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心力】第一章 真正的力量 一行禪師

弗雷德里克離不開工作

按傳統標準來說,弗雷德里克是個有實力的男人。他是公司經理,待遇豐厚,對自己的崇高理想引以為傲。然而,他卻無法真正關注自己、妻子克勞迪婭,以及兩個幼小的兒子。總是有一種無形的力量,驅使著他做得更多、好中求好,以及關注未來。有一次,他的小兒子笑著向他走來,給他看自己畫的一幅畫,弗雷德里克被工作上的事搞得焦頭爛額,以致真的沒有把兒子視做心肝寶貝和人生的奇蹟。他下班回到家,擁抱克勞迪婭都心不在焉。他嘗試過幾次,可就是無法專註擁抱。克勞迪婭和孩子們根本感覺不到他的存在。

起初,克勞迪婭完全支持弗雷德里克的事業。她對做他的妻子很自豪,而且還樂於置辦家庭宴會和其他社交活動。她像他一樣認為,只要出人頭地,賺很多錢,住很大的房子,就可以過得很快樂。克勞迪婭聆聽丈夫訴說,理解他的困境和難處。有時候他們聊到深夜,聊的都是他的憂苦。只要他們在一起,關注的不是自己、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快樂以及孩子的快樂,而是公司的事、他工作上遇到的困難和麻煩,以及他的恐懼和不安。

克勞迪婭傾盡心力支持丈夫,但由於丈夫壓力不斷和對家庭分心,最終使得她身心疲憊、無法忍受。他連照看自己的時間都沒有,更不用說照看他的妻子和兩個孩子。他內心特別想和他們在一起,卻又想到自己花不起這個時間。他沒有時間好好呼吸,欣賞月色,以及享受漫步的樂趣。人們估計弗雷德里克是公司的老闆,但真正的老闆卻是他內心那股出人頭地的慾望,這種慾望迫使著他以百分之百的時間和專註的精神努力工作。

孤苦的克勞迪婭

克勞迪婭孤苦伶仃,他的丈夫對她存在與否真的沒有注意過。她照看孩子,忙於家務,志願去做慈善工作,花時間和朋友相處。她選修研究生課程,然後去做心理治療師。雖然她做這些填補了內心的空虛,但是婚姻中卻缺失丈夫的關愛和支持。她的兩個孩子對父親經常不在家也感到不理解。他們想念他,經常要他來陪一下自己。

有一次,他們的大兒子菲利普上醫院做心內直視外科手術,克勞迪婭一人陪伴他長達七個多小時,因為弗雷德里克根本離不開工作。即使是克勞迪婭到醫院做切除良性腫瘤手術,弗雷德里克也未能前來照應。

然而,弗雷德里克認為,努力工作才會把事情做好,而且這麼做是為了家人和依靠他的同事們。他感到有責任做好本職工作,而工作會使他有成就感與滿足感。而且,他心理還有一種強烈的自豪感,他自豪與功成名就,還能作出重要的決定,以及獲得豐厚的收入。

克勞迪婭經常要弗雷德里克放慢工作節奏,花時間照顧自己和家人,好好享受生活。她還說,她覺得他已經變成工作的奴隸。她說得對。他們在交通便利的地段有一套豪華的私宅,還有一個綠意盎然的花園。弗雷德里克喜歡園藝,但是他在家的這點時間沒法侍弄園中花木。弗雷德里克對克勞迪婭的請求總是這麼回應,他說自己喜歡工作,公司沒有他不行。他常常對她說,再過幾年等他退休後,會有足夠時間照顧自己、她和孩子。

五十一歲那年,弗雷德里克出了車禍,當場命喪黃泉。從此,他再也沒有機會退休了。他認為自己是不可替代的,但公司只花了三天時間就找到人接替他的職位。

我是在正念禪修營見到克勞迪婭的,她向我講述了她丈夫的經歷。儘管他們功名財富都不缺,但他們不快樂。然而,我們許多人相信,沒有錢和權,是不可能快樂的。於是,我們就犧牲當下去換取未來,而不能深入地活在日常生活的每一刻中。我們常常認為,如果我們大權在握、事業有成,別人就會聽從我們,我們還會有很多的錢,做什麼都可以隨心所欲。但是,如果我們深入觀照,就會發現弗雷德里克沒有自由,無法享受生活,沒有時間去愛自己的親人。他一心撲在工作上,因而沒有時間深入呼吸,好好微笑,抬頭看看藍天,以及接觸生命中所有的奇蹟。

