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差異
文化是指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精神財富和相應的創造才能的總和。文化包括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兩部分,我認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屬於精神文化的範疇。如果說東方的文化是偏於精神的,則西方文化更偏於物質,這也是造成中西方「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巨大差異的最主要原因。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東方的歷史文化似乎比西方長得多,也可以說西方文化的發展遠比東方文化的發展要簡單得多,因此東方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取向較比於西方人來說更多元。從地域的角度來看,東方大陸比較封閉,對於長期生活在這片封閉土地上的人來說,封閉容易使他們的世界觀變得狹小,而西方人則更善於向外探索,所以他們的世界觀更為廣闊。
我認為造成中西方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差異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一.西方神學與東方神學的文化取向不同。
西方神學與東方神學的最大區別在於:西方神學不排斥物質,而東方神學極力排斥物質。這文化內涵的差異,對東西方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在很多方面上,東方人的價值觀都極趨向於精神,而西方人趨向於物質。由神學到哲學,最後在到科學,東方的神學建立在深刻的經學基礎上,而西方的神學沒有很深刻的思想,就只是以敬仰美好的神來凈化心靈,沒有東方神學中那種很強的精神理念上的指導。所以西方神學思想並不影響政府的管理思想,這個問題在東方就完全不一樣,特別是在中國,經學和理學思想是政府管理思想的基礎,雜糅其中的神學思想也會滲透到政府的管理思想中。這在一定程度也在誘導著人們人生觀、價值觀的取向。在幾千年前的中國君主已開始在思考,是以儒家思想、法家思想還是道家思想治國,這不僅是管理者對人們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探究,也是對其以另一種方式的誘導。
二.中西方傳統文化取向不同。
中國傳統文化不是一種旨在探索物質世界奧秘的知性哲學,而是把人作為主要對象,以整合社會為目的,闡明人生精義為要旨的德性哲學。中國傳統文化包括思想觀念、理論哲學,典章制度、語言文字、文學藝術、科學技術、風俗習慣等方面,這種文化是在中國傳統經濟、政治和社會的影響及其作用下發展起來的。是一種舊式農業文明,一種自然經濟的文化。這些文化經過千百年的積澱,使人們形成了相近的心理,表現為世界觀和價值觀。
中國傳統文化價值取向的主要特徵有:重農抑商的經濟價值取向,崇拜皇權和追求權力的政治價值取向,以"四維"(禮、儀,廉、恥)、"八德"(仁、義、禮、智、孝、悌、忠、信)為中心的道德價值取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價值取向;崇古敬老的認知價值取向等。西方人更追求的是人權的平等,並且注重於人與人的競爭。工業革命之後,西方社會間的競爭表現的更為強烈。
三.中西方進步程度不同。
中國自古以來也有對科學的探索,但並未將發展科學放到知識和文化的主流地位上,而中國的文學藝術卻發展的較為充分。西方對科學的探索始終不斷,尤其是數學和物理。因此,用一種觀點說,東方的文化和科學比較抽象,而西方的則較為具體。也可以說這也是中西方人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上的具體體現。在繪畫上,中國的水墨畫被大師發揮地登峰造極,而西方的素描則追求完整的還原事物本身;在文學上,中國文人比較產凡脫俗,喜歡以他們的想像描寫東西,西方的文學故事較比更為真實,而且更加浪漫,或許這是因為東方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所致。
