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物聯網
1 人贊了文章
定義:
物聯網的英文名稱叫「The Internet of things」。顧名思義,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物聯網有兩層意思: 1、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互聯網,是在互聯網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的網路; 2、其用戶端延伸和擴展到了任何物體與物體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因此,物聯網的定義是:通過射頻識別(RFID)、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信息感測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任何物體與互聯網相連接,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以實現對物體的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路。 物聯網是通過智能感知、識別技術與普適計算、泛在網路的融合應用,被稱為繼計算機、互聯網之後世界信息產業發展的第三次浪潮。因此應用創新是物聯網發展的核心,以用戶體驗為核心的創新是物聯網發展的靈魂。那麼,所謂的物聯網到底什麼是物呢?
1、有相應信息的接收器; 2、有數據傳輸通路; 3、有一定的存儲功能; 4、有CPU; 5、有操作系統; 6、有專門的應用程序; 7、有數據發送器; 8、遵循物聯網的通信協議; 9、在世界網路中有可被識別的唯一編號。背景:
物聯網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物聯網是基於互聯網、RFID技術、EPC標準,在計算機互聯網的基礎上,利用射頻識別技術、無線數據通信技術等,構造了一個實現全球物品信息實時共享的實物互聯網「Internet of things」(簡稱物聯網),雖然目前國內對物聯網也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定義,但從物聯網本質上看,物聯網是現代信息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後出現的一種聚合性應用與技術提升,將各種感知技術、現代網路技術和人工智慧與自動化技術聚合與集成應用,使人與物智慧對話,創造一個智慧的世界。因為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幾乎涉及到了信息技術的方方面面,是一種聚合性、系統性的創新應用與發展,也因此才被稱為是信息產業的第三次革命性創新。 物聯網的本質概括起來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1、互聯網特徵,即對需要聯網的物一定要能夠實現互聯互通的互聯網路; 2、識別與通信特徵,即納入物聯網的「物」一定要具備自動識別與物物通信(M2M)的功能; 3、智能化特徵,即網路系統應具有自動化、自我反饋與智能控制的特點。原理:
物聯網是在計算機互聯網的基礎上,利用RFID、無線數據通信等技術,構造一個覆蓋世界上萬事萬物的「Internet of Things」。在這個網路中,物品(商品)能夠彼此進行「交流」,而無需人的干預。其實質是利用射頻自動識別(RFID)技術,通過計算機互聯網實現物品(商品)的自動識別和信息的互聯與共享。比如超市裡的付款系統,目前的超市裡都是有專門的工作人員核算顧客的消費量,而利用物聯網則能實現付款機對貨物的自動核算功能,大大提高了購買效率。 建設:物聯網在實際應用上的開展需要各行各業的參與,並且需要國家政府的主導以及相關法規政策上的扶助,物聯網的開展具有規模性、廣泛參與性、管理性、技術性、物的屬性等等特徵,其中,技術上的問題是物聯網最為關鍵的問題,物聯網技術是一項綜合性的技術,是一項系統,一般來講,物聯網的開展步驟主要如下:
1、對物體屬性進行標識,屬性包括靜態和動態屬性,靜態屬性可以直接存儲在標籤中,動態屬性需要先由感測器實時探測; 2、需要識別設備完成對物體屬性的讀取,並將信息轉換為適合網路傳輸的數據格式; 3、將物體的信息通過網路傳輸到信息處理中心,由處理中心完成物體通信的相關計算。 當然,要真正建立一個有效的物聯網,有兩個重要因素: 1、規模性,只有具備了規模,才能使物品的智能發揮作用; 2、流動性,物品通常都不是靜止的,而是處於運動的狀態,必須保持物品在運動狀態,甚至高速運動狀態下都能隨時實現對話。關鍵領域:
1. RFID; 2.感測網;3. M2M;
4. 兩化融合。用途:
物聯網用途廣泛,遍及智能交通、環境保護、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業監測、環境監測、老人護理、個人健康、花卉栽培、水系監測、食品溯源、敵情偵查和情報搜集等多個領域。 國際電信聯盟於2005年的一份報告曾描繪「物聯網」時代的圖景:當司機出現操作失誤時汽車會自動報警;公文包會提醒主人忘帶了什麼東西;衣服會「告訴」洗衣機對顏色和水溫的要求等等。 物聯網把新一代IT技術充分運用在各行各業之中,具體地說,就是把感應器嵌入和裝備到電網、鐵路、橋樑、隧道、公路、建築、供水系統、大壩、油氣管道等各種物體中,然後將「物聯網」與現有的互聯網整合起來,實現人類社會與物理系統的整合,在這個整合的網路當中,存在能力超級強大的中心計算機群,能夠對整合網路內的人員、機器、設備和基礎設施實施實時的管理和控制,在此基礎上,人類可以以更加精細和動態的方式管理生產和生活,達到 「智慧」狀態,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生產力水平,改善人與自然間的關係。問題:
1、國家安全 中國大型企業、政府機構,如果與國外機構,進行項目合作,如何確保企業商業機密、國家機密不被泄漏?這不僅是一個技術問題,而且還涉及到國家安全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2、個人隱私
