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九家智慧/葉舟 著/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國學九家智慧 特色及評論學佛家不精,易於迷信;學儒家不精,易於迂腐;學道家不精,易於消極;學兵家不精,易於陰險;學法家不精,易於殘酷;學縱橫家不精,易於欺詐;學墨家不精,易於泛愛;學醫家不精,易於忌多;學農家不精,易於自欺!國學九家智慧 本書目錄一、佛家的心靈智慧——做一個快樂自由的人1.做一個活在當下的人2.做一個及時解脫的人 3.做一個心靈寬廣的人 4.做一個保持警覺的人 5.做一個心靈超越的人 6.做一個心靈利他的人 7.做一個心靈流暢的人 8.做一個心靈隨意的人 9.做一個頭腦清醒的人 10.做一個心靈和善的人 11.做一個心靈純正的人二、儒家的做人智慧——做一個有情有義的人 1.做一個有仁愛心的人 2.做一個有禮有節的人 3.做一個一諾千金的人 4.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 5.做一個有責任心的人 6.做一個追求不止的人 7.做一個學而時習的人 8.做一個重義輕利的人 9.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三、道家的處世智慧——做一個與眾不周的人 1.做一個依從規律的人  2.做一個創造性的人 3.做一個差異化的人 4.做一個能看透本質的人 5.做一個能集中力量的人 6.做一個「無為」的人 7.做一個「善變」的人 8.做一個瀟洒的人 9.做一個減法的人 10.做一個理性思考的人 11.做一個能打破常規的人四、兵家的競爭智慧——做一個智慧雙全的人 1.做一個有謀局力的人 2.做一個敢於競爭的人 3.做一個有應變力的人 4.做一個有算計力的人 5.做一個有攻守力的人 6.做一個有正奇力的人 7.做一個有心勝力的人 8.做一個有爆發力的人 9.做一個有膽量的人 10.做一個有謀勢力的人五、法家的領導智慧——做一個稱雄天下的人 1.做遵守團隊紀律的人 2.做維護團隊利益的人 3.做適應團隊生活的人 4.做一個賞罰分明的人 5.做一個講究原則的人 6.做一個不害人的人 7.做一個不輕信的人 8.做一個會藏的人六、縱橫家的整合智慧——做一個能謀善斷的人 1.做個能因勢捭闔的人 2.做個有超前觀的人 3.做個善抓機遇的人 4.做個能言善辯的人 5.做善於揣摩分析的人 6.做個挑戰危局的人 7.做個頂級策劃人 8.做個果敢決斷的人 9.做個能語控他人的人七、墨家的平衡智慧——做一個和諧博愛的人 1.像愛自己一樣愛別人 2.用人格魅力感染別人 3.用包容之心寬容別人 4.用節儉之行塑造別人 5.用推舉賢才發展別人 6.用挑戰命運帶動別人 7.做一個能相互支撐的人 8.用潔身自愛影響別人 9.用求真務實啟發別人 10.做一個拋開世俗的人 11.做一個平衡關係的人 12.做一個和諧的人八、醫家的健康智慧——做一個容光煥發的人 1.做一個全息看待健康的人 2.做一個情緒自控的人 3.做一個心理平衡的人 4.做一個敢於戒煙酒的人 5.做一個運動健身的人 6.做一個「進口」把關的人 7.做一個會休息的人 8.做一個事事看得開的人 9.做一個心平氣和的人 10.做一個不鑽牛角尖的人 11.做一個隨喜的人 12.做個有陽光心態的人九、農家的四季智慧——做一個安貧樂道的人 1.做一個知足的人 2.做一個隨遇而安的人 3.做一個善於忍耐的人 4.做一個彼此友好的人 5.做一個懂得感恩的人 6.做一個量力而行的人 7.做一個樸實善良的人 8.做一個順應天時的人 9.做一個因地制宜的人附錄 觀察記者劉曉林談中國國學熱的背後國學九家智慧 文章節選中國文化是中藥鋪 1.每個學說都只說了一個字 世界是一個多角度的世界,而我們每一個人,都只能從一個或幾個 角度去解讀世界。越是大師級人物,對世界的認識便會越集中。