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大聖的成長道路(一)

文/我心昭烈gua 來源:天涯社區

編輯/陳清和

要解讀一部作品,最忌諱的是以後世人的視角和立場去探看。因為每一個作家,他們的作品都是基於他們當時的時代。所以如果用後世人的視角和立場去看古典文學作品,無疑是可笑的。

就好像我以前有談《三國演義》有說過一句話:「按照現代人的標準,三國是捧曹貶劉,而按照明朝人的標準,三國則是妥妥的捧劉。」

比如歷史上有記載的曹操才是最愛哭,劉備卻是喜怒不形於色。比如歷史上劉備很有能力,而演義中將劉備的能力全部分到了臣子身上,但是這樣反而是「拔高」了劉備。為什麼?因為明朝文人心中所希望的「明君」,就是除了身份和識人之能外,越無能越好。越愛哭,越無能,越信任臣子,才是明朝人(文人)心中最好的皇帝。

扯遠了,回來說《西遊》。西遊記里的世界價格,和明朝的朝堂很相似。或者說,西遊記里的世界,就是吳承恩對明朝社會的影射。因為影射的太明顯,在明朝是禁書,抓住私藏是要坐牢的。

這裡的道與佛,和宗教根本沒關係!這裡的道與佛,和宗教根本沒關係!這裡的道與佛,和宗教根本沒關係!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在西遊體系中,其中玉帝代表大明皇帝,太上老君為首的道家系統,代表文官系統。而佛家,代表閹黨。(再次重複,西遊記和宗教沒關係,別說我侮辱佛教)孫悟空,代表沒有派系的人才。齊天大聖更深層的代表涵義,則是代表著「民心」與「民意」。為了防止有人說我辱佛,我再說明一下,閹黨不是貶低:如果對明史有了解就會發現,閹黨並非是壞的。事實上,明朝最後的滅亡,是亡於道貌岸然的東林黨,而從王振劉瑾到魏忠賢,都是真正忠於皇帝的,甚至可以說,魏忠賢的存在延緩了明朝滅亡。明朝很長一段時間裡,其實就是皇帝和文官的戰鬥。嗯,既然基調已經定下,那麼我就開始說說西遊里的故事,以及那些故事背後的意義。玉帝最開始招安孫悟空,給他封官弼馬溫,其實是想將一個強力的打手收復到自己門下,成為自己的心腹。然後一切被道家系統破壞了。很多人都記得官封弼馬溫這個情節。但是大家其實都不了解,這其實是天庭的政治鬥爭。