給孤獨的愛與快樂

要想事業有成,握有世俗權力,同時心滿意足,是可能辦到的。在佛陀時代,有一位很有權勢而且心地善良的商人,名叫給孤獨。他是佛陀的弟子,總是儘力去理解和關心他的工作、顧客和同事。由於他慷慨大方,好幾次遭遇強盜,都是工人們救了他。眼看一場大火就要燒毀他的家當,工人和鄰居冒著生命危險撲滅了火。他們如此保護著他,是因為他們視他為兄弟、為父親,他的生意因此做得紅紅火火。他在生意破產時也未曾受過苦,因為朋友們見他有難,就幫他迅速重操舊業。他在經營生意時,有精神方面的追求。由於他激勵人心,且善於體貼,他的妻子和孩子也和他一塊禪修,關心窮人。從此,給孤獨成為一位大慈悲的菩薩。

給孤獨感到快樂,不是因為他的財富,而是因為他心中有愛。他讓愛成為他的動力,推動著他向前。他花時間照顧妻子和孩子,花時間參加僧團,與出家眾和在家眾分享理解和愛。「給孤獨」的意思是「幫助窮困潦倒、孤苦伶仃者的人」。人們之所以給他取這個名字,是因為他心懷慈悲,知道如何去愛和照顧自己和家人,以及自己的同胞。他總是幫助處在困境中的人,因此交了很多患難與共的好朋友。

給孤獨對友誼、家庭和僧團投入了很大心力,因此有足夠的時間愛護所愛的人。他很快樂地服侍佛陀的僧團。只要有人談到僧團、談到窮人、談到他的孩子,他的眼睛很快就會亮起來。

依我看,大多數人說的「贏利」,其實就是愛。如果我們只渴望權力和名望,我們不會像給孤獨那樣快樂。給孤獨是個內心充滿愛的商人,愛就是他安身立命的基礎,而這正是他快樂的原因。

快樂的秘訣,就是每天滋養愛

我們通常是出於對家庭和社團的愛去工作的。一開始,我們的發心是好的。慢慢地,我們的這種發心在追求工作成就中消失磨滅了。因此,渴望成功、權力和名望,取代了我們對家庭和社團的關注。此時,我們開始失去快樂。保持快樂的一個秘訣,就是每天滋養愛。不要讓成功或對錢和權的渴望,取代了你的愛。起初,弗雷德里克愛他的妻子和孩子,並且是以這種愛開創事業的。然而,他背棄了自己,讓成功的慾望超出他對愛的需要。如果你回想自己,你就會明白自己已開始步弗雷德里克的後塵。

我們從佛教來看力量,會與其他世人所看的角度不同。佛教徒與其他人一樣關注力量,只是佛教徒對帶來快樂的力量感興趣。

通常,人們追逐的經濟權利和政治權利。許多人認為,若獲得這些權利,他們就能做很多事情,並且使自己快樂。深入觀照後,我們就會發現遭受極大痛苦的人恰恰是那些追逐同樣的權利的人。首先是在追逐中受苦,因為很多人都在奮力追逐同樣的權利。我們認為奮力追逐的權利稀有罕見、難以分辨,只有讓別人付出代價後才能取得,即便是取得這樣的權利,還是覺得權利不夠大。我見過很多有錢人,他們個個位高權重,卻一直都不快樂,有些甚至自殺了。因此,名、利、權多少都會給人帶來點快樂,可是如果沒有愛,即便你的名、利、權再多,你也不可能完全快樂。

