,其中,因生息資產規模擴大而多增的利息凈收入為376.96億元,因利差水平提高而多增的利息凈收入為273.51億元。也就是說,規模因素和利率因素對利息凈收入增加的貢獻率分別為57.95%和42.05%。另外,中國銀行凈息差水平2.12%,提升了0.05個百分點;建設銀行凈息差2.70%,較上年提升0.21個百分點;農業銀行凈息差2.85%,較上年提升0.28個百分點;工商銀行凈息差2.61%,同比提高0.17個百分點。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霍德明表示,銀行業暴利是由於存貸利差導致的,存款利率由政府規定,不能隨行就市自由浮動,而貸款利率可以由市場決定。這種巨大的存貸利差造就了銀行的巨額利潤。不過,近期有分析師判斷未來凈息差可能下降,在昨日舉行的工行2011年業績發布會上,工行行長楊凱生澄清,工行不存在凈息差下降問題。楊凱生披露,今年69%的貸款資產增長將重新調整,貸款收益會保持增加。36.8%的客戶存款也面臨重新定價。需要重新定價的80%是一年期以內的存款,這部分存款調整對付息成本增加的影響極為有限。再加上今年存款準備金率仍有下調空間,這意味著工行可向市場釋放更多資金,並提高這部分資金相較於存款準備金率的收益。手續費傭金收入「角色」變重雖然銀行靠息差收入已經頂起了「大半邊天」,但是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在銀行業績中扮演的角色也越來越重。如中國銀行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率已經達到19.7%,去年全年實現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646.62億元,比上年增加101.79億元,增幅18.68%;建設銀行實現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869.94億元,較上年增長31.55%,營業收入比率較上年提高1.47個百分點至21.91%;農業銀行實現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687.50億元,較上年增加226.22億元,同比增幅更是高達49%,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為18.2%,較上年提高2.32個百分點。與銀行凈利潤相比,各家銀行的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呈現了驚人的賺錢能力。雖然很多觀點認為,存貸款利差就能喂肥銀行,但在監管層和市場作用的推動下,銀行業轉型已經刻不容緩。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金融系副主任呂隨啟直言,如同股市有人賠錢就有人賺錢,銀行也同樣,在銀行賺得高額利潤的同時,自然是銀行客戶需要繳納更多的費用,之所以銀行屢遭詬病,主要因為銀行業其壟斷這一特殊的性質,不像企業是做實業起步,靠的是買賣交易完成的,而是通過賺取客戶的手續費、利息等獲利。商業銀行手續費及傭金收入的不斷增長,換來的卻是銀行「免費服務」的減少以及增值服務的漲價。有不少銀行客戶表示,在銀行業利潤驚人增長的同時,能否更多地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客戶花更多的錢得到更好的服務,對銀行的「怨言」自然減少。不過,在銀行業績發布會上,也有銀行高官坦言繼續保持高增長有壓力。龐秀生表示,由於央行降息及下調存准率的滯後效應,以及人民幣投資收益率陡峭下降,此外,理財存款成為補充存款的長效途徑,利率比活期存款高很多,因此,今年保持利差穩定壓力很大。他引用券商分析報告指出,多數券商預期建行今年利潤增10%-20%,息差不會再繼續高增長,手續費近兩年的高增長也不是常態,資產規模也將趨緩。分紅比例更加吝嗇在取得巨額凈利潤的同時,四大行卻不約而同地伸手向市場「要錢」。據記者統計,去年四大行共計發行1720億元次級債,其中,工行、農行次級債規模為500億元,建行400億元,中行320億元。通過再融資的輸血,各大行資本充足率水平得到提高。但次級債只能補充銀行附屬資本,部分銀行核心資本充足率出現下滑。截至2011年末,農行資本充足率11.94%,核心資本充足率9.50%,分別比上年末上升0.35個百分點和下降0.25個百分點;中行核心資本充足率10.07%,較上年略降0.02個百分點,資本充足率12.97%,較上年提升0.39個百分點;工行資本充足率為13.17%,核心資本充足率為10.07%,分別較上年提升了0.9個百分點和0.1個百分點。