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8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新經濟時代的管理聖經,知識工作者如何實現自我管理?名人推薦比爾·蓋茨:「所有管理學的書籍中,德魯克的著作對我影響最深。」吳曉波:在這個注重概念創新、模式創新的年代,提到管理的人越來越少,事實上離開了出色的內外部管理,一家企業絕對走不遠,而一個人也不會有出色的成就。因此,德魯克的這本《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值得反覆讀、反覆實踐,要義皆在其中。本書關鍵詞商業管理 自我管理專業解讀人圖南。武漢大學MBA,長期從事營銷與管理諮詢。你將獲得● 為什麼效率不等於成效?知識工作者如何為他人賦能?● 如何做到「要事優先」?如何集中大塊時間用於高效工作?● 什麼是有效決策的「假設-驗證」機制?從哪裡獲得「第二方案」?書中金句● 在一個現代的組織里,如果一位知識工作者能夠憑藉其職位和知識,對該組織負有貢獻的責任,因而能實質地影響該組織的經營能力及達成的成果,那麼他就是一位管理者。● 組織是能讓個人才幹得以增值的一種工具。個人的知識一旦被組織吸收,就可以成為其他知識工作者的動力和資源。● 卓有成效如果有什麼秘訣的話,那就是善於集中精力。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總是把重要的事情放在前面先做(first things first),而且一次只做好一件事(do one thing at a time)。● 根據我的觀察,有效的管理者並不是一開始就著手工作,他們往往會從時間安排上著手。● 管理者在決策時通常並不需要花很多時間,但決策卻是身為管理者特有的任務。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做的是有效的決策。精華筆記《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是一本幫助管理者取得工作成效的書 ,作者是彼得·德魯克。如果你是一名知識工作者,比如程序員、工程師、設計人員、營銷人員等,這本書同樣可以幫助你,在工作中卓有成效。《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全書約20萬字,今天我將圍繞兩個問題,為你解讀本書。一、什麼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在德魯克看來,知識工作者,即使沒有下屬,也是管理者。因為知識工作者通常是專業人士,在自己的一方天地裡面,是知識權威,需要做決策,需要對成果負責,從這一點來講,工作和經理人是一樣的。那麼什麼是卓有成效呢?表面上聽起來,好像是說,一項工作,別人需要加班加點,你只要5個小時就完成了。其實不是這樣的。提前完成工作,不加班,只能說明你效率高。但是「效率高」不等於「有成效」。效率,關注的是如何把工作完成。成效,關注的是結果,你的知識轉化為了什麼成果,對公司有什麼貢獻。卓有成效,需要建立一種新的思維習慣,那就是重視貢獻。貢獻有兩個維度,一是面向外部客戶,為公司創造「直接成果」,比如利潤、營收。公司的生存發展,說到底要依靠利潤、營收,所以每一個部門、每一個員工都需要關注這些「直接成果」,即使你的部門看上去似乎只在做一些日常性的工作。貢獻的第二個維度是面向公司內部,讓其他人可以利用你的貢獻。德魯克說:「組織是能讓個人才幹得以增值的一種工具。個人的知識一旦被組織吸收,就可以成為其他知識工作者的動力和資源。」二、怎樣做到卓有成效?這裡為你解讀3個自我管理習慣。第一個習慣是「要事優先」。要事,就是重要的事情,「要事優先」就是把重要的事情放在前面先做,而且一次只做一件事情。怎麼做到要事優先呢?德魯克有三點建議:第一,檢查每一項工作,問自己,這項工作現在繼續做,還有價值嗎?能帶來成果,為公司做出貢獻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麼就停手。第二,創新。對於知識工作者來說,創新是最重要的事情。知識工作者最主要的精力,要用於創新和變革,不斷生產新的知識、創意、信息和見解,發現新工作和新業務。第三,當你打算做一項新業務的時候,立刻刪除一項原有的業務。一般來說,新業務與創新有關,貢獻會更大,需要放在前面優先做。這個時候,如果不刪減手頭原有的業務,可能兩頭都做不好。「要事優先」還有一個要求:一次只做一件事情。為什麼呢?簡單來說,因為我們需要整塊的時間。每一個工作,對時間長度有一個最低要求。如果一次花的時間達不到這個長度,事情就做不好,花的時間就浪費了,下次還得重頭再來。我們要獲得整塊的連續時間,就需要把自行支配的零碎時間集中起來。德魯克在書中給出了兩種辦法:第一種辦法特別有效。把手頭的例行工作排在一周內的兩天中辦理,比如周一和周二,然後從周三到周五,每天的整個上午保留下來,專註處理一件重要的事情。第二種辦法更有挑戰性一些。德魯克介紹了另一位有效的管理者,他每天上班之前,會在家裡用90分鐘專門從事研究工作。這就得很早起床了。第二個自我管理習慣:時間管理。時間是最為稀缺的資源,一天24小時,一秒鐘都不會多,而我們對時間的運用卻是如此的草率。如果知識工作者對時間的真實狀況都不甚清楚,又何談工作有成效呢?為此,德魯克提出了時間管理的三步法。第一步:記錄時間耗用的真實情況。具體來說,以連續的三四個星期為一個時段,每天只要處理一項工作,馬上記錄用了多長時間。注意,不要到下班的時候再回憶。人的時間感是不可靠的,記憶會騙你。記錄的關鍵是「及時」,一旦處理工作,馬上記錄。時間管理的第二步是做減法。知識工作者請時刻牢記,成效的關鍵是貢獻,如果一件事情從天而降,落在你身上,佔用了你的時間,但是對公司沒有「外部貢獻」也沒有「內部貢獻」,簡單推掉就可以了。有些大忙人,把自己想的太重要了,所有事情都好像難以割捨。其實,好些事兒,你不參加,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時間管理的第三步是彌補缺陷。有時候,時間被浪費,不是個人的問題,根源在於公司的制度有缺陷。如果從時間記錄表中發現,有些無效工作總是周期性地反覆出現,你為此大量花費時間,那你就得檢查你的工作流程、工作方法,甚至公司的相關制度設計。自我管理的第三個習慣:做有效的決策。一個有效的決策包含兩種機制。第一種是,「假設-驗證」機制。德魯克認為,知識工作者不必掩飾,自己有先入為主的見解。嚴謹的方法是,把你的見解作為一個有待驗證的假設,通過數據和事實去驗證。如果數據或者事實否定了你的假設,你就提出了新的假設,這是一種類似於科學研究的方法。有效決策的第二種機制是「反對-替代機制」。簡單說,就是列出兩種以上不同的方案,然後衡量取捨,做出判斷。這裡的關鍵是,主動尋找反對意見。反對意見可以激發你的想像力,突破你原有的「認知局限」。每個人都存在認知局限,你的經驗、立場以及思維方式,都會局限你,讓你從一個固定的角度看待問題,這個時候,如果出現反對意見,可能讓你發現,問題的另一個角度。所以,當你要做一項決策的時候,從下屬、上司、同事那裡主動去尋找反對意見。策劃編輯 | 李峻音頻編輯 | 陳子夫播音 | 邱博
推薦閱讀:

領導者應具備的一百條管理技巧(第一章)
初入質量管理如何開展工作?
楊柳君:大腦自由才能成為合格家長
管理就是要讓員工參與決策
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現全身 —— 任正平|管理文庫|博銳管理在線專家頻道,匯聚管理精英,展現最新銳的管理思想

TAG:管理 | 管理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