我們不 要以為大師就能全方位地解釋世界的一切,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古今中外的文化也一樣,它們也同樣只能從一個或幾個角度去認識 世界。下面我們來看看中國國學九大派別——即佛家、儒家、道家、兵 家、法家、縱橫家、墨家、醫家和農家,又都是從哪個角度切入來認識 他們各自的世界的。 一是佛家。佛教雖是由外傳人,但此學說可謂牆內開花牆外香,在 中國開出了禪宗學說等燦爛之花。*初的佛陀,是從認識人生的「苦」開 始來認識世界的,而後他在離苦得樂上,發展出了一整套系統的生命改 造學說,如「戒」「定」「慧」「苦」「集」「滅」「道」等學說。總之,佛 家是一門清洗心靈垃圾的學說,不學此術,你一定會活得越來越累!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 時節。」以佛心看人,人人是佛;以鬼心看人,人人是鬼。以明澈的心看 世間,則士、農、工、商無不在福利眾生;春、夏、秋、冬無不是良辰 美景;生、老、病、死更是自自然然。就像前面這首禪詩,簡單平實,令 人無限開懷。。. 二是儒家。儒家的創始人是孔子,他認識世界的角度是「仁」字這個圓點,於是他在「仁」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了他的學說,將之豐富為「仁、義、禮、至、信」等學說。總之,儒家是一門調適人際關係的學說。後被歷代大儒發展成為「三綱五常」等領導學說,被執政者廣泛使用。 它是修身養性的金科玉律,儒君雅士的行為準則,中華文化的源泉,文明智慧的結晶!五千年悠悠華夏文明史,孔子就站在它的中間點上。他一手創建了影響身後2500多年的儒家和儒家學派,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奠基人和開山鼻祖。孔子之前的中國文化,賴孔子而傳;孔子之後的中國文化,賴孔子而開。儒家思想是真正傲視百代的大智慧。不了解儒家精神,就不能透徹地了解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的哲理內核,就不能了解中國人豐富玄奧的內心世界,更不能了解中華民族歷劫不滅的文化生命和精神源泉。 三是道家。老子作為一個古代的「圖書館長」,他一生閱讀了大量的圖書,從許多角度看清了廣闊世界的同一運作規律,於是,他覺得天地之智慧莫過於對「道」的認識,於是,他發展和豐富了他的學說,便有了「道德經」流芳千古。 道家的智慧堪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為聰明的謀略。老子是第一個將宇宙觀與政治觀結合起來進行考察的哲學大師,道家智慧*鮮明的體現就在於對人世間一系列利害轉化關係的深刻洞察。道家站在人生的邊緣,帶著超越的眼光審視人生現實的荒謬和矛盾,批判人類自身理智的淺薄與愚蠢,以「道」的觀點來看世界,承認萬物存在的合理性,防止人類理智的狂妄與僭越。 四是兵家。人類的智慧都是關於競爭的智慧,在競爭中,孫子發現了一些競爭的有效智慧,在他的智慧中,猶以「詭」道更為了得,於是,在「詭」字基礎上,他終於寫成了世界戰爭奇書《(孫子兵法》。 戰爭是人類競爭的*高語言,而中國是世界各國中經歷戰爭*多的國家。據統計,從遠古到清末,有記載的戰爭就達到3700餘次,約佔世界同期戰爭總數的四分之一。頻繁多樣、規模巨大、空間廣闊、形式多。_樣的戰爭實踐是兵家智慧發展的主要動力,從這些戰爭中湧現出無數的軍事謀略家,名將輩出。兵家智慧的突出特點就是以勝利為唯一的*高原則,只要能夠打敗對方,就是成功者勝利者,此外沒有任何的評判原則。 五是法家。這世上孤立存在的東西是不會有的,一切都必須有中心,有依附者。那麼,這個中心誰來當領導,怎麼當,這就需要領導的智慧了。於是,古人商鞅、李斯等學者,便從「法」的角度,研究出了「法、術、勢」等系統的管理智慧。 法家核心智慧在於法、術、勢。法家思想刻薄嚴酷、陰冷逼人、崇尚強權、主張刑殺、善弄陰謀。