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玄奘西遊記之晚年風波

玄奘西遊記之晚年風波解說:請繼續收看復旦大學錢文忠教授講玄奘西遊記晚年風波。玄奘法師的譯經工作很順利,三年之內,玄奘最看中的《瑜伽師地論》的翻譯工作也完成了。而這時的玄奘已經年近半百,玄奘年輕時為求正法冒險西行,如今求得真經,載譽而歸。不僅得到了唐太宗的賞識,也得到了全國老百姓的尊崇,身邊還有眾多弟子跟從,玄奘的晚年應該可以安靜專心地從事自己的譯經工作。但令人沒有想到的是,玄奘法師生命中最後的十幾年,卻並不平靜。玄奘在他生命的最後15年里都遇到了些什麼事情?給玄奘帶來了什麼樣的影響?他又是如何處理的呢?錢文忠:在貞觀二十二年,也就是公元的648年,玄奘法師49歲,按照古代的規矩,這就是年近半百了,算虛歲的話就將近50歲了。在這一年的5月15日,作為玄奘法師西行求法目的之一的,就作為西行求法成功的最主要的象徵之義的《瑜伽師地論》的翻譯工作正式完成,也在6月之間,唐太宗離開了長安,到哪裡去了呢?坊州宜君縣鳳凰谷玉華宮,唐太宗到了這個地方。這個地方在哪裡呢?相當於今天的延安,在唐朝的時候,延安是相當重要的一個城市。請大家記住這個地方,玉華宮,這個地方在不久以後,被改成了佛寺,也叫玉華寺。為什麼要請大家記住這個地方呢?因為我們玄奘法師就在這座寺廟裡圓寂。玄奘法師圓寂的時候,不在長安,也不在洛陽,而是在今天延安附近的一座寺廟裡,所以我特彆強調這個寺廟。唐太宗在6月份,到達了坊州玉華宮以後,就下詔叫玄奘趕到延安來,那麼這次見面,它的主題是什麼呢?它的主題依然是唐太宗再次敦請玄奘還俗。請他輔佐自己。在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唐太宗已經提出這個要求,被玄婉言拒絕,唐太宗想來想去,過了兩年了,可能也得到了《瑜伽師地論》已經翻譯得差不多的消息,覺得玄奘法師您的佛經翻譯的最重要的工作,已經完成了,那您不是可以還俗來輔佐我,所以這次談話的主題是這個。玄奘當然沒有改變初衷,再一次用很巧妙的方式,把唐太宗的這個要求給謝掉了,輕輕地給謝掉了。什麼方法呢?看來玄奘對唐太宗是以不變應萬變。接著,大力地歌功頌德,就稱頌皇上。唐太宗聽了這個話以後,當然馬上客氣了一下,這才問起玄奘的翻譯工作,才問起《瑜伽師地論》,玄奘當然對皇帝把《瑜伽師地論》介紹了一下。那麼唐太宗大加讚歎,並且當即下令,由國家出錢,把這部《瑜伽師地論》抄寫九份,分發全國各地最重要的寺廟保存,傳播,供人閱讀傳抄。所以《瑜伽師地論》最高的傳播,也是唐太宗功不可沒。而唐太宗所做的比這個還要多。他應玄奘的請求,親自撰寫了非常著名的一篇文章,叫《大唐三藏聖教序》。玄奘後來還有一個非常崇高的稱號,叫大唐三藏,三藏我們講過,是指精通經律論的,學問非常淵博的這麼一個僧人,大唐三藏,這是唐太宗寫的,《大唐三藏聖教序》。下旨把這部序放在所有漢譯佛經之首,不僅如此,也就在這一年,貞觀二十二年,玄奘49歲這一年,慈恩寺落成。玄奘後來一直有個稱號叫大慈恩寺三藏法師,那這座寺廟在這一年之前是沒有的,而就到這一年,慈恩寺落成。而且,命令玄奘當住持。玄奘在這個之前,沒有任何的職務,包括佛教界的行政職務,他也全部拒絕。但在這個時候,他有了一個職務,就是自己所居住的慈恩寺的住持,他擔任了這個職務。此後很長的一段時間,慈恩寺就成了玄奘的主要的居住地。解說:最重要的佛經《瑜伽師地論》翻譯完成,玄奘也做為住持住進了剛剛落成的大慈恩寺裡面,此時,已經年近半百的譯經,應該可以專心譯經,平靜安逸地渡過自己的晚年。但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卻接二連三地發生了。