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根錯節的印度人種、民族和語言
印度素有「人種博物館」之稱,是一個人種、民族、語言的大拼盤,人種繁多,民族混雜,語言紛亂,人口龐大,盤根錯節,蔚為奇觀。在印度,可以找到世界上各種膚色、發色、長相、身材、體型的人種,有的酷似歐洲白人,有的宛如非洲黑人,有的仿若亞洲黃人,有的頭髮金黃,有的頭髮烏黑,有的身材高大,有的個子矮小,有的高鼻樑,有的塌鼻子。在印度,可以看到世界上罕見的眾多民族,有十幾個大民族,一百多個小民族,四百多個部族。在印度,可以領略世界上最複雜的語言,有四種語系,十五種官方語言,一千六百多種母語。盤根錯節的人種、民族和語言,使印度人的社會文化生活變得多姿多彩,色彩斑斕,獨具韻味,但同時也使印度人陷入了斬不斷理還亂的民族和語言糾紛之中。
一、人種混雜
人種與民族既有聯繫又有區別,人種主要是從體貌特徵上界定的,而民族則主要強調社會習俗和宗教信仰等文化特徵。印度的人種與民族可謂淵源多樣,血統混雜。印度歷史上屢遭異族入侵和佔領,因此印度人種複雜繁多,混合多樣。世界上幾乎所有種族在印度都能找到代表,因此外國人在印度並不特別引人注目,印度人不像中國人那樣對洋人有一種特別的感覺。在印度的居民中,可以看到不同的人種特徵:從西往東,人們的頭型逐漸變小,由寬頭型到長頭型;從西往東,從北往南,人們的身材逐漸變矮,北方人的平均身高為168.4公分,南方人的平均身高為163.74公分,而安達曼人的平均身高為148公分;從北往南,人們的膚色逐漸變深,北方克什米爾人的皮膚有白色、米黃色、黃色、棕色、紅色及其混合色,南方達羅毗荼人的皮膚黑而帶光澤,而安達曼人的皮膚是純黑色。在印度,不同人種在很大程度上已經混合了。那麼,印度到底有幾種人,印度人種是如何起源的,對此歷來說法不一。一般認為,按照印度人種起源的時間順序,印度有以下幾個人種:
尼格利陀人(Negrito):尼格利陀人是印度最早的居民,屬於尼格羅型。尼格利陀人與達羅毗荼人有血緣關係,很可能是達羅毗荼人的祖先,有的學者斷定,達羅毗荼人是尼格利陀人和歐羅巴人種混合的產物。這一人種最初是在南亞次大陸形成的還是在非洲形成的,如果是在非洲形成的,他們又怎麼到印度來的,這些還是疑案。有人認為,他們是從馬來西亞繞孟加拉灣到達喜馬拉雅山腳,而後分布於整個印度次大陸。尼格利陀人的特徵是:身材矮小,皮膚深褐,頭髮烏黑,鼻寬唇厚,肩窄腿短,髮捲臂長,鬍鬚和體毛不多。今天喀拉拉邦的卡達爾人、烏拉利人、帕尼揚人、穆圖萬人、卡尼卡爾人,阿薩姆邦的安加米那加人,安達曼和尼科巴群島人,比哈爾邦東部山區的部落民等,均為他們的後代。他們至今絕大多數主要從事採集和狩獵等原始形式的經濟活動,崇拜榕樹和弓的使用很可能源於他們。
原始澳大利亞人(Proto Australoid):原始澳大利亞人因與澳大利亞的土著身體特徵非常相似而得名,由於他們早於達羅毗荼人進入印度,所以也稱「前達羅毗荼人」,他們後來逐漸同化於尼格利陀人和蒙古人,成為混血人種,但仍保持著原始澳大利亞人的特徵。他們起初居住在巴勒斯坦,他們是何時經由什麼路線從西向東遷移的,目前尚不清楚。原始澳大利亞人的特徵是:長頭捲髮,身材矮小,膚色深褐,嘴唇外翹。這些混血人種散居於西起克什米爾東至孟加拉灣沿岸的廣大地區,喜馬拉雅山地、中印度和南印度的比爾人、傑糾人、蒙達人、奧朗人、霍人、貢德人、孔德人,以及斯里蘭卡的維達人等,均屬於這一人種。這種類型的人在部落民和低級種姓中居多,部族內部存在村社制度,集體狩獵共同享用,崇拜各自的樹神,實施特殊法規,輕罪處以宴請部族居民,重罪則驅逐出部落。
地中海高加索人(Mediterranean):也稱達羅毗荼人,分幾支從不同時期進入印度。關於他們的來歷,其說不一,有人認為他們是當地原始土著居民,有人則斷定他們與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的亞美尼亞人有直接關係。地中海高加索人或達羅毗荼人的特徵是:長頭窄臉,大眼薄唇,膚色淺黑,中等身材,體型修長。他們分為三支:第一支是地中海高加索人,是其中最古的,分布於泰米爾語、馬拉雅蘭語、泰盧固語地區,安得拉邦和泰米爾納德邦的婆羅門種姓階層是其代表;第二支是雅利安-達羅毗荼人,分布於旁遮普和恆河上游地區,多屬較低級種姓,一般從事農業;第三支是地中海東方型,分布於北方邦、旁遮普、信德、拉賈斯坦地區以及北方邦的西部。
雅利安人(Aryans):與歐洲雅利安人屬於同種,為了和歐洲雅利安人相區別,所以又叫印度-雅利安人。雅利安人原為白種人,長相明顯具有歐洲人特徵:身材高大,腿長臉長,金髮碧眼,鼻樑細高,額寬須濃,膚色白皙,頭髮呈波浪形,但進入印度後,因混血與氣候關係,大多皮膚變為淡褐色,頭髮和眼睛變成黑色。雅利安人後裔及其混血人種分布在印度各地,其中以克什米爾人、拉賈斯坦人、旁遮普人、馬拉提人、古吉拉特人的血統較純。蒙古人(Mongoloid):印度北部和東北部與亞洲內地相連,蒙古人從中國西北部和蒙古進入印度,開始在印度定居、繁衍、生息,形成蒙古人種成分。他們在不同時期或經由布拉馬普特拉河流域南下抵達印度北部,或沿湄公河、薩爾溫江河和伊洛瓦底江經緬甸抵達印度東北部。蒙古人的特徵是:中等偏低身材,顴骨突出,鼻寬臉平,肩寬唇厚,膚色棕黃,鬍鬚和體毛少。蒙古人分布在北部和東北部,有那伽人、阿薩姆人、孟加拉人、尼克巴人等。他們大多居住在深山密林之中,與外界交往不便,文化發展緩慢,生產技術低下,至今仍保留許多原始部落的生產方式、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以上是印度的主要人種,此外,印度後來還受到其他民族的入侵和征服,如波斯人、希臘大夏人、塞種人、貴霜大月氏人、匈奴人、突厥人、阿富汗人、莫卧兒人、阿拉伯人、英國人等,造成種族與民族的不斷滲透和融合。印度政府在20世紀初普查人口時,將印度人分為7個種族:印度-雅利安人(佔總人口的75%),達羅毗荼人(佔總人口的20%),蒙古人,雅利安-達羅毗荼人,蒙古-達羅毗荼人,西敘亞-達羅毗荼人,突厥-伊朗人。此外,還有幾十萬英-印混血人。
二、民族繁多
印度究竟是單一民族國家還是多民族國家,各民族間關係如何,向來有三種不同的看法和觀點,各執一方,莫衷一是。
第一種是印度官方的觀點,認為印度全體居民在長期歷史發展和反殖民主義鬥爭中已經融合成為一個統一的民族,他們之間只有種族、宗教信仰和語言的差異,沒有明顯的民族界限和區別。第二種是大多數外國學者和一部分印度學者的觀點,認為印度無論獨立前還是獨立後都存在為數眾多的民族,存在民族差異和矛盾,存在民族壓迫。第三種是大多數印度學者的觀點,持中間立場,認為印度雖然存在民族差別,但強調各民族的均衡發展,因而不存在民族壓迫和剝削問題。
