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哄搶煎餅」更可怕的是恥感淪喪

陳廣江(山東職員)

5月7日,在山東省臨朐縣舉行的中國第二屆沂山文化節上,工作人員用近萬斤五穀雜糧做的當地沂蒙山煎餅,搭建了一個高達6米、世界最高的「祈福煎餅塔」。讓人意外的是,儀式剛一開始,就有遊客不顧勸阻搶奪這些作為供品的煎餅,隨後更多遊客加入了哄搶隊伍,短短十多分鐘,煎餅就被哄搶一空。有外地遊客說,「終於不花錢就品嘗到了這種中華名吃,真的很開心」。(5月8日大眾網)

又見「中國式哄搶」!每每發生貨車事故,總會出現哄搶現象,哪怕警察鳴槍示警也難以阻止,國人的道德節操一次次地「碎了一地」,有人痛心疾首地斷言,「一場場哄搶鬧劇已將國人的道德底線逼到上了深淵」,不過,比「哄搶煎餅」更可怕的是恥感文化的淪喪。

為幾個橘子、幾張煎餅,眾多國人斯文掃地,踐踏道德和法治的雙重底線,還有什麼比這更醜陋的事情嗎?更令人無語的是,明明搶了煎餅,竟沒有一絲羞愧,還腆著臉說「真的很開心」。孟子曰:「羞惡之心,人皆有之」,「無羞惡之心,非人也」。但如果說所有哄搶煎餅的人都「非人」,未免不客觀。況且,在一些貨車事故中,也出現過不少雪中送炭的感人現象。問題出在哪裡?

如果是孤立的個人,即使面對「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出於自我保護的本能,他也會掂量一下到底能不能拿、拿了有什麼後果,更別說搶了。但如果是為數眾多的一群人,個人就會意識到人數賦予他的力量,只要有人帶頭,什麼道德、法治、懲罰等全都拋到了腦後,這背後就是從眾心理在作祟。

事實證明,愛佔便宜、法不責眾的從眾心理加劇了國人的道德意識和法治意識的缺失,法治不彰、道德失范的大環境又助長了國人的從眾心理。哄搶行為世界各地都有,只是在法制健全的國家更少些,他們不是不願和不想佔便宜,而是不敢。說到底,哄搶現象不僅僅是一個道德問題,更是一個法治問題。

對哄搶現象,《治安管理處罰法》和《刑法》都有明確的規定,哄搶者輕則將受到治安處罰;重則構成犯罪,最重可判十年有期徒刑。但遺憾的是,長期的有法不依、執法不嚴,極大地消弭了法律的震懾力,養癰遺患,沉痾經年,才有了今天的「中國式哄搶」。

恥感是傳統儒家文化核心內容之一,也是人類文明的重要內容之一。用法治嚴懲哄搶者特別是帶頭哄搶者,重建恥感意識和恥感文化,維護社會公共道德,是執法者不可推卸的責任。

本文來源:瀟湘晨報
推薦閱讀:

只是把原料換一下,吃了20年的煎餅就變了!
2分鐘做一份雞蛋煎餅,營養美味的早餐,原來如此簡單
煎餅俠:戲味人味入味 一笑百變千愁

TAG:煎餅 | 哄搶 | 恥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