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歷史

發信人:centralplain(centralplain),信區:History 標題:伊朗歷史 發信站:水木社區(ThuAug3114:56:292006),站內 一、雅利安人人到來之前的古代亞洲人 儘管「伊朗人主要是雅利安種族「的說法確為事實,但實際上他們是由很多種族和民族融合而成的。據考古發現,在公元前1000年雅利安進入伊朗之前,住在伊朗高原上的人種既不是閃米特人、不是高加索人(胡里特族)、也不是雅利安人,這些古代亞洲人屬於某一生活在亞洲西部的種族,他們的生存範圍從今天的土耳其一直延伸到今天的地中海地區。古代亞洲人漸漸在伊朗定居下來,活動範圍漸漸地趨向高原的西部一直延伸到扎格羅斯ZAGROS山脈。這些古亞洲人種植了大麥和小麥,發展了制陶藝術,其實古代的制陶藝術起源於原始時期經太陽晒乾的磚頭。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人不得面對周圍其他的人種,以及那些與他們的文明大相徑庭的文明。於是從北面來了一些部落,和平地同這些古代亞洲人慢慢融合,定居在原屬於古代亞洲人的土地上。而在南面,這些古亞洲人同SOOOOPOTAMIA的閃米特人也有了聯繫,這些閃米特有一種以城市為中心並配以複雜的政治軍事結構的農業文明。也許人們會想,既然古亞洲人住在富含礦石等原材料的山區,而富足的閃米特盛產各式食物和日用品,這兩種人應該能夠和睦相處,互通貿易的。然而事實上,這兩種人在幾個世紀內都在進行無休止的戰爭。 儘管閃米特人整體實力較強,且也常常獲勝,然而事實卻與此相反,閃米特人卻被文明程度不及他的高原人所征服,庫提人滅亡了阿卡德王國、埃蘭人滅亡了烏爾第三王朝、加喜特人滅亡了巴比倫王國。 與此同時,雅利安人漸漸的從北部平靜地融入了古亞洲人的領地,並與他們融匯在一起。ARYAN人則是今天人們所稱的「說印歐語系」人中的一支,而這些「說印歐語系」的人則是今天印度、伊朗、巴基斯坦人的祖先。 二、雅利安人的到來 「伊朗Iran」詞源是「雅利安Aryan」,伊朗人源於雅利安人,伊朗族阿維斯陀語中稱為Airya,古波斯語中稱為Ariya,隨著語言的變化,帕提亞時期的巴列維語稱為Aryan,到薩珊王朝巴列維語便簡化為Ir或Er,當表示民族群體時需要加上詞綴an,於是就變成了Iran。這就是今天「伊朗」的來源。 「波斯」這個詞來源於拉丁語,源於伊朗西南波斯灣岸邊的法爾斯Fars。由於中古波斯語中F與P兩音通假,Fars自然也可以讀成Pars(寫法幾乎一樣)。伊朗人所稱的「波斯人」是Farsi,專指Fars地區的人。居魯士創建帝國之後,這個帝國就被希臘人稱為Persia,這就是「波斯」的來歷。波斯人也就不是Farsi或Parsi了,而是Persian。 雅利安人在公元前3000-4000年間開始移民。他們的遷移分成三支隊伍:一支向西移往小亞西亞,第二支向東移往印度,第三支則選擇了中間的道路過QXUS河。他們向伊朗的遷移速度起先是十分緩慢的,但到了公元前1000年無論在頻率還是在速度上都有所增加。象這樣逐漸擴大的遷移速度持續了幾個世紀,這些新的移民同那些本地的古代亞洲人慢慢融合,並在那兒定居下來。 經過幾個世紀移民,最終形成了在波斯帝國和伊朗歷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兩大王國:首先是在伊朗高原南部的波斯王國PARSA(希臘人稱之為PERSIS),它位於今天的法爾斯省和KHOUZIATA附近;然後是在今天伊朗西北部的米底MEDES。 從公元前9世紀起,米底就屢遭亞述(閃米特人)的侵略,後來臣服於亞述。到公元前7世紀中期,米底王國興起,征服了居住在伊朗高原西南部的波斯各部落,脫離亞述而獨立。不久又與新巴比倫(閃米特人)王國聯合滅掉了亞述。 公元前650年,伊朗宗教改革家瑣羅亞斯德創立瑣羅亞斯德教(即祆教)。其教義認為,世界上充滿善惡兩種勢力的鬥爭,行善者死後得善報,行惡者死後得惡報。 三、波斯帝國 米底王國統治時期,波斯共有六個農業部落和四個游牧部落;其中最有勢力的一個貴族氏族稱阿黑門尼德。公元前553年,波斯人在阿黑門尼德族人居魯土(公元前558~529年)領導下,起兵反抗米底。經過三年的戰爭,終於滅掉米底,建立波斯王國(阿黑門尼德王朝)。公元前546年,居魯士二世滅小亞細亞的呂底亞王國,次第征服小亞細亞西部沿海各希臘城邦;公元前538年,居魯士以神奇的速度向美索不達米亞發起進攻,公元前539年,兵不血刃即佔領了巴比倫。居魯士讓被囚禁在巴比倫的猶太人返回巴勒斯坦,建立了半獨立的附庸國,同時又給予其他被征服民族一定程度的自決權。為了鞏固帝國東北邊境居魯士遠征中亞,佔領了巴克特利亞(大夏)、索格第安那(粟特)和花刺子模,控制了烏滸河(阿姆河)和葯殺河(錫爾河)之間的很大一部分地區。公元前529年,居魯土在與波斯王國北部生活在鹹海附近的野蠻部落發生小規模衝突時受傷身亡。 居魯士死後,其子岡比西斯二世(前529~522在位)繼位。公元前525年征服埃及,留駐埃及到公元前522年。及至得知有人奪取王位,倉卒趕回伊朗,中途被自己的劍誤傷,感染身亡。這時,他的萬人不死軍總指揮大流士(阿黑門尼德族人)率軍急回波斯,殺死發動政變的高馬達,即王位,是為大流士一世。 大流土在其統治期間採取措施加強波斯帝國的行政管理,藉以鞏固先輩們取得的業績。大流土強行統一了貨幣和度量衡制,但同時他沿用居魯土的寬容政策,允許波斯帝國境內的其他民族繼續保留其大多數地方性政策。他在埃及的總督修復了古埃及神廟,並與當地僧侶磋商後編纂了埃及法典。 大流士一世以嚴密的制度和立法鞏固他所繼承的帝國,進而向外擴張。在東面,鞏固了居魯士二世業已征服的領土,更將印度河流域併入帝國版圖;在西面,約在公元前513年,渡赫勒斯滂海峽(今達達尼爾海峽),親征黑海西岸和北岸的斯基泰人,為征服希臘作準備。公元前490年,大流士一世派米底人達提斯入侵希臘,但在馬拉松一役戰敗,被迫撤退。以後,其子薛西斯一世(前486~前465在位)繼續執行征服希臘的計劃。結果,帝國的海軍敗於薩拉米,陸軍敗於普拉蒂亞,帝國在愛琴海上米卡萊角的戰船被希臘人焚毀。此後,帝國再無力西侵。 侵希戰爭的失敗是波斯帝國歷史的轉折點,此後國勢漸趨衰落。薛西斯一世以後諸王都比較懦弱。