事實上,印度人經過數千年的遷徙、融合、同化和交流的漫長歲月,形成了當今印度複雜多元的社會民族構成格局。印度人的民族構成遠比中國複雜得多,中國總共56個民族,其中漢族佔了90%以上,而印度的情況遠非這麼簡單。印度到底有多少個民族,難以確說,一般認為不下數百個,而無論哪一個民族都不佔多數。在印度眾多的民族中,人口較多的主要民族有:
印度斯坦族:是印度人口最多的民族,佔全國人口的28.2%,主要分布在印度北部,如中央邦、北方邦、哈里亞納邦、喜馬偕爾邦、拉賈斯坦邦、比哈爾邦的部分地區以及全國各大城市。這個民族的膚色從淺褐色到黑色,多數人信奉印度教,部分人信奉伊斯蘭教、佛教、基督教和耆那教,多數人操烏爾都語,少數人操印地語。他們主要從事農業,種植水稻、小麥、玉米、棉花和甘蔗等,擅長棉毛紡織、刺繡、金屬製品等手工業。他們保留了較典型的種姓制度和印度教文化特徵,婦女地位低下,婚姻包辦,寡婦改嫁困難。節日在他們的生活中佔有特殊的地位,例如勝利節、灑紅節等,每逢節日,不分高低貴賤,人人唱歌跳舞,縱情歡樂。
孟加拉族:人口在各民族中居第二位,主要聚居於西孟加拉邦,少數散佈於阿薩姆邦、比哈爾邦和奧里薩邦。原盛行佛教,後皈依印度教,流行種姓制度,但不甚嚴格。孟加拉人歷史悠久,文化發達,文學、繪畫、音樂都很繁榮,主要從事農業,生產稻米、黃麻等。他們主食大米,嗜好吃魚,魚的種類很多,多達數百種,喜吃甜食,有一種叫「拉斯古拉」的甜食不僅馳名印度,而且暢銷世界。孟加拉人的節日很多,一年12個月中有14個節日。
泰盧固族:又稱安得拉人,佔全國人口的8.5%,主要聚居於印度東南部的安得拉邦,部分散佈於卡納塔克邦和泰米爾納德邦。泰盧固人身材魁梧,強壯結實,膚色多種多樣,從淺灰到深黑,除土著保留著原來的純血統外,其餘都是混血人種,兼備南北各人種的特點。他們喜歡吃乳酪,喜歡喝茶,喜歡煙草,尤其嗜好辣椒,不喜歡吃甜食和糖。他們原信奉佛教和耆那教,後來大多數人改信印度教,少數人信仰伊斯蘭教和基督教。他們主要從事農業和漁業,種植水稻和煙草,少數人為城市工人。
馬拉提族:佔全國人口的8%,主要居住在西部的馬哈拉施特拉邦,部分居住在中央邦和古吉拉特邦。馬拉提人是印度-雅利安人、達羅毗荼人和古希臘人的混合,膚色黃褐,身材矮小結實,鼻子小眼睛大,大部分信奉印度教,少部分信奉耆那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馬拉提人擅長體育運動,在摔交、板球、曲棍球和羽毛球等方面有特長,他們的節日同樣名目繁多,內容豐富多彩。他們主要從事農業,種植水稻、小麥和棉花,也從事手工業,近期城市工人在人口中增加較快。
泰米爾族:主要聚居在東南部的泰米爾納德邦,部分居住在相鄰的喀拉拉邦、卡納塔克邦、安得拉邦,此外,在印度以外的斯里蘭卡、馬來西亞、新加坡、斐濟、模里西斯、南非等國家,泰米爾人也為數不少。泰米爾人個子較小,結實有力,膚色較黑,鼻子扁平,嘴唇較厚,頭髮黑濃。他們擅長詩歌、建築和青銅雕塑,古典舞蹈和民間戲劇發達。他們原來信奉耆那教,後改信印度教但與北印度教徒屬於不同的教派。他們大部分從事農業,主要種植水稻、甘蔗,少部分從事畜牧業和漁業。
古吉拉特族:主要分布於古吉拉特邦,另有少數分布於鄰近地區,如馬哈拉施特拉邦。古吉拉特人是雅利安人、達羅毗荼人和塞種人的混合,多數人信奉印度教,少數人信仰伊斯蘭教和耆那教。古吉拉特人大多素食,喜歡辣椒等調料,對奶油、豆粉、甜食和脆餅很感興趣,城市居民以麵餅、米飯和油煎餅為主,農村居民以高粱為主。古吉拉特人節日很多,最大的節日是燈節,過節時,萬家燈火,一片輝煌。古吉拉特人主要從事農業,種植玉米和棉花等,有些人善於經商,工商業和各種手工業比較發達,印度大工商業家和金融家有相當一部分屬於這個民族成員。
馬拉雅拉姆族:主要聚居於喀拉拉邦,少數分布於鄰近各邦。多數人信仰印度教,少數信仰天主教和伊斯蘭教。馬拉雅拉姆人嚴格遵守種姓制度,多數人屬於低級種姓和賤民,社會生活中保存有較多的母系氏族制殘餘。他們主要從事農業,種植水稻、椰子、芒果、檳榔等,部分人從事漁業。
卡納達族:主要分布於卡納塔克邦,少數分布於鄰近地區。多數人信仰印度教,少數人信仰天主教和伊斯蘭教。他們主要從事農業,種植水稻、棉花、咖啡,少數人從事紡織等手工業。
奧里雅族:主要分布於奧里薩邦。大多數人信仰印度教,保留比較典型的印度教傳統和習俗,低級種姓較多,小部分人信仰基督教。他們主要從事農業,種植水稻、小麥、高粱、油菜、甘蔗、黃麻等,主食大米,喜食魚蝦、豆製品、各種蔬菜,愛好喝酒。奧里雅人性格直率,勤勞本分,接人待物彬彬有禮,素以天真無邪著稱,男人衣著簡單樸素,窮人幾乎半裸體,女人喜歡首飾。
阿薩姆族:聚居於阿薩姆邦。阿薩姆人的身體中,至今還流淌著原始澳大利亞人、柬埔寨人、尼科巴島人、上緬甸人、西藏人、達羅毗荼人的血液。大多數人信仰印度教,少數信仰伊斯蘭教。多數人從事農業和畜牧業,少數人受雇於茶園和其他種植園,以大米為主食,尤其喜歡喝茶,絕大多數人深受壓迫和剝削,淪為無地農民和僱工。
拉賈斯坦族:主要分布在拉賈斯坦邦,其次在中央邦、安得拉邦等也有分布。大多數人信奉印度教,少數人信奉伊斯蘭教和耆那教。他們主要從事農業,但也擅長紡織業、制陶業和各種金屬製品,手工業較為發達。拉賈斯坦民間舞蹈著名,婦女酷愛裝飾品,喜歡戴項鏈、項圈、耳環、鼻環、手鐲、腳鐲和腳鈴,花枝招展,美麗動人,男人注重留鬍鬚,以留須為榮。
錫克族:主要聚居於旁遮普邦,另有少數人分布於鄰近地區。錫克人的民族屬性與宗教信仰是同一的,信仰錫克教。錫克人身材魁梧,胸部寬闊,膚色白中帶褐,性格豪爽開放,活潑樂觀,能歌善舞,民間舞蹈享有盛名。錫克人文化水平較高,經濟富裕,多數從事農業,相當一部分人服役於軍隊和警察,少數人以放牧為生,有的則從事紡織、制陶、地毯和木雕等業,海外錫克人也不少。
如果將種族和民族結合起來,按地緣因素來考察的話,當今印度大抵可以劃分為三個部分:(1)中部、北部和西部地區,包括中央邦、北方邦、喜馬偕爾邦、拉賈斯坦邦、比哈爾邦、旁遮普邦、古吉拉特邦、奧里薩邦、西孟加拉邦,是雅利安人的家園。淵源於這個種族的主要民族有:印度斯坦族、錫克族、奧里雅族、古吉拉特族、馬拉提族、孟加拉族等。(2)南部地區,包括泰米爾納德邦、卡納塔克邦、安得拉邦、喀拉拉邦,是達羅毗荼人的家園。淵源於這個種族的主要民族有:泰米爾族、卡納達族、泰盧固族、馬拉雅拉姆族等。(3)東北部地區,包括阿薩姆邦、曼尼普爾邦、梅加拉亞邦、那伽蘭邦、特里普拉邦、米佐拉姆邦,是雅利安人種和蒙古人種的匯合點。阿薩姆族基本上屬於雅利安人血統,但又具有蒙古人種的成分,其他民族則是蒙古人種佔優勢。
吉卜賽人
