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提高豬場PSY要跟養雞場學,根源在場內自繁自養

?點擊上方「PSY應用研究院」可訂閱哦!

(文/鐵騎力士集團 總裁 馮光德)

1 場內自繁自養是養豬業低水平、低效率根源

1.1 我國生豬和蛋雞的生產現狀

  從出肉率看,雖然從2009年到2011年,中國與美國的生豬出肉率差距逐漸縮小(表1),但2011年美國的生豬出肉率仍比中國高73個百分點;從生產水平看,加拿大一優秀豬場一頭母豬一年提供的育肥豬數高達29.8頭,我國母豬存欄量為5 000萬頭,年出欄7億頭育肥豬,平均每頭母豬年提供育肥豬數14頭,不及加拿大的一半,料肉比也相差了17%(表2)。這一差異意味著中國多養了2 500萬頭母豬,如果按一頭母豬一年消耗一噸飼料計算,一年就浪費飼料2 500萬噸;由於料肉比的差異,與加拿大相比,中國每一頭育肥豬多吃30~40 kg飼料,出欄的7億頭育肥豬就多浪費飼料40×7=2 800萬噸;這些浪費的飼料相當於1.3億畝耕地生產的糧食(中國耕地的平均畝產按337 kg/畝計算)。

  但我國蛋雞和肉雞的生產水平與國外相比相差並不大。鐵騎力士通過統計蛋雞飼料用戶的生產水平,發現這些養豬戶的蛋雞生產水平能達到育種公司提供的標準產蛋值的93%左右,比國外先進水平低7個百分點,料蛋比低5個百分點,育成期成活率比國外高1個百分點(表3)。

1.2 我國養豬生產效率低下的原因分析

比較蛋雞和生豬的養殖過程,種都引自國外,飼養管理都是中國人在做,做事的態度都差不多,飼餵的飼料也都是國產飼料,至於疾病,由於飼養密度更高,相比於生豬,飼養蛋雞和肉雞面臨的疫病風險更大(表4)。然而我國的蛋雞的生產水平與國外相差不大,甚至接近國外先進水平,而我國的養豬生產水平卻與國外相差40%~50%,問題的根源在哪裡?

  問題的根源找到了,解決問題就不難了。文化大革命後,鄧小平復出後能及時解決中國的糧食短缺和教育科技問題就是抓住了問題的根源。鄧小平意識到中國缺糧問題的根源就在於責任心問題,大集體種不好糧,1984年實施包產到戶政策,當年全國的糧食就吃不完。而當時中國的教育科技跟不上,不是缺教師、缺人才、缺科學的教育體系,而是政府導向問題。遂恢復高考,用印毛澤東選集的紙印製高考試卷,一下子將全國人民學知識,學文化,重視科技的積極性調動起來。

  大部分人可能會將中國養豬效率低的原因歸結為以下幾個原因。第一是豬病多,不易控制。豬病會造成豬的死亡,料肉比增加,母豬的流產和配種率的降低等一系列的問題,降低出欄率。而我國的溫氏和牧原兩大養豬企業卻能對豬病進行很好的控制,出欄率也很高,溫氏的MSY能達到20頭,甚至20頭以上。第二是品種問題,品種差了,料肉比和繁殖率指標都要受到影響,包括整體的效益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但中國飼養的豬種整個都被換成外國豬種,但中國的養豬水平並沒有因為外國豬種的引進而提高。第三是豬舍差。冬季仔豬因受凍、腹瀉等原因成活率會降低很多。夏季天熱,母豬採食量少,造成奶水少,仔豬斷奶周齡小,仔豬的成活率也受影響,母豬吃不進去,配種和發情都會受到影響。很多企業引進了各種先進的、能進行環控的豬舍,但養豬水平並未提高。而溫氏公司+農戶模式的豬舍環控條件並不是很好,但其仔豬成活率很高,料肉比也很理想。第四是飼料的問題。黴菌毒素,飼料質量等都會影響豬的生產水平,但我國的蛋雞和肉雞用的同樣是國產的飼料,生產水平卻能接近國際先進水平。第五是管理問題。有的豬場是夫婦倆自己為自己養豬,恨不得把自己吃的飯餵給豬吃,責任心非常強,但是還是養不好豬。