他們在位期間,宮廷陰謀和各地叛亂迭起。只是由於希臘內部有雅典和斯巴達爭霸的矛盾,帝國利用金錢和外交手段時而支持一方,時而支持另一方,才得以保持對小亞細亞的控制。末王大流士三世(前337~前330在位)雖非庸懦君主,但是時馬其頓業已倔起,他不能抵禦亞歷山大大帝的東侵。公元前330年,帝國都城波斯波利斯陷落,大流士三世在逃亡中被害,帝國滅亡。 波斯文化受兩河流域文化影響,使用楔形文字。大流士一世當政時,瑣羅亞斯德教定為國教。 亞歷山大大帝滅亡波斯阿黑門帝國,伊朗開始了希臘化時代。這個時代的出現適應了社會發展的需要。它把東方君主政體與希臘城邦制度結合在一起,使東地中海地區暫時擺脫了奴隸制危機,促進了各地政治經濟文化的進一步發展。但是,亞歷山大帝國像阿黑門帝國一樣,也是由許多民族組成的不穩定的軍事行政聯合體,其內部存在著嚴重的離心力量。因而在亞歷山大去世之後,帝國立即瓦解為許多大大小小的希臘化國家,其中伊朗是塞琉古希臘帝國的一部分。 四、馬其頓希臘帝國 塞琉古雖然是一個希臘人,但他卻成為了讓希臘人同波斯人和平生活在一起並享有平等權利的國王。在這段時期波斯和希臘兩種文明的碰撞使得人類在藝術和文化上有了許多重要的發展。 但在希臘化國家內部,始終存在著征服者與被征服者、剝削者與被剝削者之間的矛盾。這就削弱了其穩定性。公元前238年,在伊朗人民反抗馬其頓希臘殖民統治的鬥爭中,伊朗東北部游牧部落阿帕勒人的首領阿薩息斯奪取塞琉古王朝的帕提亞行省,建立起一個新王朝。該王朝在西方稱為帕提亞王國,我國則以阿薩息斯之名名其國,稱為安息。 五、安息王朝 安息王朝時期,地方貴族勢力強大,王權相對較弱,其後期全國分為許多小國,共推安息王為宗主。在長達4個半世紀的時間中。安息成功地對抗了塞琉古和羅馬的侵略,保衛了伊朗的民族獨立。 「帕提亞」是「巴列維」在西方拉丁文史料中的拼法,「巴列維」則是其本地語文中的拼法。在西方歷史上,帕提亞帝國因與羅馬帝國對抗而聞名,而在東方,這一帝國更為著名的名稱卻是與「巴列維」及其帝室始祖「安息Arshak」聯繫在一起的。在漢文的史籍記載中,中國最早與伊朗建立正式邦交便發生在漢朝與安息王朝時期;而薩珊王朝時期,波斯-伊朗的通行語言逐漸被稱為「巴列維語」,亦即中古波斯語,也就是後來成為波斯文學語言標準的達里語的前身。安息-巴列維家族對波斯的統治雖然持續了四百餘年,卻遠不是中央集權的,相反,它很大程度上更像是一種部落聯盟與封建采邑制度的混合,在安息王朝歷史上,帝位之爭十分頻繁,各地諸侯也紛紛割據自立----阿爾達西爾Ardashir正是趁著安息末年的內亂迅速崛起一舉建立薩珊王朝的。然而,分封也有好處,那就是貴族勢力雄厚,儘管皇權衰微,而國祚卻可以長期延續,這正如諸侯拱立下周朝的八百年基業。在伊朗安息王朝的晚期,帝室的一支被分封到屬國亞美尼亞,這一亞美尼亞的安息王朝一直統治到公元428年,因此,當薩珊家族推翻安息家族在伊朗的統治後,安息的正統便轉移到了亞美尼亞,而這些安息時代的世家大族在薩珊時期甚至阿拉伯哈里發帝國崛起之後的時期仍然在西亞、中亞甚至南亞等地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以下試對其中最為著名的三大家族進行一番梳理。 安息皇帝阿爾沙維爾Arshavir,即歷史上的弗拉特四世PhraatesIV,有三子一女,分別為阿爾塔西斯Artashes、卡林Karen、蘇林Suren和柯西姆Koshm,阿爾沙維爾死後諸子圍繞繼位問題發生爭執,後達成協議,阿爾塔西斯家族若絕嗣,則帝位將由卡林家族、蘇林家族和伊斯帕赫帕特Aspahapet/Ispahapet/Sparapet家族(柯西姆的丈夫任職軍隊統領Aspahapet,故有此稱)依次繼承,並且自此之後,這三大家族擁有「巴列維」的名號,亦即類似於安息王朝選帝侯的地位。「伊斯帕赫帕特」一詞又更多地用於表示伊朗、亞美尼亞軍隊統領的官職名稱,不是安息帝室的直系分支,而是從前部落聯盟時期的同盟婚姻部族,基於此,把伊斯帕赫帕特家族的事迹併入蘇林家族,同時增加另一重要家族----米赫蘭Mihran家族,依此構成新「巴列維三大家族」,來進行梳理。 蘇林家族無疑最為著名,被視為僅次於安息皇室的第一大貴族,帕提亞的軍隊統領亦多由其擔任。其中最有名望之人,自然是擊敗羅馬大軍、將統帥克拉蘇斬首的帕提亞將軍蘇雷那Surena/Surenas,這次戰役史稱「卡雷Carrhae之戰」,正是「古羅馬士兵借境安息、匈奴落腳甘肅」假說的起源事件。而在戰後不久,因功高震主,蘇雷那旋即被國君所殺。事實上,「蘇雷那」只是其姓氏「蘇林」的拉丁化拼法,其真實的名字則叫魯斯塔姆Rustam。安息王朝前期,因大月氏西遷,一部分塞人Saka也大月氏驅趕,也被迫西遷,進而侵擾安息邊境,正是依靠蘇林家族在東方的征討,安息王朝平定了塞人的侵擾,而與此同時,蘇林政權也逐漸獨立,在中國史籍中被稱為「烏弋山離」,在印度傳統中則被稱為「缽羅婆」、「帕臘瓦」或「印度-帕提亞」;其著名的國王岡兜發內斯(Gondophernes或Vindopharna)就是魯斯塔姆之祖父薩姆Sam。烏弋山離的統治中心在伊朗的東方、印度的西方,由於帕提亞人與塞人在各方面都非常接近,因此兩者迅速融合,當地遂被稱為「塞斯坦」/「錫斯坦」,也被視為蘇林家族的傳統領地。錫斯坦的蘇林家族在東方的統治斷斷續續維持了一百多年,到公元一世紀中期,貴霜王朝興起,其地一度附屬於貴霜,但到公元三世紀薩珊王朝興起後,此地旋又回歸波斯,其中蘇林家族與安息皇室的矛盾(蘇雷那之死以及帝位繼承問題等)可能是促使蘇林家族協同伊斯帕赫帕特家族背叛安息皇室與卡林家族、早早投入薩珊懷抱的重要因素。在伊朗的安息王朝與薩珊王朝交嬗之際,波斯的安息帝室被薩珊人滅族,作為其分支的亞美尼亞安息小朝廷出兵波斯,救出卡林家族遺孤,企圖扶植安息勢力東山再起,其國王庫思老Khosrov(梯利達特二世TiridateII)驍勇異常,一度將薩珊王朝的阿爾達西爾殺得丟盔棄甲,遠遁東方印度一帶,此時已經歸順薩珊王朝的蘇林家族中站出來一位名叫「阿納克Anak(意為「有罪之人」)的貴族,與阿爾達西爾達成秘密協議,約定阿納克前往刺殺庫思老,事成之後阿爾達西爾須保證其家族的名譽、地位及財富,於是阿納克假裝獲罪被滿門抄斬,隻身一人逃出薩珊人的追殺往庫思老處,逐漸騙取其信任,幾年之後俟機刺殺了庫思老,旋即被其手下人滅族,然而走漏了兩個兒子,一個逃往「中國」,另一個則逃往拜占庭。