世界流浪者吉卜賽人起源於印度。吉卜賽人是迄今唯一沒有建立國家的民族,在世界許多國家,都能看見吉卜賽女郎的美麗身影。世界各國對吉卜賽人有不同的稱呼:英國人稱他們為吉卜賽人;法國人稱他們為波希米亞人;西班牙人稱他們為茨岡人或佛拉芒人;俄羅斯人、德國人、義大利人、土耳其人稱他們為茨岡人;荷蘭人稱他們為多神教徙、茨岡人;匈牙利人稱他們為茨岡人或法老的部落;芬蘭人稱他們為黑人、茨岡人;波斯人稱他們為羅哩;斯里蘭卡人稱他們為艾昆塔卡;希臘人稱他們為阿金加諾人或阿欽加諾人等等。這些名稱都是他們流浪到該國後加的,久而久之,也就被該國吉卜賽人所承認。但吉卜賽人自稱為多姆人(Rom)(亦譯羅姆人、洛姆人)。現在,聯合國統一採用的名稱為吉卜賽人。
「吉卜賽人」(Gypsies)一詞是從「埃及人」(Egyptians)一詞演變而來的,這是因為當時歐洲人誤認為吉卜賽人來源於埃及。據考證,大約在10世紀以後,迫於戰亂和災荒,吉卜賽人開始離開印度成群結隊地向外遷徙。從13世紀起,歐洲大陸便出現了一群群以歌舞賣藝為生的流浪人。他們沒有固定的家園,牲口拉的大篷車,既是他們流浪的工具,又是他們的住房。他們就是這樣以大篷車為家和交通工具在一個個村鎮之間遊盪。許多世紀過去了,現在他們的足跡已遍及歐洲、南亞、西南亞、北美、北非、南美、澳洲各國。艱幸的流浪生活迫使他們團結起來,成為世界聞名的流浪民族。
歷史學家、語言學家、社會學家經過多次實地考察,不但澄清了吉卜賽人來自埃及的誤解,而且得出科學的結論:吉卜賽人是祖居印度旁遮普一帶的遊盪部落。古代印度教把人分為4個種姓:即婆羅門(僧侶集團)、剎帝利(貴族和武士)、吠舍(農民、手工業者和商人)和首陀羅(指被征服或處於奴隸地位的窮人)。吉卜賽人在古代印度屬低級種姓(首陀羅)的民族,處於受歧受壓迫的地位,他們處境艱難,為了求得生存,不得不出走流浪。
另據突厥史和印度史記載,公元10世紀後,阿富汗伽色尼王朝不斷派軍隊入侵北印度。阿富軍隊在印度境內大肆燒殺劫掠,給印度居民帶來了巨大災難,其中受劫難最深重的莫過於多姆人。多姆人被迫離鄉背井,流浪到異國他鄉,形成為今天浪跡天涯的吉卜賽人。
此外,在吉卜賽人中還流傳著一個神話,有一個體格健壯俊美、能歌善舞的部落,不知什麼原因,觸怒了天神,天神施展魔法,在他們背後颳起一陣狂風,狂風把他們連人帶馬吹到了異國他鄉。這個神話雖不可信,但卻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了吉卜賽人的民族特點和歷史經歷。吉卜賽人擅長音樂,酷愛歌舞,吉卜賽吉他琴手馬尼蒂斯、音樂家雷耶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吉卜賽人為匈牙利、西班牙的音樂事業作出過重要貢獻。吉卜賽人不事農桑,喜歡過流浪生活,從事傳統職業。男人以販賣家畜、馴獸、補鍋、修理器具和充當樂師為主,他們酷愛馬,見到好馬,全身熱血就會沸騰起來。婦女則以編織、卜卦、賣葯、行乞和賣藝等謀生,賣藝主要指表演歌舞。大篷車每到一地,吉卜賽婦女就拉開場子,敲起鈴鼓,彈起吉他,跳起歡快的舞蹈。跳舞的吉卜賽女郎,面容美麗、舞姿動人、性格熱情、歌聲浪漫,人們把她們視為美的象徵,因此,吉卜賽歌舞成了世界聞名的歌舞。他們入鄉不隨俗,因此這種傳統的職業習俗和生活方式一直保留到今天。目前,世界上仍有四分之一的吉卜賽人四處漂泊,四分之三的吉卜賽人開始定居下來,開始得到各國政府的安置。吉卜賽人非常迷信。他們喜食貓肉和刺蝟肉,但不吃馬肉、狗肉和各種野味,嚴禁捕獵。男人穿肥大的燈籠褲、皮靴、背心、短外衣、寬皮帶或彩色絲腰帶,喜歡飾銀鈕扣,在手杖上安裝銀質飾物。婦女喜歡鮮艷的色彩,尤其是紅黃綠三色,穿花花綠綠的長褶裙,戴花頭巾,特別愛戴金銀首飾,大多戴項鏈、戒指和大耳環。實行早婚,不重視文化教育。
吉卜賽人自移居歐洲以來,倍嘗艱辛。他們每到一個國家,幾乎都被看作小偷、縱火犯、巫婆,經常受到歧視和迫害。作為外來的流浪民族,吉卜賽人在傳統觀念、生活習俗、宗教信仰等各個方面與所在國截然不同。因此各國都曾禁止他們入境流動,甚至蠻橫地加以驅逐。
1499年西班牙國王斐迪南和王后伊莎貝拉曾下令,禁止吉卜賽人繼續流浪,否則予以嚴懲。法令規定,所有吉卜賽人必須有固定住所,否則要在廣場上當眾鞭笞,鞭笞以後仍沒有住處,就要被割掉兩隻耳朵,然後驅逐出境。1725年普魯士國王費雷德里克·威廉一世竟下令,對年滿18周歲以上的吉卜賽人不分男女一律處以絞刑。1782年匈牙利當局以吉卜賽人有「食人肉」陋俗為由,一次屠殺45名吉卜賽人。從1499年至1783年,西班牙統治者竟陸續頒發了一百多項迫害吉卜賽人的法律,對吉卜賽人嚴加處罰,使他們深受殘害,無所適從。西班牙迫害吉卜賽人的活動一直持續到18世紀末才有所收斂。
19世紀,英國曾把吉卜賽人強迫送往蘇格蘭煤礦去採煤。英國、法國、西班牙都曾經流放過吉卜賽人,並把吉卜賽人遣送到南北美洲。對吉卜賽人的迫害,在中世紀甚至近代歐洲各國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在一些地區,吉卜賽人的奴隸身份一直延續到19世紀中葉。1845年羅馬尼亞的一位貴族還在布加勒斯特的報紙上刊登廣告,出售他的200戶吉卜賽人。
20世紀,德國納粹在虐殺猶太人的同時,也瘋狂地殺害吉卜賽人。1937年冬至1938年德國曾大規模地逮捕吉卜賽人,把他們關押在集中營,絕大多數吉卜賽人都慘死在集中營中。德國當時對吉卜賽人實行種族滅絕的政策,即制止出生、驅逐出境和進行屠殺。據不完全統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大約有50萬吉卜賽人被屠殺。長期以來,吉卜賽人為求得自身的生存和民族的解放,曾進行過不懈的鬥爭。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吉卜賽人受迫害的歷史才有所改變。目前,吉卜賽人主要分布在歐洲的羅馬尼亞、南斯拉夫、匈牙利、保加利亞、前蘇聯地區和美國,各有50萬人,共計約300萬人,占吉卜賽人總數的3/4。他們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待遇開始有所改善。近年來,各國政府為了消除種族隔閡,增加相互信任,減少社會矛盾,制定了一些具體政策,使吉卜賽人的生活發生了一些變化。但迄今吉卜賽人的境況未能得到最終解決。
三、特殊群體
印度各地分布著許許多多形形色色的土著部落民,他們可能是印度最古老的居民群體,也是印度人中的特殊群體。
土著部族民有不同的名稱,有人稱他們為森林部族,有人稱他們為山區部族,有人稱他們為原始部族,有人稱他們為落後部落,有人稱他們為萬物有靈部落,有人稱他們為土著居民,有人稱他們為原始居民,有人稱他們為少數民族,印度憲法則稱他們為表列部族。他們在社會和文化上有相對的獨立性,可謂「少數民族中的少數民族」,他們的利益受到特殊保護,憲法把他們與一些落後的種姓集團用表列出來,在教育、選舉、公共機構就職以及社會經濟發展方面實行特別保護政策。
