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廣西鬼節是七月十四而不是七月十五?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是中國一年一度的「鬼節」中元,佛教中稱為「盂蘭節」。
廣西過「鬼節」為什麼不是在農曆七月十五,而是在農曆七月十四呢?
傳說以前廣西老百姓也在農曆七月十五過節。約在宋代,北方戰亂,一批漢人倉促南逃。但就在逃走前夕,他們遇到了一個難題:如何把祖宗帶走?按傳統,只有在除夕、清明、重陽和中元節祭祀祖先時,祖先們的亡靈才會聚攏回家,能跟著靈牌走。
此時離中元節(農曆七月十五)只有一天,但他們已經等不及。為了聚攏祖先們的亡靈,他們決定提前一天過中元節,把祖宗的亡靈集中起來,然後帶著祖宗牌位逃往南方避難。
後來,為了紀念這個日子,逃往南方的漢人就把中元節改為在每年的農曆七月十四過。
廣西的一些地方會把鬼節當做一個重大的節日來過,武鳴、邕寧等地一般都會默認中元節前後兩天基本都屬於鬼節的範疇。
在一些傳說中,七月十四是地獄鬼門大開的日子,是遊盪人間的鬼魂回歸地府的最後限期。於是,古人就在七月十四為鬼魂安排了一個節日。這天,家家戶戶都擺開供品祭祀祖先,也供奉周圍遊盪的無主孤魂、無墳野鬼,送東西給它們吃,拿錢給它們用,讓它們過一個「鬼的狂歡節」,然後高興、順利地回歸地府,各安其位。
廣西人過「鬼節」,都是很少出遠門、游泳、做其他生意上的大事,下午街上的商鋪店面早早地關門歇業。人死後變成鬼,都要到陰間去。只有到七月初七至十五才能「放假」,回到人間探望親人。至於無家無親的「孤魂野鬼」就只能在荒野上遊盪,所以在這個時段里,都不得在外面閑逛,免得被「野鬼」拉去做替身,故又稱「躲鬼」。
在這一天廣東、廣西的許多地方,是用鴨子來祭祀祖先的。據傳說,鴨子是背祖先靈魂過河的靈物,殺鴨子過節是為了讓它完成這一使命。還有一個說法是「鴨」就是「壓」,取其諧音,吃鴨子是為了壓住鬼魂。
「七月十四」的重頭戲是晚上的「支幽」,「支幽」的意思是「支開幽靈」,也可以說是「給幽靈一點日常開支」。當晚,家家戶戶在家門口擺供品,燒紙錢、花衣,插香火、蠟燭。
這些紙錢是特製的,將草紙染上顏色,加蓋個金錢印,捲成圓筒狀或折成元寶形;花衣表示布匹、衣服、鞋襪等;將這些東西與香燭一起焚燒,表達對已故親人的思念之情,讓其在陰間「享用」。這些祭奠物品也表示向陰間發放了「錢財」,施捨給那些沒有親人的孤魂野鬼。滿街點燃的香火蠟燭,是指引鬼魂來享受祭品、回歸地府的通道。
推薦閱讀:
※廣西最值得去的8個冷門古鎮,你都去過嗎?
※你們知道,廣西和廣東中的「廣」指的啥嗎
※廣西最美8大自駕路線,此生不去一次,行遍天下也枉然!
※廣西來賓傳銷營造「共同致富」假象
※廣西巴馬長壽村長壽的原因
TAG:廣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