很多人都記得官封弼馬溫這個情節。但是大家其實都不了解,這其實是天庭的政治鬥爭。原文如下,我慢慢解說給大家聽。  武曲星君啟奏道:「天宮裡各宮各殿,各方各處,都不少官,只是御馬監缺個正堂管事。」玉帝傳旨道:「就除他做個弼馬溫罷。」  …………  當時猴王歡歡喜喜,與木德星官徑去到任。他在監里,會聚了監丞、監副、典簿、力士、大小官員人等,查明本監事務  …………  猴王忽停杯問曰:「我這弼馬溫是個什麼官銜?」眾曰:「官名就是此了。」又問:「此官是個幾品?」眾道:「沒有品從。」猴王道:「沒品,想是大之極也。」眾道:「不大不大,只喚做未入流。」猴王道:「怎麼叫做『未入流』?」眾道:「末等。這樣官兒,最低最小,只可與他看馬。似堂尊到任之後,這等殷勤,喂得馬肥,只落得道聲『好』字;如稍有些尫羸,還要見責;再十分傷損,還要罰贖問罪。」猴王聞此,不覺心頭火起,咬牙大怒。列為看官,你們看仔細了。弼馬溫聽起來似乎很兒戲,但是它的職位是什麼?「御馬監正堂管事」監丞、監副、典簿、力士、大小官員人都是孫悟空的手下。御馬監是什麼地方?明朝官員系統里,這是正五品的官職,是有兵權的官員。御馬監是什麼樣的職位?明史記載,在明代宦官二十四衙門中,司禮監和御馬監是值得重視的。沈德符說:司禮今為十二監中第一署,其長與首揆對柄機要。……御馬監雖最後設,然所掌乃御廄兵符等項,與兵部相關。近日內臣用事稍關兵柄者,輒改御馬銜以出,如督撫之兼司馬中丞。換成現代官職的話,大概比省長略低,比省交通廳要高點,算是交通部里的重要位置,算是副部級或者正廳級的樣子。可以說,掌控了御馬監,就掌握了騎兵系統的命脈。這是一個極其重要的位置。事實上孫悟空確實也掌管了御馬監,手下天馬無數。事實上,一個剛剛被招安的下界猴子,居然坐到了這樣的官位,玉帝待猴子何其厚待!!!這就等於一個無業游民直接坐到了交通部副部長的位置。一步登天。但是為何那些人會告訴孫悟空「不入流的小官」?為什麼孫悟空手下的官員卻會那麼回答?原因很簡單:那些官員是道家系統的人,他們不想讓玉帝用一個強大的心腹手下。其實大家可以看的到,玉帝雖然說是至尊,但是他能真正動用,能聽他的手下,其實很少。從一開始到最後,真正聽玉帝話的,只有托塔天王一系,四大天王,巨靈神那樣的三流神仙。稍微有點檔次的,比如楊戩等,都只是聽調不聽宣。其他諸如四方天帝,南極仙翁什麼的,包括八仙,都不聽玉帝的。為什麼?因為他們屬於「道家體系」,玉帝指揮不了他們。就好像明朝時候皇帝的聖旨只能算「中旨」,是不算數的,只有蓋了內閣大學士印章的才算真正的聖旨。四大天王聽起來很厲害,其實實際上只是守城門的,算是城衛軍。托塔天王頂多算是錦衣衛指揮使。其手下唯一厲害點的哪吒還不怎麼聽話。至於巨靈神……呵呵……基本上就是一傻大個,除了一點力氣,什麼法力都沒。而真正的軍權,都不在他手中。原文中的神仙里,「九曜星、五方將、二十八宿、十二元辰、五方五老、普天星相、河漢群神」,這些神仙,一個幫玉帝的都沒。二十八宿里僅僅下凡了一個奎木狼,就可以拿下八戒沙僧,當時的悟空雖然有放水,但是也居然能打幾十個回合,那麼整個二十八宿又如何?所以很可惜,無論孫悟空怎麼鬧,玉帝能用的人就那麼點。因為天庭真正的權力,掌握在太上老君的手中。以太上老君的權力,讓幾個小官說點假話騙下猴子,絲毫難度都沒。所以就這樣,孫悟空被騙,和玉帝鬧翻。把一個御馬監的大官當成小怪,最後玉帝面子上過不起,不得不出兵。接下來自然就是打了一場,然後孫悟空被封為齊天大聖,但是是沒有俸祿的。注意原文,「玉帝道:「怎麼喚做『有官無祿』?」金星道:「名是齊天大聖,只不與他事管,不與他俸祿,且養在天壤之間」這其實反而說明,之前的弼馬溫,是有俸祿的。而這樣一來,事實上玉帝已經死了讓孫悟空成為心腹的心。玉帝知道,自己無法收復孫悟空了,孫悟空本身不願意是回事,更主要的是,道家文管系統,不允許。那麼,既然無法收復……就只能利用了。可不能白被猴子鬧一場。那麼,玉帝又是怎麼利用猴子的呢?雖然沒有實權,但是玉帝畢竟是玉帝。玉帝,可不是軟柿子。