印度土著部族不同程度上還保持著原始文明,處在不同的社會發展階段,社會風俗千奇百怪,對了解和研究人類社會發展史提供了獨特的條件,因此自18世紀中葉以來,印度的土著部落一直受到印度和國外人類學家的重視。
印度的土著部族數目繁多,是亞洲部族人口最多的國家。印度到底有多少部族,各種文件和研究調查報告說法不一。有的認為共有413個部族,有的認為共有427個,有的認為共有550個,有的認為比這更多,部族人口在5380萬以上。他們信仰各種宗教,印度教徒佔89.4%,基督教徒佔5.5%,佛教徒佔0.34%,穆斯林佔0.2%,其他教徒佔4.53%。相對印度眾多民族而言,土著部族人數少,各個部族人數差別極其懸殊。有的部族人數很少,只有幾百人,甚至幾十人,而且在日益減少,有的部族人口多達幾百萬,並在繼續增長。據1971年統計,人口超過100萬的部族有6個,分別為比爾人(占部族總人口的13.65%)、貢德人(佔12.65%)、桑塔爾人(佔9.56%)、奧朗人(佔4.48%)、米納人(佔4.03%)、蒙達人(佔3.06%),這6個部族人口合計占部族總人口的47.43%。印度土著部族分布很廣,除旁遮普、哈里亞納、德里和本地治理等地區外,其他各邦和中央直轄區均星羅棋布地居住著各種不同的部族。其中,部族人口超過100萬的邦有9個:中央邦,有834.7萬,占該邦人口的20.4%和全國部落總人口的21.96%;奧里薩邦,有507.2萬,占該邦人口的23.11%和全國部落總人口的13.34%;比哈爾邦,有493.3萬,占該邦人口的8.75%和全國部落總人口的12.98%;古吉拉特邦,有373.4萬;拉賈斯坦邦,有312.6萬;馬哈拉施特拉邦,有295.4萬;阿薩姆邦,有273.4萬;西孟加拉邦,有253.3萬;安得拉邦,有165.8萬。
土著部族雖然分布在印度全國各地,但他們大多數分布在山區、森林以及一些邊緣地帶。印度土著部族的地理分布,大體可以分為6個地區:
東北地區:包括阿薩姆邦、曼尼普爾邦、梅加拉亞邦、那伽蘭邦、特里普拉邦和米佐拉姆邦,這裡的主要土著部族民有那伽人、米佐人、卡查里人、阿波爾人、加洛人、卡西人、庫基人、梅泰人、賈因提亞人、拉克爾人、密斯爾人、拉龍格人等,他們大多屬於蒙古人種,人口約佔全國土著部族總人口的11%。
喜馬拉雅山麓地區:包括西孟加拉邦北部、北方邦北部和喜馬偕爾邦等,主要土著部族民有勒普查人、拉巴人、塔魯人、拉吉人、博克薩人、卡薩人等,他們大部分也屬於蒙古人種,人口約佔全國土著部族總人口的5%。
中部地區:包括比哈爾邦、西孟加拉邦、奧里薩邦和中央邦,主要土著部族民有桑塔爾人、蒙達人、布米吉人、貢德人、卡里亞人、霍人、奧朗人、科爾瓦人、基桑人、布伊亞人、拜加人等,他們大多屬於原始澳大利亞人種,人口約佔全國土著部族總人口的50%以上。
西部地區:包括拉賈斯坦邦、古吉拉特邦和馬哈拉施特拉邦,果阿、達德拉和納加爾阿維利中央直轄區,主要土著部族民有比爾人、米納人、加拉西亞人、瓦爾利人等,他們屬於原始澳大利亞人種,人口約佔全國土著部族總人口的25%以上。
南部地區:包括泰米爾納德邦、卡納塔克邦、安得拉邦、喀拉拉邦,主要土著部族民有伊魯拉人、琴楚人、卡達爾人、科塔人、庫里昌人、吉里江人、馬拉約爾人、托達人、蒙達人、科隆巴人、僧瓦爾人、昆杜瓦迪安人、高雅人、阿蘭丹人、楞巴迪人等,他們分別屬於高加索人種、尼格利陀人種、原始澳大利亞人種、混血人種,人口約佔全國土著部族總人口的6%。群島地區:包括孟加拉灣中的安達曼群島、尼克巴群島和阿拉伯海中的拉克代夫群島,主要土著部族民有安達曼人、森蒂奈爾人、昂格人、賈拉瓦人、尚彭人、尼克巴人等,他們分別屬於尼格利陀人種、蒙古人種,人口約佔全國土著部族總人口的0.13%。
土著部族的社會形態處於氏族制解體和階級社會形成的階段,原始社會的特徵非常明顯,血緣關係是部族內重要的紐帶,母權制和父權制在部族社會中起著支配作用。近年來的調查研究結果表明,除了東北部和南部地區少數部族仍處於母權制社會外,大多數部族已經發展到典型的父權制階段。在母權制部族,女性是社會的主體,夫從妻住,財產按母系繼承,而在父權制部族,男性部族長老主宰著部落社會,調節和組織部族居民的社會活動,調節內部糾紛,主持宗教儀式和慶典。住在靠近平原或丘陵地帶與外界交往較多的部族,社會結構比較複雜,既有古代氏族制度殘餘,又摻合了若干封建乃至資本主義的因素和成分。土著部族的社會生產力水平低下,生產方式差異很大。多數部族從事農業和畜牧業,其中有的有固定的農牧場所,從事固定耕作,有的則從事游牧和刀耕火種的流動耕作。居住於深山老林或峽谷地帶的部族,至今仍以採集野果或使用原始工具進行捕魚狩獵為生。還有一部分以手工業為主要職業,從事編織、制陶、竹器和木器加工。有些部族居民從事勞工、民間藝人和小商販職業。由於生產技術落後,生產水平低下,自然災害頻繁襲擊,地方官吏敲詐勒索,再加上資本主義影響,大多數從事農業的部族民負債纍纍,失去土地,淪為僱農,從事手工業和小商販的部族民失去生產資料和資金,加入失業者的行列或成為勞工。因此,大部分部落民過著勉強生存的生活,在飢餓和死亡線上掙扎,而且貨幣流通越來越多,私有財產日益增多,私有觀念日益加重,貧富分化日益拉大,部族民逐步失去原部族的特點。
土著部族的行政體制各地也不盡相同,差異顯著。北印度地區的土著部族的行政體制,有些屬於民主政體,一般土地共有,私人佔地很少,首領和村長通過選舉產生,民主決定一切政策。有些部族的首領和村長帶有世襲性質,但須通過任命手續,各村設長老會,協助村長工作。有些部族村長權力很大,負責一切事務,有些部族村長沒有權力,形同虛設。中印度地區的土著部族也以村莊為最基本的行政單位,村長由選舉產生,村裡設有村議會,協助村長工作。村以上還設有村聯會,一般由十幾個村子組成,村聯會主任由各村共同選舉產生。南印度地區的土著部族雖然也以村為單位,但沒有什麼行政組織和機構,公事全由年長老人處理。長者和具有優秀品質或某種特長的人受到普遍尊重,他的意見也受到尊重,既沒有法律,也沒有懲處罪行的法規。
土著部族的社會習俗帶有氏族社會的印記。雖然大多數部族將一夫一妻製作為家庭的主要形式,但少數部族仍保留一妻多夫制、一夫多妻制、多夫多妻制、對偶婚制、群婚制等原始氏族的特點和習俗。許多部族還保留著公房制,為青年男女參加社交活動和選擇配偶提供方便場所,有的部族還流行搶新郎、搶新娘的搶親制,有的部族還殘留一些與迷信有關的習俗。