錢文忠:貞觀二十三年,也就是玄奘50歲的那一年,那一年的4月15日,玄奘陪同唐太宗到了翠微宮,談論佛法,談論印度的見聞。兩個星期以後,兩個星期多一點,五月間,在一次談話的時候,唐太宗突然覺得頭疼,就覺得頭疼唐太宗。但是,唐太宗當時可能覺得自己戎馬一生,小毛病,唐太宗當時歲數也並不大,覺得沒什麼事,還是把玄奘留在翠微宮中,沒有讓玄奘回去,準備等自己稍微舒服一點,康復一點,接著跟玄奘談論。哪知道不久,5月26號唐太宗駕崩。駕崩的時候,玄奘就在唐太宗的身邊。當時唐太宗53歲。這對於玄奘來講,無論如何是一個重大的打擊。且不說唐太宗對他不遺餘力地支持,對他發自內心的尊重,和他非常融洽的非常親切的這種難得的交流,私人關係也相當好,用佛家的話來講,唐太宗作為一代帝王,和玄奘作為一代高僧,他們是真正的有緣的,是有緣之人。白天陪唐太宗聊天,談論佛法,晚上再加班加點翻譯佛經,這幾乎成了玄奘的一種生活方式和規律,而到這一刻停止了。根據《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的記載,自此之後,專務翻譯,無棄寸陰,每日自立程課,若晝日有事不充,必兼夜以續之。從唐太宗駕崩以後,玄奘就一門心思全心全意投入全部力量去翻譯佛經,無棄寸陰,不放棄每一寸的光陰。每天定好工作計劃,自立程課,定好自己的學習工作計劃,要完成多少多少字的翻譯,如果白天有事情打斷的話,當夜一定補足。玄奘就以這種態度在進行工作。而這一年,不僅是唐太宗去世,玄奘法師還遭受到另外一次非常沉重的打擊。什麼打擊呢?還有什麼打擊能比唐太宗的去世更大呢?我相信,在歷史上來講,這次打擊固然不能和一代帝王駕崩相比,但是對玄奘的內心世界個人情感來講,這次打擊他的嚴重程度,它對玄奘心靈造成的創傷,恐怕不見得亞於唐太宗的駕崩。玄奘的得意弟子辯機,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玄奘早期的翻譯且不說,到這個辯機都是他最重要的助手,排名第一的助手,就連今天我們的《大唐西域記》,包括我在跟大家講述的時候,也經常講,《大唐西域記》玄奘法師寫的,實際上,《大唐西域記》的署名從面世的那一天,就是兩個人,玄奘法師和辯機,也就是這一部書,是玄奘法師口述,他最得意的弟子辯機筆錄,師徒兩個共同完成的。可見這個辯機對於玄奘法師有多麼重要,而就在這一年,這位得意弟子,這位當時佛教界幾乎都認為是玄奘法師最好的衣缽傳人的僧人,這位在唐朝佛教界聲譽正在冉冉升起的這位僧人,居然和高陽公主通姦被殺。因為玄奘跟皇室太接近,所以這個得意弟子也有很多機會跟著自己的師傅直接進入到皇室的生活圈裡,而就在這個生活圈裡,這個辯機認識了高陽公主,歷史上很有名的公案,和高陽公主產生了感情,而這個感情在當時,那當然是通姦了,你是一個僧人,被殺。當年辯機正好30歲,非常年輕。玄奘不僅失去了一個得意的助手,失去了一個得意的弟子,失去了一個近乎理想的衣缽傳人,恐怕當時一定還有不少的閑言碎語,這當然對玄奘這個團體,對玄奘的譯場,對玄奘的師徒整體,產生了很不良的影響。解說:一年之內,玄奘法師不僅失去了理解並支持自己的帝王唐太宗,緊接著,又失去了自己最得意的徒弟,玄奘的心情可想而知。然而,更大的風波還在後面。幾年之後發生了兩件事情,給玄奘的晚年甚至整個生命史都帶來了重大的影響。那麼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呢?錢文忠:在唐高宗的永徽六年,玄奘56歲那一天,在玄奘的生命史當中,遭遇到兩件很不太平的事情,一件是,玄奘當時組織翻譯了兩部很重要的講解印度邏輯學,講解佛教邏輯學的著作,一部是《因明入正理論》,一部是《因明正理門論》。