美國總統的兩難境地

世上有誰的權利比美國總統大?前總統布希是世界最強大的軍隊的總司令,是世界最富強的國家的元首。擁有如此大權力的人並不多見,但並不能說美國總統就是個快樂的人。即便他擁有這些所謂的權利,我認為,他照樣會感到沒有力量,照樣承受著極大的痛苦。他在對伊問題上陷入兩難的境地;是繼續在伊拉克作戰還是撤兵?無論是繼續作戰還是撤兵,都是個艱難的選擇,這好比是吃的東西卡在喉嚨里,吐不出來,咽不下去。我覺得,布希總統肯定睡不好覺。每天都有年輕人死在伊拉克,他怎麼可能睡好覺?數十萬人都因為他的政策而死去,他怎麼可能沒有夢魘糾纏?幸運的是,你不是美國總統,如果你是的話,現在就好苦不堪言。顯然,這些政治領導人行使權力時,沒有以慈悲和理解為基礎,因而使自己的國家和其他國家遭受苦難。

喜歡禪修的執行官

幾年前,美國一家大公司的執行官來到佛蒙特州禪修中心,跟我以及一些僧侶禪修禪修兩天。一天早上,我在禪堂帶領一個有導引的禪修,恰好看見他也在場。隨後,他跟我們談起億萬富翁的生活。他說億萬富翁心裡也有很多痛苦、擔憂和疑慮,認為大家只為了錢而來,想利用他們,結果他們一個朋友也沒有。這位執行官有很多政治關係和經濟資源,但是他來這裡培養心靈力量。我教了他一些方法保持平靜,以及如何呼吸、走路。他參加了坐禪、行禪和飲食禪。早餐後,他還洗刷自己用過的碗。我想,他肯定有私人保鏢,不過到寺里來沒讓保鏢陪同而已。我給了他一個小鈴鐺,以便他在困難時刻聽聽鈴聲,回到呼吸,恢復安靜。我不知道他回去後是否還能繼續禪修,因為在商業世界裡他只能孤芳自賞,沒有什麼群體支持他。他生活的世界,因為節奏快變得非常嚴苛而忙碌。

愛才是快樂的關鍵因素

因此,有一個事實我們必須認識到:若沒有愛,或沒有維持這種愛的強烈願望,不管是多麼有錢或有權,照樣不會快樂。只有和其他人、其他生命接觸,才會快樂。如果困在自己的世界裡,就會孤單一輩子,既沒有人關心自己,也不關心他人。愛才是快樂的關鍵因素。

不僅個人會出現這種情況,國家也是如此。有許多國家都在追求經濟發展和物質進步,我對發展進步的定義是人民是否感到快樂——那種真正的快樂。如果遭受很多痛苦,那有再多的錢也沒有用,這樣的人也就成為成功的犧牲品。至於是否進步,要用真正的快樂來衡量。一個國家也許能保持國力強盛、經濟發達,被稱為超級大國,但是這個國家的人民卻仍然遭受著極大的痛苦。這樣的國家,對物質財富要比對人民的健康和快樂更為重視。遺憾的是,生活在其中的人對自己以及所愛的人都沒有時間照顧。我認為,文明社會的標誌,就是人們有時間過好日常生活,並關愛和照看家人和所居住的社區。

五大心靈力量

佛教將大多數人稱為力量的東西定為「欲」。五欲指的就是「財、色、名、食、睡」。佛教說的五種真正的力量或能量,指的是信念的力量以及精進的力量、正念的力量、專註的力量以及觀照的力量。這五大心靈力量是真正快樂的基礎,後面會講到各種力量的具體原則。

一、信念的力量

第一種力量是信念的力量。如果心裡有信念的能量,你就會堅強有力。耶穌在福音里說,有信念的人能移動山。「信念」一詞兼有「信心」和「信任」的意思,因為它來自人的內在,而非指向外在的東西。臨濟宗禪師常對弟子說:「對自己沒有足夠信心的人,會向四處尋求外物。你必須相信自己能成佛,能轉化和治療。」

信念,就好像一條道路,引領人通向自由、解脫,並轉化痛苦。若見到這條道路,並繼續在路上前行,就會擁有一種力量。沒有見到道路的人,往往徘徊不前,內心痛苦,不知去向何方。

