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數學課堂上最需要做的事

  儘管每堂數學課有每堂課的既定目標,也有各自的重心所在,但就整體來看,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們最應該下功夫的「點」在什麼地方呢?什麼是最需要去做的事呢?  一是「激發學生的興趣」。「數學好玩」曾經是數學家陳省身先生對數學的讚美。但為什麼數學所特有的魅力對好多學生來說常常難以感受呢?這值得我們思考。特別在義務教育的數學課堂上,教師要更多地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上下功夫,要通過自己的教學智慧和教學藝術,充分展示數學的親和力,撥動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原動力,使學生對數學由厭學到樂學,最終達到會學。  二是「引發數學思考」。數學思考是數學教學中最有價值的行為,題型模仿,類型強化,技能操練固然在教學中需要去做,但如果這些措施離開了數學思考,也只能是無效行為。有思考才會有問題,才會有反思,才會有思想,才能真正感悟到數學的本質和價值,也才能在創新意識上得到發展。  三是「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這是在數學課程大綱或課標中首次提出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問題。學習習慣指在長期的學習中逐漸養成的、較穩固的學習行為、傾向和習性。之所以提出數學學習習慣,一是因為在長達九年的義務教育學習階段,一個人在學習上的習慣總是處於不斷的養成過程中,它是與學習行為相伴而行的,客觀存在的。只不過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習習慣有好有差,這就需要我們在教學中予以引導,加以培養;二是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具有很強的心理內驅力和學習目標達成的慣性力,它有利於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形成學習的正向遷移,提高學習效率;三是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能幫助學生逐步實現由「學會」到「會學」的轉變,使學生今後在適應終身學習上受益。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的養成是和日常課堂教學行為緊密相關的,認真聽講、善思好問、預習複習、認真作業、質疑反思、合作交流……,這些學習習慣需要在日常教學中刻意誘導,潛移默化,點滴積累,通過較長時間的磨練,最後方能習以為常。  四是「使學生掌握恰當的數學學習方法」。此次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是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在傳統教學中,學生的數學學習方式和方法比較單一,類型模仿、習題演練成為最主要的方法,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顯得比較被動,缺乏自主的、多樣化的學習。在教學中,教師應把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方法放在一個重要的地位。方法的培養需要教師在數學教學的具體過程中蘊含。這裡的「恰當」是指學習方法要反映數學學習的特徵,對學生而言,不僅是適宜的而且是有效的。
推薦閱讀:

課堂提問應該有個「度」
趙阿貞:課堂精彩語錄《2010.10杭州工坊》
周易天地課堂記錄五
「打磨課堂 見證成長」
【郵票上的課堂】——洛水情未了

TAG:數學 | 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