這兩部經翻譯成漢文以後,玄奘的弟子們彼此撰寫文章進行討論,這本來是件好事嘛,但是,這場討論超出了佛教的範圍,引起了當時唐朝非常重要的一位思想家叫呂才的注意。呂才寫了一部書,叫《因明註解立破義圖》,所以他的目標很清楚,他是有文有圖,為了來針對來擊破佛教因明和印度因明的。這就提出了40多條反駁的批判性的意見,引發了全國範圍的一場大討論。呂才這部書今天沒有流傳下來,反而玄奘翻譯的書今天都在。這部攻擊玄奘的書,已經不存在了。但是,在當時呂才的支持者絕不在少數,人數眾多,地位不低。他主要從傳統的儒家的政治,倫理,經濟等等角度,公開提出要控制佛教的發展,要壓制佛教的發展,要鞏固皇權。可見,玄奘和他的弟子們當時的位置是向當地尷尬,不大好辦。爭論到後來,成了一場混戰,當時唐朝的思想界和學者官員都卷進去了,弄到最後,把誰逼出來了?把皇帝逼出來了。唐高宗下令,遣群公學士等往慈恩寺,請三藏與呂公對定。皇帝到最後請官員,眾多的高官,都到慈恩寺去,恭請玄奘和呂才對面辯論,決定勝負,決定對錯。從這道詔令來看,皇帝還是很尊重玄奘的,叫文武百官到慈恩寺去,沒有把玄奘叫來,還是很尊重的。雖然根據佛教史籍的記載,說,呂公詞屈,謝而退焉。佛教史籍上這樣寫的,寫呂才辯不過玄奘,退了。恐怕未必。當時這一場爭鬥,對玄奘來講並不是那麼好過的一關,這一是件事。解說:呂才對玄奘的攻擊,是沖著佛教而來,並不是針對玄奘法師本人。所以沒有損害玄奘在僧俗中的威望。然而,另外一件事情發生,則成為玄奘光輝的一生中一個小小的瑕疵。那麼,這是一件什麼樣的事情呢?錢文忠:另一件更不妙,不妙到什麼地步呢?不妙到,我們說另一件這件事情,成為玄奘輝煌的一生當中,罕見的被後人所垢病,所批評的一個污點。這件事情也發生在這一年。什麼事呢?當時中印度有一位僧人,印度人,翻譯成漢語名字叫福生,翻譯成漢語的名字很有中文氣味,有福氣生下來,叫福生。這個人來了500多夾,一夾一夾,我們知道佛經就是像現在西藏木刻佛經,兩塊板當中夾了一頁一頁,這樣看的經,500多夾,1500多部佛經到達長安。他希望到長安,也來翻譯佛經。從現在留下的文字記載來看,大概是由於宗派的分歧,或者還有別的不足以為外人道的原因,受到了玄奘的嚴厲的壓制和打壓,就這個中印度的僧人,打壓到什麼地步呢?打壓到不僅這位福生他的翻譯工作根本沒有辦法進行,而這個人最終還被逼離開了長安,不僅是被逼離開了長安,這個人最後還因為大概心情很壞,處境也不好,最後死在瘴氣之地,也就是到一個邊緣有瘴氣的地方死了。不僅死了,這個人隨身帶來的500多夾梵文經典,還被玄奘拿走了,被玄奘奪下來了,控制住了。這個僧人的結局很凄慘。所以,當時的很多人同情這位中印度僧人,對玄奘頗多微辭。然而,也很有一些學者,包括一些相當著名的學者認為,由於玄奘當時的地位越來越高,引起了人的嫉妒,所以他的對立面也越來越多,而這件事情有的,但是它的負面性被玄奘的對立面有意誇張了,也有這種說法。但是我們明白,這件事情在歷史上是存在過的,玄奘可能利用了他當時的崇高的威望,和唐朝皇室的非常接近的關係,打壓了宗派不同的一位印度僧人,這在玄奘的一生當中,是非常罕見的一件可以被人批評的事情,玄奘的一生沒有多少可以讓我們後人批評。當然這一些,都沒有能夠動搖玄奘崇高的威望,至少在唐朝的皇室,那些皇帝眼裡沒有。我這麼說是有理由的有證據的。唐高宗顯慶元年,公元的656年,玄奘57歲,玄奘在這一年的2月,還為唐高宗的婕妤,婕妤我們說一個宮廷,一個類似於我們理解為一個妃嬪的等級,給薛夫人落髮授戒。也就是玄奘把皇帝的一位夫人給剃度了,把皇帝一位夫人變成尼姑了,落髮了,這也是玄奘做的,進宮去做的。那如果沒有皇室對他的尊重,怎麼可能呢?同時,不光是剃度了一位夫人,玄奘捎帶著手把50多個宮女都給剃度了,在這一年。