逃往拜占庭的這個遺孤,接受洗禮,皈依了基督教,教名為「聖格里高利St.Gregory」,後來在庫思老的兒子梯利達特Trdat統治時期回到亞美尼亞,說服梯利達特接受了基督教,成為亞美尼亞的開山大主教,其後裔長期繼任主教之位,末代主教薩哈克Sahak的女兒聯姻馬米科尼揚家族的哈瑪扎斯普Hamazasp,於是兩家遂合而為一。那個逃往「中國」的遺孤,名叫作「蘇林Suren」,後被帶回波斯薩珊宮廷,授予事先約定好的名譽、地位及財富,其家族後裔也常與薩珊王室聯姻,伊斯帕赫帕特家族也沾了這光。於是在薩珊朝末年巴赫蘭•楚賓BahramChobin叛亂時波斯王庫思老二世的兩個舅舅維斯塔姆Vistam和文多依Vindoy既被看成是那個「中國」遺孤蘇林的後裔,同時又被認為系出於伊斯帕赫帕特家族Asparapet。 卡林Karen,在亞美尼亞史料中位列巴列維三大家族之首。當伊朗安息王朝末代君主絕嗣時,本應由卡林家族繼承帝位,但薩珊人對其進行了屠殺,僅剩兩個遺孤被保存下來,其中一個前往亞美尼亞投奔其王庫思老,這就是後世亞美尼亞貴族「金薩健/堪薩拉康」Kamsarakan家族的始祖「金薩/堪薩爾Kamsar」。「堪薩爾」一名來源於其綽號「小腦袋」,因為堪薩爾作戰勇猛,頭部曾經被削掉一部分,故有此稱。金薩健家族最著名的成員,當屬摩尼教/明教的創始人——摩尼Mani,摩尼的母親滿艷Maryam出身卡林家族的金薩健分族,為安息皇室後裔,摩尼的父親跋帝Patek也出身帕提亞貴族,故摩尼創立之新宗教終為薩珊王朝所不容,其前朝遺裔之出身當亦為其中一大因素。金薩健/坎薩拉康家族遷往亞美尼亞之後,由於宗教的關係,更多地傾向拜占庭一方,其中不少成員曾加入拜占庭的軍隊成為其中的將領,比如查士丁尼「再征服」時期,最有名的將領是色雷斯人貝利薩留Belisarius和大宦官納爾塞斯Narses,後者便是亞美尼亞人,而與納爾塞斯同名的另有亞美尼亞籍三兄弟將領,本來服役於波斯軍中,後轉投拜占庭,征戰於義大利東哥特戰場,他們正是出自坎薩拉康家族。隨著亞美尼亞安息王室的絕嗣,坎薩拉康家族遂以巴列維家族在亞美尼亞的繼承者自居,並一度在封地內建立起「巴列維王朝」,其後,隨著馬米科尼揚家族的式微,坎薩拉康家族也逐漸衰亡,其領地被巴格拉圖尼家族并吞。 卡林家族的另一個遺孤留在了薩珊王朝,是較早歸順薩珊人的卡林家族分支,這一分族在薩珊宮廷中的地位也不低,並且也以安息-巴列維的繼承者自居。在薩珊王朝亡國之後,正是以該卡林家族為代表的波斯遺民勢力的頑強抵抗,才在北部的陀拔斯單/陀拔薩憚/塔巴里斯坦Tabaristan(今馬贊德朗地區)保住了古代波斯的一點血脈。卡林家族紮根雷伊Ray山區,在薩珊亡國後繼續與阿拉伯人周旋,多次發動反抗伊斯蘭教、復興祆教的運動,屢仆屢起,其後繼者巴杜斯潘王朝甚至一直延續到十六世紀,此時上距薩珊波斯亡國已近千年,實在可謂是「史上最漫長」的抵抗運動之一。 斯潘達家族就是雷伊的米赫蘭Mihran家族。薩珊王朝中期君主巴赫蘭五世的首相米赫爾•納爾塞Mihr-Narseh,即出自斯潘達/米赫蘭家族,米赫爾•納爾塞勢力極大,三個兒子分別掌握了各項大權,其後的首相之爭也主要在米赫蘭家族和卡林家族之間展開,兩者同為「巴列維三大家族」。到薩珊後期,米赫蘭家族的另一支開始崛起,其代表人物即為「巴赫蘭-楚賓」,巴赫蘭-楚賓本為北方行省總督,時值突厥、拜占庭聯合入侵,波斯兩面受敵,楚賓率軍擊敗突厥,射殺其葉護可汗,凱旋而返,旋即遇讒,遂被手下皇袍加身,稱帝于軍中,並打出恢復安息-巴列維舊國的旗號,擊潰薩珊國王霍爾木茲四世,霍爾木茲四世的兒子庫思老二世敗奔拜占庭,搬取救兵,拜占庭派出以馬米科尼揚家族穆舍爾Mushel為首領的亞美尼亞援軍,與楚賓進行了一場大戰。結果,楚賓潰敗,逃亡突厥、嚈噠,後終被庫思老二世募人刺殺;而以穆舍爾為首的亞美尼亞貴族也遭庫思老二世背棄,亞美尼亞復國之夢宣告破滅。安息滅亡之後,米赫蘭家族曾經建立地方王朝在高加索、阿爾巴尼亞地區實施過統治,這一統治甚至也延續到穆斯林入侵的九世紀,之後,這一米赫蘭王朝被亞美尼亞的勢力取代。而就在不久以後的中亞河中地區,興起了伊朗人的薩曼Samanid王朝,著名的伊朗民族史詩《列王記》正是在這一王朝所發起的中古伊朗文藝復興的大潮中誕生,而薩曼王朝傳說中的始祖,竟然被追溯到二百多年前的巴赫蘭•楚賓身上,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到,古代伊朗的巴列維傳統是何等的深厚! 六、薩珊王朝 帕提亞帝國從公元1世紀以後逐漸衰落,224年被法爾斯的阿爾達希爾一世推翻,阿爾達希爾一世建立了薩珊王朝。薩珊王朝同羅馬帝國和拜占廷帝國進行了長達數百年的戰爭,雙方互有勝負。在東面,伊朗先後受到厭噠人和突厥人的侵擾。 薩珊王朝代表了古代伊朗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頂峰和最高成就,「文明世界好像是由薩珊和羅馬平分的。」薩珊王朝繼承古化伊朗文化的傳統,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各個領域都有長足的進步,為現代伊朗文化奠定了堅固的基礎。薩珊王朝在溝通東西方文化交流方面,也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7世紀30年代阿拉伯人統一阿拉伯半島後,向外擴張,於642年擊潰伊朗軍。651年薩珊王朝滅亡,伊朗全境為阿拉伯人征服。 伊朗被征服後,成為阿拉伯帝國的一個行省,經過相當長的時間,伊朗人民逐漸由祆教改信伊斯蘭教。當時大批阿拉伯人移居伊朗,與伊朗人通婚。 8世紀中葉,呼羅珊爆發了伊朗奴隸出身的阿布穆斯利姆領導的反對倭馬亞王朝統治的起義,阿拉伯大地主阿布-阿拔斯利用這次起義,推翻了倭馬亞王朝,於750年建立阿拔斯王朝,762年阿拔斯王朝遷都巴格達。由於伊朗人在起義中所起的作用以及阿拉伯帝國政治中心東移,伊朗在阿拔斯王朝中的影響顯著增加,伊朗人巴爾馬克家族3代先後任哈里發的大臣,成為實際統治這個帝國達半世紀之久(752~803)的世家。 從9世紀起,阿拔斯王朝中央權力日漸衰落,在伊朗境內及其鄰近地區,相繼出現一些獨立或半獨立的地方王朝,與巴格達分庭抗禮,有時甚至威脅到哈里發的存在。