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盤點 | 快瘦藏!夏天結束前就靠這篇攻略減肥了!
題圖:pexels
炎炎夏日,正是燃燒的時候!這次的知乎盤點,知乎君為大家帶來一篇減肥攻略,趁著夏天還未結束,趕緊燥起來吧!要瘦要瘦,如果你用不上,也歡迎轉給你有需要的小夥伴呀~知乎君去跑步了,你們加油!
健身了是不是一輩子只能與健康餐為伍?
知乎機構帳號:FitTime睿健時代(900+贊)
如果堅持鍛煉,但是胡亂吃會不會復胖?只要你不是天賦異稟,肯定會。人在吃,稱在看,因為現在高熱量食物和高糖食物實在是唾手可得,隨處是長胖的陷阱,能量守恆的,以普通人的運動強度和現在大眾的飲食習慣相對比,達到收支平衡真的很難。
這個問題我們從目的出發來講:你健身的目的是什麼?
有人為了身心愉悅,
有人為了更好的體型,
有人為了健康,
有人健身是為了放開吃。
當然,絕大部分人追求的還是一個更加完美的體型。那麼這個體型你希望一直保持下去嗎?還是打一場比賽或者拍一套美美的寫真就不再在意自己的體型了呢?
當你的預期目標發生變化,飲食行為也會不一樣。
那麼我們來假設你是為了長期持久地保持一個完美身材。
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調整心態,如果你把健身當作短時期內的突擊性任務,比如你有這種想法:「減到100斤就不練了也可以放開吃了」,那麼你會面臨兩種結果:1、一直達不到目標——心灰意冷,放棄。2、達到了目標,失去內源動機,停止健身+亂吃,前功盡棄。
在這種心態下的你,往往會在一開始吃的超級乾淨和自律,甚至是達到了自虐的程度,水煮雞胸、西蘭花,各種沙拉不加醬,拒絕一切聚會和外食,吃什麼都挑三揀四神經質,朋友圈各種勵志苦情橋段。但是往往最後都以壓抑不住食慾,抵抗不住誘惑暴食收場,然後就是沮喪和自暴自棄的惡性循環。
如果你想在長期擁有一個好身材,那健身這件事還真就急不得,你就需要想辦法把規律運動和健康飲食變成一個可持續的習慣。並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
你需要從以下幾個步驟入手:
1.學習一下營養知識,認識食物。
2.根據自己的目標和現狀設定一個切實可行的計劃。
3.逐步調整,不要突然改變習慣
4.研究廚藝,學會把健康的食物做的好吃
5.二八原則
如果你的身材已經達到了自己的預期,只是維持就好的話,不妨試試二八原則。比如平時工作日自己吃的乾淨些,偶爾周末同學聚會或者家人聚餐就隨性些。不要一直壓抑自己的食慾。
吃了也不要有任何負罪感,下一頓依然能夠坦然地吃健康餐,而不是因慚愧而自暴自棄。如果你能練就這樣的心態,保持身材也不難。這樣你就可以在口味和好身材之間達到一個帕累托最優。
總之,還是不要對健康餐有刻板印象,健康不等於難吃,只要動動腦就可以研究出好吃又快手的健康餐。健身也不是非黑即白,也不是你吃了一頓大餐就會一夜回到解放前。有一個平和的心態,你也可以口味與好身材兼得。
健身小白如何健身?
知乎機構帳號:Keep(1900+贊)
對於很多小白來說,健身這件事最難的並不是堅持,而是開始。Keep 希望更多朋友能夠體會到健身的快樂,和自律帶來的自由,所以今天來聊聊小白如何健身。
今天 Keep 決定不聊方法論,咱們說說小白需要掌握哪些正確的「健身世界觀」,才能助你健身一臂之力!
一、你的鍛煉目的一定要明確
知道「病根」,才能「對症下藥」。如果連自己的訓練目的都不知道,那基本上就是瞎練。
咱們分幾種情況說:
1. 如果你說:我想要減肥!