土著部族的宗教信仰保留著氏族社會的痕迹,同時也反映出其他宗教的滲透和影響。土著部族中盛行泛靈論,即認為自然界萬物都具有主宰和支配人類活動的超凡力量,因而要通過祈禱、祭祀、慶典等形式,求得這些神靈的保佑。有的部族特別信奉某種或某些神靈,圖騰崇拜頗為流行。一部分部族由於長期受印度教影響而接受了印度教信仰,成為印度教社會中一個低種姓集團,但他們仍受正統印度教徒的歧視,他們中反對印度教文化、維持自身文化統一性的情緒很強烈。還有一部分部族或部族成員接受了伊斯蘭教和基督教,據調查,近年來,信奉基督教的部族居民增長很快。印度獨立以來,經過歷屆政府半個多世紀的努力,某些部族地區的落後面貌有所改變,但部族地區與其他地區的懸殊差別遠未消除,有些地區與幾十年以前幾乎沒有什麼兩樣。按照一位英國學者的估計,印度部族民要用50年才能達到目前印度其他居民的水平,而在這50年中,其他居民將以更快的速度發展,因此他們之間的差距不僅消除不了,而且將進一步擴大。
四、千差萬別
印度各民族的社會發展和生產力水平很不平衡,千差萬別:從氏族部落、原始公社到現代文明,各種社會形態都有,展示出人類社會發展的不同歷程;從原始的弓箭石斧到現代的電腦導彈,各種技術同時並存,顯示出人類智慧演化的不同階段。印度各民族由於居住地區和自然條件各異,生活方式也不盡相同,林林總總,豐富多樣。王樹英先生其歸納為以下幾個類型:
採集狩獵型:這類民族至今還處在依靠天然資源維持生活的階段,其中絕大多數人不懂農業生產,或對農業不感興趣,靠採集植物或狩獵動物為生。他們主要是柯欽的伽德爾人,泰米爾納德邦的伊魯拉人、高雅人、昆杜瓦迪安人、馬拉約爾人,喀拉拉邦的卡達爾人、阿蘭丹人、帕尼揚人、科隆巴人,安得拉邦的楞巴迪人、傑糾人,中央邦的貢德人、布伊亞人、拜加人,比哈爾邦的卡里亞人、霍人、科爾瓦人、拜加人,馬哈拉施特拉邦的克達利人,北方邦的拉吉人,安達曼群島的森蒂奈爾人、昂格人、賈拉瓦人、尚彭人、尼克巴人等。
他們分成許多群,住在山林或海濱,多數以家庭為單位,有時也幾家合作謀生。住在山林者,靠採集野果、野花、野菜、塊莖、蜂蜜、鳥蛋以及獵獲野豬、猴類、野雞、野鴿等為生,另外也採集一些可以用來交換的蠟、獸角和獸牙。住在海濱和河流湖畔者,主要靠捕捉魚、蝦、龜、貝、蟹等為生,同時也採食野果、捕捉鳥獸等。他們使用的工具非常簡陋,採集或狩獵用棍棒、標槍、弓箭,捕魚用魚網、籠子、標槍、弓箭。近年來,商人和他們有了較多的聯繫,用酒類、大米、布料、衣物等換取他們的蜂蜜、蠟、胡椒、藤條、獸皮等山貨,因此他們的生活發生了變化,開始吃大米穿衣服了,但同時也出現了賣淫現象和各種性病。
游牧畜業型:有些少數民族完全以放牧為業,只靠游牧和畜牧為生。主要有南印度尼爾吉利地區的托達人,喜馬偕爾邦的古賈爾人,北方邦的婆迪亞人等。托達人只養水牛,牛分兩種,一種叫聖潔牛,屬於各家私有財產,由各家男子經營,男孩放牧;另一種叫最聖潔牛,歸全村所有,由全村選出專人管理,負責牛奶的擠取、保存和使用。他們的私有財產只有聖潔牛、首飾和住宅,財產全歸男子所有,分財產時,長子和小兒子多分一頭牛,女子只有獲得陪嫁的權利,沒有繼承財產的權利。古賈爾人主要飼養黃牛和水牛,以賣牛奶為主,夏季,他們全家出動,帶著牲畜和家中的財產,到高山地區或森林地帶放牧,冬季,再返回山下的平原住區。由於他們同商人有了聯繫,他們的牛奶和奶製品大部分到了商人手裡。婆迪亞人住在山上,有固定的村落,他們雖也稱為牧民,但放牧只是一種輔助手段,他們既務農又經商,還從事畜牧業。他們飼養的牲畜主要是綿羊和山羊,吃羊肉、喝羊奶、用羊毛,同時也出售羊奶和奶製品,有時也出售牲畜。
刀耕火種型:印度80%以上的人口從事農業生產,但不同地區不同民族採取的生產方式不同。其中有一些少數民族從事刀耕火種的不固定生產方式,這種刀耕火種的方法主要盛行於阿薩姆邦和曼尼普爾邦的洛哈達人、安加米那加人、古喀人,孟加拉邦的莫爾巴哈里亞人,比哈爾邦的阿蘇爾人,奧里薩邦的沙奧拉人、糾昂格人,北方邦的高拉瓦人,中央邦的貢德人、拜加人中間。他們居住在固定的村子裡,在村子附近選好一片樹林,徵得祭司或占星家的同意,按照宗教儀式,在雨季到來之前,將樹木砍倒,晒乾後放火燒掉,然後撒種或點種。有些地方,一塊地種一茬或兩茬莊稼後休耕,有些地方則連種三茬後休耕,這些種過的地直到長出樹木,形成森林之後,再去伐木造田,進行耕種。這種伐林造田的做法,嚴重危及生態平衡,造成水土流失,暴雨成災,印度政府已經採取措施限制這種亂砍亂伐現象。
固定耕作型:印度大部分民族已經跨過了刀耕火種階段,採用了固定的耕作方法,耕種固定的土地。主要有比哈爾邦和西孟加拉邦的桑塔爾人、霍人、奧朗人,北方邦的塔魯人、克西亞人、高拉瓦人,中央邦的比爾人、米納人、貢德人,拉賈斯坦邦的比爾人,奧里薩邦和泰米爾納德邦的沙奧拉人,尼爾吉利邦的巴達伽人。今天,這些人雖然還有刀耕火種的現象,但主要是耕種固定的土地。他們在農業耕作和管理方面已經相當進步,既使用牛、犁、耙、鋤等犁田耙地,也利用水渠和水堰澆水灌溉。他們在一定的地域範圍內從事農業生產,同時還兼搞其它一些副業,以增加收入,補充生活上的需要,但不同地區的不同民族所搞的副業不同。近年來,各邦政府為保護他們的利益,採取了一些措施,如分給無地人土地,禁止高利貸人逼迫他們用土地或牲畜抵債還錢,高利貸人手裡的借據由政府的專門人員檢查後才有效。此外,邦政府還幫助他們解決耕牛、種子、農具、住房以及其他同生產、生活有關的困難。政府採取的上述種種措施,對發展土著地區的生產,改善他們的生活條件起了一定作用。
畜耕灌溉型:印度大多數民族的耕作屬於這種類型,是一種比較發達的農業生產方式。印度各民族對農業都比較重視,直到近代以前,印度民族的文明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其深厚的基礎就根植於發達的農業。印度的所有較大的民族均從事這種類型的農業生產。
現代農業型:隨著科技和工業的發展,科學技術也進入了農業生產之中,使農業走向機械化和科學化,不少民族開始使用現代農業機械和耕作方法,科學種田,不僅節省了勞動力,而且提高了勞動生產率。目前,印度農業現代化的步伐已經邁開,前景廣闊。
勞工謀生型:有許多民族從事各種勞工謀生。之所以從事勞工,原因不同,情況各異,有的是因為喪失了土地或土地不足,生活無著,有的是因為所住地區有了工業等。這樣,一些原來從事農業的民族現在為人打短工,當農業工人或在工業部門當勤雜工,據統計,約有五分之一的工人為農業工人。其中,有的做季節工,有的在林場、牧場、漁場、茶園或果園中工作,不少人在礦山、工廠、鐵路、公路和建築行業中幹活。在阿薩姆邦茶園做工的人大多來自孟加拉邦、比哈爾邦、中央邦和奧里薩邦等地的桑塔爾人、蒙達人、貢德人、卡里亞人、奧朗人,他們迫於生計來茶園做工。有些地區由於工業的出現和發展,住在附近的人便大量湧進了工人的隊伍,有的成為鋼鐵工人,有的成為煤礦工人,有的成為錳礦或雲母礦工人等。孟加拉邦、比哈爾邦、中央邦、奧里薩邦、安得拉邦等地的礦工,基本上都是少數民族,賈姆歇德普爾邦的塔塔鋼鐵廠的工人幾乎全是桑塔爾人和霍人,中央邦的大部分錳礦工人是少數民族,比哈爾邦的雲母礦工中有上百萬工人來自少數民族,喀拉拉邦和中央邦的山林中的伐木工人主要也是當地的少數民族。這些工人從不同程度上已經接受了現代文明,他們的思想和生活自然是另一番情況。