820~872年塔希爾王朝統治呼羅珊;9世紀後期,薩法爾王朝據有呼羅珊、赫拉特、克爾曼、法爾斯、伊斯法罕等地;874~999年薩曼王朝統治呼羅珊、塔巴里斯坦、赫拉特和中亞的河中地區,以布哈拉為中心。 突厥人在阿富汗建立的伽色尼王朝(962~1186)推翻薩曼王朝後,繼續擴張,統治範圍包括呼羅珊、塔巴里斯坦、河中地區和印度北部。控制伊朗西部的則是巴格達的布韋希王朝。這些封建王朝之間爭戰不已,造成很大破壞,但在各自統治地區,也興建公共工程,延攬文人,獎掖學術,形成伊斯蘭文化的多中心。 11世紀初,塞爾柱突厥人由中亞來到呼羅珊,於1055年進入巴格達,取代布韋希王朝的統治。進而征服敘利亞,打敗拜占廷帝國,建立起一個東起中亞、西迄博斯普魯斯海峽,包括伊朗在內的塞爾柱帝國。伊朗境內的一些小王朝,或者被滅,或者臣服於塞爾柱王朝。 塞爾柱王朝重用伊朗人。阿爾普-阿爾斯蘭(1063~1072在位)及其子馬利克沙(1072~1092在位)都依靠波斯血統的首相尼扎姆-穆勒克綜理政務。塞爾柱王朝實行稱為「伊克塔」的軍事采邑制,軍事長官擁兵坐大,形成封建割據,帝國不久即告分裂。12世紀末,花拉子模王國奪取伊朗東北部,13世紀初佔領伊朗全境。 成吉思於1219年率軍西侵,在征服花拉子模和中亞其他地區後,又蹂躪了呼羅珊、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喬治亞等地。成吉思之孫旭烈兀於1258年攻佔巴格達,滅阿拔斯王朝,以伊朗為中心建立伊兒汗國。伊兒帝國的蒙古人逐漸接受了伊斯蘭教,並任用伊朗人為行政官吏。在合贊(1295~1304在位)和完者都(1304~1316在位)統治期間,帝國曾有一個短暫的興盛時期。 1330年代以後,伊兒帝國復陷於分裂,呼羅珊、馬贊達蘭等地發生起義,軍事將領紛紛據地自立。在亞塞拜然、伊拉克有哲拉伊爾國家(1336~1441),在法爾斯、克爾曼、庫爾德斯坦有穆扎法爾國家(1313~1393),在呼羅珊有沙爾別達爾國家(1337~1381),相繼獨立。 西察合台國的貴族帖木兒在奪取中亞地區後,開始西侵。1380~1393年征服伊朗全境,繼而攻佔美索不達米亞,並於1402年打敗奧斯曼帝國的軍隊。1405年帖木兒死後,他的帝國迅速瓦解,統治範圍只限於河中地區和伊朗東部,伊朗的西部和中部則為土庫曼的黑羊王朝(約1375~1469)所佔有。1467~1468年,白羊王朝先後戰敗黑羊王朝和帖木兒後裔阿布賽義德,遂統治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庫爾德斯坦和伊朗東部。1502年,白羊王朝為薩非王朝所滅。  薩非家族興起於亞塞拜然的阿達比爾地區。1502年,伊斯梅爾一世滅白羊王朝,建薩非王朝,據有伊朗中部和西北部。其後又取得兩河流域下游地區和伊朗南部。1510年他戰敗佔據呼羅珊的烏茲別克。薩非王朝極盛時版圖還包括阿富的坎大哈、赫拉特。薩非王朝與奧斯曼帝國曾長期進行戰爭。阿拔斯一世初期,曾割讓大片土地給奧斯曼帝國。1597年阿拔斯戰敗烏茲別克人,1603年起對奧斯曼帝國發動攻勢,收復了全部失地。1639年雙方訂約,巴格達屬奧斯曼帝國,埃里溫屬伊朗。這次劃定的疆界直至19世紀基本未變。 17世紀末,薩非王朝日益衰落。1709年阿富吉爾扎部落在米爾維斯領導下起而反抗伊朗在坎大哈的統治,打敗伊朗軍,取得獨立。1722年米爾維斯之子馬赫穆德率軍攻入伊朗,佔領伊斯法罕,伊朗國王海珊一世退位,馬赫穆德自立為伊朗國王。阿富汗人的入侵遭到伊朗人的抵抗,俄國、土耳其也乘機侵奪西北邊境,伊朗陷於分裂混亂。海珊一世之子塔赫馬斯普二世(1722~1732在位)逃至馬贊達蘭,圖謀恢復。後呼羅珊的阿夫沙爾部落首領納迪爾率軍把阿富汗人逐出伊朗,又從土耳其人手中奪回全部失地,於1736年自立為伊朗國王,改稱納迪爾沙,是為阿夫沙爾王朝(1736~1796)。1736~1739年間,納迪爾沙率軍侵佔阿富汗和印度北部,大肆劫掠。1747年納迪爾沙被暗殺,內部爭亂,其孫沙赫魯赫據有呼羅珊,直至1796年為卡扎爾王朝所滅。伊朗的南部和西部則為桑德王朝(1750~1794)所統治。後來卡扎爾部落的阿迦穆罕默德(1779~1797在位)取代桑德王朝,建立卡扎爾王朝,並控制了伊朗全境。 六、1906年的制憲 卡扎爾王朝初期,西方列強加緊在伊朗爭奪權勢。1801年俄國兼并喬治亞。兩次俄國-伊朗戰爭的結果,伊朗割讓裏海附近的一些地區,同意不在裏海設置海軍,給俄國商人以優惠特權。1856年,因赫拉特問題,伊朗同英國發生戰爭,伊朗戰敗,承認阿富汗獨立。19世紀下半葉,英、俄攫取了在伊朗採礦、築路、設立銀行、專賣商品、訓練軍隊等特權。由俄國人擔任軍官的哥薩克旅(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擴編為師),成為俄國干涉伊朗內政的工具。英波石油公司(1935年更名為英伊石油公司)奪取了大量的石油資源。1907年英、俄兩國為共同對付德國,又相互勾結劃分了在伊朗的勢力範圍:北部屬俄國,南部屬英國,中部為緩衝區。 伊朗中央政府被英俄消弱,同時慢慢失去了對整個國家的獨裁統治,從而導致了伊朗卡扎爾王朝國王穆扎法爾-丁國王在1906年簽署了以建立一個適當的議會和限制自己獨裁統治為形式,而給予伊朗人民制憲權利的法令。1908年穆罕默德-阿里國王廢除了憲法,但不久由於民族主義運動日益高漲,他不得不作出退讓。從而憲法得以了恢復,而穆罕默德-阿里被迫退位。 十月革命以後俄軍方官員離開了伊朗,而此時的伊朗士兵禮薩沙已成為了一個富有影響力的人物。當時,英國在伊朗的勢力並沒有被俄國的競爭對手所動搖,並在伊朗國內扶植一個強大的中央政府來保護他們在伊朗的利益,特別是在石油工業方面的利益。卡扎爾(凱加)王朝的皇帝艾哈邁德國王不願同英國進行合作,而曾經受到英國人歡迎的議會到那時也成了英國人的擋路石。 七、巴列維王朝 禮薩沙由於被英國人認為能夠控制整個國家並維護他們在伊朗的利益而獲得了一些權利。1921年他在以後成為首相的年輕的新聞記者賽義德-齊亞丁的輔佐下發動了軍事政變。作為塔巴塔巴伊手下的戰爭部長,禮薩沙漸漸地完全掌握了整個政府和議會。最終議會在1925年驅逐樂艾哈邁德國王,並由國民代表大會選舉禮薩-汗作為國王,由此締造了巴列維王朝。1935年3月21日,改國名為伊朗。