3月,唐高宗親自為慈恩寺撰寫碑文,這是很高的榮譽。11月,武則天恭恭敬敬地施捨袈裟,非常珍貴的一件袈裟,關於這些袈裟的神奇性,留在《西遊記》里,我不講了。但是非常珍貴的一件袈裟施捨歸玄奘。12月的5日,武則天生下個兒子,請玄奘進宮,為皇子剃度,這個皇子剛生下來,就被剃度掉了。師傅是玄奘。而這個皇子叫什麼名字?佛光王。所以說武則天是非常信仰佛教的,叫佛光王,給他落髮的正是玄奘法師。難道這一些還不足以判定玄奘跟皇室的非常緊密的關係嗎?我想是足夠了。解說:從唐太宗到唐高宗,唐朝的兩代皇帝,甚至連驕橫的武則天,都對玄奘大法師十分尊崇。唐朝皇室的虔誠與禮遇,使一向謹慎小心的玄奘大法師也錯誤地估計了自己在皇室中的地位。那麼,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成為玄奘法師人生的轉折點呢?錢文忠:大概是玄奘法師覺得自己跟皇室的關係很近了,自己連皇子都算是我的弟子了,連你皇帝的夫人,雖然說也是個如夫人,也我是剃度的,玄奘在這一年上了一道奏摺,要求什麼?廢除兩條法律。哪兩條法律?一條先道後佛,因為我們知道,唐朝的皇室為了掩蓋自己混雜的血統和卑微的出身,他在歷史上去攀親,去攀老祖宗,攀了一個老子作為自己的祖宗,他認為老子是皇室師祖,所以大家千萬知道,在唐朝官方的宗教地位排列是什麼?道,儒,佛。在官方的地位排列序列當中,佛教是最低的。當然,民間佛教信仰是最繁榮的,而實際上,唐朝的皇帝雖說自己是老子的後代,好多是信佛教的,但是官方上是兩回事,官方制度裡邊是道,儒,佛,玄奘上了一道奏章,要廢除這個,要把玄奘排在前面。被唐高宗斷然駁回。也就是說,我不見得都聽你的,這種大事我可以尊重你,但是這種國家大事少發言,不見得上你講。第二條,要求廢除什麼呢?僧尼犯法,依俗科罪。唐朝的規定,和尚和尼姑如果犯法,是按照俗人一樣定罪的,沒有任何特權的,僧人沒有特權的。玄奘那時候覺得這個,應該有點特權啊,上了一道表章,要求廢除,也被唐高宗斷然駁回。所以這裡邊的關係是很微妙的,不能因為皇帝非常禮遇玄奘,好像我們後人看到了一部分歷史記載,就認為玄奘在唐朝說什麼都行,幹什麼都行,不是的,歷史有兩面性,另外一面,帝王其實還是有點打壓玄奘。也就在這年的前後,玄奘法師因為西行求法,翻越過多的雪山,遭受到嚴寒,而落下的冷病突然發作。這個病靠藥物控制了好幾年,玄奘回來以後,但在這一年,也因為大概是這兩個表章上去以後被駁回,一下子心情大概有點不好,這個病來勢兇猛,幾乎不治,這一點玄奘病危過一次,唐高宗派御醫趕過來搶救。玄奘稍微好了一點,唐高宗還把玄奘接到皇宮裡面供養,並且讓玄奘在宮中譯經。應該說,物質上我給你照料得非常好,當然前不久,他剛剛駁回玄奘兩個請求。解說:玄奘大法師與唐朝皇室的關係越來越微妙了,而晚年的玄奘也越來越厭煩周旋與皇室之中,唐高宗為什麼會如此對待玄奘?玄奘與唐高宗之間還會發生什麼不愉快呢?錢文忠:顯慶二年,公元的657年,玄奘奉命陪唐高宗到洛陽,在翠微宮進行翻譯工作,唐高宗希望玄奘,無者先翻,有者在後。我們漢譯裡面沒有的,您就先翻,我們漢譯本裡面已經有過一本的,您放在後頭,哪知道玄奘也厲害,不予置理。我根據我內心的判斷,什麼重要我翻什麼,有沒有的我不考慮。玄奘也是很倔的人,而在自己的佛學領域裡面,他是不接受你皇帝的干擾的,也發生在這一年。而利用在洛陽的機會,玄奘提出要回到家鄉,探望自己的姐姐。我們知道,玄奘是兄弟姊妹四個人,老大的名字歷史上沒有留下來,不知道,老二,就是玄奘進入佛門的領路人,長捷法師。這是玄奘的親哥哥。老三就是這個姐姐,玄奘是老四,最小,在家裡,這個姐姐嫁給了一個姓張的人家,所以叫張氏,那麼很多年沒見了,這一年,因為到了洛陽,玄奘希望去探望自己的這個幾十年沒見的姐姐。