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材詳解⊙清熱葯——知母
知母【處方用名】知母、淮知母、炒知母、鹽知母、知母肉。【來源】為而合科植物知母的根莖。
【藥性】味苦、甘,性寒。歸肺、腎經。
【功效】清熱瀉火,滋陰潤燥.止渴除煩。
應用1.用於外感熱病煩渴。
知母苦泄入氣分,甘寒而清潤,可瀉肺胃實熱,常用治熱邪病在氣分,高熱汗出,煩渴引飲,脈洪大有力,多與生石膏、甘草等同用,方如《傷寒論》白虎湯;若傷寒邪熱內盛,齒燥煩渴,《傷寒蘊要》於白虎湯中加入人蔘、麥冬同用;如溫瘧但熱不寒,口渴喜冷飲,可與鱉甲、常山、地骨皮等同用,方如《延年方》知母鱉甲湯。
2.用於肺熱燥咳。
本品主入肺經,能清肺熱,潤肺燥,可治肺熱燥咳,咳痰黃稠,身熱口乾,可與川貝母、桑白皮、黃芩、山梔等同用,方如《古今醫鑒》二母寧嗽湯;若肺燥久嗽氣急,可配杏仁、萊菔子同用,方如《奇方類編》寧嗽煎。
3.用於陰虛火旺而致骨蒸潮熱,遺精,盜汗。
本品入腎經而有滋陰降火之功,治陰虛火旺諸證,常配黃柏同用,《醫方考》取此兩味相須為用,合入六味地黃丸中,而為知柏八味丸,更能加強滋陰降火之功;若腎中真陰耗竭,則須加熟地、龜板、豬脂等填補真陰 之品,方如《丹溪心法》大補陰丸;若腎虛膀胱有火,小便閉塞不通,則配黃柏、肉桂同用,方如《蘭室秘藏》通關丸。
4.用於消渴。
知母甘寒質潤,能生津止渴,為治消渴之要葯。如治肺胃燥熱,津傷口渴,常與山藥、葛根、黃芪、天花粉等配用,方如《醫學衷中參西錄》玉液湯;若胃熱中消者,可配石膏、黃連、麥冬;若屬腎虛下消者,可配地黃,山藥等;若氣陰兩虛者,則配黃芪、山藥、天花粉等同用。
5.用於腸燥便秘。
本品有滋陰潤燥之功,若熱病傷津,腸燥便秘,則配黃柏、玄參、生地等同用。
用量用法內服:煎湯,6?12g,或入丸、散。清熱瀉火、滋陰潤燥宜生用;入腎降火滋陰宜鹽水炒。
使用注意脾胃虛寒,大便溏瀉者禁服。
驗方舉例
1.治傷寒脈浮滑,表有熱,里有寒;或三陽合病,腹滿,身重, 難以轉側,口不仁,面垢,譫語,遺尿;發汗則澹語甚,下之則額上生汗,手足逆冷;自汗出者。或傷寒脈滑而厥,里有熱(《傷寒論》白虎湯)
知母18g,石膏50g(碎),甘草(炙)6g,粳米12g。上四味,以水500ml,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100ml,日三服。
2.治久嗽氣急(《衛生雜興》)
知母(去毛,切)1.5g(隔紙炒),杏仁(姜水泡,去皮、尖,焙)15g。以水350ml,煎成150ml,空腹溫服。次以蘿蔔子、杏仁等份。為末。米糊丸,服50丸,薑湯下,以絕病根。
3.治陰虛火旺,骨蒸潮熱,盜汗,咳嗽,咯血,煩熱易飢,足膝疼熱,舌紅少苔,尺脈數而有力(《丹溪心法》大補陰丸)
黃柏 (炒)、知母(酒浸炒)各120g,熟地黃(酒蒸)、龜板(酥炙)各180g。上為末,豬脊髓、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70丸,空腹鹽白湯下。
4.治百合病發汗後(《金匱要略》百合知母湯)
百合7枚 (擘),知母90g(切)。上先以水洗百合,漬一宿,當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350ml,煮取150ml,去滓;別以泉水200ml煎知母,取100ml,去滓,後合和,煎取150ml,分2次溫服。