民間賣藝型:有些少數民族生活飄忽不定,以賣藝為生。他們擅長各種民間藝術,以唱歌、跳舞、彈奏、魔術、雜耍、耍蛇等為生。安得拉邦的帕爾丹人和奧賈人賣唱,多馬拉人和比努盧人演雜技,帕盧庫姆吉拉人、帕丁提高拉人和巴胡魯帕人耍魔術,拉賈斯坦邦的卡爾拜里亞人耍蛇,北方邦的納特人和薩培拉人等以彈唱及跳舞等謀生。總體上說,這類人數量不大。
五、世界之最
印度是世界上語言最為複雜的國家,有4種語系,1652種母語,179種語言,544種方言,15種官方語言,貨幣上的文字達15種之多,堪稱「世界之最」。複雜的語言環境訓練了印度人獨特的語言能力,但也帶來了無盡的麻煩和紛爭。印度貨幣盧比上的文字達15種之多。
按照大英百科全書的分類,印度語言從廣義上可分為4個語系:南亞語系、達羅毗荼語系、印歐語系和漢藏語系。
南亞語系是印度最古老的語言之一,目前使用南亞語系各種語言的人口近千萬,佔印度人口的1.3%,主要流行於印度東部、東北部和中部部分地區,有桑塔爾人、蒙達人、布米吉人、卡里亞人、霍人、加拉西亞人、科爾瓦人、比爾人、科爾人、科爾庫人、比羅爾人、卡西人等。
達羅毗荼語系也是印度最古老的語言之一,目前使用達羅毗荼語系各種語言的人口約佔印度總人口的22%,主要流行於印度南部的泰米爾納德邦、卡納塔克邦、安得拉邦和喀拉拉邦4個邦,屬於這一語系的主要語言有泰米爾語、馬拉雅拉姆語、泰盧固語和卡納達語。此外,在中央邦、馬哈拉施特拉邦、安得拉邦和奧里薩邦部分地區流行的貢德語,在孟加拉邦和比哈爾邦一些地區流行的奧朗語,也屬於達羅毗荼語系。
印歐語系也稱印度-伊朗語系或印度-雅利安語系,目前使用印歐語系各種語言的人口約佔印度總人口的75%,主要流行於德干高原以北的廣大地區,屬於這一語系的主要語言有梵語、印地語、孟加拉語、馬拉提語、烏爾都語、古吉拉特語、比哈爾語、奧里雅語、拉賈斯坦語、旁遮普語、阿薩姆語、陀格拉語、克什米爾語、帕哈爾語、信德語、孔卡尼語、尼泊爾語等。這些語言覆蓋的地區包括阿薩姆邦、旁遮普邦、北方邦、喜馬偕爾邦、比哈爾邦、西孟加拉邦、奧里薩邦、中央邦、拉賈斯坦邦、古吉拉特邦、馬哈拉施特拉邦、哈里亞納邦和克什米爾印控區。
漢藏語系流行於印度東北部和北部地區,目前使用漢藏語系各種語言的人口不到印度總人口的1%,主要流行於印度與緬甸、中國和孟加拉國交界的地區,包括阿薩姆邦、曼尼普爾邦、梅加拉亞邦、那伽蘭邦、特里普拉邦、米佐拉姆邦,以及喜馬偕爾邦等喜馬拉雅山麓部分地區,屬於這一語系的主要語言有泰語族和藏緬語族,方言很多,那伽人、米佐人、卡查里人、阿波爾人、加洛人、卡西人、庫基人、梅泰人、賈因提亞人、拉克爾人、密斯爾人、拉龍格人等均屬這一語系。
鑒於印度語言複雜,數量繁多,印度政府確定15種語言為官方語言。簡介如下:
印地語:是印歐語系印度語族的一支,屬於印度斯坦語。印地語以西部方言為基礎,另有多種方言,文字採用天城體字母,自左而右書寫,通行於印度中部和西北部的北方邦、中央邦、比哈爾邦和旁遮普邦,為印度國語,使用人口佔印度總人口的29.67%,居第一位。孟加拉語:是印歐語系印度語族的東部語支,文字採用梵語天城體變體的民族字母,語音悅耳動聽,語法複雜曲折,為西孟加拉邦官方語言,使用人口佔印度總人口的近8.17%,居第二位。泰盧固語:屬於達羅毗荼語系,文字採用天城體字母,為圓形,有一組捲舌輔音,發音悅耳動聽,有東方義大利語之稱,為安得拉邦官方語言,使用人口佔印度總人口的近8.17%,居第三位。馬拉提語:屬於印歐語系印度語族,以蒲那市的語言為標準語,有許多方言,文字採用天城體字母,為馬哈拉施特拉邦官方語言,使用人口佔印度總人口的7.71%,居第四位。泰米爾語:是達羅毗荼語系中最古老的語言,也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語言之一,有地區方言和社會方言、文言文和口語之分,使用兩種文字,發音和其他達羅毗荼語一樣,有一組捲舌輔音,為泰米爾納德邦官方語言,使用人口佔印度總人口的6.88%,居第五位。烏爾都語:屬於印歐語系印度語族,與印地語合稱印度斯坦語,文字採用阿拉伯字母,自右而左書寫,烏爾都語是巴基斯坦國語,通行於印度的北方邦、比哈爾邦、馬哈拉施特拉邦和卡納塔克邦,使用人口佔印度總人口的5.22%,居第六位。古吉拉特語:屬於印歐語系印度語族,文字採用草體梵語天城體字母書寫,語法複雜,變化繁多,為古吉拉特邦官方語言,使用人口佔印度總人口的4.72%,居第七位。馬拉雅拉姆語:屬於達羅毗荼語系,有多種地區方言和社會方言,也有文學語言和口語之分,是達羅毗荼語系四個主要語言中最年青最小的語種,為喀拉拉邦官方語言,使用人口佔印度總人口的4%,居第八位。卡納達語:屬於達羅毗荼語系,有許多地區方言,還有正式語言與非正式語言、文學語言與口頭語言之分,為卡納塔克邦官方語言,使用人口佔印度總人口的3 96%,居第九位。奧里雅語:是印歐語系印度語族的東部語支,文字採用孟加拉語的天城體變體書寫,字母為圓形,為奧里薩邦官方語言,使用人口佔印度總人口的3 62%,居第十位。旁遮普語:屬於印歐語系印度語族,生動活潑,富於表現力,採用兩種書寫形式,一種源於天城體字母,一種源於錫克教祖師創造的字母,為旁遮普邦官方語言,使用人口佔印度總人口的3%,居第十一位。阿薩姆語:是印歐語系印度語族的東部語支,文字採用孟加拉文字母,語音和辭彙受到藏緬方言的影響,語法變化複雜曲折,為阿薩姆邦官方語言,使用人口佔印度總人口的1 63%,居第十二位。克什米爾語:屬於印歐語系達爾德語族,文字採用波斯字母和梵文天城體字母,通行於查謨和克什米爾印度實際控制區,使用人口佔印度總人口的0 44%,居第位十三位。信德語:屬於印歐語系印度語族的一支,書寫形式多樣,通行於西部的卡奇沼澤地帶和卡提阿瓦半島,包括古吉拉特邦、馬哈拉施特拉邦、拉賈斯坦邦和中央邦,使用人口佔印度總人口的0 31%,居第位十四位。梵語:屬於印歐語系印度語族,是印度最古老的語言,變化曲折繁複,採用天城體字母書寫,目前仍有少數人用梵語進行文藝創作、學術交流和宗教慶典。
六、國語紛爭
印度國語一直是一個複雜而敏感的問題,自獨立至今,朝野上下,紛爭不已,爭執不休。
獨立之初,印度議會就國語問題以及與此相關的英語的地位和地方語言的合法權利問題,進行了激烈的辯論。一派贊成將印地語定為國語,一派反對將印地語定為國語。贊成派認為,在印度,使用印地語的人數最多,國大黨在印度獨立前曾長期進行印地語為國語的宣傳,印地語與其他語言都吸收了梵語的許多成分。反對派認為,印地語只是一種地區性語言,它的文學成就與威望遠不如孟加拉語、泰米爾語、泰盧固語和卡納達語,把印地語定為國語會使講這種語言的民族在國家政治經濟生活中處於支配其他民族的地位。