如果你是養雞場老闆,你會請黃鼠狼幫你看雞么?如果你是牧羊人,你會請一隻狼幫你看羊么?如果你是養魚塘的,你會請貓來幫你看魚么?正常智商的都不可能。那麼,為什麼玉帝會讓一隻猴子,幫他看蟠桃園?玉帝傻的么?玉帝當然不傻,相反,玉帝很聰明。為什麼?且看下面的幾段原文。(說真的,吳承恩老先生的文筆太NB了,他用非常有趣的文字,將一些很隱晦的東西,分分明明的擺在你面前,只要你用心,你完全可以看出其中的奧秘。)我摘抄出幾段,大家看看其中的妙處何在,等你看懂了,你也就知道玉帝為什麼要讓一隻猴子看守蟠桃園了: 1、大聖看玩多時,問土地道:「此樹有多少株數?」土地道:「有三千六百株。  2、但見那——夭夭灼灼,顆顆株株。夭夭灼灼花盈樹,顆顆株株果壓枝。果壓枝頭垂錦彈,花盈樹上簇胭脂。  3、猴王脫冠服,爬上大樹,揀那熟透的大桃,摘了許多,就在樹枝上自在受用,吃了一飽。遲三二日,又去設法偷桃,盡他享用。  4、王母問道:「汝等摘了多少蟠桃?」仙女道:「 只有 兩籃小桃,三籃 中桃。至後面,大桃半個也無,想都是大聖偷吃了。  5、四健將打掃安歇,叩頭禮拜畢,俱道:「大聖在天這百十年,實受何職?」大聖笑道:「我記得才半年光景,怎麼就說百十年話?」健將道:「在天一日,即在下方一年也。」不知眾位可看出一點奧妙沒。

說一句題外話,我很討厭那些自己看不出來,就說「其實誰誰寫的時候根本沒多想」這樣的話。本人也算是做文學的,出版過,也做過編劇,我這樣的三流作家寫東西,都會有意無意的寫一些影射社會現實,或者反應心中所思的東西,我就不信那些大文學家會簡簡單單的「為了寫故事而寫故事」。如果一個文學作品不能讓人有回味的地方,那麼只能說明作品檔次偏低。或許有些小學老師矯枉過正,但是真正的經典,必然會有影射有內涵。好了,旁的話先不說,我這裡就解說一下玉帝,蟠桃園和猴子的關係。上面列舉的5個小段我想大家已經看的很明顯。孫悟空再次上天,一共不過一百多天。前面還沒掌管蟠桃園的時間且不說多久,總之掌管蟠桃園的時間大概不超過150天。按照沒2,3天偷一次桃子,大概一共「作案」80次以下。孫悟空的食量在後面有旁敲側擊過,總之不大,所以他才會嘲笑八戒的飯量。以一隻猴子的飯量來說,孫悟空一次吃桃子不會超過10個,甚至三五個都足夠飽。就算每次都是10個,孫悟空半年也吃的桃子頂多也就800.3600桃樹,就算孫悟空只吃最後1200顆的,頂多10顆樹的桃子就夠他半年來的消耗,就算10顆不夠,20顆總夠了,再怎麼,就算孫悟空吃一個丟一個,80顆桃樹夠不夠?80不夠100顆呢?我就不信一棵桃樹就只結十個桃子吧。那還談得上「夭夭灼灼花盈樹,顆顆株株果壓枝」么?按照這樣的描寫,一棵樹怎麼也該百來個桃子吧!!!孫悟空能吃多少個?我算來算去,孫悟空頂多也就吃了10來顆樹上的桃子,10/3600。但是最後呢?王母問道:「汝等摘了多少蟠桃?」仙女道:「只有兩籃小桃,三籃中桃。至後面,大桃半個也無,想都是大聖偷吃了。好一個「都是」。是啊,大家反正也不會懷疑,猴子嘛,哪有不偷桃的?既然桃沒了,那麼肯定是猴子偷的嘛……這孫悟空太不像話了,玉帝那麼信任他,讓他看守蟠桃園,他居然把準備給大家的桃子都偷了,何其可惡啊!

蟠桃是什麼?在西遊記後面有關於金丹,人蔘果和修鍊的描寫:「那果子聞一聞,活三百六十歲;吃一個,活四萬七千年,叫做萬壽草還丹。我們的道,不及他多矣!他得之甚易,就可與天齊壽;我們還要養精、鍊氣、存神,調和龍虎,捉坎填離,不知費多少工夫。你怎麼說他的能值甚緊?天下只有此種靈根!」大聖喜道:『此物乃仙家之至寶,老孫自了道以來,識破了內外相同之理,也要些金丹濟入,不期道家無暇;今日有緣,卻又撞著此物,趁老子不在,等我吃他幾丸嘗新。』」事實上,蟠桃的作用,在某種意義上就相當於神仙的工資。蟠桃園,就是國庫。神仙也有檔次,修鍊也需要資源。一般的修鍊,要養精、鍊氣、存神,調和龍虎,捉坎填離。吃蟠桃、人蔘果、金丹可以縮短修鍊時間。說白了,就是網遊里的經驗書和等級書。而玉帝之所以用猴子背黑鍋,就是私下撈走了大量經驗書和等級書。那麼用來給誰的?當然是培養自己的班底。嗯,既然找到了黑鍋臨時工,那麼……接下來就當然是捉拿「元兇」了。但是道家系統會看不出來么?自然是看得出來的,以太上的老奸巨猾看不出玉帝那點花花腸子?既然都看出了你的那點東西,怎麼會讓你玉帝得意?然後,在道家系統全部看笑話的時候,忠於玉帝的那點人被猴子滅團了。然而,玉帝的謀劃可不是這麼簡單。早就知道你道家靠不住,我也不求你,我讓猴子大鬧是假,讓佛門正式登入這方世界才是最終的目標。「快去請如來佛祖!」噹噹噹噹!玉帝真正的後手,佛門系統,正式進入天庭政治圈。