法家學說是幾近冷酷無情的學說。法家的權力規則是:政治無羈絆,所以成大事。唯強者才有發言權。用政必剛猛,固權靠刑殺。只以成敗論英雄,該出手時就出手。光有陽謀難成事,陰謀詭計須多用。該用斧時不用刀,唯恐矯枉不過正。冷酷權謀用其極,無情*是帝王家。 六是縱橫家。有了帝王,有了領導,還不夠,一個高級領導哪有那麼多時間去思考去解決國家和團隊的諸多重大問題,何況,許多問題並不是那麼好解決的。於是,蘇秦、張儀這樣的人就有必要出現了。因為他們深研了「策」這個字。後來他們在「策」字的基礎上,發展出了一套系統的縱向橫向發展的思考方法,而且他們還留下了「合縱連橫」的千古成功策劃經典案例。是他們推動了謀士這個行業,並為今天倡導創造、創新埋下了伏筆。 縱橫家智慧機敏善變,視名利為生命。縱橫家一個個巧舌如簧,一怒而諸侯懼,安居則天下熄。三寸不爛之舌,強於百萬之師。蘇秦佩六國相印,聯六國逼秦廢棄帝位;張儀雄才大略,以片言得楚六百里;唐雎機智勇敢,直斥秦王存孟嘗封地;相如雖非武將,但浩然正氣直逼秦王,不僅完璧歸趙,而且未曾使趙受辱。縱橫之士智能雙全,不乏仁義之輩,其人其事若鑒於當代,亦必可使受益者非唯淺耳。 七是墨家,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似乎找不到一個大氣的博愛的人文學者,儒家太束縛太狹窄,道家太理性,兵家太殘酷,於是,墨子就提出了他的博愛學說,其學說的出發點是一個「和」字,於是,他便完善了中國的人格學說。 墨家學說是真正大愛的學說,他們有著兼愛執著的理想,不分貴賤的愛,自己光著腳穿著*簡陋的衣服,探索格物之道來拯救貧賤,發展防守的兵術幫助弱小抵禦強暴,用*真誠的愛,用*自然樸實的智慧和不懈的努力來實現自己的抱負,墨家的日漸消亡是中國文明*慘痛的損失。 八是醫家。醫家認識人生的角度是一個「健」字。祖國醫學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始有神農嘗百草為民創藥方;扁鵲辨脈能預知生死;華佗刮骨療疾。這些早期孕育於人類生活上獲得的經驗,發展成中藥學、針灸、推拿等;其後更融入了不少古代哲理於一身,共冶一爐。中醫認為天與地、陰與陽、人與自然界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陰陽、五行、臟腑、經絡學說更為中醫注入生命力,使其成為更合乎邏輯而且具有豐富哲理的一門醫學。中國人與中醫理論息息相關。不少人每天飲用的湯水,乃至一些補品和中成藥,均或多或少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其個中蘊含了不少人生的道理。健康是人人都追求的,於是古人從一個「健」字出發,發展了中國的「五行學說」「經絡學說」「藥理說」「氣功學說」「針灸學說」等,從而大大提高了人的健康素質。 20世紀有一段順口溜:「70年代送禮送點心;80年代送禮送保健品;90年代送禮送鮮花。」2l世紀送禮送什麼呢?在真正升華理性、回歸自然、回歸人性、回歸自我的2l世紀,人*寶貴的是健康,所以21世紀送禮送健康。什麼是幸福?幸福沒有標準,健康就是*大的幸福,健康對我們是*寶貴的。但在健康規律面前人人平等,誰違背誰倒霉,誰順應誰健康,這就叫「好人一生平安」。 九是農家。中國的文明,幾乎可歸納為農業文明。中國古代文明優於世界其他民族,其憑藉的也是農業文明。從三皇到五帝,中國的先祖就在「安」字上大動腦筋,大做文章。人,如何安家立業,如何安身立命,就成為了智者思考的大問題。*後,終於讓中華民族在農田裡安定團結下來了。只可惜農業文明的確能讓中國人從游牧民族的不安定的無奈痛苦中解脫出來了,不過,它也有其自身的不足,尤其是面對今天的更為先進的商業文明、工業文明、信息文明來說。因為在安定中,人的意志是會消沉的,智慧是會萎縮的,正因為如此,正因為睡得太久,一覺醒來,才發現「烏龜」已跑得遙遙領先了。如今,這種文化形式已出現了嚴重的問題。