5.滋腎水,益元氣,補下元不足,去膀胱積熱(《普濟方》坎離丸)
知母30g,黃柏、黃連各等份。上為末,水丸如梧桐子大。食前溫水送下50丸。
6.治夢泄遺精(《普濟方》斬夢丹)
知母30g,黃柏30g(去皮),滑石90g。上為末,白水和丸。空腹溫酒鹽湯送下。
臨床報道
1.治小兒暑熱瀉
用生石膏、寒水石、滑石各30g,煎湯治療小兒暑熱瀉175例,病程最短2小時,最長18日,結果:痊癒155例,佔89%;好轉7例,佔4%;無效13例,佔7%。【山東中醫雜誌,1985,(5): 17】
2.治抗精神病藥物氯氮平所產生的流涎副反應
生石膏30?60g,炒麥芽60?120.g,30?60劑 為1療程,治療110例。結果:流涎消失91例,佔82.7%;流涎減少者12例,佔10.9%;無效7例,佔4.4%。【中醫雜誌,1986,27(2):28】
3.治慢性潰瘍性結腸炎
以生石膏粉100g,雲南白藥2g,2%普魯卡因20ml,加溫開水250ml,攪拌混合。潰瘍性直腸炎、乙狀結腸炎者,取左側卧位;病變在乙狀結腸以上者取右側卧位。用25?28號肛管插入肛門,深度15?30 cm,以低壓緩慢灌入,灌腸後臀部墊髙,俯、仰卧位交替1?2 次,至少30分鐘。每7?10日為1療程。2個療程間停葯4日,治療慢性結腸炎100例。顯效59例,良好28例,尚可10例,無效3例,有效率佔97%。【四川中醫,1988,(4):43】
4.治外感發熱
以大劑石膏治小兒高熱(39℃以上)40例,結果24小時內退熱者5例,佔12.5%,24?48小時退熱者27例,佔67.5%;48小時後退熱者8例,佔20%。均熱退而愈。【中醫雜誌,1989,(10):28】
5.治流行性腮腺炎
石膏500g,加適量的桐油攪拌成糊劑,敷患處,葯面超過炎症浸潤範圍。根據病情輕重,每日換藥1?3次。共治療105例。結果:痊癒54例,佔51.43% ;好轉7例,佔6.67 %;無效44例,佔41.9%;療效最短者4日,最長者15日,平均9.7日。【山西中醫,1997,13(5):44】
實驗研究1.化學成分
含多種知母皂苷,為菝葜皂苷元、馬爾可皂苷元、新芰托皂苷元與葡萄糖、半乳糖結合而成的雙糖苷。含多量的還原糠、黏液質、膽鹼、煙酸、泛酸、鞣酸,還含芒果苷等。
2.藥理作用
知母煎劑在體外對痢疾桿菌、傷寒、副傷寒桿菌、大腸桿菌、肺炎球菌和葡萄球菌及致病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 水浸劑能降低正常兔血糖。浸膏4g/kg皮下注射對發熱兔有解熱作用。本品對腎上腺皮質激崬在體內的代謝有延緩作用,用知母、生地、甘草先服1?3日可以減輕皮質激素副作用。所含皂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注意:以上一些處方必須是專業醫師開取,根據病情輕重程度不同藥量有加減,切不可私自使用。以上處方都是醫師基於實踐得來,僅供大家參考,不可私自使用。
推薦閱讀:
※山區適合種植什麼中藥材?20個品種種植、價格全分析,收好啦
※此花為什麼沾一點就能讓嬪妃滑胎?是劇毒還是藥材?
※關於進一步做好中藥材質量監管工作的通知
※氣血不足最佳的補氣藥材,及注意事項
※幾種令農民厭惡的雜草,卻是中藥材,入葯可治病
TAG:藥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