辯論的結果,贊成派佔了上風。1950年,印度憲法規定:印地語為國語;英語作為官方語言,可繼續使用15年,即到1965年,由印地語代替;承認其他14種語言為有關邦的官方語言。憲法還規定,在憲法實施5年和10年之後,總統將任命一個由各語言集團代表組成的委員會,就逐漸增加印地語官方使用範圍、限制英語和可以用於官方目的的其他語言提出建議。同時,議會將選舉一個專門委員會,就上述建議進行考察並向總統提出報告,供決策參考。
整個20世紀50年代,在中央政府的大力倡導和支持下,相繼成立了各種致力於宣傳和推廣印地語的機構和組織,如「宣傳和普及印地語協會」、「印地語科學技術名詞委員會」、「印地語文學協會」,並有計劃地開展了各種旨在推廣印地語的活動,包括舉行全國性的「印地語日」、舉辦印地語圖書展覽、加強印地語電影生產和發行、增加印地語廣播等。
然而,印地語並未沿著中央設想的方向發展,由於各邦都強調自己的地方語言,語言爭端成為迫切的政治問題。1963年,印度議會再次討論語言問題,通過確定印地語為國語的官方語言法案,但又規定英語可以在1965年以後繼續用於官方目的和議會事務。這個法案在非印地語地區,首先在南部達羅毗荼語各邦引起了強烈的抗議。泰米爾族政黨「德拉維達進步聯盟」領導人安納杜拉伊指責說,該法案在所有非印地語邦引起「最大的失望和悲傷」,並宣布「整個南部地區將揭竿而起」,反對「強行推行」印地語。「德拉維達進步聯盟」決定在泰米爾納德邦全邦範圍開展反對官方語言法案的群眾性運動,安納杜拉伊和其他領導人因此被捕,緊張形勢持續了一年多。
1965年,印地語正式成為國語,印度爆發了大規模的抗議活動,罷工和暴力示威遊行遍及各個角落,泰米爾納德邦、卡納塔克邦、安得拉邦、喀拉拉邦和西孟加拉邦都發生了大規模的群眾運動。在短短的二十多天里,就有150多人被警察開槍打死,幾百人受傷,35000人被捕,5人自焚,被毀公私財產達數千萬盧比。
同時,在政府和議會中,關於國語和其他語言地位的爭執也愈演愈烈。非印地語民族的官員和議員公開譴責「印地帝國主義」和大民族主義企圖利用語言為工具控制和奴役其他民族。語言運動最為廣泛和激烈的南印度各邦態度尤其堅決,有人甚至提出,如果聯邦政府在國語問題上固執己見,南印度將宣布脫離中央,成立獨立的國家。印度語言問題不僅僅是一個使用何種交際工具的問題,它已經牽扯到國家的穩定和統一。1967年,印度政府頒布官方語言法令,最終確認了以印地語為國語、地方語言和英語長期並存的「三種語言方案」。直到1983年,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召開的世界印地語大會期間,在一次分組討論會上,在要不要推廣印地語問題上,台上台下爭執激烈,群情激昂,幾乎打鬥起來。見此情景,會議主持者立即宣布散會,才避免了一場事故的發生。
儘管印度政府努力推廣印地語,但至今仍未能在全國普及。實際上,英語一直在充當著國語的角色,是印度全國的官方語言,也是印度唯一的一種各個民族和各個地區都能接受的語言。印度的英語出版物數量很多,僅次於美、英而居於世界第三位,每年出版的書籍,比用所有的地方語言出版的書籍加在一起還多,在2萬多種已登記的報紙中,近4千種是用英文出版的,在數量上僅次於印地文報紙。廣播電視都有固定的英語節目和新聞廣播,電視每日有一個鐘頭的英語教學節目,英語廣告比比皆是。現代印度知識分子絕大多數都會講英語,印度演員也用英語演電影、演戲。英語也是民政官員、公私營經濟部門經理和各種職業高級僱員的交際語言。在印度旅遊,即便是在偏僻的鄉村,用英語仍能交流。
英語是英國殖民主義統治的一個遺產,但今日它卻成為印度各民族相互交流和理解的有效工具,對印度人民起著巨大的凝聚作用,同時也是今日印度吸收西方先進技術,毫無障礙地與外界交流的一個巨大優勢。英語作為官方語言的地位在今後仍不會喪失,仍將是印度廣大地區進行交流的主要媒介。
但有必要說明的是,印度流行的英語中,夾雜了不少印地語辭彙,甚至有的辭彙由兩種語言構成。此外,印度人所講的英語與歐美人所講的英語發音差異很大,剛開始很難聽懂。筆者2001年9月參加「WTO與中印經濟發展」國際學術會議期間,結識了印度「政策研究中心」的NIMMI KURIAN 博士和CHARAN WADHVA 博士,以及「國家科技與發展研究所」的ABROL DINESH KUMAR 博士,與他們建立了良好的友誼,筆者將碩士學位論文著作《尼赫魯研究》和博士學位論文著作《尼赫魯與甘地的歷史交往》贈送給他們,並在會余時間與他們一起喝酒聊天。筆者發現,印式英語發音很有特點,如不仔細聽,會以為講的不是英語,而是另外一種語言,因為有些音中夾雜了德語和俄語一樣的顫舌音,有些音「坡」「波」和「特」「德」互換,如印度人發「聚會」(PARTY)的音酷似美國人發「身體」(BODY)的音。
七、自主潮流
由於錯綜複雜的民族和語言關係,印度自獨立之日起,以地方民族主義為表現形式的民族自主潮流,就以迅猛之勢向前發展。
印度地方民族自主潮流的第一個表現,是要求按照語言重新劃分邦界。初期,要求建立語言邦運動的重心在地方民族力量比較強大的南方。首先發難的是東南部的泰盧固族人,該族深孚眾望的老國大黨人斯里拉姆盧為爭取建立語言邦而絕食至死,這一事件將要求成立語言邦的鬥爭推向了高潮。在這種情況下,印度中央政府只好作出讓步,於1953年成立了以泰盧固語為主的安得拉邦,安得拉邦的建立開創了以語言為基礎重新劃分行政區域的先例。1956年,印度政府根據邦改組委員會的建議,決定重新劃分和調整行政區域,建立了以馬拉雅拉姆語為主的喀拉拉邦、以卡納達語為主的卡納塔克邦和以印地語為主的中央邦。
1956年語言邦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敏感的南方地區各民族與中央政府以及它們之間的矛盾。此後,要求建立語言邦運動的重心從南方轉移到了北方。孟買邦的馬提拉人和古吉拉特人要求把該邦劃分為馬哈拉施特拉和古吉拉特兩個語言邦,並發生了大規模的騷亂和流血衝突。1960年,中央政府作出讓步,將孟買邦一分為二,成立古吉拉特邦和馬哈拉施特拉邦,孟買成為馬哈拉施特拉邦的首府。這時,錫克族和印地語族也為旁遮普語言邦的建立發生衝突,抗議集會、示威遊行和暴力事件此起彼伏,迫使印度政府於1966年以語言為基礎改建旁遮普邦,將旁遮普邦一分為四,成立以旁遮普語為主的旁遮普邦、以印地語為主的哈里亞納邦、山區縣併入喜馬偕爾邦、原旁遮普首府昌迪加爾市改為中央直轄區。同時,根據建立語言邦的原則,從阿薩姆邦先後劃分出那伽蘭邦、梅加拉亞邦和米佐拉姆邦。
以語言為基礎建立行政單位,是印度地方民族主義的一個勝利,語言邦的建立是建立民主政治的一個內容,也是實行民主政治的一個政治實體,它開始了權力從中央到地方轉移的過程,中央政府的控制與統治遭到一定的削弱,邦政府的權力得到一定的加強,印度聯邦制真正具有了實際意義。語言邦的建立是印度解決民族糾紛的一個獨創,它在某種程度上緩和了民族與民族之間、邦與邦之間、地方與中央之間的緊張關係。但是,建立語言邦也帶來新的問題,成為毒化邦與邦之間關係的新的根源,地方民族勢力的增強也助長了地方孤立主義,使中央政府與各邦之間以及邦與邦之間政治、經濟和文化聯繫遭到削弱。