如果有一條路曾引領過你走向好的去處,你就會相信這條路。擁有這條路,你會為此高興不已,並且開始擁有力量。這種力量不會毀滅你或你周邊的其他人,事實上,它賦予了一種其他人能感覺到的活力和能量。擁有信念之時,目光會變得炯炯有神,步履也會信心百倍,這就是力量的表現。生活中的每一刻都可以產生這種力量,它會給你帶來許多快樂。

運用某種禪修的方法,並發現這種方法有效,就會帶來正念、專註和快樂,信念和信心也由此而生,而非來源於其他人告訴你的事情。這種信念和信心既存在觀念中,也存在禪修的具體結果中。一旦熟練掌握正念呼吸【詳情解釋見第三章和附錄一】,就會感到輕鬆、踏實和自由,並且由這種經歷產生信心。這不是迷信,也不依賴你身外的他人。信念的能量能帶來無窮的快樂。如果沒有信念,沒有信心的能量,就會遭受痛苦。

如果仔細觀察,就會發現覺醒、慈悲、理解的能量早已在我們心中。如果把這些能量看做是自身存在的固有部分,就會對這些能量有信心。若是知道如何禪修,就能釋放出這些能量,保護自己不受傷害,並且能如願以償。

二、精進的力量

第二種力量就是精進的力量。通過禪修雖能回到最佳、最高的自我狀態,但必須持之以恆去做。不要分心,也不要忘記去做。在家人、朋友、社團的支持下每日固定去禪修,就是一種精進。若是每日練習坐禪、行禪、正念呼吸、正念飲食,就會得到源源不斷的滋養,這就是第二種力量的源泉。雖然你會練習正念,但你的動機不是證明你有這種能力。關鍵不是要證明自己,而是為自己的安樂著想。只要保證每天都能禪修,就行了。

精進有四個方面。第一個方面就是不讓負面情緒在心裡有機可乘。佛教心理學把意識分為兩層:下層為藏識,上層為意識。意識指的是一般清醒的心智,藏識就是潛意識。

藏識就像土地,裡面保存著很多種子。我們的藏識里既有喜悅、寬恕、正念、專註、洞察和平等的種子,也有憤怒、憎恨、絕望等種子。所有這些種子都在藏識里保存,藏識其中的一個功能就是保存種子。

藏識里的種子被澆灌後,就會以能量的形式出現在意識中,變成某種心行。若你有一顆憤怒的種子,蟄伏在藏識中,你會感受到憤怒的能量釋放出來。我們設想一下,意識是客廳,藏識是地下室。要是我們澆灌喜悅的種子,它就會在上層意識里出現,使客廳美得絢麗奪目。要是澆灌了憤怒或憎恨的種子,就會使心智的客廳變成我們和所愛的人的地獄。

我們每個人的內心心裡都有憤怒、絕望、嫉妒的種子。如果是在負面的環境里,這種環境會觸發這些種子;如果是在正面的環境里,貪慾、暴力、憎恨、憤怒的種子不會被接觸,也不容易得到澆灌。。因此,聰明的做法,就是選擇一個好的環境,避免這些負面的種子經常被接觸。你不應讓身邊的其他人接觸到這些種子,也不應讓自己澆灌它們。

每當讀到充滿暴力的文章,或是看到血腥的電視電影鏡頭,就會萌發暴力的種子。精進的第一步,就是不要萌發這些負面的種子,也不創造滋生它們的環境。此處「精進」的意思是,要有選擇性地澆灌種子。藏識中的負面種子沒有出現的話,就讓它們待在那兒,不要去澆灌它們。日常生活中,小心不要讓它們有機可乘。既不壓制它們,也不給它們機會。在社區和家庭里,只讓自己去接觸那些觸及心中有益元素的聲音和景象,盡量避開刺激心中慾望或憤怒的種子的聲音和景象。要做到這一點,不僅需要精進,可能還需要具有相同價值觀的社團和朋友一起來營造一個好的環境。鼓勵你的伴侶、孩子、朋友,一起來幫助你保護自己;還可以通過創造一個環境來自保護,不讓他們接觸到澆灌負面種子的事物。