中西方價值觀與人生追求的不同表現在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人生觀與價值觀方面,中國思想家強調"以修身為本",把"善"放在價值觀的首要位置;而西方思想家強調"真"的重要性,就如康德先有他的"純粹理性批判",後有他的"實踐理性批判"。
中西方人在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上的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中西方人生價值取向不同
儒家給中國人提供的價值觀念,在封建專制制度的支持下,逐步轉變為一種根深蒂固的人生信念。作為2000餘年來的中國文化的一根精神支柱的這種人生信念,認為人生的價值就是在現世的作為之中,一個人在社會越有作為,他的生命就越有意義的積極入世思想。在專制社會中權力就是一切,因此,人的作為最大者莫過於實現從政的抱負。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宏偉理想統治著千百萬中國文人碌碌無為的一生。受這種一元化的人生價值的影響,多數人不願問津自然科學,致使科學被困於萌芽狀態。另外,人的智慧才能都集中到了政治權術上,創造了一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變幻莫測而實質又超穩固的政治、文化模式。在這種特殊的模式中,產生了中國獨有的歷史現象:當官不成,求當聖人;報國不得則退做隱士,或吟詩飲酒自得風浪,於是道教、佛教隨之興起,貪生的自去修道,厭世的不妨念佛。而西方文化中人生價值呈多元化。從政也是人生價值的實現,經商也被認為相當有價值。西方人眼中最好的職業莫過於律師、醫生。
二、西方的個人本位和中方的家族本位
近代西方人文主義是在神學背景上產生的,原罪觀念在西方根深蒂固。因此,西方人的道德指向是個人向自己負責,通過個人奮鬥向上帝贖罪,由此引申出一條基督教義,即「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當上帝被否定了時西方又產生了社會原子觀念:個人就是原子,不依靠任何人而存在,個人權利任何人不得侵略,信奉個人本位,自我中心。這種個人本位的思想影響了生活的各個方面,親人間界線劃分明確,老少聚餐,各自付款,對孩子也非常尊重,進孩子房間首先要問:「我能進來嗎?」強調以子女脫離父母獨立生活奮鬥為榮,樂於談論個人一得之見。而中國以家族為本位。家在中國人心目中是生活的宇宙,是一個生活的港灣,具有至高無上的凝結力。脫離家便是「遊子」,強調「父母在,不遠遊」。家庭中有長幼關係、夫妻關係,要各安其分,各盡義務,即「盡倫」!孟子認為:聖人是「人倫之民」,倫的核心是「絕對服從」,幼服長,妻服夫。使家變得如此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孝」,「百善孝為先」,「孝道」是中國的國本、國粹,中國自古就有孝的文化,有以孝治天下之說。家與孝原本有偉大的理性意義,但由於過分強調,終成了一種過分的家族意識,而忽略了個人自由的發展,「存天理,滅人慾」,以個人向群體負責為人生宗旨。
三、西方講功利、時效,中方講倫理、道德
西方文化由於自然科學的發展,因此比較重功利和實效,善於算經濟帳。例如:在一個大公司,如果每人節約幾秒,加起來可節約幾個人的時間,可少雇幾個職員,減少多少開支。又如:一個人在寫字,圓珠筆的筆尖向外放還是向內放比較節約拿筆寫字的時間,怎麼放的狀態最有效等。
中國文化由於長期處於封建的農業社會,自然科學不發達,著重於人倫關係的調節。禮義規範高於一切,「義」、「利」之辯的結果使價值觀念產生偏差,提倡人為了符合某種禮義規範應該犧牲自己的利益,「重義輕利」被視為高風亮節、品格高尚。更有甚者,到了「文革」期間,「只要社會主義的草,不要資本主義的苗」,只算政治帳,不算經濟帳,對外中國只考慮政治影響,不顧及經濟效益。
結束語:通過一學期跨文化交流課的學習,了解到了中西方各種文化風俗間的差異,在今後對外國語言學習上會有很多的幫助,同時在於外國人打交道時,也可以避免很多尷尬。中西方現在交流越來越頻繁,彼此也更加的了解,更加的適應,中西方人更有各的長處和優點,互相了解、互相學習可以使彼此共同進步。
推薦閱讀:
※關於英文字(拉丁文)的產生,西方世界有什麼像倉頡造字一樣的歷史或者傳說嗎?
※林則徐開眼看世界看到了什麼:西方世界的皮毛
※《權力的遊戲》中有哪些中國古人已經用過的把戲?
※馬克思及其學說在西方世界和學術界的影響力幾何?
※珍貴黑寶冠首次加持西方世界丨16世噶瑪巴傳記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