在物聯網中,射頻識別技術是一個很重要的技術。在射頻識別系統中,標籤有可能預先被嵌入任何物品中,比如人們的日常生活物品中,但由於該物品(比如衣物)的擁有者,不一定能夠覺察該物品預先已嵌入有電子標籤以及自身可能不受控制地被掃描、定位和追蹤,這勢必會使個人的隱私問題受到侵犯。因此,如何確保標籤物的擁有者個人隱私不受侵犯便成為射頻識別技術以至物聯網推廣的關鍵問題。而且,這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問題,還涉及到政治和法律問題。這個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並從技術上和法律上予以解決。造成侵犯個人隱私問題的關鍵在於射頻識別標籤的基本功能:任意一個標籤的標識(ID)或識別碼都能在遠程被任意的掃描,且標籤自動地,不加區別地回應閱讀器的指令並將其所存儲的信息傳輸給閱讀器。這一特性可用來追蹤和定位某個特定用戶或物品,從而獲得相關的隱私信息。這就帶來了如何確保嵌入有標籤的物品的持有者個人隱私不受侵犯的問題。 3、商業模式 在物聯網的推廣中,商業模式的創新顯得尤為重要,沒有創新的物聯網商業模式很難調動各方的積極性。從前期推廣的物聯網相關應用來看,目前物聯網的主要模式還是客戶通過自建平台、識讀器、識讀終端,然後租用運營商的網路進行通信傳輸,客戶建設物聯網應用的主要目的還是從自身管理的角度進行信息的收集。 4、政策法規 物聯網不僅需要技術,它更是牽涉到各個行業,各個產業,需要多種力量的整合。這就需要國家的產業政策和立法上要走在前面,要制定出適合這個行業發展的政策和法規,保證行業的正常發展。 5、技術標準 我互聯網發展到今天,標準化問題解決的非常好,全球進行傳輸的協議TCP/IP協議,路由器協議,終端的構架與操作系統,這些都解決的非常好,因此,我們可以在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使用每一台電腦連接到互聯網中去,可以很方便的上網。物聯網發展過程中,感測、傳輸、應用各個層面會有大量的技術出現,可能會採用不同的技術方案。如果各行其是,那結果是災難的,大量的小而破的專用網,相互無法連通,不能進行聯網,不能形成規模經濟,不形成整合的商業模式,也不能降低研發成本。因此,儘快統一技術標準,形成一個管理機制,這是物聯網馬上就要面對問題。 6、管理平台 建立一個全國性的,龐大的,綜合的業務管理平台,把各種感測信息進行收集,進行分門別類的管理,進行有指向性的傳輸,是一個大問題。沒有這個平台,各自為政的結果一定是效率低,成本高,很難發展起來,也很難起到效果。7、安全體系
物聯網目前的感測技術主要是RFID,植入這個晶元的產品,是有可能被任何人進行感知的,它對於產品的主人而言,有這樣的一個體系,可以方便的進行管理。但是,它也存在著一個巨大的問題,其他人也能進行感知,比如產品的競爭對手,那麼如何做到在感知、傳輸、應用過程中,這些有價值的信息可以為我所用,卻不被別人所用,尤其不被競爭對手所用。這就需要在安全上下功夫,形成一套強大的安全體系。現在應該說,會有哪些安全問題出現,如何應對這些安全問題,怎麼進行屏蔽都是一些非常複雜的問題,甚至是不清晰的。但是這些問題一定值得注意,尤其是這個管理平台的提供者。安全問題解決不好,有一天可能有價值的物聯網會成為給競爭對手提供信息方便的平台,那麼它的價值就會大大的打折扣,也不會有企業願意和敢於去使用。 8、實際應用 物聯網的價值不是一個可感測的網路,而是必須各個行業參與進來進行應用,不同行業,會有不同的應用,也會有各自不同的要求,這些必須根據行業的特點,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有價值的開發。這些應用開發不能依靠運營商,也不能僅僅依靠所謂物聯網企業,因為運營商和技術企業都無法理解行業的要求和這個行業具體的特點。很大程度上,這是非常難的一步,也是需要時間來等待。需要一個物聯網的體系基本形成,需要一些應用形成示範,更多的傳統行業感受到物聯網的價值,這樣才能有更多企業看清楚物聯網的意義,看清楚物聯網有可能帶來的商業價值,也會把自己的應用和業務與物聯網結合起來。未來:
物聯網不是科技狂想,而是又一場科技革命。物聯網時代來臨使物品和服務功能都發生了質的飛躍,這些新的功能將給使用者帶來進一步的效率、便利和安全,由此形成基於這些功能的新興產業。物聯網通過智能感知、識別技術與普適計算、泛在網路的融合應用,被稱為繼計算機、互聯網之後世界信息產業發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聯網被視為互聯網的應用拓展,應用創新是物聯網發展的核心,以用戶體驗為核心的創新2.0是物聯網發展的靈魂。
物聯網需要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以及固話寬頻的普及是物聯網海量信息傳輸交互的基礎。依靠網路技術,物聯網將生產要素和供應鏈進行深度重組,成為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現實載體。物聯網一方面可以提高經濟效益,大大節約成本;另一方面可以為全球經濟的復甦提供技術動力。物聯網架構建立需要明確產業鏈的利益關係,建立新的商業模式,而在新的產業鏈推動矩陣中,核心則是明確電信運營商的龍頭地位。物聯網的發展,也是以移動技術為代表的普適計算和泛在網路發展的結果,帶動的不僅僅是技術進步,而是通過應用創新進一步帶動經濟社會形態、創新形態的變革,塑造了知識社會的流體特性,推動面向知識社會的下一代創新(創新2.0)形態的形成。移動及無線技術、物聯網的發展,使得創新更加關注用戶體驗,用戶體驗成為下一代創新的核心。開放創新、共同創新、大眾創新、用戶創新成為知識社會環境下的創新新特徵,技術更加展現其以人為本的一面,以人為本的創新隨著
物聯網技術的發展成為現實。
推薦閱讀:
※還在擔心家門安全?不如換一把智能門鎖吧
※2.安裝 samba 服務
※通過對燈效自定義編程 達到全方位定製化燈效系統
※小米帶USB插座真的這麼難嗎?
※小米說:要有光!——米家yeelight床頭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