精進的第二個方面,就是使意識里的負面種子鎮靜下來,並設法取代它們。在絕望、憤怒、暴力等負面的種子被觸發之際,必須知道如何阻止它出現,並使之回到種子的原始形式。不要讓負面種子在意識的上層停留時間太長,否則,它會變得越發強大,造成毀滅性地災難。面對負面能量,無須壓制或對抗,就可以讓它保持鎮靜。方法有很多,比如認可它,對它微笑,讓好的一面出來取代它;還可以讀些激勵人心的文字,聆聽美妙的音樂,到大自然某個地方去,或者去行禪。

這就好比是你放錯了一張CD,播放的是你不喜歡的音樂,你用另一張替換它。新的CD開始播放,那音樂是悅耳動聽的。佛陀那個時代沒有CD,他以更換木釘為喻。木匠用木釘拴在兩塊木頭,木釘爛掉後,兩塊木頭就會鬆散開來,因此木匠拿掉舊的,換上新的。同樣,你也可以換掉不合心意的想法,如果想法是負面的,充滿慾望、憤怒的、就用正念呼吸接觸有益的種子,促使它生長。如果這顆有益的種子足以引起你的興趣,那麼使你不快樂的種子就會枯萎。然而,新種子還要繼續吸引你,否則,令你不快樂的種子就會留下來與之搏鬥,贏得你的注意。改變這一狀況,就要巧妙地、精進地修習第二步,促使負面的心行回到休眠狀態,讓正面的種子開始萌發。正面的心行生起後,充滿整個客廳,負面的客人就難以侵入。

精進的前兩個方面關注的是照看負面的種子,第三、第四個方面則是滋養正面的種子。精進的第三個方面是不斷促使好的種子萌發。每個人心中都有愛的種子、寬恕的種子、喜悅的種子、安寧的種子和快樂的種子。學著去接觸它們,幫助它們萌發。要是居住在一個充滿愛心的、健康的社區環境里,就會有很多機會幫助這些正面種子萌發。

覺醒、理解、慈悲的種子一直都在我們的心中,它們是我們內在本性的一部分。問題是如何幫助這些種子萌發。如果藏識里的正面、有益的種子沒有萌發,就設法促使它們萌發。通常閱讀、說話、觀看事物,澆灌仁慈的種子,讓它在心中萌發。安排好生活,以便一天有幾次接觸到好種子,這些種子就會在意識層萌發。不需要什麼時間,就可以做到這一點。經常邀請「嘉賓」到客廳來坐坐,整個狀態就會大為改觀。

精進的第四個方面是盡量讓好的心行在客廳時間久些。我們必須滋養它,必須將它放在心裡。要是慈悲、喜悅、安寧的種子以心行的形式出現,你就好好讓它在那兒待著,不要回到地下室去。要是有好友到訪,就請他待久些,因為他會給你帶來很多快樂。有個好朋友在客廳陪著你,你會感到愜意。要是下雨,不妨說:「親愛的朋友,外面下著雨,留下來喝杯茶吧。」盡量勸好朋友待的時間久些。好的心行待在意識層面越久,它的根基就越牢固。這不僅適用正面的種子,也適用負面的種子。如果你在客廳心存慾望五分鐘,慾望的種子就有五分鐘的時間生長。儘快讓慾望的種子回到地下室,讓有益的種子上來。

運用前面所講的禪修創造正念,就是真正的精進。真正的精進,會給你和所愛的人帶來無窮無盡的喜悅和快樂。有精進能量的人是強大有力的,不僅能轉化自己,還能轉化社區、環境和世界。

三、正念的力量

第三種力量是正念的力量。正念是一種覺知當下的能量。如果內心有正念的能量,就能完全活在當下,過好的日常生活的每一刻。無論是做飯、洗衣服、打掃、坐著還是吃東西,都能產生正念的能量。擁有正念的能量,不僅知道哪些應該做,哪些不應該做,還可以避免困難和錯誤,讓你受到保護,並把光亮照在全部日常生活上。