回過頭來談談猴子。畢竟,我家大聖才是主角啊主角。很多人都說「喜歡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不喜歡斗戰勝佛,因為後者已經臣服了」。其實他們沒看懂。為什麼我這麼說?因為……齊天大聖孫悟空,從來,就沒有屈服過!孫悟空最大的魅力,就是——不平則鳴。不僅要鳴,還要一棒子打碎所有的不公平。事實上孫悟空的一生,就是反抗的一生,從一開始,就是在反抗。他不屈服做一個平凡的猴子,所以他在當時還是一隻普通猴子的時候,就敢去跳水簾洞。他不屈服於命運(猴子短壽的規定),於是從平安安樂的花果山出發,去尋求長生之道。他不屈服於死亡,於是他鬧了地府。他不屈服於權貴,於是他搶了龍宮。或許有人覺得猴子搶龍宮有些「不好」,那是他們沒看懂吳承恩其中的意味。其他先不說,我就問「龍宮」代表了什麼。龍王在中國的傳統文化里,就代表著底層的官員。原本降雨是龍王應該做的,原文中李世民和魏徵的章節就是說的這個。(就好像讓百姓安居樂業是官員應該做的,是本職工作)但是龍王卻把降雨變成了讓人們向他屈服朝拜貢獻金錢的權力。(就好像明朝的官員利用權力貪污受賄欺壓剝削)大家注意一下,龍宮是水晶宮啊,是財富的象徵,問題是,龍王的地盤是海里,他是怎麼擁有那些陸地上的財寶的?呵呵……這就不言而喻了吧。所以,搶龍宮談不上什麼太壞的事情,無非就是「劫富濟貧」,額,好吧,當時的猴子,還處於劫富濟貧的初級階段,只濟了自己……當時的猴子,也還只是頑劣的猴子而已。鬧天宮,亦是為了反抗不公。我就不信猴子在被玉帝陷害背黑鍋後還想不到其中的訣竅,猴子只是天真,只是沒什麼政治頭腦,但是他不笨。一個笨蛋怎麼可能學會七十二變?猴子能力一直很了得,不僅能打架,還能統兵,能養馬,基本上任何工作丟給猴子,猴子都能做好(你要說偷蟠桃那就不說了,讓猴子看管蟠桃和讓狐狸看管雞窩沒什麼區別。這不能怪猴子,也不能怪狐狸。)孫悟空之前可有人統一七十二妖洞?孫悟空之前可有聯合七大聖?事實上其他幾個所謂的大聖都是扯淡,牛魔王更是看似豪勇,其實卻只是一個幫太上老君做接盤俠養小三的幫閑罷了。關於羅剎女是太上老君小三,紅孩兒是太上老君私生子的說法網上已經很多,我就不在這裡複述了。其實大家自己心裡分析下也能能猜出。號稱大聖的很多,但是真正敢於和天斗的,其實只有一個孫悟空。

