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之美(二)
望江南
超然台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
試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寒食後,酒醒卻咨嗟(zī jiē )。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這首浸潤了茶香與酒香的詞的作者,是赫赫有名的宋朝大文豪蘇軾。蘇軾,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南宋孝宗於乾道六年,賜他謚號文忠公。所以您看到蘇軾,蘇東坡,子瞻,蘇文忠公,那就基本都是指他了。相信您已經讀了一遍本詞,我再把其中唯一略顯眼生的詞——「酒醒卻咨嗟」的「咨嗟」的意思再跟您說一下:就是指嘆息、感慨。現在,您回過頭去再讀一遍,相信本詞的意思,絕對是一目了然。
蘇軾的明白暢達,豁達豪放之風,呼之欲出。那既然本詞如此易讀易懂,我們今天還講什麼呢?我們來講講故事吧。
首先,說說蘇軾的生平。鑒於他的一生經歷過於複雜,呆過的地方列名單就是一長串,我們這裡只說最簡之簡史。他於1037年生於眉州眉山,1056年出川赴京參加科考,做官後丁憂服喪歸里,於1069年還朝,時逢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變法。此時蘇軾的許多師友由於變法問題上與王安石意見不合,紛紛被迫離京。而他在底層所見百姓之真實情景,認為新法並不真正利民,上書反對的結果自然是不容於朝廷。(蘇軾與王安石的故事也很多,兩人晚年握手言和,以後文章中會提及)於是自求外放,後認杭州通判。蘇軾在杭州待了三年,任滿後,被調往密州(今山東諸城)、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縣令。所到之處,均深得民心。本詞就是作於密州時期。
這樣的日子過了十年後,蘇軾遇到了讓他在獄中受盡酷刑幾乎喪命的「烏台詩案」。出獄以後,蘇軾被降職為黃州(今湖北黃岡市)團練副使(相當於現代民間的自衛隊副隊長)。這是他生命中最鬱悶的一段時間,卻是作品最豐盛的一段時間,包括《赤壁賦》、《後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千古名作。1084年,神宗駕崩,反對王安石變法的司馬光被啟用為相。作為反對新法派的蘇軾自然被招回朝廷。但回朝後的蘇軾見到舊黨所作所為也依然是政治上的打壓報復,再次上諫抨擊,自然再次不容於朝,再度自求外調杭州。這次外調,有了現在西湖邊的蘇堤。
1091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為政見不合,外放潁州。1093年高太后去世,哲宗執政,新黨再度掌權。所以第二年6月,蘇軾再次被貶至惠陽(今廣東惠州市)。1097年,蘇軾又被再貶至更遠的儋州(今海南)。後徽宗即位,調廉州安置、舒州團練副使、永州安置。1101年大赦,復任朝奉郎,北歸途中,於1101年8月24日卒於常州(今屬江蘇)。葬於汝州郟城縣(今河南郟縣),享年六十四歲。
我相信看到以上的蘇軾生平,有人感動,有人崇敬,有人不屑。再說一個小故事吧,明人曹臣所編《舌華錄》載,蘇軾一日飯後散步,拍著肚皮,問左右侍婢:「你們說說看,此中所裝何物?」一婢女應聲道:「都是文章。」蘇軾不以為然。另一婢女答道:「滿腹智慧。」蘇軾也以為不夠恰當。愛妾朝雲回答說:「學士一肚皮不合時宜。」蘇軾捧腹大笑。對,就是「一肚皮的不合時宜」,這就是蘇軾。其實,我們從來不缺深合時宜,錦上添花的人;有這樣一位不合時宜,有獨立人格、真正為普羅眾生的利益著想,而不僅是為朋黨牟利的大寫的人,是中國之幸!
現在,回過頭來,講講這首詞成詞的密州時期。蘇軾在杭州通判任上求與在濟南的弟弟蘇轍近些,1074年被批准改任密州太守。第二年,政局初定,他便開始治園圃,潔庭宇,把園圃北面的一個舊台修葺一新。他的弟弟蘇轍給這個台取名叫「超然」。一個「超然」,其實道盡了38歲的蘇軾的糾結與辛酸。沒有糾結,何需超然!
春已暮,還未老,微風吹動翠柳。登上超然台,看到半壕春水一城花,在煙雨籠罩中的萬戶千家。現在的季節在寒食後,酒醒了開始慨嘆。但是,不要對著故人思念故都,且將寒食後的新火來試新茶。詩酒要趁年華,趁未老!
雖然糾結,但蘇軾生性的達觀力透紙背。其實此時的蘇軾鬱悶則以,還未經歷其後的烏台詩案,所以還未有黃州時期的練達悲憫。但一種縈繞於牢騷與超然之間的微妙情緒,活靈活現的展現在本詞中。正是這樣有血有肉的真情實感,讓我們不能不愛他。
最後我還想講一個故事,就是本詞的時令——寒食,其實也是本詞的一個基本情緒格調。寒食在古時並非清明,而是清明前一兩日。需禁火三日,所謂「寒食」;故之後的火稱為「新火」。相傳此俗源於紀念春秋時晉國介子推。當時介子推與晉文公重耳流亡列國,割股肉供文公充饑。文公復國後,子推不求利祿,與母歸隱綿山。文公果然有政治家的決心和狠心,焚山以求之。子推堅決不出山,抱樹而死。文公悲愴,葬其屍於綿山,修祠立廟,並下令於子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後相沿成俗。(順便,據說晉文公用子推所抱之樹做了木屐,對著木屐感嘆道:「悲乎足下!」這就是「足下」的由來。)又是一個讓人不勝唏噓的故事啊!想必,您對此詞的深層含義,又有了一些新的認識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到此結束。現在,回到開頭再讀一遍這首詞,是不是有了一些更深邃的感觸?歷史就是歷史,冷靜至極,也難言對錯。但是,正是這些多彩的直抒胸臆的詩詞歌賦,讓我們彷彿與歷史中那一個個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的主人,圍坐在一起,飲酒品茶,閑談古今。它們,為歷史老人冷峻深邃的目光,增添了一點點溫度。
我相信蘇軾再走一遍人生路,仍然還會堅持當初的抉擇。因為,天性使然。這樣一位擁有狀元之才,性格複雜又簡單,豁達又牢騷,穿梭於佛門卻又喜歡各種美食美色的蘇軾,也許其人生並非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但絕對精彩並無愧於心。是的,您一定已經看出來了,我屬於對他充滿感動,崇敬的那一類人。當我踏在眉州的土地,看到了一定令家鄉父老引以為豪的他的塑像;當我走在西湖蘇堤,也看到當地人對他的各種紀念。相信中國土地上有很多地方都有類似的蘇軾紀念館,遺迹。而當我在虎丘山下看到那一壕春水兩岸花時,滿心浮出的都是這句「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我知道,蘇軾是一位不會被遺忘的人,無論是因為他的才情,還是他的實幹。
但我最欣賞的,還是他的豁達,無論人生際遇、前路如何。年華就算已暮,但永遠未老。我們要達到的,便是「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與君共勉。
推薦閱讀:
※漢語A(字)
※複習簽到7:古漢語通論(七)判斷句 也字
※漢語的謙辭
※漢語言文學專業中國古代文論選讀試題
※美國人問:你覺得漢語怎麼樣?
TAG:漢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