正念是一種認識事物如其本然的能力。正念專註時,就能認識到當下發生的事。當你認識到正面事物時,就會喜愛它,還會通過這種認識來滋養和治療自己。當有負面的事情發生時,保持正念專註,就能接受它、化解它、得到些許寬慰。正念的能量可以抑制痛苦、憤怒、絕望,如果知道怎麼長時間抑制痛苦的話,就能減輕痛苦。

如果沒有正念的力量,我們就還失去一切。沒有正念,我們賺錢花錢,利用名聲和軍事權利,都會毀掉自己和他人。

我們每天都會走路和吃飯,但我們走路時常常不是真的在走路,項目繁多的工作和各種擔心憂慮,使得我們難以集中精神,沒有自由。要是我們正念地走路,專註在當下,不再後悔過去或者擔心未來,我們就會接觸到生命的奇蹟,每一步都走得開開心心的。有了正念,我們就不必對現有的生活方式感到遺憾。正念可以幫助我們看到、接觸到我們所愛的人。正念的能量讓我們回歸自我,活在當下,活出真正的快樂來。

四、專註的力量

正念帶來第四種力量,即專註的力量。喝茶的時候,就只管喝茶,享受喝茶的樂趣。不要把你的痛苦、絕望和工作上的事帶到喝茶上來,這一點很重要。否則,你就不會滋養自己。

有些事情你看見了,但沒怎麼看清楚,這時可以運用專註的力量,突破先前的局限,深入看到事情的本質。也許會碰上困難、沮喪、恐懼或絕望,因而想深入觀照這些困苦的本質,以便能轉化。做到這一點,需要很多的專註力。

有了專註,我們可以深入觀照實相,培養解脫痛苦的洞察力。我們可以培養很多種專註力。我們專註無常,可以認識到一切都是不斷變化的,我們可能會因為突發事故在明天或某個時間死亡,所以應當趁今天儘可能使所愛的人快樂。如果等到明天,也許就太遲了。我們專註無我,即沒有一個單獨的我,便可認識到痛苦不僅出現在我們心中,也出現在他人心中。受苦的不僅是我們自己,還有我們的孩子、伴侶、朋友和同事。如果專註萬事萬物之間的相互依存關係,便能認識到使他人受苦到頭來也會使我們受苦。專註無常、無我和相互依存,就能實現重大突破,產生觀照【即洞察】的力量。

五、觀照的力量

第五種力量是觀照的力量,它猶如一把利劍,輕易就能刺穿各種痛苦,包括恐懼、絕望、憤怒和分別。當你運用專註的力量時,如果有觀照的話,就會完全看見你正專註的事物。專註於無常和無我,也就能觀照無常和無我。

無常不是一種理念、看法,而是一種觀照。有許多人死死抱持穩定或永恆的概念不放,只要聽到無常的教法,就會焦慮不安。然而,無常並不是負面的,而是非常正面的。一切都是無常的,包括不公正、貧窮、污染和全球變暖都是無常的。因為事事無常,我們只要觀照當下生活,就能轉化負面的情況。

然而,我們有時忘記無常。雖然理智上知道萬物無常,但我們卻忘記自己及所愛的人有一天會病故。我們還以為自己會永遠活著,因此不太注意如何去享受生活,真正愛護所愛的人。有許多人在所愛的人離開人世時痛苦萬分,這不完全是因為對故去的人思念,更多的是因為我們後悔沒有去全心全意照看所愛的人。我們也許曾對他們不懷好意,但現在人已不在,因此心中充滿愧疚。要是我們洞察到無常,就會知道心愛的人有一天會離開人世,趁現在竭盡所能使他們快樂。不要等到明天來做。明天就會太遲了。如果知道在生活中觀照無常,我們就會少犯些錯誤,當下過得快樂些。愛護心愛之人,就要讓他們當下感到快樂,不要一心為了奔向未來而失去當下的生活。

當佛陀談到無常時,他是在宣說觀照。他並非悲觀,只是提醒我們生命是如此珍貴,必須珍惜每一刻。如此專註無常,就會帶來無常的觀照。有了無常的觀照,我們就不會陷入絕望、憤怒或負面狀態,因為我們準確知道改變這一狀態需要做什麼和不做什麼。有了無常,一切皆有可能。