是的,大部分人健身的目的,估計都是減肥,雖然專業人士更喜歡說「減脂」。
既然目的是減脂,那麼訓練計劃,就應該瞄向那些「做功較多、消耗較大、持續時間較長」的訓練組合。
如果一個人要減脂,選擇的主要訓練項目卻是瑜伽(或者普拉提),而且幾乎 90% 的訓練安排都是這個,每天去了健身房就是練瑜伽,企圖憑藉這個減去自己多年的贅肉……
可以說,這種計劃是完全 loser 的!練到最後,可能只會練成一個柔軟的胖子,而且是不過度節食的前提下。如果過度節食,不管練啥都瘦,但那不健康。
瑜伽雖然持續時間較長,但做功低,消耗也低,其實是不怎麼適合減脂的。
當然,瑜伽還是很不錯的,你可以把它當成一種柔韌素質的訓練。你完全可以練瑜伽,但不要把瑜伽訓練的比例排得太高。比如每周只練 1~2 次瑜伽,其它時間安排基本的力量 + 有氧訓練。
2. 如果你說:我健身是想讓身材線條變得再好點。
那就需要考慮體脂率和肌肉量。可以問問自己,體脂率是否合適?是否低到能讓肌肉稜角分明?肌肉量是否足夠?外形上有哪些欠缺?可以通過增加哪些部位的肌肉彌補等等一些問題。
其中最有效率的訓練,就要數「健美訓練 」(bodybuilding)了,它能分化肌群,把身體拆成幾個部分循環訓練。
3. 如果你說:我喜歡打籃球,想通過健身提高靈活性和彈跳力。
OK,你可以試試基礎的力量訓練,彈跳訓練、繩梯、變速跑等等,還包括一些柔軟專項訓練。
4. 如果你說:我想跑馬拉松。
想跑馬拉松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兒,你需要極其強大的心肺耐力。如果想跑馬拉松,你就要安排基本的長跑和輔助肌群的訓練。
5. 如果你說:我健身是想提高力量素質。
那可以簡單地按照「力量舉 」(powerlifting)或者「舉重 」(weightlifting)的方式安排。基礎的力量訓練,包括深蹲、硬拉、挺舉、抓舉、推舉、卧推,還有各種輔助肌群等訓練。
6. 如果你說:我沒想那麼多,就只是想讓身體健康些。
那麼恭喜,你認識到健身本質了。不過,怎麼根據這個目標制定訓練計劃,這說起來更麻煩,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二、重視熱身與拉伸
很多人到了健身房, 什麼熱身也不做,就急不可耐地打開跑步機開跑,或者扛起杠鈴訓練;到練完的時候,拉伸也不拉,直接沖個澡回家。
這進行的是一次「不完整」的訓練!如果堅持這樣做下去,陪伴你的可能是長期的傷病困擾。
熱身拉伸,是健身訓練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說,沒有熱身和拉伸,根本不能開始訓練,它至少要佔到訓練總時間的 20% 甚至更多。
三、訓練「寧輕勿假」
寧可使用的重量輕一些,也不要使動作變形或者不完整、不規範。
健身房經常有這麼一種人:他們喜歡享受目光,喜歡攀比,最喜歡做的事就是扛起極大重量的杠鈴,做一次不完整甚至不規範的動作,期間配上聲嘶力竭的怒吼……這不是在訓練。
保證動作的完整、規範性,不僅可以保證訓練效果,也能最大程度地避免運動損傷。
記住一點:全程動作的效果永遠比半程要好;半程動作有用,但它只能是輔助。
舉個例子:用負重 150 公斤的杠鈴做淺蹲,不如用 100 公斤做幾次大腿低於水平的深蹲。
若蹲,請「深」蹲。
四、重視訓練的多樣化
1. 訓練方式的全面性