不過,在幾千年的農業文明中,中國人以儒學為核心,以道學為外化形成的這套關於農家的「安貧樂道」的智慧,是永遠不會過時的,因為這種智慧為弱者的快樂提供了理論、觀點和依據,為人類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弱者永遠有,那麼,就算在今天,他還將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吳思在他所著的《(血酬定律)》里提出,這個社會的*根本的規則是暴力*強者說了算。那麼,從這一點上來講,農家可以說是處於「暴力」金字塔的*底層,然而歷史的幽默是,英雄往往到*後都失敗了,而不能被打敗的,恰恰是這些*底層的老百姓。為何?這就是農家的智慧所在,或可稱之為「弱者的智慧」。2.中國文化的大補藥特多 火車不是推的,牛皮不是吹的。中國文化的了不起,不僅表現在它的博大精深上,而且還表現在他的適應對象上。 中國傳統文化的*大特點就是有階級性——它幾乎能滿足各種階層的文化需要。從帝王將相,到平民百姓,不同類別的人,不同病狀的人,都能從中國文化這個中藥鋪中,找到自療的特效補藥。 如果你要追求成功,可以讀讀儒家的執著學說;如果你要追求快樂, 可以讀讀佛家的心靈學說;如果你要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妨讀讀縱 橫家的策劃學說;你若功成名就,只想追尋健康,那麼,你就不妨讀讀 醫家的健康學說;退一萬步講,你面對人生,毫無辦法謀求改變,你是 一個絕對的弱者,那就不妨讀讀安貧樂道的農家文化,那樣,你也會活 得怡然自得…… 本書不可能詳盡地去論說每一種學說,只是想就一些讀者感興趣的 學說精髓發表一孔之見,也算是表達一種選擇的意向,從中你可以重新 審視我們祖先留下來的這份遺產,並真正認識到國學九家的不同價值所 在。 總之,文化是有地域性的,你只要在中國這塊土地上做人做事,就}有必要翻翻此書1 3.另外記住,是葯三分毒 是葯三分毒,這是你我都知道的,天地萬物莫不在辯證法的對立統 一之中運作。所有的事物都有兩面性,文化也不例外。現在我們一起來 看看九家學說的不同缺點: 學佛家不精,易於迷信; 學儒家不精,易於迂腐; 學道家不精,易於消極; 學兵家不精,易於陰險; 學法家不精,易於殘酷; 學縱橫家不精,易於欺詐; 學墨家不精,易於泛愛; 學醫家不精,易於多忌; 學農家不精,易於自欺! 我*大的擔憂就是怕「國學」中的一些糟粕會無形中毒害現代人。 有人認為,現代化的進程需要回到傳統中尋求動力、尋找資源。但是,解救中國文化的當今問題,光靠「國學」是乏力的。何況,「國學」中還有不少是應該揚棄的糟粕呢。 已經作為象徵性的儒家文化,當今硬要人為地恢復其規範性文化的屬性,賦予它政治內容,這就有些不妥了。面對當今世界的其他先進文化,儒家文化就顯得簡陋、貧瘠、局限和落伍了。因此專家提醒,一些人文知識分子,也不睜開眼睛看看當今是個什麼樣的時代,「半部《(論語)》」能夠治得了「天下」嗎? 所謂儒家倡導的「德治」,也只是一個空洞的道德概念。在中國歷史上,皇帝一向被稱為「天子」,是「天」與「人」的媒介,同時也是天地與人間秩序的中心樞紐。在儒家士大夫看來,不符合「天道」的「天子」對人間來說也是「無道」和「失德」的,就會使天下出現不安寧的局面,那麼自然界的運行也會出現脫軌現象,水旱災害、蝗災、地震、瘟疫就會相繼發生了,這時士大夫就以「道統」代表者的面目出現,向「天子」發動攻擊,規勸「天子」行德治。殊不知,君權往往是由打天下集團的槍杆子里衍生出來的,更偏好法家的刑政,對士大夫的「德化」規勸只是敷衍。 如今,許多出版社總是將《(厚黑學]》《(詭道二》之類的書,也打著國學的旗幟一出再出,有些幾乎是在推動文化糟粕,這顯然是誤解了國學。 泱泱中華文明孕育了幾千年的文化,有精華,也有糟粕,有振興,也有衰落,但總體而言是精華遠大於糟粕。因而,有學者認為,在中華民族文化受到了「西化」嚴峻挑戰的今天,我們迫切需要弘揚傳統文化,重振「國學」中的精華。 