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伊朗與德國關係較密切。1941年6月德國入侵蘇聯後,英國和蘇聯於8月出兵佔領伊朗。禮薩沙退位,其子穆罕默德-禮薩繼位(1941~1979在位)。由於禮薩沙國王背叛了英國,因此英國人拒絕了禮薩國王到加拿大進行政治避難的請求,而將他送往了馬達加斯東面的模里西斯島,然後是南非的約翰內斯堡,1944年他在那裡去世。 1942年1月,英國、蘇聯和伊朗訂立同盟條約,英、蘇承諾尊重伊朗的主權、獨立,在戰爭結束後6個月內撤出駐軍,伊朗則在運輸方面提供方便。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美國亦向伊朗派駐軍隊,協助運輸軍事物資。1943年9月,伊朗對德宣戰。大戰結束後,美、英軍先後撤出;蘇軍遲遲未撤,並支持伊朗人民黨於1945年12月成立的伊朗亞塞拜然自治政府。經過談判,蘇軍於1946年5月撤出。同年12月亞塞拜然自治政府被推翻。但此後該地區仍保留若干自治權。 1951年,民族陣線領導人穆罕默德-摩薩台出任首相,宣布實行石油國有化,因而與英伊石油公司發生爭議。英國和美國向伊朗施加壓力,企圖迫使伊朗讓步。1953年8月,國王試圖解除摩薩台職務未成,被迫出走。幾天後,在美國支持下親國王勢力逮捕了摩薩台,國王返回伊朗。1954年8月,伊朗同外國石油公司財團達成協議,將石油公司歸還外商。此後巴列維王朝在美國幫助下擴充軍備,設立秘密警察機構國家安全局,實行獨裁統治。1955年伊朗參加由美國控制的帶有軍事同盟性質的巴格達條約組織。 八、伊斯蘭共和國的歷史 穆罕默德-禮薩為了鞏固其王朝的統治,利用石油收入和美國援助,推行社會經濟發展計劃。60年代初,他提出進行「白色革命」,其中包括土地改革,工人在企業中入股分紅。但由於計划過大等原因,造成經濟嚴重失調。同時,城市人口激增,通貨膨脹,物價上漲,貧富懸殊加劇,各種社會矛盾激化。自1977年下半年起,各地反政府動亂不斷升級,到1978年下半年達到高潮。 1979年1月,國王被迫出國。2月1日,因反對國王而流亡國外的伊朗什葉派領袖阿亞圖拉-魯霍拉-霍梅尼返回國內,任命邁赫迪-巴扎爾甘為總理,組織臨時政府。2月11日,國王任命的沙普爾-巴赫蒂亞爾政府倒台,巴列維王朝遂亡。4月1日,霍梅尼宣布成立伊朗伊斯蘭共和國。12月舉行公民投票,通過了新憲法。憲法規定,以什葉派伊斯蘭教義為立國準則;霍梅尼作為終身宗教領袖,在行政、立法、司法及軍事方面擁有最高權力;總統和議會由普選產生。 共和國成立之初,伊朗經濟形勢逆轉,政局動蕩。庫爾德、土庫曼等少數民族要求自治,發生武裝反抗。政界高層人士中,以總統阿布-哈桑-巴尼薩德爾為代表的溫和派同伊斯蘭共和黨的原教旨主義者在內外政策上鬥爭激烈。1981年6月,巴尼薩德爾被霍梅尼免黜,後流亡國外。新總統穆罕默德-阿里-拉賈伊和新總理穆罕默德-賈瓦德-巴霍納爾及其他高級官員迭遭暗殺。同年10月,伊斯蘭共和黨總書記霍賈托利斯拉姆-阿里-哈梅內伊當選總統,米爾-海珊-穆薩維就任總理以後局勢漸趨穩定,反政府組織均遭嚴厲鎮壓。政府放寬對經濟的管制,工農業生產亦稍回升。 在對外關係上,霍梅尼強烈反美,對蘇聯亦不信任。1979年11月,伊朗扣押美國人質,至1981年1月兩國始達成釋放人質的協議。1983年,伊朗取締人民黨,驅逐蘇聯外交官;但同蘇聯的經濟關係仍較密切。伊朗宣稱要輸出革命,使一些鄰國疑懼。伊拉克同伊朗在邊界、民族、宗教問題上,久有爭議。1980年9月,伊拉克出兵伊朗,兩伊戰爭爆發。1981年9月以後,伊朗反攻,收復大部分失地,於1982年,7月攻入伊拉克境內。1983年下半年起,雙方互相空襲對方城市、石油設施和波斯灣的油輪。戰爭主要在兩國邊境地區進行,長期相持不下。1988年8月20日雙方停火。 1989年7月,拉夫桑賈尼總統執政後,奉行「對外廣開門戶,對內搞活經濟」的政策。 九、伊朗與印度的關係 今天印度主體民族的印度斯坦族和伊朗人都是公元前1000年來自高加索-中亞一帶講東支印歐語的雅利安移民,兩個民族在語言、文化和宗教信仰上有許多共同點,再加上兩個國家彼此相鄰,因此相互的往來相當頻繁。近代英國佔領印度後,這種交往逐漸減少。1947年印度獨立後,它與伊朗的關係經歷一個複雜而曲折的發展過程:由開始的冷淡到六七十年代的升溫,由80時代雙方關係受挫再到九十年代的逐漸變熱。 印度獨立後不久,於1950年與伊朗建立外交關係。但雙方只有商貿上的往來,而在政治領域卻交往甚少,甚至對立。造成這種狀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兩國在外交路線上的分歧。戰後,伊朗巴列維王朝採取了親西方的路線。相反,尼赫魯總理領導下的印度卻奉行一種不結盟的外交政策。其次,是納賽爾的因素。1952年,納賽爾上校領導的埃及自由軍官組織發動政變,一舉推翻了法魯克王朝,建立埃及共和國。後來,埃及與敘利亞合併,組建了阿拉伯聯合共和國。納賽爾反對君主政體,試圖用共和國體制統一阿拉伯國家,並且想做阿拉伯國家的領袖。尼赫魯與納賽爾都是不結盟運動的倡導者,因此他支持納賽爾做阿拉伯世界的領袖,並贊同他所奉行的世俗主義政策。相反,伊朗國王竭力反對納賽爾主張的「激進的共和體制」,把這些政策視為對伊朗王國安全的最大威脅。其三,是巴基斯坦因素。當時,為了反對納賽爾主義,伊朗國王採取了兩種對抗方式:他力圖把伊斯蘭教作為一種意識形態來抵制納賽爾主義,故而提倡伊斯蘭教徒加強團結,並鼓勵建立一個伊斯蘭國家集團。另外,他極力發展與非阿拉伯國家的關係,以減少伊朗的孤立狀態,因而把信奉伊斯蘭教的巴基斯坦作為他重點團結的對象。1955年伊朗和巴基斯坦都加入巴格達條約組織以後,兩國的聯繫更加緊密。應當指出,伊朗國王加強與巴基斯坦的關係,是出於政治的目的,即把巴基斯坦納入抗衡納賽爾主義的一種力量,並不是針對印度的。但是,巴基斯坦在伊斯蘭世界一再宣傳它與印度在克什米爾的爭端並使這種爭端國際化,巴基斯坦這種態度必然影響印度與伊朗的關係。 到了60年代,美國的戰略興趣已由西亞大陸逐步轉移到印度洋。由於伊朗在美國全球戰略地位的下降,美對伊朗的支持也有所鬆弛。伊朗為了尋求外部援助,避免孤立,便著手結束與美國的特殊關係,恢復與蘇聯的正常關係。1964年伊朗與土耳其、巴基斯坦簽署了一個「地區合作發展條約」。