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辯論中的拆解
07-29
淺析辯論中的拆解
推薦閱讀:
來自專欄關於辯論88 人贊了文章
經常會有人跟我提問說:學長,請問辯論中該怎麼對對手進行拆解,或者是問我怎麼質詢的。
也有些同學說自己的反應比較慢,有些時候來不及想怎麼拆對手。我自己認為我也是反應比較慢的辯手,所以我的短攻防和對辯蠻爛的,不過我覺得至於質詢和拆解而言,其實跟天賦關係不大,更多的是掌握一些思考問題的方法和方向。之前我已經介紹過了質詢中的基本方法,就是起追結轉四步走,這個方法已經可以幫助你拆解掉一堆很扯淡的邏輯,但對於那些乍一聽是自圓其說的邏輯,我們該怎麼拆解呢?今天想說一些我自己常用的思考方向。
我自己常打四辯,經常有個任務就是首輪質詢,不過其實我自己是基本上不會提前預設質詢問題的,我的質詢就是臨場去問對方,但這個跟反應沒關係,原因是我賽前會大概想一下有哪些論點,這些論點可以從哪些方向去破解。個人感覺對於那些稍微有點難的論點經常用到的就是這四種方向:第一種,思考對方邏輯的隱藏前提,那些聽上去很厲害的邏輯,往往都有隱藏前提,破解它的方式就是直接點出來或者構建相反情景跳出它的前提。
舉個例子:有一次我打一個娛樂性質的比賽,題目是該不該把負能量告訴親密的人。
對方有個論點就是不要打攪對方,比如生病了不要打給媽媽讓她擔心。但我聽到這個論點就覺得他的例子真正有說服力的前提並不在於不要打攪對方,而是利用了所謂的孝順心理。於是我就問對方:那按照你的觀點,是不是也希望父母生病或者遇到了難題的時候不要打攪你,瞞著你呢?這樣就讓對方的觀點的說服力降低了許多,這是第一種最常見的方法,因為辯論中很多很強的論點就是基於某種前提或者情景成立,這也很正常,因為每種道理本來就有他適用的情況,所以黃執中學長才一直強調語境。那麼破解它的方式就是分析它的前提,轉化視角或者情景破解前提。第二種,還是基於隱藏前提,對手的論點互相之間可能是自相矛盾的,因為不同論點基於的前提是不一樣的。這個並不奇怪,單個論點也許可以自圓其說的,但是因為辯論中有很多隊伍對於論點梳理的並不清楚,甚至為了追求全面搭了兩個聯繫不強的論點也很正常,因此可以思考對方是否不同論點之間自相矛盾了。
舉個例子,我去年打了新國辯有一場對墨爾本的比賽,叫做國家有沒有義務減少離婚,對方在自由辯論里拋出了一個很難解的觀點施國家有義務減少離婚背後的根源問題。
我自己在結辯里的思路就是說這個觀點和對方在立論里說的功利主義框架是跳脫的,並且解決背後的根源問題不一定代表減少離婚。不過我覺得劉京京評委在點評時候說的拆解更加精彩,他說功利主義的框架的優點是可以算得清楚,但是對方在自由辯論里說解決離婚背後的根源問題,因為涉及面一下子變廣了,功利主義就根本算不清楚了。這就是分析對方的說辭或者不同論點之間是否存在邏輯的跳脫和矛盾,這是辯論中最常見的現象。不過之所以很多辯手問不出的原因是大家有時候根本就不認真聽對方在立論中說了什麼,也不去理解對方的意思就開始進攻了,然後打到最後也就只是徒有氣勢了。劉京京學長是我認為在這方面很厲害的辯手,可以多聽聽他的點評看怎麼清晰地抓住和分析出對方不同的邏輯線。第三種,我見過最難拆解的論點,往往是基於定義或者說強行造出來的論點。這是什麼意思呢?
因為辯論賽其實大多時候就是邏輯的遊戲,所以在邏輯中,令人很無奈和最強的論證往往就是基於定義去論證的,但這又不同於循環論證。金歆學長給這種論證起了個名字叫做「事情就是這樣的」類型論證。這樣說比較抽象,我舉個例子:比如我聽了一場叫做虛妄的理想主義者(正)和純粹的世俗投機者(反)哪個更可悲的比賽,正方提出了個比較標準就是可悲是一個他判概念,是由他人來判定的,那麼我們往往會覺得對於其他人追求的目標是更容易失敗,或者更難以感受其價值的就覺得他更可悲。然後他的論點就是虛妄的理想主義者因為其理想的虛妄,更不靠譜和沒有實現的希望,並且更難以理解。而純粹的世俗投機者,雖然也難以實現,但由於其目標的世俗,更有跡可循,也更容易被大家理解。嗯,這個論點聽完還蠻有道理的。可是麻的這個不就是虛妄和世俗的定義嘛,虛妄不就指的難以實現和理解的事物嘛???
這是常見的現象,因為絕大多數隊伍都是由論點倒推出比較標準的,而論點為了節約論證的成本,往往又是緊扣定義推演出來的。所以拆解這種論點的關鍵,你不能順著它的比較標準去思考,因為這樣往往是無解的,你越打對方就講的越順,而是要跳出它的定義前提和比較標準。比如誰說更可悲就一定是更難以理解和破滅呢?比如我們說有些守財奴,他的理想就很容易理解,也不難實現,但我們還是覺得他可悲,原因就在於他丟失了人許多寶貴的品質,才可悲。其實以上這三種方法,雖然聽上去不一樣,但實際上都是一樣的,就是你不要盯住對方現在說的這句話,而是要思考對方這句話背後的話,那才是拆解的關鍵。
至於第四種辦法和其他的小思路,下班繼續更新(?ì _ í?)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