  可見以上因素都不是我國養豬生產水平低的癥結所在,其禍根在於場內自繁自養的生產體系。首先,場內自繁自養的豬場疾病多。自繁自養的豬場種豬、母豬、仔豬、育肥豬什麼都養,無法實現全進全出,疾病在場內有進無出,只要增加一種疾病,大豬傳小豬,小豬傳老豬,在一個場反覆傳,疾病只增不減,凈化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育肥豬的病也會越來越多,母豬有的育肥豬都會有。預防藍耳病,最好的辦法就是閉群。新引進的豬群,用本場的藍耳病血清進行馴化,再閉群3個月,基本上就不會再發病。但是自繁自養的豬場由於不能實現閉群,藍耳病在豬場隔幾個月就要活躍一次,很難保證一年不發生。其次,場內自繁自養的豬場無法精細核算與管理。這類豬場一般都會有很多種飼料,有時候母豬料沒有了,就拿肥豬料拿去喂一頓,有時肥豬料沒有了,就可能會拿母豬料回去喂一頓。由於很難分批次,很難核算出料肉比,成活率也無法核准。品種好不好、飼料好不好也無法評價,低價低質種豬有時候更好銷。另外也很難用數據來對員工進行客觀評價,無法實施考核激勵機制。員工責任心差,肯定養不好豬。第三,場內自繁自養的豬場提升技術難。沒有專業分工,員工什麼都做,很難精專,技術問題肯定多。好方法、好產品也不能及時得到反饋,不利於總結經驗、提升技術。豬場老闆及員工隨時都在應付豬病,研究豬舍通風、控溫、管理、技術精力很少。

  而蛋雞的種雞場只生產雞苗,並將雞苗賣給商品養雞場,商品養雞場以批為單位,全進全出。由於蛋雞實行了科學的生產體系,都是全進全出,批次生產,每個環節都相互獨立,疫病自然控制的非常好,免疫滴度也很均勻,進而帶來了高的生產水平。

  鐵騎力士通過開展試驗,也證實全進全出的豬場的生產性能優於場內自繁自養的豬場。將來自同一個場100頭斷奶仔豬分為兩個群,一群留在本場飼養,另一群放在全進全出的商品場飼養。試驗第一周,飼養在全進全出商品場的豬生長效果較差,但第二周以後全進全出場仔豬的生長性能明顯優於原場,整個飼養周期,與原場相比,全進全出場成活率提高了10個百分點,增重速度和料肉比也明顯優於原場(表5),經計算,兩個豬場的成本差異為158元。

2 養豬高效生產體系的構建

2.1 高效生產體系的原則

  高效生產體系的原則主要包括以下幾點:一是豬苗繁育場與育肥場分離。二是母豬場實現早期隔離斷奶(21天斷奶離場)。三是育肥場全進全出(全場空場)。

2.2 高效生產體系模式

  一個理想生產單元構成如下:一個母豬場配套24個商品場,每個場養一周的仔豬,22周出欄,空場2周,再進下一批豬,24周循環一圈(圖1)。這樣的生產模式效率是最好的,防疫條件也是最好的,整個生產體系從育種到繁育都是封閉的,能夠保證種豬的質量,商品豬的質量和疾病的控制。

2.3 高效生產體系理想結構

  高效生產模式的理想結構就是龍頭企業自己育種、擴繁,生產優良的豬苗,交給農戶飼養,農戶能全進全出,最後高效生產,各盡所能。

2.4 高效生產體系實現的難點

  雖然全進全出和早期隔離斷奶並非新概念,大家都知道,但推行起來卻很難,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實行1+24的高效養豬模式很難,建一個5000頭的母豬場配套24個商品場,需要配備24個場長,管理體系運行成本很高,還需要買地、征地,投資成本較高。二是蛋雞肉雞行業已實現社會化的全進全出,種雞場負責賣雞苗,將1日齡的雞苗交給商品場養。但母豬場社會化銷售斷奶仔豬的市場還不成熟。而且仔豬還存在季節性銷售風險。豬降價的季節以及仔豬保育難度較大的冬季,仔豬都很難賣。三是觀念上,怕別人賺自己的錢。從飼料的配製,種豬育種、擴繁及育肥豬的肥育,什麼都做,不給別人賺自己錢的機會,但實際上這樣做的效率最低。

