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文化界人士共話文化傳承與創新
人民網北京11月3日電 (劉潔妍 實習生王穎)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的精神紐帶和共同財富。11月2日至3日,兩岸和平發展論壇在京舉行。論壇期間,進行了文化組專題研討,與會者圍繞「文化傳承與創新」這一議題展開研討,重點為推動兩岸同胞文化交流、合作,為傳承、創新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建言獻策。
文化搭建兩岸交流橋樑
「上世紀80年代初期,儘管兩岸還未開放交流,鄧麗君的歌聲卻已在大陸流行開來,《梁祝》協奏曲也在台灣廣泛流傳,小橋流水,萬馬奔騰,連接著兩岸同胞血濃於水的親情。後來,台灣歌手任賢齊的《心太軟》唱軟了大陸同胞的心,大陸歌手那英的《征服》也征服了台灣同胞的感情。」TVBS電視台執行副總經理楊盛昱用兩岸耳熟能詳的歌曲喚起了大家共同的文化記憶。他表示,兩岸的文化人士應該繼續共同努力,讓當下的流行文化更多、更快地在兩岸傳播,讓兩岸同胞聽同一首歌,看同一部文藝作品,分享同一份感動。
「在兩岸同根同文的背景下,兩岸音樂人以歌會友,多次舉辦海峽兩岸合唱節,把兩岸親情、友情連接起來。」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徐沛東表示,中國音樂家協會用這項活動,推動了海峽兩岸大規模的文化交流。
「大力推進兩岸文化交流,兩岸文藝工作者重任在肩。」徐沛東說。
北京京都世紀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尤小剛強調,文化是兩岸和平發展最有效的連接,因此,要重視這一基層紐帶。他提倡,應建立一個文化機制、搭設一個文化平台,使得台灣青年能夠更多地接觸到大陸的影視文化和文化市場,在創作過程中融合到中華文化之中。
傳承創新中華文化 兩岸共擔其責
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田青表示,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留給兩岸的共同遺產,要靠兩岸共同復興,兩岸要共享其榮,共擔其責。
對於如何加強兩岸在文化方面的交流與聯繫、增強中華文化認同,中國出版協會副秘書長沈建林提出四點建議:一、通過雙向互動共同了解中華文化。二、積極創新文化傳播模式。三、相互交流和促進出版物發行業務。四、組織兩岸專家研討國學和教材,共同出版學術著作和教科書。
台灣中華青雁和平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桂台華認為,傳統文化是文化的核心,中華民族是重視家庭親屬關係的民族,傳統文化應該深深紮根於家庭教育中,因此,他呼籲,兩岸都要將家庭作為傳承中華文化的重要起點。
「文化是兩岸最大公約數,」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助理教授倪仲俊呼籲,不僅要回溯過去,找尋更多兩岸共同的文化基因,也要前瞻未來,創造更多共同的價值和利益,創造雙贏與福祉,拉近彼此距離。
推薦閱讀:
※創新的準備工作
※有實力所以有底氣:中國經濟開局良好,開放創新帶來發展新契機
※丹青創新語 宗師藝永存—傅抱石
※智慧農貿 | 大時代來臨,農貿市場也需及時創新!
※中國12位名校長談教育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