但是,由於伊朗與巴基斯坦的經濟聯繫有限,伊朗建議擴大該條約的成員國,把印度、阿富汗也擴充進來。對此,巴基斯坦反對,並且強調該組織的伊斯蘭教色彩。伊朗認為印度是南亞地區的大國,無論在政治和在經濟上都有重要影響。印度不僅是一個巨大的市場,而且在其他方面兩國經濟技術合作的前景也非常廣闊。對於印度來說,發展與伊朗關係有三點好處:伊朗親美政策的改變,符合不結盟運動原則;印度與伊朗發展關係,有益於削弱巴基斯坦在伊斯蘭世界的影響;印度缺乏能源,需要有伊朗穩定的石油供應。70年代,印度與伊朗的友好關係進入一個高潮。 1979年,伊朗革命以後,印伊關係受到很大影響。伊朗精神領袖霍梅尼指把宣傳和捍衛純粹的伊斯蘭思想作為自己的使命,把保衛世界各地穆斯林的權利作為他們的神聖義務,因此:一方面,伊朗想團結穆斯林國家,支持世界各地穆斯林的鬥爭;另一方面,又與一些穆斯林國家發生衝突,如與沙烏地阿拉伯競爭伊斯蘭領袖,與伊拉克爆發戰爭等。1979年以後,伊朗在克什米爾問題上表現出強烈的伊斯蘭色彩,宣布「支持克什米爾穆斯林兄弟要求自治權利的鬥爭」,「傷害巴基斯坦,就是傷害伊朗」。伊朗還對印度國內印度教徒與穆斯林之間的宗教衝突極為關切,支持印度穆斯林的各種鬥爭。由於以上原因,印度與伊朗關係又陷入低谷。 1991年蘇聯解體,印度與伊朗關係改善和升溫。主要原因有: (1)美國因素。1980—88年的兩伊戰爭,增強了美國在阿拉伯的勢力。特別是1991年的海灣戰爭,不僅鞏固了美國與阿拉伯國家的關係,而且也增強了美國軍事勢力在阿拉伯的存在。美國對伊朗的敵視態度和它在西亞勢力的增長,大大地削弱了伊朗在該地區的影響,使伊朗倍感困難和孤立。為了扭轉外交和經濟上的困境,伊朗認識到國家和民族利益應當高於宗教的情感,因此逐步淡化伊斯蘭意識形態。另外,伊朗領導人也意識到,印度是南亞地區大國,政治和經濟實力雄厚,發展與印度的友好關係對緩解伊朗的孤立處境會大有裨益。對於印度來說,與伊朗發展關係也可以制衡或削弱伊朗與巴基斯坦的特殊關係。 (2)中亞因素。冷戰後,原蘇聯中亞五國由於受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和極端主義思潮的影響,宗教和民族衝突加劇。伊朗擔心自己會被捲入這種衝突之中,也擔憂中亞難民會大量流入伊朗。另外,中亞國家由於剛剛獨立,急需外部的援助,伊朗的產品在中亞頗受歡迎,所以伊朗願意發展與中亞各國的關係。印度一直把中亞視為自己延伸的鄰國,在政治方面,印度擔心中亞各國伊斯蘭極端主義勢力的泛濫,會對克什米爾地區和印度國內的穆斯林產生影響。在經濟方面,中亞巨大的市場潛力對印度有極強的吸引力。在安全方戰略方面,印度與中亞各國保持良好關係,可以抗衡巴基斯坦對這個地區的滲透和影響。因此,印度竭力想在中亞地區發揮自己的作用和影響。共同的利益和需求使印度和伊朗在與中亞國家發展關係過程中相互接近,加強合作。例如,為了解決印度商品進入中亞問題,1995年4月,印度、伊朗與土庫曼三國簽署了協定,印度商品由印度孟買港經波斯灣運到伊朗的阿巴斯港,由阿巴斯港經伊朗和土庫曼之間的鐵路和公路運到土庫曼,再由土庫曼運往中亞各國。 (3)阿富汗因素。阿富汗是印度和伊朗的近鄰,塔利班政權在阿富汗的崛起,促使印伊兩國的聯繫更加緊密。1989年蘇聯從阿富汗撤軍以後,喀布爾的拉巴尼政權、杜斯塔姆的反對派聯盟、以普什圖族人的「塔利班」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勢。1996年9月,塔利班攻克喀布爾,驅逐拉巴尼總統。塔利班粗暴地對待國內的什葉派少數派穆斯林,使伊朗廣大的什葉派民眾深感憤怒,塔利班大量生產和走私毒品也使伊朗感到憂慮。對於印度來說,塔利班也是威脅。另外,從地緣戰略來講,巴基斯坦一直支持塔利班,這會使印度在戰略安全上感到極大的壓力。因此,在對待塔利班問題上,伊朗和印度態度和立場十分接近。 (4)能源因素。伊朗盛產石油、天然氣,是世界上居第五位的產油大國,天然氣儲量居世界第二位。西方對伊朗採取敵視政策,對其實行經濟制裁。伊朗極力尋找能源出口市場,印度正是伊朗所尋覓的能源合作夥伴。印度缺乏石油,尋找一個每年都能向其提供大量而便宜的石油天然氣資源的國家,一直是印度的需要。因此,能源合作是印度與伊朗發展友好關係的動力。為了解決伊朗的天然氣運往印度的問題,需要印伊之間修建一條經過巴基斯坦的陸上輸氣管道,但是由於印巴關係糟糕,很難實施。 (5)經濟因素。為了打破封鎖、恢復經濟,伊朗必然要向外尋找經濟合作夥伴。印度近年來經濟發展很快,而且是一個低成本的科技產品供應國,適應伊朗的國情和科技水平。從印度來看,與伊朗發展合作,一方面可以擴大印度產品的市場,另一方面,也可以擴大印度在穆斯林世界的影響,從戰略上抵消巴基斯坦在這裡的勢力。印度與伊朗在許多領域,如海運、鐵路、電力、通訊、郵電、環保、旅遊等方面都簽署了合作協定。1991年,印度同意幫助伊朗建設一個發電10兆瓦的核反應堆。對此,美國堅決反對。 十、中伊兩國關係 伊斯蘭革命勝利後,鑒於伊朗的伊斯蘭共和制本質和其所採取的外交政策與反對霸權勢力的方針政策,中國政府一反常態,對中伊兩國關係給予了特殊的重視。因此,在毛澤東1976年逝世後,成為毛的欽定接班人的華國鋒在伊斯蘭革命取得勝利之初對伊朗進行了訪問。中國是伊斯蘭革命勝利初期,最先正式承認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體制的國家之一。由於中伊兩國在許多地區問題和國際秩序中持有相同的立場和共識。因此中伊兩國關係逐步地得到了發展和加強,即便是在伊朗最危難的時刻,和美國施加壓力最強烈的情況下,中國政府也沒有斷絕與伊朗的關係。儘管西方媒體對伊朗展開大肆的惡毒攻擊和反宣傳,並實施了制裁和發出重重威脅,但是,中國政府依然果斷地接受時任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總統大阿亞圖拉哈梅內伊首次對中國進行訪問,中伊兩國關係隨著時任總統拉夫桑賈尼對中國進行的訪問而達到了高潮。伊朗現總統哈塔米不久前對中國進行的友好訪問,在伊朗的外交關係史上又揭開了新的一頁,取得了重大的成果。 中國在伊朗的外交政策中的地位 關於伊朗的外交政策,存在有兩種立場和觀點。第一種觀點傾向西方,認為,西方是進步、發展與高新科技的泉源。