是指你的訓練要多樣化,不要局限於一種訓練方式,多嘗試新的訓練,不要常年只練自己喜歡練的那些。
很多男生酷愛力量訓練,常年進行力量訓練,一點有氧也不做。這是有失偏頗的,會造成他們的心肺功能不強,耐力極差,最後會導致力量也上不去,出現所謂的「瓶頸」。
也有很多人喜歡跑步,常年跑步,除了跑步外,一點力量訓練也不做,這也是不妥的。常年只進行有氧類訓練,他們的肌肉流失嚴重,也容易因為肌肉力量不強而發生運動損傷。
訓練方式要多樣化,力量素質、心肺耐力、柔韌素質、靈敏素質等,缺一不可。根據個人訓練偏好,幾種訓練比例會有有差異。
如果你是耐力運動愛好者(喜歡長跑,馬拉松),那麼就要以有氧訓練為主,力量訓練為輔;如果你是力量訓練愛好者(喜歡舉重、健美),那麼就要以力量訓練為主,有氧訓練為輔。
2. 訓練部位的全面性
是指全身的肌群要均勻發展,不能只練習一部分,這樣才能平衡,也能降低運動損傷的幾率。
健身房有這麼一群「上肢主義者」,常年只練上身,下身一點不練,最後練得上身很壯,下肢「小鳥腿」。
曾經也問過這些人,為什麼不練腿,他們的理由往往是「下身有褲子擋著,練了妹子看不見啊」「腿粗了不好買褲子」……
舉個例子:如果一個人常年只練胸、背、腿這些大肌群,腹部練得很少,那麼最後可能導致「骨盆前傾」:腰背肌群強了,而腹部過弱,腰背肌群就會拉著你的脊柱往後傾斜,身體姿態會變成「挺大肚,撅屁股」。
五、營養攝入要充足全面
三分練,七分吃,足見飲食的重要性。營養攝入,也要遵循原則一的「訓練目的」而定。
如果目的是減脂:那麼熱量攝入就要略微低一些,要適當減少碳水類和脂類,同時增加蛋白質類和蔬果。
如果目的是增肌:那麼熱量攝入要偏大些,碳水、蛋白質、脂類和蔬果都要增加攝入。
還要強調一點,一定要多喝水,別等到渴了再喝。
六、充足睡眠,規律作息
其實說「三分練,三分吃,三分睡,一分天賦」,可能更妥當。
睡覺是人生第一大補。充足的睡眠,是一個人精力的基本保證,每天大概要有 7~8 小時。當然也有個體差異,有些人每天睡 4 個小時就夠。
肌肉和體能,從來都不是在訓練過程中增長的,訓練本身只是個消耗過程。肌肉和體能,恰恰是在訓練之外的時間(飲食、休息),通過「超量恢復」增長的。
規律的作息也非常重要。
如果你的作息時間不規律,每天睡覺的時間差別太大,吃飯時間也毫無規律,那不管你訓練得多麼刻苦,都等於零!保持自己的生物鐘穩定,不要波動太大。如果不是特殊行業人員,每天最好保證在 12 點前入睡,早上 7 點起床,中午再補半小時左右的覺。
七、勞逸結合
彆強迫訓練,聽從身體的感覺。
覺得今天實在累得要命,啥也不想練?OK,那就啥也不幹,休息。
記住,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施瓦辛格也不是一天練成的。
健身是個長期的過程,而且是個「效果」出得很慢的過程。你要耐得住寂寞,不要放棄,堅持下去。健身,其實更健心。
八、自主學習,保持好奇
Stay foolish, stay hungry.
健身從來就不是件簡單的事。它雖然不像航天科學那樣精密,但也需要嚴謹科學的針對性指導。你需要學習基本的運動生理、運動解剖、運動營養、運動生化等知識。
當然不一定要學這麼深,有空多看些健身相關的書籍,多關注搜集這方面的信息,學會自己思考,學會判斷信息的準確性、可信度。
目前先想到這些,總之大家要記得,建立良好的心態、健身觀,比盲目在健身房舉鐵跑步還要重要,這些看似微小的原則,有可能是你健身路上最亮的燈塔啊!?乛?乛?