建行的資本充足水平提升幅度最大。截至去年年底,建行資本充足率13.68%,較上年增長了1個百分點;核心資本充足率10.97%,較上年增長0.57個百分點。即便如此,建行仍打算繼續發行次級債。建行行長張建國在回答媒體採訪時說,建行目前資本充足情況良好,未來2-3年依然能滿足監管部門對資本充足率的要求。「但此前建行董事會批准了兩年內發行800億元次級債計劃,去年發了400億元,按照規定明年8月之前建行仍有發行400億元次級債的機會。」他透露。與頻繁的再融資相比,各大行的分紅預案卻顯得很摳門,給予股民的紅利回報不僅沒有增長,反而出現下滑。根據利潤分配預案,農行擬向股東每10股派發股利1.315元(含稅),合計427.10億元(含稅)。按照該期間集團合併口徑下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計算,分紅比例為35.03%,遠低於2010年52.3%的分紅比例。建行擬以該行2011年凈利潤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派發現金股息591.28億元,每股現金股息為0.2365元(含稅),佔2011年凈利潤的比例為35%,而其去年的分紅比例約為40%。中行2011年度擬派發股利432.68億元,佔全年凈利潤的34.8%,而2010年的分紅規模占當年凈利潤的39%。解決銀行「暴利」急需改革事實上,銀行暴利問題已是個老生常談的癥結,業內人士呼籲,公眾的關注重點應該有所偏移,不僅是銀行的「暴利」,而是如何能讓銀行利潤回歸合理。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微博)指出,銀行業「暴利」倒逼金融機構加速進行利率市場化改革。他認為,工、農、中、建以及國家開發銀行等資產規模較大的銀行是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一家機構出問題,大家都會出問題,就會形成系統性金融風險,國家救助和處置的成本會極大,處理不好很可能需要國際救助,就會將國民經濟拖入深淵。目前,我國利率沒有市場化,銀行還沒有獲得直接的定價權,但央行的管制利率已經為銀行保留了足夠的保護利差。另有分析人士認為,隨著中國金融市場 的逐步開放,利率市場化是大勢所趨。一旦我國實行利率市場化,銀行業的息差勢必將有所縮減。此前,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公開表示,利率市場化進程的加速將使銀行存貸款利差急劇收窄。美國1981年至1985年存貸款平均利差為2.17%,而在完成利率市場化改革之後的1986年至1990年則降為1.63%。利率市場化甚至還會引發銀行倒閉現象。郭田勇表示,由於利率市場化會給銀行經營帶來壓力,因此其前提應該是建立存款保險及金融機構破產機制。同時,利率市場化與放寬准入是一枚硬幣的兩個面。如果利率不市場化,卻大幅放寬金融機構准入,就會形成金融黑洞,大量社會資本會爭先恐後進入金融業;同樣,如果利率市場化而准入不放鬆,銀行就有可能利用相對壟斷地位反而導致貸款利率上升。因此,在推進利率市場化的同時,金融機構准入門檻需大幅降低。農行董事長蔣超良則比較有信心,「我國啟動利率市場化改革對整體行業息差將構成一定壓力,但農行存貸比僅為58.5%,屬較低水平,活期存款佔比亦領跑行業,料該行仍有發展空間」。另外,業務轉型也是商業銀行有望擺脫「暴利」、「靠利差吃飯」等諸多指責的一方良藥。工行董事長姜建清昨日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要爭取用十年的時間,將工行的業務構成轉變為4:3:3的模式,存貸收入今後只佔工行營業收入的四成,中間業務、交易收入各佔三成,把工行從以往「信貸中介」的角色轉變為「金融中介」,實現均衡發展。記者 孟凡霞 閆瑾(北京商報)財經首頁頭條推薦:五大行日賺18億 利息手續費貢獻多如果你對財經頻道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到交流平台反饋。【到微博反饋】熱點推薦

養老金問題並非只是傳說

市場經濟為何不健康?


推薦閱讀:

美容院暴利嗎?請耐心看完
揭秘車市暴利:全車零件總價加起來能買12輛新車(網易財經)
教育成「暴利行業」是對國家和民族犯罪
香港依賴內地客的暴利年代已經一去不返?

TAG:銀行 | 暴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