伊朗政府和西方國家建立廣泛的良好關係,以從西方獲得先進技術,使國家得到快速的發展。另外應儘快消除伊朗與西方發展關係道路中的障礙和裂縫。但是,這一派中的部分人和部分團體為與西方發展關係,而採取了極為被動和有失國家尊嚴的觀點和立場,並全盤屈從於西方在人權、恐怖主義、非常規武器、叛教者拉什迪、政治體制方面對伊朗的無端指控。第二種觀點傾向東方,主張,符合理性和國家利益,是外交的核心,儘管從科技的角度來說,東方國家沒有達到西方的科技水平,但是部分東方的發達國家和新型工業化國家,則完全可以滿足伊朗在經濟軍事和工業投資中的需求,而最重要的一點是,在與東方國家發展關係中,本國的獨立不會受到威脅。 伊朗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第二種觀點框架內與中國發展關係的。伊朗認為中國是一個擁有強大潛在能力的國家,中國完全有能力在美國欲建立單極世界,推行其全球霸權政策的道路中,築起一道堅固的路障。因此,這也是促使中伊兩國始終加強政治經濟合作的關鍵所在。在拉夫桑賈尼擔任總統期間,為抵制美國的全球霸權政策,曾提出了建立伊朗――印度――中國三方聯盟,但由於中印兩國的傳統對峙而沒有實現。 在新形勢下,伊朗提出了兩種與中國交往的模式,部分人士認為,伊朗應該在經濟和借鑒中國經驗這兩個方面與中國發展關係。因為中國經歷了從毛澤東的時代而過渡到民主時代,從閉關鎖國的時代過渡到了對外開放和繁榮的時代。這些人士們為肯定自己的觀點而提出,中國政府絕不會因與伊朗發展關係而使中國與西方,尤其與美國的關係惡化。尤其是,中國佔據著美國廣闊的市場,而美國絕不會容忍中國與伊朗加強安全合作。因此,中國絕不會因小失大得罪美國。如今已經證實,每當中國在美國的利益面臨危險,中國就會在中伊合作中退縮。另外,中國發展與伊朗的關係,主要基於經濟的基礎之上。中國認為,於其讓伊朗成為一個地區軍事強國,不如使伊朗成為一個地區經濟強國,以便為中伊發展關係創造有利的環境。另一些權威人士則在強調與中國發展經濟關係的同時,把政治和安全合作放在首要地位。這些人士認為,中國有能力抵制美國在地區的勢力滲透,鑒於中國在不同領域與美國產生有嚴重分歧,這為伊中加強政治與安全合作,共同抵制美國貪得無厭的霸權野心創造了有利的環境。兩國均對目前的世界機制感到憂慮,兩國都反對北約向東向南擴展。另外,兩國在核武器、人權、大突厥主義和中亞至遠東要求民族獨立等方面面臨著挑戰。因此,兩國完全可以建立戰略夥伴關係。鑒於此,建立伊朗、印度、中國、俄羅斯四國聯盟的構想一直是伊朗總統外交工作的日程。 發展伊中兩國關係的目標和領域 伊中發展關係有以下幾個目標和領域:第一,伊朗總統哈塔米不久前對中國進行的友好訪問,事實上奉行的還是過去傾向東方的政策。但有所不同的是,以前所奉行的注視東方的政策,著眼點在於政治和安全領域,其目的在於抵制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的威脅,而現今所奉行注視東方的政策則側重於文化和安全方面。伊朗現政府所奉行的各文明間展開對話和消除矛盾緩和局勢的政策,以及文化和經濟世界化所帶來的威脅與挑戰則為這一轉變提供和了良好的環境。 另一領域就是伊中兩國關係不斷發展的進程。從兩國的貿易關係的角度來看,兩國的年貿易額從革命初期的幾百萬美元發展到了1999年的13.47億美元。也就是說,幾乎每三年兩國的年貿易額平均增長兩位數。 兩國均反對美國所倡導的單極化世界,這可以說是伊中發展關係的另一領域。 伊中發展關係的目標之一就是經濟。中國擁有相對發達和雄厚的經濟實力,完全可以成為未來世界的一個經濟軸心。中國的外匯儲備使得中國有能力在國外投資。由於伊朗日益在石油、天然氣工業、大壩、水泥、石油化工、電力領域需要大力投資,因此,在上述領域完全可以吸引中國的投資和專業技術。當然,在伊朗的第一和第二個五年發展計劃中,中國政府共向伊朗提供了十七億美元信貸,是為伊朗造船、電站、水泥廠和地鐵建造工程提供信貸最多的一個國家。目前伊朗包括在承建德黑蘭地鐵在內的多個項目工程中與中國簽訂了多項合同。鑒於部分經濟大國和國際金融機構對伊朗所奉行的原則性政策深感不滿,拒絕向伊朗提供貸款和基礎設施建設信貸,因此,發展與中國的關係尤為重要。從另一方面來說,鑒於中國人口眾多,因此,是伊朗傳統工業產品和非石油產品的良好市場。伊朗必須盡一切努力,早日進入中國的這一廣闊的市場。 充分地利用中國在世界上所具有的重大作用,是加強伊中兩國關係的另一動因。事實上,中國是一個在世界上起有舉足輕重作用的大國,人口眾多,擁有250萬人的軍隊,且擁有各種先進的武器和強大的作戰能力。因此,中國完全可以在世界舞台上發揮影響性作用。由於中國擁有上述能力,因此在前蘇聯解體之後,有許多國家立即投入了中國的懷抱。鑒於中國沒有與世界任何國家簽訂專門的軍事聯盟條約,伊朗完全可以利用中國的經濟和軍事能力,以及中國在聯合國安全理會所擁有的否決權和在許多其它國際機構所擁有的表決權。因此許多西方國家對中國的偏袒性作用產生有憂慮,並極力地在破壞伊中兩國的友好關係。 中國和伊朗對西方所宣稱的人權和恐怖主義問題持有共識是兩國加強關係的又一因素。伊中兩國均認為:西方所宣稱的人權是帶有偏見和惡意的,西方國家在利用人權來實現自己的非法利益。美國提出維護人權的要求純粹是對伊中兩國內政的無端干涉。因此,中國和伊朗一直是美國反宣傳的目標。美國聲稱,中國政府沒有向功邪教組織提供優惠政策是對人權的踐踏,並肆意要求中國取消死刑,承認西藏獨立。同樣,美國和西方國家也對伊朗施加了相同的壓力,要求伊朗放棄審判間諜案,承認白哈依邪教為正式宗教,取消死刑,接受毫無公正可言的中東和平。美國和西方國家向中國和伊朗施加的上述壓力無疑將促使中伊兩國進一步加強密切合作與聯合。 伊朗和中國是兩個擁有幾千年悠久歷史和古老文化的文明古國。這對於伊朗這個文明間對話思想的倡導國來說極為重要。中國擁有為數眾多的穆斯林,清真寺和宗教學府,這為中伊兩國加強文化交流與合作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另外,在伊斯蘭初期,伊朗穆斯林作為商人和文化使者將伊斯蘭教帶入了中國,且在伊朗穆斯林學者的努力和宣傳下,伊斯蘭教在中國廣為傳播。波斯語在中國,尤其在穆斯林中產生有極大的影響。時至今日,仍有許多穆斯林還使用波斯語來做禮拜的舉意。