新手跑步有哪些入門須知?知友:奶黃包包包包(100+贊)
幾個新手跑步需要知道的入門須知,關於理念、運動貼士、裝備等:
花點時間想下為什麼要跑步
養成習慣,再設定目標
跑步是技術活,入門不容易
在開始跑步之初就抱有質疑
買裝備的錢要花在刀刃上
越貴的跑步裝備不等於越好
不要把錢浪費在自己不需要的裝備上
別急著參加比賽
養成習慣,再設定目標
一開始別立什麼flag,或者太遠的目標。養成堅持運動的習慣不是件容易事。
可能因為跑步真的挺熱的,知乎上也有很多邀請回答的問題,一上來就是「我現在還沒怎麼跑步,請問怎樣完成**個月後的馬拉松?」臣妾不知道,估計元芳也不知道。
普通人隔天跑個2、3公里,不出一個月就能嘗試跑下5公里,多數人用不著幾個月都能完成從一公里都累死到跑完十公里的蛻變。也只有跑了之後才會了解自己可以怎樣去跑步。有些人會嘗試更遠的距離,每次跑的更久,挑戰一些原來想不到的,也有些覺得隔天跑個3-5公里很舒服,也沒必要去跑的更長。這都很好,沒說跑步一定要實現什麼目標的,目標都是根據自己喜好和能力來調整的,前提都是你有了這個運動習慣。
跑步是技術活,入門不容易
分解下跑步,要考慮的細節還挺多的。就說跑姿,真正做到比較科學的非常少。這從傷病就看的出來,每年的跑者調查統計,大概80%的慢跑者都會遇到各種跑步導致的傷病,其中最重要就是跑姿有問題,加上跑步這種長時間重複動作的運動,很容易放大加重傷病。
跑步技術是為了實現如何用最正確的方式來跑步。如果有個教練手把手教,可能幾個鐘頭,就把跑步的技術都說清楚了。但真自己理解,直到正確運用就需要很長時間。想了解清楚跑步的技術,那一兩本書都不夠。
有些人問,我就是隔三差五跑個3-5公里,有必要去學什麼跑步技術?有必要。很多跑步問題都在後來才慢慢呈現,錯誤的跑步讓運動效果打折扣,還埋下隱情。一開始就養成好的跑步技術,勝過以後再痛苦的去修正。對初跑者來說,跑姿和心率是最需要注意的兩點。
買裝備的錢要花在刀刃上
所有跑步裝備也符合一分錢一分貨,一百塊兩分貨,一千塊錢三分貨的理論。在跑步裝備上的投資是值得的,有些裝備在非運動時也能使用,不像一些球具有局限性。
預算有限的話,儘可能把錢花在最貼身的東西上。比如襪子(防止水泡,更好的包裹感,排汗透氣性更好)、比如運動bra(所有運動女性最值得花高價買的裝備)、比如秋冬季節的最內層(保暖排汗,貼合身體)。
因為跑步是在長時間內做簡單的重複性動作,裝備上的一些不適性,會在長久的反覆動作中被各种放大,我們經常看到跑馬拉松有些人乳頭磨出血、跑步跑的一腳大水泡……多半是因為裝備選擇的不恰當,這些都可以通過選擇更合適的裝備來緩解。
別急著參加比賽
多參加一些跑步活動、認識一些跑步的人很有趣,但對於有些競賽或挑戰性質的,別急著去參加。比如在參加十公里的路跑比賽前,確定你起碼跑過8公里,且能以比較舒適的狀態完成。參加半程馬拉松,那最好完成過18公里,跑馬拉松則起碼要參加過半程馬拉松、平時訓練中跑過幾次30公里以上。
盡量讓第一次比賽以愉悅的狀態完成,而非痛苦不堪。準備好了再參加。
況且現在跑步的比賽那麼多,沒什麼比賽是非要當下必須完成的。心態要好。為了比賽急忙訓練,最容易傷;為了完賽過程煎熬,也沒什麼必要。校園時的跑步可能是為應付體育測試,成年人的跑步,一開始不要給自己太多KPI式的壓力。
推薦閱讀:
※今日知乎熱議:一句話有沒有惡意是聽的人算還是說的人算?
※知乎為什麼只能手機註冊了?
※巨人們:諾基亞(五)
※蟹妖 是什麼意思?
※2014 年有哪些值得推薦的知乎經典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