很多人說孫悟空被壓了500年就屈服了,事實上有么?孫悟空保唐僧,不是因為屈服,而是為了報答唐僧。但是他不是盲從,他無視唐僧的命令打殺山賊就是明證,他不是怕唐僧,而是用自己的方式在保護他。孫悟空有自己的思想,他保護唐僧,是恩怨分明,而不是對如來的畏懼。被唐僧利用信任戴上金箍後,孫悟空怕了么?他沒有。三打白骨精就是明證。孫悟空在剛戴上金剛圈的時候似乎是服軟,但那只是「好漢不吃眼前虧」,那時候硬來肯定是腦殘。但是孫悟空沒有因此而丟掉自己的原則和做人風格。遇到白骨精,孫悟空還是該打就打。哪怕第一次打被念咒,第二次打被念咒,第三次遇到妖怪,孫悟空依舊毫不猶豫的一棒子打了上去。是妖怪,就要打,哪怕唐僧不允許,哪怕頭上有金剛圈,但是猴子心中的「志」是不會變的。後來的過程中,如果看原文就會很有趣,隨著唐僧的腦殘,孫悟空開始越來越狡猾,開始出工不出力……每次求到菩薩那,孫悟空總會時不時加一句「菩薩,師傅不信我,你就把我頭上這箍去了。」。在西遊記的結尾,吳承恩更是花費了些許筆墨,點出了孫悟空和其他取經人的不同——在西行結束,四人都「功成名就」之後:「長老四眾,俱各叩頭謝恩。馬亦謝恩訖,仍命揭諦引了馬下靈山後崖化龍池邊,將馬推入池中。須臾間,那馬打個展身,即退了毛皮,換了頭角,渾身上長起金鱗,腮頷下生出銀須,一身瑞氣,四爪祥雲,飛出化龍池,盤繞在山門裡擎天華表柱上,諸佛讚揚如來的大法。孫行者卻又對唐僧道:「師父,此時我已成佛,與你一般,莫成還戴金箍兒,你還念什麼《緊箍咒》扌肯勒我?趁早兒念個松箍兒咒,脫下來,打得粉碎,切莫叫那什麼菩薩再去捉弄他人。列為看官,你們看仔細了,其他人都是謝恩後滿足了,他們都從罪犯變成了體制內官員,他們都心滿意足,但是猴子呢?"孫行者『卻』又對唐僧道"這一個卻字用的好啊。哪怕是被封斗戰勝佛,孫悟空其實也只是在虛與委蛇,自從被設計戴上金箍後,他西行的真正目的,從那時開始到最後,其實只有一個……都是為了那一個目標——去掉金箍兒。唐僧達成成佛目標欣喜不已,八戒滿足於凈壇使者,沙僧滿意回到體制內……只有猴子,在哪怕有了「斗戰勝佛」這樣的「官位」後,他在意的卻根本不是什麼佛位什麼金身,他要的只有一件事「去掉我的金箍兒吧」他要的只有兩個字——  自由!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為大丈夫」。然後這個世界上,威武不能屈的多見,貧賤不能移的也有許多,唯獨「富貴不能淫」的,卻是極少。他老人家也說了,糖衣炮彈是最厲害的。有多少人能抵擋糖衣炮彈?有多少人能不被富貴腐蝕?齊天大聖孫悟空,他就能。成佛啊,多麼輝煌耀眼的光芒啊。尋常人若是能成"佛",還會管什麼金箍?別說帶上金箍,便是做狗也是心甘情願。但是,有一隻猴子卻不這麼認為。他根本沒有迷失在成佛的「事業」中,他在成佛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取下頭上的金箍。成佛,對猴子來說,為的僅僅只是取下金箍而已……所以《大話西遊》里的至尊寶,不是孫悟空。因為真正的孫悟空,從來未曾屈服過。猴子從蹦出石頭的那一刻開始,就是自由的,天生地養,何懼皇權?猴子不會變成狗,頂多……假裝成一條狗而已……(PS:我喜歡星爺,但是更喜歡西遊記原文中的猴哥。)

未完

編者按:今天本來要發的文章不是這篇,但是那篇反覆審核不通過,修改幾天都沒能發出去,今天就準備一段一段的發,看看到底哪裡有問題,結果第一段就不通過……也罷,不發了。


推薦閱讀:

經典語錄:我們都會慢慢成長,變成很好的大人
總感覺生活事事不如意?
第 300 期 | 日更 2 年,60 萬+字,寫作讓我收穫了什麼?
500強精英職場分享(一)成長就是一張簡歷
承認吧!你這輩子註定99.99%可能是一個平凡人!

TAG:成長 | 道路 | 草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