「國學」精華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使傳承者堅強地應對現實生活中的所有問題,明辨是非,嚴於律己,樂觀地面向未來。讓「國學」精華深入人心,從而全面提高國民的思想道德素質,使更多的人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發展觀,其功德與意義將不可估量。。。 在學習九家學說時,你只要記得每種學說都有遺憾,都美中不足,都必然存在不完美的情況就行了。好的拿來,為我所用;差的放棄,棄如敝屣。 總之,這九家學說,從他們的*初出發點來看,都有一個共同奮鬥的點,都想從不同的角度表達同一個字——愛,都期望將世界改造得更加完美無缺。九家學說,是人類共同智慧的結晶,無所謂善惡,只是用的人有善惡之分,不過,你要記住: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九家學說,你可以根據你的現狀自由選擇,你可以博採各家之長,將自己打造成為一個善人,一個有愛心的卓越者! 要知道,中國文化的唯一出路,是在國學的基礎上以包容的心博採世界之所長,為把中國迅速打造成為信息文明的國家而奮鬥!人類必然走過原始文明、奴隸文明、封建文明、工業文明,而走進更為人性化的、先進的信息文明之中去。 另外,如今「國學」這個名詞很流行,但很多人對什麼是真正的「國學」並不清楚。 那麼究竟什麼是「國學」?目前理論界對此大約有三種說法:一是「大文化」說,認為「中華文化即國學」,文化即文明,它無所不包,舉凡人類一切物質、精神之創造全是,其中的非物質文化,例如風俗習慣之類,極其龐雜,故「大文化」說,大了;二是「經史子集」說,雜了;三是「三教九家(其實只剩八家)」說,又小了。 本書是在第三種說法的基礎上,再補充了筆者的觀點而形成的一家之言的智慧濃縮感悟讀本。 *後,由於學海無涯,而筆者的知識十分有限,因此,要在此特別感謝我的好友鄒德金、楊樹奎、胡衛紅、汪大海教授及無數國學研究者,書中引用了上百人的研究成果,其中有許多前輩、大師的名字已無法一一寫出,在此一併致謝! 葉舟序於北大資源東樓

2.做一個有禮有節的人 人都是半成品,都需要他人的敬仰來滿足自卑的人性。 與墨子的「尚同」和法家強調以懲罰來整頓社會秩序的做法不同,儒家始終將「禮」作為政治活動的核心。 《(曲禮)》說:「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分爭辨訟,非禮不決;君臣上下,非禮不定;宦學事師,非禮不親;班朝、治軍、蒞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禱祠、祭祀、供給鬼神,非禮不誠不庄。是以君子恭、敬、尊、節、退、讓以明禮。」並且認為「禮」的合理性是由至高的天所決定的,是聖人所明示的。 《禮運》說:「是故夫禮必本於天,淆於地,列於鬼神,達於喪、祭、射、御、冠、昏、朝、聘,故聖人以禮示之,故天下國家可得而正也。」而儒家之所以始終在百家爭鳴中成為*強音,關鍵還在於他們在繁瑣的禮儀規範之後,關注到人的需求和習俗的延續性,即關注到死板的規範後面的人性因素,這也就是儒家「仁義」的中心理念。 司馬遷說,儒家「乃知緣人情而制禮,依人性而作儀,其所由來尚矣」。正是因為儒家確信他們深刻地了解到國人文化心理的內核,所以他們才自信他們所掌握的是萬世不變之理。 儒家講「禮」,還講「中庸」。孔子說:「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這是肯定中庸是一種至高的道德標準,「其至矣乎」,已高到頭了,但民眾對它卻知之甚少,這種狀況已經很久啦!孔子這麼說是否確有道理呢?我們首先來解讀「中庸」的 本意。 中庸的「中」,是不偏不倚的意思,凡事不達則衰,過則必反,物極必反。所以孔子提倡凡事要「中行」,「不逾距」。這是極富哲理的。本文所講的「有禮有節」就屬於中庸處事之道。 比如,在生活中,當直來直去會傷害別人自尊心的情況下,當有稜有角會使自己陷入難堪境地的情況下,當方方正正不能達到滿意效果的情況下,有些人會採用圓滑變通的策略。