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道學百問丨什麼是「食療」學?

「食療」學,就是通過運用五穀雜糧、果蔬、鳥獸等,經過一定的配伍、泡熬,製作而成的諸如湯、粥、主副食等,使之成為有針對性治療疾病的一種飲食方法。

唐代著名道士、藥王孫思邈在他的《備急千金要方》一書中,曾專門設有《食治》、《道林養生》、《退居飲食》、《養老食療》等專篇,收載有果實、蔬菜、穀米、鳥獸四類食物,共計154種,並利用醫藥學觀點對日常食物進行了詳細的解說,使「食療」成為專門的學科。

宋代《太平聖惠方》在道士的直接參与編撰下,也對28種疾病進行了食療學研究,並闡釋了具體的方法及經驗。

「食療」養生標誌著中醫學與飲食文化的緊密結合。(資料圖)

在漫長的生活實踐中,人們不斷探索和總結,並用十分精練、生動的語言進行了全面性的概括,形成了十分豐富而精深的養生諺語。諸如:若要不失眠,煮粥加白蓮;心血氣不足,桂圓煨米粥;

吃了十月茄,餓死郎中爺;大蒜不值錢,能防腦膜炎;紅棗芹菜根,能降膽固醇;核桃山中寶,補腎又健腦;韭根韭葉,散瘀活血;羊肉補氣血,肺虛最相宜;一天吃三棗,終生不顯老……

「食療」養生,是道教眾多養生方法中,最具特色的一種簡便且非常有效的治病療疾學科。

它的出現,標誌著中醫學與飲食文化的緊密結合,更彰顯出飲食養生在預防疾病乃至恢復健康等方面所具有的獨特魅力。

(編輯:景卿)

聲明


推薦閱讀:

《中華詩詞三百首》教學參考資料庫之二十一
中華武術6位超級宗師
120217 走讀大中華 廢都行記
【資料】三八節獻禮:曆數古今中華巾幗之最~
中華茶藝概念詮釋

TAG:中華 | 食療 | 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