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行業筆記本選擇「精選」

設計行業筆記本選擇「精選」

4 人贊了文章

考慮價格5000以內的筆記本:

1、選擇個覆蓋rgb色值的達到90%的屏幕。

2、內存必須8g,無論是mac還是win系統,玩平面最少同時會用到2種軟體,4g真的不夠用。

3、硬碟必須256g或者128g的固態硬碟+最少128g硬碟空間(可以是機械硬碟)。為什麼?因為玩平面素材最少要有20g以上,隨便做個效果一個文件百兆很正常。mac系統做好+軟體大概要50g左右,win系統大概70g左右。

4、cpu從2018年開始intel必須八代i5cpu,八代之前必須無視。為什麼?因為八代提升七代40%性能,所以只要你會數學就應該明白自己的選擇。

5、八代cpu必須要了解,不要糾結八代低壓版本(u)比七代標壓版本(hq)的性能差別,真實差距不到15%-20%。最主要的是配合固態硬碟實際使用效果差別真沒感覺到。結論必須八代cpu,哪怕是低壓版。

6、amd的cpu沉寂太久了,性能到底如何真不清楚,小白鼠可以上試試,據說新版本的amd核顯非常非常非常牛。

7、獨立顯卡不必考慮,如果有就有,沒有對平面有啥影響。現在核顯還是很牛的。3d方面不考慮遊戲,製作3d還是可以使用的。

8、能屏幕大最好大點,能選擇14寸最好不要13.3寸,設計軟體對界面要求真的不低,字太小可不好。

綜合以上,以目前我掌握的資料推薦小米筆記本pro低配15寸的比較符合。

考慮價格7000以內的筆記本:

1、內存到16g,硬碟再大點。

2、cpu八代i7,因為比i5多4個線程,處理數據牛叉。

其餘不變。

考慮價格13000以內的筆記本:

1、其他都不必考慮了,mac真的是唯一選擇,說這個價位卡頓的,說明你根本沒有用過mac,蘋果本=極致的硬體+量身打造的軟體=極致性能(1+1>=2)。

而win平台+無數廠商=兼容性平台=折中的性能,不是硬體不夠牛,而是互相兼容,互相牽制,最終1+1<=2。

而且學過軟體操作系統底層的應該明白,win平台為了兼容8、16、32、64各平台,本體性能就受到很大制約,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ibm在pc戰力那麼低,為啥在大型機那塊那麼牛,一個手都有碾壓intel全平台的實力,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精簡指令集的威力。

2、屏幕,玩設計如果屏幕無法所做=所出還玩個p啊,當你設計好輸出後顏色偏差超過10%,你就會明白什麼叫痛苦。既然有這個錢就買讓你省事的效率吧。

3、Mac平台牛的地方就在藝術設計方面,其中牛的軟體真浩如煙海,什麼腦洞的都有。咳咳,那個*和*諧*資源其實也有的,我們不必為之煩惱。

4、Mac平台有個牛的地方在屏幕,2k還是4k屏幕,好處是清晰(其實我覺得和普通高清區別不大),但是玩遊戲,哼哼,你就明白什麼是渣渣,為什麼?因為屏幕太牛啊,顯卡渲染屏幕,屏幕不斷要顯卡high,顯卡說臣妾真做不到啊。有時候長處也是短處,大家要理解這點,別老說mac遊戲不好,其實看電影和網頁還是可以的。

5、說mac筆記本逼格高的,我不知道為什麼都要說這點,其實現在工業設計方面各家都有各家的優點,mac確實在這塊頂尖的,可是第一和第二、第三雖然有差別,但是真到同樣價格你在看看,差別其實很小了。

總結以上三個選項,應該可以對迷茫的後晉後輩有所幫助。

最後提醒下,Mac的筆記本cpu都是intel平台的,所以其實所有筆記本都可以安裝mac系統的,網上這塊其實有不少的,自己想想辦法,給自己的「便宜」本本裝個mac系統,先湊合用吧。


推薦閱讀:

逃離拖延症俱樂部
為什麼大腦不能長時間集中注意力?
小能熊日報「第十一期」
我的寫作工具鏈
什麼叫「時間管理」?不得不提「人生效率」

TAG:筆記本電腦 | 設計行業 | 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