印度地方民族自主潮流的第二個表現,是要求民族區域自治。在印度,爭取民族區域自治幾乎是除印地語地區之外所有民族邦的普遍要求和趨勢,語言邦的建立進一步助長了這一趨勢。首先明確提出民族區域自治要求的是南印度的泰米爾納德邦,要求縮小中央權力,擴大各邦自主權,除國防、外交、交通和貨幣權力歸中央外,其它職權均交給各邦管理。接著,旁遮普邦也提出了同樣的要求,甚至要求賦予各邦制訂邦憲法的權力,以保障本民族的特殊利益。
之後,西孟加拉邦提出,中央政府的職能應當是協調各邦活動,而不是對各邦實行統制。克什米爾印控區也掀起了要求真正實施憲法第370條、恢復自治權利的運動。土著部族聚居區也要求實行區域自治,掀起了「賈爾坎德運動」,「賈爾坎德黨」和「賈爾坎德解放陣線」在一些激進政黨和礦工組織的支持下,提出將比哈爾邦、奧里薩邦、西孟加拉邦和中央邦中土著部族聚居的16個縣聯合成一個「賈爾坎德邦」。
印度地方民族自主潮流的第三個表現,是要求脫離印度聯邦,成立獨立的主權國家。要求單獨建立主權國家的運動持續時間最長、最有群眾基礎、對現有國家政權最具威脅的是錫克族的「卡利斯坦運動」,第四章第四小節中對此已經做了論述,這裡不再贅述。
泰米爾族也要求脫離印度聯邦,建立獨立的國家,先提出建立包括南部四個邦的獨立的「德拉維達斯坦」,後來要求建立獨立主權的「泰米爾納德國家」,再後來提出建立獨立的「德拉維達納德共和國」。在中央政府的壓力下,「德拉維達進步聯盟」放棄了脫離印度聯邦、建立獨立的德拉維達國家的要求,代之以在印度主權和領土完整的結構內建立包括南部四個邦的擁有充分自治權力的「德拉維達聯邦」。
印度東北部各邦的土著部族長期以來也一直要求尊重他們的自主和自治權利,有些部族為爭取脫離印度聯邦、建立獨立的主權國家而開展了各種形式的鬥爭,包括武裝鬥爭,其中最突出的是那伽人、米佐人和廓爾喀人的鬥爭。
印度地方民族自主潮流的第四個表現,是跨國界居住的民族與鄰國民族糾紛纏結在一起。泰米爾人居住在印度南部和斯里蘭卡北部與東部,在斯里蘭卡,主體民族是僧加羅人,佔總人口的74%,泰米爾人屬於少數,僅佔18.2%,泰米爾人在各個時期曾提出實行自治、建立聯邦甚至建立獨立國家的要求。印度南部的泰米爾人與斯里蘭卡的泰米爾人同屬一個民族,同操一種語言,同處一種地位,在宗教信仰、社會經濟生活等方面聯繫也很密切。因此,南印度的泰米爾人與隔海相望的斯里蘭卡泰米爾人同病相憐,互相支持,給印度和斯里蘭卡政府製造了很大麻煩。
克什米爾人分別居住在克什米爾地區的印度控制區和巴基斯坦控制區,絕大多數信奉伊斯蘭教(其中伊斯蘭教徒77%,印度教徒20%),即使在印度控制區,穆斯林也佔大多數。印巴分治後,印度成為印度教徒為主的國家,巴基斯坦則成為穆斯林的故鄉,因此印度控制區的穆斯林要求脫離印度,回歸巴基斯坦,有些主張實行自治乃至獨立。孟加拉人聚居在印度的西孟加拉邦和孟加拉國,他們同源同族,有些人主張恢復孟加拉建制的歷史,將印度的西孟加拉邦和孟加拉國重新合併。
由跨國界民族引起的糾紛,成為印度與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和孟加拉國三個南亞重要國家間十分敏感的棘手問題。
八、眾生芸芸
印度人口眾多,總數已達10億,僅次於中國,位居世界第二。
印度人口增長迅速。1951-1981年的30年間,印度人口增加了3.2億,這個數字遠遠超過人口位居世界第三的蘇聯和人口位居世界第四的美國。僅1971-1981年的10年間,印度增加人口1.6億,這個數字超過人口位居世界第六的巴西和人口位居世界第七的日本,相當於澳大利亞人口的10倍。20世紀,世界人口從20億增加到60億,增加2倍,而印度人口從2.38億增至10億,增加3.2倍。印度人口自然增長率遠比中國高,印度勢將取代中國成為世界人口第一大國。
印度人口性別懸殊。近40年來,性別比例男性多於女性。1981年,男性為3.5億多,女性為3.3億。僅奧里薩邦一邦女性略多於男性,男性1000,女性1034,其餘各邦均男性多於女性,尤以那伽蘭邦為最,男性1000,女性867。在大都市中男性多於女性的現象頗為明顯,1971年,德里男性與女性的比例為1249:1000,加爾各答男性與女性的比例為1438:1000。
印度人口分布很不平衡。印度人口高度集中在恆河與沿海平原:恆河平原佔全國總面積的13.8%,人口佔全國總人口的33.3%;沿海平原佔全國總面積的9.4%,人口佔全國總人口的18.8%。邊遠山區和乾旱潮濕地區人煙稀少,面積佔63.3%,人口只佔13.5%。印度城鎮人口增長加快。獨立前50年,城鎮人口共增長2660萬,而1951-1981年30年間,則增長9400萬,其中1971-1981年新增加4710萬,10年內增長的人口約等於獨立後30年城鎮人口增長的一半。大城市人口增長異常突出,小城鎮則逐漸衰退,十萬人以上的城市佔城鎮總人口的比例由1901年的25.71%上升到1981年的60.37%,而一萬人以下的小城鎮由6.18%下降到0.5%。
印度人口密度過大。1995年,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為43人/平方公里,亞洲平均人口密度為123人/平方公里,就是人口第一大國中國也只有126人/平方公里,而印度則達到312人/平方公里。印度人口佔世界總人口的16%,但印度國土面積只佔全球的2.4%。
印度人口綜合素質偏低。據聯合國2000年人力發展報告,1998年印度的人文發展指數在174個國家中居第128位,不僅大大落後於發達國家,而且落後於許多發展中國家,如斯里蘭卡居84位,中國居99位。印度人口識字率低,文盲率高,1990年,印度男女識字率分別為62%和34%,而韓國為99%和94%,中國為87%和68%。
印度人口爆炸給社會發展帶來了嚴重影響,生活水平降低,住房條件改善緩慢,人均壽命低於多數國家,貧困人口眾多,人口、資源和環境失衡,失業問題嚴重,人才流失居高不下等。印度面臨的首要問題是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質,把經濟搞上去,方能充分利用人力資源,走向繁榮富強,使印度人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昂首闊步。
推薦閱讀:
※世界語言A/B/C.
※語言魔方(之一)
※科學家發現土撥鼠有自己的語言 會形容人的長相
※女人的衣服也有語言、你讀懂了嗎
※維護法律語言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