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舌尖上的味道叫鄉愁:讀《尋味 舌尖上的鄉愁》

妮兒,晚上吃啥飯?

沒吃飯,沖了一杯麥片,吃了兩個蘋果。

傻妮兒,不吃飯怎麼行呀,減肥也要多少吃點,可不能不吃飯呀,看看你晚上不吃飯受多大罪。

每天晚上問我吃沒吃飯,成了我媽的必修課。她知道我減肥,晚上一般不吃米面。媽媽問我餓不餓,我會說餓,不過習慣了。其實,我想吃雞蛋麵條,想吃烙餅,想吃辣椒雞蛋,想吃蒸老豆角,想念剛蒸好的大饅頭蘸著紅紅的剁椒的味道。

吃著饅頭和麵條長大的我,是個地地道道的北方人。我的家鄉位於豫北平原,這裡四季分明,氣候宜人,非常適合小麥的種植和生長。每年中秋節前後,收了玉米,種下麥子。來年5月,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小麥就到了收割的季節。人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小麥的大範圍種植造就我們吃麵食的飲食習慣。麵條和饅頭,成了北方人一日三餐都離不開的主食。

長大離家,見識了外面的世界,品嘗了外面的美食。才發現,原來這外面的世界是那麼的多彩迷惑,外面的食物是那麼的美味多樣。

美食類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的熱播,讓我見識了中國特色食材以及與食物相關、構成中國美食特有氣質的一系列元素,了解了中華飲食文化的精緻和源遠流長,同時不得不感嘆各地飲食的多元化和差異化。食材的不同,地域氣候的不同,造就了花樣繁多、獨具地方特色的珍饈美味。

這本《尋味 舌尖上的鄉愁》就像一本中國美食地圖,打開它,你就能找到你的家鄉,品嘗到你的鄉愁。《尋味 舌尖上的鄉愁》是由搜狐新聞客戶端吃貨自媒體聯盟主編的一本美食畫冊。這是一本關於親情、人情、鄉情里的美食探尋,可以幫你找回綿延在時間裡的故鄉味,氤氳在生活中的吃文化。

書里的美食包羅萬象,涵蓋地域非常廣闊:湖北的熱乾麵和豆皮,四川的蹺腳牛肉、連山回鍋肉、大刀金絲面,山東的鮮蝦鍋貼、糖球、凍菜涼粉、甜沫、八寶豆腐箱,福建的沙茶麵、閩南血鉗、佛跳牆,雲南的汽鍋雞、鹵餌絲,黑龍江的黏豆包、紅腸、干腸、澆汁魚等等。一道美食,一段故事,就代表著一個地方的飲食特色。入夜,點一豆燈,食一盤菜羹,朦朦朧朧中,那裊裊的香氣彷彿變成了夕陽下的炊煙,或向南或向北。(《尋味 舌尖上的鄉愁》書評/鳳凰花開)


推薦閱讀:

找得到靈魂家園 記得住美麗鄉愁
永遠的「鄉愁」
鄉愁遍地
余光中:並未消逝的鄉愁

TAG:味道 | 鄉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