2.5 高效生產體系的成功模式

  溫氏模式:「公司+農戶」。龍頭企業統一供豬苗、飼料,提供標準化技術、管理、防病方案,定價收購育肥豬。該模式的優點是輕資產,農戶責任心強,育肥管理到位,所有育肥場能做到全進全出,防疫風險分散,不會因為一場疫病而全軍覆沒。缺點就是存在一定食品安全隱患。100戶有1戶不遵守約定,使用了違禁藥物,最後賣出去的豬肉就會發生食品安全問題。

  牧原模式:自建超大仔豬繁育場+N個大型育肥場。該模式的優點是食品安全可控,生產效率高。缺點是重資產,大多以舍為單位實現全進全出,不能實現整個場的全進全出,工人責任心不如農戶,防疫風險也比較集中。

  美國合作社模式:合作社參股龍頭企業的仔豬繁育場,各戶社員建育肥場,各社員每隔24周進一批豬,按順序循環進豬苗,合作社還入股屠宰加工龍頭企業。優點是整合了溫氏和牧原的優勢。缺點是對合作各方的社會信譽度要求較高,組織難度也較大。

3 高效養豬生產體系建設的實踐

  以鐵騎力士為例。

3.1 設定5年戰略目標

  致力於成為中國最專業的的仔豬供應商,年生產仔豬500萬頭,年利潤超過4億元,創建一個黑豬肉品牌。

3.2 戰略選擇路徑

  戰略一:學習溫氏、牧原建高效生產體系。母豬場採用21天早期隔離斷奶,商品育肥場採用公司+農戶模式實現全進全出。

  戰略二:自建父母代場或一部分農戶使其達到要求專門從事二代母豬的飼養,公司提供種豬、飼料、疫苗、藥品和技術,實行訂單生產,最後按合同價收購仔豬。

  戰略三:打造優質仔豬品牌,讓農戶能習慣於養這種斷奶仔豬。品牌仔豬就是要健康、好養,長得快。

  戰略四:規模經營,成片發展降低運營成本。自建場單場母豬4800頭以上,每條生產線1200頭母豬,一個場可以有4條生產線。一個縣布局1.5萬~3萬頭母豬,產30萬~60萬頭仔豬,由一個縣的農戶來飼養,可以集中屠宰。

  戰略五:設計最先進的豬舍。

  戰略六:建立豬產業技術研究院打造技術優勢。如與四川農業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合作採用基因晶元育種,培育出繁殖性能好、抗病力強、料肉比低、肉質好的種豬。提供成套的疫病防控技術,對豬瘟、偽狂犬病進行凈化,對每一批次疫苗都進行評價等。

4 小結

  場內自繁自養的生產體系是我國養豬低產低效最主要的根源。早期隔離斷奶+育肥場全進全出是高效生產體系的基礎,好品種,先進的環控豬舍,飼養人員的責任心是養豬成功的關鍵,有了基礎,沒有關鍵技術支撐,只能達到一般水平,有了好的基礎,關鍵技術抓住,就能成為非常成功的養豬企業。

(文章根據鐵騎力士集團馮光德總裁在第十三屆(2015)中國豬業發展大會上的報告錄音整理,字句略有改動,未經他本人審閱,轉載於「豬業資訊(ZhuYeZiXun」微信公眾號)


推薦閱讀:

不走尋常路 農家女「三神器」養雞年入40萬
散養雞如何防疫,散養雞免疫程序
養雞札記(七)——知心母雞對你講(13至25問)
石榴園養雞技術

TAG:提高 | 養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