這個唐高宗非常爽快地批准,而且通知地方官員,必須妥為安排。一切費用依仗,由國家支付。玄奘回鄉探望姐姐,引起了方圓幾百里上萬人圍觀。從我們這個世俗的意義上來講,當然玄奘不會怎麼想,這是一個衣錦還鄉,去探望,見了一面,姐弟終於見了一面。這個時候,他的姐姐也是玄奘在這個世界上有世俗血緣關係的惟一的親人。在這一年見了一面。玄奘以翻譯佛經為自己的生命,他覺得伺候皇帝,實在是煩人,是一種拖累,再次請求到哪去啊?少林寺。再次向唐高宗提出我要到嵩山少林寺去,我要去譯經。這個請求我們前面講過,其實是很有道理的,沒有任何理由好拒絕的,我們以前講到過玄奘的考慮,有幾條,都是非常有理的,而這個在我們眼裡應該是一件應該很應該批准的請求,居然被唐高宗以非常嚴厲的態度拒絕。嚴厲到什麼地步呢?玄奘的弟子沒好意思把它記下來,但是記了一句話,說玄奘從今往後再也不敢提這個要求。我一直在想為什麼,我想這裡邊無非是這麼幾種原因,第一種原因,玄奘法師在我們眼裡當然一是代高僧,是在文化上,佛學上,翻譯上有重大貢獻的人,在帝王的眼裡,你也就差不多是個文學侍從,人才,像李白差不多的。皇帝高興就要找你談談,所以總希望你不要離我太遠,皇帝都是非常自我中心主義的,非常自私的,這是一方面表面上。第二方面,在歷史上,帝王都不大願意有號召力的高僧,居住在自己控制不了的山林偏僻的地方,都願意把你放在首都,我好看著你,不然你信徒眾多,登高一呼,萬一友人打你旗號呢?所以這一次,是乾脆非常嚴厲地拒絕,把玄奘弄得覺得有點不敢再次提出類似的請求。解說:玄奘大法師從回國譯經的那天起,就希望自己能住在一個遠離都市,清靜安閑的地方,但是,在皇室的供養之下,玄奘大法師其實不能自由地決定自己住在什麼地方的。我們知道,玄奘大法師最後是在玉華寺圓寂的。那麼玄奘法師是在什麼情況下終於住進了清靜的玉華寺呢?錢文忠:11月,玄奘法師再次發病,顯然,玄奘的身體日漸虛弱,玄奘一早曾經向唐太宗表明過的擔心,這種情況一直存在,而且愈演愈烈,《舊唐書》講,京城人眾,競來禮和謁。京城人來人往多,大家都來拜見這個玄奘法師,弄得玄奘法師不勝其擾。總之,玄奘在當時成了唐朝的百姓,官員,乃至外國來唐人員心目當中一個非常耀眼的亮點,換一句話說,玄奘成了唐朝的一個文化景點,誰都要去看看這個文化景點,把玄奘搞得疲憊不堪。而同時我講過,玄奘是慈恩寺的住持,所以他還要抽出時間來造金像,來布施啊,來接待外賓啊,搞得自己體力明顯地下降。他最終下了決心,覺得不能再這麼下去了,他想,既然皇帝你不允許我去遙遠的少林寺,嵩山少林寺,那好,我提出離開長安,我要去哪裡啊?去玉華寺,就是我們講過他跟唐太宗曾經在那裡度過非常融洽的時間的玉華宮,在延安附近的玉華寺,這個地方相對來講也比較偏僻,比較地冷清,安靜。玄奘是動了腦筋的,因為這樣提的話,唐高宗不好拒絕的。我到我和唐太宗曾經留下過美好的君臣記憶的地方,你後繼的皇帝你駁回嗎?這一次唐高宗允許了。玄奘的態度很哀怨,用這種很哀怨的一種乞求的態度,得到的唐高宗的准許。這以後,一直到圓寂,玄奘再也沒有離開過玉華寺,換句話說,玄奘的腳步再也沒有進入過繁華嘈雜的京城。在玄奘接下來將要面臨的生命的最後的一兩年里,他將離開這個世俗的世界,在離開這個世界之前,他遇到了哪些事情?他給後人留下了哪些話語?請大家聽下一講。
推薦閱讀:

唐太宗、唐高宗為什麼拒絕玄奘入住少林寺?
揭密玄奘大師圓寂前的「奇異徵兆」
玄奘譯《解深密經》之唯識思想(徐紹強)
此人與玄奘齊名,為他有人興兵十萬,為他兩個國家爭的不可開交
玄奘大師的故事(35-39歲)

TAG:西遊記 | 玄奘 | 西遊 | 晚年 | 遊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