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抑鬱葯的反思

2015.03.03 , 08:38 am

在美國抗抑鬱葯是最常見的處方葯,有十分之一的美國人正在服用左洛復和西肽普蘭一類的藥物治療抑鬱症。但這些藥物只對大約30%的人完全有效,還常常伴隨著可怕的副作用。

在《神經科學和生物行為評論》雜誌上一篇有爭議的文章里,安大略省的麥克馬斯特大學的Paul Andrews認為藥物治療的失敗是因為基於對抑鬱症化學治療基礎的謬誤。

Andrews調查了50年來「抑鬱症的血清素理論」有價值的研究支持依據,這個理論認為抑鬱症是由於「低」水平的「快樂」神經傳遞素——血清素。

但是Andrews卻發現抑鬱症實際上由高水平的血清素引起的。而這個基本的謬誤導致了不恰當的治療:絕大多數抗抑鬱葯採用的是血清素再攝取抑製劑(SSRIs),作用於大腦中的血清素受體從而放大血清素的產生。

當前,科學家還不能精確地測量大腦釋放和使用了多少血清素,因為還無法在人腦中安全的監測血清素。Andrews指出,通過動物試驗,血清素的作用可能與我們原先的假設的完全相反。

如果是這樣,在抑鬱症發作觸發過程中高水平的血清素被釋放並被大腦使用,從而提高了沉思。執著的負面思維,這就是抑鬱症的特點。因為抗抑鬱藥物減少了血清素的產生,SSRI治療加重了沉思,實際上加重了抑鬱癥狀,特別是在治療的初期,Andrews解釋到。隨著時間的推移, 隨後的情況下SSRI類藥物可以逆轉沉思進程,減少癥狀,只是在用藥期間,而不是因為藥物的直接作用。

的確,藥物幫助了眾多與抑鬱症抗爭的病人。但是研究指出,對於抑鬱症這種常見的心理健康失調問題,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發現其更多的發病機理。

為什麼我們應該重新審視抗抑鬱類藥物,抗抑鬱治療的未來應該是怎樣的?過去低血清素假說的根據是什麼?

Andrews:這個假說從沒有在抑鬱症患者或者有類似抑鬱症的動物身上檢測過血清素。實在是沒有可證實的依據。40~50年代的研究者偶然發現了某一藥物,這種藥物被試著來治療伴有抑鬱症的結核和精神分裂症患者,他們想知道為什麼這種葯緩解了抑鬱癥狀。最後他們斷定這類藥物可以增加嚙齒目動物(鼠類)的血清素。他們推想如果這種藥物可以緩解人類的抑鬱癥狀,那麼是藥物增加了血清素的原因,然後推斷出抑鬱症患者的血清素必然是偏低的或者傳遞減少的。

部分科學家已經對低血清素假說有所質疑已經有些時間了。

有什麼依據說低血清素假說是不準確的?這個假說不能成立有兩個原因。首先,我們無法直接測量出血清素釋放或者傳遞有多快。甚至在老鼠身上也無法完成。我們也無法測定大腦中某一特定區域的血清素濃度。傳遞是指血清素釋放到突觸的過程。

我們唯一能測量的是傳遞的「標誌物」,間接地來反映血清素是如何釋放到突觸並且是如何分解的。其次,通過在人類顱腦上開孔而研究這個問題,在目前的科技水平下這是不可能的。但這些研究可以在動物身上作實驗。在動物實驗中,有明顯證據表明這些傳遞的標誌物是升高的。

我們回顧了用於血清素研究的15個不同的抑鬱研究課題,都測量了我們所關注的這種特定的標誌物。在這15個研究中,13個支持高血清素假說,另外2項研究則不支持。如果推想到人類,則會證據強烈提示贊同抑鬱症的高血清素假說。

那麼抗抑鬱葯是如何起效的?低血清素假說的另一個問題是:事實上那些抗抑鬱葯相當快速地升高了血清素,從數分鐘到數小時不等。你可能會想,如果低血清素假設是正確的,那麼抗抑鬱葯也應該迅速起效,結果卻沒有。抗抑鬱葯需要花3到4周才能開始起效減輕癥狀。

如果你是首次服用抗抑鬱葯,通常會說:比服藥之前「我感覺更差了」,這是極其常見的。理論上這些藥物可以非常迅速地升高血清素而迅速起效。那麼3到4周時間過去了,在大腦中的血清素髮生了情況?完全失敗……(初始峰值)隨著時間推移,血清素下降到基線之下,這時候才真正地起效了,才讓你感覺好些了。

但是血清素最終會被再次清除,大腦會回到穩定狀態。這就是為什麼需要持續服藥的原因。甚至在服藥期間也會經歷病情惡化。他們可能起初是加重的,而後會感覺好轉,長期服用後,通常會告訴醫生藥物不起作用了。醫生通常會增加劑量,或者聯合加用其它藥物。

大家知道抗抑鬱葯可以引起很多副作用,常見的副作用有那些?效果有限、性別差異、注意力難以集中和消化道癥狀是最常見的副作用。還可能發生其它很多類型的副作用,包括增加抑鬱惡化的風險、骨質疏鬆、異常出血、心臟病、自殺行為,其中一些可能導致死亡。幾個研究已經表明抗抑鬱藥物尤其對老年人可增加死亡風險。如果聯合使用,可能會導致嚴重的潛在副作用。

你對未來的抗抑鬱治療有什麼想法?病人和醫生開始意識到抗抑鬱葯只能在一段時間內有效,藥物也沒有想像的安全,藥物治療的地位將會下降,而更多地使用心理治療。

我的建議是,通過藥物治療減輕抑鬱癥狀不會長久有效,你可能短期受益,但維持不久,反而可能引起一些副作用。

心理治療更可能產生持久效果,幫助治療抑鬱症發作,這才能讓治療長期有效。

[人一 via huffingtonpost]


推薦閱讀:

一路奔跑,熱愛生活
不抱怨的365天 vs 寫字
遠離不良的情緒,孕媽媽接受快樂的洗禮吧
愛--治癒劑,治郁劑

TAG:抑鬱 | 對抗抑鬱 | 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