明明是正確的,應該義無反顧地堅持,但因為堅持的阻力太大,就違心地裝聾作啞了;明明是錯誤的,應該理直氣壯地駁斥,但為了一己私利,就壓抑著默不作聲了。 這些人寧可雌伏苟且,亦不雄揚招妒;凡事權衡利害,決不感情用事。這些人,就是內方外圓的人。他們潔身自好,處世練達,唯唯諾諾,謹小慎微,既有原則性,又有靈活性。 因為聰明強幹,而又鋒芒不露,喜怒不形於色,所以四平八穩,八面玲瓏,在複雜的人際、利益關係中,亦往往遊刃有餘。在大廈將傾之際,內方外圓的人會和內方外方的人共同構成支撐瀕危建築的樑柱。洞明世事的諸葛亮、謙虛自律的曾國藩,是這類人物的典型代表。 同這種形態的人物交往,就是要有禮有節。內方外圓的人雖然表面隨和,但內心卻是厭惡粗魯,仇視邪惡,無禮無理的人是不能和這類人結為至交的。如果想縮短同這類人的心理距離,就必須表現出你的積極、健康、向上的交往心態。恥於見人、低三下四的言行舉止,盡量在這些人面前少出現,如此,才能得到這類人物的認同。 要有節有度。內方外圓的人,即使對他人相當反感,也不會把不滿情緒表現在臉上,他表面上對你很友好,但他的內心究竟如何卻使你捉摸不透。因此,同他們交往,要講究分寸,把握適度,不要因為他的臉上掛著微笑,就得寸進尺,忘乎所以。 一位富有的華僑雷先生,想到貧窮落後的故鄉考察辦廠。接待他的王鄉長非常熱情,先是請他到酒店小聚,雷先生抹不過面子,只好「人鄉隨俗」了。但雷先生不擅飲酒,幾杯下去,就面紅脖粗,搖頭拒飲了。 可是王鄉長為表達自己的「地主之誼」,哪能不讓其喝足呢?於是說盡好話,勸其「再進」又「再進」。雷先生不忘自己的謙謙君子風範,就勉強地多喝了幾杯。酒後,王鄉長為表達自己的「好客之情」,力邀雷先生「OK」一番,本來雷先生不喜歡唱歌,但為了不傷及王鄉長的自尊心,便陪著他折騰了一個晚上。 第二天,雷先生留下了1000元錢,用以支付昨天的招待費,便離開了這塊尚是貧瘠的家園。王鄉長非常納悶,雷先生一直興緻勃勃,為什麼會突然離開呢?唉!王鄉長不明白雷先生的特點:內心方正,看不慣王鄉長的強人所難,看不慣王鄉長的浪費時間;對外卻又圓通,不去當面指責,不丟自己風度。如果王鄉長在接待雷先生一事上有禮有節,恰到好處,那結果又會怎樣呢? 這個故事同時也說明,對於「禮」也許很好掌握,可是對於「度」卻很難把握,這也是往往被人忽略的問題。正所謂物極必反。做事情,無論好事壞事難事易事,是否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是否對他人有影響,到了一定程度就夠了,如果不及時收手,*後現在擁有的也會失去。 在一個朋友的QQ簽名里看到一句話:喝酒不要超過六分醉,吃飯不要超過七分飽,愛一個人不要超過八分情。 沒錯,凡事該有個度。儒家強調「過猶不及」,吃飯喝酒如此,待人處事亦如此。

國學九家智慧 作者介紹p>葉舟: 有一雙敏捷的眼,已讀過萬捲圖書; 有一雙勤勞的手,已撰圖書幾十部; 有一顆包容的心,想容下天地萬物; 有一雙耐克的鞋,想踏遍萬水千山! 心理學博士,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主講心 理學和傳播學。出版有《孔子的智慧》《老子的智慧》《莊子的智慧》《帝王的智慧》《佛家的智慧》《道家的智慧》《兵家的智慧》《北大周末智慧課》等幾十部研究心靈成長的暢銷書,在心靈建設上有獨到的見解,被譽為「心理學大師」。2006年策劃的《心理健康枕邊書》系列和《心理學大師講壇》系列,已熱銷全國各大書城。 心靈交流(E—maU國學九家智慧

儒家行,

道家骨,

佛家心。

一德二命三風水四集陰功五讀書

推薦閱讀:

人在江湖走 總要學幾手
綠茶:我最喜愛的十個出版品牌
如何快速出版學術專著請找杜編輯
從古籍整理看張元濟的出版精神
中國出版業跨越發展的必由之路

TAG:科學 | 技術 | 智慧 | 出版 | 國學 | 出版社 | 廣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