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方式「八注意
07-29
所謂「生活方式」,簡單地說就是怎樣生活,是指人們長期受一定的民族文化、經濟、社會習慣、規範以及家庭影響所形成的一系列生活意識、生活習慣和生活制度的總和。健康的生命首先取決於自己。世界衛生組織(WHO)曾向世界宣布,個人的健康和壽命60%取決於自已,15%取決於遺傳,10%取決於社會因素,8%取決於醫療條件,7%取決於氣候影響;而在取決於個人的因素中,生活方式是主要因素。良好的生活方式可以促進人體的健康,反之,則會危害人體的健康。 目前,在我國,威脅人們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已由過去的傳染病轉變為慢性非傳染病。醫學工作者通過大量反覆的研究表明:生活方式和行為不健康、不科學是最主要的發病原因。如我國學者研究了四類因素在死因中的構成比例,結果是生活方式和行為因素佔48.9%,環境因素佔17.6%,生物因素佔23.2%,保健服務因素佔10.3%。因此,樹立文明、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克服和消除不良的生活方式是十分必要的。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中島宏博士曾深刻指出:「我們必須認識到,世界上絕大多數影響健康的問題和過早死亡都是可以通過改變人們的行為來防止的,而且花費很少。」因此,2000年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了「合理膳食、戒煙限酒、心理平衡、體育鍛煉」的健康促進新準則。我國衛生部門參照國外經驗,彙集我國大多數保健專家學者的意見,結合我國的特色,總結出了我們應該推行的健康生活方式,就是要做到「八注意」:合理膳食、規律起居、保證睡眠、勞逸結合、性愛和諧、戒煙限酒、適量運動、心理平衡。 一、合理膳食:影響人的健康和壽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飲食營養則是一個重要方面。醫學專家們認為,營養不足和營養不平衡是導致多種疾病的重要誘因,如糖尿病、高血壓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痛風症、癌症等,無不與膳食平衡失調有關。人體所需的營養素達四十多種,可分為七大類,即: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包括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維生素、膳食纖維和水,其中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在代謝過程中可以產生熱量,因而又統稱為「三大產熱營養素」。這七大類營養素既有各自特殊的作用,完成各自承擔的任務,又構成一個合理而科學的基本營養體系,在營養的全過程中協調合作,共同完成調節人體生命和生理活動的神聖使命。平衡膳食就是要由各類食物按照合理比例及模式構成,相互補益,提供全面、均衡、適度的營養素。這是合理營養的核心要求。平衡膳食是一種科學的合理的膳食,這種膳食所提供的熱能和各種營養素,不僅要全面,而且膳食的營養供給與人體的需要之間必須取得平衡,既不過剩也不欠缺,同時各種營養素之間能夠保持合適的比例,相互配合而不失調,並能照顧到不同年齡、性別、生理狀態及特殊條件下的情況,使供需之間均能達到營養平衡。我國營養學會根據國情,制定了膳食指南,其原則包括:「食物要多樣、饑飽要適當、油脂要適量、粗細要搭配、食鹽要限量、甜食要少吃、飲酒要節制、三餐要合理。」這些原則如能長期遵守,就一定能達到合理營養的要求。 二、規律起居:起居,主要指作息,也包括對各種日常生活活動的安排在內。祖國醫學認為,人類長壽的原因之一,就是「起居有常」。《內經》說:「上古之人,其知道者,……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從近代一些長壽老人的經驗來看,有一套符合生理要求的作息制度,有規律起居的良好習慣,是一條重要的健康長壽經驗。今天,科學家們更加堅信不疑,人體內的各種生理活動都存在著與大自然活動密切相關的生物節律即「生物鐘」。所以,我們的生活起居必須「有常」,堅持按時作息,合理地安排起居作息,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堅持有規律的生活制度,盡量使工作、學習、休息、睡眠等活動保持一定的規律,不違背人體生理的變化規律,並與大自然的活動規律相適應,順應生物鐘的要求。這是保證身心健康、延年益壽的重要保健方法。 三、保證睡眠:睡眠是人生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人的一生有1/3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好的睡眠對恢復體力、增強智慧、保證健康十分重要。沒有睡眠就沒有健康。睡眠是機體自我保護的重要生理功能。睡眠不僅能使身體得到休息,恢復體力,還能讓大腦得到休息,恢復腦力。