除了《古蘭經》之外,中國穆斯林的大多數宗教典籍是波斯語版本。 伊朗在中國外交政策中的地位 在中國看來,伊朗具有重要的經濟和地緣政治地位,儘管在中國人眼中,由於巴基斯坦可以與印度的核威懾相抗衡,因此,對於中國來說,伊朗沒有巴基斯坦那麼重要。但是從地緣政治和經濟的角度來說,伊朗南雄居於世界能源的通道――波斯灣和阿曼海北岸,扼具重要戰略意義的咽喉要道霍爾木茲海峽,伊朗北與21世紀的能源中心――中亞、裏海和高加索地區接壤,是中亞、裏海能源運往國際市場的一條最經濟、最便捷和最安全的通道。 鑒於此,伊朗是中國商品打入中亞、高加索地區的一個集散地和大門。從根本上來說,中國與其它國家的外交政策是基於經濟利益基礎之上的雙向政策。舉例來說,在兩伊戰爭中,中國既向伊朗出售武器,也向伊拉克出售武器。時到今日,中國很少受美國宣傳的影響,因為美國在竭盡全力地向伊朗實施軍事和經濟包圍。鑒於此,中國希望發展與伊朗的關係主要是利用伊朗在中東,中亞,高加索地區所佔據的極為重要的戰略地位,使伊朗成為一個有能力維護地區穩定的國家,以便阻止美國向中東、中亞和高加索地區的勢力滲透和擴展。鑒於此,中國發展與伊朗的關係是有以下多個目標的。 第一,中國是世界上第三石油消費大國,在21世紀中國將嚴重地依賴於石油進口,中國日益對石油和天然氣能源的進口,和中國在石油自由化潮流中所具有的利益,不得不使中國這個世界大國對中東和其它產油國家給予特殊的關注。鑒於波斯灣和裏海的石油所具有的特點,和石油儲量的有限性,以及世界其它地區的石油資源有枯竭的可能,因此,中國把目光聚集在了伊朗這個21世紀具有非常重要戰略地位的國家。部分專家們認為,由於伊朗具有良好的經濟增長勢頭、雄厚的軍工業基礎和重要的戰略地位,因此,中國選擇與伊朗發展關係,可以說是中國做出的一個正確的選擇。 第二,利用伊朗在中東、中亞和高加索地區的作用。伊朗在中東、波斯灣、中亞、高加索地區所具有的重要的戰略地位和地緣政治,可以說是伊朗所擁有的一大自然政治與經濟優勢。由於中國正確地認識到了這一點,因此,加快了與伊朗這個地區大國發展密切關係的步伐。政治問題專家們認為,中國為了進一步密切與伊朗的關係,甚至願意向伊朗提供一系列政治和經濟優惠。由於伊朗所具有的這一自然政治地位,因此,中國在許多地區性政治事務中對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的觀點與立場給予了特殊的關注和重視。因此,在波斯灣地區政治事務中,中國政府認為,波斯灣周邊國家與伊朗一道,採取集體性安全防禦措施是極為重要的。 第三,經濟。中國是當今世界的一個經濟和軍事大國。從經濟的角度來看,中國很快將取代許多世界經濟強國的地位。就連西方人也不得不承認,到2025年,中國這條東方巨龍將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強國。中國具有領導和管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經驗和能力,每年擁有幾十億美元的貿易順差,經濟發展速度接近兩位數,隨著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在未來幾年時間裡,中國將成為說一不二的經濟強國。甚至部分專家們認為,過去兩年爆發的亞洲金融危機完全是靠中國的經濟能力和堅挺的貨幣價值得以消除的。一般來說,一國的經濟發展與其它國家之間的關係具有緊密的聯繫。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需要不斷地開闢新的消費市場和原材料來源地。伊朗則是一個人口眾多,具有良好的經濟基礎和投資環境,因此,將是中國商品的良好市場。伊朗的原材料可以滿足中國工業的部分需求。儘管中伊兩國1999年的年貿易額達到13.43億美元,但是,隨著中伊兩國關係的不斷發展,兩國經濟能力的不斷提高和中國在伊朗的投資力度加大,中伊兩國的年貿易額將會有顯著的提高。 中伊兩國關係發展道路中的障礙 中伊兩國關係發展道路也面臨著一系列障礙和問題。這些問題主要是受美國反伊朗政策和中國面對美國,採取相對靈活的外交政策的影響。中伊兩國是兩個地區性大國,在地區和世界範圍內均奉行著獨立自主的政策,因此,中伊兩國所奉行的這一獨立政策與美國欲建立單極化世界的霸權政策是水火不相融的。鑒於此,美國根本不願看到中國涉足中東、中亞和高加索地區。 儘管中國頑強地屹立於美國的面前,並使美國的外交政策理論受到了質疑。但是,由於美國和猶太復國主義政權控制著幾個關鍵部位,因此,中國有時不得不採取較溫和的立場。舉例來說:中國一直保持著較高的經濟增長率,但中國經濟持續發展中的一大障礙就是中國尚未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世貿成員國以中國的共產主義體製為借口,一直阻止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中國經過十三年的付價還價,並答應向美國提供一些優惠,才於今年有望加入世貿組織。鑒於此,每當伊中兩國關係得以提高時,中國進入世貿的道路中就會面臨新的困難和障礙。 儘管中國發展與伊朗的關係主要出於經濟目的,但是,中國任何時候絕不會因與伊朗的20億美元的年貿易額而斷送與美國的550億美元的年貿易額和與猶太復國主義政權所簽訂的多項合同。鑒於此,時至今日,伊朗根本不接受中國終止與伊朗在建造核電站工程中的合作是由於技術原因所致的辯解,而是認為,是由於美國和猶太復國主義政權所施加的壓力,使得中國取消了伊朗從中國購買價值十七億美元的核反應堆的合同。 事實上,中伊兩國關係要想更進一步提高,只有中國領導人排除外部影響,採取大膽果斷立場的情況下方可實現。 -- ※來源:·水木社區http://newsmth.net·[FROM:218.249.93.*]
推薦閱讀:

伊斯法罕伊瑪目廣場的別具特色馬球錦標賽
伊朗不神秘【伊斯法罕:惡劣的自然環境和慾壑難填的人們】
伊斯法罕紀念歷史上偉大波斯詩人Saeb Tabrizi
烏茲別克人的形成歷史:伊朗的底子+突厥語的加成+蘇聯的構建
伊朗不神秘【加茲溫:不存在的哈克薩爾旅館】

TAG:歷史 | 伊朗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