沒有觀照,我們就會認為獲取力量只為自己所用。然而,我們能培養出無我的觀照。無我,並不是說不存在,而是沒有一個完全獨立的實體。許多痛苦都源於對我他的分別,以及抱持獨立自我的觀念。假設你已為人父母,只要觀照你的孩子,就會明白你的兒女是你的延續。正如玉米稈是玉米粒的延續,孩子就是父母的延續。兒子的每一個細胞中都有父親的基因。父親和兒子並不是完全相同的人,也不是完全不相同的兩個人。如果父親知道這點,他就接觸到自己的無我性。如果兒子遭受痛苦,父親也會跟著受苦,反之亦然。因此,父親對兒子生氣,就是對自己生氣;兒子對父親生氣,也是對自己生氣。這一點準確無誤。如果你能觸及自己的無我性,打破你和子女之間的分別,你的怒氣就會消失。當你陷入權利之爭,如果知道如何修習無我,就會找到辦法,消除自己和他人在爭鬥中遭受的痛苦。而且,還會明白,他的憤怒就是你的憤怒,他的痛苦就是你的痛苦,他的快樂也是你的快樂。

無分別的智慧

我的左肩因患風濕病而疼痛時,我會好好照顧,給它按摩,儘可能地減輕它的痛苦,我從不對左肩生氣。如果弟子受苦,卻難以應對時,我就會修習無我,消除怒氣,照看弟子,就像照看我的手肩,因為對弟子生氣,就是對自己生氣,這對改善狀態毫無幫助。然而,只有觀照到無我時,才能擁有這種智慧。

佛教有一種名為無分別【沒有歧視】的智慧。無分別是真愛中的一個元素。我是個慣用右手幹活的人,大多數事情,包括刷牙、敲鐘、寫書法和寫詩,都是用右手做的。但我的右手不會以此為榮,不會對左手說:「你真沒用,什麼事都得我來做。」左手也不會低人一等,它的感覺良好,從未受過苦。右手和左手總是相安無事。配合默契,這就是我們身上的無我智慧。

有一天,我在牆上錘釘子掛一幅畫,由於不太會錘,結果沒碰到釘子,卻錘到了手指。我的右手立即放下鎚子,撫摩左手的痛處。右手從不說:「左手,你要記得,是我在照顧你哦。」左手也不會說:「右手,是你弄得我痛的,把那鎚子給我,我要主持公道。」我的左手從來都不會這麼想。這就是無分別的智慧,只要我們善加運用,家庭和社區就會和睦安寧。

如果印度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運用無分別的智慧,就不會太平無事;如果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能踐行無分別的智慧,就不會大動干戈;如果美國人和伊拉克人都視對方為兄弟姐妹,都同為一個身體的兩隻手,他們就不會繼續互相殘殺。所有人都需要培養這種無分別的智慧。有了無分別的觀照,我們就會擺脫恐懼、痛苦、分離和孤獨,還可以幫助他人同樣遠離這些苦難。

觀照來自理解。我們身上可能存在理解的元素,如果沒有時間保持正念和專註,觀照就不會在心中萌發。我們需要營造一個讓正念和專註方便運行的環境。這好比是準備土壤,以便土裡的種子生根發芽。觀照就是正念之後獲得的理解。如果一味沉浸在過去的遺憾和未來的擔憂中,觀照就難以成長起來,對當下要採取何種正確行動也無從知曉。

無明【即無知】使我們遭受痛苦。當我們開始觸及觀照之後,就會深入接觸實相,不再恐懼,增強慈悲、接納和容忍,所以,我們說觀照是一種超強的力量。如果運用無常和無我的觀照,察看實相,就會有所突破,從痛苦和困境中解脫。前四種力量都會產生第五種超強的力量【觀照的力量】,有了觀照的力量,快樂就會隨之源源不斷地出現。

推薦閱讀:

什麼力量決定中國的最終統一?
男性瑜伽----力量與優雅
神通,或者超自然力量?
黃種人的爆發力和彈跳力比黑人低嗎?
青衣張火丁:她有讓人定下來的力量

TAG: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