睡眠時,植物神經系統能集中精力完成消化吸收、營養和能量的轉化儲備等工作。某些內分泌功能在深睡時變得更加活躍,如生長激素、松果體素的釋放增加等,免疫系統也可以在熟睡中得到強化。通過睡眠,人們能夠獲得全身心的休息、恢復和調整。科學家認為,如果你希望自己健康,就必須重新估價睡眠對健康的作用。 四、勞逸結合:適度的緊張工作有利於健康,而過度勞累則有損於健康。最近發表的一項科學研究報告表明,長期處於過度緊張狀態可以對人體健康產生致命的影響。英國科學家貝弗里奇說得好:「疲勞過度的人是在追逐死亡。」如果長期處於疲勞狀態,不僅降低工作效率,還會誘發疾病。因為長期過度的緊張會使體內兒茶酚胺類物質過度釋放,容易引起血壓升高、心血管動脈粥樣硬化、心律失常、神經衰弱、消化性潰瘍等病,尤其是患有高血壓和冠心病的人,如果精神過分緊張危害更大,容易誘發心肌梗塞,中風,甚至引發「過勞死」,「過勞死」這種病無葯可治只能預防。因此,我們在當今經濟飛快發展,市場競爭空前激烈的時代,在快節奏的緊張工作與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勞逸結合,注意保健之法和養生之道。這樣就能夠在緊張的工作中既提高工作效率,又能預防疾病的產生,達到事業與身體健康兩者兼得的目的。古人說過:「文武之道,一張一弛。」弦兒綳得太緊,就會扯斷,我們不能做只張不弛的蠢事。」列寧說:「誰不會休息,誰就不會工作」。想多干工作,為社會多作貢獻,當然是好事。但要尊重科學,珍惜健康,從長計議,決不能拼消耗,搞疲勞戰術,「透支」健康,那是得不償失的。 五、性愛和諧:世界衛生組織專家稱:「多年來,醫學界忽視了愛情是防治疾病,長壽與健美的一個重要因素,這是非常令人遺憾的。」許多研究者認為:有無性生活是健康的標誌之一,性慾是構成人類思想感情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健康的影響殊為巨大。和諧的性生活能使夫妻雙方的身心保持健康,愛情有助於健康長壽,美滿幸福的愛情可使對方體內分泌出一種令人健康長壽的代謝物質如激素酶、乙醯膽鹼等。據日本厚生省統計:愛情美滿與離婚的夫婦相比,男人壽命平均短12歲,女人短5歲,喪偶者當年因病死亡的機率比同齡人高10倍以上,經歷離婚的人其患病率要比愛情美滿的人高出12倍。現代研究還證明,正常的性生活可以增強免疫功能,緩解疾病疼痛,解除緊張情緒,調節心理平衡,對促進身心健康有作用。為了健康就要重視性愛和諧,經常保持性愛和諧。 六、戒煙限酒:眾所周知,吸煙對人體健康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煙草中許多物質對人體有害,僅目前查明的致癌物質就有40多種。吸煙的長期危害,主要是引發疾病和死亡,包括誘發多種癌症如肺癌、喉、口腔、咽、食道、胰腺、膀胱等癌症,使心臟病及腦中風發作,促使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的發生。2006年5月,衛生部發布了《2006年中國「吸煙與健康」報告》。報告警醒社會各界應該高度關注煙草的危害,認為煙草正在成為我國人民健康的第一殺手。現在每年有約400萬人死於由煙草製品引起的疾病,在未來20年中,全球由吸煙所導致的疾病死亡將增加3倍。到2020年,被煙草致死的人數將超過其他任何一種疾病,在世界範圍內,死於與吸煙相關疾病的人數將超過艾滋病、結核、難產、車禍、自殺、兇殺所導致的死亡人數的總和。從青少年時開始吸煙,持續下去,就會有50%的機會死於與煙草相關的疾病。其中半數將死於中年,減少笤?2年的正常期望壽命。吸煙對人體健康危害極大,但一旦戒煙後就可以使多種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潰瘍病、冠心病、動脈硬化等好轉或痊癒,使心腦血管病的發病率與死亡率降低,減少患肺癌的機會。據醫學家的研究證明,吸煙者患肺癌的機會在戒煙10-15年後可降到與不吸煙者一樣,冠心病的死亡率在戒煙1年後明顯下降,10年後可降到不吸煙者的同一水平。因為吸煙對健康的危害多數是可逆的,戒煙後對因吸煙造成的身體損害經過一段時間可以解除。既然吸煙對人體的危害巨大,而戒煙後又可預防這些疾病,所以為了自身和他人的健康,減少環境污染,奉勸煙癮很大的人還是儘快戒煙。 酗酒對人體的危害是勿庸置疑的,但適量飲酒有保健作用也是肯定的。國外學者的研究表明:老年人適當飲酒能降低冠心病的死亡。酗酒能毒害肝臟,損害肝功能,使肝細胞受損變性,最終導致肝硬變,醫學上稱之為「酒精肝」。短時間大量飲酒,可導致酒精中毒,國外醫學有報道,過量飲酒可導致胃癌、肝癌、乳腺癌、惡性黑色素瘤等。還有一點應該引起高度重視,就是酒精對精子、卵子也有毒害作用,能引起不育、流產或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甚至影響胎兒出生後的智力發育。縮短壽命。有資料表明,因酗酒中風而死亡者為不飲酒者的3倍。長期飲酒多的人,還會發生酒精中毒性心臟病,嚴重者可出現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突然死亡。酗酒損害健康,而適量飲酒則有益健康,要使飲酒有利於健康,關鍵在於適量。 七、適量運動:「生命在於運動」、 「一身動則一身強」,這些格言提示了生命的一條極為重要的規律――動則不衰。勞動、運動和生命息息相關。一個人要想健康長壽,就必須經常運動、活動和鍛煉,運動能強身健體這個觀點是正確的。但人們在參加體育鍛煉時需要掌握兩個要點,即持之以恆和運動適量。中等強度的、有規律的有氧運動可以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而過量運動,則會削弱免疫功能,破壞身體的防禦系統,導致人體抵抗力下降,病毒和細菌可能乘虛而入,以致患病。運動作為一種健身方法,就要講究科學性,根據各人的不同身體狀況,年齡、性別、職業、有無慢性疾病,愛好,生活習慣、經濟條件、家庭或社區的健康設施等情況,來選擇運動項目,制定適合自己的運動方案,才會收到良好的健身效果,達到健康長壽的目標。 八、心理平衡:人的健康除了身體健康外,還應包括心理健康與社會交往方面的健康,二者缺少哪一個都是不完整的。人是社會的人,人們在學習、工作及生活中不可能不與其他人及事物接觸而孤立存在。因此,在人的一生中決不會沒有任何艱難險阻,不遇到矛盾、衝突,不遭受挫折;也就是說人生活在世界上就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心理社會因素,如果對這些心理、社會因素不能正確處理,就會產生焦慮、抑鬱、恐懼、緊張等情緒困擾,甚至導致或加重疾病。現代醫學證明,許多疾病,如癌症、高血壓、偏頭痛、潰瘍等都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良好的心境是健康的支柱。所以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提出這樣一個口號: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精神心理狀態對身體的健康有重要影響,良好的心理狀態有利於保護和穩定中樞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的功能,從而有利於保持身體健康,促進疾病的康復,阻止患病時病情的惡化和進展,減少疾病的發生。而不良的心理狀態則會引起中樞神經系統對體內各器官的功能調節失常,內分泌系統的功能紊亂,使各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發生障礙,機體的免疫力下降。這樣不僅會減弱機體抵抗一般疾病的能力,甚至還會削弱監視和清除自身細胞突變的能力,由此導致多種疾病的發生。要想心理健康就要做到:善良、寬容、樂觀、淡泊。善良是心理養生的營養素。心存善良,就會以他人之樂為樂,樂於扶貧幫困,就會與人為善,樂於友好相處,心中就常有輕鬆之感,就會始終保持泰然自若的心理狀態,這種心理狀態能把血液的流量和神經細胞的興奮度調到最佳狀態,從而提高了機體的抗病能力。寬容是一種良好的心理品質。它不僅包含著理解和原諒,更顯示著氣度和胸襟。一個不會寬容,只知苛求別人的人,其心理往往處於緊張狀態,從而導致神經興奮、血管收縮、血壓升高,使心理、生理進入惡性循環。學會寬容就會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就能心理健康。樂觀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性格和心境。它可以激發人的活力和潛力,解決矛盾,逾越困難。而悲觀則是一種消極頹廢的性格和心境,它使人悲傷、煩惱、痛苦,在困難面前一籌莫展,影響身心健康。淡泊是一種崇高的境界和心態,有了淡泊的心態,就不會在世俗中隨波逐流,追逐名利;就不會對身外之物得而大喜,失而大悲;就不會對世事他人牢騷滿腹,攀比嫉妒。淡泊的心態使人始終處於平和的狀態,保持一顆平常心,一切有損身心健康的因素,都將被擊退。 以上八條所述的健康生活方式是經過億萬人的長期實踐所驗證的,是經過大量科學研究證明的行之有效的,是科學的適合我國國情的,也是經過努力人人完全可以做到的。人們如果都能恪守這新的健康生活方式,就可以使我國的高血壓病減少55%,腦卒中、冠心病減少75%、糖尿病減少50%,腫瘤可減少三分之一,平均生命可延長十年以上,這將是非常輝煌的偉大成就,將為千秋萬代開創一種科學的健康模式,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奠定一個堅實的健康基礎。這八個並不複雜的生活規則,為我們提供了健康長壽之路,預防各種慢性病之盾,富國強民之寶。讓我們大力呼籲,都來認識這種生活方式,重視這種生活方式對健康的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全力推行這一新時代的健康生活方式,就一定可以達到健康快樂100歲,健康就掌握在自己手中,最好的醫生是自己,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從自己開始行動吧。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3.15曝光無印良品產品產自核輻射地區,已經用了它的水乳,怎麼辦?對身體會有什麼危害?
※在國內哪些食品可以放心吃?
※健康之路20130814鄭紅光:傷不起的腎(下)腎損傷,夜尿頻繁,憋尿,血尿
※在不節食的條件下,如何有效的健身+減肥?